科學領域教案【推薦】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可能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科學領域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科學領域教案1
教材分析
了解造紙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通過活動走近造紙術,感悟祖先的聰明才智讓幼兒對紙 張的產生和發展感興趣。了解各種紙的用途、特性,知道我們在生活中每天都會接觸到各種各樣的紙,在平時的生活中能節約用紙。
活動目標
1.知道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造紙術的國家,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知道節約用紙。
2.觀察、探索紙的特性及用途,積極參與再造紙活動。
3.為是中國人感到自豪,體驗保護環境、循環再造的快樂。
活動準備
1.課前幼兒和家長查閱造紙術的來歷。
2.各種類型紙張、紙制品、游戲造紙機。
3.課件 1 紙的演變、課件 2 造紙術.
活動建議
一、觀察、了解紙的特性及用途。
1.觀察紙制品,讓幼兒邊看邊議論。
2.提問:剛才小朋友看到這些玩具、書本、畫、紙盒等,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紙有哪些特點?
小結:紙很輕,易吸水,易損壞,易燃燒; 紙可以折疊、揉皺、撕碎,因此使用紙制品時要仔細
3.紙有什么用?你用過哪些紙?
小結:紙的種類很多,常用的有蠟光紙、皺紋紙、圖畫紙、宣紙、書寫紙等等。紙的用處很大,制作書需要用紙,寫字、畫畫、等都需要紙, 我們學習、生活和工作都離不開紙。
二、了解紙演變過程、蔡倫的造紙術。
1.結合課件了解紙的.一些簡單演變過程。
⑴師:很久以前,還沒有發明紙的時候,古代人把字寫哪里呢?(幼兒討論)
⑵出示課件引導幼兒了解甲骨文、竹簡、絹帛,介紹紙的簡單演變過程。
2.通過課件介紹蔡倫及造紙術。
⑴紙是誰發明的呢?(幼兒討論)
⑵播放蔡倫造紙課件引導幼兒了解造紙的過程。
⑶是誰發明了造紙術?他用哪些材料和工藝來造紙?為什么紙這么流行?
⑷小結:造紙術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 東漢的蔡倫改進了造紙術,他經過反復試驗,用樹皮、麻頭及破布、魚網等原料,經過挫、搗、 抄、烘等工藝造紙。因為紙的成本很低,所以它的使用很普遍。后來中國的造紙術傳到朝鮮、越南。日本等許多國家,為全世界的造紙業做出巨 大貢獻。
三、節約用紙,體驗制作再生紙
1.教師:紙在我們的生活中用處很多,也給我們帶來了方便,但是每年造紙需要砍伐大量的樹木,所以我們要節約用紙,不能隨便浪費,廢舊的紙可以再次利用,廢舊的紙有什么作用呢?
2.出示造紙機引起幼兒興趣。
3.演示操作,學習制作再生紙的方法。
4.幼兒分組操作,教師巡回指導。
科學領域教案2
活動目標:
1、能在游戲中發現、感受、觀察并記錄探索過程。
2、會用“一定”、“可能”、“不可能”等詞語描述探究結果。
3、發展思維的邏輯性、條理性,體驗解決問題的樂趣。
活動準備:
經驗準備:有拋硬幣的生活經驗。
物質準備:
1、硬幣人手一個、拋硬幣記錄紙。
2、二個盒子(第一個智慧寶盒里面放入6個黃色的球,第二個智慧寶盒里面放入3個白球3個黃球)。
3、操作袋、結果卡人手一份(操作袋里裝有紅色雪花片及綠色雪花片)
活動過程:
一、傾聽故事,引起猜想
故事“阿凡提的硬幣”:阿凡提在財主巴依老爺家做長工,按約定年底阿凡提向巴依老爺討要工錢,阿凡提得到了一袋硬幣。巴依老爺心疼硬幣,生出一個歹計,說凡提你必須把這袋子里的硬幣往上一拋,如果落下都是正面朝上,那么你才能拿走這袋阿硬幣。”地主老爺說什么?阿凡提能拿到工錢嗎?
二、猜測驗證,初步探索
(一)游戲:拋硬幣,了解不確定的結果
1、猜測:這些硬幣落下來都會是正面朝上嗎?(幼兒自由回答)
2、幼兒親自驗證,并記錄結果。
3、交流:哪位小朋友愿意來分享一下你的結果?從這五次拋硬幣的結果中你發現了什么?拋硬幣的結果確定嗎?
4、小結:硬幣落地后可能是正面朝上,也可能是反面朝上,結果不確定,我們可以用“可能”來描述。
(二)游戲:摸彩球,了解確定的結果
1、游戲體驗:讓我們一邊做游戲一邊想辦法。
請兩名幼兒分別從智慧寶盒里任意摸出三個球,看哪個人摸出的黃球多。
2、猜測(1):為什么第一位摸出的都是黃球,第一個盒子里有什么秘密嗎?(猜想后老師揭開盒子)
3、交流:當盒子里都是黃球時,從里任意摸出一個球,一定會是什么顏色的`球?
4、小結:當盒子里都是黃球時一定能摸出黃球,不可能摸出白球。結果是確定。
5、猜測(2):為什么第二位小朋友有時能摸到黃球,有時摸到的是白球?誰來猜猜這到底是怎么回事?(幼兒說出各種答案、教師揭開盒子,盒子里有白球也有黃球)
交流:當盒子里一半是黃球一半是白球時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可能會是什么顏色?
小結:當盒子里一半是黃球一半是白球的時候任意摸出一個球,有可能會是白色也可能是黃色,結果不確定。那怎樣裝盒子里的球,才會使摸出的球一定都是黃色呢?
三、經驗遷移,再次驗證
游戲:換雪花片,再次驗證確定的結果
1、幼兒按照結果提示卡調整袋子里的六片雪花片的顏色。
2、幼兒操作,老師幫助驗證
小結:要讓摸到的雪花片一定是綠色,那袋子里都要裝綠色的雪花片。要讓摸到的雪花片一定都是紅色,那袋子里都要裝紅色的雪花片。
四、巧解難題,拓展探究
巴依老爺要求阿凡提把袋中硬幣往上拋,落下必須都是正面朝上,那么阿凡提能解決這個難題嗎?
那么,阿凡提會怎么做才會兩面都是正面呢?
小結(聯系生活):其實在我們生活中同樣些事情是一定會發生的,有的是不可能發生的,有些事情有可能會發生如:地球一定每天都在轉動,從出生到現在我肯定吃過食物了。時間不可能會停止,這些都是確定現象。也比如今天下雨,所以明天也下雨嗎?(不確定)這就需要你們在生活中多觀察、多思考、多體驗。
科學領域教案3
設計思路:
根據幼兒好動,喜歡操作的特點,我為幼兒提供活動材料,讓幼兒在操作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培養幼兒的創新意識。
活動目標:
1、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4以內數的組成。
2、通過創設情景,讓幼兒在操作過程中嘗試自己列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嘗試自編得數是4的加法應用題。
3、使幼兒進一步理解兩個部分數的交換關系。
4、培養幼兒分析推理能力,思維的敏捷性及幼兒動手嘗試的精神,訓練幼兒運算速度和準確性,激發興趣。
活動準備:
3以內加法算式卡、數卡4,蘋果、梨圖片4張,每個幼兒4個蘿卜,4朵花,蘑菇圖片4張,兔媽媽、小兔頭飾,布置好活動場景。
活動過程:
隨《十個數字跳舞》音樂,做手指游戲。
一、 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復習4的組成
1、游戲“開火車”復習得數是3以內的加法。
我們班的小朋友都很喜歡看動畫片,《動畫城》節目你們看過嗎?動畫城里的聰明屋有位金龜子姐姐,她呀今天邀請我們到聰明屋去做客,她呀要看一下誰是最聰明的小朋友,現在我們就到聰明屋去吧!怎么去呢?我們坐火去吧!我們的火車幾點開?(出示加法題卡)嘿嘿!我們的火車幾點開?我們的火車2點開……。
2、游戲“又有蘋果、又有梨”復習4的組成
嗚…….火車開到了聰明屋,看看,金龜子姐姐他們拿什么來招待我們呢?導出“又有蘋果又有梨”的游戲,一個蘋果幾個梨?(3個)……。
3、游戲“對數”
剛才小朋友們對得真好,老師也來考考你們,我們來對數,舉起你們的小小手,我出1,你出幾?(3),1和3合起來就是4……。
二、創設情景,在操作中嘗試寫出得數是4的加法算式
金龜子姐姐說:“你們都很聰明”,現在我要請你們到智力迷宮玩,去智力迷宮前,我們必須學會一種新本領才能去,學什么本領呢?
兔寶寶,我是兔媽媽,我告訴你們一件高興事兒,我們種的蘿卜豐收了,請兔寶寶跟著媽媽到地里去拔蘿卜,每個寶寶拔4個蘿卜,自己分一分,看有幾種分法?(個別回答,老師演示)拔了這么多蘿卜,我們把蘿卜搬回家,搬的時候要聽媽媽的指揮,看看兩只手上的蘿卜一共有多少根?(4根),你們用什么方法算出來的?(加法),怎樣列出這個加法算式,請兔寶寶將它寫在答題卡上,寫的時候,字要寫大一點,不然兔媽媽看不清楚,(兔媽媽幫助能力差的小兔講解列式)。
我們的蘿卜豐收了,你們高興吧!我們來開個慶祝會吧!我們去采花來裝飾一下,我們每個寶寶都采到了花,一共采了幾朵(4朵),我們把手里的花舉起來,看看兩只手上的花交換位置合起來還是幾朵花?(4朵),兩只手上的花雖然交換了位置,但是它們的和沒有變,請兔寶寶將加法算式寫在答題卡上,寫完之后把答題卡舉起來,小兔互相檢查一下你寫對了嗎?
今天,我們學會了新本領又可去智力迷宮玩,來,我們鼓鼓掌、嘿嘿,我真棒!
三、活動延伸
金龜子姐姐還想看看哪個小朋友最愛動腦筋,用老師提供的蘑菇圖片,自己試著編加法應用題,注意編加法應用題要講一件事,出現兩個數,提一個問題,問一共有多少?合起來是多少?
編應用題又是一樣新本領,會編的小朋友很能干,不會編的也不用著急,下次老師要教你們編加法應用題的新本領。
活動自評:
從活動中發現,幼兒對操作很感興趣,幼兒有創新意識,但少數幼兒還是不會寫出算式,我認為對于這些幼兒,老師日常活動中多加以個別指導,他們一定會成功。
科學領域教案4
活動目標:
1.知識技能:
(1)學習5以內的相鄰數。
(2)進一步理解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2、過程與方法:
(1)在操作活動中遵守規則,學習整理。
(2)發展幼兒的比較能力和思維的靈活性。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喜歡和同伴合作共同游戲。
活動重點:
學習5以內的相鄰兩數,理解相鄰兩數間多1或少1的關系。
活動準備:
教具:多媒體課件,5以內的大數卡各一張、彩條若干。
學具:5以內的數字花朵頭飾若干。
活動過程:
一、游戲活動導入:
師:小朋友,春天來了,我們一起乘汽車去郊游,看看大自然,老師把車票準備好了,每人一張,大家上車前要看著車票對號入座。(幼兒隨音樂《小汽車滴滴》進入活動室)(幻燈片出示汽車前進畫面)
二、游戲活動準備:
師:小朋友找到座位了嗎?大家一起來看看和你相鄰的朋友是誰?你前邊的小伙伴是誰?他是幾號? 你后邊的小伙伴是誰?他是幾號? (理解“相鄰”一詞的含義)
不光我們自己有相鄰的好朋友,數字寶寶也有相鄰的.好朋友,大家想不想為數字寶寶找到自己相鄰的朋友呢?(理解相鄰數的意思)。
三、 游戲活動過程:
1、想一想:
數字2的相鄰朋友是幾跟幾呢?為什么? 2的前邊是幾?后邊是幾?
幼兒:2的前面是1,2的后面是3,2相鄰朋友是1和3。
2、 從桔子班開往郊外的火車準備出發,請大家坐好。汽車開到郊外,大家說說你都看到了什么?(幻燈片出示郊外美麗的花圖片)
幼兒:美麗的鮮花。
師說:鮮花寶寶看到大家很高興,想和大家起做游戲,你們高興嗎?我們一起來做《小花開門》游戲
游戲規則:老師請三個小朋友上來玩游戲,給幼兒按順序帶上小花數字頭飾1--3站成一排。
師說:1號小花開門,帶有數字頭飾1的那個小朋友做開門的動作,向前走一步。
師提問:小朋友看一看1號小花旁邊是小花幾號?幼兒回答,繼續游戲。
3、 田野里的鮮花很美麗,既然我們來了就在田野里再種些花好不好,好咱們來做個種花的游戲。種花了,種花了,我在2號花園種了(2 )朵藍花, 帶藍花頭飾的來2名小朋友站在2號花園;種花了,種花了, 我在3號花園種了( 3)朵黃花,帶黃花頭飾的來3名小朋友站在3號花園; 種花了,種花了, 我在4號花園種了( 4)朵紅花 ,帶紅花頭飾的來4名小朋友站在4號花園。
4、 小朋友們看一看,藍花和黃花誰多,多幾個?紅花和黃花誰少,少幾個?繼續做種花游戲。
四、游戲活動延伸:
游戲“相鄰朋友在哪里”。
師出示數字卡片,嘿嘿小朋友,我問你3的相鄰數是幾和幾?
是3相鄰數的小朋友請起立,說嗨嗨我是數字4,我是你的好朋友 ,說嗨嗨我是數字5,我是你的好朋友 ,三個小朋友抱在一起,說:“我們三個是好朋友。”
五、 活動結束:
我們度過了愉快的一天,現在該回家休息了。小朋友們上車了,我們回家嘍。(幻燈片出示汽車前進畫面,播放音樂《小汽車滴滴》)(幼兒隨音樂帶出活動室,結束課堂)
科學領域教案5
【設計思路】
本次活動課主要是比較冬天與秋天植物的不同,知道幾種常見植物的過冬方式。我通過孩子們喜歡的游戲“找不同”為導入點,讓孩子去主動地尋找,并說出自己的發現。通過觀察對比圖片提出問題,讓孩子們自由發揮想象。再以小毛驢講故事的形式,讓孩子們從中尋找答案。最后以游戲的方式對所學知識進行鞏固。讓孩子們在找找,說說,玩玩中,輕松的達到預設目標。
【活動目標】
1、比較冬天與秋天植物的不同。
2、知道幾種常見植物的過冬方法。
【活動重難點】
知道幾種常見植物過冬的方法。
【活動準備】
秋冬景色掛圖、不同顏色的磁力扣、手偶、PPT課件、頭飾、《找朋友》音樂
【活動過程】
一、游戲導入
出示秋冬景色掛圖。請幼兒說說自己發現的兩幅圖中不一樣的地方,教師用同色磁力扣進行標注。
引導語:“小朋友,你們玩過找不同的游戲嗎?老師這里有兩幅漂亮的圖片,我們來找找不同。”
二、引導幼兒探索植物過冬的方法
1、引導幼兒對比圖片,感知植物在不同季節的不同狀態。
師:“好,小朋友們觀察的非常仔細,把他們的不同點都出來了。我們再來看看這兩幅圖片。你們喜歡那幅?為什么?”幼兒自由回答。
小結:原來,一幅是秋天的景色,一幅是冬天的景色。秋天小草變黃了,大樹上長滿了葉子,蘋果也熟了,還有很多漂亮的顏色。冬天,大樹光禿禿的,大地上白白一片,只有松樹、冬青還是綠色。
2、探討植物過冬的方法
(1)師:“現在,寒冷的冬天悄悄地來了,人們都穿上了棉襖,帶上手套、帽子、圍巾,小動物們也都儲存好糧食冬眠了。小朋友們,你們知道大樹,小草這些植物是怎樣過冬的嗎?”幼兒自由回答,教師做鼓勵性反饋。
師:“就在小朋友思考問題的時候,來了一位小客人。它說要替我們去樹林里問問這些植物寶寶們到底是怎么過冬的。”
(2)出示手偶講故事,邊講邊播放課件。
教師講述故事
小結:梧桐樹、楓樹、蘋果樹、梨樹等這些葉子大大的樹木都是落下葉子過冬的。
松樹、柏樹、冬青等這些小葉子的植物不怕冷都是綠綠的過冬的。
(3)一起討論冬天里綠色的'植物是如何過冬的。
引導幼兒觀察冬季景色圖,找出冬天生長的蔬菜。
師:“植物們的本領真不小,有的會落葉,有的會藏根,等著暖和的時候在生長變綠,那么在冬天里就沒有綠色的植物他們都不生長嗎?”
播放課件,幼兒了解大棚蔬菜。
“這么冷的天里,這些蔬菜為什么還有綠色的,還在生長?”“為什么在棚里就能生長,誰把他們請進大棚里的?”
小結:是我們壽光的農民伯伯,很早的時候是沒有大棚的,那時的小朋友在冬天吃不到新鮮的蔬菜,身體也不能健康的成長。于是,農民伯伯就發明了大棚,把西紅柿,黃瓜,辣椒,茄子等好多的蔬菜都請到里面,蔬菜寶寶們在大棚里不怕冷,就能不斷的結出新鮮的蔬菜,給小朋友吃了。
三、游戲《植物寶寶找朋友》
1、找頭飾,請幾個幼兒說說自己拿的是什么植物。
師:“小朋友今天表現的真棒,為了鼓勵你們的表現,我給你們每人板凳底下放了一個小禮物,在看禮物之前老師有要求,拿到你的禮物后先看一看是什么,老師數三個數,你就把你的禮物藏到身后,明白了嗎,趕快看看你的禮物吧。一、二、三時間到。”
師:“老師要加大難度了,再拿出你的植物寶寶看看剛剛說的對不對,想想他是怎樣過冬的,這次老師數到五。一、二、三、四、五時間到。”
2、播放音樂,教師請“植物寶寶”上來說說是如何過冬的。
師:“你變成什么寶寶了?他是怎樣過冬的?”
3、依次請出落葉過冬,常綠過冬,在棚里過冬的植物上來找朋友。
【活動延伸】
師:“ 植物寶寶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好朋友,在我們教室外面還有很多的植物寶寶,出去找找你們的好朋友吧。”放音樂走出活動室。
附故事:
冬天到了,北風呼呼的吹著天氣好冷,這天小毛驢來到了森林里,它看見大樹掉光了葉子說:“大叔爺爺的葉子怎么掉光光了,他是不是枯死了?”大樹爺爺聽到了回答說:“小毛驢,我還好好的活著呢,把葉子掉光是我過冬的方式,我的葉子會吃掉我很多的營養和水分,落下葉子就能留住水和營養,再加上我有強壯的樹干,在冬天的時候就可以美美的睡一覺,來年春天再長出新的葉子。跟我一樣落下葉子過冬的植物有紅紅的楓樹,蘋果樹,梧桐樹,梨樹,桃樹,柿子樹等……”小毛驢低下頭,看了看干枯的小草又說“那小草哥哥是不是枯死了?”小草聽到了說:“小毛驢,我的葉子雖然干枯了,但是我的根很好的藏在泥土里,把根藏進深深地泥土里是我過冬的方式,等到來年春天我的葉子又可以變綠了,那時你可以再來看看我。”小毛驢看見了不遠處綠綠的松樹,奇怪的說:“松樹姐姐為什么沒落葉,她的葉子不會吃她的營養嗎?”松樹聽到了笑著說:“小毛驢,我的葉子也會吃我的營養和水分,但是我的葉子比其他樹的葉子小,又非常厚所以吃很少營養。樹葉外面又長著一層蠟質,就像小朋友穿的棉衣一樣,一點也不冷。我就能綠綠地過冬,跟我一樣綠綠的過冬的植物還有葉子小小的冬青,柏樹等……”小毛驢高興的說:“啊,我終于明白了他們過冬的方式。小朋友,你們明白了嗎?”
科學領域教案6
活動目標:
1、感受硬板紙、餐巾紙、包裝紙、皺紋紙等不同紙的質地,初步了解紙的種類和特性。
2、簡要了解紙的制作過程,知道紙在生活中被廣泛運用。
3、有初步的環保節約意識,懂得要愛惜紙張和書本。
活動準備:
1、各種不同的紙。(如宣紙、皺紋紙、復印紙、餐巾紙、牛皮紙、瓦楞紙、白紙、電光紙等等)
2、各種紙制品。(如紙杯、紙管、紙盒、紙盤、紙墊等等)
3、每人一個小水盆。
4、多媒體視頻課件。
活動過程:
一、認識紙
師:小朋友,今天有好多紙寶寶要來和我們一起做游戲,你們愿意和它們一起玩嗎?(愿意)現在我們一起將椅子底下的小籮筐拿出來看一看、摸一摸是些什么紙?(幼兒舉手說)
二、探索紙的特性
1、師:這些紙,它們都一樣嗎?(不一樣)這些不一樣的紙都有自己特別的小秘密,你想不想知道他們有什么秘密呀?請大家用各種辦法玩一玩籮筐里的紙,看誰發現的秘密最多?(引導幼兒發現紙表面的顏色和光亮度不同及用手觸摸紙的感覺不同,如有的光滑、有的`粗糙等。)
2、師:現在請你吹一吹這些紙,它們有什么不一樣?然后再把你的發現告訴大家。(引導幼兒發現紙的厚薄與軟硬)
3、師:現在請你撕一撕這些紙,它們撕起來有什么不一樣?(引導幼兒觀察哪種紙容易撕破及撕紙過程中紙的變化。)
4、師:現在我們來看看這些紙遇到水會變的怎么樣呢?仔細看好哦,數到10后將你的發現高訴大家,看誰觀察的最仔細。(引導幼兒比比哪種紙吸水快,哪種紙吸水慢,哪些紙不容易吸水。)
5、小結:原來紙有這么多的種類,像這種軟軟的、薄薄的紙叫宣紙;像這種白白的較滑實的紙叫復印紙;這種厚厚的硬硬的紙叫硬板紙;這種白白的摸上去有的毛的紙叫鉛華紙,還有手工紙、牛皮紙、瓦楞紙、沙皮紙等等。
三、了解紙的用途
1、你知道這些不同的紙都有什么用嗎?(幼兒舉手說)
2、師:除了這些紙,在生活中你還見過其他的紙嗎?他們又有什么用呢?(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見過的紙,并出示宣紙、牛皮紙、瓦楞紙、沙皮紙等供幼兒認識)
四、簡要了解紙的制作過程
1、看錄像,介紹紙的發明者、造紙的過程。
師:生活中有這么多有用的紙,那這些紙是誰發明的呢?又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來的呢,你們知道嗎?那現在我們一起來看一段錄像,看看紙是誰發明的,是用什么材料怎么做出來的好不好?幼兒看錄像
2、提問:紙是誰發明的?是用什么材料做出來的?是怎么做出來的?
3、紙可以做各種東西,在生活中你還見過用紙做的東西嗎?(幼兒舉手說)
五、懂得要愛惜紙
師:我們在使用紙的時候要怎樣做才是節約紙、愛惜紙呢?(幼兒舉手說)
六、活動結束
科學領域教案7
活動目標
1.學習看圖制作風車,提高動手能力。
2.在教師解剖范例的情況下,探索了解風車的制作方法。
3.在制作的過程中,積累操作經驗,嘗試有目的地解決困難。
4.幼兒能積極的回答問題,增強幼兒的口頭表達能力。
活動準備
風車范例、卡紙、剪刀、雙面膠、吸管。
活動過程
1.教師出示范例,引導幼兒觀察。
這是什么?你想做一個風車么?
做一個風車,需要哪些材料呢?
2.解析風車,探索風車的制作過程。
教師將完整的風車掛在黑板上,一步一步地解剖,并讓幼兒開動腦筋回答問題。
將風車完整的解剖后,幼兒自己探索制作過程。
3.幼兒自己動手操作。
讓幼兒自己動手制作風車,制作風車的過程中有什么困難可以小組之間相互討論,小組之間解決不了的,教師可以適當干預。
活動反思:
這一次,我也被感染了,拿著小風車和孩子們一起玩。孩子們臉上的笑容和對知識無窮的探究深深地我。那一打動了個個新的為什么從他們小小的腦袋中奇異地冒出來,讓人驚嘆他們的思維原來如此的奇特。
美國華盛頓圖書館墻上掛有這么一條標語;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頗有哲理的標語說明了光聽不行,過后就會忘記。光看還不行,雖比聽效果好,能記住了,但能理解嗎?若親自做了,其中道理就明白了,運用起來就得心應手了。由此看來,探究在學習中的重要性。探究性學習是一種積極。能動的學習過程,它注重讓幼兒親身經歷科學探究過程,體驗學習科學的樂趣,增長科學探究能力。獲取科學知識,形成尊重事實。善于質疑的科學態度,從而達到培養幼兒對科學的興趣,增強觀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目的。并且總結出探究在科學教學中的運用:
一、注重實踐性,在實踐中探究
好動。愛玩是小朋友的天性。在活動中探究學習,培養幼兒的實踐能力.動手能力,將學習中的智力活動和操作活動緊密結合起來,在玩中探究知識。克服傳統教學中重理論.輕實踐.重知識.輕能力的.傾向。把學習的主動權還給孩子。
二、培養合作精神,在合作中探究
課堂教學中是否體現幼兒學習的合作性,是新課標下凸顯幼兒主體地位的關鍵一環,本課在制作過程和討論過程中都放手讓幼兒進行小組合作。在玩中發現問題,互相探究,共同解決問題,從小培養幼兒的合作習慣和合作精神。
三、加強開放,促進探究
課堂開放性,是教學改革的主要標志,更新教育理念。根據教材的需要。選擇開放的教學形式,提供廣闊的空間,讓幼兒進行活動實踐,放手讓幼兒展開思維的翅膀去猜想。去操作,去討論,去驗證結論。有不少教育專家都提出了這樣一個觀點:幼兒提出問題比解決問題更重要。開放式的課堂,要確保幼兒思考問題。提出問題。發表意見的時間和空間,使幼兒敢于質疑,敢于提出挑戰性的問題,在問題的討論中促進信息的探究,以獲取知識和技能。
科學領域教案8
活動目標:
1、能用根據圖形的大小、顏色、形狀特征選標記。
2、通過觀察、比較、判斷圖形之間的相同和不同特征。
3、體驗解決問題的成就感。
4、激發幼兒樂于探索科學實驗的樂趣。
活動準備:
1、黃色小蘑菇、紅色大蘑菇、黃色和紅色標記、大小標記若干
2、各種顏色、各種大小、不同形狀的圖形若干。
3、標記卡若干
活動過程:
一、比較蘑菇的大小和顏色師:(出示紅、黃蘑菇)小朋友看這是什么?這兩個蘑菇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不一樣)師:用什么辦法可以把不一樣的地方記錄下來?(標記)師:(出示標記)小朋友你們還認識這些標記嗎?現在請小朋友來給蘑菇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什么顏色的蘑菇我送你什么顏色的標記。
二、比較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師:(出示大的紅色的圓形卡片和小的黃色的正方形)小朋友看,老師還給你們帶來了什么?他們有什么不同?(大小、顏色、形狀不一樣)師:現在請小朋友也來給這兩個圖形寶寶送標記,一邊送一邊說一句好聽的話?
三、看圖形找標記卡師:(出示各種形狀、大小、顏色不一的圖形)小朋友,你們看這些圖形寶寶一樣嗎?你們認識它們嗎?他們有什么不同?
師:老師給每個小朋友發一個圖形寶寶,請4個小朋友一組,去找老師給你們準備的和你們圖形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
師:小朋友找好了把他們貼在黑板上介紹你找的是什么?
四、師總結:這個長方形寶寶找到了大的藍的長方形標記卡做朋友
五、找朋友游戲
師:小朋友真聰明!幫圖形寶寶們都找到了朋友。現在我們也來玩一玩找朋友游戲。老師給你們發圖形和標記卡,如果你拿到的是圖形就去找和你相應的標記卡做朋友,如果你拿到的是標記卡就去找圖形寶寶做朋友。
師:現在我們帶著你的朋友一起去玩吧!
六、活動評價小結
教學反思:
幼兒對事物的認識具有形象性、具體性的.特點,喜歡直接參與嘗試,對操作體驗型的活動尤為感興趣。本次科學活動正符合了孩子們好動手、喜探究的心理特點。活動的目的是培養幼兒動手操作、主動活動的興趣和創造意識。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層次性、開放性,幼兒可以嘗試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動探索,體驗成功的快樂。
科學領域教案9
設計意圖:
汽車是孩子們喜歡的玩具之一,特別是男孩子對汽車更是情有獨鐘。他們可以講述出很多種類型以及作用。因此通過主題活動“交通工具博覽會”,我設計了這節活動內容。雖然準備的材料很多,但是幼兒能在這么一個愉快、輕松的氛圍中學到知識。
活動目標:
1、讓幼兒知道消防車、救護車、警車是執行特殊任務的車輛,并能說出它們的特殊標志和不同作用。
2、引導幼兒根據不同車輛發出的聲音辨別是什么車,發展幼兒的判斷能力3.學會運用110、120、119三個特殊的號碼。
活動重、難點:
重點:認識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的特征及作用。
難點:學會運用特種車的求救號碼。
活動準備:
關于特種車的課件一份,每幼兒一套特種車與求救號碼的圖片,消防車、救護車、警車玩具若干。
活動過程:
一、玩車,導入課題:
師:小朋友們,今天我們教室里有很多的車,大家想不想玩一玩啊?(幼兒:想)師:老師評價小朋友玩車的時候看一看你的車和其他小朋友的有什么不一樣呢?(幼兒自由玩車,教師個別指導幼兒觀察自己的車和別人的有什么不一樣。)
二、播放課件,認識特種車的特征及作用:
師:請小朋友們看一看,這有什么車?(消防車、救護車、警車)警車:
1、這是什么車(警車)。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抓壞蛋)
2、警車的外形特征(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警車。
小結:警車是用于追蹤和抓捕逃犯的車輛。沒有固定車型,車牌有專門的標記。車頭上面裝有報警器。
3、撥打電話110有小偷必須立刻報警,該撥打什么電話呢?(110)(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10及警車行動。
小結:當你見到犯罪行為時,立即撥打110,公安人員執行任務,拉響警報,飛馳前進,其他車輛都要讓路,以保證公安戰士不失時機的逮捕罪犯。
救護車:
1、這是什么車?(救護車)。它有什么特殊的本領?(救人)
2、救護車的外形特征(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救護車的車身顏色、標志,車頭和車門的特征及用途。
(1)為什么救護車上的燈會閃,還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因為救護車里的病人病得很嚴重,所有發出嘀嘟嘀嘟的聲音讓人家讓開,這樣救護車開得快讓病人早點去醫院看好病)(2)你們知道救護車里面有什么嗎?它們有什么用?(因為救護車基本上救的.都是生重病的人,所以車上要放一個床,讓生病的人可以躺下來)小結:救護車是專門護送危急病人到醫院的專用汽車。一般是白色或綠色,車身兩旁和后面車門上都有紅十字標志,車頭或車頂上裝有警鐘或警報器。車門在車廂的后面,便于擔架的進出。
3、急救電話120師:有人需要馬上送醫院該撥打什么電話呢?(120)(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120及救護車救人。
小結:當有危急病人時,撥打急救電話120,救護車會立即出發,一路上響著警報,其他車輛都讓路,以便讓救護車盡把病人送到醫院。
消防車:
1、這是什么車?(消防車)它有什么特殊本領?(救火)
2、消防車的外形特征(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消防車的車身顏色、車身配置及其作用。
(1)為什么消防車的身上涂上紅色?(因為紅色是很鮮艷的,人家很遠就能看見消防車身上的顏色,別的車子就知道是消防車開過來了,趕快讓開,讓它開過去救火)。
(2)消防車在滅火的時候,水是從哪里來的?(消防車上面有一根管子,把馬路上的消防栓門打開以后,水就會流動起來,就可以滅火了。)
(3)為什么消防車上有梯子,它有什么用處?(因為樓房太高,人爬上去很危險,用很長的梯子就可以滅火了)(小結:消防車是救火用的汽車。車身是紅色的,車頭上有一個警報器或警鐘,車身是急用儲水箱,兩旁有吸水管和水帶,車上有升降梯子和滅火器等救火用具。
3、火警電話119師:當火災發生時,該撥打什么電話叫消防車呢?(119)(演示課件)引導幼兒觀察撥打電話119及消防車救火小結:當發生火災時,撥打火警電話119,消防隊員立即駕駛消防車,一路發出“嗚――”的警報聲,沿途的行人和其他車輛一律讓路,讓它盡快趕到現場滅火,保護人民的生命和財產。
三、游戲:
1、開什么車師:生活中人們經常遇到一些困難,如果有人遇到了困難,小朋友愿意幫助他們嗎?
(1)這里發生什么事了?(著火了)小朋友快想想辦法,我們該叫輛什么車呢?消防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呢?(119)
(2)他怎么了?(生病了,受傷了)這可怎么辦呢?該叫什么車呢?救護車的電話號碼是多少?(120)
(3)這里發生什么事了?有小偷,壞蛋。怎么辦呢?打什么電話,電話號碼是多少?(110)
2、《出車》
幼兒找一輛自己喜歡的玩具車,在專用號碼的指揮下隨音樂依次開出活動室。
科學領域教案10
設計意圖:
本次次活動是由故事《螢火蟲找朋友》而引起的,孩子們知道故事里的螢火蟲找尋找朋友的時候看到能發光的電燈、黑夜里動物的眼睛、汽車的燈以為是自己的朋友,所以當時我提出了問題:“除了故事里的這些物體會發光,生活中你還知道哪些物體會發光?”孩子們帶著這一疑問和爸爸媽媽一起去收集了有關會發光物體的圖片,孩子們積極性高,探索的欲望強烈從而就生成了科學活動《會發光的物體》。
活動目標
1.知道許多物體能發光,了解光的用途。
2.能按照發光物體的基本特性進行分類,對探究發光物體的活動有興趣。
活動準備
1.手電筒、電池、電動玩具、蠟燭、火柴、打火機、熒光棒、積木、塑料玩具等實物若干,放塑料筐里。
2.關于會發光的物體PPT圖片或課件。
3.分類卡、圖片(陽光、月光、星光、閃電光、彩虹光、螢火蟲光;火光、燈光、X光、激光、霓紅燈、信號燈、紅綠燈)若干。小鏡子若干。
活動指導
1.探索、發現各種會發光的東西。
(1)導入:塑料筐里有什么?請小朋友動手玩一玩、看看哪些東西會發光,它們分別是怎樣發光的。
(2)師引導幼兒與同伴交流自己的發現,找出會發光的物體。
2.觀看課件引導幼兒討論,擴展幼兒對光的認識。
(1)提問:你發現哪些會發光的物體?它們分別是怎樣發光的?除了這些東西,你還知道那些東西會發光?他們又是怎樣發光的?
(2)幼兒觀看課件及圖片,引導幼兒了解會發光的物體的基本特性。
A:感知認識各種自然發光體(例如:鉆石、夜明珠、太陽、月亮、行星、閃電、彩虹等)
B:感知認識動物發光體(例如:螢火蟲、發光烏賊、水母、松球魚、夜晚動物的眼睛等)
C:感知各種人造發光體(例如:電焊光、火光、燈光、X光、激光、霓紅燈、信號燈、紅綠燈、熒光棒等)
3.初步學習按照發光物體的基本特性進行分類。
(1)我們知道了,看到了這么多發光物體,這些光一樣嗎?有什么不一樣?
(2)師解釋什么是自然光?什么是人造光?自然光:自然界存在的.可見光。人造光:由人工設計制造的儀器、設備產生的光。動物光:會發光的動物。
(3)幼兒分組操作分類,師重點啟發幼兒根據自然光、動物光、人造光進行分類。
(4)小結:每組請一幼兒展示操作分類卡并說說:為什么要這樣分?
4.師生共同討論光的用途,進一步感知高科技帶給人們的好處。
(1)我們認識了這么多發光的物體,光對我們有什么作用呢?
(2)引導幼兒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講述光的作用。(例如:光可以取暖、照明……。
(3)借助課件小結:光可以取暖、照明、傳遞信息還是一種信號標志(如紅綠燈),光能幫助人們切割、焊接。還能娛樂、裝飾給人們帶來美好的視覺感受……。有了光我們生活光輝燦爛,如果沒有光世界會怎樣?
5.激發幼兒探索光的興趣。組織幼兒玩“踩光斑”的游戲。
老師這里也帶來了一樣東西,它自身不會發光但借助光源也會發光,你們想看看是什么東西嗎?(出示小鏡子)把它放在哪里會發光呢?(太陽和燈光下)你們回去找找還有什么東西借助光源也會發光?
提供小鏡子,組織幼兒兩人一組玩“踩光斑”的游戲。(感知光的反射特性。)自然結束。
科學領域教案11
設計理念
1.對序數的認識:序數表示事物在計算時或排行時的次序,如日常使用的第一、第二等表示次序的數,是在基數前加“第”來表示。
2.《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要求: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等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遇到的簡單問題。大班幼兒在該課程內容上的發展目標為:確定某一目標的空間方位,指出前往目標的路徑;理解數字的序數意義,懂得數字可用來表示物體排列的次序。
3.幼兒基礎分析:初入大班幼兒已具備一定的空間方位經驗,如上、下、里、外、前、后等;對數字表示的序數意義(如排列位置)有初步的經驗認識(小區樓房上的數字、電影院座椅上的數字等);大班幼兒具體形象思維得到進一步深化,抽象邏輯思維迅速發展。運用幼兒前期思維發展的基礎和學習生活經驗進行本節活動的學習,是對幼兒多方面素質發展的鞏固和深化。
教學目標
1.學習從不同的起點與方向辨別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建立辨認物體排列位置的思維方法。
2.理解序數的意義,能夠用“第幾”準確表示序列中物體的排列位置。
3.在游戲中發展觀察、分析、判斷、交流等能力。
教學活動
一、設疑導入,呈現基礎經驗
情境設計:現場請三位小朋友在幼兒的前面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我們一起來看看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中間(或在XXX的旁邊,或在第二個)。
師:你怎樣知道他的位置的?
幼:我是看出來的(或我是數的)。
【注:若出現“第幾”的資源,教師要呈現孩子對“第幾”的認知思維過程,若孩子只能說出“中間”等概括性方位詞,教師也表示認可,隨即進入第二環節】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為了了解幼兒的經驗基礎,從孩子們的回答中,老師能很快地發現幼兒現有的經驗基礎。他們會用“在中間”,在xx的旁邊來表示乙小朋友的`位置,但是,他們大多是不會用“第幾”來表示。同時,這個環節也是調動幼兒的思維,是幼兒思維啟動的階段。關鍵是要孩子能夠在腦海中思考三個孩子位置的排列情況。)
二、二次設疑,引發新經驗
1.情境設計:現場再請一位小朋友加入隊伍站成橫向一排,辨別他們的位置。
師:又加了一位小朋友,現在乙小朋友站在什么位置?
幼:在XXX的旁邊。
師:他站在第幾個?(當孩子說不出第幾個的時候)
幼:第2個(或第3個)。
師:都同意嗎?誰的想法跟她不一樣?
幼:第3個(或第2個)。
師:你是怎么確定的?
幼:從那邊數起他是第2個,從這邊數起他是第3個。(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會用“這邊”“那邊”并且用手勢來表示方向。)
師:從XXX數起,XXX在第幾個。
(請幼兒在表述的過程中嘗試說出這樣的語句。)
2.經驗梳理:教師設疑,引發幼兒討論。
師:同一個人,同一個位置,為什么會有兩個不同的表示結果?
教師總結:哦,確定位置時起點和方向不一樣時,表述方法和結果可能是不一樣的。
(設計意圖:當幼兒的人數從三個增加到四個的時候,中間孩子的位置顯然發生了變化。孩子們很快發現,原來的表述方法已經不能清楚的表述那個伙伴的位置了。在這種情況下,幼兒需要新的經驗的幫助即“第幾”。教師巧妙地引入了新的經驗,并且讓孩子把新的經驗運用到活動中。該活動的關鍵是要開始建立幼兒的思維路徑——定起點,明方向,即從誰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三、三次設疑,鞏固新經驗
情境設計:另請五位小朋友站成橫向一排,幼兒辨認自己好朋友的排列位置。
第一次游戲:說一說我的好朋友在哪里?
師:請每個小朋友在五個人中間找一個伙伴做你的好朋友,然后告訴大家你的好朋友站在第幾個,但是不能說出他的姓名哦。
幼:我的好朋友站在第x個。
師:請你說說他的好朋友是誰?你是怎樣確定的?
第二次游戲:把幼兒平均分成2組
教師把所有幼兒分成面對面坐好的A、B兩組。如:請A組的xx孩子說出自己在B組的好友,再請A組其他的孩子來猜。其他孩子進行補充。
師:你的好朋友坐在第幾個?
幼:第二個。
師:請你們猜猜他的好朋友是誰?并說出你的理由。
(設計意圖:這個環節是鞏固新經驗,在前面的環節幼兒已經習得了表述伙伴位置的新經驗。但是并不是每個孩子都能理解并且自如地運用這種新的經驗。很多孩子只是停留在單純的語言的表述上,沒有真正去思考起點和方向的問題。其次,這個環節讓所有的孩子都參與到了里面,并且盡量調動,再現每一個孩子的思維:從xx開始數起,他在第幾個。)
四、四次設疑,拓展經驗
情境設計:根據自己照片標示的樓層數,把照片送進對應的樓層里。
1.呈現操作思維。
師:請把標有樓層序號的照片送進相對應的樓層。
師:你把照片放在“第幾”樓層里,你是怎么想的?
2.回歸生活,引發新思考。
師:你家住在幾樓?
師:第1樓在下面還是在上面?
師:在數樓層時,我們該怎樣數呢?
3.拓展經驗。
教師總結:用“第幾”表示排列位置時,不同的起點,不同的方向可能就會有不同的表示結果。但是數樓層,我們在生活中都是從下往上數的,它的方向是固定的,所以,我們需要遵守大家認同的方法。
教后反思
在以往的數學教學活動中,我們會盡量的給孩子提供多一些的操作機會,讓孩子通過操作鍛煉思維的能力。但是在本次的教學活動中,我們沒有提供任何的操作材料,而只是用孩子作為“活”教具,讓孩子在看一看,說一說的過程中來展現自己的思維過程。顯然,這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必須要適時恰當地引導孩子去思考。
“語言是思維的外衣。”在本次教學過程中,把難點放在建立幼兒良好的思維途徑:定起點和方向上。并且能用自己的語言表述出自己的思維過程。“從XXX開始,他在第幾個。”在活動的過程中,教師會用這樣的語言表述幫助孩子建立自己的思維過程。但絕不是要孩子來學說這句話。可能有一些孩子在表述的過程中不是特別的清晰,但是在孩子的腦海中已經知道:“我需要找到起點和方向。”
數學教學要求教師語言簡潔明了。在整個教學活動中,教師注重自己語言的修煉,努力做到“精準,精煉。”只有這樣,才能適時地引導孩子去思考,給孩子充分思考的時間,給孩子足夠的展示自己思考的空間——表述。而不是老師把自己的想法告訴孩子,用自己的思維取代孩子的思維。“教師后退了一小步,幼兒前進了一大步。”
科學領域教案12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科學領域教案13
【活動目標】
1、知道“苔蘚”這一名稱和主要外形特征,了解苔蘚的生長環境。
2、樂意主動采摘苔蘚,感受樂趣。
3、豐富相應詞語,如葫蘆蘚、地錢、墻蘚等。
【活動準備】
教師事先找好有苔蘚的花圃、田間路邊等。
【活動過程】
一、出示苔蘚實物樣品、引出課題。提問:
——誰見過這些綠綠的小東西?它們會長在哪里呢?
——今天我們要去找找苔蘚,可以采摘。
二、幼兒尋找采摘苔蘚,過程中和幼兒一起觀察其生長環境的特點,誘發幼兒(幼兒食品)有意記憶。
三、交流經驗
——你找到了苔蘚了嗎?它長在哪兒?什么樣子的`?象什么?(讓幼兒邊觀察邊討論。)
——請你找一找苔蘚的根、莖、葉。誰也有根、莖、葉?
四、幼兒再次尋找采摘,并讓幼兒摘點野花、野草,為回教室讓幼兒用它與苔蘚合作學習插花。
五、梳理經驗:
1、苔蘚它多生長在潮濕、肥肥的土地里,在住宅、田園和路旁容易找到。因為是潮濕環境,因此人們走路要小心。
2、苔蘚雖小也有根、莖、葉,是植物一種。(讓幼兒討論苔蘚與水和陽光的關系。)
【活動建議】
可結合相應的季節和天氣組織幼兒采摘苔蘚(地錢),并烹飪、品嘗苔蘚植物(地錢),讓幼兒了解其特殊的用處。
【活動延伸】
1、科學區中設置“下水石”、“上水石”、“沒水石”,觀察哪塊石頭能長出苔蘚。(“上水石”總保持著潮濕的狀態,所以適合苔蘚植物生長。)
2、在自然角種植苔蘚。
科學領域教案14
活動目標:
1、嘗試觀察圖片,找出兩幅圖片的不同點
2、在活動中,訓練觀察比較的能力
活動準備:蘑菇、蘋果圖片 相似圖片組圖
活動過程:
一、講故事,創情境
1、師:在森林里住著兔媽媽和兔寶寶。這天,兔媽媽讓兔寶寶自己去采蘑菇。兔寶寶犯難了,它不知道要采什么樣的蘑菇。于是兔寶寶問媽媽:“媽媽媽媽,我要采什么樣的蘑菇呢?兔媽媽拿出了蘑菇圖,說:”這個的 蘑菇可以吃。如果身上長著斑點的,就不能吃,就不要采。 就這樣,兔寶寶高高興興地去采蘑菇了。可是不一會,兔寶寶又發愁了:蘑菇都一樣啊,怎么采啊?
2、師:“孩子們,我們能幫助兔寶寶解決這個難題嗎?
3、出示不同顏色的蘑菇圖片,提問:它們有什么不同?
幼兒自由觀察,并交流
4、小結:大家的眼睛真厲害,一下子就發現了蘑菇的不同之處。相信,
兔寶寶也會發現的,它一定能采到可以吃的蘑菇 。
二、看圖片,找不同
(一)數量不同
1、出示兩幅數量不同的蘋果的圖片,提問:這里有兩幅相似的'圖片,你還能發現它們的不同之處嗎?
2、幼兒觀察圖片,交流。
3、小結:原來它們的數量不一樣
(二)、顏色不同
1、出示顏色有差別的兩幅圖片,提問:瞧,這里又有兩盤蘋果,它們哪里不一樣呢?還是數量不同嗎?
2、幼兒觀察,并交流
3、小結:原來它們的顏色不一樣。看來只要仔細觀察,我們就能發現不同之處。
(三)、方位不同
1、出示兩幅方位不同的小汽車圖。提問:這兩輛小汽車就好像一對雙胞胎,你還能找出它們的不同嗎?
2、幼兒觀察圖片交流
3、師幼集體按順序觀察圖片找不同。
4、小結:大家真是火眼金睛,找到了多處不同。我們觀察時要有耐心,有順序的觀察,這樣才能找出所有的不同來。
三、玩游戲,比眼力
游戲《大家來找茬》,出示若干組存在不同之處的兩幅圖片,孩子們觀察,看一看哪組最厲害,找到的不同多。
四、設場景,做練習
1、師:皮皮正在家里玩,他邀請我們一起去他家做客。出示圖片,
瞧,你在皮皮家看到了什么?
幼兒回答
2、師:皮皮很高興,一會玩這個,一會玩那個,房間一下子就變了樣
子,讓我們觀察一下,有哪些地方變了呢?(出示圖片)
3、幼兒觀察兩幅圖片,全班交流
4、師幼共同小結,兩幅圖片的不同
五、做小結,巧延伸
師:只要我們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就會發現周圍每天都有不同,都在變化,不信,就去觀察一下自己的家吧!你會發現不同的樣子的。
科學領域教案15
一、活動目標:
1、對滾動的物體發生興趣,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2、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3、嘗試運用繪畫記錄的方式表達、交流物體滾動的軌跡,發展學習的自主性。
活動重點:了解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活動難點: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二、活動準備:
方形積木、三角形積木、小圓球、紙杯、羽毛球、椎體塑料玩具、茶葉筒、水筆、白紙2張。
三、活動設計:
(一)幼兒自由操作材料,發現滾動物體的形狀特征。
1、認識操作的物品,感受物品的形狀特點。
師:今天老師帶來了很多東西,誰能說出它們的名字?老師和孩子一起說一遍。(積木、茶葉罐、小球、羽毛球、紙杯)
師:這些物品會滾動嗎?(幼兒:會;不會。)
師:我不知道你們誰說的對,怎么辦?(幼兒:試一試就知道了)師:好,每人拿2—3個物品放在桌上,用手輕輕一推,看它是否會滾。聽到老師拍手就停止玩,將你認為會滾的物品放進綠筐里,不會滾的物品放進紅筐里。
2、幼兒實驗操作,教師觀察指導。
3、教師幼兒共同總結實驗結果。
〈1〉你玩的是什么?它會滾動嗎?
〈2〉為什么綠筐的物品會滾,紅筐的物品不會滾動?
〈3〉你還知道哪些物品會滾動?它們為什么會滾動?
教師小結:圓圓的物品會滾動,有角的物品不會滾動。
請孩子檢驗筐里的物品,將放錯的物品糾正回來。
(二)幼兒再次自由操作材料,探索圓形物體滾動軌跡的不同。
1、這些物品都會滾動,它們滾得一樣嗎?它們是怎么滾的?每人拿一樣物品滾一滾,仔細看看它是怎么滾的,等會兒把你的發現告訴我。(幼兒探索,聽老師拍手后將手中物品放回筐里)
2、幼兒講述自己組的實驗結果。
師:你玩的是什么?它是怎么滾動的?你能畫出它滾動的路線嗎?教師提供一張大紙,請個別幼兒畫出物品滾動的軌跡。(請3—5個孩子)
(三)幼兒再次操作材料,探索滾動軌跡與物體形狀之間的關系。
師:有的物品滾得直直的,有的物品滾得彎彎的。
(1)為什么有的滾得直直的,有的卻彎彎的?這是什么原因呢?請你拿一個物品,跟你的同桌小朋友一起輪流滾一滾,比一比,仔細看看,到底是什么原因?聽到老師拍手后,將滾得直直的.物品放在綠筐里,將滾得彎彎的物品放進紅筐里。
(2)師幼交流。
師:什么東西滾得直直的?它是什么樣子的?什么東西滾得彎彎的?它是什么樣子的?引導幼兒觀察物品的形狀,對比形狀的不同。
(3)以貼圖形檢驗成果
師:老師這里有一些圖片,你覺得它滾動的路線是怎么樣的,請你貼到上面的表格上。(幼兒互相檢查)
師幼共同交流實驗結果:我們發現,茶葉筒的兩頭是一樣粗的,它可以滾得直直的;一次性紙杯兩頭粗細不一樣,滾得彎彎的,原來物體的滾動與它們的形狀有關系。
(四)延伸:小球球和茶葉罐形狀不一樣,為什么它們都是滾得直直的呢?這是什么原因?我們回家問問爸爸,或者上網查查。
【科學領域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領域教案01-16
清明科學領域教案10-10
科學領域教案【精】03-07
【精】科學領域教案03-07
科學領域教案中班03-31
夏至科學領域教案04-07
科學領域活動教案06-08
中班科學領域教案04-02
小班科學領域教案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