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古典走向浪漫教學實錄反思
教學實錄:
一、情景導入
課前播放歌曲《乘著歌聲的翅膀》
師:同學們,你們注意剛才播放的音樂嗎?這首歌表達了什么樣的情緒?你們熟悉這首歌嗎?
生:抒情優美,富于詩意,充滿想象,很浪漫的叫《乘著歌聲的翅膀》。
師:對,它是西方浪漫主義時期德國音樂家門德爾松的代表作。今天就讓我們乘著歌聲的翅膀,走進浪漫主義音樂。請同學們將課本打開39頁第五課。
音樂——從古典走向浪漫(板書)
二、新授
(一)知識導引
課件展示教學內容及目標
師:本節課我們將欣賞帶有浪漫主義特征的音樂作品,聆聽大師的心聲,感受大師的情懷,并學習浪漫主義音樂的相關知識。要了解浪漫主義音樂首先要了解西方音樂發展史,同學們知道歐洲文明的發源地嗎?
生:古希臘、古羅馬。
師:對,同樣西方的音樂也起源于古希臘。隨著時代的動蕩和社會發展,至今已經形成這么幾個階段。
1、西方音樂史簡介:
展示課件并介紹各時期的音樂風格特征。并提問西方浪漫主義音樂是在什么樣的社會背景下產生的,它又有什么樣的風格特征?
2、課件展示浪漫主義音樂知識(師:請某某同學給大家介紹一下)
師:請同學們注意一下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排在第一位的是誰?
生:韋伯
師:在音樂史上韋伯是翻開西方浪漫主義音樂新篇章的人。但是將古典走向浪漫主義音樂的過渡人物并不是韋伯,而是被世人稱為樂圣的?(貝多芬)
(二)欣賞體驗
1、貝多芬的《第九交響曲》
師:同學對貝多芬和他的作品又了解多少呢?
(1)作曲家介紹:
生:德國作曲家,維也納古典樂派代表人物之一,他使古典音樂抵達顛峰之境,又為浪漫主義音樂開辟了先河,是跨兩個時期的偉大音樂家……作品有《悲愴》、《英雄》、《命運》等。
師:展示課件,總結作曲家簡介,提問體現貝多芬最高藝術成就的作品是哪一部?生答《第九交響曲》,接下來我們就來聽一聽對貝多芬這部偉大作品的介紹。
(2)作品介紹
展示課件
師:聽完了《第九交響曲》作品介紹,請同學談談你有什么體會?
甲:我體會到一股英雄的豪氣,仿佛聽到他向全世界宣告人類的理想,人類的力量。乙:當我聽到男聲渾厚的歌唱時,我仿佛看到貝多芬伸出巨大的拳頭,猛擊在命運的鎖鏈上,體會到他不畏強權的精神和通過斗爭取得勝利的堅定信心。
丙:莊嚴的合唱,我仿佛看到無數張熱切渴望自由與歡樂的面孔,使人振奮,充滿力量。
丁:體會到貝多芬偉大作品的宏大氣魄和崇高的思想境界,讓人激動不已。
師總結:貝多芬曾講過這樣一句名言:音樂應使人的精神迸發出火花。同學們能有如此體會,正是貝多芬創作《第九交響曲》的思想精髓所在。人們常說聽貝多芬作品,一百次聽賞,就有一百次感受。完整聽賞《第九交響曲》需要70多分鐘,
在此我只選用了第四樂章的合唱部分,請同學們再次聽賞,仔細體會作品有什么風格特征,并能分析《歡樂頌》主題。
(3)欣賞《歡樂頌》。
師:好,聽完合唱,請同學們結合浪漫主義特征,談談你對這部作品有何新的認識?(請小組討論,推薦代表回答)
生:甲:這段音樂主題充分體現了作者的主觀思想和愿望。即全世界人民團結友愛與歡樂女神共同歡唱。強調主觀意識的表現與刻畫。乙:這部合唱將龐大的人聲與強勁的交響律動結合起來,產生一種不可思議的力量。體現了創新性。
丙:合唱中運用了席勒的詩。注重音樂與詩歌其它藝術形式的結合。
丁:這段樂章的標題叫《歡樂頌》。充分體現了它的標題性
師評價肯定同學們的回答。
(4)分析主題《歡樂頌》展示課件
(師引導分析)
師:這部作品是4/4拍,我們來看看它的節奏,××××|××××|……?(很簡單)再看看它的語言?(很樸素)那么它的旋律由幾個音組成?(只有5個音),而且不斷重復,重復的動機是什么?那個同學能告訴老師?生:這部作品的主題節奏簡單,一字一音,體現他向世人的號召鏗鏘有力;重復的旋律,使人堅信人類的理想通過斗爭一定能夠實現。師:噢!通過分析發現:貝多芬的這部主題是有如此簡單的節奏,如此樸素的語言,卻編織了世界上無處不在的古典旋律。它的經典之處不只是給人以美,而更多的是讓一代又一代的人,穿越時光遂道,獲得無以替代激情和力量。接下來,請同學通過演唱,進一步休會貝多芬的博大思想和情懷。注意演唱時情緒要飽滿,聲音要鏗鏘有力。(老師鋼琴伴奏)
(5)演唱《歡樂頌》主題旋律
師:聽完同學們充滿激情的演唱,是我再一次想起古希臘神話故事中的一名真正的英雄。他為了人類的文明進步,不惜冒犯宙斯,偷取天火,這位英雄是誰?(普羅米修斯)那么貝多芬則是十九世紀的普羅米修斯,他忍辱偷生,為的是開創全新的音樂道路,借著《第九交響曲》這部偉大而經典的旋律,將浪漫主義思想撒遍全世界,他是真正稱得上將音樂——從古典走向浪漫的音樂家。
在浪漫主義后期,歐洲各國的民族意識開始覺醒,許多音樂家在浪漫主義音樂的基礎上,加入了民族的元素,從而產生民族樂派。它隸屬于浪漫主義樂派的`一個分支。有一位著名的音樂家,他既是浪漫主義時期的代表人物,也是民族樂派的先驅,他的創作主要體現在鋼琴領域,因此被人們譽稱為"鋼琴詩人",他就是?(肖邦)
引導學生表演。
2、肖邦的《C小調練習曲》
(1)作曲家介紹(展示課件)
師:肖邦,偉大的波蘭音樂家,不到20歲已成為華沙公認的鋼琴家和作曲家。不幸的是,他的后半生正值波蘭亡國,由于他不愿為侵略者演奏,被迫離開祖國,逃亡到法國巴黎。在逃亡的途中,他聽到了波蘭人民起義失敗,悲憤難抑,寫下了著名的《C小調練習曲》下面我們就來聽一聽。
(2)作品欣賞(展示課件)
師:同學聽完了這部作品有哪些情感共鳴?
生:憤怒憂傷震驚焦慮沖擊力堅毅
師:很好,我們在分析這部作品前先了解一下什么是練習曲?展示課件。那么肖邦的這部練習曲是屬于那一種?(第二種)。為什么屬于第二種?
生:這部作品更多的是抒發了肖邦了的思想情感。
師:對,這也是浪漫主義特征的重要體現,那么這部作品的浪漫主義特征還體現在哪?
生:創作了音樂會練習曲。
師評價:同學回答的很好,肖邦一生創作了許多練習曲,他的練習曲通常是作為音樂會演奏曲,這是他的一大創舉,我們再來分析一下作品:
(3)、作品分析(展示課件)右手:和弦反映了果敢、堅定的音樂形象,體現出作者的憤怒和大無畏的英雄氣概,因而稱為《C小調革命練習曲》,體現它的標題性。左手:奔騰激蕩的旋律和悲壯的情緒,是作者痛苦心情的宣泄。
所以音樂史大都將肖邦稱為浪漫主義音樂家,但他所創作的許多充滿著波蘭鄉土氣息的作品,又不得不使人承認,他是波蘭民族音樂的創始者。他所表現出的民族精神和愛國情懷,不僅是波蘭人民的驕傲,也深得世界人民的喜愛。下面我們通過短片來進一步體會肖邦的愛國情懷。
(三)、相關鏈接:電影《一曲難忘》片斷。
展示片斷一:同學們看到肖邦離開祖國的時候帶走了什么?(一把泥土)。后來不論肖邦走到哪里,這把故土一直伴隨著他,他臨終時還不忘囑咐他的親人將這把泥土一同埋在他的墳墓里,并將他的心臟運回祖國。至今還保存在華沙教堂里。他認為他這顆心永遠屬于波蘭,它凝聚著肖邦對祖國深切的愛,這體現肖邦什么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肖邦到了巴黎,舉行了第一場音樂會。當
音樂會剛要開始時,他聽到了一個噩耗;曾經幫助他逃離祖國的人們,都被敵人迫害而死,那這時的肖邦在音樂會上是怎么表現的呢?請同學注意演員的表演。(展示片斷二)(四)表演活動
展示課件上的題目,引導學生表演。
三、課堂小結
引導學生小結,老師總結并展示課件——課后探究。
四、課后探究
教學反思:
本節課的教學設計充分體現了新課程理念。較好地把握教材中心,重點突出,傳授知識準確;課堂結構層次清楚,過渡自然、有序;活動設計面向全體學生,學生的參與意識比較積極。特別是體驗式、引導式方法的運用,加上富有啟發性的語言,較好地引起學生的探索愿望。課堂氣氛活躍,師生之間親和力較好,語言設計表達很好。不足的地方:板書潦草,不夠工整;語速再慢一點就好了。
【從古典走向浪漫教學實錄反思】相關文章:
《走向生活》教學設計及教學反思01-21
課文《走向生活》的教學反思05-25
《建立古典概率模型》教學反思02-03
告別依賴走向自立的教學反思03-09
《江雪》教學實錄及反思01-23
牲畜林教學實錄與反思12-05
搭石教學實錄與反思11-12
夏夜多美教學實錄及反思07-14
《黃河魂》教學實錄及反思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