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
“兩位數加兩位數”這節課是在學生已經掌握兩位數加整十數、兩位數加一位數的基礎上學習的內容,如果只要求正確計算得數并不難,但是要求學生又快又準地用最恰當的方法計算卻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我覺得本節課的難點是:在算法多樣化的基礎上優化算法。算法多樣化不是一題多解,而是尊重學生個性差異的體現。我們的學生由于生活背景不同,知識經驗不同,所以對于相同的問題,解決的方法也不一定相同,這時學生便需要教師的肯定、激勵和引導。最后讓學生自主地去比較、選擇和完善自我。
小組合作學習是實現這個過程的最佳途徑。有一個小故事可以說明這一點。在一個盛產牛奶的小村莊,有兩種鳥:一種是山雀,一種是珍珠鳥。它們經常偷喝農夫的牛奶。后來農夫發現了,就用錫箔紙把裝牛奶的瓶口封好。從此珍珠鳥再也喝不到牛奶,但是山雀依然能夠啄開錫箔紙繼續喝牛奶。這是為什么呢?研究者發現原來珍珠鳥都把同伴視為天敵,山雀則不然,山雀往往十幾只鳥生活在一起,大約過半個月的時間,還要一部分鳥到其他群體中去。第一次發現錫箔紙能啄開也許是一次偶然,但這個消息馬上傳給組內山雀,又過了些日子又通過成員交換傳給其他組的山雀。在消息傳播中,他們在交流,互相啟發,它們不僅僅又分享了牛奶的香甜,而且啄錫箔紙的速度也越來越快。
這讓我們不難想到,學生不也經常在交流中出現思維的碰撞,在相互啟發時閃現創新的火花嗎?因此在探索43+39的計算方法時,我給學生足夠的思考時間后,鼓勵學生充分交流。那么是不是只有學生間的交流就可以了?教師應該做些什么呢?事實證明,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的作用必不可少。
在一次學習“9加幾”的課堂上,我曾經“真正”地把時間還給學生,讓每個學生都想一種方法后,我開始讓小組交流,可是我們的學生更喜歡向老師匯報,更多的時間便由每名學生向老師和同學們介紹自己的方法,課上氣氛活躍,爭取發言的小手此起彼伏......我還是第一次上了這么受學生歡迎的課。作為一位教師我當時的興奮不言而喻。在我冷靜地思考這樣生動活潑的過程會不會有一個完美的結果時,我拉過幾個學生隨便問問:“你喜歡這節課嗎?”“喜歡。”學生毫不猶豫地回答。“你喜歡哪種算法?”“我自己的呀!”“你不覺得其他的方法更好嗎?”“別人的方法,我不清楚。您不說我的方法很了不起嗎?”我啞口無言。我突然意識到我的鼓勵是多么微不足道。我們要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但是在學生的不同中,也存在著共同之處,認識到每個學生學習的普遍性和規律性不容忽視。并且只有這樣才能不斷完善、永遠進步。所以在這節課上,當學生間交流時,我特別提出“會說不如會聽”的觀點,要求學生在聽中補充,聽后評價。尤其要比較自己的方法與誰的方法相似,從而按照思維方式將多種方法歸類,還讓學生在實踐中體驗哪種方法適合做哪種類型的題。這時學生對于多種計算方法的認識才清晰而有條理,算法的優化才在學生的心里得到內化。學生自愿地接受新方法,改善自己的解題策略。完成了一個健康和諧發展的社會化過程。
實際上,我們每個人的成長都是這樣的發展過程。真心希望有機會與您交流,讓我在與您的交流中進步!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二年級數學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進位加法的教學反思04-28
《兩位數加兩位數》教學反思(通用19篇)04-29
《兩位數加兩位數》教案02-24
《兩位數加兩位數》教案07-17
兩位數加兩位數教案08-26
兩位數加兩位數口算教案02-26
兩位數乘兩位數教學反思04-22
口算兩位數加、減兩位數教案04-16
兩位數加兩位數的教案(精選17篇)0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