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品德與社會《多彩的節日》教學反思
反思是教師以自己的職業活動為思考對象,對自己在職業中所做出的行為以及由此所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的過程。下面由小編為您整理出的品德與社會《多彩的節日》教學反思,一起來看看吧。
執教《多彩的節日》一課,我遵循了新課程以學生學習為中心,先學后導的教學理念,采用小組合作學習的形式,同時在小組展示環節將現代信息技術與品社課程整合起來,使學生更直觀地了解了我國的一些傳統節日的來歷和習俗等。
1、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愛學、想說、敢說。
課一開始,我由談話直接引入,先讓學生回憶自己這學期度過了哪幾個節日,然后說一說哪些是傳統節日,另外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這樣導入,貼近了學生的生活,從而為深入了解我國的傳統節日打好了基礎。在全班交流時,我采用小組展示的方式,每個小組的成員都愿意上臺來展示自己收集的資料,哪怕只是給大家背誦一首古詩。這一形式將學生的學習興趣很好地激發出來。
2、體現學生主體作用,培養學生合作學習能力。
在教學過程中,我體現了學生的主體作用,注重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能力,給學生提供學習、展示的空間。在小組交流過程中,讓學生們結合收集的資料以及生活經驗,按照學習提示進行交流,這樣,既為學生提供一個互相學習的空間,又拓展了學習內容。同時,在課堂中,我作為一個學習的參與者、引導者,充分尊重每一位學生,在活動中給予適時的指導補充,讓學生成為課堂的主體。
3、培養了學生收集資料、整理資料的能力,拓寬了學生視野。
教材中的內容不夠全面,僅僅依靠課文中提供的材料,不足夠讓學生對傳統的民族文化、民族風俗習慣有深刻的了解。因此,為體現以學生發展為本,發揮學生學習的潛力,我讓學生課下收集傳統節日的資料,并做整理。豐富課堂教學內容,給學生更大的學習空間。
4、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培養學生運用信息技術的能力。
學生的資料有一部分是在父母的指導下,從網上收集來的,同時收集了一些與傳統節日相關的圖片,如粽子圖、賽龍舟通過U盤交給我。我在制作課件時,充分利用了這些圖片和資料,并在課堂的小組展示環節,讓學生一邊口頭介紹一邊點擊相關的圖片和資料,這樣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也使教學內容更直觀,同時讓學生意識到信息技術在學習上的作用和優勢,充分利用信息技術來輔助學習。
總之,通過本節課的教學,我深深地感受到要真正地將課堂還給學生,教師便要“退居二線”,成為指導者,而非主導者。要充分開發學生這一重要的課程資源,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與學科課堂整合的優勢和作用,使學生的創新、合作學習、探究等各方面能力都得到培養,真正達到課堂教學的有效性。
【品德與社會《多彩的節日》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4-05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5-01
小學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04-11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優秀06-02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精選10篇)04-09
《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 僧寶玲04-29
品德與社會今天,你安全嗎教學反思04-28
品德與生活的教學反思03-26
五年級《品德與社會》教學反思整理1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