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精選13篇)
作為一位不辭辛勞的人民教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空氣》初中化學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1
教學目標
知識技能:了解空氣的組成;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有大致的印象。
能力培養: 繼續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對化學現象的科學描述能力。
科學思想:通過對空氣成分的認識培養學生嚴謹的科學態度。
科學品質:通過介紹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使學生受對待任何事物必須有一個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科學方法:通過實驗探討空氣的組成成分。
重點 、難點:
初步掌握空氣的各組成成分,了解惰性氣體的特殊性質和應用。對空氣污染的`防治。
教學過程(設計)
教 師 活 動
學 生 活 動
設 計 意 圖
在我們的生活環境中有空氣,可是空氣是一種什么樣物質呢?
在十八世紀70年代前,人們一直認為空氣是一種物質。直到瑞典化學家舍勒和英國的普利斯特里認識空氣中有一種能供給呼吸維持生命后,人類才揭開與自己生存有著重要意義的空氣的面紗。
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總結前人的基礎上,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養氣)和氮氣(不可維持生命)組成的結論。
一、 瑞雪——舍勒
英國——普利斯特里
法國——拉瓦錫
討論,回答
傾聽
設疑問創設情境。
拉瓦錫的鐘罩實驗
在燃燒匙內放入紅磷,在酒精燈外焰上點燃后伸入集氣瓶內,塞緊瓶塞,觀察紅磷燃燒的現象和鐘罩內水面的變化情況。
觀察后描述出實驗現象。
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
1.紅磷燃燒的實驗現象
2.為什么會出現水面上升的情況?為什么水 面上升到瓶的容積約1/5處就再上升?
回答:2 因為紅磷只和空氣中氧氣發生反應,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認識鐘罩實驗的意義。
空氣成分示意圖
氧氣占空氣體積的21%
氮氣占空氣體積的78%
二氧化碳占空氣體積的0.03%
惰性氣體占空氣體積的0.94%
其它氣體和雜質占空氣體積的0.03%
觀察、討論,是不是體積分數所占較小的氣體的作用較少呢?
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
三、空氣污染的防治
空氣中有害物質分為:有害氣體和粉塵
大氣污染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
大氣污
染的主要防治方法:
1.認真執行《環境保護法》。
2.合理工業布局,改革生產工藝。
3.工業三廢經過處理達標后再排放。
4.積極合理開發新能源。
5.植樹造林。
學生記憶。
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防治污染的能力和方法。
四、稀有氣體(惰性氣體)
特殊物理性質:通電發出有色光
通入氖氣發出紅光,用于航空、航海指示燈
通入氙氣發出強光,用于飛機場照明和醫學專用
學生傾聽,記憶。
理解“霓虹燈”的原理。
課后記:在課堂上加入一些有關空氣污染和霓虹燈的有關知識,可有效提高課堂學生學習氣氛。另外,在介紹認識氧氣的課外知識中加入1802年德國漢學家克拉普羅特所著《第八世紀時中國人的化學知識》一書引起的世界化學界的爭論,從而得出在1100多年前的“至德元年”(中國在南北朝583-586和唐朝756-758出現兩個同樣年號)中國人馬和已經對氧氣作了深入研究。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2
一、課標要求
1、知識與技能:知道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用途,空氣污染及環境保護的有關知識。
2、過程與方法:通過實驗探究空氣的組成,了解探究的一般過程;聯系生活經驗,認識純凈物和混合物,初步了解對物質進行分類是化學學習方法之一。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通過對空氣的組成的實驗研究,激發學習和探究的興趣,培養合作和勤于思考的科學作風,體驗探究成功的樂趣。
二、實驗準備
1、帶雙孔膠塞的集氣瓶、導管、膠管、彈簧夾、燒杯、燃燒匙、酒精燈、火柴。
2、紅磷
三、課堂程序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1、思考并回答
⑴你能用一個簡單的實驗或列舉實例說明空氣確實存在嗎?
⑵空氣中含有哪些成分?如何證明這些氣體的存在?
2、實驗探究2-1: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
學生猜想:
教師演示:
現象:
文字表達式:
學生閱讀教材第22頁-23頁,交流對空氣組成及成分的'了解。
討論(第23頁及25頁):
識記:空氣的成分( 計算)
(二)根據空氣的組成特點談談你對純凈物和混合物的認識。
你能夠聯系生活經驗舉例說明嗎?
純凈物:定義 舉例
混合物:定義 舉例
(三)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資源。
閱讀教材第24頁-26頁,列表說明氧氣、氮氣、稀有氣體的用途。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知道空氣中氧氣含量測定的原理,初步形成基本的化學實驗技能,能設計和完成簡單的化學實驗。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學生參與實驗設計,并對實驗結果加以觀察分析,體驗科學探究的意義和基本過程。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增強學生對科學知識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學習化學的濃厚興趣。通過分組討論實驗方案,共享實驗成果,發展學生善于協作、勤于思考、嚴謹求實、勇于創新和實踐的科學精神。
二、教學策略
本節課總的教學策略是創設教學情景,通過體驗式教學法討論法、探究式教學法、實驗教學法、學生自主學習法等多種方法相結合,為學生創設更多的學習空間,讓學生更可能多地體驗到知識的產生、發展,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三、教學過程
導課:謎語導入,提出探究問題
老師先請學生猜一個謎語:一物到處有,用棒趕不走;眼睛看不見,手摸也沒有;咀嚼無滋味,沒它活不久。學生回答:是空氣。教師引出今天研究的課題與空氣有關,然后提問學生:空氣就在我們身邊,如何用學過的知識證明他們的存在?因為這些知識是學生生活中能親自感悟到的問題,所以有很高的積極性,學生積極回答問題:給車胎打氣;風;空玻璃瓶在盛滿水的水槽中側立時,有氣泡冒出;樹葉飄落下來,等等。
教師引出探究性問題:從生活經驗和以往的探究活動中,我們知道了空氣中含有氧氣、二氧化碳和水蒸汽。那么,空氣中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多少呢?讓我們一起探究:設計實驗,測定空氣中氧氣的體積分數。學生分成6個活動小組,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充分想象,分析和推理,能主動地或在教師的啟發下對問題可能的答案大膽的提出假設。
學生開始實驗探究
(一)提出問題:空氣中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多少?
(二)做出猜想與假設: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1/5。
(三)設計實驗方案:學生進行自主探究,分組設計實驗,預期實驗結果。
學生分小組討論,設計實驗依據的原理是什么,教師給以適時地點撥、引導,共同得出實驗原理。
1、實驗原理:可燃物在空氣中燃燒,消耗氧氣,集氣瓶中氣體減少,減少的體積等于消耗掉的氧氣的體積,容器中的壓強下降,水被沿導管吸入集氣瓶,進來水的體積等于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2、選擇實驗藥品:學生大膽想象,可選木炭,鐵絲,硫磺,蠟燭,紅磷,白磷等。
每個小組各選擇一種物質進行討論,預測實驗能否成功。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交流。學生小組發言:
1組:我們認為選木炭不行,通過查閱資料知道木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消耗了氧氣,但有新的氣體生成,瓶內壓強基本不變,水不會流入集氣瓶。
2組:我們認為選鐵絲不可行,鐵絲在空氣中不會燃燒。
3組:我們認為選硫磺不可行,通過查閱資料知道硫磺燃燒生成二氧化硫氣體,消耗了氧氣,但有新的氣體生成,瓶內壓強基本不變,水不會流入集氣瓶。
4組:我們認為選蠟燭不可行,通過查閱資料知道蠟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和水蒸氣,消耗了氧氣,但有新的氣體生成,瓶內壓強基本不變,水不會流入集氣瓶。
5組:我們認為選紅磷可行,紅磷燃燒生成固體物質,消耗氧氣,裝置內壓強變小,燒杯中的水流入廣口瓶。
6組:我們認為選白磷可行,通過查閱資料知道白磷比紅磷容易燃燒,白磷燃燒生成固體物質,消耗氧氣,裝置內壓強變小,燒杯中的水流入廣口瓶。
教師和學生一起交流總結:同學們分析地非常好,我們選的藥品是白磷和紅磷,沒有選鐵絲,是因為鐵絲不會燃燒,也沒有選木炭、硫磺和蠟燭,原因是他們都生成氣體,裝置內壓強基本不變。教師進一步引導,如果我們選了這些物質,有沒有更好的方法來實現我們的預期實驗現象呢?同學們積極思考并討論。有的小組提出,能不能將生成的氣體吸收處理呢?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
教師提示:生成的氣體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硫可以被氫氧化鈣或氫氧化鈉溶液吸收,學生想到了,可以在裝置中事先放入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把燒杯中的水換成稀氫氧化鈉溶液,就可以觀察到明顯的現象了,同學們恍然大悟,原來生成物是氣體也可以用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啊!
3、確定實驗裝置:學生自己選擇實驗儀器,并組裝好實驗裝置。教師鼓勵學生在課本上所給實驗裝置的基礎上進行改進,有創新,有超越,大膽提出自己的想法,設計出不同的實驗裝置,培養學生的求異精神。小組間互相交流,討論設計出比較簡單且現象明顯的實驗裝置。教師給以適當的點撥。
實驗步驟:學生自己按照所選藥品、實驗裝置設計實驗步驟。
通過小組間交流、集思廣益,初步設計出實驗方案,教師在幫助提示、充分、完善,使實驗設計科學,可行性強,最后制定出如下探究方案
第1、2小組制定實驗方案如下;
選擇合適的藥品:紅磷水
選擇合適的儀器:標刻度的集氣瓶、帶導管的橡皮塞、燃燒匙、止水夾、燒杯、橡皮管、酒精燈
實驗步驟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燃燒匙內裝滿紅磷,將橡皮管上的止水夾加緊。
③將燃燒匙內的紅磷在酒精燈火焰上點燃,迅速伸入集氣瓶內,塞進橡皮塞。
④等集氣瓶冷卻到室溫時,把導管插入水中,打開止水夾。
⑤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第3、4小組制定方案如下:
選擇合適的藥品:白磷熱水
選擇儀器:帶支管的試管、氣球、膠塞、水槽、鐵架臺、鐵夾、燒杯
實驗步驟:
①將氣球系在支管處,將支管分成五等份
②取適量的白磷放在試管底部,塞好橡膠塞
③將盛有熱水的燒杯放在鐵架臺上,并把試管固定在鐵夾上,下部接觸熱水,加熱白磷。
④等試管冷卻后取下,倒放入盛有水的水槽中,取下膠塞
第5、6小組制定方案如下:
選擇合適的藥品:蠟燭氫氧化鈉溶液
選擇合適的儀器:標刻度的集氣瓶、帶導管的橡皮塞、燃燒匙、止水夾、燒杯、橡皮管、酒精燈、氫氧化鈉溶液
實驗步驟:
①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燃燒匙內裝好一支蠟燭,將橡皮管上的止水夾加緊,在集氣瓶內放少量的氫氧化鈉溶液。
③將燃燒匙內的蠟燭點燃,迅速伸入集氣瓶內,塞緊橡皮塞。
④等集氣瓶冷卻到室溫時,把導管插入燒杯的液體中,打開止水夾。
⑤仔細觀察實驗現象。
4、學生實驗
學生記錄實驗現象:以小組為單位匯報實驗現象
①1、2小組: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倒流入集氣瓶,約占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1/5;
②3、4小組:白磷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放出熱量,試管內液面上升,約占試管內空氣體積的1/5;
③5、6小組:蠟燭燃燒發出黃色火焰,冷卻后打開止水夾,水倒流入集氣瓶,約占集氣瓶內空氣體積的1/5;
5、實驗結論: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剩余的氣體不支持燃燒,約占空氣總體積的4/5。
營造交流平臺,分享探究成果。
(四)反思與評價:學生通過本次探究實驗知道了,選擇藥品要只與氧氣反應,生產物可以是固體,也可以是氣體,若生成氣體,要將氣體進行吸收處理,同時要保證裝置的氣密性良好。
(五)表達與交流:有的小組實驗中看到進入的水少于1/5,有的學生急于想把自己的體驗和發現告訴同學,也有的學生急于想知道自己失誤所在,這時,教師就給學生營造一個交流的氛圍,使他們在交流中取長補短,共同進步,找出出現各種現象的原因。這樣學生在實驗操作時的注意點:如
a.燃燒匙中的藥品為什么要裝滿?
b.紅磷、白磷和蠟燭點燃后為什么迅速伸入集氣瓶中,蓋緊橡皮塞?
c.為什么等集氣瓶冷卻到室溫時,打開止水夾?等等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六)師生共同小結
四、教學體會
以上就是根據福建招考要求為大家分享初中化學教案,希望大家仔細閱讀,提高我們的學科知識與教學能力。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4
教學目的
1.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和防止污染;了解稀有氣體的化學特性和用途。
2.通過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實驗,培養學生的分析思維能力和觀察能力。
3.通過人類認識空氣的簡史介紹,使學生認識到進行科學探索,必須具有嚴肅認真、實事求是的科學精神和態度。
重點和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了解空氣污染給人類帶來的危害,以增強學生的環保意識。
教學方法
談話、研討、講解相結合的啟發式教學
教學過程
〔引言〕在我們人類生存的環境當中,時時處處都充滿著一種“看不到又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既是一切動植物生命的支柱,也是重要的、廉價的自然資源,它就是我們在小學自然課上已經學到,今天將要進一步學習的空氣。
〔板書〕 空 氣
〔提問〕空氣就在我們的周圍,你對它已有哪些了解?
(提示:它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
〔小結〕空氣是一種無色、無氣味的氣體,它不是一種單一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物質組成的。人們已經測知它的成分有:
〔板書〕 一、空氣的組成
1.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大約):
〔講述〕 空氣的主要成分是:氮氣約占總體積的4/5,氧氣約占1/5。
〔提問〕 你知道氮氣和氧氣在性質上主要的不同嗎?
(氧氣支持燃燒,氮氣不支持燃燒。)
〔講解并提問〕實驗可以證明:紅磷能在空氣中燃燒,實質上只是紅磷跟空氣中的氧氣發生反應,生成五氧化二磷。五氧化二磷是一種白色固體,且極易溶于水。
根據上述知識,你能設計一套實驗裝置用來證明空氣中含有大約1/5體積的氧氣嗎?
(給學生一定時間的思考和議論)
〔演示實驗〕
①展示如圖裝置
②介紹儀器名稱、裝置原理和紅磷燃燒的位置
③提示學生注意觀察操作方法和實驗現象后,教師操作。
〔提問〕
①你看到了哪些現象?
②為什么紅磷燃燒會生成大量白煙?白煙是什么物質?
③為什么打開止水夾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或稱反應容器)中?又為什么進入集氣瓶中的水,只占集氣瓶體積的約1/5?
④剩余的4/5體積的氣體主要是什么?你如何加以證明?
⑤你認為這個實驗成功的關鍵是什么?
〔小結〕根據學生回答情況進行小結。
〔講述〕人類對空氣的研究和認識,經歷了很長的歷史時期,期間許多科學家都做過類似的實驗,但都未能取得明顯的成果。直到18世紀末法國化學家拉瓦錫在前人工作的基礎上,通過實驗得出了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結論。他所以能獲得突出的成果,關鍵是他敢于破除當時傳統的錯誤理論(燃素說)的.束縛,能夠尊重實驗事實,并做出了嚴謹的、實事求是的分析和判斷。
在19世紀末以前,人們還深信空氣中含有氧氣和氮氣。后來,隨著科學技術水平的不斷發展,科學家才陸續發現了稀有氣體等其它成分。
〔引言〕下面我們簡單的了解一下稀有氣體。
〔板書〕2.稀有氣體
稀有氣體是氦、氖、氬、氪、氙等氣體的總稱。
〔講述〕 稀有氣體因在空氣中含量極少而得名,以前曾被叫做惰性氣體,這是因為過去,人們認為它們不跟其它物質發生反應的緣故。隨著科技的發展,人們發現在一定條件下,它們也能跟某些物質反應,生成其它物質,故改稱為稀有氣體。
由此可見,任何事物都不是絕對的,因此把稀有氣體稱為惰性氣體是不科學的。
〔閱讀〕課本使學生了解稀有氣體的特性和用途
〔講述〕大家對空氣的組成已有了進一步的了解,一般來說,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但是隨著現代化工業的發展,若不重視工業廢氣,特別是有害氣體的回收和處理,任其進入空氣,就會帶來空氣污染,嚴重損害人體的健康,影響作物生長,形成對自然資源的破壞。
〔簡介〕英國倫敦、日本四日市或美國洛杉磯等空氣污染事件,以說明空氣污染的危害性和防止污染的重要性。
〔板書〕 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止
1.污染空氣的物質
(1)粉塵:水泥粉塵、煤煙粉塵、各種礦塵等。
(2)氣體: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
(1)礦物燃料(煤和汽油、柴油等)的燃燒
(2)化工廠的廢氣
(3)水泥廠的粉塵
(4)燃放煙花爆竹
(5)焚燒枯枝野草樹葉等
 
; 3.防止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
(1)工廠做到廢氣回收與處理
(2)發展民用煤氣生產
(3)嚴禁燃放煙花爆竹
(4)禁止焚燒樹葉、野草
(5)提高汽油、柴油質量
〔小結〕防止空氣與環境污染,保護人類生存環境,是每個人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練習〕(投影出示練習題)
在相同條件下:
①分離100L空氣,大約可得氧氣______L,可得氮氣______L。
②分離______L空氣,可獲得42L氧氣。
③分離空氣獲得氧氣63m3時,同時可獲得氮氣______m3。
〔作業〕略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5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并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認識。
能力目標: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污染與防治。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課堂討論啟發式講解法。
教學用具:
儀器:鐘罩、水槽、燃燒匙、單孔橡皮塞、集氣瓶、燒杯、乳膠管、導管、雙孔橡皮塞、止水夾、酒精燈。
藥品:紅磷、水。
其它:火柴。
教學過程:
【引入】大家用手捏住鼻子,什么感覺?為什么?對,感覺憋,因為我們每時每刻都要呼吸,吸入的就是空氣。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與空氣有關的知識。
一.空氣是由什么組成的
【提問】
1、空氣就在你周圍,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質嗎?
2、空氣是一種單一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呢?
研究空氣組成科學家:法國化學家拉瓦錫。
實驗過程;1、把少量汞放在密閉的容器里連續加熱12天。
實驗現象;一部分的液態汞變成了紅色粉末。同時容器里空氣的體積差不多減少了1/5。
實驗過程;2、把汞表面上所生成的紅色粉末收集起來,放在另一個較小的容器里再加強熱。
實驗現象;紅色粉末又生成了銀白色物質和能使帶火星木條復燃的氣體。
實驗結論:空氣由氮氣和氧氣組成,其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1/5的結論。
二.驗證實驗
實驗原理:利用紅磷燃燒消耗密閉容器內空氣中的氧氣,使密閉容器內壓強減小,在大氣壓的作用下,水進入容器,進入容器內水的體積即為減少的氧氣的體積。
點燃
紅磷+氧氣————→五氧化二磷
實驗裝置:
①儀器:集氣瓶、橡膠塞、燃燒匙、導氣管、
乳膠管、彈簧夾、燒杯、酒精燈及火柴
②藥品:紅磷、水
實驗步驟:
①連接裝置并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②在集氣瓶內裝入少量的水,再把剩余的容積分成五等份,并用橡皮筋做上記號;
③用彈簧夾夾緊乳膠管,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緊;
④燃燒結束并冷卻至室溫后,打開彈簧夾。
實驗現象:
①紅磷燃燒,發出黃色火焰,有大量白煙生成,放出熱量;
②冷卻后,打開彈簧夾,水沿導管進入集氣瓶,進入集氣瓶內水的體積約占集氣瓶內空氣總體積的1/5。
實驗結論:
空氣中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
思考與討論:
結果偏小的'原因有哪些?偏大的原因又有哪些?
偏小的原因:
1、紅磷量不足;
2、未等集氣瓶冷卻到室溫就打開止水夾;
3、裝置氣密性不佳;
4、實驗前,導管中未充滿水。
偏大的原因:
1、點燃紅磷插入集氣瓶速度太慢;
2、止水夾未夾緊。
三,空氣組成
成分
氮氣N2
氧氣O2
稀有氣體
二氧化碳CO2
其他氣體和雜質
體積分數
78%
21%
0、94%
0、03%
0、03%
四,純凈物與混合物
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物質混合而成的物質叫作混合物。
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物質叫作純凈物。
【小結】
①空氣不是單一成分的物質;
②空氣中有1/5體積的氧氣,剩余氣體不支持燃燒;
③空氣的組成(強調體積分數)。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6
一、教學目標
1、認識空氣的成分,說出各成分的大致含量
2、了解混合物及純凈物的概念
3、知道空氣各成分的主要用途
二、重點、難點
1、空氣的主要成分及其體積分數,混合物與純凈物
2、空氣的主要成分確定
三、教學準備:
準備教材中“測定空氣里氧氣含量”實驗的有關器材
四、教學安排:
一課時
五、教學過程
[引言]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氣體?
空氣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種物質組成還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呢?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有關空氣的知識。
[板書]2.1、空氣的成分
[提問]1.空氣實實在在的存在,你能否舉出空氣存在的例子呢?
2.空氣就在你周圍,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質嗎?
3、空氣是一種單的一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呢?你能用實驗來證明嗎?
引導學生設計實驗裝置,了解實驗原理
原理:利用化學變化特點,用一種物質同空氣反應,若空氣無剩余,則空氣的成分單一,反之,成分不唯一。
具體裝置:連通器原理,利用氣體消耗后的氣壓縮小,水面上升,測定空氣的成分。
注意事項:生成物應該為固體、液體,不能為氣體(為什么),測量水面高度時,應等到恢復倒室溫時。
[演示實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課本p.26圖2-1)。介紹儀器名稱,操作順序,提示學生觀察要點: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和水面變化的情況。
[分析討論]啟發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課本中的問題:
1、空集氣瓶中裝得是什么?
2、瓶內出現了什么現象?
3、紅磷燃燒消耗了瓶內什么物質?
4、觀察到什么現象,為什么?
觀察現象產生的問題
1.水面為什么會升高?
2.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說明空氣中含有什么樣的氣體?
3.為什么紅磷燃燒時只消耗了鐘罩或集氣瓶內氣體的1/5而不是全部呢?
[解答]1、瓶中裝的.是空氣
2、紅磷在瓶中燃燒,產生大量的白煙,一段時間后熄滅。
3、磷燃燒消耗了瓶內的氧氣,氧氣消耗完畢,紅磷停止燃燒。
4、松開止水夾后,水倒流至集氣瓶中,大約占集氣瓶的1/5。
[板書]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是單一的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組成。
空氣中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氮氣。
[閱讀、討論](課本28頁)
1、空氣中各種成分的體積分數是多少?
2、空氣的組成是怎樣發現的?
3、氮氣和稀有氣體有什么特征和用途?
4、空氣的各組分的比例是否固定不變?
[小結]1、空氣的成分其積極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2、利用實驗,仔細觀察,不放過任何細節。科學探究的精神。(拉瓦錫、瑞利)
3、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發生化學變化。用途:沖氮包裝,燈泡中沖氮氣(為什么?);但是,在高溫下,可以同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用途:制取氮肥,合成染料、制造炸藥。
稀有氣體:一般不同其他物質反應,曾稱之為‘惰性氣體’。
用途:焊接保護氣,通電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用途:霓虹燈,激光技術
氦氣:密度很小, 用途:探空氣球(為什么不用氫氣)
六、板書設計:
空氣的成分
1、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是單一的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組成。
2、空氣的成分其積極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3、氮氣:常溫下化學性質很穩定,很難發生化學變化。用途:沖氮包裝,燈泡中沖氮氣(為什么?);但是,在高溫下,可以同某些物質發生化學反應。用途:制取氮肥,合成染料、制造炸藥。
4、稀有氣體:一般不同其他物質反應,曾稱之為‘惰性氣體’。
用途:
七、教后反思:
上面對空氣課時知識的講解學習,同學們都能很好的掌握了吧,希望同學們很好的參加考試工作哦。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7
教學目標:
1.了解空氣的組成;
2.了解什么是混合物和純凈物,并能進行區別;
3.了解排水集氣法的基本原理;
4.簡單了解氮氣和稀有氣體的特性和用途以及空氣的污染和污染防治的有關知識。
教學重點:
1.通過實驗判斷空氣的組成;
2.能區別簡單的混合物和純凈物。
知識與技能:
1.知道空氣的成分及其體積分數;
2.初步了解簡單儀器的使用,學會簡單的實驗操作;
3.了解氮氣、稀有氣體的化學性質和用途;
4.了解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預防大氣污染。
過程與方法:
初步體驗化學探究的過程,體驗動手操作的愉悅,學會觀察、思考、分析、聯想,敢于發表自己觀點,善于交流與討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初步形成探究的欲望,培養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和嚴謹的.科學態度,增強環保意識。
教學重點、難點:
探究空氣的成分,純凈物、混合物概念的形成。
教學方式:
科學探究,實驗——討論——歸納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提出問題:
1.你對空氣了解多少;
2.你能證明空氣的存在嗎?
3.你能“捕捉”到空氣嗎?
設計意圖:
創設情景、激發興趣,培養學生積極動腦、積極發言的習慣。
一、探究空氣的成分
空氣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的,各組分氣體的體積分數大約是:氮氣78%,氧氣21 % ,氦、氖、氬等稀有氣體0.94 % ,二氧化碳0.03 % ,其他氣體和雜質0.03 % 。
混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混合而成的是混合物。
純凈物:只由一種物質組成的叫純凈物。
純凈物有固定的組成,混合物沒有固定的組成。
講解:我們已經知道空氣是一種有多種成分的氣體,且空氣中各成分的含量是不相同的。
1.觀察紅磷燃燒現象;
2.觀察進入集氣瓶中水的體積。
設計意圖:
培養學生觀察能力、分析能力,體驗科學探究過程,讓學生學會歸納小結、整理知識。
引出混合物和純凈物概念,培養學生知識遷移能力。
講述空氣成分的發現史,培養學生們嚴謹的科學態度和一絲不茍的學習習慣。
學生實驗:“捕捉”空氣的實驗。
提問:怎樣把一只集氣瓶中的空氣“捕捉”到另一只集氣瓶中?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動手操作能力。
二、氮氣和稀有氣體
講解氮氣的性質和用途,使學生對空氣中主要成分氮氣用途有所了解。
植物吸收氮的原理:引導學生閱讀并講解,講述稀有氣體化學性質和它在生產和科研中的用途。
設計意圖:
拓展學生知識面,形象、直觀地了解稀有氣體。
三、人類需要潔凈的空氣
提問:
1.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被污染后空氣會造成哪些危害?
3.怎樣防止空氣被污染?
設計意圖:
聯系實際,體現“學以致用”的原則,培養學生環保意識。
空氣質量的監測和日報:
了解空氣質量日報的主要內容:首要污染物,空氣污染指數,空氣質量級別,拓展學生的知識面,增強環保意識。
小結:培養學生概括能力。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8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了解人體的元素組成;了解元素對人體健康的重要作用
能力目標:查閱資料、處理信息的能力
教育目標:保護健康、關愛生命
教學方法:
閱讀、討論
教學程序:
教學內容
課前準備內容:
1、調查常見的保健品及藥物中各元素的成分及含量
2、上網搜集有關元素對人體的作用及影響的資料
3、收集常見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等資料
新授一、元素在人體中的含量及作用:
1、成人體的元素:50余種,其中較多的是11種,總質量為人體總質量的99.95%。
2、常量元素:占人體總質量的0.01%以上,如鈣、磷、鉀
3、微量元素:占人體總質量的0.01%以下,如:鐵、鋅、硒、碘等
4、作用: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促進身體健康、構成人體組織
二、元素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人體中的元素:必需元素;非必需元素;有害元素
1、交流調查的報告:
以小組形式進行:
(1)匯報鈣的有關內容宣讀
(2)匯報鉀的有關內容展示
(3)匯報鈉的有關內容
(4)匯報碘的有關內容
2、進行討論:可正反方進行辯論、小組間相互補充、同學間
互相補充
3、歸納、總結、整理:
鈣:總量:1.2千克;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
作用:使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
缺乏:發育不良、得佝僂病、骨質增生
鈉:總量:80~120克;主要以鈉離子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外液中
作用:維持人體內的水分和維持體液恒定的pH
鉀:總量:每千克體重約2克;主要以鉀離子的形式存在于細胞內液中
作用:維持人體內的水分和維持體液恒定的pH
碘:含量:25~50毫克;存在于甲狀腺素中
缺乏:影響生長發育,造成思維遲鈍,引起甲狀腺xx
三、常見食品中各元素的含量:
1、閱讀課本P97內容
2、交流各組收集的資料展示
討論題:
1 、為什么不能盲目“進補”?
2 、常見的甲狀腺xx、齲齒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應該怎樣預防?
3 、我們應該怎樣科學地飲食?
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
反思和體會:元素對人體健康起著重要作用,但即便是必需元素也要把握合理的攝入量。我們應運用所學知識合理安排飲食,保證身體健康,關愛生命,提高生存質量。
作業目標:P84~86
課后記:本節知識符合學生的興趣,進行順利。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9
教學目的
知識:通過實驗,使學生了解空氣的組成,并對空氣的污染和防治有所認識。
能力:初步培養學生觀察實驗,分析問題的思維能力。
思想教育: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及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
重點難點
了解空氣的組成及空氣污染與防治。
教學方法
實驗探討法、課堂討論啟發式講解法。
教學用具
儀器:鐘罩、水槽、燃燒匙、單孔橡皮塞、集氣瓶、燒杯、乳膠管、導管、雙孔橡皮塞、彈簧夾、酒精燈。
藥品:紅磷、水。
其它:火柴。
教 學 過 程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引入】人類和一切動植物的生命支柱是什么氣體?
空氣是一種“看不到摸不著”的天然物質,它跟我們的生活最密切,它是由一種物質組成還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呢?今天我們進一步學習有關空氣的知識。
【板書】第一章 空氣 氧
第一節 空氣
【板書】一、空氣的組成
【提問】1.空氣就在你周圍,你能描述它有哪些物理性質嗎?
2.空氣是一種單的一物質嗎?它主要由哪些成分組成呢?
【演示實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課本p.7圖1-1)。
思考、回答問題。
回憶什么是物理性質,思考回答問題。
激發學生學興趣,引入課題。
復習緒言中物理性質概念,使學生產生求知欲。引入空氣組成的討論。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師活動
介紹儀器名稱,操作順序,提示學生觀察要點:紅磷燃燒的主要現象和水面變化的情況。
【學生分組的實驗】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測定(教參p.7圖1-1)。
介紹儀器名稱,裝置原理,操作操作順序,注意事項。
用燃著的火柴檢驗瓶內剩余氣體。【分析討論】啟發引導學生分析討論:
1.紅磷燃燒生成五氧化二磷;說明紅磷燃燒所消耗的是空氣中的什么氣體?
2.為什么紅磷燃燒時只消耗了鐘罩或集氣瓶內氣體的1/5而不是全部呢?
3.用燃著的火柴伸入鐘罩或集氣瓶內,火柴熄滅說明了剩余氣體具有什么性質?
【板書】空氣是無色、無味的氣體,它不是單一的物質,是由多種氣體組成。空氣中主要成分是氧氣和氨氣。
【講述】人類對空氣認識的歷史過程(利用投影掛圖講解)。
【小結】空氣的成分其積極分數:氮氣(78%)、氧氣(21%)、稀有氣體(0.94%)、二氧化碳(0.03%)、其它氣體和雜質(0.03%)。
【投影】課堂練習一(見附1),指導學生做練習。
填寫觀察記錄:
紅磷燃燒時有大量
生成,同時鐘罩內水面逐漸 ,等燃燒停止,白煙消失后,鐘罩內水面上升了約 積極,剩余氣體約占總體的
用燃著的火柴伸入鐘罩內,火焰 。
實驗記錄:
紅磷燃燒時有大量
生成,打開彈簧夾后,燒杯中的水會進入集氣瓶,約占瓶容積的 。
火焰 。
分析、思考、討論、歸納得出結論。
理解記憶
閱讀課本p.7~p.8
準確記憶
做練習一
培養學生動手操作及觀察實驗的能力。
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激發學生學習化學的興趣,進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教育。
鞏固加深理解記憶。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
【問題引入】你知道污染空氣的是哪些物質?來源于哪里?如何防治空氣的污染嗎?(結合掛圖、投影討論)。
【板書】二、空氣的污染與防治
1.污染空氣的性質:粉塵、有害氣體。
2.污染物的主要來源:礦物燃料、化工廠的廢氣,汽車排放的尾氣等。
3.防治和減少空氣污染的方法:認識保護環境的重要性,消除、減少污染源。
【投影】課堂練習二(見附2)。指導學生做練習
【課后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使我們了解了空氣的組成,空氣的污染與防治,認識到保護環境是重要的,是每個公民都應盡的義務和責任。
【投影】隨堂檢測(見附4)
思考、看投影片討論。
閱讀課本p.9第二、第三自然段。
討論、歸納、綜合、記憶。
做練習二
歸納、總結
獨立完成檢測題
培養學生的環境意識。
加強學生對環境保護重要性的認識。
鞏固已學知識。
學生歸納總結,老師補充完整。達到本節教學目的。
及時反饋
附1:課堂練習一
1.空氣中按體積計算,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 )
(A)氧氣 (B)氮氣 (C)二氧化碳 (D)稀有氣體
2.在100升空氣里氮氣的體積大約是 ( )
(A)78升(B)78% (C)21升(D)21%
3.空氣中氧氣與氮氣的體積比約為 ( )
(A)4:1 (B)1:4 (C)1:5 (D)4:5
附2:課堂練習二
4.排放到空氣中的有害物質,大致可分為 ( )
(A)一類 (B)兩類 (C)三類 (D)四類
5.造成大氣污染的有害氣體是 ( )
(A)氮氣、氧氣 (B)稀有氣體、二氧化碳
(C)、一氧化碳、二氧化硫 (D)氮氣、二氧化碳
6.下列情況一般不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
(A)煤燃燒生成的煙 (B)汽車排氣生成的煙霧
(C)人呼出的二氧化碳 (D)放鞭炮產生的煙霧
7.被污染了的空氣會嚴重地損害 的健康,影響 的生長,造成對自然資源及建筑物等的破壞。
8.在發展生產的同時,必須要充分認識 的重要性,注意消除 以保障人類的健康和保護自然資源。
附3:課堂練習答案
1.B 2.A 3.B 4.B 5.C 6.C 7.人體 作物 8.保護環境 污染源
附4:隨堂檢測
1.將下列數據(在空氣中的體積分數)序號填入有關物質后面的括號內。
(A)78% (B)21% (C)0.94% (D)0.03%
(1)二氧化碳( ) (2)氧氣( ) (3)氮氣( ) (4)稀有氣體( )
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空氣的成分是比較固定的,主要由氮氣和氧氣組成
(B)空氣中氧氣的質量占21%,氮氣占78%
(C)在通常狀況下,無色、無味氣體一定是空氣
(D)空氣是一種單一的物質,它是由空氣一種成分組成
3.桌子上入一個空燒杯,燒杯內 ( )
(A)是氮氣 (B)是氧氣 (C)是空氣 (D)沒有物質
4.證明空氣成分的科學家是 ( )
(A)法國的拉瓦錫 (B)瑞典的舍勒
(C)英國的道爾頓 (D)英國的普利斯特里
5.下列排放到空氣中的物質,不使空氣受到污染的是 ( )
(A)煤燃燒產生的煙 (B)石油化工廠排放的廢氣
(C)汽車排出的尾氣 (D)植物光合作用放出的氣體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10
一、教學目標
1.通過資料分析,了解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的影響。
2.嘗試了解身邊的空氣質量及空氣質量的相關知識。
3.通過學習討論,了解造成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知識,進而樹立學生的環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和難點
1.通過收集資料和分析資料,了解空氣質量對人體健康有哪些影響。
2.了解當地的空氣質量,并明確空氣污染的主要因素及防治。
三、教學設計目標和思路
本課目的在于讓學生明確空氣質量與人體健
康的密切關系,讓學生關注空氣質量。為此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設計“資料”及利用課本資料來創設學習情境,讓學生從中體會空氣質量與人體健康的關系,特別是使學生明確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嚴重危害,進而樹立環保意識。而對“當地空氣質量”的教學,一方面組織學生課前進行調查,利用課上時間進行交流討論來學習,另一方面則通過“空氣質量日報”、補充資料來加以拓展,使學生增加對空氣質量知識的認識。教學中設計“污染空氣的主要因素”的討論,旨在讓學生了解空氣污染的多樣性、嚴重性,進而為空氣污染防
治的學習埋下伏筆;而讓學生完成“倡議書”,主要是加深對所學知識的體會,確立環保意識,增強社會責任感,并通過評比展出來宣傳環保意識,服務社會,使全社會關注人類的生活環境,共同參與環境的保護。最后以詩的形式結束新課,可提高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便于掌握所學知識,同時也為學生指明了今后努力的方向。
四、教學過程
師:前面學習了人體的呼吸,我們知道了人每時每刻都在進行著呼吸,使外界氣體不斷進入肺部,又使體內氣體不斷排到體外。那么,你知道人每天呼吸多少次?又呼進呼出多少空氣?(生感興趣但又困惑。)
師:回憶上課內容,我們每分鐘呼吸多少次?
生:16次。
師:對,那么16乘上每天的分數就可以計算了吧!同學們算一下。生;(計算)23040次
師:很好,如果每次呼吸500毫升,那么一天呼吸多少氣體呢?生:(計算)11520000毫升(即11520升)。
師:人一天呼吸一萬多升氣體,可見空氣跟我們的關系十分密切。下面請同學們閱讀資料并思考。
投影:你知道嗎?
(1)小明同學家在2000年3月建了新房,于去年9月對新房進行了裝修和油漆,可新房里住了沒幾天小明和爺爺就覺得身體不適,不久他倆就生病住院了。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2)清晨,當你行走在一片樹林中,你會覺得空氣特別新鮮,心情格外地舒暢,精神也為之振奮,你能說出其中的理由嗎?
(生閱讀思考并小組討論,代表發言。)
生:油漆中的有害物質揮發到空氣中,人把它吸入體內后而引起的。師:好。
生:小孩與老人的抵抗力較差,所以小明和爺爺生病了。
師:對!生病與抵抗力也有關。
生:裝飾材料中也會揮發出有害物質,影響身體健康,從而致使他倆生病。
師:很好!有沒有其他的看法呢?
生:是房間里沒有通風透氣,使有害物質不能及時擴散而造成的。如果讓有害物質全部擴散后,再住到新房里就不會得病了。
師:有道理。那么第二題呢?
生:是因為植物光合作用吸收二氧化碳并產生了大量的氧氣。
師:對!
生:樹林的空氣里沒有灰塵等顆粒,也沒有有害氣體。
師:很好。
生:植物能釋放出一些物質,有的可以殺菌,有的.可以使空氣新鮮。師:對!同學們都回答得很好,從上面的討論學習中我們可以發現空氣質量的好壞與人的身體健康關系很大。請同學們閱讀課本“資料分析”
(1)(2)(3)并談談從中你知道了什么?獲得了哪些信息?說出你的理由?
(學生閱讀思考、小組討論并回答,代表發言。)
生:我知道了城市街道的空氣污染較公園等園林處嚴重,所以交通警察的發病率比園林工人高。城市工業區的污染比非工業區嚴重,因而工業區的發病率就高。吸煙對人的身體健康危害十分嚴重,但吸煙的人數在增多。
師:你講得很好。
生:我知道了呼吸系統的發病率越來越高,那是因為空氣被不斷污染,質量越來越差而造成的。
生:呼吸系統的發病率升高是因為空氣的污染越來越嚴重。
師:對!由以上事實我們不難發現空氣污染對人體健康的危害。那為什么還有那么多的人吸煙呢?同學們能否分析一下其中的原因呢?
生:可能他們不知道吸煙的危害,或吸煙已經習慣了。
生:他們已經吸煙上癮了,無法戒掉。
生:可能吸煙時有一種快樂的感覺吧。
生:吸煙是為了一些工作的需要,人際的交往或出于被迫無奈。師:你們分析得都很有道理,但必須明確吸煙是危害健康的。那么,有沒有哪位同學因好奇也吸過煙呢?請舉手。
(有好幾個學生舉起了手,師甚感驚訝但又很沉著。)
師:噢!我班有好幾位學生也吸過煙呢!那么,請你們談談吸煙的感受與體會。
生:我吸了一口就吐掉了,吸煙很嗆。
生:吸煙喉部難受,不舒服。
生:我吸了半口就咳嗽起來,嗆人。
生:吸煙不僅嗆人,而且熏得我流淚。
師:以上同學們講出了自己的體會,謝謝你們能坦誠地告訴老師。吸煙不僅危害自己,同時也會影響他人的健康,所以同學們不能再吸煙。“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11
一、 教學目標:
1、通過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認識空氣的組成,學習從混合氣體中除去某種氣體進而
測定其含量的方法。
2、結合社會生活了解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3、通過驗證通風不暢環境中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別和認識空氣質量日報,增強關愛自然的意識和責任。
4、在分析空氣組成基礎上,初步認識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二、 重點難點:
重點:讓學生認識空氣對人類和自然界的動植物的重要意義。知道空氣是自然資源。
難點:設計實驗方案,測定不同環境中空氣的成分。
三、 教學內容分析:
空氣的成分對于學生來說,不是陌生的內容,空氣污染對于人類的危害也是學生經常見聞的,而采用科學的方法測定空氣的組成,自己親手做實驗來比較通風不暢的環境與通風良好的環境的空氣的質量,會帶給學生從未有過的體驗,當學生真正認識了空氣的成分,了解了空氣中各種成分的重要用途,他們自然就會把空氣當成一種重要的自然資源來對待。
四、 教學對象分析:
初中三年級的學生認識能力已有了較大的發展,他們的認識由感性向理性深化,因此對于空氣成分的認識,已不在滿足于小學自然課上“知道空氣是物質,空氣是由多種成分組成的混合物,空氣可供給人和動物呼吸、可供燃料燃燒、空氣污染的危害嚴重”等常識,他們將在更高的層次上認識空氣,要思考空氣的成份是怎樣測定出來的?空氣中的這些成份是哪里來的?有什么作用?什么原因會導致空氣成分的改變?空氣成分改變會產生什么后果?
五、實驗用品:
酒精燈、注射器、玻璃管(內有細銅絲)、火柴、塑料瓶、澄清石灰水
六、教學過程:
一、認識空氣的組成
(引言)空氣是我們非常熟悉的物質,我們每時每刻都生活在空氣的“海洋”里,離開了空氣,一切生命就無法生存。那么你認識空氣嗎?你覺得空氣是單一成分的物質還是多一成分的物質呢?你知道空氣中含有那些物質?請你結合生活經驗用事實進行說明
1、教師組織學生們的研究討論和發言,隨著學生們的表述,板書出空氣中含有的物質。
學生積極、熱切地通過多種形式來表述自己對空氣的認識。引導學生在新舊知識經驗之間、在日常生活與科學知識之間建立起聯系,通過對已有知識經驗的運用、改造來學習新知識。
2、教師總結學生們的表述并提出新問題:今天我們的認識需要再深入一步,研究空氣中氧氣的含量。怎樣來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呢?
[活動天地]
教師引導學生思考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思路:
如何將密閉容器中的氧氣消耗掉而有不產生新的氣體?如何測得消耗掉氧氣的體積?
然后再給學生講清該實驗的反應原理、實驗裝置、操作要領,最后再把學生的思維擴出去:你還能設計那些實驗?(這個問題可留做課外作業,學生們進行研究性學習)
學生討論并表述觀點,在明確實驗思路及原理后,學生們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實驗,注意操作要領,觀察實驗現象,記錄實驗數據,分析數據,得出結論——氧氣大約占空氣體積的1/5。
3、教師引導學生以具體的物質如氧氣、空氣為例,水到渠成地引出混合物、純凈物的概念。
學生在感受空氣成分的基礎上認識到空氣是一種混合物,而氧氣、氮氣、二氧化碳等物質為純凈物。
學生初次接觸物質分類的知識,對混合物、純凈物的認識不可能非常清晰,教師可多列舉一些學生容易辨析的物質讓學生進行判斷。
二、關注空氣質量:
1、[實驗探究]通風不暢環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別
教師要引導學生明確:
●采集氣體樣品的方法
●讓學生學會檢驗二氧化碳
●初步學習通過對比實驗獲得結論的方法。
學生用自己想到的方法或用書上的方法課前采集操場上空氣樣品,課上采集教室內空氣樣品,利用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性質進行對比實驗,通過觀察到現象的不同而親身感受到通風不暢環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別,增強環保意識。
通過驗證通風不暢環境中的空氣中含有較多的二氧化碳及一些有害氣體,讓學生增強環境意識。
因此,教師發動學生課后盡可能多地采集不同環境中空氣樣品進行對照實驗,使學生獲得深切的真實感受。
2、[活動天地]認識空氣質量日報
這一活動可采用學生自學的方式進行,使學生明確空氣質量日報的內容,并引導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關注空氣的指量。
學生自學,認識空氣質量日報。
學生自己能解決的問題,教師堅決不要代替;學生自學能學會的問題,教師堅決不講。在教學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
三、空氣是一種重要的資源:
組織學生自學,多與社會聯系,使學生體會到生活中處處有化學,處處離不開化學。
學生自學,小組內進行交流,談自己對空氣是一種重要資源的認識,談對空氣發現史的感受。
課堂小結:
通過“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和“通風不暢環境中的空氣與新鮮空氣的區別”兩個探究實驗,你覺得要研究一個未知問題大致要經過那些步驟?
提出問題——做出假設——設計方案——進行實驗——收集證據——解釋與論證——討論與交流——得出結論。
學生學習科學的最好方法就是親身經歷科學活動,在此基礎上,再對活動過程進行歸納,就可以使學生初步掌握科學探究的方法。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12
教學目標:
知識目標:
1、了解空氣的組成、污染和防治
2、了解稀有氣體的性質和用途
能力目標:
培養學習能力
教育目標:
進行嚴肅、認真的科學態度的教育 增強環保意識的教育
重點、難點: 理解和記憶
教學方法:
實驗導思法
教學媒體:
有關實驗儀器
教學 學生
程序: 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活動
復習 空氣中有哪些成分? 提問 回憶
導課 簡介化學家拉瓦錫發現空氣的過程 演示p燃燒 觀察
新授
一、空氣的組成:(v%)
n2 : 78% 歸納 思考
o2 : 21% 整理
稀有氣體: 0.94% 結論
co2 : 0.03%
其他氣體和雜質: 0.03%
二、空氣是一種資源
1、 氧氣: 指導學生閱讀 通讀
2、 氮氣: p24~26內容 討論
3、 稀有氣體: (主要是用途) 交流
三、保護空氣:
1、污染空氣的有害物質: 給出討論提綱 討論
氣體: co no2 so2
(來源于礦物燃燒和工業廢氣) 歸納
粉塵: 沙塵 煙塵
(來源于水土流失和工業排放 )
2、污染的防治:
可采取的.措施: 提示 回答
(1)禁止工業廢氣的任意排放
(2)處理汽車尾氣
(3)嚴禁燃燒散煤
(4)使用無鉛汽油
(5)不焚燒垃圾
(6)使用清潔燃料
(7)種樹、造林、種草防止水土流失
(8)不燃放煙花爆竹
開放性問題討論:
全球氣候變暖、臭氧層破壞、酸雨分別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四、空氣是一種混合物
特點: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 13
【學習目標】
(1)空氣成分的探究實驗
(2)空氣的主要成分和組成
(3)純凈物和混合物的概念
【學習重點】
學生自主設計實驗,探究空氣中O2的體積分數。
【學習難點】
初步理解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實驗原理。
【前預習】
1.你對空氣有哪些了解和認識?(如有什么樣的外觀?性質?含有哪些成分等)
2.用膠頭滴管向試管中滴加液體的操作是怎樣的?膠頭滴管吸取液體的原理?
3.將帶火星的木條分別插入充滿空氣、氧氣和二氧化碳的三個集氣瓶,有什么現象發生?體現了它們的什么性質?
4.生活中你見過或知道哪些污染空氣的現象存在?
【堂探究】
【自主學習1】我們同學現在對空氣都有了一定的認識,但是在二百多年以前,人們對空氣卻知之甚少。最初,人們對于物質為什么能夠燃燒著迷,激發了好多人的研究興趣,于是一些科學家對于“燃燒的本質”展開探究,經過若干科學家的不懈努力,這一奧秘逐漸被揭開,空氣的成分也逐漸被人們所認識。下面讓我們沿著科學家的足跡,步入空氣成分的探究中吧。
閱讀本第26頁的內容,思考完成以下問題:
1.在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中主要有什么操作,出現了哪些現象?
2.拉瓦錫研究空氣成分的實驗中得出了什么結論?
【實驗探究】觀察老師的演示實驗,完成下面表格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實驗結論
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將燃燒匙中的過量紅磷點燃迅速放入集氣瓶中
反應停止,冷卻到室溫后打開止水夾
【交流討論】請同學們結合本內容和小組討論,共同完成下列內容:
1.寫出該反應的字表達式
2.總結實驗結論
3.總結實驗中的注意事項,并討論若操作不當可能引起怎樣的后果?
4.在拉瓦錫試驗中得出的結論是氧氣約占空氣總體積的1/5,而在我們的實驗中,為什么空氣的體積減少小于1/5 ?紅磷熄滅后瓶內還有沒有殘余的氧氣?
【自主學習2】閱讀第27頁內容,思考并討論以下問題:
1.空氣中的各成分及其所占的體積分數。
2.找出混合物和純凈物的概念。
3.判斷下列物質屬于混合物還是純凈物,并說明依據。
空氣 海水 氧氣 石灰水 冰水混合物 冰
【自主學習3】閱讀本第28—30頁內容,完成下面問題:
1.空氣中相對穩定的三種氣體是?它們都有哪些主要用途?
成分主要性質主要用途
氧氣
氮氣
稀有氣體
2. 什么可以造成空氣污染?有何危害?如何防治?
3. 綠色化學的主要特點:
(1)充分利用資和能,采用 的原料;
(2)在 的條下進行反應,以減少向環境排放廢物;
(3)提高原子的利用率,力圖使所有作為原料的原子都被產品所消納,實現“零排放”;
(4)生產出有利于 、社區安全和 的環境友好的'產品;
注:綠色化學的核心就是要利用化學原理從頭消除污染。
【有效訓練】
1. 空氣的成分以 和 為主,按體積計算,空氣中含量最多的氣體是 ,它大約占空氣體積的百分比是 ;含量居第二位的氣體是 ,它大約占空氣體積的百分比是 。
2. 夏天從冰箱中拿出一瓶飲料,放在空氣中,外壁會潮濕,這說明空氣中含有( )
A.二氧化硫 B.稀有氣體 C.二氧化碳 D.水蒸氣
3. 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用右圖所示的裝置完成。下列步驟的先后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
①先用彈簧夾夾緊橡皮管 ②用燃燒著的火柴檢驗瓶內剩余氣體時,火柴熄滅,說明主要是氮氣 ③點燃燃燒匙內的紅磷,立即伸人瓶內,并把塞子塞緊 ④冷卻到室溫 ⑤打開彈簧夾,水壓入集氣瓶中,并接近集氣瓶中原空氣體積的1/5 ⑥先在集氣瓶內加入少量水 ⑦檢查裝置的氣密性
A.⑦⑥②⑤④③① B.⑦⑥③②⑤①④
C.⑦⑥①③④⑤② D.⑦⑥①③②④⑤
4. 下列物質中,屬于純凈物的是( )。
A.蒸餾水 B.雪碧飲料 C.河水 D.潔凈的空氣
5. 下列物質中,前者屬于純凈物,后者屬于混合物的是( )
A.凈化后的空氣、五氧化二磷
B.水和冰混合、澄清石灰水
C.生銹的鐵釘、海水
D.二氧化碳、液態氧氣
6. 稀有氣體過去曾被人們稱做“惰性氣體”是因為( )
A.稀有氣體在空氣中含量少 B.稀有氣體用途廣泛
C.稀有氣體性質不活潑 D.稀有氣體非常寶貴
7. 節日里五光十色的霓虹燈內填充的氣體是( )
A.氧氣 ? B.氮氣 ? C.稀有氣體 ? D.二氧化碳
8. 下列活動中,不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A.動植物的呼吸 B.工廠煙囪排放的煙塵?
C.汽車行駛排放的尾氣?? D.焚燒麥稈產生的煙
9. 每年的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環境保護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空氣的凈化日益受到人們的關注。下列氣體組中的各種氣體都屬于空氣污染物的是( )
A.二氧化硫 一氧化碳 二氧化氮 B.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氮氣
C.氧氣 二氧化碳 氮氣 D.氮氣 氧氣 一氧化碳
10. 氮氣的下列用途中,主要不是利用其化學性質不活潑的是( )
A.焊接金屬時用氮氣作保護氣 B.燈泡中充氮以延長燈泡的使用壽命
C.食品包裝時充氮以防腐D.醫療上用液氮作冷凍麻醉劑
【后提升】
1.如果在本實驗中用蠟燭代替紅磷,可不可以?為什么?
2.小明和小紅對市場上銷售的一種充氣包裝的小面包產生了興趣,在這種小面包的塑料袋內氣體充的鼓鼓的,像一個個“小枕頭”。他們認為這樣包裝主要是為了食品能長時間保鮮。那么,這是什么氣體呢?小明猜是二氧化碳,小紅猜是氮氣。
①請你幫助他們設計一個簡單的實驗方案,判斷小明的猜想是否正確,寫出操作步驟。
②如果小明的猜想正確,現象應該是什么?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相關文章:
空氣初中化學教案12-30
初中優秀化學教案01-30
初中化學教案08-31
初中人教版化學教案01-30
初中化學教案參考08-26
初中化學教案范文02-01
初中化學教案通用01-21
初中化學教案15篇09-02
初中化學教案(15篇)12-07
初中化學教案(通用21篇)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