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
作為一名老師,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助于學生理解并掌握系統的知識。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1
教學要求
1.使學生了解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聯系。
2.使學生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和人民生活的關系。
3.使學生掌握我國工業發達地帶和主要的工業地區、工業城市分布,初步學會分析工業基地的形成和發展的條件。
4.使學生了解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
結構分析
本節教材分為“工業與我們”“工業的空間分布”和“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三個標題內容。這三部分內容是前后聯系的,形成一個整體。教材內容貫穿的一條主線是:發展工業的重要性,我國工業的分布現狀,工業未來發展方向。
教材第一個標題下,講述了三個方面的內容。首先以鋼鐵工業和汽車工業為例,利用景觀圖片結合文字說明,形象地介紹了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類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之間的相互關系,使學生對工業生產有一個概括的了解;其次,強調了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源泉,是國家經濟自主、政治獨立、國防現代化的根本保證;第三,強調了工業與人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們每天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工業品,享受工業帶給我們的幸福和快樂。并且,教材通過活動練習“觀察我們的家……”,使學生加深對工業生產過程的認識,培養學生聯系實際分析地理問題的能力。通過第一個標題內容的學習,使學生認識到要實現國強民富,必須大力發展工業生產,充分認識到發展工業的重要性。
教材在第二個標題下,內容安排上采取了“由面到點”的呈現方法。首先是概括地介紹了我國工業的分布大勢,使學生對我國工業的空間分布現狀有一個總體了解。然后,在活動練習中,以“遼中南工業區”和“滬寧杭工業區”為例,分析其工業分布的類型及特點,分析影響工業的形成和分布的各自條件,從中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地理問題的能力。
教材在第三個標題下,首先介紹了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和特點;第二,介紹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發展特點;第三,講述了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地區發展差異和不同的產業開發重點。教材在最后安排了活動練習。通過活動練習內容可以使學生明確,發展高新技術產業,代表了我國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內容點析
1.教材在第一部分首先介紹了什么是工業,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和類型,以及工業生產各部門的相互聯系性。教材運用圖4.24直觀地進行了說明。處于工業生產過程的不同階段,將出現不同的工業部門和類型。例如開采礦產,采伐森林等,是“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的工業;冶煉鋼鐵,制造水泥等,是“對原材料進行加工”的工業;生產汽車,制造機器,是“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后再加工”的工業。工業生產過程中上一個生產階段的產品,是下一個生產階段的原料,體現了工業生產具有階段性、相互聯系性和計劃性的特點。
2.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教材利用插圖表現了農業生產、城市建設、科學研究、國防現代化與工業的關系。通過幾個側面,使學生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3.工業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人們在衣、食、住、行各個方面,每天都會直接或間接地接觸工業品,享受工業帶給我們的快樂和便利。教材在活動練習1中,設計了“仔細觀察我們的家……”的內容,讓學生由某一件家具找出人們生活與各工業部門的'聯系,同時找出在工業產品的生產過程中各工業部門的相互聯系。通過活動練習,可以使學生加深對工業生產的理解,培養學生綜合分析地理事物的能力。
4.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大勢。我國的工業分布,有沿海、沿河、沿交通線分布的特點。工業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集中在沿海地區,包括長江三角洲、遼中南、京津唐、珠江三角洲地區,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等。教材運用圖4.26(“我國工業的分布”)突出了上述重點內容。
5.合理分布工業是工業建設中一個重大的戰略問題,需要綜合考慮。首先,要考慮自然資源的合理利用,以獲得最大的經濟效益;第二,要考慮發揮地區條件的優勢,揚長避短;第三,要考慮城鄉結合,帶動鄉鎮經濟的發展;第四,要考慮帶動老、少、邊、窮地區的經濟發展;第五,要考慮當地的工業基礎和勞動力構成;第六,要考慮國防安全等。教材在活動練習1中,以資源配置較好的遼中南工業區為例,提出了本地資源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的問題;在活動練習2中,以資源配置不好的滬寧杭工業區為例,提出了如何發揮本區市場條件和交通運輸條件優勢的問題。通過這些練習,可以使學生掌握分析工業分布問題的方法。在活動練習3中,安排了由學生選取一些例子,分析交通運輸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這使學生又一次獲得鍛煉其分析能力的機會。在活動練習4中,涉及到工業的分布與鄉鎮企業發展的關系,這在我國當今西部大開發中,具有很強的指導意義。
6.關于高新技術產業的概念和特點。高新技術產業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后,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現代高新技術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具有“高、精、尖”的特點,科技投入的含量很大,產品更新換代很快。
7.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多依附于大城市,具有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點。教材運用圖4.31(“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展示了我國沿海開發區、內陸和沿邊開發區的分布。從圖中可以看出我國的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除青藏地區外,各省區多在條件較好的中心城市建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形成了電子技術、信息技術、空間技術、生物技術、新材料、新能源等一批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
8.關于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結構。沿海地區科技力量雄厚,經濟發達,形成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科技園區型高新技術產業;沿邊地區利用其地理優勢,依靠國家的開發政策,發展了以組裝、加工為主的貿易導向型產業;內地地區依靠資源優勢和工業基礎,形成了以有色冶金、機械制造、電子、航空航天等工業為主的與國防軍工有密切關系的產業。
9.教材在最后的活動練習中,安排了材料閱讀內容。三則短文中,第一個短文介紹的是高新技術產業對上海這個老工業基地的振興所起的作用;第二個短文介紹的是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對北京市的經濟發展所起到的推動和促進作用;第三個短文介紹的是國際互聯網這一快捷的信息傳遞方式,應用于工業企業的供、產、銷中,將會改變企業的傳統生產方式,帶來一場新的工業革命。三則短文共同明確了一點,即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是我國工業的未來發展方向。
教學建議
【課時安排】
建議本節安排2~3課時。
【引入新課】
1.引導學生觀察:①圖4.25“張夢的家”,②我們的教室,找出工業產品,并說出相關的工業部門,使學生認識到工業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激發學生學習工業生產的興趣。
2.播放有關工業生產過程的錄像,增加學生對工業生產過程的感性認識,調動學生的求知欲望。
【工業與我們】
1.關于工業生產過程的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讀圖4.24“什么是工業”,并分析得出工業生產的過程一般可分為三個階段,即從自然界取得物質資源階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階段,對原材料進行加工后再加工階段。然后,可以汽車的輪胎為例,“追根尋源”上個生產階段,即合成橡膠工業和石油工業。還可以引導學生分析汽車工業和輪胎制造業相互的按比例發展關系。由上述內容可讓學生歸納出工業生產過程的階段性、相互聯系性和計劃性的特點。
2.關于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的教學設計。
引導學生閱讀農民、建筑師、科學家、軍人對工業重要性的評述,使學生認識到工業是國民經濟中最重要的物質生產部門之一。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扮演多種角色,例如醫生、記者、電視節目主持人、售貨員等,從各自行業角度尋找與工業生產的聯系,體會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主導作用。
3.完成活動練習1、2兩題內容。
由于電視機內部零件復雜,學生繪制生產聯系圖的難度較大,故只要求學生繪出燈具、餐桌、食品的生產聯系圖。在此基礎上,再找出分屬于重工業和輕工業的各個部門。
【工業的空間分布】
1.引導學生讀圖4.26“我國工業的分布”,分析我國工業的分布大勢。教師可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京廣線、京滬線、哈大線等鐵路沿線的工業城市;黃河、長江沿線的工業城市;沿海四個工業區的位置和范圍,以及經濟特區和沿海開放城市。沿海的工業區是最發達的經濟核心區,應作為重點內容。
2.完成活動練習1內容。引導學生讀圖4.27“遼中南地區”,識別礦產符號,了解遼中南地區有哪些主要的資源;識別表示各種工業部門的圖例符號,了解遼中南地區的工業分布。教師可組織學生討論:①遼中南工業區資源條件對工業分布的影響;②遼中南工業區各工業部門的相互聯系。
3.完成活動練習2、3內容。引導學生讀圖4.28“滬寧杭地區”,組織學生討論:①上海有哪些主要工業,對比遼中南地區的工業有什么不同?(上海的輕、重工業都很發達,遼中南的工業則以重工業為主)。②上海附近煤、鐵資源匱乏,從市場的角度,分析上海發展鋼鐵工業的原因。③讀圖分析滬寧杭地區有哪幾種主要的交通運輸方式,交通運輸條件對其工業分布的影響。
4.完成活動練習4內容。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鄉鎮企業蓬勃發展,使工業的分布和農業的分布緊密地結合起來。大力發展鄉鎮企業,有利于因地制宜地發展工業,促進農業的發展,縮小城鄉差別,增加農民收入,整體脫貧致富。教師在課堂上可以給學生介紹鄉鎮企業的典型事例,例如江蘇的華西村、北京的韓村河等,然后組織學生討論。針對活動練習4內容,教師還可以讓學生搜集有關的資料(報紙、雜志、因特網),組織學生課堂討論。
【積極發展高新技術產業】
1.教師引導學生讀圖4.30“高新技術產業結碩果”,幫助學生理解高新技術產業的內涵: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是以電子和信息類產業為“龍頭”的產業,產品的科技含量很高。
2.教師引導學生讀圖4.29“北京高新技術園區”,找出中關村科技園區的位置。教師可以給學生播放有關中關村科技園區或其他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錄像,引導學生分析高新技術產業的主要特點。
3.教師引導學生讀圖4.31“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析得出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分布特點: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現出大分散、小集中的特點。除青海和西藏外,其他省區的中心城市都建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
4.地理位置不同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具有不同的產業開發重點。針對這一內容,教師可以舉出我國沿海、沿邊和內地的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的實例,向學生介紹。
5.完成活動練習1、2、3內容。教師可讓學生閱讀三則短文,然后重點針對練習2內容,進行分組討論,最后班級交流。
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2
(1)投入:土地、 勞動力、資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閱讀思考)(處理流程:先讓學生閱讀→教師出示歸納表,并做適當分析→學生思考、回答→教師引導讀材料和圖,并分析、講解)請同學們閱讀P60“閱讀:鋼鐵工業區位選擇的三次變化”,讀P60圖4.5“每冶煉鋼鐵所需原料的變化”,并思考:①鋼鐵工業區位選擇的三次變化是什么?(接近煤炭產地→接近鐵礦產地→接近消費市場或交通便利的地區)②每冶煉1噸鋼鐵所需原料變化的原因是什么?(科學技術的進步)③科學技術的進步為什么會影響鋼鐵工業區位選擇的變化?(一方面,冶金技術的提高,使得鋼鐵工業對原料、能源的依賴減少;另一方面,巨型礦石運輸船的應用,使原料、能源的運輸費用在總的生產成本比例不斷下降。因此,鋼鐵工業的.區位選擇越來越靈活,更多趨向市場和交通便利地區。)
(過渡)此外,社會因素如政府政策、決策者的行為等,也是重要的工業區位因素。
【課堂小結】本節課我們系統地闡述了工業區位選擇的原理,對其影響因素進行了逐一分析,這也是 我們本單元的一個重點內容,應重點掌握。關于“工業的主要區位因素”,要明確不同工業的區位選擇所要考慮的主導因素可能有一個或少數幾個,應因制宜,具體分析。其中,影響區位選擇的這些區位因素也在隨著社會的發展而變化,我們應以發展的觀點來看待。同時了解到在一個國家或地區在一定歷史時期的工業發展中,不僅要服從經濟發展的需要,還要服從社會發展多方面的需要。總之,對工業區位的選擇,我們應多方面、全方位考慮,因地、因時制宜,合理選擇。
【教學反思】
【板書設計】 第四章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 第一節工業的區位選擇
一、工業區位因素
1、工業生產的一般過程
(1)投入:土地、勞動力、資金、能源、水源和原料、零部件
(2)產出:產品和三“廢”(廢氣、廢水、廢渣)
2、影響工業區位選擇的主要因素
3、工業區位選擇的原則:工廠應當選擇在具有明顯優勢條件的地方,以花費最低的生產成本獲得最高利潤。(經濟目的)
4、五種常見的工業區位選擇導向類型:
導向類型工業特點 部門舉例區位選擇原則
原料
導向型工業原料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原料成本較高的工業甜菜制糖廠、甘蔗制糖廠、水產品加工廠、水果罐頭加工廠等接近原料產地
市場
導向型工業產品不便于長途運輸或運輸產品成本較高的工業啤酒廠、汽水廠、家具廠、印刷廠、石油加工廠、棉布廠接近消費市場
動力
導向型工業需要消耗大量能量的工業電解鋁工業、化學工業等接近火電廠或水電站
勞動力
導向型工業需要投入大量勞動力的工業服裝工業、電子裝配工業等接近具有大量廉價勞動力的地方
技術
導向型工業技術要求高的工 業飛機、集成電路、精密儀表等工業接近高等教育和科技發達地區
二、工業區位因素的變化
1、工業區位因素 及其作用的變化
(1)原因:
(2)結果:
2、影響工業區位選擇變化的因素
(1)科學技術的進步
(2)環境
(3)政策、決策者行為
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3
【教學重點和難點】
重點:認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
難點:觀察我國工業的空間分布特點。
【課前準備】
教師準備:《我國工業的分布》圖進行技術處理,把工業中心和工業基地做成閃動,使學生觀察更清楚。
學生準備:以《我的小天地》為題照出自己居室的工業產品相片。
【教學過程】
教學引入:提問學生上學使用的交通工具或學習用具,使學生清楚工業產品是由眾多的工廠生產的。被稱為工業部門。
觀察圖“什么是工業”,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
小組討論:各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說出工業產品之間的聯系,體會工業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教師總結:利用插圖,說明工業對各行業的重要作用,查找數據證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理解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觀察圖“我國工業的分布”,在教師引導下說出工業的分布特點:沿海、沿河、沿鐵路線,了解四大工業基地的分布。
引入:同學們,今天早上來上學,我們都使用了什么交通工具?這些交通工具時哪生產的?
學生:自行車、汽車。工廠生產。
教師:當然,我們同學還知道許多的工廠,如:化肥廠、鋼鐵廠、拖拉機制造廠等。有眾多的工廠組成的部門,我們稱為工業部門。工業部門是國家經濟發展中的重要部門。今天我們要了解我國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課題:第三節工業的分布與發展
教師:請同學們打開教材,觀察圖“什么是工業”,有三幅圖片。看一下這三幅圖片都說了什么。
學生:依據圖片說明回答
教師:請同學討論三幅圖片之間有什么聯系?
學生:回答略
教師小結:
第一幅圖:通過挖掘、開采、提取的方式,可以從自然界獲得煤、鐵、石油等礦產資源,還可以從自然界取得棉花、木材等資源。即從自然界中挖掘、開采、提取工業原材料是工業生產的一個環節。
第二幅圖:對原材料進行加工
第三幅圖:在原材料加工的基礎上再加工成產品。
這就是工業的生產過程,工業能給我們提供許多工業產品。(出示一張鋼鐵工業圖片)以鋼鐵工業為例,鋼鐵材料可以加工成那些工業產品?
學生:拖拉機、建筑鋼筋、汽車、精密機床、儀器儀表、火箭等。
教師:請同學閱讀教材插圖中“農民、建筑技術人員、研究員、軍人”所講語言,體會工業產品對國民經濟的重要作用,并進行小結。
工業可以提供一些經濟發展的基礎產品,如拖拉機、建筑鋼筋、汽車等,還為科學研究、國防提供許多高精尖產品,如火箭中的特種鋼材。看來工業產品對農業、城市建筑、科學研究、國防等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支持作用。
教師:工業生產與我們同學的學習和生活有什么關系?
同學:小組討論——各組拿出《我的小天地》照片,說出工業產品之間的聯系,體會工業產品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請一位同學做代表介紹她的小天地中都有哪些工業產品(學生作品在大屏幕上顯示出來)。
學生代表介紹:
《工業與我們的生活》
相信,每位同學都有自己的小天地,我當然也不例外。這幅圖是我的小天地。認為它像一個工業的展覽室。這里面有:雙人床、電腦桌、窗戶、寫字臺衣柜和門。今天,我為大家介紹的是“寫字臺”。
它的桌面是由木材制作的,來自于木材廠;表面的涂料來自于顏料廠;大家都知道抽屜是可以前后拉動的,這種可以前后拉動的.物制是金屬片制作成的拉軸,來自于金屬廠;桌子部件的玻璃板、燈、蠟燭等物質的支座用了彈簧平衡來自于彈簧廠;還有平行的連接導軌和可以調節的底架它們都來自于鋼鐵廠。電腦桌、雙人床、衣柜和門也都同樣是在各種各樣的工業努力下產生的。由此可見,在我們的房間中有各種工業品,我們的生活與工業是緊密相連的,它是我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可以說沒有工業品,也就沒有我們現在優越的生活環境,它給我們帶來了快樂和便利。
教師:看來我們的生活、學習也離不開工業產品。
總結:工業是各行各業經濟發展的有利保證,也不斷促進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工業在國民經濟中處于主導地位,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因此我們要大力發展工業。(注:教師可查找一些工業數據,用來說明工業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主要來源,使學生更能夠理解工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教師:我國的工業分布特點如何?請同學觀察圖《我國工業的分布》,說出我國的工業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的分布特點。(建議:在課件中對地圖要進行加工,可以把工業中心和主要工業基地做成閃動,使學生觀察更為清楚。同時可把主要工業基地后面隱含各區的詳細地圖,為下節課分析工業基地發展的有利條件做準備。)
學生:觀察、討論、歸納主要分布在東部地區,特別是沿鐵路線、沿海、沿長江分布。
教師總結:通過觀察,同學們了解了我國工業分布的特點,特別是知道了我國有四大工業基地,請同學在地圖上確認它們的位置,下節課我們要重點分析四大工業基地的發展優勢。
教學反思:
學生使用著許多工業產品,但對工業生產卻十分陌生。為了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工業生產過程,在教學中應盡量多的舉出學生生活的實例,調動學生更高的積極性。這樣學生在小組活動中才能開動腦筋,較好的體會工業生產及產品間的聯系。
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4
【教學重點】中國工業的巨大發展
【教學難點】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
【教學手段】計算機課件
【教學過程】
(復習提問,導入新課)
(復習提問)上一節我們從兩個方面回顧了新中國工業的發展,提問:與舊中國相比,新中國工業在哪兩個方面取得了巨大的發展?
(總結)一是取得了較高的增長速度,二是建成了獨立的、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系。
(講述)新中國的工業,除了在工業門類和工業產值上取得了巨大發展以外,在工業的分布上也日趨合理。
(板書)三、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
工業建設的一個重要問題就是布局問題,也就是在什么地方建設什么工業的問題。在選擇工業位置時要考慮的因素很多,如原料供應、產品銷售、交通運輸、市場、區域發展,甚至地形、氣候等等,而且不同的工業對這些因素又有不同的要求。由于工業是國民經濟的主導產業,工業布局對一個地區、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因此,工業布局合理,工業分布保持平衡就十分重要。
(展示)動畫“我國工業布局的變化”。請同學們注意分清兩類工業中心:舊中國原有的和新中國新建的和兩類重點建設地區:第一個五年計劃的.和現在工業建設地區。
(提問)舊中國原有的工業中心有哪幾個?
(大連、天津、青島、上海、廣州、沈陽、武漢、重慶)
(展示)各舊工業中心的圖片
(提問)這樣的布局是否合理,為什么?
(不合理,只集中于少數城市,而且太偏重沿海地區,對全國特別是內地和農村發展不利。)
(展示)各新建工業中心和鄉鎮企業的圖片
(展示)圖片:中國工業布局的變化
(提問)新中國工業發展有什么變化?這些變化說明了什么?
(總結)工業中心大量增加,遍布全國各省區;工業發展由沿海指向內地;在一些工業集中分布地區形成區域性工業基地。這些變化,在充分發揮地區優勢的基礎上,促進了全國工業的發展,由沿海到內地,由城市到農村,使我國的工業布局日趨合理。
引導學生讀教材“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部分內容,加深學生對我國工業布局的了解,并轉入對我國工業前景的展望。
(展示)錄像“主要的工業中心和鄉鎮企業的發展”
(板書)四、迅速發展中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
我國的高新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迅猛。
(板書)1.高新技術產業
高新技術產業是建立在新的科學技術基礎上的新興產業,經濟增長速度快,產品更新換代快,是構成一個國家綜合國力的主要因素。
(板書)2.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
(講述)高新技術產業要求布局在技術發達、知識密集、人才聚集的區域。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傾向于依附大城市,呈點狀分布。因其受經濟基礎及國家政策傾斜的影響。
(展示)國家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分布圖
(展示)重慶市高新技術開發區
教師引導學生讀閱讀材料“中國硅谷——北京中關村高科技園區”,并回答問題:
我國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為什么選擇珠江三角洲、京津唐、滬寧杭等地區?
因為這些地區工業基礎好、科技力量雄厚、高層次知識性人才聚集、交通便利等因素。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
(板書)五、中國工業的前景
我國的工業是在一個很低的水平上發展起來的,盡管我國的工業發展成就十分巨大,但是與工業發達國家相比,仍然存在很大的差距。
教師引導學生讀表格,并回答提出的問題。
(展示)表格:1999年中國、美國和世界部分工業產品的產量和人均產量的對比
鋼發電量水泥電視機糖總量(萬噸)人均(千克)總量(億千瓦時)人均(千瓦時)總量(萬噸)人均(千克)總量(萬臺)人均(臺/千人)總量(萬噸)人均(千克)中國115599211670935536004293637298266美國107643973212211872948135011444275628世界72755123137457232915076025513714221330822
問題:
1.把上表所列的我國的工業產品的總量和人均量與美國比較,哪些差距較大,哪些比較接近或已超過?
2.把上表所列的我國工業產品的人均量與世界人均量比較,哪些差距較大,哪些比較接近或已超過?
學生回答問題。
(講述并提問)由統計數據可以看出,從工業產品的生產總量來看,除發電量一項外,其他幾項我國與美國并無太大差距,有些項目,如水泥產量還遠遠高于美國,可以說,我國許多工業產品產量都居世界前列。但是,若按人均量來計算,則各項均與美國有較大差距,與全世界平均狀況相比,也只有電視機和水泥兩項較為接近。
那么,這說明一個什么問題呢?
(中國人口太多,與人口數量相比,工業規模還很不夠。)
(講述)同學們分析得很好。作為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工業還存在許多問題。比如總體水平低,現代化程度差,科學技術上明顯滯后,工業生產效率也較低,這里面除了技術和設備的原因以外,經營管理水平低也是一個重要原因。一些基礎工業,如能源工業相對薄弱也成為制約工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板書)差距:現代化技術、經營管理、人均產量
(講述)不過還應當看到,自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是世界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當今世界正進人知識經濟時代,這也是我國工業發展的大好時機,那么,要進一步發展我國工業,盡快趕上世界發達國家,我們應如何努力呢?
學生討論,自由發言。學生一般都能談到發展高科技,也有的同學會針對前面提到的差距提出加強經營管理,控制人口,加強能源建設等。
(講述)同學們討論得很好,你們有很多非常好的想法,許多都與國家政策是不謀而合的。下面讓我們來看一看教材上提出的幾個方面的發展方向。
(展示)錄像:工業前景
(總結并板書)
(講述)對于我們整個國家來講,以上三個方面是要努力做的。那么做為一個學生,我們又應當如何做呢?
(好好學習,掌握科學知識)
【板書設計】
三、日趨合理的工業布局
四、迅速發展中的中國高新技術產業
1.高新技術產業
2.高新技術產業的布局
五、中國工業的前景
差距:現代化技術、經營管理、人均產量
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5
通過本節課的學習,讓學生們了解什么是工業,及工業生產,了解工業生產的過程和類型。明白工業在國民經濟建設中的主導地位和作用,是國家財政收入的來源、是國家獨立、自主、現代化的保證。結合同學的日常生活實際,了解工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享受工業帶給我們的幸福。
通過本節教學和學生的表現,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工業分布特點:不能分析出分布的原因,沿線、沿海、沿江、沿河分布都有一個共同的原因,便利的交通,再次體現交通運輸的作用,經濟發展的先行官。
2對工業區的形成和發展,缺少綜合的認識和分析,如:資源的'分布對工業的影響,聯系學習印度的工業分布與原料產地的關系,理解遼中南發展重工業的基礎和有力條件。
3識圖能力有待提高,讀圖分析能力單一。學習上海的工業,盡管沒有發展工業所相關的資源,但不能從社會需求、市場空間、經濟發展、交通運輸、城市特點等優勢方面分析。
4聯系生活實際,說己了解的家鄉的一些工業,哪些是輕工業,哪些是重工業,他們的原料、生產過程、產品、對生活的作用等方面是否一樣。
【工業的發展地理教案】相關文章:
初中地理工業的分布與發展優秀教案05-03
初一地理工業的分布與發展的教案05-04
《基礎工業》地理教案05-04
工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必修二地理第4章教案05-05
農業地域的形成與發展地理教案05-05
中國工業的發展練習04-28
發展生態工業是現代工業發展的必然趨勢04-26
宣威發展生態工業探討04-26
我國工業發展模式研究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