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真好教學反思
課堂教學盡管是由很多變量制約的,但是每次課的教學,教師在備課前都已完成,以下是小編整理的樹真好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樹真好教學反思1
本周我們的主題是《我們的樹朋友》,在帶幼兒散步時,經常會看到幼兒園種植的各種樹木,也會引起幼兒討論,散文詩《樹真好》是篇優秀的文學作品,語言美、意境美。
本活動重點:
感受散文詩語言、意境的優美,在教師引導下,了解樹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難點是:
根據本散文詩的特點,嘗試仿編散文詩。
本活動目標:
1.理解散文詩的內容、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嘗試仿編散文詩。
2.了解樹能凈化空氣、美化環境的作用,萌發愛護樹木的情感。
成功之處:
今天餐后活動帶幼兒散步,有意識地引發幼兒討論有關于樹的好處,在活動中我先引發幼兒回憶剛才散步時我們觀察我們身邊的樹朋友,極大地發揮了幼兒誦讀詩歌的能動性,很受幼兒喜歡,收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不足之處:
在創編散文詩時,幼兒語言表達能力薄弱,知識面比較狹隘,需在課余活動中多擴充幼兒知識面,也要建議家長平日里多對幼兒進行教育指導。
樹真好教學反思2
春天生機盎然,樹是幼兒熟悉的事物,且幼兒對樹很感興趣。《樹真好》是一篇較為簡短的散文,散文中的小鳥、小貓等都是幼兒生活中熟悉并感興趣的對象,選材貼近幼兒生活,富有生活情趣。
這是我備的一節公共課,由于幼兒園活動接連不斷,老師們都沒空來聽課,但是我覺得這個教學活動還是很有趣的,孩子們喜歡這樣的活動方式,也樂于去學習散文詩。
本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樹的用途,并能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進行仿編,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根據目標,活動分為欣賞、朗誦、仿編幾個環節,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抓住了語言活動的重點,節奏較為緊湊。
在課前我精心設計問題,對四個畫面的提問都是都是不同的,如:“小鳥為什么喜歡樹?還有誰喜歡樹?為什么?小貓友為什么喜歡樹呢?”等等。在幼兒用散文中的語言回答后讓幼兒一起來學一學,自然流暢的讓幼兒學說散文。
在活動中,我對幼兒的回答及時作出回應。在提問“你喜歡樹嗎?為什么?”時,一個幼兒說:“樹可以做桌子。”其他幼兒就跟著說“樹可以做椅子”等等,回答都局限在“樹可以做什么”上,我馬上回應:“都是樹可以做成什么東西,那在樹上、樹下能做什么呢?”幫助幼兒回到活動的目標上。有幼兒說到:“樹可以做碗。”我馬上進行追問:“做什么樣的碗?”幫助幼兒將話講清楚。在幼兒說“樹可以做鳥巢。”時,我馬上問到:“鳥巢是什么做的?”讓幼兒得到了正確的經驗。在幼兒回答問題遇到困難時,我請其他幼兒幫助他,讓幼兒在同伴互助中學會傾聽他人、評價他人。在組織活動時教師應做一個細心的傾聽者、敏銳的觀察者、積極的促進者,適時地對幼兒的提問回以有效回應,引發師幼之間、幼兒之間之間的多向互動。
從活動效果來說,活動中孩子們情緒高漲,興猶未盡,觀察、欣賞、記憶、想像、創編等多種能力得到了鍛煉與培養,基本達到了活動目標。但是活動的`不足之處也顯而易見。
作為散文欣賞活動,活動目標中要求幼兒欣賞散文,但按照活動設計,只是讓幼兒完整的欣賞散文一遍顯然是不夠的,幼兒的整體感受太少。因此可在第一次欣賞時配上輕柔的音樂,讓幼兒很快的投入情境,欣賞后提問“你在散文里聽到了什么?”讓幼兒說說,不要求標準答案,然后“再來聽聽到底講了什么?”
在活動的最后環節讓幼兒來為樹做點事,是為了讓幼兒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目標,但在活動的組織上有些拖沓,而且整個活動的容量顯得較大,所以可將最后一個環節放到延伸活動中,并將活動落實到實處,認課班級樹,給它澆水、照顧它等,而第三個目標可滲透在前面的環節中。在活動中,教師應注意充分挖掘活動中蘊含的價值,在理解的過程中滲透情感的引導。
樹真好教學反思3
《樹真好》是鄂教版小學語文第四冊第八單元的一篇課文,是由金波改編的一首語言優美的散文。整首詩語言淺顯易懂,充滿童真童趣,學生很容易引起共鳴,也很容易理解。在教學時,學生始終興趣盎然,讀之津津津有味,雖然已走出了課堂,但腦海中還時時浮現他們朗讀時生動的表情,感受到他們學習的快樂,這也促使我對這一節課的教學進行深入反思。
一、目標明確,講求平實。
進行這一課的教學時,我仍是緊緊抓住第一學段教學的重點——朗讀,并將之作為教學目標和學習重點,在此基礎上,再帶著學生想像文中所描繪的情景,感受語言文字的韻律美,激發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感受大自然的美好,感受世界的美妙,增強保護環境的意識。整節課,我著重指導孩子們把課文讀通、讀懂,想像畫面,讀出感情,讀好課文。
二、身臨其境,以趣激讀。
第一學段的閱讀教學以“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作為教學目標,因而在教學中應使每個學生在讀中打開思維、展開豐富的情感活動,獲得個人感受。
在上課之初,我便和學生一起通過填空,復習了在這篇課文中出現的AABB式詞語,體會到句子中用到這樣的詞語會顯得更活潑,更具音韻美。在讀句子的過程中,又再次感受了樹給小鳥帶來的快樂,樹給我們全家帶來的快樂。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好了基礎。
指導朗讀的過程中,我和學生邊讀邊想像畫面。“小貓、小狗一個在樹上‘喵喵喵’,一個在樹下‘汪汪汪’它們好像在說什么呢?”,“聽靜悄悄的夏夜,樹葉和風兒在唱什么呀?”鼓勵學生展開想象,學生的回答豐富極了,而且能運用我們在課文中讀過的詞,“我看到小貓和小狗就像一對頑皮的孩子在吵架……”“我聽到了樹葉和風兒在唱,颯颯颯……”等等,學生在想像的過程中便不知不覺地融入到那有趣的情景中,感受到樹的美妙,生活的美好,從而激發了讀好課文的強烈愿望,學生也在這一過程中進一步鍛煉了口頭表達能力。
有些詞語的理解其實并不需要過多的語言,學生看一看,身臨其境的感受一下便會明白。如“低低的山谷,高高的山坡”,我在出示圖畫后,隨機畫下簡筆畫,學生便一目了然。
通過身臨其境的氣氛感染,學生也打開了思維的空間局限,為其后的語言訓練奠定了基礎。
三、根據課文特點,恰當進行語言訓練。
《樹真好》這篇散文,語言淺顯、文字優美,學生一讀就懂,除了指導學生把文章讀好,還應該做些什么呢?這篇課文的文字比較有特點,每一節的結構相似,而且極具韻律美,是很好的語言訓練材料。因而,在讀好課文的`基礎上,我要學生想一想,樹還有什么作用,能不能用這種形式寫一寫:“樹真好。”學生寫出來的作品,極有情趣,“樹真好。下雨時,它張開手臂,為小鳥撐起雨傘,不讓小鳥淋濕。”“樹真好。它吸收二氧化碳,吐出氧氣,使空氣更清新。”“樹真好。小朋友們在樹下玩游戲,不被太陽曬,玩得真開心。”……學生的語言中的想像和情趣,讓人覺得驚喜。
四、重視細節,培養習慣。
對于低年級學生而言,習慣培養非常重要,因而在教學過程中從學生拿書的姿勢到語言的完整,都要逐步引導,落實到位。另外,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教師的語言也應給學生良好的示范作用。
在教學中,我注意給學生充足的時間讀書,選讀文章中自己想喜歡的部分,指導學生體會文章描寫的情景,用不同方式讀出自己的體會,以達到了感情朗讀的效果。最后,配樂背誦自己喜歡的部分時,學生能把自己融入其中,有感情地背誦。
以后,我還要繼續思考,如何進一步提高課堂教學的有效性,讓語言訓練更恰到好處,讓學生學得更快樂!讓學生感受到生活真好,學習真好!
樹真好教學反思4
《樹真好》這個語言活動主要是讓幼兒欣賞散文、理解散文內容,感受樹的用途,并能遷移新的講述經驗,嘗試進行仿編,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根據目標,活動分為欣賞、朗誦、仿編幾個環節,緊緊圍繞目標展開,抓住了語言活動的'重點,節奏較為緊湊。
【樹真好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10-24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02-04
樹之歌教學反思04-06
《給予樹》教學反思04-06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04-03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04-28
《去年的樹》教學反思04-30
給予樹教學反思04-05
《樹之歌》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