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地理教案15篇
作為一位杰出的老師,時常會需要準備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應當如何寫教案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高二地理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高二地理教案1
教學目標
1.初步了解自然災害的含義及其形成條件,通過案例理解人地相互作用的內涵。
2.運用資料(如照片)展示災情,全面認識自然災害的影響。
3.初步闡述自然災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異形成機制。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理解自然災害的內涵。
2.理解自然災害的危害及其程度。
教學方法
1.通過實例,歸納自然災害發生的條件。
2.采用播放錄像、收集報刊資源等,了解自然災害的影響。
教具準備
資料卡片、投影儀(片)。
課時安排
1課時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不論是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災難之一——颶風“卡特里娜”,還是帶來空前災難的巴基斯坦地震;全球無論是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在20xx年都不會忘記“自然災害”這個名詞。自然災害現在每年造成數百萬人死傷或流離失所并造成巨額的經濟損失,20xx年自然災害造成的損失為140億美元,而20xx年則可能大大超過這一數字。 自然災害正以它巨大的破壞性和震撼性,讓人類不得不深思自然災害與人類活動的關系。那么什么是自然災害?自然災害的發生與那些因素有關呢?請大家看課本第一個標題。
[講授新課]
一、自然災害(板書)
1、自然異變與自然災害:
自然異變:自然異變指自然界的各種變化或異常。
自然災害是指由于自然異常變化造成的人員傷亡、財產損失、社會失穩、資源破壞等現象或一系列事件。
關系:自然災害是自然異變與人類相互作用的產物。自然異變本身無所謂成災和危害,只有當它們作用于人類及其創造的各種物質財富上,并使之造成損失,才成為災害。
[轉承]那么自然災害的發生有哪些條件呢?
2、自然災害的發生的條件
[學生活動]:回答
[點撥]:自然災害形成的具備條件:—是要有自然異變作為誘因;
二是要有受到損害的'人、財產、資源作為承受災害的客體。
[提問]那么可能對人類社會造成影響的自然異變發生在哪些地方呢?
[學生活動]:討論回答
[點撥]自然災害孕育于由大氣圈、巖石圈、水圈、生物圈共同組成的地球表層環境中。當自然界發生異常變化,無論其程度大小,只要對人類社會和自然資源造成損失就形成自然災害。
[提問]哪位同學能舉個例子來區分一下自然異變與自然災害?
[回答]氣溫升降、刮風下雨屬于正常的自然變化,但是如果氣溫短時間內驟然下降10℃,就可能出現冷凍,造成農作物減產,發生自然災害。
[點撥]所以說,自然災害災情的大小取決于孕育災害的環境(孕災環境)、導致災害發生的因子(致災因子)和承受災害的客體(受災體)三者的共同作用。
[思考]讀課本P2~P3頁案例,辨析哪些是自然災害,哪些不是?為什么?
[學生活動]:討論
[點撥]:(本題判別的標準有兩條:其一是否以自然異變為誘因;其二是否造成人員傷亡、財產損失或社會失穩。因此:
(1)案例1,不是自然災害,因為沒有造成損失。
(2)案例2是自然災害,既以自然異變(火山噴發)為誘因,還造成人員死亡的災情。
(3)案例3是自然災害,既以自然異變(雨雹)為誘因,還造成作物受災的災情。
(4)案例4不是自然災害,是人為原因引起的核事故。
[過渡]自然災害是地理環境演化過程中的異常事件,但卻成為阻礙人類社會發展的最重要的自然因素之一。
二、自然災害的影響
[提問]請大家看課本第二個大標題并結合自己的經歷或所見所聞,談談災害給人類帶來哪些方面的影響?
[學生活動]:看課本后,討論并回答
[點撥]災情的大小通常以人類社會和自然資源的損失為衡量標準,如人員傷亡、財產損失、自然資源與環境破壞等。
人員傷亡
(投影資料)
20xx年10月20日新華網消息據美聯社報道,巴基斯坦受災最嚴重兩地區之一本周三的一項調查顯示,在南亞地震中死亡的人數已超過79000人。這次地震已經成為自上個世紀以來死亡人數最多的災難之一。
同學們,從以上材料可以看出自然災害帶來的人員傷亡是相當慘重的,同時在災害中還會由于斷水、缺糧、失去親人、無家可歸等災害境遇,造成恐慌、憂愁、痛苦等心理和精神傷害。
[點撥]對人類生理、心理的損害是自然災害產生的最嚴重后果,因此人是防災救災中的首要防救對象。
由于人們在年齡、性別、收入、居住條件、健康狀況等方面存在差異,會導致個人對災害的應急反應不同,因此,同樣強度的災害發生時,人員傷亡的情況不同。
投影:圖1.1 (地震中受傷的兒童被地震驚嚇后哭泣的兒童)
[點撥]照片不僅反映了人員受傷的情況,同時又說明兒童是易受災群體。在承災人群中脆弱的不僅有兒童,還有婦女、老人、殘障人等,都容易受自然災害的影響,而青壯年男性則是相對不易受災害損傷的群體。
(二)財產損失
自然災害還對作物、牲畜、林木、房屋、道路、機場、船舶、廠礦、文物古跡等財產造成損毀,形成直接經濟損失。
(投影資料)
結合課本理解:說明了不同自然災害有其一定的受災體,造成的財產損失內容不同,災情不同。
[點撥]除了直接的財產損失,自然災害還造成一些間接影響(例如對社會功能的破壞)。
(三)自然資源與環境破壞
1、特殊性:
資源損失的災情相對于人員、財產的損失災情來說具有滯后性和隱蔽性
2、對不同類型自然資源破壞的差異:
屬性被破壞后情況礦產資源等非可再生受災被毀后無法或很難恢復水資源可再生受災后雖然可以再生,但過程非常緩慢大氣資源可再生生物資源可再生總體上屬于可再生資源,但一個物種滅絕后,就永遠消失而不會再生土地資源可再生一旦受災,將導致森林被毀、土壤破壞、草地退化等環境問題。
高二地理教案2
一、教學目標
1、了解日本的輪廓圖。
2、了解日本的地理特征,掌握其地形、氣候、河流、礦產,并分析其特點與成因。
3、了解日本的農業發展條件、主要的農作物及出口的農產品,并能運用高中地理知識與原理進行解釋。
4、分析歸納日本的工業與城市發展的有利條件,工業分布的特點等。譬如以日本臨海型工業布局為例。
5、運用高中地理知識分析日本的人口分布、民族構成、人口遷移、城市化進程特點。
二、本講重點、難點
重點:日本的地理特征。
難點:
1、日本的農業和工業發展的條件。
2、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
三、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上節課我們學習了國家地理中的新加坡,我們是從哪幾個方面來了解的'呢?(地理特征,包括地形、氣候、河流以及資源等;工農業發展的特點及其原因)
日本(板書)
【引入新課】今天我們來學習世界國家地理中的日本,還是跟上節課一樣從以上幾個方面來分析。
一、自然地理特征(板書)
1、地形(板書)
【讀圖】請大家把地圖冊翻到日本這一頁,找到分層設色地形圖。指導學生一邊看圖一邊思考下面的問題。
【提問】根據地形圖,來總結一下日本的地形狀況?(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高,四周低,沿海地帶分布著狹小的平原。由四個小島組成:北海道、本州、四國、九州,海岸線曲折,多優良港灣。由此總結出其地形構成:)
2、氣候(板書)
【提問】根據它的海陸位置(日本位于亞洲東部、太平洋西岸,(24°N-46°N))我們來分析一下它的氣候特征(溫帶海洋性季風氣候:冬季溫和,降水較多;夏季涼爽,降水豐富,原因:四周環海,受海洋影響大,沿岸有強大的日本暖流)
3、河流(板書)
【提問】繼續看圖,看河流的數量,流向及其長短并分析其原因(短小且水流湍急,原因:降水多,山地多,國土狹小)
4、資源分布(板書)
【提問】從日本的資源分布圖中我們可以獲取什么信息(森林、水利資源豐富,但礦產資源貧乏。原因:水能-水量大,河流落差大;森林-多山地,降水豐富;地熱能-位于亞歐板塊與太平板塊的消亡邊界,火山地震活動頻繁;風能-處于季風氣候區)
二、農業(板書)
【提問】通過前面農業區位因素的學習,大家應該知道從哪些方面去分析一個國家的農業狀況(自然條件包括,氣候,地形,土壤,水源;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政策,農業生產技術,工業基礎,勞動力,地價水平)引導學生利用之前所學知識分析具體實例,便提問邊進行補充,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習慣。然后得出如下結論。
板書:
種植業:平原狹小,人多地少,稻米單產高,可自給。
措施:小型農機具;發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培育良種等。
漁業發達:遠洋、近海捕撈和近海養殖發達。千島寒流和日本暖流交匯,于此,形成的北海道漁場。
其他:丘陵種果蔬,但仍需大量進口。
主要農作物:水稻。
進口農產品:小麥、玉米、蔬菜和水果等。
三、工業
【讀圖】指導學生閱讀日本工業分布圖,并思考一下問題。
1、根據所學知識如何分析一個國家的工業發展狀況(板書)。
(結合所學過的工業區位因素,自然因素:普通影響因素如原料、能源、土地、水源等;特殊影響因素如某些工業對礦產、水能、空氣或氣候等有特殊要求;社會經濟因素:勞動力、市場、交通運輸、政府、科技等;其他社會因素)
2、日本有哪些重要的工業部門?(板書)
(鋼鐵、汽車、造船、電子、化學、紡織)
3、日本發展工業的優勢與劣勢分別有哪些?(板書)
(優勢:國土狹小,國內市場狹小,礦產資源貧乏;劣勢:勞動力充足,文化素質高,科技雄厚,海岸曲折,多優良港灣)
4、日本的工業分布區主要分布在哪里,為什么?(板書)
(主要分布在:瀨戶內海沿岸和太平洋沿岸的狹長地帶。原因:這些地區多優良港灣,交通便利,利于進口原料和燃料,出口工業產品)
【引導】解決了以上幾個問題后,我們能不能總結一下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呢?
5、日本經濟發展的特點(板書)
(從國外進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然后依靠科學技術和充足的勞動資源,對進口原料進行加工,制成工業品大量出口,形成了以加工貿易為主的經濟。缺陷:工業產品依賴國際市場銷售;工業原料嚴重缺乏;依靠國際市場進口)
四、日本人口、城市的分布特點及其成因(板書)
【引導】讀課本內容,通過小組討論,解決以下問題
1、人口數量與人口密度。
人口多,密度大。
原因:日本國土面積狹小。
2、人口問題。
老齡化嚴重。
原因:
(1)隨著生活環境、飲食和營養狀況改善與醫療技術的進步,老年人死亡率在不斷降低。
(2)日本的人口出生率一直在下降
3、人口分布。
太平洋沿岸平原。
原因:地形多山地,平原面積狹小,多集中在沿海地區,所以人口和工業也多集中在這一地區。
高二地理教案3
【課標要求】
課標要求:舉例說明資源跨區域調配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課標分析:
資源是人類文明進步與發展的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物質基礎。我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資源總量豐富,種類齊全的國家之一。但是由于氣候、地質、地貌、水文等自然條件的地域差異,使得我國資源空間分布很不平衡。不論是地表資源還是地下資源,在區域分布上都存在著相對富集和相對貧乏的現象。比如我國的水資源南多北少,東多西少;能源礦物南少北多,西多東少;水能資源集中在西部和西南的部分省區;金屬礦產資源基本上分布在西部高原到東部丘陵的過渡地帶。這種資源的整體性分布與我國目前的經濟地理格局不相適應。東部沿海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技術先進卻普遍面臨著資源短缺、能源匱乏的困境;西部廣大地區資源豐富,卻因資金短缺、基礎設施和技術落后而得不到大規模的合理開發,資源優勢沒有轉化為經濟優勢。為了盡快改變這種局面,更好地利用我國現有的資源,實現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我國先后制定了若干跨區域資源調配方案,如南水北調、西氣東輸、西電東送、晉煤外運等。
本課標的制定完全符合我國的國情,也是我國今后區域發展的主導方向。因此,應通過兩步來實現這一課標:首先通過對西氣東輸這一案例進行剖析、研究,使學生認識到資源的跨區域調配對整個區域的社會、經濟、生態環境的持續發展所帶來的巨大影響;其次引導學生對案例進行歸納、總結,使學生從“個”推知“類”,掌握普遍的規律性原理,能宏觀分析我國其他的資源跨區域調配方案。
【教材分析】
自然資源的分布和區域社會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使得當前世界各國、各地區的經濟聯系和相互依賴程度空前緊密。本章內容即從區域之間的聯系入手,著重研究了跨區域之間的資源調配以及區域之間應該如何協調發展兩個問題,從現象入手,溯因釋果。本節內容首先從資源區域分布的不均衡性和一般不具有流動性以及各區域對自然資源的需求與該區域所賦存的自然資源往往不匹配兩個方面,說明了資源跨區域調配的必然性和必要性;然后以我國的西氣東輸工程為案例,從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的地區差異大、調整能源消費結構和油氣
開發的戰略重點轉移等方面剖析實施西氣東輸的原因,然后從經濟發展和環境保護等方面,闡述了西氣東輸的積極影響和應注意的問題。
區域資源調配的原因及對區域發展的影響是本節的重難點,要提醒學生學習時應特別注意。本節內容主要沿著區際聯系的產生→促進區域協調發展這一主線展開,教學時要在抓住這一內容的同時結合身邊的實際以及時事熱點分析相關問題。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能說出我國西氣東輸工程的概況,如起點、終點、經過的主要省區。
2、能通過讀教材中附圖,分析西氣東輸的主要原因。
3、能理解西氣東輸對區域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
4、了解其他三大跨區域調配工程的線路及對區域發展來的影響。
過程與方法
1、通過對我國天然氣資源利用開發現狀的分析,培養學生地理邏輯思維能力。
2、通過學生閱讀分析圖表文字信息,提高學生歸納和把握事物重點的能力。
3、通過活動設計,培養自主學習能力和探究能力。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認識資源對人類發展的重要性及其不均衡性,看到我國為協調資源分配、促進區域發展所做出的不懈努力,養成節約能源資源的好習慣。
【教學重點】西氣東輸的原因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教學難點】西氣東輸的原因及其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法、材料分析法、討論法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過程】
1.從國家層面的意義
①有利于調配能源資源地域分布不均的狀況,優化我國以煤炭為主的能源消費結構,改善沿線主要城市的大氣質量,促進區域的`協調發展。
②為沿途各省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契機,激活沿途省區鋼鐵、建筑、建材、運輸、商業、水泥、土建安裝和機械電子等產業的發展潛力。
2.從具體意義分析
⑴對西部地區發展的影響
①西氣東輸工程的起點在西部地區,氣田勘探開發投資的全部、管道投資的3/4都在中西部地區。西氣東輸工程的大量投資,將推動中西部地區天然氣勘探開發和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增加就業機會,并強力拉動相關產業的發展。
②西氣東輸工程可以將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轉變成經濟優勢,使之成為當地的一個新的經濟增長點。
⑵對東部地區發展的影響
①通過管道輸送的天然氣,穩定可靠,從而緩解東部地區能源緊缺的狀況,優化東部地區能源的消費結構。
②發揮東部地區的經濟、技術優勢,推動天然氣化工、發電等產業的發展,以及用戶管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促進東部地區的經濟發展。
⑶ 提高資源的利用效率,促進東、西部的協調發展
西部地區雖具有資源優勢,但對資源的利用效率與東部地區存在著很大的差距。西氣東輸則將使西部地區的資源優勢與東部地區的經濟、技術優勢合理配置,對于東、西部地區的協調發展起著促進作用。
思考
1.通過西氣東輸,我國政府是如何協調東西部發展的?
點撥:從西部地區資源利用效率低,東部地區資源利用效率高,資源從西部輸送到東部,不僅西部會獲得資源的銷售收入,而且資源在東部會產生更大的經濟效益,從而為國家提供更高的稅收;國家就可以用更多的稅收;國家就可以用更多的資金用于對西部的投資和補貼。
2.通過西氣東輸輸送到上海的天然氣,價格只相當于進口天然氣的3/4、同等熱值煤氣的2/3。你認為是否應該提高天然氣的價格,以促進西部的發展。
點撥:可以從不同方面分析。
⑷對環境的影響
①有利于改善東部地區的大氣質量
據監測顯示,在同等熱值的情況下,與煤炭相比,利用天然氣作燃料幾乎不產生二氧化硫、粉塵等污染物質,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也大為減少。長江三角洲地區的能源長期高度依賴煤炭,例如,上海市煤炭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70%。從西部地區輸送來的天然氣,可以部分替代煤炭。
高二地理教案4
教學目標1.使學生了解南方地區的范圍、主要地形區、主要河湖、主要農產品以及南方人民的生活情況。
2.使學生掌握本區優越的氣候條件與農林果產的關系、長江中上游營造防護林的目的和效益、沿海和內地兩大工業地帶、主要礦產和能源基地。
3.對學生進行能力培養,培養學生讀圖用圖能力;培養學生認識人地關系的思維能力;通過填表,培養學生進行區域特征比較的能力。
4.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結合本區山青水碧、物產富饒,培養學生的愛國主義思想;結合紅壤改造、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的建設,對學生進行國土整治和環境保護的教育;結合沿海和內地工業的發展,使學生受到社會主義經濟建設方針、政策的教育;結合兩首詩詞,對學生進行美育教育。
教學重點 1.山青水碧,魚米之鄉。
2.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3.有色金屬和水能資源。
4.沿海和內地工業的發展。
教學難點
紫色盆地和紅壤丘陵。
教學方法
講授法,談話法。
教學媒體
錄像:魚米之鄉,亞熱帶、熱帶經濟作物和林果,長江1998年洪災;投影片:中國地理區域圖,南方地區礦產、城市和鐵路分布圖與南方地區主要水電站和核電站的分布圖(復合片),紅壤,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分布略圖,上海市略圖;掛圖:南方地區地形圖。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展示投影片】中國地理區域圖。
【復習提問】請一同學在投影片上指圖說出北方地區的范圍、主要地形區。再請其他幾個同學分別說說北方地區的主要農產品、主要能源基地和工業中心等。
【指圖講述】今天我們學習另一個地區——南方地區。
【板書】第二節 南方地區
一、基本概況
1.位置和范圍
2.人口和民族
【出示掛圖】南方地區地形圖。
【讀圖】請同學上講臺指圖說明南方地區的范圍,在地圖上找出:四川盆地、長江中下游平原、東南丘陵、云貴高原;長江、珠江、洞庭湖、鄱陽湖、太湖。
【指圖/Article/Index.html>總結】南方地區位于秦嶺—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東,東臨東海,南瀕南海。它包括長江中下游、南部沿海和西南各省(區)。面積約占全國的25%,人口約占全國的55%。
【提問】請說出南方地區有哪些民族?
【講述】南方地區民族眾多,以漢族為主。有30多個少數民族,其中人數較多的為壯、苗、彝、土家、布依、侗、白、哈尼、傣、黎等族。
【板書】二、山青水碧,魚米之鄉
【錄像】魚米之鄉。
【提問】南方地區為什么成為“魚米之鄉”?
【展示掛圖】南方地區地形圖。
【指圖回答】南方地區河湖眾多,盛產淡水魚等水產品,所以成為“魚鄉”;該地區位于秦嶺一淮河以南,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年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上,屬濕潤的.亞熱帶和熱帶季風氣候,適于水稻等農作物的生長,便成為“米鄉”。因此,南方地區有“魚米之鄉”的美稱。
【提問】本區除水稻外,還有哪些農作物?一年幾熟?
【講述】本區熱量充足,一年可兩熟至三熟。除水稻外,小麥、油菜、棉花、甘薯的產量也很大。
【板書】1.溫暖濕潤的氣候
2.河湖眾多,淡水魚產豐富
3.農作物以水稻、油菜等為主
【提問】南方地區有哪些經濟作物?有哪些經濟林木和水果?
【錄像】亞熱帶、熱帶的經濟作物和林果。
看完錄像后,同學回答,教師板書/Article/Index.html>總結。
【板書】三、亞熱帶、熱帶的經濟作物和林果
1.經濟作物:甘蔗、天然橡膠等
2.水果:柑橘、香蕉、荔枝、桂圓、菠蘿、椰子等
3.經濟林木:茶、油茶、油桐、漆、竹、杉、樟等
【提問】在這些豐富的經濟作物和林果基礎上,可發展什么工業?(制糖、制茶、絲綢、食品、建筑材料等工業)
【板書】四、紫色盆地和紅壤丘陵
【展示掛圖】南方地區地形圖
【指圖講解】紫色盆地指四川盆地。它位于四川省東部。盆地四周被山嶺和高原環繞,盆地內部低山丘陵起伏,只有西部的成都平原地勢較為平坦,有“天府之國”之稱。
【提問】(1)四川盆地為什么被稱為“紫色盆地”?
(2)四川盆地為什么物產富饒?
學生閱讀課文后回答,教師/Article/Index.html>總結。
【/Article/Index.html>總結】四川盆地溫暖多雨,周圍山地的細沙和泥土被流水沖積到盆地底部,它們所含的鐵、鋁等礦物經過氧化,變成紫紅色,久而久之,形成了紫紅色的砂巖和頁巖,所以四川盆地又被稱為“紫色盆地”。
紫紅色的巖石經風化而成的土壤,稱為紫色土,含有豐富的磷、鉀等養分,比較肥沃。所以四川盆地物產富饒,是全國重要的糧、棉、油菜、甘蔗、柑橘的重要產區。
【板書】1.紫色盆地
(1)紫色盆地的形成
(2)肥沃的紫色土
【展示投影片】紅壤。
【講述】這是紅壤,廣泛分布于長江以南的廣大丘陵。
【板書】2.紅壤丘陵
【提問】紅壤有什么特性?如何進行改良和利用?
學生回答后,教師/Article/Index.html>總結。
【/Article/Index.html>總結】紅壤是在高溫多雨的環境下發育而成的,含鐵、鋁成分較多,有機質少,酸性強,土質粘重,是我國南方的低產土壤之一,需要改良。改良的途徑有:增施有機肥,補充熟石灰等。
這種酸性土壤中適宜生長茶樹、油茶、杉木、馬尾松等。當地人民因地制宜,在紅壤丘陵區發展了這些經濟林木,并用以保持水土。
【板書】(1)紅壤的性質和改良
(2)紅壤的利用
【講述】南方地區除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南方丘陵的紅壤外,在平原地區,由于長期種植水稻,發育成為含有機質豐富、肥沃的水稻土,多呈青灰色。
【板書】3.平原地區肥沃的水稻土
【板書】五、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工程
【錄像】長江 1998年洪災。
【提問】結合所看錄像,回答:為什么要在長江中上游營造防護林?
學生回答后,教師補充完善。
【講述】長江每年的輸沙量雖然只有黃河的1/3,但長期以來,由于濫伐森林,陡坡開荒,使長江中上游地區植被大量減少,水土流失加劇,江河湖泊嚴重淤積,夏季常受洪水威脅。1998年長江特大洪水就是一次慘重的教訓。為避免長江變成“第二條黃河”,防止長江中上游水土繼續流失,減少洪澇災害,改善生態環境,營造防護林已勢在必行。
【板書】1.營造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的目的
【展示投影片】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分布略圖。
【提問】長江中上游防護林包括哪些省?
學生回答后,教師指圖/Article/Index.html>總結。
【/Article/Index.html>總結】長江中、下游的分界是江西的湖口。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的范圍指湖口以上的青海、四川、云南、貴州、甘肅、陜西、重慶、湖北、湖南、江西等10省市145個重點縣,預計30年內造林3億畝,為保護長江建設起一道宏偉的綠色屏障。
【提問】長江中上游防護林有何效益?
【看書】閱讀課本第66頁“讀一讀”。
【回答】到20xx年第一期工程結束時,長江中上游森林覆蓋率將由20%提高到40%左右,每年土壤侵蝕量可以減少40%以上。各種林木產品的經濟收入,每年可新增加約50億元。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十分可觀。
【板書】2.長江中上游防護林的范圍和效益
高二地理教案5
【課標要求】
1、以某區域為例,分析該地區農業生產的條件、布局特點和問題,了解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方法和途徑。
2、以某農業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的發展過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主要問題,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教材分析】
在一定的社會經濟條件下,地理條件是區域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以致影響到區域經濟的特點、布局和發展方向。本章教材緊緊圍繞區域經濟發展這一中心,從農業、工業和城市的角度做出了闡述。本節以我國東北地區為例,首先從氣候、地形、土壤條件和社會經濟條件方向介紹了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地理條件,然后從因地制宜發展農業的角度指出了該區農業的布局特點,著重介紹了商品糧基地農業生產的突出特點,最后從水土流失、黑土退化、土地沙化、鹽堿化和草場退化、自然災害頻繁和環境污染等方面揭示了農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并從生態效益和經濟效益的角度指出了該區域農業發展的方向。
其中,區域農業發展條件及發展方向是本節的重點和難點,學習本節內容應抓住:區域自然和社會經濟條件→決定區域發展特點→區域發展方向這一主線。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初步了解,實現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2.通過閱讀地形和氣溫、降水分布圖,了解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利弊因素。
3.通過對比和分析,了解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并深入探討東北地區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和商品糧基地建設的特色。
4.結合具體發展模式,分析東北不同區域農業發展的方向。
過程與方法:
1、能夠通過網絡、報刊、雜志等各種媒體收集地理信息及從現實生活中獲取地理信息,如結合本地的農業、發展條件,嘗試運用所學的地理理論和方法對本地區的農業地理信息進行梳理、分析、解釋,得出本地區的農業發展特點、發展中存在問題,及今后發展的方向。
2、關注中央的農業政策和經濟發展的策略調整,了解全國農業發展的主要方向。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真、求實的科學態度,提高地理審美情趣。
2、增強對資源、環境的保護意識和法制意識,形成可持續發展觀念,增強關心和愛護。
環境的社會責任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教學重點】
1.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利弊因素。
2.東北地區農業布局特點,深入探討東北地區大規模專業化生產和商品糧基地建設的特色。
3.分析東北不同區域農業發展的方向。
【教學難點】
1.實現區域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綜合考慮哪些因素。
2.東北地區農業發展的利弊因素。
高二地理教案6
教學目的:
1.通過對案例①“周口店這方水土”的分析,準確地理解“環境”的概念和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2.培養學生在分析事實資料的基礎上發現問題、概括知識的能力
教學重難點:理解人類與環境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系
教具準備:有關掛圖等、自制圖表等
教學方法:比較法、圖示分析法、圖示法等
教學過程:
導入:
環境與環境問題是當代人最關心的問題之一。21世紀人類最大的困擾不僅是戰爭和經濟問題,而且還有日趨嚴重并難以擺脫的環境問題。因此,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關心我們周圍的環境以及它們的變化,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我們的家園。人類要在環境中求生存、求發展,就要對我們周圍的環境有所了解,了解它的發展規律,正確處理好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一、環境的概念及分類
1.概念:指相對并相關于某項中心事物的周圍事物。
說明:
⑴本書所說的“環境”與地理課經常講到的“地理環境”是同一概念,又稱自然環境。
⑵中心事物的選取不同,與其相關的周圍事物的含義也不同。如,以人或人類為中心事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質就是人類生存的環境。以生物為中心事物,其他非生命物質就是生物界的環境。
⑶《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法》中把人類以外的生物要素和非生物要素都看作人類的環境。
2.分類(根據人類對其影響的程度)
天然環境:受人類影響較輕微,仍保留著天然生態特點的環境,例如原始森林、高山
草甸、大漠鹽湖、極地苔原等。
①人類在天然環境基礎上,經長期社會勞動所創造的、須由人類介入才能
人工環境:維持的環境。如城市建筑、工礦設施、農田水利、畜群牧場等。
②因人類活動不合理而遭到破壞的環境。如,因水土流失而成的石山劣地、
因過度放牧而成的.荒漠流沙等。
二、人類與環境
1.關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
(回顧必修II第五單元人類與環境的關系)
讀右圖試說明圖中①②③④這些箭頭所代表的含義?
①表示人類生存和發展中從環境中獲取物質和能量
②表示人類新陳代謝和消費活動(包括生產消費和
生活消費)向環境中排放廢棄物
③表示人類作用于環境。
(①、②過程都會對環境產生影響)
④表示環境把它受的影響,反作用于人類本身
說出人類的下列行為分屬于圖中哪一箭頭代表的過程?
開采煤田、工業“三廢”、酸雨、平整土地 (答案①②④③)
2.人類與環境關系變化歷程:
最初人類和其他生物一樣,與環境是互相協調的。隨著生產力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對環境的影響越來越大,直至造成今天大規模破壞生態環境的后果。
案例1周口店這一方水土
通過這個案例,應掌握以下問題
這則案例集中展示了我國地理環境的變遷,反映了從采獵社會至農業社會、工業社會、后工業社會人類與環境關系的演變過程。
思考
1.在舊石器時代,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之間的關系有什么特點?原因是什么?
點撥:古人類與環境處于原始的平衡狀態,具有低水平協調的特點。原因是當時生產力水平低下,對環境影響微弱。
2.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的居民與環境的關系出現了什么問題?原因又是什么?
點撥:農業文明以來,周口店居民與環境的關系日益緊張,生態破壞,環境污染。原因是人口過度增長、只顧短期經濟效益。
3.你是如何理解人類和環境之間關系的?
點撥:人類和環境之間相互影響、相互制約。人類活動影響了環境,反過來環境也會制約人類,作用力越大則反作用的制約力越大。人們必須正確認識二者的關系,遵循自然環境,順應自然環境,使二者真正達到協調。
4.進入21世紀,周口店鄉是如何對待人類與環境的關系的?
點撥:人們對環境與發展的關系終于有了正確的認識。進入21世紀,周口店鄉加大了環境整治力度,關停污染企業,處理石化區廢水,治理周口河,造林綠化,保護“北京人”遺址,發展旅游業。
板書設計
§1.1我們周圍的環境
一、環境的概念及分類
1.概念:
2.分類
天然環境:
人工環境
二、人類與環境
1.關系:互相影響、互相制約。
2.人類與環境關系變化歷程:
高二地理教案7
課時安排:2課時
教學目的: 1.舉例說出區域的特征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3.以某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重點: 1.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2.分析區域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的影響
教學難點: 1.區域的特征
2.以兩個區域為例,比較分析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引入新課)我們的生活與區域密切相聯。例如,我們介紹自己家鄉在某省某市,去過某風景區旅游等。我們經常聽到省(直轄市、自治區)、流域、經濟區、自然保護區等名詞和反映區域的術語。你知道什么是區域嗎?區域有哪些地理特征?
【板書】一、區域的含義
1、區域的概念:是在地理差異的基礎上,按一定的指標和方法劃分出來的地球表面的空間單位。
2、區域的特征:層次性、差異性、整體性、可變性
⑴層次性。即區域是有等級的。區域既是上一級區域的組成部分,又可進一步劃分為下一級區域。例如,東北平原既是東北地區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遼河平原等。又如漳州市既是福建省的一部分,又可劃分為薌城區、龍文區等。
(2)差異性。指區域與同級別區域之間的差異。一般說來,區域等級越高,區域內部越復雜,同一性越小,區域間差異性也就越大;反之,區域等級越低,區域本身簡單,區域內同一性大,區域間差異也小。例如我國東部季風區南北跨緯度廣,內部差異明顯,根據氣候等要素的區別,又可分為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
(3)整體性。指地表區域內各組成部分間的內在聯系,并經過這種長期的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融合,形成一種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區域的這種整體性是形成區域同一性的原因。
(4)可變性。首先是指區域界線的模糊性。雖然有的區域的`邊界是明確的,如行政區,但大多數區域的邊界具有過渡性質,如干濕地區。其次是指對同一地表空間,人們研究區域的目的不同,劃分的角度、指標不同,可得到不同的區劃方案。
(過渡)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會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我們首先學習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讓學生做完學案知識點一:區域。
答案:地理差異 指標 區位特征 地理條件 C
【板書】二、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每一個區域都具有特定的地理環境條件,并對區域發展產生深刻的影響。
具體包括:不同區域地理環境的差異;人們生產、生活特點差異;區域的發展水平、發展方向等差異。我們通過比較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思考:1.導致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年平均氣溫差異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點撥:從地理位置(緯度位置、海陸位置)方面思考回答。
2.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各呈現什么規律?形成這種分布規律的主要原因分別是什么?
點撥:長江三角洲的年降水量大致和我國降水量的普遍規律一致,原因從該地地形為平原,降水主要來自東南季風等方面分析;松嫩平原的年降水量由于受東面有長白山的阻擋,降水較少,基本呈現從東向西遞減的規律。
3.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河網密度的差異,對農業生產會產生哪些影響?
點撥:長江三角洲地區因河網密布,湖泊眾多,耕地多為水田,較為分散。松嫩平原地區河網密度小,導致耕地多為旱地,集中連片。
引導學生完成學案知識點二:地理環境對區域環境的影響。
答案:1.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自然環境的差異
區域
要素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地理位置
北緯30°附近,長江的入海口
WWW.北緯43°~48°的東北地區的中部
氣候條件
__亞熱帶季風_氣候
溫帶季風氣候
土地條件
水稻土為主,人均耕地面積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_黑土_為主,人均耕地面積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礦產資源
__貧乏____
石油等礦產豐富
2.長江三角洲與松嫩平原人類活動的差異
下面以長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的比較,說明地理環境差異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長江三角洲
松嫩平原
共性
①都是平原地區,②都位于我國東部季風區,雨熱同期
地理環境差異
地理位置
位于北緯30°附近,我國東部沿海地區中部,長江入海口
北緯43°~48°,地處我國東北地區的中部。
高二地理教案8
第二節區域發展階段
一、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知道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三個常用指標以及人文發展指數這個綜合性指標。2、知道區域空間發展演化的基本規律。(重點)(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分析“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的發展歷史”這個案例,說明在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
2、通過對美國東北部工業區不同發展階段的特征分析,明確要實現區域的可持續發展必須隨區域自身的發展,不斷的協調人際關系。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區域自身發展規律的認識,明確在不同發展階段,地理環境對人類生產和生活方式會產生不同的影響,從而樹立區域可持續發展觀和協調的人地關系觀。
二、教學過程導入新課
先讓學生自己舉例,說一說你認為哪些國家或地區經濟比較發達,衡量的標準是什么?(然后讓學生預習本節的引言部分,找出衡量區域發展水平的常用指標和綜合性的指標)課件展示板書內容
預習課本內容,填寫表格(課件展示表格)
案例分析
引導學生看課件:青島20xx年的經濟增長情況讀圖思考:(課件)
匹茲堡附近擁有優質大煤田。但為什么19世紀中葉以后,匹茲堡才逐漸發展成為大型
鋼鐵基地(學生討論分析,教師小結)。
課件展示:美國五大湖區工業分布情況探究活動:
1、在圖上找出匹茲堡、芝加哥、底特律、克利夫蘭、布法羅、說出它的'地理位置特點。
2、在匹茲堡由毛皮貿易場所發展成為鋼鐵中心的過程中,當地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
3、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的成長階段與初期相比,在產業結構和空間結構上發生了怎樣的變化?導致這些變化的原因是什么?
4、美國東北部在成長階段出現了哪些問題?這些問題對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會產生怎樣的影響?
5、分析導致美國東北部工業區經濟衰退的原因。
讓學生在分析討論這個案例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得出區域發展的一般規律。引導學生讀圖思考:20世紀70年代至80年代五大湖區人口外遷的原因?看我國三大經濟地帶圖:
思考:請你設計一下中國區域發展的模式?
讀課本圖1—11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區域發展格局圖。驗證了區域的發展演化規律經歷了初期階段、發展階段、成熟階段和衰退段。
引導學生聯系我國實際來分析如何振興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寫出振興我國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議與意見。
分組討論以下問題:
1、在區域發展的初期階段,某一優勢因素,比如礦產、能源、農副產品、地理區位等,往往成為地區經濟增長的突破口,并由此形成支柱產業。就此問題,闡述你的觀點。
2、有人說,如果一個區域的環境條件較差,即使這個區域擁有豐富的資源,還是難以實現良性發展。你是否同意這個觀點?
3、運用所學知識,談談在我國西部大開發過程中應注意哪些問題?
4、上海是我國最大的工業中心,在全國長期保持領先地位。改革開放以來,由于以珠江三角洲為代表的華南地區的外向型經濟迅速崛起,上海這個傳統的老工業基地面臨著空前的挑戰。浦東新區的開發,為上海市發展注入了強大的活力但是,在新時期,上海市仍面臨著資源、土地、環境、市場、進一步對外開放等突出問題。請就此展開討論,上海市的持續發展,需要克服哪些限制性因素?如何增強城市發展的活力。
拓展思考:
區域開發規劃是區域科學發展的基礎。假如你現在負責青島某郊區開發規劃的初稿,你將如何開展工作?(學生討論后教師小結,然后課件展示)課堂小結(課件展示)課堂練習:
高二地理教案9
【學習目標】
1.舉例說明科技在洗染災害預測、災害監測和評估中的作用。
2.展望人類利用高科技趨利避害的遠景。
【重點難點預測】
【學法指導】 自學輔導 小組討論
【自主學習】
一、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應用
減輕自然災害為高新科技的發展提供了廣闊的應用領域。
① (② 等)、③ 技術、
④ 技術、通訊信息技術、減災工程質量探測技術、先進的防災建筑技術等已在防災減災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1.遙感技術與減災
(1)應用 災害前兆監測
進行災害 ,以便及時發出警報
。決定救災的輕重緩急
建立災害模型。更好的理解和解釋災害現象
對滑坡和泥石流發生的預測
(2)舉例 對 發生的預測
對農作物和森林病蟲害預報
對 的預報
2.全球衛星定位系統與減災
GOS與減災
作用提供全天候、連續、實時、高精度的__________和
三位速度及時間數據
應用防洪、__________、抗震和撲滅林火等減災領域
舉例①災情發生后的___________和減災過程中的_________、監測等,利用GPS可以提高減災效率
②______________,利用GPS可以提高精確度
③救災人員趕赴發生地點的_____________(輔以配套設施)
二、高新科學技術在防災減災中的前景
1.遙感技術和計算機技術
1.)應用:災害監測、_________、預報與災害信息管理
2.)意義:是災害監測實現_________化,并實現監測?評估?預測?預警的智能化、自動化、_________,大大提高了災害管理水平和防災減災的快速反應能力。
2.其他技術:_____________、新能源開發利用技術等將對__________,有效防治災害發揮巨大的作用。
【合作探究】
1.地理信息系統在防災 、減災中有哪些作用?
2.讀圖4-11,找出重旱、中旱主要在哪些省級行政單位?分析這些地區干旱發生的原因。
3.據圖4-13,比較1998年7月30日、8月27日、9月1日的水體面積變化,說一說嫩江地區的`水情特征。
4. 結合l998年嫩江地區水情監測合成衛星圖像,說一說遙感技術對洪水災害的預報作用。
5.說一說氣象遙感衛星在天氣預報中是如何發揮作用的。
6.(教材P.89)通過材料,讓學生了解以下內容:
(1)全球定位技術在防災減災中工作原理
(2)全球定位技術在減災中的主要作用:
【展示提升】:由各組學生代表展示探究結果.
【達標測評】
1..根據要求,在下面的結構圖中完成下列問題:
(1)將洪澇、特大暴雨、臺風分別填入A、B、C三個方框內。
(2)在其他方框內填上適當內容。
2..據報道,全國農業區劃辦公室對黑龍江的三江平原、內蒙古和甘肅的河西走廊、新疆哈密地區共53個縣級單位的1986年和1996年衛星遙感圖像進行了判讀比較,發現上述四省區10年中被開墾的草地和荒地總面積近200萬公頃(其中開墾草地約120萬公頃,開墾荒地約80萬公頃),而實際新增的耕地總面積僅為100萬公頃。當地群眾看到開墾后被撂荒的土地,心疼地說:“一年開草場,二年打點糧,三年五年變沙梁”。根據上述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1)我國在土地資源利用現狀調查時采用了先進的 技術手段,發現上述地區10年中被撂荒的土地竟達開墾總面積的 %。
(2)從氣候的干濕狀況分析,上述地區除三江平原屬 區外,其他地區大部分屬于 區與 區,土地被撂荒的主要原因在于 。
(3)上述土地利用中存在的現象對大氣環境質量造成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哪些方面? 。
(4)從區域可持續發展戰略考慮,上述土地被撂荒地區應采取的合理的針對性措施主要有 ( )(填一個或一個以上字母)
A.禁止刨草毀林,杜絕濫墾
B.精耕細作,提高糧食產量
C.筑溝開渠、進行合理灌溉
D.引進耐堿作物,改良鹽堿土
E.植樹種草,營造防護林
F.采用機械化耕作,禁止使用化肥、農藥
G.退耕還牧,進行合理放牧
【自主反思】
知識盤點:
心得感悟:
備 注
高二地理教案10
【課程標準】
以某經濟發達區域為例,分析該區域工業化和城市化的推進進程,以及在此過程中產生的問題,了解解決這些問題的對策措施。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 了解城市化的概念。
2. 了解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進程。
(二)過程與方法
1. 通過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城市化分布等相關案例的剖析,提高學生從圖文資料中提卻地理信息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2. 通過分析、討論“工業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動作用”,來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
(三)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1. 在案例的分析過程中,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
2. 在分組辯論的過程中,激發學生探究地理問題的興趣和動機,養成求實、求真的科學態度。
【教學重點】
1. 工業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動作用。
1. 培養學生的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合作學習的能力
【教學方法】
1. 自主學習、合作學習與教師指導結合
2. 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對比深圳改革開放三十年前后的圖片,提請學生思考是什么原因是深圳發展如此之快?深圳發展成功的經驗給我們什么啟示?帶著這個問題我們來學習一下今天的內容——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
[進入主題]
活動1:體會珠江三角洲的城市化水平
合作探究:對比P66圖2-35和2-36,與1983年相比,到20xx年珠江三角洲新增加的城市有哪些?這種變化從哪些方面反映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
自主學習:珠江三角洲城市化水平較高的表現。
活動2:分析珠江三角洲城市化快速發展的原因
讀下列資料,獲取、提煉并歸納促進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和城市化快速發展的背景條件。
歸納:珠江三角洲的優勢背景條件
國際背景:發達國家或地區產業結構調整(契機)
國內背景:我國改革開放的政策(先機)
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良好的區位:包括優越的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勞動力豐富且廉價、地價低廉、等條件。
思考:在以上優勢條件中20世紀80年代促進珠三角工業化與城市化快速發展的關鍵條件是什么?
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政治因素)
活動3:閱讀P64“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完成下表。
階段 特征 原因
改革開
放初期 城鄉一體化 以發展小城鎮為主導,工業企業發展迅速,分布具有廣泛性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后 城市群體系
區域中心城市廣州、深圳等發展,輻射帶動作用顯著增強
活動4:自主學習:閱讀P66“珠江三角洲的工業發展”,完成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的表格。
工業化進程
夯實基礎階段 穩步發展階段
20世紀80年代以來,大力發展“三來一補”企業。引進外資、技術和管理方法,發展了以勞動密集型工業為主的多種出口加工業和制造業,形成了以輕工業為主的`輕型工業體系 。 20世紀90年代以后,工業發展在高速度的基礎上更加注重質量和效益,工業結構得到優化調整,技術水平明顯提高,工業增長速度保持較高水平 。高新技術工業獲得發展。
活動5 :理解第一階段的“三來一補”企業
結合課本材料和圖片思考:“三來一補” 企業的特點;企業性質;珠江三角洲為什么要發展“三來一補”企業;發展這種企業的好處是什么?這種企業大量建立以后會給珠三角帶來怎樣的變化?
活動6:閱讀并總結工業化對珠江三角洲城市化的推動作用的表現:
第一,工業化加速了非農產業向城市的集中。
第二,工業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民工潮)。
第三,工業化加速了人的觀念和生活方式的轉變。
[教師引申]
珠江三角洲工業化與城市化對我們的啟示:
因地制宜,揚長避短,率先推進工業化;當工業化發展到一定階段,及時根據區位條件的變化因時制宜進行工業產業結構的調整與升級(因時制宜);充分發揮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動作用,促進城市化快速發展(按客觀規律辦事)。
【板書設計】
第六節 區域工業化與城市化進程
一、珠三角發展的區位條件
國際背景
國內背景
僑鄉
良好的區位
二、珠江三角洲城市化進程
以小城鎮為主導——城鄉一體化——核心城市帶動——城市群體系
三、珠江三角洲工業化進程
四、珠江三角洲工業化對城市化的推進作用
【課堂練習】
1.圖中能正確反映珠江三角洲城市發展一般規律的是( )
2.深圳在改革開放以前還是一個人煙稀少的邊陲小鎮,設立特區后,短短二十多年的時間,就發展成為一個大都市。
(1)深圳開始迅速發展的主導因素是( )
A.地理位置 B.政治因素
C.交通 D.科技因素
(2)我國加入WTO以后,成為影響深圳發展的新的主要因素是( )
A.環境 B.旅游 C.交通 D.科技
3.關于發達國家和地區20世紀70~80年代產業結構調整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第一產業所占比重上升,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下降
B.第二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第三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C.在工業內部,勞動力和資源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上升
D.在工業內部,技術和知識密集型產業所占比重不斷下降
4.珠江三角洲地區優先于其他地區吸引外資的特定國內背景是( )
A.良好的區位條件
B.全國最大的僑鄉之一
C.國家的對外開放政策
D.發達國家和地區的產業結構調整
5.珠江三角洲經濟開始騰飛時,美國的產業結構中,降幅最大的產業可能是( )
A信息產業 B輕紡工業
C旅游業 D精密儀表工業
6.讀圖分析,珠江三角洲工業化經歷了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工業發展有何特點?試分析造成如此特點的原因?
高二地理教案11
【教學內容分析】
本節內容屬于初中的地理知識,本節課屬于復習課,教材中的內容因為屬于初中的地理知識,在初中階段只是識記簡單的內容,但是面對高考,區域地理對學生的要求不僅僅是表面知識的識記,而是通過知識的學習,掌握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重在引導學生得出區域地理的學習方法以便于更好的學習之后的區域地理知識。本節課主要包括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分析,由于時間的關系,本節課的內容主要是對于自然特征的因果分析,讓學生梳理清楚各要素之間的相互關系。
日本是第一個分區地理東亞的重要國家,地位非常重要,無論是相關的內容還是學習的方法都是本節課的'重點和難點。
地理學科的學習需要學生具備四個核心素養:人地關系,區域認知,綜合思維,地理實踐力。區域地理的復習要重在體現這些素養的培養,通過對于日本這個區域的認知,問題設計層次深入,幫助學生梳理關系時對學生進行綜合思維的培養,通過討論問題的設計培養學生的地理實踐力,提高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
【學生分析】
由于與初中地理學習相隔的時間過長,再有文科普班的學生對于知識掌握的程度高低有別,對于相關知識的分析需要有側重,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別,問題設計多元,層次多樣。
【教學目標】
1、能夠掌握歸納區域特征的方法,能運用核心特征分析區域各要素之間的聯系。
2、能根據地圖和資料,分析說明日本的氣候特點和成因。
3.通過本節的學習,學會分析一個區域的自然地理特征,通過對日本自然特征學習,分析日本資源狀況及其對國家發展的影響,提高資源保護意識。
【教學重、難點】
1、 重點:日本位置特征的分析、描述
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
2、難點:日本自然地理特征的分析及其之間的相互關聯性
【教學過程】
先引導學生分析出掌握區域地理的復習方法
在哪里:位置(經緯度、海陸、半球、相對位置等)
有什么:自然特征—氣候、地形、河流、植被、資源等
人文特征—農業、工業、人口、交通、城市等
為什么:解釋上述特點的形成和分布原因
如何做:提出區域可持續發展的方向
1、 讀圖明確日本的位置和范圍
高二區域地理-日本(一)教學設計 高二區域地理-日本(一)教學設計
可以結合圖總結位置特征,需要對學生強調海陸位置特征的描述方法,重在描述——島國。
高二地理教案12
第一章 認識亞洲
[教學目的]
1、 了解亞、歐兩洲的海陸位置、經緯度位置的特點。通過讀圖能分析亞歐兩洲的地形特點,能理解亞歐兩洲復雜多樣的氣候特征,記住亞歐兩洲的著名湖泊并能在地圖上熟悉其位置
2、 了解亞、歐兩洲的主要國家及民族,學會分析亞歐兩洲的人口分布特點及造成這種分布特點的原因。
3、 培養學生從地理圖表、地理資料獲取地理信息的能力。掌握分析一個大洲或一個地區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河流特征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重點:兩洲的地理位置、地形特點、及主要的河流、湖泊的分布
難度:亞歐兩洲復雜多樣的氣候特征和原因,人口分布的特點和原因
[教學課時]
4課時
[教具準備]
亞洲地形圖、亞歐兩洲氣候類型分布圖
[教學方法]
談話法、啟發法、讀圖法、討論法
[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提問:世界的陸地可以分為幾個大洲?你了解哪些大洲?(學生根據所學回答)這七個大洲的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各有不同,今天,就讓我們插上科學的翅膀,乘著浩蕩的長風,來巡游這些大洲
一、 亞細亞和歐羅巴
(1)洲名的由來
1、 學生結合預習,講述亞洲、歐洲洲名的由來
2、 結合掛圖,教師指出亞 歐大陸的位置并提問:亞歐兩洲的洲界線是什么?引導學生在地圖上說出
(過渡)分析一個大洲,首先從分析一個大洲的地理位置入手
3、 分析講述:地理位置包括其經緯度位置、海陸位置
4、 師生共同閱讀“亞歐地形圖,引導學生從經緯度位置來分析亞洲的地理位置。并突出從南北半球看、從東西半球的位置看亞洲的位置特征
5、 引導學生從海陸位置說明亞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2)亞洲的地理位置
6、學生討論完成P3活動題,討論回答歐洲的地理位置特征,而后結合掛圖強化
6、 提問小結: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認為怎樣分析一個地區的地理位置特征
[作業布置]
見基礎訓練
第 二 課 時
[復習提問]學生上臺,結合掛圖說出亞歐兩洲的地理位置特征
二、 亞、歐兩洲的地形
(1) 亞洲的地形特征
1、 結合P5活動向學生介紹分析地形特征的方法
2、 師生共同閱讀“亞洲地形圖”,從四方面分析亞洲的地形特征
A 讀“亞洲地形圖”,觀察亞洲地形圖上主要以哪兩種顏色為主?各代表了什么地形?并引導學生在地圖上找出亞洲的青藏高原喜馬拉雅山的,帕米爾高原的位置
B 觀察提問:亞洲海拔最高的地方海拔有多少米以上?占地面積廣不廣?說明了從大洲看,亞洲的海拔高嗎?
C 引導學生計算青藏高原與西西伯利亞平原,珠穆朗瑪峰與死海的高度差,得出結論:地勢高低懸殊,地面起伏大)
D 繼續觀察:亞洲的高原、山地主要分布在亞洲的哪個部位?平原又分布在哪里?這說明了亞洲的地勢哪里高,哪里低?
E 引導學生找到亞歐大陸東側、東南側的弧形島嶼,并設問:為什么亞歐大陸東部會形成如此多的島嶼和群島呢?(聯系板塊構造學說理論說明)
3、通過剛才的分析,由學生小結亞洲地形的特征,教師指導學生在書本上找重點
3、 按上述思路,學生閱讀歐洲地形圖和P6活動1題的資料,討論歐洲的地形特征,教師結合地圖引導學生理解,并引導學生找出歐洲的主要平原:東歐平原、西歐平原、阿爾卑斯山的位置
4、 教師板書小結歐洲的地形特征:
(1) 平均海拔最低,僅340米
(2) 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3) 中部低平
(4)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測
5、 學生完成P6表格
[作業布置]
見填充圖冊
第 三 課 時
(復習提問)
1、 分析一個大洲的地形特征應從哪些方面入手?
2、 歐洲的地形有何特征?亞洲的地形有何特征?
三、 亞洲的氣候
(一)氣候負責多樣
1、學生觀察“亞洲地形圖”,數一數亞洲有哪些氣候類型?并設問:世界13種氣候類型中,只有哪種氣候類型在亞洲沒有?由此說明了亞洲氣候具有怎樣的基本特點?(復雜多樣)
2、引導學生結合地圖,從緯度位置、五帶的位置、地形的角度讓學生理解亞洲氣候負責多樣的原因:跨寒、溫、熱三帶,且地形復雜多樣
設問:亞洲氣候復雜多樣可以從哪些方面表現出來呢?(學生閱讀P7-8文字,思考說明)
(過渡)我們知道,氣候的兩個基本要素是氣溫和降水,因此,亞洲氣候的復雜多樣性可以從氣溫和降水的復雜性體現出來
(5) 結合教材P7第二段文字,通過馬來群島與奧伊米亞康的氣溫對比,理解亞洲氣溫差別大
(6) 設問:為什么亞洲的氣溫差別會這樣大呢?(主要受緯度因素的影響,跨緯度廣)
(7) 展示世界雨極“乞拉朋齊”和西亞的無流國資料,說明亞洲的降水差異大,干濕差異顯著
(8) 討論:為什么亞洲的降水差異會那么大?(主要受海陸位置、地形因素的影響,距海越遠,降水越少)
(二)大陸性強
(9) 展示同緯度的亞洲齊齊哈爾與歐洲巴黎的降水資料,并分析;同緯度的巴黎和齊齊哈爾相比,冬季誰最冷?夏季誰最熱?誰的氣溫年較差大?這說明了亞洲氣候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
(過渡)亞洲的氣候不但具有顯著的`大陸性特征,而且季風氣候顯著
(三)季風氣候顯著
1、講述季風的含義:指隨季節變化而風向相反的風
2、結合本地實際,提問:當地冬季吹什么風向的風?氣候有什么特征?夏季吹什么風向的風?氣候又有什么特征?
(過渡)亞洲的季風氣候是怎樣形成的呢?
1、 結合板圖講述風的形成過程及與氣壓、氣溫的關系
2、 板畫亞洲簡圖,理解亞洲冬季風和夏季風的成因
3、 學生朗讀P8閱讀,進一步深化對亞洲季風的形成過程的認識,教師結合小黑板表格小結:
發源地 風向 性質 對氣候的影響
冬季風 蒙古、西伯利亞 偏北 寒冷干燥 氣溫低,降水少
夏季風 太平洋、印度洋 偏南 濕熱多雨 帶來大量降水
4、 設問:亞洲之所以會形成典型的季風氣候特征,和亞洲的什么地理位置分不開呢?
(小結)我們通過對亞洲的緯度位置,海陸位置、地形對氣候要素的影響,分析了亞洲氣候的三個特點:氣候復雜多樣,大陸性強,季風氣候顯著。
四、 歐洲的氣候特征
1、 引導學生閱讀P7圖1-7,回答:歐洲有哪些氣候類型?有熱帶氣候類型分布嗎?得出歐洲氣候的第一個特征:以溫帶氣候為主
2、 引導學生讀圖1-10,比較緯度相近的鹿特丹和赤塔,冬季誰的氣溫低?夏季誰的氣溫高?誰的年溫差大?由此得出歐洲氣候的第二個特征:海洋性特征顯著
(過渡)為什么歐洲氣候具有明顯的海洋性特征呢?
3、 學生討論完成P9活動4,教師結合歐洲地圖從海陸位置、緯度位置、地形因素說明。
4、 引導學生在“亞歐氣候分布圖”上找出溫帶海洋性氣候的分布地區,并提問:在歐洲地中海沿岸是什么氣候類型?溫帶海洋性氣候和地中海氣候各有什么氣候特點?
5、 指導學生結合P9活動5、6題分析判斷各自的氣候特征。
6、 小結歐洲氣候的第三大特征:溫帶海洋性氣候、地中海氣候分布典型
7、 學生討論完成P9活動2、3題,進一步理解亞歐兩洲的氣候特征。
[課堂小結]教師引導學生小結
[板書設計]
四、亞洲的氣候特征
1、氣候復雜多樣
(1)氣候類型復雜
(2)各地氣溫差別顯著
(3)干濕差異顯著
2、大陸性特征顯著
3、季風氣候顯著
五、歐洲的氣候特征
1、以溫帶氣候為主
2、海洋性特征顯著
3、地中海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典型
第 四 課 時
(復習提問)亞洲的地勢有什么特征?
(過渡)亞洲廣闊的地域和中間高。四周低的地勢特征,使亞洲形成了眾多的大河
五、 大河眾多的亞洲
1、 引導學生閱讀亞洲地形圖,找出亞洲的主要河流的位置并繪出其流向,注入的海洋,并重點突出長江和湄公河在亞洲的地位
2、 設問:從總體上看,亞洲的大河流向有什么共同特點?亞洲大河的流向與亞洲的地勢有什么關系?由此可見,影響一個地區河流流向的基本因素是什么?得出亞洲河流的第一個特征: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色射狀奔流入海
(過渡)河流的特征除受地勢的影響外,還受流經地區的氣候影響
3、 設問:分布在亞洲內陸地區的氣候類型主要是哪兩種?從這兩種氣候來看,降水有什么共同點?這說明亞洲內陸的河流水量大小如何?總結得出亞洲河流的第二個特征:內流區面積廣大。
4、 講述內流區的含義,并引導學生在亞洲圖上找出內流河錫爾河、阿姆河的位置
(過渡)亞洲除了有眾多的大河外,還有許多獨具特色的湖泊。
5、 師生共同完成P10活動3題
6、 指導學生學習P11活動,弄清河流特征與地勢、氣候的關系,學生從歐洲地形和氣候入手,討論歐洲河流的特征。
7、 引導學生在歐洲圖上找出歐洲的多瑙河、萊因河的位置,并強調多瑙河是歐洲流經國家最多的河流,通過活動3題理解歐洲河流的航運價值大
8、 學生閱讀地圖,完成活動第二題
六 歐洲的河流特征
(1)河流多,水量豐富(因降水豐富)
(2)水流平緩,航運價值高(因地形平坦,冬季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
(3)河流短小(因為歐洲面積狹小,多島嶼半島)
七、亞洲、歐洲的人口和國家
1、 復習提問:世界上面積居于前十位的國家里面,有哪些國家位于亞洲?引入2人口概況的學習。
2、 學生自瀆P12閱讀材料,思考歐洲人口在世界上具有怎樣的地位?歐洲面臨的主要人口問題是什么?
3、 引導學生閱讀圖1-14,說出亞、歐兩洲人口稠密的地區各分布在哪里?人口稀疏的地方在哪里?為什么?
4、 引導學生在圖1-15上找出亞、歐兩洲的主要國家的位置
5、 學生自學P14閱讀材料,了解亞、歐的民族和亞、歐政治地圖的變化。
[小結]
分析一個大洲,你認為應該從哪些方面入手?(地理位置、地形特征、氣候特征、河流特征、人口、國家和民族)
[作業布置]
見基訓、填充圖冊
[板書設計]
第 一 節 亞洲和歐洲
一、亞洲的地理位置
1、 經緯度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溫度,小部分在熱帶、寒帶
2、 海陸位置:北鄰北冰洋、東臨太平洋、南鄰印度洋、西接歐洲、西南臨非洲,東隔白令海峽與北美洲相望。
二、歐洲的地理位置
1、 經緯度位置:北半球、東半球;大部分位于北溫度,小部分在寒帶
2、 海陸位置:亞歐大陸西部、北臨北冰洋、西鄰大西洋、南鄰地中海,東接亞洲
三、亞、歐兩洲的地形
亞洲 歐洲
平均海拔高度 950米、除南極洲外海拔最高 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大洲
相對高度 地面起伏大,高低懸殊 地表較平坦,起伏較小
主要地形類型 以高原、山地為主 地形以平原丘陵為主
地形分布特點 地勢中間高、四周低。中部是高原,山地,平原分布在四周 山地主要分布在南北兩側,冰川地形廣布
四、亞洲的氣候特征
1、氣候復雜多樣
(1)氣候類型復雜
(2)各地氣溫差別顯著
(3)干濕差異顯著
2、大陸性特征顯著
3、季風氣候顯著
五、歐洲的氣候特征
1、以溫帶氣候為主
2、海洋性特征顯著
3、地中海氣候和溫帶大陸性氣候分布典型
六、大河眾多的亞洲
1、 主要大河
2、 河流特征:
(1) 發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呈放射狀奔流入海
(2) 內流區面積廣大
七、歐洲的河流特征
(1)河流多,水量豐富(因降水豐富)
(2)水流平緩,航運價值高(因地形平坦,冬季氣溫在0攝氏度以上)
(3)河流短小(因為歐洲多島嶼、半島)
八、亞、歐兩洲的人口和國家
高二地理教案13
一、課標要求
“舉例說明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這條標準要求學生能夠辯證地看待問題,通過實例分析產業轉移對轉入區和轉出區地理環境有利與不利的影響。
二、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了解產業轉移的概念。
2.理解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3.能通過案例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過程與方法
1.通過圖文材料了解什么是產業轉移,并通過案例分析使學生能理解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結合案例理解產業轉移對轉入區和轉出區地理環境有利與不利的影響,培養學生綜合分析能力。
3.通過讀圖,學會利用圖表分析問題的基本方法。
4.通過小組討論的形式,學會與他人合作的方式、方法。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1.通過分析產業轉移對轉出地和轉入地的有利與不利影響,培養學生“一分為二”辯證看問題的能力。
2.通過對身邊地理現象的案例分析,培養學生對地理事物的探究意識,感受家鄉經濟發展的變遷,樹立熱愛家鄉、報效家鄉的理想。
三、教學重點、難點
(一)教學重點
1.理解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能分析產業轉移對區域地理環境的影響。
(二)教學難點
1.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
2.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的影響。
四、教學方法
學案導學法、案例分析法、多媒體輔助教學法。
五、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
地理是一門與人類生產活動聯系非常緊密的學科。讀下面兩段材料,你能不能指出它反映的是什么地理現象?產生的原因是什么?對兩個區域的地理環境分別有什么影響?
講授新課
學生:思考問題,小組討論,展示成果。
教師:及時點評和總結學生的回答。
(1)經濟增長速度減緩;市場萎縮;就業壓力加大。
(2)從長遠來看,這是一種正確的選擇,在轉型初期確實會遇到很多困難,但這些困難的出現都是暫時的。對于佛山當前來說,陶瓷屬于夕陽產業,只有它轉走了,才能給朝陽產業騰出發展空間,更有利于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的`發展。
(3)有利于經濟發展;有利于增加就業機會;有利于產業結構升級。
小結:產業轉移會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改變區域地理環境、改變勞動力就業的空間分布。此外,產業轉移的影響我們應該一分為二地看待,遷出地如此,遷入地亦然,關鍵是如何取其有利,弱化不利。
轉承:既然產業轉移的影響會有不利的一面,那么蘄春各方應如何面對呢?
六、課外能力拓展
略
高二地理產業轉移重要知識點:
1.產業轉移的定義是什么?如何分類?
答:產業轉移是指企業將產品生產的部分或全部由原生產地轉移到其他地區。產業轉移可分為區域產業轉移和國際產業轉移。
2.勞動密集型產業的轉移規律是什么?
答:勞動力密集型產業呈現出按經濟發展水平由高向低逐次轉移的規律。
3.為什么東南亞等地區的發展中國家或地區,工業化之初都重點發展勞動力密集型產業? 答:因為工業化初期缺乏資金、技術、管理經驗,但勞動力價格較低。
4.影響產業轉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勞動力因素;內部交易成本因素;市場因素;其他如國際經濟形勢的變化,國家政策的調整,原生產地用地緊張、低價昂貴,環境污染嚴重等。
5.產業轉移對區域發展有什么影響?
答:促進區域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區域產業分工與合作;改變區域地理環境;改變勞動力就業空間分布。
6.產業轉移對產業結構調整有什么影響?
答:對發達國家而言,原主導產業順利實現向國外轉移,可使國內的生產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導產業,為產業結構順利調整創造了條件;對發展中國家而言,接受發達國家的產業轉移,可以加快本國或地區的經濟結構調整,縮短產業升級的時間,從而加快工業化的進程。
7.在產品生產環節的價值鏈中,各環節有什么差異?
答:從效益高低方面而言,研發、設計環節和品牌、營銷環節的附加值最高,效益高;生產加工環節附加值低,效益低。從全球分布而言,研發、設計環節和品牌、營銷環節主要分布在發達國家;生產加工環節主要分布在發展中國家。
8.產業轉移是如何改變區域地理環境的?
答:一方面,產業轉移改變了區域的地理景觀;另一方面,產業轉移伴隨著環境污染的轉移和擴散。
高二地理教案14
教學目的:
1.結合實例,理解非可再生資源的特點。
2.知道主要化石燃料的分布概況。
3.結合實例,理解化石燃料在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4.結合實例,說明合理開發與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5.了解發展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的重要意義,以及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和不足。教學重難點:
重點:
1.理解化石燃料在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2.合理開發與利用化石燃料的主要措施。
3.主要可再生能源的優勢和不足。
難點:
發展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的重要意義
教具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方法:講授法、案例分析法、探究教學法等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漫畫導入:圖中的能源,屬于非可再生資源有那些?
非可再生資源
(如化石燃料、金屬礦產、非金屬礦產等)是在一定條件下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形成的,用一點,少一點,目前人類正面臨一些非可再生資源瀕臨耗竭的問題,對于的多種環境問題呢?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主要指煤炭、石油、天然氣、油頁巖等礦物燃料。它們是重要的非可再生資源,也是人類目前主要利用的能源。石油是地質時期的低等生物
(如浮游生物)大量沉積在湖泊或海洋中變成有機質,通過復雜的地質作用
(如地殼變動等)富集起來的
煤炭是千百萬年來植物在地面上堆積而成的一層極厚的黑色的腐植質,由于地殼的變動不斷地埋入地下,長期與空氣隔絕,并在高溫高壓下,經過一系列復雜的物理化學變化等因素,
天然氣系古生物遺骸長期沉積地下,經慢慢轉化及變質裂解而產生之氣態碳氫化合物,具可燃性,多在油田開采原油時伴隨而出
有一種石頭叫油頁巖,它同石油一樣,是由生物的殘體混同泥沙變成的,所以可以用來煉油。
1.能源是近代社會發展的最基本物質基礎。是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動力因素,是一國發展的最重要戰略資源之一。
2.能源工業對于經濟與社會的可持續發展以及民生保障都極為重要。保障能源供應、確保經濟安全以及解決能源消費中出現的環境問題,已受到世界各國的共同關注。
3.中國是世界第二大能源消費國和第三大能源生產國,能源問題是我國21世紀進行現代化建設必須解決的重大問題。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總特征:各種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很不均衡。
1.煤炭的分類:無煙煤、煙煤和褐煤
2.其優劣評價指標:等級和品質
(1)等級:指含碳量、燃燒熱量及揮發分含量;
(2)品質:由硫、灰分、其他有害物的含量決定。
3.那一類煤的質量差?污染大?
通常以無煙煤質量最優,褐煤最差。燃燒優質煤,單位質量提供的熱量高,釋放污染少。燃燒質量差的煤,釋放污染大。
4.思考中國大氣污染的主要來源是什么?
開發戰略和協調東、西部的經濟發展,也有利于東部地區改善大氣環境質量。
我國經濟發達的廣大南方地區石油資源少,煤炭資源也少,但能源的需求量很大,能源的生產和消費之間矛盾突出。再加上世界能源發展的總趨勢是使用高效清潔的能源,而天然氣是目前最清潔的高效礦物能源之一,其開采、運輸、利用過程中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小,這是我國實施“西氣東輸”工程的兩個主要原因。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與前景
1.全世界每年都要消耗大量的能源,發達國家與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水平差異很大。發達國家能源消耗普遍較高,發展中國家能源消耗普遍較低。
例如,占世界人口5%的美國,能源消耗卻占世界的25%:而占世界人口15%的印度,只消耗世界能源的1.5%。
2.中國能源資源豐富多樣,但是由于人口眾多,目前人均能源資源相對不足。
中國人均煤炭探明儲量,只相當于世界平均水平的50%,人均石油可采儲量僅為世界平均值的10%。中國能源消耗總量僅低于美國,居世界第二位,但人均消耗能源水平很低,還不到世界人均能耗的1/3。
3.全球能源的年消耗量仍在增長。
由于目前全世界使用的能源大部分取自煤炭、石油和天然氣。這些非可再生的資源能供人類開采的時間是有限的。
全球石油還能開采多少年
據石油專家們粗略估計,人類自1973年以來共向地球索取800億噸石油。目前,地球上石油儲量大約還有1370億噸。按照現在全世界每年開采30億噸石油計算,地球上的石油還可供人類開采45—50年。但是隨著新油田的發現,人類使用石油的時間可能還會延長。
1.你認為石油資源會不會耗竭?
石油資源會耗竭。因為石油資源是非可再生資源,它們的生成需要億萬年的時間并且具備一定的地質條件,就其總量來說用一點,少一點,加之人類消耗石油礦物燃料在快速增長,所以石油最終會耗竭
2.如果石油資源開采完了,會對人類活動產生哪些影響?
石油不僅是人類優質的能源,更重要的是優質的化工原料,所以石油資源耗竭會影響化學工業的發展和生產、生活所需的能源,進而影響人們正常的生產和生活。
3.你認為人們可以采取哪些措施來應對石油資源的耗竭?
提高化石燃料的利用率,開發替代能源,面向可再生能源,發展新能源,日益減少石油單純作為燃料的比重,延長人類使用石油的時間。
形式展開辯論,化石燃料耗竭后對人類的影響,也可以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讓學生各抒己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為培養學生的想像能力和創新能力提供足夠的空間。
(四)化石燃料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當今世界能源消耗中,煤炭的比重仍然較為重要,我國能源生產和消費構成中,煤炭更占有主要地位,在目前一次能源中約占70%。煤炭在開采、運輸和利用過程中可能對環境造成的不良影響
(五)化石燃料合理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措施
1.采用科學方法開采化石燃料資源,提高資源的回收率,改變亂采濫挖、采富棄貧、破壞礦產資源的現象,減少生產過程中對資源的嚴重耗損。
2.在能源資源開發與使用中,環境保護措施要與主體工程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驗收、同時投入使用。要防止各種有機、無機污染物在資源開發過程中進入大氣、水體、土壤,引起環境污染問題。
3.在礦區生產中應保護耕地,合理利用土地。因開采能源而擾動、破壞土地,造成地面
塌陷時,由采礦者負責進行復墾,恢復到可利用狀態。
4.對化石燃料進行深加工和精加工,包括發展煤炭洗選加工,實現脫硫,推廣潔凈煤技術等,減少在利用過程中對環境的不良影響。
5.實行能源結構改革,在化石燃料中盡可能使用天然氣。
1.你怎樣理解在生產與生活中自覺節約能源的重要性?
2.為節約能源,你建議社區、學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
?到人走燈滅等,對于本組題應充分發揮學生的思考潛能,展開討論,并給予充分的評價。
P31案例7,讓學生收集北京過去、現在、未來能源結構狀況方面的資料,以及政府在調整能源結構方面采取的一些主要措施,實施的一些主要工程等,再在此基礎上分析北京能源結構調整的重要意義(從環境保護的角度分析)和成功的經驗。
板書設計
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與利用
(一)化石燃料的基本概念
(二)化石燃料的分布
總特征:各種化石燃料在地球上分布
很不均衡。
1.煤炭分布
2.石油和天然氣的分布
(三)化石燃料的消耗與前景
(四)化石燃料開發與利用中的環境問題
(五)化石燃料合理開發與利用的主要措施
第二課時
導入:
我們上節課學習了化石燃料的合理開發與利用,在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能源結構已經由石油時代逐漸過渡到包括石油、天然氣、煤炭和核能、水電等多種能源互相補充、競相發展的時代。
二、發展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的必要性
1.從全球發展趨勢看,由于人口數量增長,人均能源消費量增長,人類對能源資源的需求持續增長。
2.化石燃料的使用對環境造成不良影響,由此引發的'全球環境問題日益顯著。
所以,今后世界能源的總趨勢是發展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和高效、清潔的能源技術。
三、多元化結構的能源系統
從能源的分布、特點、利用等方面進行分析
(一)太陽能
1.人類利用太陽能的兩種轉換形式:
(1)光熱轉換,如太陽灶
(2)光電轉換,如太陽能電池
2.特點:
(1)能量巨大
太陽每時每刻都以光和熱的形式釋放著巨大的能量,每秒鐘輻射到達地球表面的能量,
相當于600萬噸標準煤所釋放的能量,并且在今后幾十億年里是用之不盡的。
(2)清潔
太陽能沒有污染。
(3)分散
太陽能只能在晴天獲得,并且能量中大部分消耗于大氣、水的循環和植物的生長,現在被人類直接利用的還很少,其最主要原因是太陽能比較分散,不如常規能源集中。
3.影響太陽能分布的因素
【投影】我國太陽總輻射量分布圖。
大家是否可以總結出太陽能分布受到哪些因素影響呢?
(1)緯度因素
(2)地形因素
太陽能在地表分布分散,由于技術、資金等原因,太陽能的能量遠遠還沒有被充分利用,這也是科學界正在研究的問題,我們學生從現在起要學好科技知識,為將來太陽能開發做出貢獻,你或許能成為一個太陽能專家。
(二)風能
1.風能的特點
(1)可再生能源
風能實際上是一種間接形式的太陽能。有人估計,每年地球上風的能量相當于3200億噸標準煤的能量。
(2)風力、風向不穩定
風可以用來推動渦輪機轉動而產生電流。在地表的盛行風帶和季風氣候區中,一般風向比較穩定,但風速卻存在顯著差異。如:我國東部季風區中冬季盛行偏北風,夏季盛行偏南風,風向雖然較穩定,但風力大小卻有一級至十二級之差。由于風速穩定的地方少,風力又有季節性和短期變化,而且風力豐沛地區不一定是人口密集或經濟發達區。因此,風力發電
(3)清潔的能源
(三)水能
1.水能的特點
(1)世界上使用最廣泛的可再生能源
(目前)
(2)發電成本較低
(當大壩和電廠建成后)
(3)能源清潔
(4)大壩的建設可能會對庫區及其周圍地區的環境帶來不利的影響(圖3.14)。
3.14,分析水壩建設對環境可能造成的有利影響與不良影響。
2.我國水能資源的分布
我國水能資源極為豐富,可開發的水能約有3.8億千瓦,居世界首位。但按人口平均的可開發水能資源僅為世界平均數的60%,并且分布很不均勻(圖3.15)
(四)潮汐能
(1)潮汐的概念:太陽與月球的引力使地球上的海水呈周期性的漲落。白天海水上漲叫“潮”,晚—上海水上漲叫“汐”。
(2)分布:巨大的潮汐能蘊藏在狹窄的海灣、淺海、江河入海口。
(3)潮汐能發電原理:在海灣或河口上建造一個稍低的大壩,以攔截漲潮時涌入的海水,攔在大壩里的水流經大壩時推動水輪發電機組而發電。
(4)潮汐能特點:干凈、無污染。
高中地理選修7教案篇三:中國地理全套教案
第一講中國的疆域和行政區劃,人口和民族
復習目標:1、中國地理位置、國土構成、行政區劃;
2、統一的多民族國家;
3、我國少數民族的分布特點及主要少數民族的地區分布。
高二地理教案15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掌握地圖三要素;熟練應用等高線地形圖;
2、能力目標:能夠熟練地將三種不同形式比例尺實現互換并比較大小;能夠在不同類型的地圖上辨別方向;熟練閱讀等高線地形圖并學會應用;
3、情感目標:培養學生學習地理的興趣、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教學重點:
比例尺的應用;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
教學難點:
比例尺的縮放;地形剖面圖的繪制;
教學過程:
一、地圖三要素
1.方向 無方向標——上北下南,左西右東
有方向標——根據方向標確定方向(作方向標垂線,面北背南,左西右東)
經緯網——經線指示南北,緯線指示東西
2.圖例和注記
表示該事物的符號是圖例,旁邊的數字或者文字為注記,帶學生看地圖冊上的圖例識別:鐵路,湖泊,沼澤,沙漠,長城,城市等
3.比例尺
(1)定義:圖上距離和實際距離的比值(比例尺沒有單位)
(2)公式:比例尺=圖上距離/實際距離
(3)表示方法:文字式——1厘米表示200千米
數字式——1/20000000
線段式——用一段1厘米的線段表示200千米
(4)比例尺與圖幅面積之間的關系:
a.圖幅面積相同時——比例尺越大,表示的實際范圍越小,內容越詳細;
b.實際范圍相同時——比例尺越大,圖幅面積越大;
(5)比例尺縮放
a.將原比例尺放大到n倍后比例尺為:原比例尺的n倍;
b.將原比例尺放大(放大了)n倍后比例尺為:原比例尺的(n+1)倍;
c.將原比例尺縮小到1/n后比例尺為:原比例尺的1/n;
d..將原比例尺縮小(縮小了1/n)后比例尺為:原比例尺的(1-1/n).
e.比例尺放大到原來的n倍,圖幅面積為原來的n2倍;
比例尺縮小到原來的.1/n,圖幅面積為原來的1/n2.
二.等高線地形圖
1.基本特征:等高線上海拔相同
同一幅圖中等高距相同
等高線為閉合曲線
等高線一般不相交,但陡崖處重合;
同一幅圖中,等高線越密集,坡越陡;
等高線圖中的示坡線總是指向低處;
2.等高線地形圖的判讀方法:
(1) 四周低中間高——山峰
(2) 四周高中間低——盆地/洼地
(3)山谷——等高線向高處彎;
(4)山脊——等高線向低處彎;
(5)鞍部——兩個山頂之間
(6)陡崖——等高線重合并帶有示坡線;
3.海拔與相對高度
(1)海拔——以青島黃海海平面作為基準,某個地點高出該海面的高度;
(2)相對高度——兩個地點海拔之差;
(3)陡崖相對高度計算:(n-1)*d ≤H<(n+1)* d (n表示相交等高線的條數,d表示等高距)
注:該方法也可用于計算兩點之間的相對高度,此時n為兩點之間所夾的等高線條數,d為等高距。
4.等高線的應用
(1)判斷水系特征:山谷處常發育河流且流向與等高線彎曲方向相反
山地形成放射狀水系
盆地形成向心狀水系
山脊為分水嶺,山脊線(彎曲最大處點的連線)為分水線;
山谷線為集水線;
(2)判斷水文特征:等高線越密集,河流流速越大;陡崖處有可能形成瀑布;
河流出山口容易形成沖積扇;
(3)判斷某地能否觀察到某地:將兩地相連,看沿線是否經過山脊或是否經過比觀察占高的等高線,如果這樣則看不到;反之,經過的地區均低于觀察點,則能看到。
(3)區位選擇:
a.選點:大壩應建在峽谷最窄處(工程量小,減少投資)
庫區建在河谷,峽谷、“口袋形洼地”、盆地;
港口建在等高線稀疏,等深線密集的避風港灣;
氣象站建在坡度適中,地形開闊的地方
療養院建在地勢平緩,環境優美的地方;
b.選線:公路,鐵路沿等高線修建,選擇坡度平緩的地區;、
引水線路,路線要短,避免穿過山脊,盡量從高向低修,水能自流;
輸油管線,盡量避免穿過山脈,大河;
C.選面:農業生產:陡坡種樹
緩坡丘陵開梯田
平原發展種植業
山區發展林業
工業區:建在地勢平坦開闊,交通便利、水源充足、資源豐富地區;
居民區:建在依山傍水,靠近水源,地形平坦開闊的向陽地帶;
三.繪制地形剖面圖
1.選擇剖面線
2.建立坐標系:
a.橫坐標采用水平比例尺,一般等于原圖比例尺;單位用厘米,長度要大于剖面線的長度;
b.縱坐標采用垂直比例尺,一般大于原圖比例尺;單位用米,標出的高度要大于剖面線穿過的最大高度。
3.描點
把剖面線與等高線的交點標在坐標圖中,橫坐標為交點到起點的圖上距離,縱坐標為交點處的海拔高度;
4.連線
用平滑的曲線把描的所有點連接起來即為剖面圖。
【高二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中國地理高二教案12-18
高二地理教案01-02
高二地理優秀教案02-12
高二地理教案(必備)10-16
高二地理教案教學反思09-19
高二地理教案11篇01-04
高二地理教案(15篇)01-31
高二地理教案14篇02-13
高二地理教案13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