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學能力。我們該怎么去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歡迎大家分享。
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1
活動設計背景
在平時的活動時我發現我們班有的小朋友經常把自己吃間食的食品袋或用過的廢紙隨便扔到活動區或教室,針對這一現象我設計了大班科學活動《保護環境》
活動目標
1、讓幼兒了解垃圾的危害。
2、讓幼兒知道保護身邊環境從自身做起,從身邊小事做。
3、體驗探索積極參加環保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并從中體驗快樂。
4、愿意大膽嘗試,并與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使幼兒對探索自然現象感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1、減少垃圾的產生,提高幼兒從小養成保護環境的良好習慣。
2、使幼兒知道保護環境,人人有責。
活動準備
錄音機、錄像機、有影碟、生活常見的垃圾(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等)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隨音樂和老師一起做手指操《飄落的紅葉》。
2、觀看有關環保的錄像。
二、基本部分
1、教師導入:
師:小朋友,上課前老師先請你們來看一段錄像。在看的時候看哪個小朋友最認真表現得最好,能回答上老師的問題。
師:從這段錄像中你們都看到了什么?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吧!
幼:“有很多垃圾”、“公路的兩側有垃圾,很臭。”“小河里面有垃圾也很臭”“水果皮、飲料瓶、雪糕袋、塑料袋、糖果紙……”
師:“這些垃圾污染了我們生存的環境,我們怎樣做才能保護身邊的環境呢?(幼兒自由的說)
師:小朋友們說的真好。
師:小朋友們想一想,如果每個人每天都制造許多垃圾,那將會是什么樣呢?
幼:“垃圾會讓干凈的水變得很臟。”“小河被垃圾污染了,小魚和小蝦就會死掉。”“路的兩側有垃圾污染環境,人就會很容易生病。”“莊家被污染了就不能生長。”
幼兒看圖片
師:“我們人類每天都會制造大量的垃圾,這么多的垃圾怎樣處理呢?”
師:這些垃圾會通過掩埋、焚燒等方式進行分解。如:食物、一些自然垃圾(如落葉),掩埋一段時間就會腐爛;但有些垃圾是很難分解的,(如:塑料和玻璃做成的東西,其中有一些是可以如何利用垃圾
師:小朋友都知道垃圾可以回收,那究竟什么垃圾可以回收呢?
幼:”廢紙可以回收。”“喝完的飲料罐可以回收。”
師:我們怎樣可以變廢為寶呢? “可以用回收的紙盒進行手工制作,做很多好玩的玩具。還有很多的垃圾可以加工利用,因此減少了對環境的'污染。”知道垃圾有這么多的危害,那我們應該如何去做呢? “我們應從身邊的小事做起,不要亂扔紙屑、水果皮、飲料瓶、塑料袋、糖果紙……”
三、結束部分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
四、活動延伸
小朋友們都很愛自己的家,那么老師給你們布置一個任務,回去后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向父母匯報一下你心目中的美麗家園的形象吧!
教學反思:
小朋友,通過這節課讓我們知道了保護環境對我們人類的重要性.我希望小朋友們從我做起,互相監督,共同愛護我們的家園,把我們的家園變成萬物吐綠、百花飄香的大花園而共同努力吧!
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2
活動目標:
1、通過討論,使幼兒知道樹木的多種用途。
2、引導幼兒初步了解樹對人,對環境的主要作用。
3、激發幼兒愛護樹木的感情。
4、在活動中,讓幼兒體驗成功的喜悅。
5、發展幼兒的觀察力、想象力。
活動準備:
發動幼兒搜集關于樹的多種用途的資料;錄象資料。
活動過程:
1、教師請幼兒自由講述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樹的`用途的一些知識。
2、組織幼兒觀看搜集到的一些圖片,引導幼兒討論樹各部分的作用。
教師小結:樹根可以吸收、儲藏水分和養分,抓住泥土,使樹干牢固;樹根可以雕刻成工藝品,有的可以入藥、治病。樹干能為樹葉輸送養分;樹干可以做家具、工具、造紙,有的樹干還有奇特的作用,如橡膠樹的樹干汁可以做膠鞋、輪胎。樹葉可以給草食動物做食物,還可以遮陽、做書簽、做肥料。果子可以吃,有的可以做肥皂、有的可以做藥、有的可以做種子。
3、引導幼兒討論森林與人類、動物及環境的關系。
(1)與動物的關系:提供豐富的食物和舒適的居住場所。
(2)與人類的關系:調節溫度,為人類提供大量的木材、藥材、食物。
(3)改善環境:防風固沙、防暑降溫、減低風速、保持水土、凈化污水、減少噪聲等。
4、組織幼兒觀看錄象,進一步了解樹木的作用。
教學反思:
一次科學活動的開始,應該來自幼兒已有的經驗,一次科學活動的結束,并不是真正的結束,應使幼兒有進一步的探索可能,成為獲取經驗的開始。幼兒是學習的主人,所以我們老師要盡其所有、創設各種學習環境,讓幼兒能夠用眼看、用耳聽、用嘴說、用腦思考,全身心地積極地投入到探究中去,給幼兒自由展現的空間。讓幼兒在游戲中、快樂中獲得知識,學得經驗。
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3
設計思路:
當今世界生態環境保護已成為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它關系到整個人類的生存,因此,把生態與環境保護列入幼兒科學教育內容是非常重要的。如何使幼兒從小就具有環保意識,知道大自然是個有機整體,人類既要改造自然又要保護自然環境,也是很有必要的。因而,在設計活動時著重對煙塵、污水兩個方面讓幼兒進行觀察比較組織幼兒進行討論,進一步增強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目標:
1、在實驗操作的基礎上,讓幼兒了解煙塵會污染空氣,能影響人體健康和動植物的生長。
2.引導幼兒能夠關注周圍的環境,增強幼兒的保護意識。
3.學習用語言、符號等多種形式記錄自己的發現。
4.學會積累,記錄不同的探索方法,知道解決問題的方法有很多種。
重點和難點:
通過操作,讓幼兒初步了解污染的環境對自然界的危害,培養幼兒的`環保意識。
活動準備:
1、清水、污水各一盆,香煙、房屋(幼兒用積木拼搭)
2、錄像:香煙彌漫的一間屋子、動物遠離喧鬧的城市、的尾氣和廢氣等。
活動流程:
引起興趣———實驗活動——看錄像——幼兒討論——延伸活動
活動過程:
一、幼兒觀看木偶表演,引起幼兒的興趣
森林里,小動物們都在快樂地游戲著,它們在草地上捉迷藏,在樹林里開演唱會,玩得真高興。忽然,附近的工廠里排出大量的黑煙,它們一個個都顯得無精打采,有的甚至昏倒在地,小動物們紛紛逃離了森林,躲到別的地方去了。
二、實驗活動
教師:“咦,小動物們為什么要逃走,躲到別的地方去呢?”
1、現在我們做兩個實驗。
(1)出示一盆清水和污水,讓幼兒從顏色、氣味和透明度等方面進行比較,把兩條小魚分別放入清水和污水中,觀察小魚在清水和污水中的不同活動情況。
(2)出示幼兒拼搭的房屋,用一個大的薄膜罩罩住它(封閉),然后在里面放入一根點燃的香煙,過一會兒讓幼兒觀察它們的變化,會發現房屋周圍都是煙霧。
三、錄像:讓幼兒進一步了解煙塵所造成的環境污染,知道它的危害。
1、觀看錄像:引導幼兒注意大街上駛過飛起的灰塵;車尾排出的煙塵、廢氣,以及香煙彌漫的房子;動物們遠離城市等。
2、提問:這些廢氣、煙塵給人們帶來了哪些危害
3、小結:動物和人需要清潔的空氣。
四、討論活動:煙塵、廢氣會污染環境,怎樣來預防這些危害。
幼兒討論,鼓勵幼兒大膽說出自己的想法和見解。
小結:我們都需要清潔的空氣,保持空氣的清潔就是保護我們自己。
五、延伸活動:《誰是環保好娃娃》
小朋友請講講下列圖中誰是保護環境的好娃娃,為什么?并給環境好娃娃畫上一個五角星。
活動反思:
《環境保護》這節課的整個教學過程,作為老師的我也真正體會到和學生們一起交流,一起學習的快樂,整個課堂氣氛嚴肅而不失活潑,和諧而平等。我也從學生們的精彩想象、回答中學到了不少的知識,如造成大氣污染的原因有哪一些,應該如何治理等。一點很深的體會就是教師是否真正融入到課堂中去,融入到學生中去,會直接影響課堂教學的效率。在本堂課中,我主要通過引導學生,讓他們自由討論,大膽發言,充分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使我感到整個課堂不會像教師唱獨角戲那樣沉重。
教然后知不足,即使是成功的課堂教學,也難免有疏漏、失誤之處,一節課上留下些許遺憾在所難免。本節課的不足之處在最后讓學生們一起探究大氣污染的治理時,由于時間過于倉促,沒能讓學生充分結合一些具體的實例,發揮學生的主人翁精神,讓學生充分體會一個環保工作者的樂與趣,學生的環保觀念落實可能會不好。另外,在組織學生討論大氣污染的危害時,沒能引導學生到實際中去,只是通過為學生提供一些大氣污染的圖片,學生的觀察和實踐能力受到了影響。還有在最后總結的時間稍顯緊張。
總之,化學教學中要求我們反思的層面是很多的,我們應在新課程改革的理念下,加強對教學情節的回顧、反思和分析,總結教學得失,改進教學方法,使自己的教學理念與時俱進,教學實踐更趨合理。當然,也只有在教學實踐中不斷反思,教學工作才能不斷創新。
【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科學保護環境教案8篇04-01
科學大班教案11-10
優秀科學大班教案03-24
科學《燈》大班教案06-08
關于科學的大班教案01-20
科學聲音大班教案03-15
《車輛科學》大班教案10-06
大班有關科學的教案03-29
立夏科學大班教案0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