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歷史教案(通用11篇)
作為一名教師,時常要開展教案準備工作,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我們應該怎么寫教案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關于歷史教案,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歷史教案 1
一、概述
1、課名:《原始的農耕生活》,是人教課標版教材七年級上冊的一堂歷史課;
2、本節課所需課時為1課時,40分鐘;
3、《原始的農耕生活》是第一單元《中華文明的起源》的第二課,主要介紹氏族公社時期的歷史。本課的學習對于學生理解中華民族的起源,產生民族自豪感和認同感具有重要的意義。
二、教學目標分析
1、知識與能力
(1)知道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狀況;
(2)初步理解原始農耕經濟的生產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原始農業的出現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3)通過閱讀歷史資料,想象私有財產的產生過程,認識到私有財產的產生是社會生產力提高的表現,是一種歷史的進步。
2、過程與方法
(1)通過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初步形成提取圖片信息和歷史想象的能力;
(2)通過閱讀簡短的文字材料,初步形成有理解的閱讀能力;
(3)通過簡單的對比分析,形成初步的歸類、比較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體會祖國原始先民創造原始農耕文化的艱苦條件,對祖先在物質與精神文明的進步做出的偉大貢獻產生敬仰之情;
(2)通過分析河姆渡和半坡文化的房屋結構與自然地理條件的關系,了解古代先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的過程中積累起來了豐富的科學知識,體會古人的探索精神。
三、學習者特征分析
(1)學生在小學階段《品德與社會》課程中已經學習過有關原始社會的知識。對氏族公社時期的生活狀況有一定的了解;
(2)初中階段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有限,形象思維比較強;
(3)學生閱讀歷史圖片獲取歷史信息的能力還比較弱,還沒有養成閱讀歷史圖片的自覺習慣;
四、教學策略選擇與設計
教學重點解決方案: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是本課的教學重點,通過學生觀察歷史圖片,閱讀參考資料和教材,引導學生想象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場面,使學生對原始農耕生活形成具體形象的印象。
教學難點解決方案:大汶口文化時期出現的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這些概念和結論是本課教學難點。通過閱讀考古材料,讓學生知道大汶口文化已經出現貧富分化的史實。通過學生綜合想象貧富分化的產生過程,使學生對原始社會末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剩余產品的出現,以及私有財產的出現形成比較形象地認識,從而理解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的概念。
五、教學資源與工具設計
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級上冊教材
專門為這節課制作的多媒體網絡課件
網絡教室
六、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教師活動:播放輕音樂,放松身心。用一幅現代機械化農業生產的圖片(如聯合收割機收獲場面)和一幅原始農耕的圖片(如刀耕火種),引導學生觀察兩幅圖,比較兩圖的耕作方式,把學生帶入原始農耕時代。
用神農氏畫像,引導學生觀察閱讀圖片反映的歷史信息,利用課本“引言”中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的故事,引導學生了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的話題。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讀出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信息,并闡釋歷史現象,并與同學交流;閱讀“引言”,展開想象。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圖片,培養學生初步的讀圖能力,和歷史現象的闡釋能力。通過神話故事引發學生思考與探究的興趣,為本課教學創設學習情景,做好任務鋪墊。
(二)講授新課
1、河姆渡的原始農耕
(1)原始農業的產生
環節一:觀察文物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栽培稻谷遺跡》,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植物種子是什么?這些文物能否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了呢?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解讀圖片所反映的歷史信息,思考老師提出的問題。
教師活動:這些谷物不能直接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如果它們是野生稻谷就只能說明河姆渡人從事的是原始的采集活動。那么,怎樣才能證明他們已經開始原始的農業生產了呢?
展示閱讀材料:
六千年前的稻谷
當考古人員挖掘到距地面3米深的地方時,在黑褐色的土層中閃出一些金__小顆粒,但很快就變成泥土的顏色。考古人員幾乎無法相信自己的眼睛:這些東西居然是炭化了的稻谷!這些稻谷在與空氣接觸之前,還保持著原來黃燦燦的顏色。難道新石器時代的河姆渡人就開始種植水稻了嗎?
工作人員把河姆渡出土的稻谷和人工栽培稻谷、野生稻谷放在一起進行了比較。結果是:野生稻谷顆粒瘦而長,人工栽培稻谷要比野生稻谷的顆粒寬將近一倍,而河姆渡出土的稻谷顆粒更接近人工栽培稻。
學生活動:閱讀文字材料,思考考古人員是如何得出結論的?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與分析河姆渡出土稻谷的圖片,閱讀簡短的考古紀錄,使學生確認河姆渡原始農業的史實,并簡單了解考古推論與考古證據的關系,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骨耜》,請學生觀察圖片中的生產工具是什么?它有什么特點,是用來干什么的?這件文物能否說明河姆渡已經有了原始農業了呢?
學生活動:觀察圖片特征,聯想生活中的生產工具鏟子、鐵锨等,想象骨耜的完整狀態及其使用方法。
教師活動:展示《河姆渡文化的骨耜》,說明這是根據考古文物復原的骨耜。
展示閱讀材料:
河姆渡的`耕作工具
那么他們是如何種植水稻的呢?考古人員在泥土中發現了許多骨制的東西揭開了謎底,這正是河姆渡人的生產工具——骨耜。骨耜的出土為河姆渡人種植稻谷找到了重要證據。河姆渡人用水牛、麋鹿的肩胛骨制成骨耜,在松軟的濕地上耕作。
河姆渡出土的骨耜,是中國目前發現的最古老的骨制農具。
學生活動:對比前后兩張圖片,看看自己想象的正確與否。閱讀短文,了解骨耜的加工原料、使用方法及其歷史意義。
設計意圖:通過展示與分析河姆渡出土骨耜的圖片,閱讀簡短的考古紀錄,使學生通過生產工具再次確認河姆渡原始農業的史實,并簡單了解考古證據的不同種類,同時也培養學生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
環節二:歷史想象
教師活動:探究問題一:假如你是一個生活在原始社會的人,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為生有哪些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徙,等等),然后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怎么辦的問題,從而得出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
探究問題二:推測一下,自然界中的什么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系“引言”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谷粒,種在田里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采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于是便開始出現了。
學生活動:發揮歷史想象力,設想與描述原始人類由采集逐步過渡到原始農業的過程。
設計意圖:通過啟發學生想象歷史情境,使學生體會原始人類艱難的生產活動,了解他們逐步認識自然規律,提高生產能力的過程,初步形成崇尚科學、探索自然奧秘的精神。
(2)河姆渡人的生活
環節一:觀察與思考
教師活動:展示圖片《河姆渡聚落房屋示意圖》《河姆渡梁頭榫》,請學生觀察干欄式房屋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為什么要建筑這樣的房屋?觀察榫頭的特點,聯想生活中哪些家具、建筑采用了同樣的方法,說說這里面體現了河姆渡人怎樣的智慧?(榫:榫頭,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凸出的部分。卯:卯眼,竹、木、石制器物或構件上利用凹凸相接處凹陷的部分。)
學生活動:觀察干欄式房屋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建筑干欄式房屋的科學依據;觀察榫頭的特點,聯想生活中哪些家具、建筑采用了同樣的方法,結合河姆渡人的生產水平和生活條件思考這種建筑方式體現了怎樣的智慧?
設計意圖:通過觀察干欄式房屋和榫頭的特點,思考河姆渡人建筑干欄式房屋的科學依據;體會榫卯結構的建筑科學智慧,知道這種建筑方式是中國建筑的特色之一。
環節二:閱讀與描繪
教師活動:展示以下圖片,安排學生結合圖片閱讀教材第6—7頁關于河姆渡文化的描述,然后寫一段描述河姆渡人的生活場面的文字,或者畫一幅展現河姆渡生活場景的圖畫。
生產工具:石斧骨簇骨鐮骨魚鏢鶴嘴鋤角斧柄扁圓陶紡輪
生活用具:敞口釜骨針葦席
牲畜:浮雕羊塑豬紋長圓形缽
果實:南酸棗
交通工具:木槳
娛樂樂器:骨哨
學生活動:結合教師展示和教材上的圖片,閱讀有關河姆渡文化的介紹,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河姆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對圖片與文字的閱讀,培養初步的理解閱讀的能力;通過學生的語言或繪畫描述河姆渡的生活場景,培養學生初步的觀察、想象與表達歷史景象的能力。
(三)合作探究
2、半坡原始居民的生活
環節一:網絡探究
教師活動: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7—8頁,關于半坡文化的介紹,找出半坡人的活動時間、生產工具、農作物品種、馴化的動物、居住條件、生活用具、手工生產與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成就。然后,安排學生通過網絡搜尋半坡人的考古資料,完成兩項任務:
(1)用語言或繪畫描述半坡人的生活。
(2)對河姆渡與半坡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嘗試分析決定這些相同點與不同點的原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搜集整理網絡資源,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場景。對河姆渡與半坡文化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與不同點,并思考其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網絡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網絡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比較分析,使學生知道地理環境對人類文化有著相當大的影響,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3、大汶口原始居民
環節一:網絡探究
教師活動:安排學生閱讀教材第8—9頁,關于大汶口文化的介紹,找出大汶口人的活動時間、生產工具、手工生產與藝術創作等方面的成就,了解私有制和貧富分化的現象。然后,安排學生通過網絡搜尋大汶口人的考古資料,完成兩項任務:
(1)用語言或繪畫描述大汶口人的生活。
(2)對河姆渡、半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進行比較,找出它們的相同點和不同點,嘗試分析形成這些不同點的原因。
學生活動:閱讀教材,搜集和整理網絡資料,嘗試用語言或者圖畫描繪大汶口人生產生活的場景;對河姆渡、半坡文化與大汶口文化進行比較,找出相同點和不同點,并嘗試解釋其原因。
設計意圖:通過學生的網絡探究活動,提高學生運用網絡工具的能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通過比較分析,讓學生了解原始社會不斷發展演變的過程,培養學生初步的比較能力和分析能力。
(四)研究成果匯報
在學生探究活動完成之后各學習小組發表研究結果,回答其他同學的質疑。
歷史教案 2
活動目的
1)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過程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和發展水平。
2)初步培養觀察歷史文物圖,搜集并用自己的語言解釋歷史信息的能力。
3)在情感上感受遠古祖先的勤勞智慧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貢獻。
活動準備
1)學生預習課文。
2)教師與學生共同搜集河姆渡人、半坡人生產生活的圖片及文字資料。并將所搜集的資料在墻報“歷史園地”中展示,資源共享。
活動步驟
1)通過復習山頂洞人北京人的有關知識引出人類生存問題。
2)學生自由發言,討論解決問題的辦法。
3)以河姆渡人半坡人為例,模擬遠古居民,展示原始人類生產生活風貌。
活動過程
(小游戲)
1)教師指定兩名學生手舉北京人代表隊、山頂洞人代表隊的牌子入場。
2)將寫有北京人、山頂洞人有關生產和生活內容的卡片分發給14名學生。
3)14名學生根據卡片所給內容,在1分鐘內找到自己的隊伍并亮出卡片。
4)學生評判正誤并找出兩個代表隊中卡片內容相近的隊員。(兩隊中相近的內容有采集和捕獵)其余隊員退場。
(教師提出問題,激發學生探究__)
師: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很多進步。但是這個進步經過了幾十萬年的演變。遠古人類前進的腳步是多么艱難啊,尤其是在生產活動中,從采集到采集,從捕獵還是到捕獵。幾十萬年無限的采集和捕獵有可能帶來什么問題?
學生討論:(生態破壞、資源短缺、沒有食物來源、人們居無定所、引發戰爭等)
師:如果真的像同學們所想象的那樣,那是多么悲慘的情景啊!
師:人類的這種悲劇可以避免嗎?
學生討論:(人類學會自己種植和飼養。)
師:同學們的主意真是太好了,請大家翻開課本第二課,原始的農耕生活。學習了這一課,同學們看一看,遠古的先民們和你們的想法是不是英雄所見略同?
課文的導讀部分是個美麗的傳說。傳說中有沒有科學的東西?
學生討論:(人類發現植物的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人工種植。)
師:據最新的考古發現,我國早在8000—7000年前,人們就學會了種植,有了原始的農耕。
師:第二課給我們推出了約7000—5000年前黃河流域和長江流域原始農耕的三個典型的代表。黃河流域的代表是半坡遺址和大汶口遺址。長江流域的代表是河姆渡遺址。
下面我們搞一個小活動,活動的主題是──穿越時空隧道,走進遠古家園。(板書)我們從三個典型的原始農耕遺址中選出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根據大量的考古發現,想像這些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
現在大家分成三組,一組扮演半坡人,一組扮演河姆渡人。第三組當評委。請大家展開想象的.翅膀,并且把你想象中的半坡人,河姆渡人生活的圖景用語言,動作,圖片等方式展示出來。希望每一組都有精彩的表現。準備15分鐘。
(學生分組準備)
師:好,時間到,大家準備好了嗎?現在讓我們一起穿越時空隧道,走進遠古家園。
掌聲有請河姆渡居民表演。(掌聲)
(河姆渡居民相繼發言和表演)
學生A:我們河姆渡村坐落在美麗的東海之濱,氣候溫和,有充足的水分,很適合種植水稻。我們大量的種植水稻。同世界其他種植水稻的國家相比,早了3000—5000年。
學生B:我們還發明了蒸飯的蒸籠。(展示圖片)蒸籠是陶土燒制的。蒸籠有三層,最底下一層燒火,中間一次裝水,最上一層是陶盆,盆底有很多小孔,利用蒸汽把飯飯蒸熟。這樣做出的飯又香,又軟,有營養,好消化。(掌聲)
學生C:我們用木頭和茅草蓋房子,(展示圖片)我們的房子有兩層樓,樓上住人,樓下養牲畜。干欄式的結構,又通風又防潮,算得上是小洋樓了。(掌聲)聽說六七千年后,江南有些地方還有類似我們這樣的干欄式吊樓呢!(掌聲)
學生D:請看我們耕地的工具──耒耜。耜有石頭磨制的。也有骨制的,是用動物的肩胛骨裝上木柄做成的,骨制的很輕便,再裝上腳踏(耒)就更輕便了。(做手握骨耜腳踏耒的動作)用輕便的工具耕地,可以提高效率,增加糧食產量。
學生E:我們會挖掘水井,解決用水問題。我們為水井也蓋了一個了遮雨棚,不讓雨水落到井里。我為我們自己的聰明感到自豪!(掌聲)
學生F:由于有了打井的技術,我們不一定要住在河邊。可以搬到離河邊更遠的地方居住。就算河水泛濫也淹沒不了我們的家。(掌聲)
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贊揚。)
師:現在請半坡居民展示自己的風采。
(半坡居民相繼發言和表演)
學生A:我們半坡人比河姆渡人年輕1000多歲。社會是向前發展的。我們過著比河姆渡人更進步的生活。就說我們的食物吧,除了主食粟(小米飯)以外,副食還有魚,肉,白菜,芥菜等等。有這樣的美味大餐,有誰不愛這個可愛的家園呢?(掌聲)
學生B:我們普遍用磨光的石器開墾土地和收割莊稼,這種工具更加鋒利,大大提高了勞動效率。
學生C:我們把野生的狗尾巴草經過人工培植而變成粟。這是我們半坡人的重大發明。遺憾的是當時不可能申請專利。(掌聲)
學生D:我們追求生活的美和藝術。(出示圖片)請看這些生活用具:陶盆,陶罐,陶瓶,紅色的底色上畫著人或者各種動物的圖案,色彩艷麗,被稱做彩陶。
學生E:我們會紡線,織布,制衣裳。我們正在告別蒙昧,走進文明的時代。
學生F:我們的房子很大,全家族的人都在里面生活,可熱鬧了。房子里還有許多小間,是家族成員的住處。房子一半在地下,一半在地上,里面有灶坑,既可做飯又可取暖,冬暖夏涼。
師:(對學生的表現給予鼓勵)
請評委點評。
學生A: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雖然所處的地理環境不同,一個在南方,一個在北方。但是他們都能夠從采集,捕獵,無限的向大自然索取,走到合理利用自然,學會種植莊稼,飼養家畜,開始了原始的農業,真是一個巨大的進步。
學生B:河姆渡人和半坡人都適應環境,建筑自己特色的房屋過著定居的生活。
學生C:河姆渡人種水稻,半坡人種植粟也是根據當地的氣候和土壤來選擇的,這既是利用自然也是順應大自然。做到了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掌聲)
學生D:兩地原始居民都普遍的制作和使用磨制的石器,陶器。河姆渡人更是利用南方土壤松軟的特點使用更輕便的骨耜。半坡人制作的陶器更具有藝術的魅力。(掌聲)
師:今天的活動搞得很好,每個小組都做了充分的準備。同學的想象力和表演的能力真的令老師驚嘆不已。數千年前的地質地貌和自然環境也許和現在有所不同。當時人們是怎樣生活的,沒有史書的記載。但是大量的考古發現和研究表明原始的種植給人們帶來了定居的生活。磨制的石器提高了生產力。生產力提高了,糧食就生產多了。家畜的飼養豐富了人們的食物來源,動物蛋白質改善了人們的身體素質。貯存糧食需要陶罐,煮食物需要炊具,陶器誕生了。物質生活水平提高了,人們才有條件去追求精神生活。因此,原始的農耕文化也伴隨著原始的農業出現了。同學們的想象既合理又豐富。河姆渡遺址和半坡遺址展現在我們面前的無論是長江流域還是黃河流域的農耕文明,都是一幅幅美麗的、智慧的畫卷。中華文明的搖籃是我們的祖先用他們的智慧和雙手編織的。
歷史教案 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通過對本課的學習使學生掌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內容及作用,提高學生綜合分析歷史問題能力。
2、過程與方法:層層設問啟發激活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通過合作學習、發現學習、探究式學習等方法突破對重難點的學習。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北魏孝文帝改革所推動的北方民族大融合是符合時代發展潮流的,從而初步樹立維護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歷史價值觀。
[重點難點]
重點:北魏孝文帝改革
難點:北魏孝文帝改革是如何加速了北方民族大融合?
[教學方法]討論-引導-活動探究法
[課時]1課時
[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一、復習提問
公元420年開始,我國南方經歷了哪幾個朝代?都城在哪?歷總稱什么?
二、導入新課
北魏統治北方時期,民族融和的步伐進一步加快,其原因是什么呢?歷的孝文帝改革在民族融合的過程中究竟起了什么作用呢?今天這節課就要解答這些問題。
三、探討新課:提問:淝水之戰以后,北方處于什么狀態?
設問:結束北方混亂局面的是哪一政權呢?(學生答)正是鮮卑拓跋部建立起來的北魏政權。
1、你知道嗎,北方是怎樣統一和融合的?
下面大家閱讀課文,分組解決以下問題,并且每個學習小組還可以圍繞主題提出你們更感興趣的問題來共同探討解決?(時間五分鐘)
鮮卑族是如何興起的?北魏政權是何是建立的?北魏是怎樣統一北方的'?是在何時?結合課文的圖文資料談一談這種變化對你生活的方方面面帶來了哪些影響和沖擊。
2、北魏政權為什么要遷都呢?
想一想孝文帝的大臣們會同意遷都嗎?假如不同意,動動腦筋想一想孝文帝會用什么理由來說服的大臣?北魏政權遷都洛陽后,你以旅游者的身份談一談哪里都發生了那些巨大的變化?
3、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A:政府規定,官吏按季度領取俸祿,嚴禁_;
B:政府把掌握的土地分配給農民,農民向政府交納租稅,并承擔一定的徭役和兵役;
C:北魏孝文帝于494年遷都洛陽,并要求鮮卑人采用漢姓、學說漢話、改穿漢服,提倡同漢族通婚。
意義: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有利于北方經濟的恢復與發展,加速了北方各族封建化的進程,促進了北方民族大融合。孝文帝是我國古代杰出的少數民族政治改革家。
今天我們回頭看一看,在我國56個民族中,還有沒有鮮卑族呢?他到哪里去了?為什么鮮卑族不見了?對此大家思考一下,孝文帝的改革給我們今天的生活和改革留下了什么啟示和感慨?
四、學習小節:北魏統一北方后,在黃河流域出現了民族大融合的趨勢。孝文帝順應這一趨勢,在其統治區域內進行改革,加速了北方各民族封建化的過程,進一步促進了民族間的融合。
五、活動與探究
閱讀教材中的自由閱讀卡,找一找:在今天的日常生活中,漢族和少數民族相互影響的現象還有哪些?寫一份微型歷史專題報告。
附:板書設計
一、北方的統一和融合
1、北魏建立;2、統一北方;3、融合的概況
二、遷都洛陽:
1、遷都的原因;2、遷都的作用
三、孝文帝改革
1、歷史背景;2、主要措施;3、歷史作用
四、北朝的形成
歷史教案 4
教學目標
1.通過本課的教堂,學生要知道西域的地理位置;了解張騫通西域、班超經營西域;絲綢之路對中外交往的作用;漢與日本朝鮮交往的史實。通過觀察書中的《張騫通西域路線示意圖》、《絲綢之路示意圖》,
2.在看圖中引導學生注意圖例的運用、識別地理方位、線路走向等,培養學生使用歷史地圖的技能。
通過學生設計漢武帝招聘勇赴西域人才的詔書、結合《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情景對話、比較張騫班超共同點等活動鍛煉學生對歷史材料的分析、整理、歸納技能和運用材料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3.從張騫、班超的經歷可以看出有作為的人都具有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舍的頑強斗志。教育學生只有有信心、恒心才能取得成功。
通過秦漢中外交往的史實可以深切的感受到我國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我們應該為輝煌的中華文明驕傲自豪。
教學建議
地位分析:
在本課中反映出的張騫、班固等人的勇于開拓積極進取的精神,表現出對外來物質文明、文化的渴望、兼容并收的氣度,反過來,積極的對外交往又促使漢王朝更加強大。通過西域,世界東方的古老中國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區域,正是由于與其他文明區域建立起密切的聯系,東西方文化進行了廣泛地交流,使中華民族不僅吸收了其他區域文明的許多精華,同時向世界展示了華夏文明的燦爛輝煌。
兩漢對西域的長期經營擴大了漢朝的疆域和統一。遼闊的疆域首先有利于先進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傳播,如第18課中佛教的傳播就是經過西域地區;其次有利于地區的開發;也是我國多民族國家形成和民族融合的因素。這為后邊教材的北方民族內遷及民族融合------的出現埋下伏筆。
重點分析:
張騫通西域、班固經營西域從漢朝的初衷來講主要是對抗匈奴。漢對西域的開發和統治始終和匈奴斗爭的成敗緊密聯系。不過,從歷史影響看,對西域開發和經營其歷史功績遠遠超出了當時人們的想象。張騫通西域,以及絲綢之路的開通,加強了漢與西域和中亞地區的經濟、文化聯系。隨絲綢之路的擴大這種聯系越來越密切。
漢朝在西域統治地位的確立,對形成中國這個多民族的國家具有重大的意義。從漢武帝到東漢末,經過350年的戰爭、和平,經過經濟文化交往,不僅使漢族統治者認識到西域是漢朝的一部分,也使西域各族把自己當成漢朝的一部分。西域都護的設立標志今日新疆在歷劃入中國版圖。從此以后,新疆的命運便和祖國的命運聯系在一起。
難點分析:
絲綢之路在中外交流無疑具有重要意義。為什么會取名“絲綢之路”,說明什么?學生肯定會有疑問。絲綢之路的線路也比較復雜,況且本課還有一條《張騫通西域》線路示意圖更容易混淆。
重點、難點突破方案
1.鼓勵學生課前搜集與本課人物事件有關的歷史資料,如新編歷史劇的劇照、歷史人物的圖片、遺跡,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對課本有一定了解,降低學習的難度。
2.教師精心設計恰當的問題,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興趣。
3.講張騫時,可讓學生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愿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還可結合書上“張騫出使西域圖”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
4.絲綢之路,可放映相關的影視資料或結合地圖設計一條“絲綢之路旅游線路”
5.講班超時,鼓勵學生講他的故事。然后,將張騫與班超進行比較。
課內探究活動設計
1.學生分組以絲綢之路為內容設計旅游線路。
2.學生以政府的名義擬寫表彰張騫、班超功績的詔書。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
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絲綢之路
教學難點:
絲綢之路
教學手段:
多媒體輔助教學
教學過程:
導入:
出示《漢初疆域》〈漢強大時的疆域〉讓學生比較兩副圖在領土范圍上的不同。為什么到漢朝中期西漢疆域擴大了,而且主要集中在北方和西方。這就是今天要了解的內容。
講授新課: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漢初的西域
漢朝玉門關、陽關往西,今天新疆以及和新疆相鄰的中亞各國,統稱為西域。這里有三十六國之多。這些國家大多人數很少,最多的烏孫人口是36萬。這里的居民有的經營農業,有的從事畜牧業、各國語言不同、各自獨立。西漢初年,匈奴勢力伸展到西域,征服了西域各國。
2.張騫出使西域
提問
(1)匈奴是如何統治西域各國的?舉例說明。
(2)西漢初年西漢政權與匈奴關系如何?
(3)匈按控制西域對西漢有什么影響?
(4)西漢與西域是否存在共同的利益?
匈奴貴族在征服西域的過程中,對待當地人民十分殘暴。(舉例說明:住在河西走廊一帶的大月氏人被匈奴貴族趕到伊犁河流域。不久,匈奴又俘虜了大月氏國王,取下頭顱做成飲酒的器具。)匈奴貴族的暴行,引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憎恨。西漢初年經濟尚未恢復,國力不足,白登之圍后被迫對匈采取和親政策,以避免匈奴的.------擾。匈奴控制西域并以此為據點進攻西漢使西漢邊疆不得安寧。匈奴成為西域和西漢共同的威脅。
經過漢初的休養生息、文景之治,西漢在武帝統治時國力雄厚,進入鼎盛時期。漢武帝決定放棄和親政策用武力戰勝匈奴。他了解到月氏人對匈奴統治者無比痛恨的情況就決定派人聯絡大月氏,并和它結盟東西突擊匈奴。可是派誰去呢?漢武帝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決定下詔書招募。(讓學生分組擬寫漢武帝招募人員自愿赴大月氏的詔書,包括目的、人才的條件、會遇到的危險等。)
在這種情況下,張騫應聘。(由學生介紹張騫應聘前的簡單情況。)
公元前138年漢武帝派張騫出使西域。看書中《張騫出使西域圖》老師進行講解,然后要求學生發揮設計一段漢武帝與張騫的對話。(提示:可描寫漢武帝的囑托、勉勵,張騫表示不辱使命等。)
張騫率領100多人踏上征途,不幸在中途被匈奴所俘,被拘禁了10余年。雖經歷了種.種困難,但他從未丟棄漢朝的"節"。后來張騫終于率領部屬逃離了匈奴,找到大月氏。十多年來,大月氏已經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無意東還,再與匈奴為敵。張騫在大月氏逗留了一年多,得不到結果,只好歸國。在歸途中又被匈奴抓住,扣押一年。公元前126年匈奴內亂,張騫乘機脫身回到長安。(可由學生補充內容)
張騫這次出行歷時十三年,受盡磨難,但未能完成使命。張騫是不是白去了?(同學回答老師歸納)張騫雖然沒有達到出使西域的目的,但是了解到西域的地理、特產和各族人民的生活,也了解到西域各族人民很想同漢朝往來。張騫把這些情況,詳細地報告給漢武帝。為了擴大漢朝的政治影響,與西域各國建立聯系、交換物產,漢武帝派遣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19年,張騫率領300人組成的使團,訪問諸國,西域各族政權派人跟隨漢使到漢朝答謝,漢朝同西域各國終于建立了友好關系。張騫第二次出使西域,大大促進了漢朝和西域經濟文化的交流。(展示漢與西域的物質往來圖)
3.域督護府的建立
公元前60年,西漢在西域設置了西域都護。這是西漢派駐西域的總監護,是進行軍事、行政管理的長官,其職責是管理西域事務,保護往來的商旅。這說明我國新疆和新疆以西的若干地方西漢時就已接受中央政府的管轄,說明新疆已納入中國的版圖是我國領土不可分割的部分。
請同學們談談你如何評價張騫?
答案提示:
第一:個人品格--具有探險精神,百折不撓的意志,強烈的責任感等。
第二:歷史影響--溝通了亞洲內陸交通要道,與西域諸國正式開始了友好往來,促進了東西經濟文化的廣泛交流,開拓了絲綢之路。
二、絲綢之路
利用多媒體課件介紹絲綢之路的路線。
提問:
(1)為什么這條商路被稱為"絲綢之路"?
(2)絲綢之路對中國和世界有哪些影響?
在古代世界,只有中國是最早開始種桑、養蠶、生產絲織品的國家。中國的絲織品迄今仍是中國奉獻給世界人民的最重要產品之一,它流傳廣遠,涵蓋了中國人民對世界文明的種.種貢獻。大量的中國絲和絲織品經由此路西傳,故此稱作"絲綢之路",簡稱"絲路"。
絲綢之路的開通與維持,對中西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的交往作出了重要的貢獻。通過絲綢之路中國走向了世界和其他文明區域建立了聯系,東西方文化的交流日益頻繁。
三、班超經營西域
到了東漢,西域的形勢發生了變化。漢初匈奴------成南、北匈奴。南匈奴歸順了東漢。北匈奴貴族則經常率領騎兵南下掠奪,重新控制了西域,向各國勒索繁重的賦稅,切斷了西域和東漢的交往。為了恢復中原和西域的交往、恢復對西域的管轄,公元73年東漢政府派班超出使西域。
1.班超出使西域
教師形象的講述班超的故事,也可由學生補充。
2.甘英到達波斯彎
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甘英到達波斯后,安息人由于擔心中國與大秦直接通商道路開辟后會影響他們傳統的商業利益,所以故意向甘英夸大海道的險惡,甘英因而沒有再往前走。但是,他熟悉了沿途的地理和風土人情,為后來中西交通的發展和經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有利的條件。公元166年,大秦安墩王朝的使臣來到東漢,這是歐洲同我國直接友好交往的開始,這是中西交往的一件大事。
提問:在張騫和班超兩個杰出的歷史人物身上有沒有共同的地方?
答案提示:敢為天下先的大無畏精神,面對困難鍥而不舍,堅韌不拔,矢志不移的頑強斗志。
四、漢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
早在3000年前,中朝人民就有密切往來,東漢時期,朝鮮半島上的各國同我國關系密切,文化交流加強,漢朝的鑄銅和制漆技術傳到朝鮮,朝鮮的名馬等物產也傳到中國。從很早的時候起,中日兩國人民就駕小舟飄洋過海,互相往來。兩漢時,日本的100多個小國有30多個和漢朝有往來。東漢光武帝時,日本倭奴國王遣使來漢,光武帝贈給一枚"漢倭奴國王"金印。中國的鑄銅和制鐵技術,也在這時傳到日本,日本還發現了兩漢時期的銅鏡。
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張騫和班超出使西域,感受到他倆堅韌不拔勇敢無畏的精神。絲綢之路的開辟與暢通,一方面加強了新疆同內地的聯系;另一方面使中國絲織品在國際上享有極高的聲譽,大大促進了中西經濟文化的交流。我國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反映了古代中國的先進文化對東方各國產生的深遠影響。
板書設計:
兩漢經營西域和秦漢對外關系
一、張騫出使西域
1.漢初的西域
2.張騫兩次出使西域
3.西域都護府
二、絲綢之路
三、班超經營西域
四、漢和朝鮮、日本的友好交往
歷史教案 5
【課程標準】
了解秦末農民起義爆發的原因,知道秦末農民起義的領導者以及秦朝滅亡的史實,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
【教學目標】
一、知識能力:識記大澤鄉起義的時間、領導人;理解陳勝吳廣起義的歷史意義;培養用積極觀點和積極分析方法認識和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通過分析秦始皇,為鞏固同意采取的措施引入新課;通過分析秦的暴政和陳勝吳廣的關系,及陳勝吳廣的起義與秦滅亡的關系,學習因果關系的方法。
三、情感、態度、價值觀:揭露秦的暴政,肯定和贊揚陳勝吳廣起義的首創精神及推翻暴政的歷史功績;認識階級斗爭是階級社會發展的直接動力和人民群眾對歷史發展的推動作用。
【教學重點難點及教學突破】
重點:
1、大澤鄉起義
2、秦朝的滅亡
難點:
1、秦朝暴政對農民起義的影響
2、項羽劉邦反秦活動的作用
【教學過程】
一、引入新課
1、學生讀課文引言。
2、教師引入:上一節課我們學習了解了我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國家的建立,而這個國家的締造者便是“千古一帝”———秦始皇。為了鞏固統治,秦始皇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政治的、經濟的、也有思想文化的,而這個思想文化方面的措施卻成為引發農民起義的暴政之一。這是為什么呢?讓我們進入今天的新課————陳勝吳廣起義。
3、過渡:秦始皇是一位偉大的封建帝王,其在中國歷史上的功績不可抹滅,但是他又極其殘暴,政治上專制獨裁,經濟上橫征暴殮,而且還有嚴酷的刑罰,最終讓他建立起來的大秦帝國成為了一個短命的王朝。
二、新課講授
(一)秦的暴政
1、學生閱讀教材,了解秦的暴政的表現。
2、肯定學生收集的史料,告訴學生秦始皇“焚書坑儒”的初衷,是為了鞏固在思想文化領域的統治,但結果去鉗制了思想、摧殘了文化、破壞了人才。秦始皇的'暴政還體現在殘酷和剝削以及嚴酷的刑罰。
3、組織學生閱讀56頁有關秦始皇暴政的輔欄內容及相關圖片資料,深入理解秦暴政。
4、引導學生了解秦始皇死后,胡亥奪位且昏庸殘暴,可補充“指鹿為馬”的成語加深學生的認識。
(二)、大澤鄉起義
1、原因:秦二世的昏庸殘暴,加速了秦的滅亡,也是引發秦末農民起義的重要原因,而直接的原因卻是因為延誤軍期。到底是怎么回事情呢。同學們閱讀57頁輔欄里的內容后就會知道大澤鄉起義是怎么爆發的了。(在教師引導下閱讀教材,了解到陳勝吳廣本是秦軍隊中的小官,但是因天氣原因誤了軍期,無奈之下,揭竿而起。
2、出示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的動態課件,講解:就是在這樣的情況下,公元前XX年,陳勝吳廣在大澤鄉起義,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規模的農民起義由此開始。(看課件學生了解時間地點)
3、指圖分析,告訴學生大澤鄉起義后,起義軍東征西戰,取得了較大的成果,但是由于經驗不足,吳廣陳勝先后被害。陳勝吳廣犧牲后,農民起義繼續發展,其中以項羽劉邦領導的農民起義最為著名。
(三)、秦朝的滅亡
1、分析秦末農民起義形勢圖,告訴學生,繼陳勝吳廣之后,項羽和劉邦的隊伍逐漸強大,其中項羽率部在巨鹿殲滅秦軍主力,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巨鹿之戰。引導學生閱讀教材輔欄里的史料。
2、讀最后一部分材料(明確秦朝滅亡的時間和標志,也理解到秦朝滅亡就是秦末農民起義的結果。
(四)、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歸納,教師補充。
(五)學習測評
完成課后學習測評題。
歷史教案 6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了解在中華文明起源中我國原始農耕經濟的主要情況,包括河姆渡原始居民、半坡原始居民以及大汶口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使學生了解中華文明處于起源階段時原始農耕經濟的發展水平,進而認識其發展對中國遠古時代社會進步的重要意義。
通過本課學習,初步培養學生觀察歷史文物圖,尋找圖中較為明顯的、主要的歷史信息,結合已有知識,初步分析、解釋圖中歷史信息,做出簡單的或主要的歷史結論的能力。
通過本課學習,使學生認同創造出我國原始農耕文化的先民們在自己勞動成果中體現出的智慧與淳樸的情感,以及他們對人類社會物質與精神進步做出的特有貢獻;進而促發或增強學生對祖國歷史和文化的認同之心,對中華民族祖先的尊敬之情。
教材分析和教學建議
一、重點和難點
本課圍繞原始農耕經濟時代居民們的生產與生活狀況,用三個子目展開敘述。考古發現,距今約一萬年前,我國已出現原始農耕的遺存。教材所講述的河姆渡、半坡、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原始農耕,是新石器時代中期、晚期原始農耕的不同典型。
教學重點是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生活。在教學中,需要注意以下四點:第一,把握好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的共同特征:原始種植農業普遍、磨制石器的使用、制造陶器、定居村落;第二,注意這兩個原始農耕典型反映出不同地域條件對經濟發展特點的影響,不同時間里生產力發展水平上的變化。例如,河姆渡原始居民創造了長江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水稻種植為主的水田農業,雖使用磨制石器,但主要用骨耜翻地耕種;半坡原始居民創造了黃河流域農耕經濟的典型——以粟種植為主的旱地農業,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特別是廣泛用于農業生產中;第三,注意原始農耕生產對家畜飼養業、手工制陶和紡織業的帶動作用,對定居生活的影響;第四,注意原始農耕經濟發展的同時還存在著漁獵經濟。
距今四五千年的大汶口文化是原始社會晚期的典型。當時,由于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出現了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產生了階級,考慮到這些概念和結論初一學生難于掌握,課文略而不寫,只用一段小字介紹大汶口晚期墓葬中隨葬品多寡懸殊的狀況,教學中可由此聯系第1課中“北京人”“山頂洞人”有關共同勞動、共同分配食物的內容,引導學生認識、對比人與人之間關系發生的變化。
二、教法建議
1、教師可利用課本“引言”中伏羲氏教民熟食、結網捕魚和神農氏教民播種五谷的故事,帶出從考古發現了解我們的先人如何從食物的“采集”者變為食物的`“生產”者的話題。
2、教師可引導學生思考原始社會人們僅靠在野外“采集”食物為生的不便之處(受季節變化和天災影響大,食物來源不充足,需要不斷遷徙,等等),然后引出獲得固定的食物來源,開始農耕生活是原始人類改善生存狀態的關鍵的認識。進一步啟發學生思考,自然界中的什么現象可能促使原始人類注意到野生的植物可以人工種植,引導學生聯系“引言”中神農氏揀墜落地上的谷粒,種在田里的神話傳說,進行合理的分析推測:多年從事采集的原始人類,注意到可食的植物種子落地、發芽、生長、成熟,從而開始進行人工種植的嘗試,原始農業于是便開始出現了。
3、指導學生閱讀教科書上的《白虎通》引文,引出自然條件、特別是地理環境對長江流域河姆渡和黃河流域半坡的農耕作物品種的不同影響;再擴展到對兩大流域居民定居生活的影響,從而向學生灌輸滲透人們在改造自然、利用自然、順應自然中要科學合理,協調兼顧的教育觀念。可以讓學生觀察、比較河姆渡的原始居民建造的干欄式住房、半坡原始居民半地穴式房屋復原圖,并讓學生分小組討論、分析這兩種房屋建筑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有此不同?這兩地的原始居民在建造房屋時是怎樣考慮的?
4、在學習河姆渡、半坡原始居民的農耕成就中,教師要注意把握教科書中涉及到的整個農耕經濟中各種因素的內在聯系:原始農業中的生產工具與產量的關系,原始農業與漁獵的關系,原始農業與飼養業、手工制陶和紡織的關系,生產、生活與原始藝術和早期文字的關系,原始陶器和紡織與定居生活的關系等。要以農耕生產為基點,揭示各種經濟現象之間的聯系,不要孤立地羅列經濟現象。
5、教師可以利用《我國原始農耕時代主要遺址圖》,除指示河姆渡、半坡、大汶口的具體地點外,還可以啟發學生觀察、分析該時代文化遺址分布的情況,尋找分布特點,培養學生的讀圖、識圖能力。
6、在學習大汶口原始居民農耕生產的內容后,可以讓學生閱讀課文的最后一段小字,然后討論大汶口晚期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應怎樣看這一現象?要注意引導學生辯證地分析問題,從人類歷史演進的角度分析問題。
7、在教學中注意充分利用歷史遺物照片、示意圖,觀察分析圖中的歷史信息。例如,讓學生觀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骨耜和裝有木柄的骨耜復原圖,知道它的用途,再結合本課的“活動建議”,讓學生分析河姆渡出土的陶器,明了它的用途,進而了解當時的農耕生產和生活狀況。
三、學法指導
1、學生通過列表對所學知識進行歸類,明確農耕經濟中的勞動分工。
原始居民時間地區原始農耕原始家畜飼養業原始手工業
河姆渡
原始居民
半坡
原始居民
大汶口
原始居民
2、學生對于歷史文物、遺物、示意圖的觀察、分析,應注意:第一、注意圖題中表明的文物所屬時間、地點,以便聯系已有的知識;第二、注意觀察對象的外形、結構和材料,以便對其功能、用途加以分析或推測;第三、注意聯系課文的大、小字內容,有的文字是概述文物等,有的是對文物的背景作介紹,有的是文物所反映的客觀歷史情況。
3、思考“大汶口的墓葬里,為什么有了隨葬品?你怎樣看這一現象?”的問題時,注意:第一,農耕經濟有了更大發展,財富增多,這是社會生產力進步的表現;第二,氏族首領憑借權利擁有較多的財富,私有財產和貧富分化出現;第三,人死后,私有財產隨葬,企圖繼續享受生前的富足生活。
四、問題探究
動腦筋
1、河姆渡原始居民比北京人、山頂洞人在生產生活上有了哪些進步?
河姆渡原始居民已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耕地,種植水稻,他們住著干欄式的房子,過上定居的生活。已挖掘水井,飲水更加方便。還飼養了家畜,會制造陶器,并能制作簡單的玉器和原始樂器。
2、想象一下,我國原始農耕時代的居民有怎樣的勞動分工。
答:婦女主要從事耕作、紡織,男子主要從事捕魚打獵以及制造工具、制陶等繁重的手工業生產,老年人從事家務勞動和照顧、教育小孩。
活動與探究
1、看圖分析:右邊是河姆渡原始居民制作的陶器,你能說出它的用途嗎?
答:蒸食物。
2、看圖分析:右邊是半坡彩陶上的彩繪動物圖案,它們是什么動物?你能說出這些動物和當時原始居民的生活有什么關系嗎?
答:是魚和鹿的圖案。說明半坡的原始居民還捕魚打獵,以補食用。
3、找一找:從以上課文的敘述,你能找出我國原始農耕時代幾項世界性的貢獻嗎?
答:三項。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植水稻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最早種粟的國家;我國是世界上很早種植蔬菜的國家。
參考資料
原始農耕時代
原始農耕一詞,遵從教育部新發之歷史課程標準,其《中華文明的起源》有一節內容為:“以半坡遺址和河姆渡遺址為例,簡述中國原始農耕文化的特征。”根據李根蟠等著《中國原始社會經濟研究》一書(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我國原始社會若按“生活資料生產方式的演進”劃分,可分為“原始采獵業”和“原始農業牧業”兩大階段,而“農業的發明是人類歷史上一件劃時代的大事,是由攫取經濟到生產經濟的偉大革命性轉變。人類第一次通過自己的活動來增殖天然的產品,從而改變了整個社會的經濟面貌,對人類的發展產生深遠的影響”(第71頁)。據最新考古材料可知,我國黃河流域最早的農業遺址,為黃河中下游的河北武安磁山文化、河南新鄭裴李崗文化遺址等,碳14數據表明,這些遺址年代都在公元前6000年至前5000年,即距今七八千年。
歷史教案 7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1)知道元謀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和發現的歷史意義。
(2)知道北京人的生存年代、發現地點、體質特征、發現的意義以及他們的生產、生活狀況。
(3)知道化石是研究人類起源的主要證據和了解我國境內其他古人類遺址。
2、過程與方法
(1)識讀《中國境內主要古人類遺址分布圖》等圖,掌握識圖的基本方法,培養從圖片中提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思考“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培養查閱歷史資料分析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到中國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周口店北京人遺址是的世界文化遺產,激發學生的歷史興趣,培養珍視人類文化遺產的意識。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北京人。
難點:理解北京人生產、生活狀況。
[教學設計思路]
1、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學習三塊內容,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北京人的發現、北京人的特征。第一部分內容與第二、三部分內容是包含關系,我國境內的早期人類包括了北京人;第二和第三部分遞進關系,先介紹北京人的發現,再闡述北京人的特征和發現北京人的.意義。
我國目前已發現舊石器古人類遺跡三四百處,遍布全國大多數省市。事實證明,我國是世界上發現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是人類的發源地之一。我國境內已確認的最早的人類是元謀人,距今約170萬年左右。我國早期人類遺址中最的就是北京人遺址。北京人的發現內容豐富,大量的遺骨、石器和用火遺跡,證明遠古確有直立人存在,為“從猿到人”的偉大學說提供了有力證據。
2、學情分析
(請按學生的實際情況進行補充)
3、教學方法
閱讀講解法、識圖分析法、討論歸納法、聯系對比法。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投影儀、圖片等。
學生:自學教材。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展示女媧摶土造人、亞當與上帝、古猿人的圖片,問題:
1、人類是怎么產生的?
2、我國境內已知最早的人類是誰?x根據自己的認知水平來回答問題。r通過設問,引發學生思考,激發求知欲,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
探究新知
1、我國最早的人類
展示《元謀人復原圖》《元謀人使用石器圖》《元謀人勞動復原圖》”,提出問題。
(1)元謀人生活在哪里?
(2)元謀人的體質有哪些特征?
(3)元謀人懂得哪些技術?
(4)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是什么?
觀察并搶答:
(1)云南元謀縣。
(2)牙齒碩大、粗壯,唇面比較平坦,舌面的模式非常復雜。
(3)制造工具和使用火。
(4)會不會制造工具。
培養學生從史料中獲取有效歷史信息的能力。
2、北京人
(1)北京人的發現
活動與探究
假如你是導游,你將如何向游客介紹北京人的發現?
動腦筋
化石是怎么形成的?對于我們研究早期人類有什么作用?(展示化石的圖片)
(2)北京人的特征
展示《北京人復原頭像》《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分組并讓學生討論回答問題:
①同學們互相觀察一下,你們和北京人頭部復原像有什么不同?
②展示《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提出問題:北京人制造的石器有什么用途?
③根據《北京人狩獵場景想象圖》,講述北京人勞動的情景。
④討論北京人過群居生活的原因。
⑤火與人類生活密切相關,給我們的日常生活帶來極大的便利。火對北京人生活有什么作用?
⑥北京人的發現有什么歷史意義?
3、動動手:今天我們學習元謀人、北京人的基礎知識,現在我們把元謀人、北京人的生活地方、生活的年代標識在《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播放《我國遠古人類主要遺址的分布》的動畫。
歷史教案 8
【教學目標】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了解蒙古族的興起、統一和元朝的建立過程,以及元朝的政治統治和經濟發展情況。
通過思考和概括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使學生了解元朝的歷史地位,培養學生綜合歸納歷史知識的能力。
通過本課的學習,使學生認識成吉思汗統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權,對蒙古社會的發展起了積極作用。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
【教材分析】
本課主要講述蒙古族的興起及其所建立的元朝在我國歷史上的貢獻,涉及元朝的政治史和經濟史內容。
“蒙古族的興起和元朝的建立”“行省制度”及“民族融合”是本課的重點。其中“行省制度”又是本課的難點。另外,本課內容繁多,講述時如何做到條理清楚,重點突出,也是個難點。
【教學過程】
導入:播放騰格爾的《蒙古人》。
由學生介紹蒙古族的情況:生活在蒙古高原,從事游牧,住在蒙古包里,吃羊肉、喝奶茶。
一、“一代天驕”統一蒙古
1、馬背上的民族——蒙古
出示公元12世紀中國各政權形勢圖。
當時在中國有哪些政權:金、南宋、遼、西夏、吐蕃。
當時蒙古分為許多部落,各部落互相征伐。在《蒙古秘史》記載:“沒有逃避地方,只有沖鋒打仗。沒有平安幸福,只有互相殺伐。”
成吉思汗就是生活在這樣的動亂歲月。
2、一代天驕——成吉思汗
看錄像《成吉思汗》。
思考:鐵木真面對逆境是怎么做的?他為什么被尊為成吉思汗?
鐵木真童年時,父親被殺,部族背棄了他,他自己也被仇敵追殺。面對這樣的逆境,鐵木真是怎樣做的`。
鐵木真說過:“拼殺沖鋒的時候,要像雄鷹一樣;高興的時候,要像三歲牛犢一般歡快;在明亮的白晝,要深沉細心;在黑暗的夜里,要有堅強的忍耐力。”重重的磨難沒有把他打倒,反而磨練了他的意志。經過多年的征戰,鐵木真打敗了周圍的各部落,統一了蒙古草原。1206年,鐵木真被推選為大汗,尊稱為“成吉思汗”。
蒙古統一后,成吉思汗又發動了大規模的擴張戰爭。
出示《蒙古帝國形勢圖》。蒙古帝國形勢圖,講解成吉思汗的擴張戰爭。
二、忽必烈建立元朝
1、元朝的建立
時間:1271年
都城:大都
開國皇帝:元世祖忽必烈
2、元朝滅南宋和文天祥抗元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這是誰的詩?你能解釋它的意思嗎?
這是文天祥的詩。意思是,自古以來,人都不免一死,但死要死得有價值、有意義,名垂青史。(文天祥在反元斗爭中始終堅貞不屈,表現了高尚的氣節。)
三、元朝的政治與經濟
1、元世祖恢復和發展農業的主要措施
國以民為本,民以衣食為本,衣食以農桑為本。——元世祖
從這段材料可以反映出元世祖的經濟政策與蒙古初入黃河流域時有何不同?
元世祖重視發展農業生產。
元世祖多次下令禁止蒙古貴族圈占農田做牧場,還治理黃河,推廣棉花的種植。通過這一系列的措施,北方的農業生產得到了恢復和發展。
聯系前面學習的“江南經濟的發展”,這時,元朝的經濟重心在哪個地方?
“國家根本,仰給東南”,國家主要的糧食供應來自南方,要運到北方,有哪些途徑?
2、水路交通運輸的發展
(1)漕運
對比隋大運河與元朝的運河,有什么不同?
元世祖開鑿了兩段新運河——會通河、通惠河,與原有運河連通,使糧船可以從杭州直通大都。
(2)海運
海運比漕運有哪些好處?
載重量大,費用便宜,所以糧食運輸逐漸變成以海運為主。
3、繁華的大都
當時元朝的首都大都成為繁榮的大都市,以大都為中心,元朝的對外往來十分頻繁。
4、頻繁的中外往來
元朝時對外往來的一個著名使者就是馬可波羅。(出示馬可波羅旅行路線圖)
5、行省制度的建立
蒙古帝國空前遼闊,為了實行有效的統治,元朝建立了行省制度。
學生根據《元朝的疆域圖》,注意以下地區:
中央:中書省、宣政院
地方:行中書省
宣政院負責管理西藏地區的行政事務。
澎湖巡檢司,管轄臺灣和澎湖列島地區。
廣州處于江西行省的管轄之下。
四、民族融合的發展
引導學生簡要回憶漢以來,特別是三國以來我國民族融合的史實,以突出元朝民族融合的發展和加強。關于民族融合的情況,指導學生閱讀課文并找出其四種表現。
1、漢族外遷邊疆
2、邊疆各族遷入中原、江南
3、契丹、女真同漢族融合
2、回族的形成
通過圖片了解回族生活習俗
五、小結(略)
六、作業:課后作業
歷史教案 9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一)知識目標
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脈絡,對每個朝代的建立時間、建立者、滅亡時間、亡國者等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掌握西周分封制。
(二)能力目標
學習本課培養學生查閱資料,識別歷史地圖,合作的能力。通過引導學生學習和掌握基礎知識,分析得出結論:夏、商統治者的統治態度直接影響著國家的存亡。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和概括、歸納的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組,鍛煉學生的合作能力;通過搜集整理資料、制作示意圖、編寫和表演歷史劇、講故事的過程,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習慣;通過抒發感想,開發學生的發散性思維;通過制作比較表、分組討論等方法,引導學生進行探究性學習;多媒體輔助教學手段的'運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增加課堂容量。
[度價值觀]
通過夏、商、西周歷史的學習,認識到國家統治者的殘暴統治激起人民的反抗,最終推翻其統治,人民群眾有權利通過一定的形式和手段達到目的,樹立民族責任感和法律意識。
[重點]
我國的原始人類。
[難點]
通過奴隸制國家與原始社會對比,分析奴隸制度的進步性。
[課時]
1課時。
[課型]
新授課。
[方式與方法]
綜合啟發式教學。
[教學思路]
課前導學。
1、據學生的特點、能力、基礎水平合理分組;學生以組為單位,查閱書籍、雜志、網站,搜集有關夏、商、西周的文字、圖片、及視頻資料。
2、夏、商、西周朝代更替情況表格。
3、有能力、有條件的學生可以制作相關的手抄報、課件等。
二、教學滲透
1、上網查詢、搜集和剪輯相關影視資料,滲透信息和多媒體技術的運用。
2、可用多種生動活潑的文藝形式加深理解和掌握歷史知識、總結知識要點,如編演歷史短劇等以加深對本課內容的理解,使文、史融為一體。
[教學過程]
1、導入新課
復習上節課所學內容,導入新課。前面學習了原始社會的有關內容,到原始社會末期,公元前20xx年,禹建立了中國歷第一個國家——夏。從此奴隸制在我國建立。
2、學習新課
學生通過預習已經對夏、商、西周三朝的內容有了一個大體的了解。再通過填充歷史再現表格從整體上有一個脈絡清晰的掌握。
一、夏朝
1、建立時間:公元前20xx年。
2、都城:陽城。
3、建立人:禹。
4、禹死后,傳位給啟,從此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
5、夏朝最后一個國王是桀。
二、商湯滅夏和武王伐紂
1、在公元前1600年部落商在湯率領下滅夏。
2、商朝最后一個國王:紂(暴君),酷刑炮烙。
3、周武王繼位,在公元前1046年,周、商在牧野大戰,商朝滅亡,西周建立。
三、西周在政治上實行分封制。
西周后期,政局混亂,發生了國人起義,趕走了周厲王,公元前771年西周滅亡。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引起了人民的強烈反抗。就夏桀、商紂的殘暴統治,人民的反抗。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先分組討論。同學們還可繪制漫畫,講故事,寫詩以及一切可以表現自己觀點的形式都可以用來為自己服務,在形式問題上可以大膽探索,要百花齊放,百家爭鳴。
尋找歷史
[知識與能力]
以教材中課文出現的基本人物、事件、時間和提示中對學生應掌握知識的要求。
[過程與方法]
1、以多種角度來訓練學生的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方法的初步運用能力;
2、將閱讀、聽講、識記三方面材料綜合起來的思維能力及獨創、靈敏是思維品質的培養;
3、口頭表達能力的鍛煉。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批判地繼承古代歷史任務的道德、精神;
2、了解國家興衰、個人成就、個人成敗的原因。
[要求]
1、開動腦筋,解放思想,大膽發表自己的看法;
2、觀點鮮明,論據充分,史論結合,有理有據;
3、不同觀點的交鋒要以理服人,要講究辯論的技巧。
[課時]
1課時。
[課型]
活動課。
[方式與方法]
以討論為中心的綜合啟發式教學。
[授課過程]
介紹老師去旅游暑假,我們有的同學常外出旅游,旅行社都會為游客精心設計旅游線路。如果老師外出旅游,你們能否設計一條的旅游線路呢?那么,請你們開始行動吧!
【找一找】利用節假日,搜集自己家鄉或居住地的歷史名勝古跡的有關資料,設計出xx地名勝古跡一日游的線路,帶著老師去旅游。
【講一講】每組選出一名學生擔任導游,可一邊講解,一邊展示搜集的圖片、拍的照片、錄制的錄像或制作的網頁,讓老師及全體同學一起來了解家鄉或居住地的歷史名勝古跡。
【議一議】讓學生就如何保護好家鄉或居住地的名勝古跡展開討論,自由發言,提出合理建議。
【評一評】由學生投票評選出家鄉一日游或XX地一日游的設計線路。最后,由教師來評議出線路設計和導游。
歷史教案 10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能力
1、了解甲骨文、青銅器和金文的歷史價值。
2、提煉青銅文明的本質特征,培養學生歸納、概括歷史知識的能力。
3、通過指導學生觀察圖片,總結甲骨文、金文的演變趨勢,通過做“想一想”和讀“小資料”,培養學生觀察、想象和概括能力。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展示青銅器圖片,讓學生了解我國青銅時代的輝煌。
2、通過展示甲骨文字,了解甲骨文與漢字的淵源。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學習本課,學生了解我國悠久的歷史和燦爛的文化,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情感。樹立人民創造歷史的正確人生觀
教學重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甲骨文和青銅器成就。
2、了解甲骨文和金文的含義。
(二)教學難點
1、甲骨文和金文的歷史價
2、青銅文明。
教學方法
啟發式教學法、自學式探究學習法。
教學媒體
(一)教具準備
商、周時期甲骨文、青銅器圖片,甲骨文和青銅器的視頻。
(二)素材準備
多媒體網絡、投影儀。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結構與過程
(課堂導入
問題導入:我國有文字記載可考的歷史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國最早的文字是什么文字嗎?
第7課甲骨文和青銅器
(講授新課)
(板書)一、甲骨文
播放《甲骨文》視頻,閱讀課文第一部分內容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甲骨文?甲骨文最初是用來做什么的?
2、甲骨文有什么歷史意義?
3、甲骨文的內容?
(甲骨文是刻在龜甲或獸骨上的文字,最初甲骨文是用來做占卜的,比如,當時的人們生育、筑城和征伐都要先進行占卜,包括生育和疾病這樣的`事情也要進行占卜。記錄占卜的文字刻寫在龜甲和獸骨上,因此稱其為甲骨文。甲骨文是我國最早的文字,記載了當時商王朝和貴族活動的重要方面,反映了當時的歷史情況,是我們現在研究商朝歷史的重要資料。)
教師展示甲骨文的相關圖片,使學生了解發現的甲骨文的字數已有約4500個,現在能釋讀的有近20xx個,并舉例幾個甲骨文文字,請學生識別甲骨文。對比甲骨文和漢字。
(板書)二、青銅器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本第二部分“青銅器”的內容,找出以下問題的答案,并作答。
1、青銅器是用什么做成的?
2、青銅器有哪些的種類?
3、青銅器有哪些特點?(可以通過和舊石器時代、新時期時代工具進行對比,總結歸納。)
教師展示司母戊鼎、四羊方尊等青銅器圖片。
教師介紹“青銅器時代”和“青銅文明”的概念。
(板書)三、金文
教師引導學生閱讀課文第三部分“金文”的內容和“小資料”,回答下列問題:
1、什么是金文
2、迄今發現最長的金文是在什么器物上?
3、金文有什么歷史價值?
教師展示刻有文字的青銅器的圖片,請同學們觀察。比較金文和甲骨文的特點及歷史價值。
板書設計
歷史教案 11
教學目標
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的發現及生活情況;舊石器時代、氏族與氏族公社。
通過對教材的閱讀和學習,使學生初步掌握祖國境內的最早居民相貌與生活的情況。以教材為藍本并附以一些課外內容,如:考古資料、圖片資料、文字記載、本地遺跡等讓學生見識到歷史學科的豐富多彩從而開拓眼界。
引導學生分析元謀人-北京人-山頂洞人這些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不斷進化、演變的過程,幫助學生探究這一過程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從而使學生體會到勞動創造世界和人類本身。指導學生學會使用教材、分析教材并從中吸取有效信息的方法。通過介紹我國是世界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激發學生的愛國主義感情。
教學建議
重點分析
北京人及其生產、生活情況是重點。因為北京人的考古資料十分豐富,得到了完整的頭蓋骨和較多生產生活遺跡,可以充分證明北京人制造工具、使用天然火等情況,區別人和動物,證明勞動創造了人。
山頂洞人。山頂洞人的生活地域與北京人相同,與北京人相比較,在體質和腦容量方面與現代人更加接近,掌握的生產技術等方面也有了很大進步。從對比中可以了解到人類的演進過程。
難點分析
⑴對一些專有名詞的理解是難點,如:原始社會、氏族公社等。由于學生年齡小,以前接觸歷史知識很少,加之時代久遠理解起來比較困難。
⑵勞動創造了人是難點。初一的學生尚未接觸到社會發展史,對于人類進化的知識幾乎是空白,恩格斯的話對于初一的學生理解起來一定很吃力,需教師循循善誘。
教法建議
教師讓學生思考“山頂洞人比北京人有哪些進步”井引導學生從體質特點、制造工具、使用火、社會組織形式、觀念等幾個方面進行比較,初步學會通過對比認識、理解歷史知識的方法。
教學設計示例
教學重點:北京人、山頂洞人
教學難點:原始社會、氏族公社、勞動創造了人
教法設計:
教師講解,學生分析討論相結合;建議有條件的地區(如北京、陜西)可以參觀原始社會遺址。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都知道,人類是萬物的.主宰,是地球的主人,有人類才有人類社會的歷史,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來的?上帝造人的傳說(講上帝造人的故事),盤古開天辟地、女媧造人的傳說(讓學生講故事),反映了人類對自身的困惑。隨著科學的發展,人們終于認識到,人類是生物進化的結果,是由古猿的一支發展來的。今天我們就帶著這些問題去學習第一課,祖國境內的遠古人類。
一、祖國境內最早的人類
1、元謀人
建議教師先讓學生看書第一頁“我國遺址分布圖”同時告訴學生我們的祖國地域遼闊,肥沃的土地是我們的`衣食之潭,眾多的江河給我們灌溉之利,縱橫的山脈,茂密的森林蘊藏著豐富的寶藏。早在遠古時期,中華民族的祖先就勞動、生息、繁衍在這片富饒、美麗的土地上。提出問題“在這些遠古人類中,誰是我國最早的人類?他的發現時間和地點?”學生讀書,并回答問題。教師在肯定學生的回答后,簡單補充一些有關元謀人的知識。教師再次向學生提出問題,“看完我國遺址分布圖后同學們有什么感想?”學生的答案中會有分布較多或均勻的說法,教師少作補充后指出,我國是世界上目前發現遠古人類遺址最多的國家,從而激發學生的自豪感和愛國熱情。
二、北京人
關于北京人建議教師先介紹有關賈蘭坡教授的故事和北京人頭蓋骨發現、失蹤的經過,引起學生的興趣,同時告誡他們——落后就要受欺,落后就要挨打這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同時引入一個考古學知識即只有發現了頭蓋骨才能復員古代人類的面貌。這就是為什么元謀人的相貌不能夠復員而北京人可以。引起學生興趣后,指導學生閱讀教材。
1、地點北京西南周口店龍骨山山洞里。
1929年,我國考古學家裴文中發現了一個完整的頭蓋骨,奠定“北京人”在科學上的堅實基礎。以后,考古學家在周口店又先后發現了五個比較完整的北京人頭骨,還有152枚牙齒、10多塊上、下肢骨。同時出土的文化遺物,有石器和經過打擊的石片10萬多件,有用火的遺跡,還有虎類、鹿類等100多種動物骨化石,其中腫骨鹿和鬣狗就各有20xx多個個體。
2、距今年代約70萬年至20萬年。
3、北京人的體質特征
建議教師讓學生觀察北京人頭部復原像,并試著說一說北京人的的體質特征。學生可能回答不全,教師補充。(前額很低,眉骨粗大,鼻子扁平,嘴巴突出,頭部微微前傾,還殘留某些猿類的特征)。
4、生活情況:
⑴使用打制石器。北京人的生產工具北京人把石塊敲打成粗糙的石器,使用這種打制石器的時代,叫作舊石器時代。北京人還把樹枝砍成木棒,作為狩獵和采集的工具。會不會制造工具,是人和動物的根本區別。當年,北京人就是用這些石器的木棒,采集植物的根、莖和果實,捕捉動物,還用石器來剝割動物的皮和肉。學生看課本上《北京人使用的石器》圖,圖上左邊的石器為砍砸器,邊緣經過打擊,砍砸器用來砍伐木柴和狩獵用的木棒;右邊的為刮削器,用于刮削木棒。
⑵已經使用天然火。指導學生自習教材有關使用天然火的內容并且看課本上《北京人用火取暖照明、燒烤食物》圖,并描述途中的景象(四個人在燒火取暖,一個人兩手抱著雙肩,似乎身子還在發冷,洞口一人人右手舉著火把,左手摟著柴草,洞外是黑洞洞的,遠方的天空似有一些星星)。教師提問:北京人會使用天然火之后是人類進化過程中的一大進步?(北京人用火燒烤食物,還用火照明,防寒、嚇跑野獸。用火燒烤食物,吃到了熟食,縮短了消化的過程,減少了疾病,促進了體質的發展。北京人使用火,就增強了征服自然的能力。)
⑶過著群居生活。讓學生閱讀北京人的群居生活的段落,討論:北京人為什么過群居生活?北京人群居生活的情況怎樣?學生結合課文和一些相關知識,應較容易地回答出答案。(北京人生活的環境險惡,工具簡單粗糙,只靠個人力量,無法生活下去。所以,北京人為了生存,不得不幾十個人在一起,依靠集體的力量打野獸,采集植物果實、根莖,過著群居生活。)(北京人共同勞動,分享勞動果實,生活艱苦。)
通過北京人的生活情況的分析,使學生明白艱難險惡的自然環境逼迫類人猿為生存而斗爭,制造簡單粗糙的工具去獲取食物,這個過程就是勞動。勞動促進了人的發展。如果不是環境險惡,類人猿不需勞動即能獲得食物,人類也就不會出現了。所以說:勞動創造了人。
5、北京人與山頂洞人的區別:
名稱
時間
相貌
用火
工具
社會生活
學生通過此表格的填寫,不但加深了對北京人和山頂洞人的了解,而且對于人類在漫長的演化過程中是的發展、進步的有了比較,有利于學生對教材的理解。
教師總結:人類歷史的發展是漫長的也是艱難的,在祖國境內最早的居民之后又有哪些人類活動,讓我們繼續去學習去探索。
【歷史教案】相關文章:
關于歷史教案01-12
數學及歷史教案04-24
歷史教案模板08-08
古代歷史教案12-15
初中的歷史教案05-06
《古代希臘》歷史教案05-06
高中歷史教案01-04
古代羅馬的歷史教案05-06
初中歷史教案04-30
古代歷史歷史教案1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