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高考如何超常發(fā)揮--從拳王阿里的故事講起
再過二十幾天就要高考了,對于各位考生而言,最重要的環(huán)節(jié)是如何提高心理素質。為此,記者走訪了幾位心理專家,為廣大考生和家長支招,建議考生從心理入手,放下包袱,沉著應戰(zhàn)。高考不是一場戰(zhàn)爭,更像一個舞臺。真心祝愿同學們都能在高考中超常發(fā)揮!
一、考試發(fā)揮的三種狀態(tài)
超常發(fā)揮就是指考試時的狀態(tài)、感覺出奇得好。
具體分析一下,考試一般有三種發(fā)揮。
第一是失常發(fā)揮。就是學得多,考得少,考出來的大概只是學的5%或10%,就是完全失控了。
第二是正常發(fā)揮。就是考得跟學得差不多,學得東西基本都考出來了。
第三是超常發(fā)揮。就是你居然考得比學得還多。
【案例1】
女網姑娘的超常發(fā)揮
2004年雅典奧運會上,李婷、孫甜甜兩個人本來是合計奧運1日游的,就是準備上場一個回合就敗下來。沒想到奧運1日游變成了奧運10日游,后來干脆升國旗、奏國歌。接受采訪時她們說,正常發(fā)揮能拿到前八名就很有成就感了,沒想到一路拿到冠軍。
點評:這是典型的超常發(fā)揮。兩位女網的運動員賽前接受了專門的心理訓練,是西南大學的符明秋老師給她們做的訓練。
二、超常發(fā)揮的三個條件
第一,實力層面。首先要有一定的智力天分,能夠理解課堂上所講的所有內容;要有學習能力,能夠很好地組織、安排考試和作業(yè),最后構成所學到的知識。實力層面不到位,講超常發(fā)揮是空手道。
第二,技術層面。就是有考試的經驗、考試的技巧和考試的信息。就是怎么考的問題,有學校老師傳授這方面的經驗。
第三,是高難度的層面,就是心理層面。心理層面要有暗示的訓練,要有情緒的調控,要有心理的流暢。這三個條件結合起來,就能夠確保在考試當中超常發(fā)揮了。
很多人的這三種狀態(tài)是分離的,比如實力到位,技術不到位;技術到位,心理訓練又不到位。這就會導致大家在考試之前做了很投入的準備最后卻考得不理想。所以需要實、技、心三結合。實、技、心指的是臨考前的實力、技術和心理均居最佳狀態(tài)。
三、從心理暗示到心理流暢
流暢心理狀態(tài)是不知不覺中到來的,當考生在考試中做到得心應手、聚精會神時,頭腦中想的全部是與考試有關的事情,他就處于流暢狀態(tài)。在流暢狀態(tài)中,考生感受到的是,參加考試是一種非常愉快的體驗,參與考試是一種最好的獎勵。
心理暗示指在無抵抗條件下向被暗示者提供信息,以使他的認知、情感和行為,按特定的方式活動。暗示可以極大地誘發(fā)人的潛能。一種語言或環(huán)境的暗示,能夠使人很快地進入一種狀態(tài),這種狀態(tài)能夠帶來認知、情感以及行為方面的轉變。
心理暗示有三大效應。
第一大效應,激勵效應。在高考學生來講就是,我能行,我能考得好。先相信自己,先激勵自己。有人高考時,老師跟他說過一句話:“如果你考不上,那其他人就都考不上了。”一聽老師這么看得起他,他感到一定不能辜負老師的期望。這就是一種“我能行”的強烈暗示,一種激勵。
第二,信則靈,歸因效應。歸因效應就是人們認為自己的嘗試和努力產生了作用。比如有個學生受到老師的鼓勵之后,第一天果然考得挺好,然后他馬上跟老師說:“昨天聽了你的話我特興奮,今天上午考得不錯。”老師說:“你看我沒說錯吧,你接著努力。”這就是相信了,然后就越來越感覺有股氣勢。
第三,標簽效應。因為努力而使自己得到超常的發(fā)揮,使得自己有份信念,覺得自己是拿分高手。這樣形成一種心理定勢,對自己有極大的期盼。所以心理訓練一定要達到熟練的地步。熟練就產生了效應,就起作用。
【案例2】
拳王阿里自我暗示的故事
阿里小的時候,家人給他買了一部自行車,他每天都騎車出游,樂此不疲。有一天,他將自行車存放在警察局門口沒上鎖,不想出來后發(fā)現(xiàn)他的新車被人偷走了,氣得他直跺腳。沮喪之余,他的警察朋友提出教他拳擊,并告訴阿里,每遇到一個對手,你就把他想象成偷車之人。阿里就是在這樣的自我暗示中越戰(zhàn)越勇,直至奪得美國乃至世界的拳擊冠軍。
阿里還有一招,就是語言暗示。每次比賽前他都會對著鏡頭喊:“我是最棒的,我是不可戰(zhàn)勝的,我是冠軍!”
點評:不知道的人會以為阿里心理上有毛病。其實不然,他正是運用了心理學中的自我暗示技巧,而且非常成功。
四、考試需要什么樣的心理暗示
考試需要有心理暗示,那什么樣的心理暗示可以讓我們達到心理流暢的狀態(tài)呢?共有以下幾種。
食物暗示 比如說,山楂汁果茶可以起到暗示作用。因為你喜歡這種果茶,喝了之后就感覺渾身舒坦,就有一種力量。經過你不斷強化,不斷給自己這樣一種信心,最后這種果茶就成了一種神水,有神妙的作用。但是這需要一種銜接,需要有個練習的過程。樣板戲《紅燈記》中,李玉和要被憲兵隊長拉走之前,李玉和的母親給他端了一碗酒,李玉和喝完就唱:“臨行喝媽一碗酒,渾身是膽雄赳赳!”這就是食物暗示。
音樂暗示 就是聽自己最喜歡的曲子,聽了馬上進入一種忘我的狀態(tài),或興奮、愉悅的狀態(tài)。音樂一響,就馬上把你引入這樣一種狀態(tài),這就是建立一個條件反射。
語言暗示 有一句話叫“堅持就是勝利”。我們做題出現(xiàn)困難的時候,情緒受了影響,不能專心致志去答題,你閉上眼睛,默誦“堅持就是勝利”,最后真的勝利了。一次考試產生感覺,兩次考試加上一點,好多次考試積累下來,只要你煩的時候,你就想“堅持就是勝利”,就可以很快達到自我調節(jié)狀態(tài)。這就是暗示的作用。
情景暗示 想象到了自己最想去的地方,馬上心情就平靜下來。比如外地同學想考到北京,可以想象去北京頤和園兜一圈,馬上感覺就來了。
動作暗示 做個動作,比如說祈禱或別的動作,給自己一套暗示的動作,使自己達到一種特別的心理流暢狀態(tài)。
【案例3】
考試就當是聽大戲
北宋仁宗年間,四川眉州有兄弟倆在父親的帶領下到汴京參加科舉考試。考試前一天的晚上,兄弟倆向父親討教該如何面對明天的考試。父親就說,你只當去聽大戲,感覺就對了。在那個年代,聽戲是逢年過節(jié)才有的好事,是最愉悅的情緒體驗。所以第二天兄弟倆懷著期盼的心情上了考場,結果是超常發(fā)揮,一舉登科。
點評:這兄弟倆就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和蘇轍,他們的父親蘇洵也是一個大文學家。這個故事說明了情景暗示的作用。
五、考試中正確運用心理暗示
1.考試中如何進行心理暗示
首先,考試中緊張,可以先用語言暗示。
比如遇到難題做不下去了,這時候默誦:我做不出的題,別人也做不出。不管事實如何,先把自己的心理安定下來。
第二,可以動作暗示。比如做到最后覺得特緊張,做不下去了,為了使自己能夠定下心來,可以看看做過的題,一看自己80%都答出來了,就有信心了。心情穩(wěn)定了,錯誤也檢查出來了,回過頭來做題就能做出來了。
第三,冥想暗示。閉眼深呼吸,做些冥想體操,就是想象。關鍵是在考場遇到困難的時候能很快定下心來,而且能很快地從消極狀態(tài)轉到積極狀態(tài)。
2.考試中的自信心組織
第一,少想沒有做出的題,多想已經做出的題。越想著自己做得不夠,你不就越覺得自己過不去了嗎?其實,當你自己估分很低的時候,別人也是一樣。
第二,少想自己做題慢,多想比別人做題仔細。你為什么要讓自己處于一個很消極的心態(tài)下?為什么不給自己多一點積極的心理暗示呢?
第三,少想自己考不上大學該怎么辦,多想自己有沒有盡最大的努力。有的人考到最后一刻腦子全亂了,老想考不上大學該怎么辦,越想越煩。你可以把思路變一變,想想你是不是盡了最大的努力。
最后,少東張西望,多默誦自我暗示。越東張西望越煩,你干脆定下心來,什么都不看。這是每個人要不斷去練的功夫。
【案例4】
自殺三天后錄取通知書來了
有個學生感覺自己考得不好,覺得自己特背,他也沒跟別人說,就自殺了。結果他自殺3天后,錄取通知書來了。
點評:有時你要倒過來想,當你面臨困難時,大家同樣面臨困難。這樣你心理上就平衡了,也就平靜下來了。
3.心理暗示沒有統(tǒng)一模式,要不斷練習
需要強調的是,心理暗示是很個體化的,沒有統(tǒng)一的模式。應根據自己的喜好來確定能夠讓自己產生愉悅感覺的一種模式,而且要不斷地練習。懂和會之間需要有個橋梁,就是練習。以上這些方法,大家要通過自己的嘗試去摸索,最后能夠把某些方法結合起來,成為自己高考心態(tài)調節(jié)的一個有效手段。
【高考如何超常發(fā)揮--從拳王阿里的故事講起】相關文章:
如何理解阿里旺旺農村考生放棄高考04-27
我是拳王05-01
墨汁拳王_700字08-27
含淚講起的那件事作文03-06
拳王泰森的輝煌歲月 Mike Tyson05-04
含淚講起的那件事作文03-06
2011年高考考后調查:四成學生自稱超常發(fā)揮04-26
如何講故事03-13
阿里巴巴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