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分層教學的體會與實踐
分層教學的體會與實踐2009年,全國著名教育改革家馮恩洪頻頻亮相楚雄,一時間,馮教授的教育思想便傳遍了千里彝山。11月上旬,楚雄州教育局組織全州高完中的部分管理人員到內蒙古自治區包頭二中學習考察。目的是學習包二中的教學改革--分層教學。通常的稱法是"一本教材,三種進度"。包二中是馮教授指導下的學校,考察團的成員們帶著一份好奇、一份渴望,希望有所收獲。一行在包二中聽課、交流、感受,在整個過程中,大家都很投入,很專心,很熱情。有一種前所未有的興奮,一種愉快,一種沖動。從這種教學模式中,我們好像摸到教育改革的脈搏,拿到了登入素質教育殿堂的鑰匙。回來后,分層教學模式便在全州的普通高中攤開,轉眼半年多過去了,可以總結一下了,因而就寫了下面的文字。
一、分層教學的理論依據
包頭二中的賀校長介紹說,分層次教育,用馮教授的話說,叫"聽得懂才有教學質量"。馮教授認為:我們要由過去的"避短教育"變為"揚長教育"。承認和尊重每個學生在智能發展方面都存在差異,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避短揚長,讓"鴨子練游泳,兔子練長跑,老鷹學高飛",這種方式,力圖把學生的個性發揮到極致。"教育的真諦在于實現人的社會化與人的個性化的和諧發展"。馮恩洪教授建議學校去"發展學生的強勢智慧",打破"課程"與"時間"的僵化組合,減少"圈養"的時間,增加"放養"的時間。學校教育應以"圈養"為主、"放養"為輔,因為"圈養"出規范,"放養"出個性。
賀校長說,學生的成績相差8分,就有了差距,知識水平、接受能力就會不盡相同。如果我們在教學中仍采用"一刀切"的班級授課,就是不顧學生水平和能力差異,這樣勢必造成"優生吃不飽,差生吃不了"的現象。必然不能面向全體學生,無法照顧學生的個性差異,也就不利于學生的充分發展,甚至會出現嚴重的兩極分化。而分層次教學就解決了這個矛盾,因些,馮教授的"分層次教學",很好地貫徹了"因材施教"原則,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
賀校長的介紹道出了分層教學的精髓。布魯姆說:"許多學生在學習中未能取得優異成績,主要問題不是學生智慧能力欠缺,而是由于未能得到適當的教學條件和合理的幫助造成的。"人的認知規律,是由淺入深,由表及里,由具體到抽象,由簡單到復雜的,我們的教學活動,就是要最大限度地合乎這個規律。我們普通高中目前的教學情況,是以會考、高考的標準來衡量學生,要求學生會考過關,高考升學,這樣就不是因材施教,而是因目標施教,學生在學習中,一部分人生吞活剝,食而不化;一部分人無法滿足,浪費了時間。這種教學,無法照顧學生的水平差異,不僅會拖垮一些學科劣勢的學生,而且也會阻礙一些學生強勢智慧的充分發展,這與我們面向全體學生實施公平教育的原則和大力倡導的"以人為本"的育人理念也是相悖的。"分層次教學"就是要最大限度地為不同層次的學生提供適合他們的學習時空和學習平臺。因些,分層教學,是一種合于人的發展規律,合于素質教育精神的教學模式
二、分層教學要著力把握的三個問題
1.分層教學中的"度"。按照學生的能力由弱到強把學生分成ABC三層實施教學后,如何給不同層次的學生一個合適的目標,學哪些,怎么學;教師教哪些,怎么教,這是一個核心問題。包二中沒有很好解決,我們半年多的實踐,也沒能解決好,依然在困惑著我們的教師,尤其是較低層次的A和B,教學內容多了深了學生吃不消,少了淺了教學任務都完不成,這樣和C層的學生差距會進一步拉大,這就和分層的目的相悖。分層教學的成功,有這么一個簡單標準:學生的成績要明顯上升,AB層的學生要越來越少。包頭二中的操作,例如B層和C層的教學,教師有相同的教學模式,有基本相同的訓練題,只是C層的題多一些,深一些,教師給學生的引導不同,思考的時間也有別。我們基本也是這樣操作的,但這樣是不是就夠了?很明顯是不夠的。怎樣做才能使學生既"吃飽了"又能最大限度地向前發展?是否可以把知識區分為不同層面,如第一個層面,識記;第二個層面,理解;第三個層面應用;第四個層面,綜合等等。不同層次的學生要求達到不同層面。但知識情況很復雜,這樣簡單劃分未必可行。這個問題需要我們在實踐中長期關注。
2.分層教學中的備課。無論是包頭二中還是我們,教師都同時教兩個層次,那么備課怎么進行呢?目前的基本做法是:統一備課,統一教案,面對不同層次的學生時再作取舍和調整。這種做法優點是容易操作,在統一的前提下,不同層次的學生有不同的要求,這是在求同的基礎上求異。但這種做法明顯有些勉強甚至可以說是不科學的,因為學生已經分為三個層次了,備課要強調的就是異而不是同。要強調三種不同的程度就應當有不同的教案,那么ABC三種層次就要分開備課。可這樣又不便于操作,備課變得很復雜,因為同一個教師可能是教有不同層次的,同一節課要參加兩次集體備課,很難做倒。另外,這種備課很顯然是立足教材或知識體系的因素多,立足學生學情的因素少,這樣的備課本身就少了一條腿,教學就只能依靠模糊的感受和經驗進行,教學的針對性肯定落實不到位。正確的做法是:分層備課。
3.高效率的課堂是關鍵的關鍵。賀校長介紹說,怎樣把課堂由拼時間轉向拼效率,由一言談變為以學生為主體?怎樣把課外由拼輔導,拼練習轉向拼學習效率?是分層次教學改革的核心問題。這就不是簡單的分層教學了,涉及到了更為寬大的學校改革命題。為此,包二中制定了"六步教學法"課堂模式:確立目標(輔助環節,約2分鐘);指導自學(輔助環節,約2分鐘);展開自學(主體環節,5至8分鐘);反饋矯正(主體環節,5至8分鐘);討論總結(主體環節,約8至10分鐘);當堂訓練(不少于10分鐘)。這個模式的目的,就是要把課堂主動權還給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在聽課中我們看到,學生的思考自學時間,還不止20分鐘,學生的討論很熱烈,思考很認真,能夠很好地完成學習任務。這也就是說,包二中的課堂,拋棄了"滿堂灌",步入了以學生為主體的以素質教育為方向的良性循環過程。他們提出"課堂是學生的課堂,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要"把思維還給學生",要堅持"請學生走上講臺"、"把球踢給學生"、"領學生到果園,自己動手摘果子"等原則,真正做到了以學生為主體,以發展為主旨,以訓練為主線。如果不抓好課堂教學改革,分層次教學就失去了成功的保障。而我們恰恰在這里沒有做到位,依然是新課程老教師老方法老課堂,換說句不客氣的話,我們只學了分層次教學的"形"而離"神"甚遠,成效肯定會大打折扣。我們只有一手抓分層教學,一手抓課堂教學改革,兩手都要硬,才有望取得教改的豐碩成果。
三、幾種應糾正的做法
我州的分層次教學幾乎都從是包頭二中移植過來的,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一些做法確實需要改進,主要有:
不同層次學生應相對穩定。包頭二中的做法,按學生學習達成度,一月流動一次,比如由B到C或由C到B。這種做法的優勢是,有利于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真正擁有了學習的自主權,即使在人格上也達到了人人平等。不利方面是,流動太快,學生適應有一定困難,有的還沒有適應過來,成績下滑了,就得走人了;學生太緊張,即使有充分的思想準備,畢竟時間太短;流動太快不利于學校監控,也不利于教學評價,給評價增加了新的難題。教學有其自身的規律,應該保持大致穩定,讓師生都有一個適應期,以一學期流動一次為宜。
教師一人只宜教一個層次。為什么要教兩個層次?為了教師考核時容易平衡。這考慮的本身就是教學之外的事,體現出來的還是個觀念滯后的問題。教師同時教兩個層次,不利備課,同時要備兩個層次的學生,不要說掌握學情,連知識體系的調控都是個問題。調控不準,分層的意義即喪失了,這是簡單的道理。教師要在短時間內在不同層次的學生之間換來換去,這節上的C,下節要上A,十分疲憊,很難保證充沛的精力和清晰的思維,更何況還要改作業還要課外輔導等等。那么,怎么評價呢?宜粗不宜細。分層時可以有一個基準分,年終時看各層次的分差是拉大還是縮小,這期間也應有個緩沖的空間,這里不贅述
考試應有分有合。"分"即平時三個層次用不同試卷,讓不同的學生都體驗成功,如果試卷不分層,低層班的學生只能一次次地體驗失敗,很難享受到學習的成就感,因而喪失了學習興趣,教學也就失敗了一半。考試成績也可作為考查教師教學成效的依據。"合"即每學期ABC三個層次有一次的相同試卷測試,用于掌握層次之間的差以及再次分層,也便于統一的教學質量分析。那種考試不分,資料不分的一刀切做法,顯然是粗糙的。
學生工作應全員參與。全員參與才能保證分層教學的良好秩序,更重要的是,分層后,低層次的教學班沒有"領頭羊",課堂韁死,學習空氣沉悶,成績在一段時間內會不上升反而下滑。學生工作單靠班主任顯然不行了,更多的工作要由分層科目的教師來擔當,這應當是分層科目的任課教師工作責任的一部分。
要樹立現代教育觀念。進行任何實驗、開拓任何領域,成功與否均在于指導思想的正確與否、明確與否。"應試教育"的束縛不解開,只把教改當做應酬性的"小動作",不把思想轉軌到素質教育上來,不貫徹以學生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想取得分層教學的重大成果是不可能的。
MSN(中國大學網)
【分層教學的體會與實踐】相關文章:
分層教學實施方案05-24
初中物理分層教學的體會04-28
分層教學心得體會01-29
“分層教學”落后于時代(4)04-28
初中數學分層教學的論文05-25
暑假社會與實踐1500字(精選10篇)03-11
體育教學體會與反思三篇01-24
初中英語分層教學方案通用10-21
學校分層教學實施方案(精選18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