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力》的教學反思范文
《浮力》一課,是粵教科技版科學教材四年級下學期的最后一章《常見的力》里第五節的教學內容。在學習浮力這一節前,已經學習了“力的現象”,“重力”,“大氣壓力”,“彈力”。相對來說,浮力這一節的內容,在教材中展示得比較簡單,只提供了三個實驗活動。教材讓教師有更大的發揮空間,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進行開拓或挖深。
根據新《科學課程標準》中提倡“探究式”教學模式,即“提出問題——猜想與假設——制定計劃——觀察、實驗——得出結論——評估與交流”。我歸納出“猜、想、問、做”的學習方法,并應用在這堂課上,得到很好的效果。反思這堂課,我有以下幾點收獲:
1、善于利用“科學猜想”,激發和保持學生對所研究問題的興趣和注意力,促進他們的定向思維活動,從而產生進一步探索的求知愿望。
這堂課我借助喜聞樂見的動畫故事《文彥博樹洞取球》來導入課題,很快就吸引了學生的注意力,并且通過創設問題情境:“你猜一猜,文彥博想出一個什么辦法來取球”讓學生思考,充分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在讓學生感知“物體的浮與沉”活動時,由于學生在生活中對物體的浮與沉比較熟悉,但是對于一些不熟悉的物體就弄不清其浮與沉。因此,教學中,我給出一堆材料:兵乓球、木塊、石頭、泡沫、釘子和鉤碼,讓學生先猜一猜,哪些材料是可以浮在水面,哪些物體會沉到水里。由于猜想的結果來自于學生的原有生活經驗,所以,當學生想辦法去證明自己的猜想時,就產生一種探索的欲望。
2、在教學中,始終把學生置于主體地位,給學生充分思考的時間,讓學生參與學習的全過程——發現問題,解決問題,作出結論,把主動權交給學生。學生在討論、實驗、匯報中,教師以合作者的身份參與,做適當的、必要的指導,引導學生向科學性、條理性發展。
在探究“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這個問題時,我給予了學生充裕的時間構建正確的慨念,給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讓學生先討論實驗方案,尋求解決問題的策略。我先讓學生猜一猜“有”還是“沒有”。學生作出回答后,我并沒有馬上作出肯定或否定的答案,而是,話鋒一轉,“我們怎樣通過實驗去研究沉入水中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看看怎么設計這個實驗。”第一次試教,我拿起一個鉤碼和一把測力計,讓學生以鉤碼為例,利用測力計去設計實驗方案,學生憑空去想,怎么也想不到。他們的一門心思只放在實驗器材上,胡亂地擺弄測力計,始終想不出個所以然來。最后,還是我迫不得已直接告訴他們怎樣實驗。第二次,吸取第一次教訓,讓學生通過觀察書本84頁的插圖,在小組討論,設計實驗方案。這次,給了他們一個“臺階”,距離“果子”近了,他們有了摘“果子”的欲望,同學躍躍欲試地夠一夠頭上的“果子”。許多同學想到“用測力計鉤住鉤碼,把它放入水中,看讀數。”。由于給他們的“臺階”不夠高,學生花盡心思還是沒夠著,最終,還是我給他們摘下了。第三次試教,我提示學生用測力計和觀察書本插圖后,當學生仍想不出時,我展示一幅,“在空氣中測力計鉤住鉤碼”的圖片。這時,學生恍然大悟,“先稱一稱在空氣中的重量,再稱一稱在水中的重量,如果在水中變輕了,說明受到水的浮里。”這次,我給予學生逐步上升的“階梯”,終于順利摘下探索的“甜果”。顯然,給予學生充裕的時間構建正確的慨念,比老師直接給出方案要強。科學的態度和科學探究的能力的形成,正是在于通過引導學生親身經歷科學探究的過程,激發學生對科學的興趣,而不在于科學知識體系的傳授。
在實驗、觀察結束后,教師要給予學生充分的交流討論時間和機會,鼓勵學生把實驗探究中所觀察到的現象,記錄下的數據進行分析,憑現象思考,拿證據說話。教學“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時,第一次試教,學生只關注實驗本身,而忽視了實驗表格的記錄,和實驗結果的思考。而作為教師的我同樣也忽視了,只在乎學生有沒有完成實驗操作。結果讓學生反饋實驗結果時,學生只能回答鉤碼在空氣中和在水中的重量,而忘了當初做這個實驗的最終目的是探究“下沉的物體有沒有受到水的浮力”。第二次試教,我特別提醒了學生“做完實驗后要認真填寫表格”,結果,學生為填表格而填,而沒有認真對實驗過程進行思考、反思,有的小組則由組長包辦,其他同學做完實驗后就各自“玩”了。第三次試教時,學生邊實驗,我就邊提醒學生記錄好測力計的讀數,當學生操作完實驗后,我引導學生小組合作對兩次稱得的重量進行分析,并討論,在實驗過程中的發現。這次學生真正關注“我發現了”這部分的思考。“我對比了‘在空氣中的重量’和‘在水中的重量’這兩個數據,發現了彈簧稱上的指數變小了,鉤碼在水中的重量要比在在空氣中的重量要輕,說明了鉤碼受到水的浮力。”“鉤碼是下沉的物體,鉤碼受到水的浮力,說明下沉的物體也受到水的浮力。”“前面我們已經知道上浮的物體受到水的浮力,這次我們也實驗證明了下沉的物體同樣受到水的浮力,也就是說,所有物體在水中都受到水的浮力。”
縱觀整堂課學生在實驗前的討論、設計方案和實驗后的思考分析得出結論又共用了5分多鐘。
3、這堂課以活動為主線,讓學生在“做中學” 充分發揮學生的動手能力,。整節課的設計以活動貫穿其中,設計了三個活動,先是讓學生知道物體在水中有沉也有浮,接著讓學生感覺浮起來的物體受到向上的浮力作用,最后通過測量物體在空氣中的重量和在水中重量的比較,分析得出沉下去的物體也受到了浮力的作用。縱觀整堂課學生自主實驗時間用了大約9分鐘。
4、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心理,創設情境,引導學生自己發現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例如:在教學《浮力》,讓學生舉例生活中還有哪些物體是下沉的。有的學生提到“鐵”,我順藤摸瓜,引發學生思考“是不是所有鐵的物體都是下沉的呢?”,學生馬上反映“不是”,“那么誰能舉例說說哪種鐵制的物體是上浮的物體,哪種鐵制的物體是下沉的物體呢?”有的學生想到“鐵船”“鐵碗”等是上浮的,“鐵釘”“鐵錘”等下沉的。“講到這里,你想到了什么問題嗎?”那學生就提出“這么大的鐵船為什么能浮在水面上,而小小的鐵訂卻沉在水中?”“同樣的材料,為什么有的沉,有的浮呢?”進而引發學生對“浮力的大小與什么有關?”的思考。這正是我后面的教學設計探究“浮力的大小與沉沒水中的體積大小的關系”的活動。現在已經轉化為學生內心需要探究的問題。在這種真正的探究動機的作用下,學生以高漲的熱情投入到后面的探究活動中。
5、以小組為單位,讓學生在合作中體驗。小組之間的合作精神是科學精神的一部分,在小組中,學生的交流更加充分,有分工有合作。而選用4人小組是為了使學生有更加充分的動手實踐機會,感受浮力。
這堂課也存在一些不足,體現在:
1、在上課過程中,學生思考和回答問題都比較積極,但是學生對于實驗記錄顯得比較隨意,怕麻煩,不太想記錄。
2、時間把握不好,三次試教,都拖了堂,課堂內容上要考慮刪除一些,特別是最后的環節“浮力的大小與物體沉入水中的體積”的探究活動,課本沒要求學習,考慮刪除。
【《浮力》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浮力教學反思04-30
浮力課的教學反思04-28
10.4浮力教學反思04-28
浮力教學反思(精選20篇)05-17
浮力科學課教學反思09-30
物理《認識浮力》反思03-01
浮力教學設計05-01
《浮力》教學設計04-26
(精品)物理《認識浮力》反思08-01
物理《認識浮力》反思小結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