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美術教案9篇
作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美術教案9篇,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美術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在欣賞繪畫大師盧梭作品的基礎上,學習用明快的色彩表現出自己對森林的印象。
2.能運用已有經驗,選取大自然中動物與樹木中的某一場景作畫。
3.在模仿與創造中體驗繪畫帶來的樂趣。
活動準備:
1.經驗準備:孩子對森林及森林里的動物比較熟悉。
2.物質準備:盧梭的作品《奇異的景色》ppt及打印畫、莫扎特背景音樂;長方形的宣紙、白板筆、各色水粉顏料(以深色的綠色調及深淺不一的綠色為主,其它明亮顏色為輔);作品展示板一張、簽字筆1支、便簽紙若干。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1. 以故事導入,欣賞名畫《奇異的景色》
師:今天老師給小朋友講一個有關森林的故事。
在法國有一位偉大的畫家叫盧梭,他非常向往和熱愛森林,但是因為許多原因他去不了,但他每天都在想像著有關森林的情景。一天,盧梭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里發生了許多在森林里的神秘的'故事,他感到很興奮,馬上拿起畫筆將自己的夢畫下來,他畫了許多畫,并給其中一幅畫起了個好聽的名字,叫《奇異的景色》。現在,我們一起來欣賞這幅畫吧。
2. 出示《奇異的景色》,引導幼兒觀察猴子在怎樣工作,叢林中花、葉子及果子有什么特別之處,讓幼兒表達自己對叢林的感覺。
①通過提問引導幼兒關注作品的內容:
--你看了盧梭的這幅畫,有什么感覺?
--你從畫面上看到了什么?
--畫面中的花草樹木跟我們平時看的有什么不一樣?
--他用了哪些對比色?
②小結。
3.提議幼兒閉上眼睛,嘗試做一個神秘的夢。
①要求:"我們一起閉上眼睛,也做一個神秘的森林之夢吧。"
②請幼兒說一說自己的"夢",鼓勵幼兒大膽創意"夢"的情節。
師:你能說說夢到什么嗎?
二、進行部分。
1.介紹材料及要求。
2.幼兒聽音樂作畫,教師觀察、個別指導。
提示幼兒畫面布局既均衡、豐富,又不雜亂;鼓勵幼兒大膽使用對比色,使畫面色彩亮麗、明快。
3.引導先完成作品的孩子講述畫面內容,并記錄在便簽紙上。
三、結束部分。
1.展示作品,幼兒相互交流、分享。
將大師的作品跟幼兒作品貼在展示板上,引導幼兒自由述說、相互評價。
教學反思:
本次活動,老師選取了繪畫大師盧梭《叢林組畫》中的一幅畫--"奇異的景色"作為幼兒欣賞創作的切入點。
活動開始,老師以盧梭發夢的情境導入,幼兒感到非常好奇,能認真傾聽,專注欣賞。在活動中,首先,教師讓幼兒通過看一看、比一比、說一說等感知畫面的構圖、色彩等要素,大部分孩子對作品中的花朵及猴子等動物的具體形象及外形特點比較關注,在老師的引導下,孩子能關注不同樹葉的色彩;接著,老師讓幼兒通過自己的夢把想到的森林景象說出來,孩子們都能積極參與,并說出森林里發生的非常美妙又奇特的事情;最后,老師請孩子們到美工區把自己的夢畫出來。
美術教案 篇2
教學目的:
1、通過學生之間的交流,啟發學生對二十二世紀的建筑展開想象,對科幻片的欣賞,開拓學生思路。
2、引導學生用、繪畫、手工等方法,創作出富個性特點和形式新穎的建筑。
教學重點:二十二世紀的建筑的.形狀
教學難點:如何啟發學生創造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教具準務:彩色筆、彩紙、卡紙、廢舊盒子
教學教程:
1、課前準備
一、
①欣賞科幻片段(讓學生觀察片中人們生活、交通、建筑發生怎樣的變化)。
②學生討論、交流、發言
③師:二十二世紀人們在各星球之間,自由地來往,人們設計了許多先進的交通工具與外星人進行交流、工作,那么,二十二世紀建筑發生了怎樣的變化,人們設計了什樣的房屋。
④學生交流、發言
二、揭示課題,《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①欣賞科幻畫作品,讓學生觀察,了解房屋的外形,結構,功能,色彩,有什么變化。
②生:發言
師:
1、外形千變萬化,還有會長上飛翔翅膀的房屋
2、功能無所不能,可以在不同的時間、地點,變成各種廳特的房屋。
3、人們穿著各種各樣的宇航服,在太空中自由工作學習,做各種運動。
三、欣賞課文圖例。
四、創作。
1、繪畫步驟:
①構思
②得用各種形狀來綜合畫二十二世紀的建筑
③人類在太空中的表現
④太空的表現其他星球和星云的描繪
⑤著包
2、手工步驟:
①根據所帶材料、進行重疊插接。
②引導學生用剪、鏤、折、畫等制作,表現二十二世紀的建筑物。
五、學生練習、教師巡視輔導。
六、展示作品,讓制作者根據自己的理解對自已設計的作品進行描述。
七、收拾與整理,保持教室整潔。
美術教案 篇3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靜態的圖片或觀看"青蛙"的錄相片段,了解青蛙一些活動及生活場景。
2、學習用毛筆畫各種動態的青蛙,能添畫上較合理的背景。
活動準備:
幼兒最好分成一半教學;宣紙或毛邊紙按美術本頁面大小裁好;每人一支毛筆;綠、黑、紅、藍等其他顏色;水、擦布;作品展示區;教師操作用《青蛙》圖片幻燈、范畫及示范用的材料等
活動過程:
一、欣賞圖片孩子們,現在我們來看一下人類的.好朋友----青蛙的生活照。(點擊播放,邊放邊提問:青蛙在干什么?在哪里等)
二、律動《小青蛙》
三、教師講解、示范。
今天我們要用毛筆學著來畫一畫青蛙。怎么畫呢?
1、我們先來欣賞幾幅毛筆畫的青蛙圖。
2、示范繪畫方法:綠身子(整支毛筆按兩下完成),先長后腿再長前腿,(換色畫)大大的眼睛,穿花衣(黑色按三筆),一只可愛的青蛙就出現了。試著換個方向再畫一只……用其他筆添畫上背景即成。
3、請大家動手試試看。
四、幼兒繪畫教師巡視,及時表揚孩子的進步表現。
五、作品展示根據孩子先后,及時張貼出作品。等到大半孩子完成時,請大家自由欣賞并評價一下自己及同伴的作品。
美術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通過欣賞畫面、表演、吟唱等多通道理解古詩《詠鵝》的內容。
2、能用國畫形式再現古詩中盼情境,感受詩畫一體、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
3、激發熱愛大自然的情感,體會創作的快樂。
4、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5、體驗運用不同方式與同伴合作作畫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幼兒已經有畫鵝的基礎。
2、表演道具,配樂古詩課件,背景音樂。
3、國畫工具材料。
【活動過程】
1、欣賞詩歌,珥解古詩內容,體會鵝戲春水的美景,感受古詩意境。
(l)幼兒完整欣賞古詩,理解古詩含義。
(2)教師播放課件,幼兒聽配樂朗誦的古詩,進一步感受古詩的優美意境。
教師:說一說,你有什么感覺?
(3)教師播放音樂,引導幼兒通過優美的旋律再次感受古詩的意境,鼓勵幼兒通過自己的理解大膽表演古詩《詠鵝》。
2、師幼共同討論如何用國畫形式表現古詩內容。
(1)鵝的.基本畫法:用中鋒畫鵝的頭和頸,用按的方法畫鵝身和鵝尾。
(2)根據古詩內容,大膽想象、添畫。
3、幼兒作面,教師指導,再現古詩情境。
引導幼兒圍繞古詩內容大膽創作,表達自己對古詩的理解。
4、作品展示,集體朗誦,感受和體會古詩中詩畫一體、詩情畫意的優美意境。
【評析】
“詩畫一律”是中國畫的重要特點之一。中國的古詩詞中不乏一些生動淺顯的經典古詩,畫面感強,易于幼兒理解。
在大班階段開展古詩配畫的系列國畫活動,能夠更好地讓幼兒感受中國畫“詩畫一律”的特點,深人體會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古詩配畫系列活動一般以主題活動的形式開展,通過圍繞某一詩歌開展語言、音樂、律動、表演等活動,深化幼兒的體驗和感受,最后引導幼兒用國畫形式表現自己對詩歌的理解。教師也可以為幼兒作品題上詩歌內容,讓幼兒更直觀地感受中國畫詩詞人畫、書法入畫的特點。
【教學材料】
詠鵝
(唐)駱賓王
鵝,鵝,鵝,
曲項向天歌。
白毛浮綠水,
紅掌拔清波。
【教學反思】
1、創設情境。讓學生配樂進行詩朗誦,以激發學生學習熱情,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導入新課。促使學生動腦動口,主動參與,有利于幫助學生去理解和感受古詩詞的能力培養。
2、學唱歌曲并進行表演。通過舞蹈表演過程中近一步體會到了《詠鵝》著首歌的意境。
3、讓學生在聲情并茂地歌唱古詩的基礎上,根據自己的感受以詩配畫。讓學生發揮想象,感受畫中有詩,詩中有畫,為學生的學習領域提供更為廣闊的想象空間。
通過這些活動,學生較好的掌握了教學內容,課堂氣氛良好
新課程標準強調以培養小學生科學素養為宗旨,積極倡導讓學生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使他們學會探究解決問題的策略。本節課設計了豐富多彩的活動,把科學素養的各個方面有機地融合在了一起,既有知識教育的要求,又體現了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培養和科學探究的實踐。
美術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欣賞美麗的樹葉,感知樹葉色彩和線條的美。
2、了解各種裝飾樹葉的手法,進一步學習用簡潔的線條和花紋裝飾樹葉。
3、在彩色葉面上細心地裝飾,注意不畫到葉片的外面。
4、能展開豐富的想象,大膽自信地向同伴介紹自己的作品。
5、培養幼兒耐心完成任務的習慣,享受折紙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梧桐、銀杏、楓葉、枇杷樹葉
2、這些形狀的彩色樹葉30張
3、這4種樹葉形(大的)裝飾過的各一張
4、風聲一段
5、大樹一棵
教學過程:
啟發談話師:小朋友,大家知道現在是什么季節嗎?你們喜歡不喜歡秋天呀?。老師也非常喜歡秋天。因為秋天到了,樹上的葉子變得更美了,綠的`、黃的、紅的,色彩好豐富呀。
看這里的葉子有什么顏色?
你們誰認識這些葉子嗎?
有誰知道這片綠的是什么葉子?是什么形狀?
(總結)師:大家都說得很好,這些葉子呀,不但顏色很漂亮,形狀也很好看,看不但有橢圓的、扇形的,甚至還有像銷售已有的形狀呢。
師:秋天來了,天氣變涼了,風葉越刮越大了!
聽!這是什么聲音啊!風這么大。看!
拉開布簾,師指著地上的落葉師:地上有這么多的落葉,我們一起來撿落葉吧。
師:請小朋友來觀察一下自己手中的葉子,它是什么形狀的?
師:秋天的樹葉真美,可是昨晚秋風姐姐告訴了我一個方法,能讓樹葉變得更漂亮,大家想不想看呀?
出示泛畫,你覺得那片樹葉裝飾的最漂亮?為什么?
還有誰來說說你最喜歡哪一片?為什么?
師:大家想不想把自己的書也變得和老師這的一樣漂亮?好,那老師就和大家一起把樹葉變漂亮。
師:我們呀,想一想,畫一畫,想一想,畫一畫。
在畫小圓點的時候,有些可以畫的緊一點多一點,有些呢就畫得分開一點少一點點和點之間的距離畫的大一點,在畫這個方格的時候,我們可以把方格可以一個隔著一個涂色也可以呀一個的格子斜對面的格子涂色師:秋風姐姐呀真聰明,能把樹葉裝飾的真漂亮,你能把你的樹葉裝飾的和這些一樣漂亮嗎?你想把你的樹葉裝飾的和這些一樣漂亮嗎?你想怎么裝飾?請你拿了你的樹葉端著小椅子到后面的桌上去畫畫,四人一組。注意不要把黑線畫到葉子的外面。
等幼兒畫完后貼到樹上看!我們幫這個樹打扮成了個五彩樹,多漂亮啊。我們一起把這個樹拿回去給教師的小朋友看好不好呀!
教學反思
1、能根據幼兒的興趣生成教育活動,使幼兒能積極的參與活動。幼兒在與同伴、老師的活動中獲得了全新的體驗。
2、提供了良好的質疑環境,用鼓勵的方式引導幼兒大膽提問,踴躍釋疑。改變了傳統的教師講,幼兒聽的模式。讓幼兒成為活動的主體,大大增強了幼兒提問的信心;一席鼓勵表揚的語言、動作進一步提高了幼兒釋疑的興趣。
3、為幼兒提供了運用語言的機會。采用小組或三三兩兩自由討論的方式,讓每個幼兒都有說話的機會,他們說話的愿望得到了滿足。
改進的方面:
1、教師自己的提問設計還要更精練,簡單,讓幼兒一聽就懂。
2、課堂教學中當孩子們的回答,有點跑題的時候,自己有些急躁,語言組織也不嚴謹了。
在以后的教學中,我會不斷的反思,取長補短,讓自己成長得更快!
美術教案 篇6
活動設計背景
本次活動結合日常生活中經常用到的小花傘,結合《綱要》中的主題目標,讓幼兒主動的參與活動,有信心,為幼兒的探究活動創造寬松的環境,讓每一個幼兒都有機會參與嘗試,支持鼓勵他們大膽提出問題,發表不同意見,學會尊重別人的觀點和意見,提供豐富的可操作的材料,讓每個幼兒都能運用多種感官、多種方式進行探索提供活動的條件;引導幼兒對周圍環境中的數、量、形、時間和空間現象產生興趣,建構初步的數概念,并學習用簡單的數學方法解決生活和游戲中某寫簡單的問題。
活動目標
1、觀察各種各樣的小花傘,感受花傘上圖案的對稱美。學習用點、線、面對稱地裝飾小花傘。
2、培養幼兒感受美,欣賞美和表現美的能力,體驗畫畫的快樂。
3、培養幼兒的觀察、操作、表達能力,提高幼兒的審美情趣及創新意識。
4、在創作時體驗色彩和圖案對稱帶來的均衡美感。
5、培養幼兒的欣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1、 教學重點是學習用點、線、面對稱地裝飾小花傘。
2、 教學難點是制作過程。
活動準備
1、收集的小花傘若干。
2、圓形紙若干,記號筆、彩色水彩筆、油畫棒若干。
活動過程
一、欣賞小花傘
師出示實物小花傘若干,擺放在活動室四周。
1、幼兒自由欣賞各種小花傘。
2、幼兒自由的和同伴交流,教師在旁傾聽。
說說你最喜歡的小花傘,為什么喜歡?
二、引導幼兒感知小花傘上圖案的對稱美。
教師出示一只圖案對稱的風箏。請幼兒欣賞后說說自己的發現。(傘上的圖案是對稱的,上面的`和下面的花紋、顏色、形狀都是一樣的,,左面的和右面的花紋、顏色、形狀也是一樣的。這就是對稱。)
三、幼兒討論如何裝飾小花傘。
教師引導語:這些小花傘真漂亮,我們也來做一把漂亮的小花傘好嗎?
設疑:你想做一把什么樣的小花傘?
四、幼兒繪制小花傘。
教師引導語:請小朋友用自己喜歡的圖案、色彩做一把漂亮的與眾不同的小花傘。注意圖案要對稱,看誰裝飾的最漂亮。
五、小花傘展。
展示幼兒制作的小花傘,比一比誰的小花傘最美。
活動反思:
美國著名兒童心理學家布森指出:知覺是一種主動的過程。兒童和成人都能在環境中主動地發現、探索、參與和抽取信息。因此,在活動中,我能尊重孩子的需要,注重孩子個性的發展,引導孩子主動學習,大膽想象,裝飾小花傘。通過活動,孩子們的知識經驗得到了提升,活動的積極性得到了提高,體驗到了美術活動的快樂。
美術教案 篇7
教學目標:學習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培養學生動手制作能力。
教學重、難點:
1、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設計動物的形狀。
教具學具:卡紙、彩筆、剪刀、膠水、沙子,瓶子或罐子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按常規進行。
二、講授新課:
1、引導階段:
(1)出示范作進行滾動游戲,激發學生興趣。
(2)說一說這些玩具是怎樣制成的。(讓學生自學書上的制作示意圖)
2、發展階段:
學生制作滾動玩具
(1)設計一只熊貓形象,并注意要突出其前肢的'畫法。
(2)把熊貓的形象剪下。
(3)把熊貓的形象貼在圓柱上。(腿部貼住,頭部豎起)
(4)往盒子里灌進一些沙子,滾動時可以聽到"沙沙"的響聲。(注意沙子不要灌滿,否則聽不到響聲。
三、學生制作,教師輔導:
啟發學生制作其它滾動玩具
1、回顧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
2、學生設計其它形象(人物或動物)制作滾動玩具。
四、作業評析。評析標準:滾動玩具的制作方法正確,形象設計生動。
五、收拾與整理
六、課后拓展:回家后進一步提高“會滾動玩具”的設計創意。
美術教案 篇8
教學目標:
1、培養想象、造型、創造和合作能力。
2、在歡樂的氣氛中體會美術的樂趣。
教學重點、難點:
1、學習簡單的陶藝制作方法,體驗你的特性
2、以生活為源泉進行創作,小工具的使用。
教學準備:
教師:陶泥、簡單工具、課 件
學生:水彩筆,油畫棒,陶泥。
教學過程:
一、組織教學:穩定紀律,檢查用具。
二、導入:
三、新授:
1、導入:
欣賞原始時代的陶藝作品。
(1)這些器物的造型讓你想到了什么?
(2)你知道他們使用什么做的嗎?
(3)哪個造型讓你覺得非常有趣?
(4)古代的先人們用什么方法制造的`?
2、新授:
教師講授示捏你泥方法。
揉、捏、搓、按、搟 ……
3、探究:
利用自己帶來的工具,看看你有什么創新的使用方法。
4、欣賞書上作品
你喜歡哪一個? 他給你什么啟迪? 如果讓你做,你打算做個什么?小組討論
嘗試用這些方捏成高矮胖瘦不同的形體。
學生實踐,發言 調動學習積極性。
四、學生作業。
小結
a)作業展評:展示自己的作品,給同學講講你的創作思路。
b)課后延伸:除了泥巴,你還能用什么材料制作雕塑作品呢?
美術教案 篇9
教學過程:
1、學習和了解色彩的視覺規律,引導學生感受色彩對比的形式美感,運用色彩的對完成一幅有動感的作業。
2、通過欣賞藝術作品中色彩的對比,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提高色彩造型能力。
3、培養學生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感及對美術學習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
如何用色彩的對比關系表現動感。
教學難點:
對比色的運用及畫面動感的`表現。
教學準備:
圖畫紙或彩色復印紙、水粉工具材料等。
教學過程:
一、欣賞導入
展示幾幅利用對比色制作的有動感的紙貼畫作品。
提問:這些作品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出示課題
二、自己動手,嘗試體驗
1、欣賞課本上法國安德烈?德蘭的作品《查靈克羅斯大橋》。
(1)介紹畫家
(2)組織小組探究以下問題:
作品中運用了哪些顏色對比?給你什么感受?
這幅畫表達了作者什么樣的情感?
2、分析課本第11頁左上角第三、四、五幅作品。
3、提問:這幾幅畫是如何利用色紙產生色彩對比的?
我們用對比作貼畫可以怎樣利用彩紙?
學生討論
4、這些作品能給我們動感,除了色彩還和其他什么因素有關系?
教師示范。
三、學生作業,教師指導。
學生明確作畫方法。
輔導學生完成作業,解決學生遇到的困難,給予指導和幫助。
四、作品展示,評價
1、自評。
2、小組互評。
3、展示作品。
【美術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美術教案大班美術教案02-17
中班美術教案美術中班教案01-07
精品美術教案美術作品教案08-23
美術教案【精選】07-29
(經典)美術教案08-06
(精選)美術教案07-28
美術教案(經典)08-24
【經典】美術教案08-24
美術教案【經典】08-17
(精選)美術教案08-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