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教學反思(通用20篇)
在發展不斷提速的社會中,課堂教學是重要的工作之一,反思是思考過去的事情,從中總結經驗教訓。那么問題來了,反思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位置》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位置》教學反思 1
上《認位置》這一節課時,我先通過游戲導入:上指天,下指地,兩手向前伸,再摸后腦勺,激發學生的興趣,讓每個孩子認識自己的上下,前后,并通過提問:剛剛回答的時候是舉哪只手,引出右手,通過了解右手的功能,加深對右手的認識,然后引出左手,再通過找身體上其他的好朋友(右腳和左腳,右耳和左耳,右眼和左眼),進一步認識左和右,然后通過游戲二:左手握拳頭,右手握拳頭,左邊拍拍手,右邊拍拍手,左手握右耳,右手握左耳,在加深學生對左和右的認識的同時,體會數學的趣味性。在此基礎上,出示例題圖,弄清圖片的意思,讓學生判斷練習本和課本,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并讓學生看圖再說一說。接著講解想想做做。
我教兩個班,兩節課是緊接著的,對于自己來說,明顯感覺后上的那節課相對比較順,這一點不僅僅限于《認位置》這節課,我想這個是我接下來要思考的:能不能把前面的那節課上的和后面那節課一樣比較順,能不能在給孩子上課之前,自己就把課理順弄清。不然,總感覺先上那個班的孩子比較吃虧。當然,在先上的那個班,會出現新的體會,新的發現,在課前是想不到的,那樣也是很好的,也可以有機會給后上的班新的引導,新的啟發,我想這也是同一節課上兩次的好處。
在《認位置》的教學過程中,我通過先上的那個班,發現了基本上所有的孩子都能分清上下,前后,但是,要分清左右,對于一部分同學很困難,甚至有的孩子還沒有學,就已經對自己有左右不分這樣的觀念,這對他接下來的`學習產生了一些消極影響。所以,在后上的那個班級,我只能更貼近學生生活的來解釋,以及添加一些技巧的動作示范。比如說,在解釋左右手的時候,說明右手是我們的好幫手,能幫我們做很多事情(舉手,寫字,畫畫,吃飯等等),是勤快的手,而相對于它,左手就是很懶的。在判斷誰在誰的左邊,誰在誰的右邊時,先幫助學生找到“參照點”,當然不說明參照點這三個字,然后以參照點為中心,讓學生說誰在誰(參照點)的哪邊,先伸出手,是左邊就伸左手,是右邊就伸右手,伸出了手之后,再讓學生根據伸出的是哪一只手,來判斷左邊還是右邊。
本節課,本來打算上課時的,后來還是覺得來不及,學生沒有很好的理解,上了兩課時。而且,我在上這兩個班的課時,都沒有做到讓學生很好的用:誰在誰的哪邊的句型來表達。這讓我希望能在有第三次上這節課的機會,可是這一節課畢竟已經過去了。
《位置》教學反思 2
本課教學努力體現了《數學課程標準》倡導的理念,并盡力從建構主義理論出發,重視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的相互作用。這節課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知識設計了開放性、實踐性、趣味性較強的活動,并充分運用現代信息技術創設活動情境,讓學生在活動中通過合作與交流學習數學,理解、體會到數學就在身邊,感受數學的趣味和作用,培養實踐能力。
1、設計了找座位和擺圖形、當郵遞員的游戲,寓數學內容與游戲中,在游戲中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是必要的、合理的。
在一開始找位置的游戲中,有三個學生一開始無法找到自己的座位,學生發現是因為缺了數據而無法找到,找到自己的'座位不僅要知道第幾組還要知道第幾個。
在擺圖形游戲中,我指定第幾排第幾個,學生在相應的格子里擺圖形,并適量安排一些可能混淆、可以比較的位置,如第3排第5個與第5排第3個、第2排第6個與第6排第2個,這樣不僅有助于掌握確定位置的知識,還進一步體會兩個“第幾”確定位置的方法是科學與合理的。
2、在生活情境里應用確定位置的知識。
如“找電影院座位”的活動,為了解決“找座位的方法”等難點,利用課件演示創設問題情境,使學生主動地融入問題中,積極地通過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學習方式解決難點,掌握“找電影院座位”的基本方法。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獲得了成功的體驗,樹立了學好數學的自信心。
3、本課在教學的過程中也遇到了很多的問題:
(1)比如在第一次教學第幾排第幾個時,我問學生是怎么數排的?怎么數個的?學生能夠數出來,但是卻不能用語言表達出來是怎么數的。在第二次教學的時候,我改變了問法:你知道是從哪里往哪里數排的?從哪邊往哪邊數個的?學生在這樣的引導下,比較順利、容易的表達了出來。
(2)在教學完這一課后,大家評完課后,我又有了新的設想:
比如:在讓學生選電影票的這個環節中,我可以這樣開放設計:在3排7號、3排8號、3排9號這3張票中,你和你的好朋友去看電影,你會選擇哪兩張?這樣答案就多了,可以選3排7號、3排8號或3排8號、3排9號只要去第一個劇場就可以坐在一起;可以選3排7號、3排9號去第二個劇場就可以坐在一起,也可以選3排7號、3排8號不坐在一起。這樣學生的思路會更寬。
《位置》教學反思 3
“位置”的教學內容是第一學段相應教學內容的擴展和提高。學生在低年段已經學習了如何根據行、定物體的位置,并通過中年級“位置與方向”的學習,知道了在平面內可以根據兩個條件確定物體的位置。本課在此基礎上,讓學生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已有經驗,培養學生的空間觀念。
一、結合具體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創造性的處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與問題這一思路,先從學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況這一真實的課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圖作為鞏固練習。因為討論的是學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很容易激發起學生興趣,使教材內容更加豐富。練習時的城市街區圖、火車票、電影票、地球的經緯線等等,使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知識與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生成,效果較好。
二、創設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活動形式多樣有趣。
讓學生感受學習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讓學生從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喚起探究如何確定位置的欲望。在學生探究確定位置的方法時,我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開動腦筋,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組織學生討論誰的方法比較好。引入“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時,我沒有直接講授,而是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此時,本課重要的`知識點從學生之口引出,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也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1、結合具體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實際,創造性的處理教材。
借用教材的情境與問題這一思路,從學生自己班上的座位情況這一真實的課堂情境引入,再把情境圖作為鞏固練習。因為討論的是學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這一交換就很容易激發起學生興趣,使教材內容更加豐富了。練習時的城市街區圖、火車票、電影票、地球的經緯線等等,使學生體會到我們生活環境中,存在著大量的數學知識與問題,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的生成,效果較好。
2、創設了良好的課堂學習氛圍,活動形式多樣有趣。
讓學生感受學習的興趣,樹立學好數學的信心在課堂教學中是非常重要的。我讓學生從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喚起探究如何確定位置的欲望。在學生探究確定位置的方法時,我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開動腦筋,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組織學生討論誰的方法比較好。引入“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時,我沒有直接講授,而是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此時,本課重要的知識點從學生之口引出,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也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位置》教學反思 4
這學期所教班級沒有發生變化,經過一學期的磨合,開學的感受非常好。我跟孩子們已經非常熟悉,有了連接的感覺,上課的規矩只需要稍稍回顧訓練,孩子們就能找到節奏,而且情緒很高。
這周主要進行的是《運動和位置》以及《各種各樣的運動》的教學。《運動和位置》一課在開始的時候,讓學生觀察圖片,判斷物體是運動還是靜止,并說出判斷的理由。在這個過程中,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在教材所示的第一組圖片賽跑中,有的學生判斷人運動與否,是看手腳細節的動作,并非觀察的整個人的位置變化。第一次上課的`時候我是有點不知所措,后來轉念一想,如果是看手腳細節的動作來判斷,不也是看的手腳相對于身體的位置變化嗎?其實說的還是位置的變化。后面幾個班的教學中也遇到這個情況,我也嘗試以此引導。當然,這個問題還請組里其他小伙伴幫我出出主意。
在后面的《各種各樣的運動》中,內容本身不難,難的是怎么樣讓孩子的注意力回到課堂本身。材料都是常見的玩具,課前我也反復跟他們確認過,在課堂上它們就是實驗材料,課中也有評價,但總體來看效果不算太好。這個我還沒有想到很合適的方法。
《位置》教學反思 5
層層深入、步步推進,使教學結構緊湊而且環環相扣,逐步實現本課的教學目標。
成功之處:
1.結合生活情境,讓學生理解數對。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數對的表示方法是比較抽象的,但在生活卻有很多“原型”,如學生的座位位置。因此,我從學生可感可知的座位位置入手,由第幾組第幾個引出抽象的數對表示方法,從而建立數學模型,符合學生由具體到抽象,從特殊到一般的認知規律。
2.設計多種形式的活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讓學生運用數對確定位置。在聯系實際,運用數對環節,設計了四個練習。第一個練習,在方格紙上給出各建筑物的位置,讓學生用數對表示。第二個練習,給出數對,讓學生動手操作找位置。第三個練習,破譯密碼。學生有很強的好奇心,這一練習極大激發了學生的興趣,學生們都能投入其中。第四個練習,五子連珠。在課前,經過了解,下五子棋是學生特別喜愛的游戲活動。活動中,讓兩名學生用數對下棋,其他同學當參謀,所有學生都能參與其中,興致濃厚,既鞏固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也讓學生稍稍輕松了一下。
3、注重拓展教材,讓學生體會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
在學生學會用數對確定位置后,又讓學生了解利用經線和緯線確定地球上某一點的位置,介紹著名科學家笛卡爾的故事,讓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聯系,拓寬了學生的視野,讓學生感覺到,課雖上完了,但探索還在繼續,同時教育學生善于觀察、勤于思考,發現生活中的數學問題,用理想和奮斗確定自己人生的位置。
回顧這節課,學生在有意創設的來源于生活又富有活動性的學習情境中,學得積極主動,趣味盎然,在主動參與數學學習的過程中,體驗到數學知識與生活的密切聯系,也體會到了數學學習的有用性,重要性,真正做到了學有所用。
不足之處:
1.當學生初步感知座位的行和列,會用第幾組第幾個確定座位位置后,我在抽象、引出“數對”表示上有些突然,不免有灌輸之嫌。其實可以引導學生發現確定位置時用了兩個數,讓學生自己試著用一種比較簡明的`方式表示位置,展示交流之后再引出數對的正確表示方式。
2.在做練習環節的第二題時,主要是學生說,我在電腦操作。應該給學生一個自己展示的機會,讓學生在實物展示臺上展示交流。
3.課堂上對學生的評價較單一。除了語言評價,還可以用微笑、眼神等方式。
困惑:
數對的引出是從教室現場的座位抽象出來,還是從有方格的座位表中抽象出來?哪種方式更加科學?
《位置》教學反思 6
今天受學校委托,我講了一節《確定位置(一)》的數學課,課后自我感覺良好。
由于松原地震,學校老早就放了寒假,但是勾校長面對學校目前課堂教學存在的問題,想法很多,于是便組織了這次的教研活動,希望能以我們的課拋磚引玉,帶領哈拉海小學的課堂教學。我很榮幸地被領導選中,做了這次數學課的執教者。
這節數學課當初為了迎接期末的督導檢查而準備,可以說當初就是精心準備的,如今領導讓再講一節課,自己就決定講這一節了。教案基本上沒有變動,我花了很多功夫在說課環節上。
昨天看了初校長課后,感覺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可能是由于放寒假的關系,也可能是由于昨天初校長講時座位的安排也束縛了學生,所以今早我重新調控了一下學生的座位,讓本班的學生前后都挨著,這樣學生在小組交流時便于溝通,也會樂于溝通。外加在課前我還進行了一番“調動”,學生還是以很高的熱情進入了課堂。現在回憶本節課,我想主要應該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注重了知識的含量與外延
確定位置(一)主要是讓學生學會用數對來表示物體的位置,這一知識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很簡單,但為了讓學生把簡單的知識學得更牢固,我注重了知識的外延,例如讓學生按老師的指令起立,我設計了四種不同的數對,讓學生知道原來數對還有這么多特點的;再比如,猜英語老師的位置、幫助同學找座位等,讓學生明白了確定位置的.數對缺一不可;讓學生把大門的位置用數對表示,更是初中直角坐標系原點的滲透。
二、以學生為主體
新的課程理念指出一切為了學生的發展。所以在這堂課中,我以學生為主體,突顯學生的主體地位,例如課的伊始,讓學生獨立探索用更簡潔的方法表示出小青的位置,再讓學生進行小組交流,尊重學生,以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為基礎,注重開發學生的潛力,培養學生的獨立探究與小組合作的能力。
三、努力創設師生互動、生生互動的氛圍。
這一點在整堂課上有著最明顯的體現,利用班級座位說說好朋友的座位?按老師的指令起立,抽取今天的幸運之星、重新找座位等等。學生在愉快的情境中進行著學習,樂此不疲,最后孩子總結時說:這節數學課很有趣!這就是這節課的最大收獲,讓孩子們在快樂中學習,在學習中快樂著!
我還是贊成這句話:沒有壓力就沒有動力,有了動力才會有進步!無論是過去還是現在,自己在一次次的課堂教學中逐漸地成熟起來,思想上有了新的認識,這就是壓力給我帶來的收獲!感謝朋友們對我課的評價與贊賞,你們將會是鼓勵我進一步成長的動力。
《位置》教學反思 7
本節課的內容屬于“圖形與幾何”領域的內容,是在具體的情境中根據行與列這兩個因素來確定物體的位置,繼而學習用數對表示具體情境中物體的位置。
成功之處:
在教學中采用了“扶放結合”的方式來突破重難點。“扶放結合”的'教學模式正是“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育觀的體現,既要讓學生主動地去獲取知識,教師又要很好地把握課堂,引導學生學好知識。在教學中“扶”的方面我主要做到以下幾點:一是要引導學生用列和行來說明張亮的位置,讓學生明確用行和列才能表示具體的位置;二是對感念“數對”的引入上,可以在學生明確用行與列來確定位置后,由教師直接講解出來,并對注意事項進行說明,讓學生學會用數對表示位置。在學生的“放”上,讓學生通過小組交流、獨立思考、自主學習等方式,在教師的引導下,能夠用清晰、完整的語言來表述自己的見解和主張,能用自己的思維方式理解內容和方法,主動獲取知識和技能。
不足之處:
在教學例2的時候,沒有注意強調在確定一個點的位置時,一般都把該點對應橫軸上的數寫在數對的后面,把縱軸上的數寫在前面,導致進行練習時出現很多錯誤。
再教設計:
在以后的教學中還需注意知識的完整體系,不遺漏知識點,把該教學的知識點完整地呈現給學生,讓學生注意語言的表述,規范數學語言的邏輯性,培養學生的用數學語言表達的能力。
《位置》教學反思 8
確定位置這一內容是在以前學習了用“第幾”描述物體某個方向上的位置和用“第幾排 第幾個”的方式描述物體在平面上的位置,初步獲得用自然數表示位置的經驗的基礎上來認識數對的含義,用數對在方格圖上確定位置的,前者是后者重要知識及方法基礎,后者是對前者的必要拓展以及抽象與提高,咋一看上去,學生前面已具備了描述位置的經驗,此時用抽象的數對表示位置并不困難。但一、二年級的膚淺認識以及相當一段時間的生活中“五花八門的”表達位置的方式的充斥。一方面為描述位置提供了為豐富的感性材料,另一方面為統一認識提升抽象帶來了不小的困難。為此,我教學設計時注重一是從生活中尋找有關“位置”的豐富材料以豐富其內涵,一是引起對“位置”的表達上的不統一,認識上的不確定的矛盾,大大地激發同學們不斷探究表示位置的 “標準化”方法的強烈欲望,通過同學們親生經歷有效地探索,最終尋得了用數對確定位置的方法,加深了對抽象的用數對表示位置的深刻理解。
一、創設情境、引發學習需要
課伊始,我以十分貼近學生生活的事物入手,在同學們十分焦急地幫班主任王老師找鑰匙中引出了問題:“大家對鑰匙所在位置的理解和老師說的不一致,怎樣才能準確快速地確定它的位置呢?”,這時引起了“位置”的真實存在與對它又難以理解和尋找的矛盾沖突。激發了同學們探究“統一標準”的強烈欲望,緊接著我借用教本的情境圖創設了“貓博士”對小兔和小猴進行智力測試的生動場面,小兔和小猴描述小軍的位置是那樣的振振有詞,當兩種不同描述方法同時呈現時,同學們已體會到不同說法的標準的不統一,不簡明。我沒就此罷休,再次讓同學說說自己的描述方法,不僅滿足了各自表達的欲望,提供了豐富的比較材料,更讓他們切身感受到了表達方法的“多而雜”。這時探究準確簡明的表達位置的`方法已成了每個同學迫切的內在心理需求。
二、逐步抽象、探究方法
通過以上豐富的感性材料的積累和同學們“情感”能量的積蓄,抽象表達的內涵已豐足,探究方法的熱情空前高漲,我認為到了放開讓同學們自己創造既準確又簡明地確定小軍位置的方法的絕佳時期,課堂上生成了很多意料之外的精彩,更讓叫絕的是有同學用極為抽象的(3、4)或(4、3)來表達小軍的位置,數對應同學們的需要而產生了。(3、4)與(4、3)中3和4順序的矛盾再次引發了同學們探究“統一”的欲望,我借機引導同學們自學課本上相關內容,同學們豁然開朗了。因為有了以上同學們實際生活中親身經歷的事物作為豐富的背景材料和同學們親自探究,最后的抽象成用數對表示位置好似已經簡單到了只是一種表達“形式”而已,但同學們理解是深刻的。
最后:考察與欣賞
原來我們也能夠選出這樣好的方法即用數對表示位置,掌聲響起,同學們欣賞自己。最后同學們不僅歡迎老師對他們這節課學習情況進行考察,還爭著互相考問,有鞏固,有提高拓展,還提出了繼續探索的問題,掌聲不斷,同學陶醉了。下課的最后一刻,同學們用剛探究獲取的表示位置的方法,對王老師鑰匙所在位置進行了假設,終于幫班主任找到了鑰匙,解決了課始困惑的問題。課應幫班主任王老師找鑰匙而生,在為找到了鑰匙的歡呼聲中而勝利結束,而孩子們的那種意猶未盡,戀戀不舍令我振憾,這不僅是知識上的征服更是情感上的升華,那是孩子們從“枯燥”數學中尋得的“美好與魅力”,在“艱辛”探索中收獲的“快樂與自信”!
《位置》教學反思 9
上完“確定位置”這節課后,心里輕輕地松了一口氣。“確定位置”對于學生學習來說并不難,大多數學生都能夠很快接受。如何才能充實課堂內容,讓學生通過相對簡單的知識學到更多的東西呢?在設計本課時,我主要考慮了以下問題:
(一)讓學生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過程
在教學中,我設計了如下內容:通過把座位圖上學生的位置由圖變成點,再動態顯示橫線和豎線,最后引入以純坐標出現的學校附近的地圖,逐步引導學生在頭腦中建立由實物圖抽象出坐標圖的概念,使學生經歷從具體到抽象的數學思考過程。這樣既尊重了教材提供的要素,又不拘泥于教材的呈現方式,有利于更好地實現“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滲透數學‘符號化’思想”的教學目標。
(二)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生活的關系
新課標明確提出“使學生感受數學與生活的`密切聯系,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親歷數學學習的過程”。本課根據先由實際找座位引入數對,由學生自主探究理解數對,并在了解數對在實際生活中的作用后,進行對數對的應用練習,從實際到抽象,最后又回到實際,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座位”是一個學生感興趣且生活中經常遇到的問題,通過確定座位讓他們初步感受到:要確定位置首先要弄清確定位置的方法。同時,課的最后我適時向學生滲透經緯度的有關知識,把數對的知識延伸到更廣的范圍,不僅學生的興趣濃厚,而且使課堂內容更豐富,形式更活潑,更好地進行了學科融合,促使學生全面發展。使學生感到確定位置在生活中無處不在,加深了學生對數學來源于生活,數學與生活息息相關的印象。
《位置》教學反思 10
首次嘗試一年級教學,心中多少有點忐忑。拿起一年級數學教科書,心中一陣狂喜:內容真的很簡單!這有什么難教的,太容易了!
第一天, 數一數,基本都會。
第二天, 比一比,有點糊涂。
第三天, 分一分,出現不會。
第四天, 認位置,很難理解。
對于一年級的學生,絕大多數的學生都能清楚辨認上下、前后,但不少同學對左右往往不太容易分清。
本節課首先是分辨自己的右手和左手,“要發言的請舉右手”既是對學生的常規教育,也讓學生記住自己的右手。接著以“練習本在數學書的左面”“數學書在練習本的右面”為例,教學用左、右描述物體的相對位置。然后讓學生看圖說說其他物體間的位置關系,初步學會語言描述。在課堂中,反復訓練,還有個別學生不分左手和右手。為了辨別左右手,我先教學“想想做做”第1題游戲活動,先是握拳頭,記住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再拍手,體會左手那邊是左邊,右手那邊是右邊;最后是摸耳,從左手摸右耳,右手摸左耳,感受左右是相對的。這些游戲都是學生喜歡的,但是要反復進行,才能達到教學目的。光這個游戲,就花了一節課。第二節課,在教學練習本和數學書的位置關系時要注意三點:一是讓學生聯系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分辨這兩個物體哪個在左面、哪個在右面;二是指導學生用“×在×的哪面”這樣的語言進行表達;三是兩句話中的任何一句都清楚地表達了練習本與數學書的位置關系,可以這樣說,也可以那樣說。學生的接受能力并不算強。
一年級學生辨別左右的時候,大多數都要先想一想自己的左手、右手,才能作出判斷,這是學生年齡、心理發展特征的表現。
“想想做做”第2、4題涉及左右的時候,要提醒學生先想自己的左手與右手,分清左面與右面,然后回答問題和操作活動。即使發生錯誤,也要聯系左手和右手認識錯誤,從而改正。表達語言是多樣的,學生喜歡怎樣說就怎樣說,只要求表達正確完整,不要求用統一模式的語言,更不要進行說法多樣的訓練。
認位置足足用了三節課,從這里我認識到一年級學生的認知能力在什么位置,今后我定要認真鉆研教材,找到適合教學一年級學生的好方法,達到事半功倍。
《位置》教學反思 11
今天我上了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這節課。在教學中我采用了體驗探究的教學方式,在教師的配合引導下,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操作、觀察、歸納出怎樣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體驗知識的形成過程,力求體現"主體參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指導引探"的教學理念。以下將教學過程作簡要回述:
一、用導學作業復習坐標系的有關概念和體會平面內的點與坐標的對應關系,用課堂檢測對學生的知識掌握情況進行檢測;
二、利用坐標系解決生活中確定地理位置的問題(如確定同學家的位置),讓學生經歷由實際問題抽象出數學問題,通過對數學問題的研究解決實際問題的過程,探究的設計讓學生充分感受用坐標表示地理位置的方便,體現了坐標系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讓學生觀察在黑河地圖上一個地點的地理位置(即同學們自己的家)是如何表示的,通過這個觀察活動,可以讓學生看到,用坐標可以清楚地表示地理位置,由此引出建立適當的坐標系表示地理位置的內容,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用坐標可以表示地理位置,這一點學生比較容易理解,難點在于如何建立一個適當的坐標系。我們習慣選取向東、向北分別為x軸、y軸正方向,因此建立坐標系的關鍵是確定原點的位置,引導學生發現要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明顯的或大家熟悉的地點為原點,這樣能夠清楚地表明其他地點的位置。如在探究的學習中,很容易想到以學校為原點建立坐標系。通過探究的學習使學生體會建立坐標系表示地理位置的基本方法,教師教給學生一句話即“以什么為原點,什么為x軸、y正方向,多少為一單位長度建立平面直角坐標系”使學生學會用數學語言有條理地描述建立坐標系的過程;
三、思考一的設計使學生熟練掌握通過建立適當的直角坐標系描述地理位置的方法,體會平面直角坐標系的作用,體會如何確定原點能更清楚地描述地理位置。并由不同學生確定不同的坐標系感受約定原點的作用,并體會不同的表示位置的方法;思考二使學生體會約定相同的`正方向的重要性,并用此問題使學生思維拓寬,學會從給出的坐標條件復原出符合條件的坐標系的逆向思維方式,并學會從不同的角度看問題;
四、確定坐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是建立直角坐標系的重要步驟,在建立直角坐標系表示地理位置時,要結合具體問題確定坐標軸上的單位長度。拓展探究問題使學生學會逆向思維,即通過坐標確定合適的單位長度,從而確定原點的位置,最后建立坐標系解決問題,提高學生圖形想象力和分析問題的能力,使學有余力的學生能力有提升的空間。
《位置》教學反思 12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所以在每一次課堂教學設計時,我總是想方設法以創設一系列生活情境為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本課從學生熟悉的生活場景和感興趣的“小動物”出發,通過對位置的分析、判斷和理解,使學生認識到“位置”的相對性,培養了學生的空間觀念,發展了學生的數學思維和數學思想。
一節課的導入對整個課時的教學至關重要,有時候,并不是越花哨越好,一些直接的導入反而更能加深學生對概念的理解和認識,也利于教師將最簡單的基礎概念扎根于學生心底,并由此變化出各式各樣的練習形式。課堂教學中,每一個新概念的引入,并不單單是生澀的書本知識,用生活中原有的認知來理出學生的`思路是更為有效的辦法,這樣既使數學融入了實際生活,也強化了學生的概念。讓學生覺得親切,覺得數學并不難學,它就在我們身邊。所以我以介紹我班教室的位置導入新課,學生有親切感,同時產生解決問題的需要,激起學生學習的欲望。
教學過程中,教師應采用多樣化的呈現方式及不同的生活場景為學生搭建參與探究的平臺,有意識地為學生創設良好的數學交流情境;注意學生的情感與態度,知識與技能的形成和發展,使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機會和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感受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數學就在我們身邊。“想想做做”的習題如直接讓他們完成,課堂氣氛難免會顯得沉悶,激不起他們學習的熱情。因此在完成這部分練習時,我是創設了許多情境,如:“哪只小動物做操做的最認真”,“送小動物回家”的活動,“給小猴家編門牌號”,“參觀小兔家的書房”等等。通過在不同情景中找位置,了解了該知識在生活中的運用范圍,以及如何把確定位置這一知識用到生活中去,實現了數學生活化,生活數學化。在設計的幾個情境的過渡上,能夠自然的從上一個環節上轉入下一個環節,上下兩個環節看似有聯系,實際上是兩個不同的方面,使學生了解到生活中不同事物位置的不同表達方式。語言上,生動、活潑,能把學生帶入到設定的情景中去,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同時我還把數學與不同課程的內容相結合,把語文的朗讀與認字帶進課堂。
不足之處:時間的處理上欠妥,由于環節比較多,所以感覺比較緊,最后的收尾沒有收好。各個環節的時間安排不是很合理。在引導學生方面做的還不夠,對學生答復的評價不充分。
《位置》教學反思 13
青島版教材五上第一單元的資料是確定位置,本節資料相對較容易,學生通過預習自學,都能明白什么叫行,什么叫列,并且明白從哪邊到哪邊是第一列,從哪邊到哪邊是第一行,也明白用數對能確定物體的位置。但在最近幾年教學這部分資料時總是有個別同學出錯。于是在今年教學本節課時,做到了以下幾點,感覺效果較好。
一、設計鋪墊活動,搞清易錯點。
一上課,我先問學生昨日預習了什么,學生回答——確定位置。之后我提問學生幾個預習小問題,什么叫做行,什么叫做列,以班里的同學為例舉例說明。當叫到學生A時,他說道,橫排叫做行,豎排叫做列,并在教室里指出了哪是一排學生,哪是一列學生。學生紛紛點頭同意。當我問到第二個問題教室里哪是第一列,哪是第二列時,學生B和C出現了兩種不同的答案。他們都同意列是從左往右數的,但關于左和右以誰為基準判定卻出現了意見分歧。B同學說左和右應以方陣中同學的身體為基準確定,而C同學卻說就應以方陣前的觀察者身體為基準確定。兩人觀點截然不同,再問其他同學,竟然也出現了以上兩種不同的意見。孩子們面面相覷,等待我做決斷。實在無奈,我權威的告訴學生,數學家規定,確定左和右時就應以觀察者的身體為基準確定,不論觀察者在對方陣中還是在方陣前,都要以觀察者身體為基準確定左和右。孩子們聽了都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說完,我再次讓學生決定教室里哪是第一列學生,哪是第二列學生。孩子們都對答如流,這算是掃清了第一個障礙。
二、注重細節,深刻理解數對的含義。
學生明白了哪是第一行,哪是第一列,用數對表示物體的位置并不難。但很多同學容易“創新”,有的同學在要表示的物體的后面加冒號,還有的加等于號,原本數對用小括號括起來,但學生有的把小括號創新成中括號,原本括號中的兩個數字用句號隔開時,逗號寫在表示列的第一個數的右下角,但有學生把逗號寫在兩數字正中間。為了讓學生掌握用數對表示位置的規范寫法,我讓孩子們反復看課本,找到用數對表示位置時用到了哪些符號,他們分別表示什么好處。學生掌握了規范寫法后,我還給他們教學了正確的讀法,以及這種寫法所表示的好處。經過這樣對細節的處理,孩子們深刻理解了數對的好處,掌握了用數對表示位置時的規范寫法。
三、拓展學生視野,讓學生感受到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好處。
為了讓學生真正感受到學習用數對確定位置的價值,我利用多媒體技術,把學生帶進了一個個生活場景,讓他們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樓上裝電表的盒子,中醫裝藥的藥櫥,幼兒園小朋友的衣櫥,玩具櫥,做操時排位置,最后到地球儀上的經緯線確定位置。每出示一副生活情境都讓學生表示某個指定物體的位置,最后讓學生用數對表示自己在教室里的位置,不僅僅讓學生做到了學以致用,同時深刻領悟到學習這部分資料的實際好處。用一個數對表示某一列所有同學的位置,用一個數對表示某一行所有同學的位置,用一個數對表示全班學生的位置,更把課堂推向了高潮。
總之,本節課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都很高,而且搞清了易錯點,牢固掌握了所學資料,自我感覺課堂效果很好。
《位置》教學反思 14
本單元的教學從總體來講我還是比較滿意的。為了教學目標,我在教學設計中,從以下幾點來體現:
1、創設情境,從學生熟知的投籃比賽中提出問題,讓學生初步體會統計的意義。
體育比賽中的統計得分用到的就是統計知識,學生對于此已有一定的感性經驗。所以,在新課導入時,我設計了小動物投籃比賽的場景,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很快被調動起來,使學生對統計的目的非常明確,為下一個環節的調查統計指明了方向。
2、給學生提供充分的時間和空間來探索統計的方法,使學生親身經歷統計的過程,分析統計的結果。
在教學中,我先和學生一起用小方格來表示紅花的盆數,然后讓學生小組合作嘗試這種表示方法,為下一個環節正式的統計圖的出現奠定基礎。
這節課的不足之處時我要學生用寫“正”字的.方法來統計數據,對學生來講是個比較生疏的方法,要指導練習。我給學生推薦了用寫“正”字的方法,就讓他們來統計,結果發現有的學生無所適從,所以在這里我高估了學生的理解能力。今后要注意準確把握學生的學情才是。
在今后的教學中,我要準備更充分的時間對學生進行這方面的指導,需要更深入的把握教材,以便使課堂時間安排更合理更有效更深入。也許每節課不能面面俱到,但我們教師應該爭取。
《位置》教學反思 15
《確定位置》是青島版教材數學五年級上冊第七單元方向與位置信息窗二的內容,屬于空間與圖形領域,是在學生學習了用東西南北等八個方向表示物體位置、認識簡單的路線圖等知識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在學生已有的用東南、東北、西南、西北等方式描述物體位置的經驗基礎上加以提升,用北偏東(西)或南偏東(西)多少度,并結合相應的距離更加精確地確定物體的位置,進一步發展學生的空間觀念。本課時的教學重點是讓學生用方向和距離確定物體的位置,教學難點用角度表示方向。基于對教材的分析和理解,本節課的教學主要體現以下幾個方面:
1、創造性地使用教材,開發學生身邊的教學資源。
本節課摒棄了教材呈現的素材,從導入到練習都選取了學生熟悉的生活環境,采用學校,家鄉的地理位置等為素材,貼近學生的生活實際,不僅讓學生體會到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應用于生活,調動學生學習數學的積極性,而且在描述學校地理位置、簡單了解濟寧歷史文化的過程中,滲透愛校愛家鄉的思想教育。
2、環節設計層次分明,突出了重點,突破了難點,同時體現學習習慣的培養。
本節課的新授知識點是理解北偏東(西)南偏東(西)的含義,學會用角度表示方向,并能用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精確地描述物體的具體位置。對于方向詞的理解,我認為這是生活中約定俗成的,不需要探究,所以在學生已有的知識生活經驗基礎上借助描述北門小學的位置時,通過教師講解,課件動態演示,指名說,同位互說等多種方式進行有層次的扶放結合的教學,分散了本節課的.教學難點,有效地突出了重點;對于用角度表示方向,借助描述北門小學和市府的位置,巧設矛盾,有意識同時呈現描述語言,引發學生思維,產生質疑:它們不在同一位置,這樣描述不精確,激發學生產生探究的欲望,此時,拋出問題怎樣才能更精確更具體地描述北門小學和市府的具體位置呢?引導學生動腦思考,積極探索,在體驗角度必要性的基礎上,探究出用角度表示方向的方法,從而掌握根據方向、角度和距離確定位置的方法。
在這個過程中,除了常規習慣的培養外,針對本節課所處的領域及知授容的特點,在培養學生數學學習習慣方面,主要體現了三點:在識圖的過程中,培養學生找觀測點,明確方向、角度以及相應距離的細致觀察的學習習慣;在立探究和合作交流的過程中,設置具有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積極動腦,培養學生有根據,有條理,有序地進行思考和歸納、總結的學習習慣;巧設矛盾,激起學生認知,給學生留有充分的提出問題的機會,培養學生善想敢講和質疑的良好習慣。
3、注重方法的指導,體現數學的嚴謹性、科學性。
中國有句古話叫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在本節課的教學過程中,加強對學生學習方法的指導,每一個小環節都引導學生進行思考性小結,在練習匯報的過程中讓學生說一說自己是怎樣想的,進一步提升方法,體現數學學習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并且進一步培養學生認真傾聽,進行自評互評和積極發言的好習慣。
但在實際的教學中,對于角度的必要性體驗,學生并不是十分明確,這一塊教學教師收得太快,說得太多,放的太少,沒有真正激起學生產生思維的碰撞,所以在后面量角立描述通信幼兒園和八中的位置時少部分學生不是十分明確,沒有真正的面向全體;在教學中沒有掌控好時間,有些環節處理得不夠干脆利落,也不扎實,導致后面練習時間緊湊;對于環節思考性小結處,雖然學生能夠說出方法的關鍵點,但是并沒能用準確完整的數學語言總結方法,教師這一點處理得不到位。
當然在這節課中,還存在著很多不足,希望我們的教研組給予更多的建議,提出寶貴意見。
《位置》教學反思 16
開學第一節課的內容是《方向與位置》。學生對認識方向有一定基礎,只有“用線段的長度表示距離”一項是新內容。但由于學生對方向感存在個體差異,有個別學生在辨認方向角度時,會出現錯誤;再加上新開學,學生會對以往知識有遺忘現象。所以我設計了復習環節:復習正確讀比例尺,和正確畫角度。
教學過程中,學生對新內容:距離的計算,比較順利,恰恰是在舊知識:讀方位角和測量方位角中出現問題。反思原因,如果在復習環節增加認識方位角方面的知識,或許會好一些。
在課堂上有個別學生不能正確使用量角器,對她的個別指導使課堂節奏放慢許多,但這恰恰是課堂應該完成的.任務,為此把一節課的內容用兩課時完成,恰是學生的需要。
在課堂氣氛方面,我力求和諧與融洽,我盡力為學生提供寬松、親切、溫暖的課堂環境,使學生思維活躍,表達自然、流暢。今天的課堂基本達到了預期效果。
最讓我感動的是最后下課這一小小的環節,當我說完“下課”,學生全體起立時,聽課的領導也跟著起立,等學生說完班級口號,才同學生一起走出教室。領導們這一立,讓我感受到領導對教師的充分尊重,內心油然而升起十分的敬意,同時我鞠躬回禮,真誠感謝領導的風范!
《位置》教學反思 17
知識來源于生活而又服務生活。學知識是為了長本領。本課的主要教學目標,就是讓學生能用“第幾排第幾個”等詞語描述物體的方位,能在具體的情境中確定位置。其中,到模擬電影院去找位置是本課的難點。
為此,我覺得充分的描述和交流是“確定位置”的有效方法。
上課伊始,我先出示小動物做操的場景圖,說:“我喜歡的小動物在第4排第2個。”讓學生猜猜是誰?由于觀察和思考的角度不同,學生出現了不同的答案。然后讓小動物們自己說話。小猴說:“我排在第1排第1個。”小熊說:“我排在第2排第3個。”讓學生想一想,小動物的第幾排、第幾個分別是怎么確定的?學生充分的'思考和交流后,得出:從前往后確定第幾排,從左往右確定第幾個。接下來讓學生從兩方面來描述:說位置找動物,說動物找位置。通過反復地描述,學生認識到:在這樣的場景中,要講清楚小動物的位置必須用兩個數來表示,而知道了第幾排第幾個就能確定是哪個小動物了。另外我還設計了讓學生說說自己和朋友在教室的位置,在隊列中的位置,讓學切實地感受到數學在教室里,在隊列中,在自己身邊,從而感悟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此基礎上我又設計了學生當老師給同學安排位置,這樣的設計極大的調動了全班的參與意識。使學生在玩中樂,樂中知。
本課不足之外,因為班級人數過多,時間有限,不能讓每個孩子都參與其中,所以有個別孩子會開小差,今后我還要多培養孩子認真傾聽的能力。
《位置》教學反思 18
《確定位置》是本教材一個新知識,該知識直觀性強,操作起來簡單,是一個學生容易接受的知識。教材目標是不僅讓學生用數對表示位置,更重要是培養學生抽象概括能力和發展學生空間觀念,并讓學生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實際問題,從中獲得成功體驗。
我在教學設計中始終貫徹“教師主導,學生主體”思路,設計豐富多采的寓教于樂的活動讓學生自己去發現,自己去解決,具體教學環節設計如下:
1、讓學生根據已有的知識經驗說出班上某個同學的位置,引出列、行的概念;
2、通過座位圖引出列和行,結合列、行讓學生參與活動,加深學生對列、行的理解和掌握,同時引導出要確定一個人的位置必須要知道這個人所在的列和行,可用第幾列第幾行來表示;
3、用座位圖變為點子圖課件讓學生參與思維,在準備的`點子圖上找出小軍、小娟、小強的位置,并用列行來描述;
4、課件出示點子圖變為方格圖,讓學生直觀感受位置在點子圖和方格圖中的聯系,并引導學生用數對來描述位置;
5、課件輔助,完成例題。
6、學生課堂活動,根據數對來確定一個人的位置,讓學生認識進一步來理解數對的意義,(2,3)(2,6)數對中第一個數表示列,這兩個人在同一列;(5,6)(7,6)數對中第二個數表示行,這兩個人在同一行。
整堂課教學環節連貫,學生自主性強,教學效果較為滿意。但在教學后,同樣發現自己在教學中還存在一些問題。
1、學生課堂活動,根據數對來確定一個人的位置,這個活動可以放在游戲眼疾手快之后,這樣知識變的連貫了,知識深度有了。
2、教學中還應重視學生對起始列和起始行的理解和掌握,否則,學生容易把第二列和第二行看成第一列和第一行;
3、在此堂課的教學中,我發現自己還有一個弱點就是對學生的鼓勵性的評價比較蒼白無力,以后還應加強評價性語言的多變和豐富。
《位置》教學反思 19
確定位置”這節課要求學生能夠用數對來表述物體所在的位置,而數對這一數學知識對學生來說是比較抽象的。所以我在教學中,遵從學生的原認知,注重數學與生活的聯系,使學生學到的知識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回顧本節課,發現有以下幾個特點:
(一)努力切合學生的認知規律,認識—抽象—實踐
在設計教學時,整個環節密切聯系,首先從現實的課堂情境導入,先讓學生對位置有個立體的認識,進而抽象到平面圖中(主題圖)的位置,再上升到方格紙中位置,最后是回歸到生活中的位置,整個環節是一個從直觀到抽象的轉化過程,正符合學生的認知發展規律。這樣的'設計能使學生對概念認識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建立一個數學模型,更有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促進教學活動生成,效果很好。不過,在引出數對概念時,十分突然,學生比較難接受。在處理這一環節時,我又通過換座位的游戲,來彌補這個不足,從而使學生加深了對“數對”意義的理解。
(二)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教學知識,豐富教材內容
根據教材的安排,教學的程序是先講教材情境圖的內容,然后再說一說自己班級的位置,而我的設計是先說一說自己在班級中的位置,再把情境圖作為鞏固練習。因為討論的是學生每天都坐的位置,所以這一交換就很容易激發起學生興趣,使教材內容更加豐富了。我想現在新課標提倡做反思型的教師,那么教師在創造性地使用教材方面,新的理念吧。
(三)充分利用現場資源,把數學問題簡單化
我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創設真實、具體的問題情境,讓學生大膽探索確定位置的方法,體會“數對”在確定位置的作用。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從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入手,用自己喚起探究如何確定位置的欲望。在學生探究確定位置的方法時,我不急于告訴學生答案,而是讓學生開動腦筋,嘗試用自己的方法去描述,組織學生討論誰的方法比較好。引入“數對”表示位置的方法時,我沒有直接講授,而是讓學生運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表示。此時,本課重要的知識點從學生之口引出,使學生獲得極大的滿足感,更進一步激發學習興趣。同時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驗中逐步抽象出數學的表示方法,也使學生更易理解和接受。
因此,在數學教學中,教師要利用新舊知識的聯系,重遷移,促生成,真正提高課堂的時效性。
《位置》教學反思 20
“方向與位置”是青島版小學數學二年級上冊的教學內容。學生在一年級時已認識了生活中的東南西北和左右等方位。本課教學結合現實生活,力求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學會根據給定東南西北中的一個方向辨認其余三個方向,并通過實際情境,使學生學會用這些詞語來描繪物體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圖上的方向,會看簡單的路線圖。能在生活中發現、提出和解決有關方向的簡單問題,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培養對數學的興趣。使學生受到愛學校、愛家鄉的教育。教學重點會看簡單的路線圖。
一、重視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從認知中解決問題
課前我帶領學生在操場上進行了實踐活動,根據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中午太陽在南邊;太陽從西邊落下”等,辨別了操場上的東南西北,并做了記錄,回到教室讓學生把記錄展示到黑板上,學生發現記錄圖中學校大門有的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來不方便,提出轉一下讓學校大門都向上方,并進行了調整。這樣做,學生體驗了校園的東南西北,感受到統一方向繪制地圖的必要性。讓學生學會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是本節課的難點,在教室里引導學生辨認方向,設計了“指一指”、“認一認”、“轉一轉”等活動,辨認其他方向,并設計了“對號入座”的游戲,使學生對實際的方向有了進一步的認識、體驗和感受。我把教材中的例題僅作為練習來用。
二、讓學生在喜愛的游戲中加深對方向的記憶
方向的認識不能完全靠學生死記硬背,在充分借助現實情境讓學生辨認方向后,我加入了一個小游戲“搶椅子”,讓沒有搶到椅子的同學說出他的東、南、西、北四個方向都是誰,這樣不僅激發了興趣,加深了學生對方向的認識,而且也讓學生體會到了前與后、左與右的對立性和前、后、左、右的相聯性,豐富了教學內容。
三、注重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
學習數學的最終目的是應用數學解決實際問題。我在教學中注重了知識的應用性。當學生學習了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東南西北的方法后,我設計讓學生看從學校到中心廣場路線圖,說一說向哪個方向走,將所學的知識應用到生活中,解決實際問題。
【《位置》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位置教學反思04-22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04-09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04-03
認位置教學反思04-05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04-21
《確定位置》教學反思04-18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精選24篇)07-22
直線和圓的位置關系教學反思04-14
《位置與方向》教學反思(通用18篇)0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