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通用10篇)
作為一名老師,總歸要編寫教案,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那么什么樣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1
【理論指導】
小學科學課程是以培養科學素養為宗旨的科學啟蒙課程。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
知識的獲得不是個體“旁觀”的過程,而是“探究”的過程。最早提出在科學教育中要運用探究方法進行教與學的是杜威。杜威認為,“探究”是主體在與某種不確定的情境相聯系時所產生的解決問題的行動。在行動中,知識不是存在于旁觀者的被動的理解中,而是表現為主體對不確定情境的積極反應,知識是個體主動探究的結果。在教學方法上,應該“從做中學”,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動手做實驗,并放開束縛,自主、積極、愉快地參與到科學實驗活動中去親歷探索自然界奧秘。他們運用觀察、提問、設想、動手實驗、記錄、表達、交流等方式構建知識,提高素養。
【教學內容】
《聲音的變化》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第三課的內容。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兩個概念,不僅僅是學生,就是成人也很容易搞混。四年級的學生很難用普通的觀察方法來分辨出聲音的高低,他們更難理解聲音的高低與頻率的關系。
本課從學生熟知的、非常感興趣的音樂噴泉切入,引導學生分析聲音是有區別的、有變化的。再借助教具、信息技術手段以及APP軟件等手段,讓學生通過大量的體驗活動,理解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兩個概念,并知道他們與振動的關系,繼而為聲音如何傳播打下基礎。
【學情分析】
小學四年級的學生處于一個初步概念建成時期,也是為以后“大概念”模式的建成打下基礎的時期。在這個關鍵時期,有目的地引導孩子們建構概念是非常重要的`,不僅有助于他們有形成正確的概念,也有益于鍛煉他們形成一個高效的思維模式。
經過本單元前2節課的學習,學生已經知道:振動產生聲音,振動停止聲音消失。他們還知道了音叉是什么,并學會了怎樣利用音叉等物體發出強和弱的聲音。但由于年齡小、表達能力弱、缺乏系統的認知等原因,他們對聲音的認知還很懵懂。本節課“聲音的高低,聲音的強弱”變化的,以及振動幅度、振動頻率的含義對現階段學生來說還是有困難的。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過程與方法:
能使物體發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理解音量與音高的科學概念,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特別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教學準備】
音叉、小錘、乒乓球、自制教具、仿真軟件、自制等。
【課前準備】
1.見學生時,相互熟悉,相互提問。
2.教學調查: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音叉的使用方法。
3.了解學生對樂器的認識。
4.教會學生使用平板。
【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師】中秋節老師出去玩,看到了一個有趣的東西,就拍下來了,今天特地帶來和同學們一起分享。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嗎?有什么發現呢?
【生】聲音和噴泉都有變化,噴泉隨著聲音變。
【師】對,聲音在變化。其實生活中我們每天都會聽到很多聲音,變化不斷地聲音構成了奇妙的大自然,今天我們一起走進聲音的世界,探究“聲音的變化”。
【板書課題】聲音的變化
二、新知探究
。ㄒ唬┞曇舻膹娙酰ㄒ袅浚
1.提問
【師】大家聽聽這2段聲音,(PPT)(播兩段音量有明顯區別的聲音)誰來說說這兩段聲音有什么不同?
【生】有大、小的變化,強、弱的變化......
【師】剛才這位同學說,聲音的大小有變化,指的就是聲音的強弱。(板書)聲音大即是強,小即是弱。(PPT)在科學中,聲音的大小強弱用音量來表述。
【板書】強 弱
2.游戲
【師】怎么區分聲音的強弱呢?我們一起來做個小游戲,跟你的同學說一句悄悄話,有個小要求,只能讓你的同桌聽到。開始!
【師】同學們都玩的很開心哦,王老師也很想參與進來,最后一排的那位小帥哥,能大聲地告訴王老師你的名字嗎?【生答名字】xxx同學,認識你真高興!你能和老師說聲老師好嗎?【生答】
【師】老師們你們聽到打招呼聲了嗎?
【師】剛剛的游戲中,你們聽到的所有聲音,哪個最強,哪個最弱?
【生答】......
【師】看來同學們已經能區分聲音的強弱了。我們可以通過調整發聲的力度,來控制聲音的強弱。
3.實驗探究一
【師】通過上節課的學習我們已經知道聲音的產生與振動有關,那么,聲音的強弱是否也與振動有關呢?
【師】下面,我們來進行探究實驗,請看大屏幕:
【師】我為大家準備了這些實驗器材:音叉、小錘、帶線的乒乓球。
【師】(PPT演示)怎么利用這些器材進行實驗呢?下面來看看實驗步驟:
①手拿帶線的乒乓球,保持靜止;
②擊打音叉發出聲音;
【師】要想使音叉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我們怎么敲擊?
【生答】重一點敲擊聲音強,輕一點敲擊發聲弱。
【師】那我們在使用音叉時,應該擊打哪個部位呢?
【生答】
【師補充】應該擊打音叉側面的頂端。將乒乓球快速接觸正在發聲的音叉側面。
③比較音叉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時乒乓球彈開的距離遠近。
、転楸苊庹`差,反復實驗三次,記錄實驗結果。
實驗前,老師要提示兩點:
【師】A.小組內分工合作,遵守實驗紀律,本次實驗需要分辨聲音強弱,實驗時請保持安靜。
B. 提示音樂響起停止實驗,將器材放回原位,分析實驗結果,準備交流。
【師】現在開始實驗!
【生】分組實驗
4.交流分享
【師】我們的探究活動已經完成,哪個小組的同學愿意上來,一邊演示,一邊分享你們的發現。請你大聲的告訴大家你的發現。
【生1】演示實驗過程
【生2】我們先敲出強的聲音,再敲出弱的聲音,通過實驗,我們發現聲音強,小球彈開的距離遠,聲音弱,距離近。
【師】其他小組,你們還有補充的嗎?
【師】現在我們回顧一下振動的概念。振動是指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往返運動時離中心點距離遠振動幅度就大。(慢)往返運動時離中心點距離遠振動幅度就,振動幅度小。
結合我們剛剛的實驗,來說說(小結)聲音的強弱和振動幅度大小有關嗎?
【生答】 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
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
【師補充】是的,發聲體振動幅度的大小決定了聲音的強弱。
【板書】 強 大
音量 振動幅度
弱 小
。ǘ┞曇舻母叩停ㄒ舾 )
1.聲音高低的認識
【師】聲音的變化除了強弱變化之外,還有高低變化。聽!
【教師彈仿真琴不唱】1234567
【師】有哪位同學聽出來了:哪個音高,哪個音低?
【生答】
2.體驗聲音的高低變化
【師】 跟著老師的演奏我們一起唱一唱(唱音階)。
【師】由低到高唱,預備唱;
【生唱】
【師】由高到低唱,預備唱;
【生唱】
【師】聲音的強弱和高低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強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聲音的大小、音量;剛剛我們唱的音階1234就是聲音的高低變化,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
。ò鍟舾撸
【板書】 高
音高
低
3. 實驗探究二
【師】那么聲音高低的變化可能和哪些因素有關呢?我們來看看這3組器材
(PPT展示)認真觀察同組的各個器材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大小、粗細、長短
【師】各小組討論下,猜猜擊打同一組3個材料時聲音高低會有變化嗎?可能會有什么樣的變化呢?
【師】同學們都躍躍欲試了,別著急老師會讓你們實驗的,我們先來看看實驗要求。
實驗步驟:①檢查器材,將預測結果填寫在報告單上。
、谟猛瑯拥牧η脫羝鞑闹胁,仔細分辨聲音的高低。
③同一器材反復實驗3次,并填寫實驗結果。
、苋M實驗都完成后回到座位,整理實驗結果。
【師】聲音的高低光用耳朵來分辨有一定的難度,老師為大家準備了一款APP軟件,幫助大家分辨聲音的高低。請看大屏幕,我們一起來學習“頻率分析儀”使用方法。
【師】為了更好地完成實驗,我們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PT:溫馨提示:
A.本實驗需要辨別聲音的高低,實驗全程須保持安靜;
B.各實驗區域小組間分工合作、有次序交換;本次實驗設四個實驗區,每大組到相應區域進行實驗。
C.及時填寫實驗報告單。
D.實驗結束后,將器材歸位,回到座位整理實驗報告,準備交流。
【師】有什么問題嗎?開始實驗
【生】用自制教具分組實驗,研究聲音高低跟什么因素有關。
教師在各組進行巡回指導。
鈴聲提示 坐回原位
4.分享交流
【師】同學們都已經完成了你們研究,哪一組上來說說你們的發現?
。ǔ尸F記錄表,匯報發現,并演示。)
【生】句式:我們小組研究聲音的高低是否與物體的大小 有關,我們發現物體 ,聲音 ;物體 ,聲音 。
【板書】 高(小、短、細 )
音高
低(大、長、粗 )
5.演示實驗
【師】為什么小、短、細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就高呢?為什么大、長、粗的物體發出的聲音就低呢?
為了揭示其中的奧秘,科學家們做了大量的實驗,下面我們來看其中的一個實驗:
【師】(教師演示實驗齒輪,慢一點,讓學生聽清楚)。老師轉動齒輪,可以帶動金屬片振動。齒輪轉得慢,金屬片振動也慢。接下來老師要從慢到快來轉動齒輪,大家聽一聽發出的音高有什么變化?
【生答】振動慢,聲音低。 振動快,聲音高;
。◣煱鍟
6.小結
【師】現在我們能解決這個問題了嗎?
小、短、細的物體振動快,所以聲音高;大、長、粗的物體振動慢,所以聲音低。
聲音有高低的區別是因為物體振動的快慢,也就是振動頻率不同。
三、總結分享
【師】今天,我們學了兩個概念,音量、音高,通過探究實驗,我們發現,振動的幅度決定了聲音的強弱(也就是音量),振動的快慢決定了聲音的高低(也就是音高)。
四、拓展延伸
【師】今天我們一起了解到振動的幅度和頻率的差別可以帶來聲音的變化。我們的祖先利用科學知識制作了許多樂器,藝術家們利用這些樂器演奏出美妙的樂曲。
老師這里有一些仿真樂器,其實這些仿真樂器不僅可以用平板下載,也可以用電腦、手機下載,老師在這里給你們提出一個小挑戰:利用仿真樂器創作屬于自己的歌曲。
【板書設計】
聲音的變化
【實驗記錄】
實驗探究一:聲音的強弱與振動關系探究實驗
實驗過程
聲音的強弱
乒乓球彈開距離(遠、近)
用力敲擊音叉
輕輕敲擊音叉
實驗探究二 :聲音高低的變化探究實驗
1.實驗名稱: 聲音高低的變化是否與物體的 有關
2.我們的預測:物體 ,聲音高;物體 ,聲音低。
3.實驗過程:
物體特征
第一次實驗數據(HZ)
第二次實驗數據(HZ)
第三次實驗數據(HZ)
4.實驗結果:
我們小組研究聲音高低的變化是否與物體的( )有關。我們發現物體( ),聲音( );物體( ),聲音( )。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2
教學內容:
1.通過欣賞《獅子》、《拉德茨基進行曲》等樂曲,讓學生感受“漸強、漸弱”的運用在樂曲中的效果。
2.感受“漸強、漸弱”
教學目的: 讓學生了解和感受“漸強、漸弱”的運用在樂曲中所表現的效果,通過感受和分辨聲音的“漸強、漸弱”從而培養學生的聽辨能力,進而培養學生學習音樂興趣。
教學重點:
通過對兩首不同風格樂曲的欣賞,了解和感受“漸強、漸弱”的運用在樂曲中的效果。
教學難點:
能在樂曲分力度的“漸強、漸弱”
教學步驟:
1.導入
師:同學們喜歡上音樂課嗎?好,現在請同學們用目來告訴老師你們對這節音樂課充滿了期盼。好,現在我們開始上課(問好歌)
師:同學們,你們喜歡看動畫片嗎?
生:喜歡
師:那么今天老師就給大家帶來一段動畫片,這段動畫片中有兩位我們非常熟悉的朋友,看!他們來了。(課件)
師:剛才我們聽到的那兩只狗的叫聲有什么不同?
生:答
2.過程
師: 大家說的真好!通過這兩只狗的叫聲,我們感受到聲音有大小、有小、有強、有弱。同學們,在我們美麗的大自然中,無處不存在著各種各樣奇妙的聲音,好,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來自大自然的美妙聲音,在欣賞的過程中,請同學們把眼睛閉上,請你想象一下你眼前仿佛出現了一幅什么樣的畫面?
生:答
師:說的真好,你的想象力真豐富。那我們再來欣賞一次,這次欣賞的時候請同學們仔細聽辨一下,這段聲音有什么變化?
生:答
師:對了,剛才我們聽到的海浪的聲音是慢慢變強的,越來越強了,也就是聲音一種特有的表現力,叫做“漸強”。
師:那你能用自己的聲音把海浪聲模仿出來嗎?
生:能
師:那么你想用什么樣的聲音來模仿呢?
生:嘩
師:那么你能用由弱到強,也就是漸強的力度把海浪的聲音模仿出來嗎?
生:模仿
師:下面我們來輕松一下,你們看!他們也來到了我們的課堂上(課件),他們是誰呀!
生:貓和老鼠
師:誰愿意來扮演一下貓和老鼠呢?
生:兩位同學(頭飾)
師:請同學們等一下,老師跟這兩位同學說兩句悄悄話(按老師鼓點聲音的節奏和強弱去走)好了,可以了,為了這只小貓和這只小老鼠表演得更形象,請同學們根據他們的腳步的節奏和強弱自己選擇一種表現方式為他們配上聲音。
生:做
師:同學們真聰明,都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他們倆表演的好不好?
生:好
師:那么同學們注意到沒有?剛才我們配的聲音,正好體現了我們今天所了解的聲音力度的“漸強”。剛才我們通過欣賞和做游戲感受到聲音有“漸強”的變化,那么同學們想一想聲音還可以有什么樣的.變化?
生:答
師:說的很正確,下面就請你拿起桌面上的打擊樂器展開你豐富的想象力,想一想,你將用什么樣的方法把聲音“漸弱”的力度和感覺表現出來?梢郧昂笏膫同學討論,研究一下,然后一名代表把你們討論的結匯報一下(下去指導)
師:好,請同學們把打擊樂放回桌面上,哪組同學能把你們創編的結果匯報一下。
生:匯報
師:真不錯,可以,我們請這組同學一起來按照他們的方法把漸弱的力度表現出來。
生:匯報
師:同學們都運用了自己的方法把聲音漸弱的力度表現了出來,F在我們已經了解了“漸強”與“漸弱”的力度,今天老師看到同學們這么聰明,老師也想當一次學生和你們比一比,那誰愿意來當老師呢?
生:答
師:我閉上眼睛,請你用手中的打擊樂器任意敲擊一組表現聲音“漸強”或“漸弱”的力度讓我們來分辨。某某老師您現在可以開始了。
生:提問題
師: 這幾位小老師出的問題可真難啊!看來我還是沒有你們聰明。大家請坐好,這節課上我們通過欣賞錄像和自己創編表現聲音力度“漸強、漸弱”的方法,我們可以看出在這個美麗的大自然和我們生活的環境中無處不存在著各種各樣美妙的聲音,如果要想在一首樂曲中把豐富的感情表現出來,樂曲中的旋律就必須要有“漸強、漸弱”的變化。下面,我們就來欣賞一段具有豐富表現力的音樂。請同學們把你看到的和聽到的感受盡情的表現出來。
師:同學們,你們感受到樂曲中的“漸強、漸弱”了嗎?
生:感受到了
師:下面讓我們在交響樂〈拉德茨基進行曲〉中再次感受音樂中“漸強、漸弱”那豐富的表現力,請同學們隨著樂曲的節奏用你的掌聲把它的“漸強、漸弱”表現出來。
師:好,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兒,下課。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3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鉞低。
過程與方法:
能使物體發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情感、態度、價值觀:
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認識到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教學難點】
如何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
【教學準備】
分組材料:鋼尺、4個同樣的被子內裝有不同量的水、實驗記錄紙、1根橡皮筋、3個長短不同的鐵釘等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在第一節課中我們曾聽到過大小不同的音叉發出的不同的聲音,本節課我們要繼續來研究聲音的變化。
二、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
1、使鋼尺發出聲音:出示鋼尺:你能想辦法使鋼尺發出聲音嗎?----注意:撥動鋼尺時,避免尺子與桌子發聲。
2、研究鋼尺幅度大小與音量之間的關系
要求:輕輕撥動鋼尺,觀察描述鋼尺發出的聲音;用力撥動鋼尺,觀察描述鋼尺發出的聲音。重復3次,并記錄下表。
反饋交流: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果,并對結果作簡單的分析。
3、分組實驗
1)如何使橡皮筋發出聲音呢?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一根橡皮筋的裝置。
2)把橡皮筋拉緊點,撥彈;稍稍放松些,撥彈。比較: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如何描述橡皮筋發出的聲音的變化呢?
交流反饋:皮筋松,振動慢,發出的聲音低。皮筋緊,振動快,發出的聲音高。振動快慢用音高表示,音高的單位是赫茲(Hz)。
三、拓展
你還知道哪些變化,也可以使物體發出的聲音發生變化嗎?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4
教學目標:
1、科學概念:我們周圍充滿著不同的聲音,我們也可以利用物體來制造出不同的聲音。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聽到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在觀察和描述各種聲音的活動中,逐步養成細致的觀察習慣和態度,并樂于與同伴交流。
教學重點:
細心傾聽周圍的聲音。
教學難點:
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教學準備:
大小不同的音叉、大小不同的3枚釘子、收集一些關于聲音的各種資料
教學過程:
一、引入:
師:這個單元我們要開始進行聲音研究的活動,說說你所知道的關于聲音的事情。你對聲音的哪些問題比較感興趣?你想研究關于聲音的'哪些問題?
二、探究內容:
(一)傾聽周圍的聲音
1、打開教室門,仔細聽聽,你周圍有哪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嗎?這些聲音是由什么物體發出的?
2、你還聽到過哪些聲音?
3、小組討論:這些聲音有什么不同呢?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
反饋交流:無論在什么時候,什么地點,我們總能聽到各種各樣的聲音,當你們聽到這些聲音的時候,經常思考哪些問題呢?
小結:在以后的學習過程中,我們要逐一的研究這些問題。
(二)聽聽音叉發出的聲音
1、介紹音叉:一種發音樂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的。
2、教師演示實驗1:出示兩種大小不同的音叉,用同樣的力量敲擊音叉,聽聽他們發出的聲音。
比較:這兩種音叉發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能描述一下它們的聲音嗎?
3、教師演示實驗2:選擇其中一種音叉,先輕輕擊打,再重一點擊打,兩個聲音有什么不同嗎?
4、小組交流討論:剛才聽到的這些聲音,能進行描述和分類嗎(嘗試著用高、低、強、弱等詞語對聲音進行歸類)?
5、教師演示實驗3:根據準備的不同材料按課本圖中所示,進行輕輕擊打和重一點擊打,聽到了怎樣的聲音,把它描述出來。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5
教學目標:
1、通過體驗,學生能夠分清楚聲音的強弱和高低;通過觀察、實驗,發現發聲物體越小、細、短,發出的聲音越高;反之就越低。
2、通過猜測和驗證,獲得證據,在此基礎上得出結論。
3、激發對樂器的研究興趣。
教學準備:
1、學生每組鋼尺,每個人4根吸管、剪刀、橡皮筋。
2、教師:鋁片琴、八個裝有不同位置水的試管、長短不同的鋁管、成品吸管樂器、橡皮筋等。
教學重點:
學生能分清楚音強和音高的區別。
教學過程:
一、聲音的強弱
1、引入:上節課我們學習了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說說聲音的產生與什么有關?物體發出的聲音是不是一樣的?有沒有變化?
2、拍手游戲:按照強弱弱的節奏拍手、拍桌子,說說用力的強弱,跟聲音的強弱有什么關系。(強弱弱的節奏和詞語,讓學生建立起聲音有強弱的概念,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強弱有關)
3、實驗:怎樣讓鋼尺發出一個強音和一個弱音?輕輕拔和用力拔,聲音的強弱會變化嗎?尺子的振動幅度會有什么變化嗎?
輕輕撥動尺子,聽聽尺子的聲音,觀察尺子的振動幅度。
再用力撥動尺子,聲音的強弱發生變化了嗎?尺子的振動幅度發生了什么變化?
板書:聲音強振動快(大、重、響)弱振動慢(小、輕)
二、聲音的`高低
(一)對聲音高低的認識
1、提問:聲音除了強弱變化之外,還有高低變化,你知道聲音的高低是怎樣變化的嗎?(了解學生對聲音高低的認識,區分強弱和高低)
學生展示對高低的認識,請學生發出聲音的高低。
2、體驗聲音的高低變化:唱音階。教師示范唱出1-7這里很重要,為學生判斷聲音的高低打下基礎。
3、學生跟著教師唱音節,體會聲音的高低變化。
小結:聲音的強弱和高低是不同的兩個概念。強弱就是我們平常所說的輕、小和響、重;高低就是我們音樂課里所學的1234。
。ǘ┭芯柯曇舾叩妥兓囊幝
1、樂器都能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音調),出示鋁片琴和長短不一的小鋁棒,觀看。敲擊(不讓學生看到)鋁片琴和長短不一的小鋁棒,猜測:它們發出的高低不同的聲音,跟什么有關系。學生猜測。
2、教師將鋁片琴和長短不一的小鋁棒拿出來,再次敲擊,研究聲音高低跟什么因素有關。要求:學生觀察發現相同材質的物體,越長發出的聲音越低,越短發出的聲音越高。
3、發橡皮筋,讓學生研究音高與發生部分的關系,并用簡圖和文字進行記錄。如果學生不會畫簡圖,則示范畫圖方法。(皮筋拉長變細聲音高,皮筋收縮變粗聲音低)
4、匯報交流:
。1)呈現記錄表,匯報我們的發現,并演示。每組可以派2人匯報。(2)匯報:我們發現橡皮筋拉長變細,聲音高;縮短后變粗,聲音低。(3)板書:高振動物體小、短、細
低振動物體大、長、粗
5、辨別應用:
出示試管,吹試管發出聲音,問誰在振動?加水再吹,聲音的高低會產生什么變?發現試管內加水后空間變小變短,吹出的聲音高,水越少,空間變大變長,吹出的聲音越低。敲擊不同水位的水杯,聲音的高低又會產生什么變化?
三、制作吸管樂器
提問:沒有這么多的試管,我們可以用什么材料代替?出示吸管,推薦一種制作吸管樂器的方法。出示PPT圖片,制作過程圖,讓學生來試試,能否吹出樂音。
四、課堂總結。
學了這節課,你有什么收獲?
《聲音的變化》教學反思
在教學《聲音的變化》這一課前,我看了喻伯軍老師的這課錄像,于是就借鑒了喻的教學思路,引用了喻老師的“拍手”游戲,讓學生搞清楚聲音的強弱變化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的幅度越小,聲音越弱。然后讓學生通過自己撥動尺子來探索,學生在短時間內準確找到了用力大和用力小的兩種情況下撥動尺子,尺子所發出聲音的變化和用眼睛看到的變化。目標很快達成。第二個教學目標有些困難,特別是聽不同水位音高低變化的時候,學生很難判斷。我把這個最難聽出音高的實驗放在最后來做,由于學校儀器室只有一個示范的鋁片琴和長短不同的鋁棒,只能做演示實驗。于是我就先做簡單的鋁片琴和長短不同的鋁棒的變化規律,然后做琴弦的變化規律,再做鐵釘的變化規律,通過這些例子無非是想讓學生能總結出這些物體發出聲音的高低的規律跟物體的大小有著直接的關系。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概括的能力非常強?偨Y出同樣的物體,大物體發出聲音低,小物體發出聲音高的規律。最后讓學生根據結論猜測七根試管里裝有不同位置的水,吹不同的試管發出不同的高低音,敲打水位不同的玻璃杯發出的不同聲音進行解釋,使學生進一步明白敲和吹發聲體不同,聲音的高低也不同。
雖然借鑒了喻老師的部分設計,使得課堂較為飽滿,但在教學過程中,由于準備不充分,導致學生處于被動的學習,思想不集中,開小差。同時也使我認識到,想要上一節好課,必須要精心準備,站在學生的立場,從學生的思維角度出發,想方設法打開學生的思路,讓學生發現問題,思考探究,分析問題,進一步解決問題。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6
【教學目標】
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的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通過觀察、比較,認識音量由物體的振動幅度決定,感受聲音的強弱和高低變化。
【教學難點】
通過觀察、比較聲音的強弱和高低變化。
【教學準備】
為每一組準備:1把鋼尺或塑料尺、2個同樣的杯子里面裝有不同量的水、1張“杯子聲音高低的實驗記錄單”、一塊釘兩顆釘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教學過程】
。ㄒ唬⿲
課前播放一段音樂給學生欣賞《西班牙斗牛士》,問學生:聽了音樂后有什么感受?(讓學生初步感受聲音的高低、強弱變化)揭示課題《聲音的變化》
(二)展開新課
1.觀察比較聲音的強弱變化
一把鋼尺,怎樣使它發出聲音?
(1)實驗:使鋼尺的一部分伸出約10cm,用一只手壓住尺子的一端,另外一只手撥動另一端。注意撥動尺子時避免尺子和桌面撞擊。
先輕輕撥動鋼尺,觀察鋼尺上下振動的幅度有多大,發出的聲音有多強,并用振動幅度的大或小、聲音強或弱作記錄。再用力撥動鋼尺,與前面的實驗進行比較,尺的上下振動幅度和發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
重復實驗3~4次,體會物體振動時,振動幅度的大小與聲音強弱之間的關系。
。2)實驗活動,記錄實驗結果。
(3)匯報實驗結果。
。4)小結: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的單位是分貝。
2.觀察比較聲音的高低變化
。1)實驗: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
四個杯子,分別盛水:滿杯,3/4杯,1/2杯和1/4杯。試著用鉛筆和小木棒敲擊杯口,比較發出的聲音。能用聲音高,較高,較低,低來描述嗎?現在記錄單上記錄預測。由水多到少或少到多的順序,反復敲擊杯口,比較發出的聲音,并做記錄,與預測進行比較。交流實驗結果,比較實驗預測,對結果進行分析。
。2)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裝置:一塊木板釘兩個釘子,釘子之前綁一個橡皮筋。
提問:還記得怎樣讓橡皮筋發出聲音嗎?在今天的讓橡皮筋發聲的實驗中,老師有新的要求:先撥動橡皮筋,讓它發出聲音;把橡皮筋拉得緊寫,再撥彈。觀察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撥彈,注意發出的聲音的變化。同時注意,在這個過程中,橡皮筋的振動發生了什么變化?
交流實驗發現,對發現進行分析。
(3)小結: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振動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音高的單位是赫茲。
(三)總結
課外拓展:聽聽長短、粗細不同的物體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教學反思】
本節課在科學教研員鄧老師和葉老師的點播指導下,我感受頗深:
1、課堂上對學生的關注太少,學生發言的亮點把握不夠。
在我的科學課堂上,特別是公開課的時候,我往往想的是我設計的下個環節是什么,教學任務是否能完成、學生的提問和回答是否在我的欲設之中,對學生在課堂上生成的新的有價值的問題和他們發言中的亮點卻視而不見。
在探究尺子不同振幅產生聲音強弱的變化的實驗中,學生對于“重復做3—4次”都有各自的觀點,特別是有個學生提出:做1次,不能讓我們觀察清楚尺子的變化和聲音的.變化,重復做3—4次,能讓我們更加清楚地觀察到實驗現象”多么好的發言,的確,反復實驗,反復觀察,就能給我們新的發現,很多科學規律的發現不就是這樣來的嗎?但在課堂上,學生這樣精彩的回答我卻忽視了,如果我當時能對她的發言加以肯定,我想小女孩以后的科學素養多少會有一定的發展。因此,我覺得我們在科學課堂上要多關注學生的問題和他們的發言。
2、敢于大膽的處理教材。
新課程科學教材內容的不斷修改,不斷改動,不斷完善。我想,編寫教材的專家們和我們一線老師一樣,也在不斷反思,發現了有些內容編排的不合理。
《聲音的變化》中既有探究聲音強弱的活動,又有探究聲音高低的活動,而接下來一課《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一整課都是探究聲音高低的活動。那么,我們是否可以把兩課的教學內容作一個簡單的處理。利用一節課時間設計各種相關活動(尺子振動聲音高低的實驗探究、橡皮筋松緊聲音高低的實驗探究、不同長短鐵釘震動聲音高低的實驗探究等),專門探究聲音的高低變化,一節課專門探究聲音的強弱變化。這樣可以理清學生的探究思路,更能加深學生對科學概念的理解。
3、科學教師要加大自己的科學知識儲備量。
在這堂課中,我竟然出現了一個嚴重的科學性錯誤。我認為同樣大小的杯子中,盛入不同量的水,用同樣大小的力去敲打時,盛水越多的杯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高,盛水越少的杯子,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低。(主要受第一版《科學教師教學用書》的影響)經過兩位專家的解釋,我才恍然大悟。水越少,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高;水越多,敲擊時發出的聲音越低;看來,我們科學教師真的要加大自己的科學知識儲備量。如果有些科學概念,科學實驗現象我們自己都搞不清楚,那么真的是大糊涂教小糊涂,誤人子弟。因此,我們平時要多看一些科學雜志,一些科學專著,還要去了解更高年段的科學知識。要給學生一杯水,我們必須要有自來水的容量。
總之,通過本次上課,我受益匪淺。我相信在專家們的指導下,老師們的幫助下,我在小學科學教學中會成長的更快。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7
教學背景分析:
在第1課“聽聽音叉發出的聲音”的活動中,學生們已經初步感受到了聲音的高與低、強與弱的變化。本節課學生將用不同的力撥動他們熟悉的鋼尺,探索聲音強弱的變化;通過敲擊裝有多少不同的水的玻璃杯,以及撥動不同松緊的皮筋、粗細不同的琴弦、敲擊大小、粗細、長短不同的物體,探索聲音高低的不同。學生們通過對聽到的不同聲音的描述,將對聲音有進一步的認識。
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
1、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調)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音調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音調就越低。
2、使物體發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過程與方法:
1、利用鋼尺(塑料尺)進行實驗,找出聲音音量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關系;
2、利用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進行試驗,找出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關系。
情感、態度、價值觀:
通過本課的學習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
1、聲音音量的大小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聲音音調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
2、設計實驗探究尺子長度和音調的關系。
教學難點:
聲音音調的'高低取決于在一定時間里振動的次數。
教學準備:
為每組準備:1把鋼尺或塑料尺、4個同樣的杯子里面裝有不同量的水、1張“尺子聲音高低的實驗記錄單”、1塊釘兩顆釘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長短不同的3個鐵釘、粗細不同的3根鋼管、粗細相同長短不同的3根鐵管、1把六弦琴。
動畫:尺子振動
教學過程設計:
一、引入
1、誰會敲鼓?聽一聽鼓發出的不同的聲音。
2、提問:這些鼓發出的聲音有哪些不同?
3、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
4、、出示一把鋼尺(或塑料尺),提問:怎樣使它發出聲音?(提醒學生撥動尺子時要避免尺子和桌面撞擊。)
5、怎樣讓尺子發出音量不同的聲音?
二、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
1、出示鋼尺(塑料尺)進行實驗的要求:
用你們的方法進行研究,觀察鋼尺上下振動的幅度有多大,發出的聲音有多強,并用振動幅度大或小、聲音強或弱作記錄。
再用力撥動鋼尺,與前面的實驗進行比較,尺上下振動的幅度和發出的聲音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并記錄下來。
重復做上面的實驗3~4次,體會物體振動時,振動幅度的大小與聲音強弱之間是什么關系,并能準確地進行描述。
2、學生分組進行探究活動
學生開始實驗活動,仔細傾聽和觀察,把聽到的聲音和觀察到的現象與小組內的同學交流,并記錄下來。
3、學生分組交流觀察結果。
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越弱。音量的單位是分貝(dB)。
三、觀察比較聲音高低的變化
。ㄒ唬、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
1、出示4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每組發一張實驗記錄單。
學生對敲擊4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發出的聲音的高低進行預測,并在記錄單上記錄他們的預測。
2、實驗方法:
按照從1號杯到4號杯的順序,或從4號杯到1號杯的順序反復敲擊杯口,比較它們發出的聲音有什么不同,再與小組的預測進行比較。
每個小組領取一組(4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按要求開始實驗。
3、與全班同學交流本小組的預測和實驗結果。并對結果作簡單的分析。
。ǘ┯^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1、出示一塊木板上釘兩個釘子,兩個釘子之間綁著一根橡皮筋的裝置。
提問:還記得怎樣讓橡皮筋發出聲音嗎?
2、在接下來的讓橡皮筋發出聲音的實驗中,老師有新的要求:先撥動橡皮筋,讓它發出聲音;把橡皮筋拉得緊一些,再撥彈?匆豢、聽一聽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撥彈。橡皮筋發出的聲音又有什么變化?
3、分小組實驗。
4、通過實驗你們發現了什么?
皮筋繃緊時,振動得快,發出的聲音高;皮筋松時,振動得慢,發出的聲音低。
(三)探究聲音的高低與尺子振動的頻率之間的關系
1、尺子怎樣能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尺子聲音的高低與什么因素有關?
2、是這樣嗎?我們先來預測一下,把預測結果天道記錄表中。
3、交流預測情況,并說出預測的理由是什么。
4、實驗要求:要按照尺子振動部分長度的變化順序依次進行實驗,并能夠清楚地聽到聲音的變化和觀察到尺子振動頻率的變化,還要將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來。
5、學生實驗并記錄數據
6.整理數據
請各個小組根據實驗得出的數據,對應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把音高達到的高度以下涂上顏色,制成柱狀圖。
7、通過實驗和整理出的數據你們發現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和它發出聲音的音高變化有什么規律?
四、總結
聲音的高低和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物體振動的快,聲音高;物體振動的慢,聲音低。出示尺子振動的動畫。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8
一、學習目標
1、親身感知聲音的強弱變化,用動作等表示聲音有強有弱。也能夠通過簡單的實驗了解尺子發出聲音的強弱是與尺子振動的幅度有關系。尺子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尺子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
2、能夠辨別出吉他琴弦、音叉和風鈴管發出聲音是有高低變化的。
3、通過具體的音叉、琴弦發現這兩種物體的音高是由它們的大小、長短、粗細決定的。
4、養成善于觀察,養成把身邊常見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二、學習重點和難點
1、認識到尺子音量大小、聲音強弱是由尺子振動的幅度決定的。
2、音高的變化與該物體的大小、長短、粗細有關系。
3、引導學生從實驗中分析得出尺子音量是由它振動的幅度決定的
4、音叉、琴弦的音高是由它振動的快慢決定的。
三、材料準備:
鋼尺(每2人一把)
512音叉(。256音叉(大)(每四人一組)
吉他三根弦(粗、中、細)4人小組一把:備有撥片
風鈴管四根一組:老師演示
記錄表1張;3張小表
教學過程
一、音量(聲音的強弱)研究部分:
1、黑板上寫下“聲音”
聲音是怎樣產生的?用手勢表示一下什么叫振動。
今天我們研究聲音,研究聲音做實驗時需要注意一點什么呢?
輕聲討論反復靜聽
大聲回答
2、討論、回答是什么物體發出的聲音?
人的聲帶振動發出的聲音。
“大聲、輕聲”這是聲音的什么變化呢?
音量的變化
我們把聲音的強弱用音量來表示。
3、聲音的強弱變化與什么有關?
聲帶的振動我們能感覺但無法看見;可以找到一樣物體嗎?既能能聽清它聲音強弱變化的又能看清它振動的變化。
用尺子撥動振動看哪里
尺子聲音強——怎么做到
尺子聲音弱——怎么做到
做幾次
以2人小組為單位,學老師的方法輕輕撥、用力撥
先辨認聲音的強弱,再仔細觀察比較尺子有什么變化。
完成作業p28活動記錄表一
聽到老師的信號停止實驗,將尺子放入抽屜
4、用敲鋼片琴的小樂曲來停止實驗部分把鋼尺放進抽屜,開始匯報部分。
匯報輕輕撥動尺子……
用力撥動尺子……
用手勢表示
尺子發出聲音的強弱與尺子振動的幅度有關。
尺子振動幅度大,發出聲音強(音量大)
尺子振動幅度小,發出聲音弱(音量。
通過同學們自己的研究發現:尺子振動發出聲音的強弱(音量大。┡c它們振動的幅度有關;振動動幅度大,發出聲音強(音量大);振動幅度小,發出聲音弱(音量。。那么其他物體是不是和尺子一樣,發出的聲音強弱和它的振動幅度大小有關呢?請同學們可以按照研究尺子的方法去研究其他物體。
把作業本合起來放到抽屜
二、聲音的高低研究部分:
1、引入:
剛才同學們聽到了一首什么曲子?《一閃一閃亮晶晶》
我們大家一起來唱一唱吧!
能邊敲邊唱出曲子是因為聲音有什么變化?
聲音有高低
用動作來表示音的高低,
辨辨聲音的高低,推測哪個鋼片發出的聲音最高,哪個最低?
敲長鋼片——聲音低(動作表示)
敲短鋼片——聲音高(動作表示)
2、長時間試驗過程:鋼片琴最長的發出聲音最低、最短發出的聲音最高,
那么其他的.物體發出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呢?出現音叉和吉他,我們一起來來研究。
要求:
1)先推測(不動手)------再輪流敲、聽。(靜)
2)輕聲討論:確定聲音高、低
3)總結填表:音叉發出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4)任務完成后,把音叉交回實驗臺換取下一個實驗的教具
兩個音叉敲擊發出的聲音與什么因素有關?
三根吉他琴弦呢?撥動發出聲音高低與什么有關系?
學生記錄:音叉(琴弦)聲音的高低與音叉的大小有關
音叉(琴弦)聲音高的,……
音叉(琴弦)聲音低的,……
音叉(琴弦)聲音的高低與音叉的(琴弦)大小(粗細)有關。
3、兩個實驗都完成了,放好材料小組里匯總2個實驗的結論。
想想平時還接觸過什么物體(樂器)發出聲音有高低,推測可能與什么有關。
4、匯報:
當提高音叉聲音的高低與音叉的大小有關時,問更低的聲音和更高的聲音音叉會是怎樣的形狀大小。
1)老師請你們來推測風鈴管,提出三個問題
哪個風鈴管發出的聲音高,哪個風鈴管發出的聲音低按照由高到低的順序排一排推測風鈴管發出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小組看著展臺討論1分鐘,匯報。
2)上節課我們研究了聲音由物體振動產生。
這節課我們研究了尺子聲音強弱(音量大。┡c振動幅度有關
聲音高低與音叉大小、鋼片長短、琴弦粗細有關這是為什么呢?下節課我們再研究……
三、這些都是聲音的……變化
那么我們用有變化的聲音和老師說再見吧!
聲音的強弱變化
聲音的高低變化
板書設計:
聲音的變化
尺子振動幅度
強(大聲匯報、重、響)大
音量
弱(小、輕聲討論)小
鋼片琴音叉吉他琴弦吹管
高短小細短
音高
低長大粗長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9
一、說教材
。ㄒ唬⒄f教學內容:
本課選自本單元中的第三小節,教材共2頁,分為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和觀察比較聲音的高低的變化兩個活動.與第一小節《聽聽聲音》和第四小節《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有著緊密的聯系。是基于《聽聽聲音》和《聲音是怎樣產生的》這兩節課的基礎上來探索研究的,為后面《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的探究活動作好充分的準備,起承上啟下的作用。
(二)、教學目標及重、難點:
1、科學概念目標:
音量是由物體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過程與方法目標:
按教科書要求使物體發出強弱和高低不同的聲音,對聽到聲音的不同進行描述,對物體在發出不同聲音時的振動狀態進行描述,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3、情感、態度、價值觀目標:
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音量與音高的科學概念,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教學難點: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三)、教學材料準備:
1、分組材料:1把鋼尺或塑料尺、4個同樣的杯子里面裝有不同量的水、1張“橡皮筋音高的變化”實驗記錄單、一個小盒子、2根相同的橡皮筋。
2、教師準備:、一個小鼓、尺子。
二、學情分析
四年級的學生對于聲音在各個方面都有基礎性的前概念。過程與方法方面,他們有了一定的觀察基礎,經歷了一些探究活動,會進行比較詳細的觀察并作相應的記錄,具備一定的探究能力;在知識方面,他們知道聲音是不同的,知道聲音有大小的區別,并且經歷了探究聲音發生的過程,知道聲音是由物體振動產生的;在情感方面,他們對科學課有著濃厚的興趣,喜歡科學探究活動,愿意通過實驗來驗證自己的假設。以上這些有利條件會對本課的探究活動起積極作用,但在孩子們的前概念中,往往將聲音的強弱和高低與生活中的現象相混淆,他們聽到高音會誤以為聲音強,聽到低音就會認為聲音弱。如音高與音量分辨不清的話,就根本無法區別振動時產生的現象,更不能把觀察到的現象總結成規律。所以“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將會是孩子在本節課的學習上遇到的一個大困難。
三、設計理念
通過教師的啟發式點撥,引領學生通過提出問題——細心觀察——討論交流——得出結論的自主探究活動,使學生能夠根據觀察到的現象,展開合理的推測及驗證,總結其規律。在教學中,力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注重過程,也注重概念的滲透,使學生真正理解科學的意義.
四、說教過程
(一)、激趣導入:
著名教育家于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鄙险n伊始,放一些聲音讓學生聽,所有孩子的注意力會馬上集中到課堂上,學生在在聽聲音時會產生有關聲音的疑問,”師抓住時機,讓學生帶著愉悅的心情、想要解決的問題進入新課。
。ǘ、自主探究
活動一:觀察比較聲音強弱的變化
1、出示小鼓,用不同的力量分別敲擊出強音和弱音,讓學生分辨有何不同。引出聲音的“強弱”及“音量”的概念。
2、做拍手游戲,讓學生強烈感受聲音的強弱.這近20秒的活動可以讓學生對“音量”有更立體更全面的認識。
3、引導學生猜測:為什么我們能發出強弱不同的聲音呢?學生的猜測可能五花八門,可能與真正原因距離較遠,教師可以做適當的引導,如:“我們知道物體能夠發出聲音,是因為振動的關系,那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是否也有關系呢?”
4、學生交流想法,提出試一試的要求。提示實驗注意事項。(不能讓直尺拍打桌子,教室內要保持安靜,還要注意觀察尺子的振動狀態。)
5、學生利用直尺進行實驗,師巡視指導。
6、匯報觀察到的現象,總結,板書。
[設計意圖:我們知道,學科學是一個積極主動的過程,“動手”實踐活動自可少,但這還不夠,學生還必須有“動腦”的理性體驗。因此在教學中,讓學生經歷“動手”的實踐活動的同時,更關注學生“腦”的活動,讓學生手腦并用,故在探究“聲音的強弱與物體的振動狀態的聯系”的活動時,讓學生邊觀察、邊思考,學生在反復的`觀察和描述中,將聲音的強弱(大小)與尺子振動幅度的大小聯系起來,從而建立起振動幅度大聲音強(大),振動幅度小聲音弱(。┑母拍。]
活動二:觀察比較聲音高低的變化
1、認識聲音高低的變化
。ǎ保┯枚謩e演奏高音低調和低音高調兩種聲音,請學生分辨不同,學生馬上會發現強弱的不同。師再追問:除了音量不同之外還有什么不同嗎?
(2)語言描述,并與音樂課和語文課相聯系,幫學生建立感性認識。
(3)總結音高的概念,并板書。
2、觀察比較四個裝有不同水量的杯子聲音高低的變化
。1)出示教材所示的四個杯子,問:如果用小棒敲擊,發出的聲音會一樣嗎?
。2)預測發聲情況,填寫記錄單(教材30頁)。
(3)實驗,交流結果。
[設計意圖:敲擊杯子可以發聲,這可能每個孩子都知道,而且可能都經歷過,但裝入不同的水敲擊會發出什么聲音,他們充滿了好奇。發表自己的推測后就迫不急待地進行實驗。
實驗中他們為驗證自己的猜測,仔細傾聽、認真記錄,儼然一副小科學家的模樣,當他們聽到與自己猜測一致的時候,興奮的不得了,成功的感覺溢滿心間,這不但讓學生感受到不同物體可以發出高低不同的聲音,同時也是對聲音的高低又進行的了一次分辨練習,幫助學生區分音高和音量,為突破難點做鋪墊。]
。ǎ矗┟约旱纳ぷ痈惺芤幌,發高音和發低音時嗓子狀態有何不同?
[設計意圖:做這個補充活動,是因為擔心學生對音高的分辨只通過以上一個活動恐怕很難改變學生的前概念,所以我又讓學生嘗試用自己的嗓子發出高音和低音,并提示學生用手摸自己的嗓子有何不同。這是對音高分辨的一個鞏固,也是為下面探究與物體振動之間的聯系這個活動做鋪墊。]
3、觀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1)師:我們在研究聲音強弱的原因的活動時,發現了是與振動幅度有關,那你想過音高與振動之關會有什么關系嗎?
。2)學生猜測,有的說是與用力的大小有關,有的說是與物體有關,有的說與振動的快慢有關……
(3)通過教師準備的實驗材料,進行實驗,填寫實驗記錄單。
[設計意圖:教材在這個活動中是將橡皮筋掛在釘在板子的鐵釘上,我進行了更換,用了一個小盒子,既方便操作,又能解決聲音弱小不容易分辨的難題。這部分內容是本節課中學生較難理解的部分,所以用前面的一系活動做鋪墊,在實驗中教師要做好巡視指導。]
。ǎ矗﹨R報,分析實驗結果,總結規律,板書。
。ǎ担┮龑W生分析上一個實驗中杯子發出高、低不同聲音的現象的原因。
[設計意圖:共同分析剛剛敲過的四個杯子,為何發出高低不同聲音的原因,是將所學知識及時應用,真正落實“課標”中提出的“學會用科學的思維方式解決自身學習、日常生活的問題”這一目標,讓孩子在第一時間體驗到成功的快樂。]
三、拓展延伸
除了松緊能夠決定音高,物體的長短、粗細都會影響物體的振動狀態,也就是會決定聲音的高低。于是在課的結尾出示吉它,讓學生試分析"調弦松緊是為什么?"然后遷移到“琴弦有粗有細,而且總是一手彈弦、別一手按弦,這又是為什么呢?”這個問題上,引發學生思考“發聲物體的長短、粗細是否與振動的快慢有關”這個話題。一石激起千層浪,學生的思維再次被激活,有了本節課的探究經歷,在探究欲望極濃的情況下將小盒借給他們,孩子們會欣喜若狂,并告訴他們下節課要一起交流結果,這會讓他們的探究熱情更高,為下一節課《探索尺子的音高變化》做準備,拓展了科學課程的空間。讓“課”斷“音”不斷
以上只是我對這一節課粗淺的認識,我不知道我的做法和想法是否得當,所以特別珍視這次學習的機會,期待老師同行能不嗇賜教!
板書:
3、聲音的變化
聲音的強弱音量振動幅度分貝(dB)
聲音的高低音高振動快慢赫茲(Hz)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 10
一、說教材
《聲音的變化》是教科版小學科學四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三課。前面初步感受過了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并且對尺子橡皮筋等物體的發聲方法進行了研究,這一課是對前面學習的延續和深入研究,更多的是對聲音強弱高低變化原因的探究。
科學課程標準提出:要加強探究式學習和動手實踐等學習方式的運用,從而為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為此我將本課的教學目標設計如下:
1、科學概念:音量是由物體的振動的幅度決定的,振動幅度越大,聲音就越強;振動幅度越小,聲音就越弱。音高是由物體振動的頻率決定的,振動的頻率越快,聲音就越高;振動的頻率越慢,聲音就越低。
2、過程與方法:運用語言來描述和記錄的聲音,并能根據聲音的高、低、強、弱給聽到的聲音分類。
3、情感、態度、價值觀:形成善于觀察,并把事物的特點和性質相聯系的習慣。
教學重點:理解音量與音高的科學概念,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教學難點:把物體的振動狀態和發出的不同聲音聯系起來。
教學準備:為每一組準備:4個同樣的杯子里面裝有不同量的水、實驗記錄單、一塊釘兩顆釘子的木板、1根橡皮筋。
二、說教法
根據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科學課程應該具有開放性這一基本理念,針對《聲音的變化》這堂課,我采取以下教學方法。
1、利用音樂創設情境
著名教育家于漪說得好:“課的第一錘要敲在學生的心坎上,或像磁石一樣把學生牢牢吸引住。”在課的開始就激活主體,可以讓學生產生強烈的求知欲。為此,新課引入,我選擇了世界著名進行曲《西班牙斗牛士》供同學們欣賞,在聽完樂曲后,讓學生說說聲音有哪幾方面的變化? 這樣順利地讓學生們說出聲音高低、強弱的感覺,
2、用開放的教學法來引導學法的開放是本課的主要教法。
通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興趣,鼓勵學生大膽嘗試,盡量放手讓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自己探討解決問題的方法,并按之去進行探究活動,最終了解一些知識,學會一些技能。在學生的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學習中,培養其實踐能力、創新精神和自主探索、善于合作的精神,同時對學生進行一些情感、態度、價值觀的教育,培養他們的科學素養。
3、注重課堂上師生的交往,為學生提供充足的探究時間和空間。
我們教師要放下架子,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到小組的合作探究活動中來,了解學生的探究情況,并對個別同學給予適當的提醒和幫助。提倡學生在合作探究中相互尊重、信任、理解、支持、合作,教師既是學生的指導者,又是學生的合作者。
三、說學法
1、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身經歷活動的全過程。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生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我們科學教師要為學生創設情境,創造科學探究的機會,讓學生在觀察、預測、動手實驗、表達、交流的探究活動中,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建構基礎性的'科學知識、獲得初步的科學探究能力,培養兒童的科學態度、科學精神和科學思維的方法,使兒童初步形成科學的世界觀。
2、發揮學生主動性,讓學生有選擇的進行開放式學習。
新課標把學生定位為科學學習的主體,也就是要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充分體現主動性,發揮他們的能動作用。讓學生在探究活動中圍繞教學目標,自己提出有興趣探究的問題,并選擇自己最感興趣的問題開展研究,讓學生根據自己想探究的問題提出假設、設計解決問題的實驗。我們要遵循 “知道了也不告訴”的原則,通過為學生創設情境,提供機會“逼”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從而充分體驗科學探究、科學發現的過程。
3、注重合作交流,在科學探究的活動過程中,學生應該以小組為單位,加強與同組學習同伴的交流,通過團結合作來完成活動,從而培養學生的科學協作精神。
四、說教學程序
哲學家蘇格拉底把教學過程比作嬰兒的出生,我們教師的作用就好比助產士,學生才是學習的主體。沒有學生的主動學習,再好的教師也是教不會的。科學探究就是要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引導學生主動地參與到科學探究活動中去,使學生的探究意識、創新精神、科學態度得到培養。根據“主導和主體”,“主動學習和開放式教學”之間的關系,以及學生的實際情況,我確定以下教學思路和預設:
一、激趣導入
師:今天能和大家一起上課,老師心里非常高興,為此老師給大家帶來了世界著名進行曲《西班牙斗牛士》,請大家欣賞。(播放音樂)
師:聽完音樂,你聽出了聲音有哪幾方面的變化?(排除樂器的改變)【高低強弱等】
這節課,我們就從聲音的強弱和高低兩個方面來研究一下聲音的變化。(板書:聲音的變化)
二、新知探究
1、研究聲音的強弱和什么有關。
師:那么聲音的強弱和什么有關呢?我們用撥動尺子的方式來研究。
出示實驗步驟:
把塑料尺的一部分伸出桌面大約12厘米。用一只手壓住尺子的
一端,另外一只手從下而上撥動尺子的另一端。
實驗注意事項:
、俨灰屩背吲拇蜃雷。
、谟昧σ鶆,以免尺子折斷,傷害到別人或自己。
、壅J真觀察尺子的振動狀態。
、苤貜妥鰧嶒炄。
⑤以小組完成實驗記錄單。
生實驗,教師巡視,實驗完畢,生匯報。
師:誰來解釋一下振動的幅度是什么意思?尺振動時來回往返的距離。(板書:來回的距離)如果我們以一厘米作為距離單位的話,畫6厘米和2厘米示意圖。你能判斷它們的振動幅度嗎?師:來回距離6厘米和來回距離2厘米相比,誰的幅度大?
師:通過這個實驗,我們發現了聲音的強弱與什么有關?
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振動幅度 幅度大 聲音強 幅度小 聲音弱)
師揭示: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音量的單位是分貝。(板書:音量、分貝)
2、觀察比較聲音的高低變化
、傥覀儎偛叛芯苛寺曇魪娙鹾臀矬w振動的幅度有關,那么聲音高低到底和什么有關呢。每個小組都有四個帶有編號的杯子,1號杯里盛滿了水,二號杯子盛了大半杯水;三號杯子盛了半杯水,四號杯子盛了少半杯水。若用鉛筆敲擊杯口,發出的聲音會是怎樣的呢?用聲音高、較高、較低、低排序。
首先把自己的預測填寫在實驗記錄單的表格中,然后小組進行驗證!咎崾荆河勉U筆敲擊杯口時,用力要均勻,每次的力度盡量相同!
實驗完畢,交流實驗結果,比較實驗預測,對結果進行分析。(水越多的杯子發出的聲音越低,水越少的發出的聲音越高)
、谟^察橡皮筋音高的變化
為什么盛水多的杯子發出的聲音低而盛水少的杯子發出的聲音高呢,接下來,我們用撥動橡皮筋的方法來繼續研究聲音的高低。
出示實驗步驟:
撥彈橡皮筋,使它發出聲音。
把橡皮筋拉得緊一些,在撥彈,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稍稍放松橡皮筋,再撥彈。橡皮筋發出的聲音有什么變化?
注意事項:
撥彈橡皮筋時,盡量用同樣的力度。
生實驗,小組交流,完成表格,匯報。【橡皮筋松的時候,振動得慢,發出的聲音低;緊的時候,振動得快,發出的聲音高!
師:誰來解釋一下振動的快慢是什么意思?
師:是指橡皮筋來回的次數。
師:我們一般是以秒作為時間單位的,(板書5次每秒和2次每秒), 1秒鐘振動5次和1秒鐘振動2次相比,誰快誰慢?
③師:通過剛才的實驗,我們發現了聲音的高低與什么有關?
生回答,教師相機板書。(振動快慢 振動快 聲音高 振動慢 聲音低)
師揭示: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音高的單位是赫茲。(師板書:音高 赫茲)
、墁F在你能說一說,4個杯子為什么發出不同的聲音嗎?(與杯子振動的快慢有關)[師揭示:杯子振動的頻率太快,我們不易感覺到。]
3、辨析: 有人說:“聲音強就是聲音高,聲音弱就是聲音低” 。你同意他的說法嗎?[在學生回答的基礎上,教師強調:聲音的強弱只與物體振動幅度有關,聲音高低只與振動快慢有關。]
三、拓展延伸。
師:很多物體的長短或粗細發生變化時,它所發出的聲音也會發生變化。下面我們來推測教材75頁幾組物體在敲擊、撥彈時聲音高低會有什么變化。
生推測(粗細相同,長短不同時:短的高,長的低。長短相同,粗細不同時:粗的低,細的高。)
師:圖中每組材料發音的高低與大家的預測是否相同呢?課后,我們以組找到圖中材料,進行驗證,下節課再交流,好嗎?
板書設計:
聲音的變化
聲音的強弱(音量) 聲音的高低(音高)
振動的幅度(來回的距離) 振動的快慢(來回的次數)
幅度大 幅度小 振動快 振動慢
聲音強 聲音弱 聲音高 聲音低
【小學科學教案:《聲音的變化》】相關文章:
小學科學教案:月相的變化05-06
科學教案紙的聲音04-28
聲音的秘密科學教案04-29
科學教案:月亮的變化02-12
四年級上冊科學教案3.3聲音的變化04-25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01-18
科學教案:聲音是怎樣產生的04-25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02-16
《聲音》大班科學教案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