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合集]
在日常學習、工作抑或是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事跡吧,事跡可以起到引導良好風氣、推動工作、激勵后進的作用。那么什么樣的事跡才是規范的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國工匠人物事跡,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
xx:熱處理技術專家,公司勞動模范,在他身上,閃耀著“新時代勞模精神”的光芒。
愛崗敬業,爭創一流技術水平
合理的熱處理工藝離不開大量的試驗分析和反復驗證。為了提高產品熱處理性能,公司采購了全新的先進設備。新設備投入使用后,xx積極扎根現場,閱讀近700頁的全英文說明書,一一吃透了新設備結構、加工參數及操作規范,同時利用工作之余對所掌握的知識進行整理細化,用于指導技術人員編程和一線職工操作。截止目前,該設備已儲存80余個工藝程序,凝結了近350次的工藝試驗成果。“勇于拼搏、不畏艱難”是xx的.標簽。“xx一流的技術源于他的決心和對事業的熱愛與忠誠,他是我們學習的榜樣。”熱處理二線班長劉銀波說。
艱苦奮斗,持續突破技術瓶頸
作為熱表處理中心“鑄心”新長征黨員突擊隊隊長,xx始終保持迎難而上的優良作風,近兩年來,他先后主持、參與攻關項目數十項,保障了公司科研產品的順利交付。“有xx在,任何問題都能被解決,我們很放心。”變速箱公司線切割老師傅王凌說。
xx銳意進取,創新改善,堅持跟蹤關鍵產品的生產過程。在生產現場,經常會發現他與操作者不斷交流討論,優化工裝夾具和工藝規程,既提高了生產效率,又更好地保障了產品質量。“xx的創新基于操作者使用的方便與安全。”楊沅武師傅這樣稱贊xx。
淡泊名利,奉獻航空強國事業
沒有豪言壯語,xx身上永遠有一種不動聲色的堅定。十八年來,他披荊斬棘、艱苦奮斗,不言苦、不言累,將自己的全部青春熱血傾灑于祖國的航發事業,多少次的咬牙負重前行,都是為了航空發動機的轟鳴聲響徹云霄。矢志航發,樸實無華,這就是公司勞模xx的真實寫照,他用十八年的不懈堅守,向我們詮釋了中傳人動力強軍、科技報國,愛崗敬業、無私奉獻的勞模風采!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2
在這樣一個有著濃厚“航空報國”氛圍的環境里,秦世俊最喜歡聽爸爸講哈飛的故事。“我也要像爸爸一樣,長大以后造飛機。”這個念頭像一粒種子,播種在了秦世俊幼小的心頭。19歲那年,心懷航空夢想的秦世俊從哈飛技校模具鉗工專業畢業,被安排到哈飛數控銑工崗位。
作為一名技校畢業生,秦世俊的起點并不高。初進公司,學習鉗工專業的他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數控工段。數控是個新興專業,毫無基礎的他只能幫師傅打下手,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
“數控加工根本就不是我的專業,我現在完全沒有用武之地,我來哈飛是為了造飛機,不是干些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面對現實,秦世俊開始動搖了。他的抱怨傳到了同在一個車間當工長的父親那里。“不要怕改專業,眼前的困難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對待工作的態度,不會就要學。數控技術是新領域,是未來的發展趨勢,是新時期產業工人必須掌握的本事。”父親的話語很嚴厲,但卻點醒了迷茫的秦世俊。
父親的教誨讓秦世俊重燃往日的斗志,“要么不干,要干就要干出個樣來……”他在心里暗暗發誓,他先從普通銑床練起,在實踐中細心體會銑削加工的要領。熟練后,他轉戰數控機床,從零件裝夾、機床操作等基礎知識開始學起。
為了盡快練好自己的技能,秦世俊總是在結束一天的工作后繼續留在單位,向夜班師傅學習。日復一日的.苦學是對身心的雙重挑戰,知難不言退,受挫不服輸的性格讓秦世俊度過了那段苦樂相伴的日子。慢慢地,他喜歡上了數控加工,迷上了這項奇妙強大的技術,機床成了他最親密的伙伴。
秦世俊在和同事們討論問題(央廣網發黑龍江省總工會供圖)
技術逐漸熟練后,秦世俊對工作有了自己的思考。當時,他接到了一個零件加工任務,因為數模和鍛造的外形有很大的差異不能用編程加工,多年來只能采取手動加工,秦世俊心想這個活兒批量大,每次加工都需要耗費很多精力而且質量還不穩定,他決定自己琢磨編程方法。去機床采集點位,匯編程序,反復試驗,秦世俊得出了他“自創”的加工方案。經過數字化吻合,大家驚奇地發現他研究的加工方案比以往的加工效率提高了8倍,零件的一次交檢合格率更是達到了百分之百。
入職不滿一年,秦世俊就在哈爾濱市數控工人技術比武中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績,晉升為高級工。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3
《大國工匠》據了解,這是央視新聞推出的一個系列片,該片主要講述了中國八位高級技師的敬業、愛國的精神,以及在其領域起到的重要性和極力突破極限的能力。
剛開始,我是對這些毫無興趣的,畢竟影視界這么發達,不如去看個美國大片過癮。但是,隨著視頻的打開,我一下子就被里面的鏡頭所吸引!只見鏡頭里,一個帶著焊接面罩的焊接工,不斷的給一個大型的機器做焊接工作,即便他的臉龐被面罩所遮擋,但不難看得出他非常的認真。過了一會兒,焊接工把面罩摘了下來,露出的是一張中年男子的臉龐,他眼神專注,仿佛對外界的一舉一動都不知情,臉上的皺紋如同刻上去一般清晰。他,就是火箭"心臟”焊接工——高鳳林!
說起這高鳳林,他的成就可真是了不得。不僅為中國航天事業做出了一生的付出,更是以最佳焊縫成型第一個完成美國ABS焊接取證認可,受到美國船檢官員的稱贊并被首推該試件為工藝評定試件。被國家評聘為特級技師!是中國焊接領域頂級精英之—I 視頻中的高師傅坦白,曾經有人用一套房子和高岀幾倍的工資挖他,這種巨大的誘惑怕是很多人難以抗拒。但是高師傅卻拒絕了”原因是看到他彳門自己生產的發動機把衛星打到太空”得到的一種成功的、民族的自豪感,是金錢所買不到的!看到這里,我不經直了直腰。這不僅是一個特級技師,還是一名民族英雄!
視頻的時間不長,等我們看完了高鳳林,就經不住想再看下—部片子,好像這系列的片子有著無窮的魅力,等著我們去發掘。之前我所想的看美國大片的念頭,便是瞬間沒了蹤影。
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總算認認真真的看完了《大國工匠》這整個系列的.視頻。頓時,整個教室沒人發出一絲聲音,因為寂靜無聲的我們感到震撼!感動同時還有發自內心的敬佩!
視頻里,這八名技師經過努力、堅持、研究,最后所突破的工業技術上的極限,所得到的成功,是生活在快節奏的我們所想象不到的!里面呈現出那一個個眼花繚亂的數據、不可思議的技術、令人頭皮發麻的工業標準,更震驚的是,這八位師傅不僅完成了這些標準,還精益求精的取到了無人可達的更高的成績。這震撼感,就像大錘子重重的擊打在我的心臟上,發岀了_圈又一圈的漣漪!不可思議——這便是我所能用語言才表達出的話。我無法想象一個鉗工用他的雙手打磨出各種精致、百分百合格的航空飛機零件。一個撈紙工,所撈岀曬成的宣紙,每張重量誤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4
劉更生出生在北京天壇北門的魯班胡同,據說當時北京城耍手藝的人都聚集在此,其中木匠居多,而劉更生的父親就是其中一位。
小時候,劉更生的玩具幾乎都是父親干活的工具,他從小耳濡目染,漸漸地對木質家具制作產生了濃厚的興趣。
983年,18歲的劉更生接了父親的班,來到龍順成工作。在他將近40年的從業生涯里,他潛心研究榫卯結構京作家具,并且練就了讓古舊家具殘件“起死回生”的絕活。
今年42歲的張云希是劉更生的徒弟,和劉更生一樣,張云希的父親也是一位木匠。20xx年,張云希從老家滄州來到北京進入龍順成,到今年師徒二人已經共事了17年。
俗話說,“嚴師出高徒”,劉更生的嚴厲在于對細節的精益求精,作為徒弟的張云希對這種“嚴厲”已經習以為常。
進入龍順成之前,張希云有5年的木工經歷,進廠后不久他接到了一個制作3米高頂箱柜的任務,其中有一道工序是要使用豬皮膠來粘合。當時張云希為了趕工,在熬制豬皮膠的時候由于熬制時間短,沒有達到師父要的固定效果,不得不返工重新制作。
劉更生說:“我們要把每一件家具當做‘傳家寶’去做,只有用這樣的心態制作才能對得起老祖宗傳下來的手藝。”
在劉更生的'桌子上擺放著幾個榫卯結構的小玩具,看似簡單卻蘊藏著古人的智慧。榫卯被稱為古典家具之魂,一榫一卯之間相互制約、相互結合,科學合理,其精髓也是匠人們長期探索研究的課題。
在木匠圈里流傳著一句話——“寧干十方,不干一圓”,由此可見圓形、異形家具對榫卯結構的制作組裝都有很高的要求。有一次,張云希參與到一個繡墩的制作,在做一個木銷時,師父劉更生發現了問題,木銷紋理決定著家具的耐用程度,在這個結構中,橫向紋路比縱向紋路的木銷穩定性更強。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5
我們生活在紛繁的世界,工作在平凡的崗位,即便如此我們生活中不缺乏激情與感動,只是少了一些發現感動的眼睛,只是沒有去好好的用心感悟。我們的身邊有很多平凡的人堅守在自己平凡的崗位上,他們數十年如一日以廠為家,兢兢業業,他們的
身影遍布整個公司,他們有時在高出焊接著管道,從不畏懼烈日的炎熱和飛濺的'火花,有時在車銑铇前專注的加工者零件,追求著絲米的精確,有時在機器的轟鳴聲中來回穿梭,為了一個不容易查找的機器故障忘記了饑餓,他們有時為了車間的工作環境更適宜,全然忘記了汗已濕透衣衫而渾然不覺,他們不管白天夜晚,不管嚴寒酷暑,隨時為了車間生產而默默奉獻著。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6
小洪始終秉持航發人“國家利益至上”價值觀,以實干踐行初心,在生產一線創新進取、勇攀高峰。航空發動機被譽為現代工業“皇冠上的明珠”,其性能、壽命和安全性取決于葉片的精度,他潛心研究葉片磨削加工的各個環節,自主研發出解決葉片磨削專用的高精度金剛石滾輪工具制造技術,經生產單位應用后,葉片加工質量和合格率得到了提升,助推了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的技術進步。憑借該項技術,他榮獲20xx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在工作崗位上,他先后完成了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了300多個生產難題,以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為飛機打造出了強勁的“中國心”。
他以國家級“小洪技能大師工作室”和省級“小洪勞模創新工作室”為平臺,先后為行業內外20xx余人(次)進行專業技能培訓,親授的`13名徒弟均成為生產骨干,其中1人獲“振興杯”全國青年職業技能大賽第一名。他先后完成工具技術創新和攻關項目84項,個人擁有8項國家專利,團隊擁有30多項國家專利,助推航空發動機制造技術水平提升,積極為實現“中國夢”“強軍夢”“動力夢”貢獻力量。
作為新時代產業工人的楷模,他多次獲得國家級和省級獎項。20xx年11月24日,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表彰大會上,小洪代表全國勞動模范和先進工作者宣讀倡議書。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7
重溫《大國工匠》紀錄片,聆聽24位極具“工匠精神”的傳奇人物事跡,“工匠精神”。
中國自古就有追求“精確”的傳統。“差之毫厘,謬以千里”的說法就是例證。正如老子所說,“天下大事,必作于細”。我們會感慨于在牛皮紙一樣薄的鋼板上焊接而不出現一點漏洞,會贊嘆能密封精度控制到頭發絲的五十分之一的技術。正如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一院火箭總裝廠高級技師高鳳林的事跡中所描述。他為火箭焊心臟,是發動機焊接的第一人。0.16毫米是火箭發動機上一個焊點的寬度。0.1秒是完成焊接允許的時間誤差。這樣的技術,非一朝一夕所成,也非臧谷之羊的態度所能做到。工匠的工作貌似平常無奇,但是這些工作中都積淀著經年累月淬煉而成的精湛技藝。
回顧三國,諸葛亮一生不辭辛苦,兢兢業業,為國為民,嘔心瀝血。做到了鞠躬盡瘁的敬業精神。所謂“工匠精神”除了做到精細、精準,更多的是敬業。作為國家電網檢修工的王進,面對工作時帶高壓電50萬伏,作業地點離地面100多米,腳踩晃晃悠悠的電線,這種讓普通人想想就心驚膽戰的工作,他卻在這一崗位上堅持了21年。極限化的膽量、意志、體能、耐心、責任心和本行業的技術操作本領使其成為了超高壓輸電線上的“舞者”。相當多的工匠崗位,都是以身犯險而保大業安全,以一人之力而系萬民康樂。
工匠精神都意味著一種執著。梁啟超曾在《讀書分月課程》中寫道“無專精則不能成,無涉獵則不能通也。”做工作時我們要具有穩定的心理狀態,做到心無旁騖。作為殷瓦鋼內膽焊接的領軍人物張冬偉認為心不定則手不穩,手不穩則活必糙。即使焊完一條6米長度的焊縫需要5個小時他都能做到心如止水,手如拂羽,身如淵渟岳峙,這就是大匠精神。
自改革開放以來,中華民族就傳承著敢為人先,身先士卒的精神。第一次創制新型抗瘧藥——青蒿素的屠呦呦;“雜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解決了一代又一代的溫飽問題。無論是改變拓印技術,實現三維拓印的李仁清;還是從傳統雕刻工藝向現代數字化雕刻制版轉化的馬榮,他們都做到了創新。
我們所從事的電解鋁生產一百多年來一直遵循著冰晶石—氧化鋁熔鹽電解法。但自從熔鹽電解法誕生之日起,電解鋁的先輩們對于電解生產工藝的創新、技術指標的提高就從未間斷過。電解槽電流由最初的幾十千安發展到目前世界上最大的500千安電解槽AP50。電能消耗由噸鋁22000kW·h降低至現在的12900~13200kW·h。在電解槽中已掌握“三場”仿真技術,能較好地處理電解槽的磁場、流場、熱電平衡等問題。正是由于現代計算機技術的支持,我們由最初的在生產現場監管電解槽的生產狀態,發展到了只需坐在計算機前通過生產歷史曲線的分析結合多維圖就能準確判斷電解槽的生產趨勢。作為一名電解生產的工區長,在生產中要積極學習現代鋁電解知識,將理論和生產現場相結合,用科學的方法管理電解槽。首先對于基礎數據的測量要準確。結合計算機給出的大數據對電解槽運行趨勢進行準確判斷,通過生產參數的`調整使電解槽按預定方向發展;其次日常的操作要精細化,進行仿生學管理,我們常說電解質是“血液”,陽極是電解槽的“心臟”。更換陽極作業相當于做一場心臟手術,一定要精準、快速高效的完成,把對電解槽的干擾降低到最小,新極保溫料相當于我們的衣服要夏薄而冬厚,保持電解槽的熱平衡;最后對于電解槽要運行分段和趨勢管理,電解鋁的生產是一個動態的平衡管理,合理設置單臺槽的技術指標和技術參數進行趨勢化管理,使電解槽高效、平穩運行。換而言之,任何簡單的工作做到極致,即所謂“工匠精神”。
作為工匠崗位的工作者,我們應當傳承“工匠精神”。做到不斷進取,自我提升。面對傳統技藝我們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面對工作忠于職守,一絲不茍,扎扎實實干活。如中國工業沈飛標準件廠的首席技能專家方文墨所說“干工作,不光會懂,而且會通;不光會通,而且還會很精。”千古工匠的業績已然豎起歷史的豐碑,今日的我們應以扎實創造去賦予民族文明以實體形態。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8
洪家光,中共黨員,1979年12月出生,畢業于沈陽工業大學數控技術專業,現任中國航發沈陽黎明航空發動機有限責任公司高級工程師,曾先后榮獲中國青年五四獎章、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創新爭先獎、全國勞動模范等榮譽稱號。
談起1998年剛從技校畢業,走上工作崗位時的心路歷程,洪家光說:“每天與零件打交道,同樣的動作做幾千遍,我當時也曾迷茫過。但漸漸我想明白了,沒有平凡的崗位,每一個崗位都有自己價值,我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加工好每一個零件。”
葉片是航空發動機重要的組成部件。20xx年,公司接手了一個難度巨大的任務——打磨飛機發動機葉片的`滾輪,并且要把誤差縮小在0.003mm內。被稱為“拼命三郎”“工作瘋子”的洪家光主動請纓,帶領團隊經過10多年的馬不停蹄,上千次嘗試,將誤差縮小到了0.002mm。
此后,他又先后攻克了多個國家新一代重點型號發動機葉片磨削工具金剛石滾輪的加工課題,改寫了公司金鋼石滾輪大型面無法加工的歷史,創造了讓同行驚嘆的佳績。此項技術的應用累計為公司創造產值9200余萬元,并已成功授權為國家發明專利。這個重要的突破寫上了“中國制造”,留下了洪家光的名字。
20xx年,洪家光被授予全國勞動模范稱號。“拼搏到無能為力,努力到感動自己。”這是洪家光微信朋友圈的個性簽名,也是他實現200多項技術革新,解決340多個技術難題的精神“密碼”。
20xx年2月3日,洪家光作為張家口工業文化主題公園首棒火炬手,傳遞冬奧火炬。他說:“作為新時代的航發人,見證并親歷了航空發動機事業迎來新的春天,參與其中、奮戰其中,這是人生的機遇,也是奮斗的舞臺。我將以更高、更快、更強、更團結的姿態,繼續扎根航空發動機研制生產一線,刻苦鉆研、攻堅克難,奮力跑出航空發動機自主研制加速度。”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9
熟練地用扳手調整好機床卡座,迅速放上坯料,固定位置,設置參數。按下啟動鍵,伴隨著嗡嗡的機器聲,在銑刀切割下,坯料便向著精密部件“雕刻”起來。站在數控機床前的操作工,就是徐州重型機械有限公司技能工藝師、“江蘇大工匠”孟維。這樣的動作,是他每天的必修課。
“以前全靠手工操作,手停車床停,現在智能多了,指哪打哪。”看著眼前的“老朋友”,孟維感慨。
20xx年,20歲的孟維從技校畢業后,進入徐工集團車床操作車間成為車工。第二年,企業首次引進數控設備,喜歡搗鼓計算機的'他被調整到數控崗位,成為廠里首批數控車工。
面對陌生的數控機床操作界面,在技校學習的知識顯得“小兒科”了,原本自認是行家里手的孟維,也有些無所適從。不甘心的他憑著一股韌勁,從最基本內容學起,一有空就站在機床前反復看,反復琢磨,硬是啃下了十幾本厚厚的專業書籍。從初具復雜零部件數控加工能力,到精通多種主流數控系統的程序編制,再到能獨立調試、改進部分技術,一路走來,孟維成了數控機床加工和維修的半個專家。
然而,進取的道路上不全是坦途。第一屆全國數控技能大賽選拔賽,孟維只拿了5分的低分。這讓他意識到,“工人每天做的都是相同的事,工作可以重復再重復,但絕不能重復昨天的水平。”之后,江蘇省技能狀元大賽,他每天苦練12小時,持續了大半年。比賽二等獎的最終成果,也給他鼓了勁。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0
劉更生教授是研究中醫文獻的,近十多年卻業余玩起了磚刻,他戲稱自己為“磚家”,他的玩法在國內可謂獨樹一幟。
到了劉更生的工作室,就是到了一座磚刻的文化宮。磚刻的表現形式包括真草隸篆、陰文陽文,內容又多涉岐黃,出自中醫典籍。一見面,劉老師就在兩面磚架墻中間,給我們介紹他最為心儀的幾塊磚刻作品。“二至丸”是他的中藥方名系列作品之一,篆書,刻在半塊青磚上,構圖取太極之意,陰陽合一,畫面古樸而生動,又合于這一藥方“冬夏二至”的內涵。“知道”二字大氣典雅,刻在一塊紅磚上,對書法頗有研究的蘇斌先生一眼看出,兩字取自泰山經石峪石刻。劉更生連稱“慧眼”,說這兩個字確實是他從經石峪石刻拓片上摹來的`。
在磚刻作品“一千磚頭富翁”前,劉更生大笑自嘲:“這方磚完全摹自齊白石先生的一方印‘三百石印富翁’,哈哈,我比白石翁還富有!”至于“一千磚頭”的來歷,劉更生卻按下不表,給我們賣了個關子。隸書磚刻“三耕堂”,是劉更生去年虛歲六十時,用于總結和自勉的一件作品。他說,總結自己這些年的工作生活經歷,可概括為“三耕”:一是一輩子當老師,賣嘴皮子,可謂“舌耕”;二是專業為中醫文獻,搞中醫古籍整理,早年沒有電腦,天天爬格子,是謂“筆耕”;最近十余年,喜歡上玩磚刻,就是“刀耕”了。加起來湊成“三耕”,他就成了“三耕堂主人”。
一名大學教授為何喜歡上了磚刻,劉更生給我們談起“一千塊磚頭”的緣起。20xx年,山東中醫藥大學從千佛山校區遷往新校區長清校區。老校區有一座文獻樓面臨拆遷,此樓建于上世紀50年代初期,比山東中醫藥大學(原山東中醫學院)建院還早。從大學時代起,劉更生在這座樓上學習工作了30年,建立了很厚的感情。20xx年,當得到這座樓要拆掉的消息,劉更生實在不舍,就想留下一些磚作紀念。一座歷經半個多世紀老樓,在鏟車轟鳴聲中很快被夷為平地。同事郭棟得知他的想法,從工地的民工手里“搶救”了上千塊紅磚頭,雇了一輛農用三輪車幫他拉到了長清校區的家里。劉更生激動不已,就將這上千塊磚頭存放在自家儲藏室。這些廢磚頭以每塊五毛錢買來,劉更生為此付了七百元錢。
望著散作一堆,回歸原初狀態的“文獻樓”,劉更生忽一日萌生了一個念頭。他從小喜歡篆刻,想用刻刀讓這堆磚頭重獲生命。當他拿起刻刀在磚頭上試了試,不覺心頭一震,這磚頭質地密實均勻,竟然是很好的鐫刻材料。從此,一塊塊廢磚在劉更生的刻刀下活起來,鐫刻的內容圍繞《黃帝內經》和傳統文化,形式不拘一格、靈活多變,每一塊磚刻都匠心獨運,力求內容與形式完美統一。不知不覺,劉更生已堅持磚刻十余年,磚刻作品已完成300多件,開辟了獨具風格的藝術門類。劉更生的磚刻作品做成的拓片,成了山東中醫藥大學對外開展文化交流的靚麗名片,他的名氣也逐漸大了起來。
本來,劉更生的磚刻材料限于那一千塊紅磚,隨著名聲大了,一些朋友主動為他搜集古磚。這搜磚、贈磚的背后,又有一串可資紀念的故事。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1
身為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淮海工業集團量具鉗工、中國兵器首席技師、“三晉工匠”的周建民,從業39年來共完成1.6萬余套專用量具,沒有出現一次質量問題。他制作量具不借助任何機器設備,全憑眼看、耳聽和手感,就能使量具達到微米級精度。而今,他的任務就是將自己的技藝傳承下去。
“帶徒弟是一個技術分享的過程,是快樂的。教徒弟能夠促使師傅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徒弟的成功也是師傅的成功。”多年來,在該集團工會組織開展的師帶徒活動中,周建民總是毫無保留地手把手教徒弟,憑借特殊的帶徒體系,成為大家爭相追逐的“明星”,不同班組、不同工種的職工紛紛想要拜他為師。
嚴要求、敢放手。在帶徒弟的過程中,周建民是出了名的嚴格。量具是產品的“先行官”。周建民所在班組生產的專用量規,大多用來檢測軍工零件是否符合標準,所以對量規的.精度要求極高。“量規的精度最高可達頭發絲的六十分之一,比繡花還細。”周建民說,雖然對徒弟要求嚴格,但也要讓他們放手去干活。周建民在教授一些理論知識后,會讓每一個“新手小白”盡快上手實踐,大膽嘗試。
一人一冊一方案。周建民會根據每名徒弟存在的不同問題,因人而異,制訂出適合其實際的目標,并將自己多年來歸納、總結出的“三要訣加工法”“冷熱配合法”“基準轉換法”等生產中的絕技絕活、先進操作法編寫成冊發給每一個徒弟,幫助他們在工作中少走彎路,快速成長為公司生產的骨干力量。
20xx年,周建民的徒弟劉希以優異的成績入選第六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山西集訓隊,但高強度的訓練讓他有點吃不消,想要放棄集訓。周建民看出了劉希的心思,說了一句讓劉希至今難忘的話:“天道酬勤。”師傅的這句話一直激勵著劉希。最終,在此次大賽中他取得個人第五名的成績,榮獲全國技術能手稱號。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2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會閱兵式上,當裝備方隊從天安門城樓前通過時,舉國一片歡騰。20多天過去了,陜西航天時代導航設備有限公司(7107廠)特級技師劉湘賓心里,還充滿著自豪和振奮,因為除了閱兵式上展出的防務裝備,還有奔月的“嫦娥”、入海的“蛟龍”、導航的“北斗”,這些大國重器導航系統的關鍵零部件陀螺,不少出自他和他的團隊。
陀螺是慣性導航控制系統的核心部件,它關系著衛星能否到達預定軌道、導彈能否命中目標、潛水器能否到達指定海域,它就像眼睛一樣,能夠迅速精準定位。而劉湘賓就是擦亮“眼睛”的工匠,他的絕活就是能把陀螺的精度加工到微米和亞微米級,讓大國重器的“眼睛”看得更準更遠。
從退伍軍人到全國技術能手、航天貢獻獎獲得者、三秦工匠,劉湘賓走過了近40年奮斗之路。1983年,他退伍后在7107廠當了一名銑工。“剛進車間,一看見這些大型設備,我就愛上了這個工作。”于是,他自學了技校的全部13門課程,“我唯一的`愛好就是聽機床聲響。”從此,他在精密和超精密機械加工方面越鉆越深、越鉆越精。經過74次試驗,他自創一套高精度機床加工刀具,完全替代了進口產品,并取得了發明專利。
7107廠成立了以“劉湘賓”命名的勞模工作室,今年這個工作室獲得省上表彰。劉湘賓帶領的54人航天集團金牌班組是7107廠最大的生產班組,有一名特級技師、7名國家高級技師、20名國家技師。這個班組還是陜西省的工人先鋒號。在劉湘賓工作室,擺著兩列玻璃櫥柜,陳列著這個班組部分產品的模型。“從建廠到現在,100多次大型飛行試驗,沒有一次因為我們廠的產品出問題,導致發射失利的。”劉湘賓說,國家交給他們什么任務,他們都按時完成,質量做到最好,技能水平做到最高。他說:“用先進的設備,做出最好的產品,這就是7107廠航天人的初心。”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3
張冬偉,滬東中華造船集團焊工。
殷瓦焊是世界上最難的焊接技術,殷瓦板牛皮紙一樣薄,一條LNG船上的手工焊縫長達13公里,一個針眼大小的漏點,都有可能帶來致命后果。
而他的`焊接技術不但質量百分百有保障,外觀上也完美無缺。
寧允展,南車青島四方機車車輛股份有限公司高級技師。
他是CRH380A的首席研磨師,是中國第一位從事高鐵列車轉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被同行稱為“鼻祖”。
從事該工序的工人全國不超過10人。
他研磨的轉向架裝上了644列高速動車組,奔馳8.8億公里,相當于繞地球22000圈。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4
師傅帶徒弟是長期從事技術工作的常見模式。小劉賓告訴記者,回顧自己近40年的奮斗歷程,首先要感謝自己的師傅。
20世紀50年代,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部提出了學習蘇聯勞動儲備制度,并設立了技術學校,貫徹教學原則,培養既有文化技術理論又有操作技能的工人。據小劉賓說,他的主人是中國第一個技術學校的學生,他去蘇聯學習技術。
考核是拜師入門不可或缺的。“第一次見面,師傅問我,你當兵回來會怎么辦?我說我什么都做不了,然后他給了我幾個問題讓我解決。”小劉賓回憶說,師傅給出了六個三角函數公式,要用勾股定理來解決問題。
“雖然我沒有完成高中,但這些事情對我來說仍然很簡單。在軍隊呆了三年后,我沒有放棄對文化課程的。學習,解決了一個方程,然后推出去驗證。結果,數字是合適的,我感到非常興奮。”主人看到,問題解決得很好,讓劉向賓跟著他學習。
銑床是機械加工中最困難的工作之一,它需要很好地掌握數學、物理和其他學科的知識。因為以前沒有數控機床,都是手動機床,所以手動計算要求很高,空間尺寸的測量也應該準確。
小劉斌說,第一批技術人員,思想有點保守,尤其是在教“獨特技能”時,不能相信的人不會傳播。一些航天產品的關鍵部件,通常白天不做,晚上鎖門。工作完成后,第二天黎明,主人會讓他拆除所有的.工具和夾具。
“現在不一樣了。我當師傅,帶了30多個徒弟。我迫不及待地想把我所有的技能都教給他們。”小劉賓告訴《新京報》,你做的每一件事都要上天堂,所以任何一步都要做好。沒有99.9%的產品,所有產品的標準都必須是100%。這也是師傅給他的教導。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5
徐立平是航天科技特級技師,自1987年參加工作以來,30余年一直從事固體火箭發動機藥面整形工作,該工序是固體火箭發動機生產過程中最危險的工序之一,被喻為是“雕刻火藥”。多年來,他承擔的戰略導彈、戰術導彈、載人航天、固體運載等國家重大專項武器裝備生產,次次不辱使命。安全精準操作,工藝要求0。5毫米的整形誤差,他卻始終控制在0。2毫米內。在重點型號研制生產中,他經常被指定為唯一操作者,在高危險、高精度、進度緊等嚴苛的生產條件下,經他整形的產品型面均一次合格,尺寸從無超差。
多年來,他先后數十次參與發動機缺陷修補型號攻關,并創新實現了真空灌漿、加壓注射等修補工藝。在某重點戰略導彈發動機脫粘原因分析中,他憑借扎實的技能和超人的勇氣,鉆入發動機腔、精準定位并對缺陷部位完成挖藥、修補,修補后的`發動機最終成功試車,保障了國家重點戰略導彈研制計劃順利進行,為國家挽回數百萬元的損失。為解決手工面對面操作帶來的安全隱患,徐立平帶領班組開展機械整形技術攻關,推動實現了包括“神舟”系列在內的20余種發動機遠距離數控整形,填補了國內行業技術空白。
【大國工匠人物事】相關文章: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1-09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5-30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精選)08-15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精選]08-15
(經典)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8-22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優選10-07
[推薦]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8-14
(精品)大國工匠人物事跡06-10
大國工匠人物事跡13篇0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