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guān)推薦
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孫中山破陋習》課后教學反思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通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來參考自己需要的教學反思吧!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蘇教版語文三年級上冊《孫中山破陋習》課后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孫中山破陋習》講述的是中國革命先驅(qū)孫中山小時候目睹姐姐被纏足所受的痛苦,因而在辛亥革命后,首先廢除纏足陋習的事。學生學習這篇課文時,有這么幾個理解的難點:
1、課文所反映的年代與事件離學生比較遙遠,學生不了解孫中山,不了解辛亥革命,不了解纏足。
2、這篇課文讓學生感悟的是孫中山對封建陋習的憎恨以及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對于憎恨的情緒學生通過品讀文中詞句能感悟到,但敢于同封建勢力作斗爭的精神就不太容易理解了。
要解決以上難點,必須讓學生對文中人物以及時代背景有個了解,在介紹孫中山時,我讓學生明白孫中山領(lǐng)導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統(tǒng)治,建立了中華民國,擔任了臨時大總統(tǒng),被稱為我國的國父。而辛亥革命則讓學生明白這是一次推翻封建君主制度的革命運動,正是有了這次變革,才有了以后中國的發(fā)展。
關(guān)于纏足,文中介紹得很少,只是講了媽媽給姐姐纏足,姐姐的痛苦,媽媽的無奈,孫中山的生氣。沒有相關(guān)的知識儲備,學生的感悟會不深刻。于是,課前,我搜索了有關(guān)纏足的資料,了解了纏足的起源以及纏足的過程。在課上和學生進行了講解。美中不足的是沒有搜集一些纏足的圖片,我想要是有了圖片的話,學生對這一陋習的了解會更深刻。但是通過我的講解,學生也能感受到纏足的丑陋與殘忍。從學生臉上驚訝、痛苦的表情,我知道學生肯定對纏足的痛苦有一定理解了。但這也不是主要的,主要的還是讓學生去品味課文中的語言文字,感悟語言文字背后的思想情感。于是,教學時,我還是從了解課文內(nèi)容、體會人物思想情感入手,引導學生感悟詞句。我設計了這樣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孫中山喜歡的姐姐是怎么樣的?后來姐姐變得怎么樣了?通過前后的對比,就不難體會到纏足的痛苦。最后是引導說說所了解的以前生活中還有的陋習。這是課文后要求的,我讓學生課前去調(diào)查。原以為學生不會有什么收獲,但學生通過詢問,還是有所收獲。在交流時,學生說到了現(xiàn)在還存在的一些不好習慣,如隨地吐痰,擁擠、爭先恐后、插隊,大聲喧嘩,闖紅燈等。由此,我趁勢講解陋習也指不好的習慣。在我們周圍存在著一些陋習,需要我們共同努力,共同奮斗,除掉陋習,創(chuàng)建一個文明和諧的社會。
【語文三年級上冊《孫中山破陋習》課后教學反思】相關(guān)文章:
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03
課后教學反思09-22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教學反思04-18
三年級上冊語文《掌聲》教學反思04-21
音樂教學課后反思08-26
教案課后教學反思03-24
三年級上冊語文《爬天都峰》教學反思04-21
三年級上冊語文花鐘教學反思04-21
小學三年級上冊語文教學反思0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