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
作為一名老師,往往需要進行教案編寫工作,教案有利于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動的開展。那么教案應該怎么寫才合適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1
活動目標:
1。感受生活中有樹的美好,培養幼兒保護樹木、愛護環境的環保意識。
2。嘗試朗誦散文詩,感受散文詩的優美意境。
3。能分析散文詩,培養想象力。
4。大膽地參與討論,清楚地表達自己的觀點與想法,發展求異思維。
活動準備:
有關樹的圖片PPT、詩朗誦背景音樂、有關散文詩的圖片、課件。
活動過程:
1。結合春天植樹活動與幼兒談話導入,感知我們生活周圍到處都有樹。
2。播放PPT,欣賞有關樹的圖片,感受生活中樹的美好。
啟發幼兒說出自己看到這些樹時的感受。“(漂亮、高大、舒服、清新)并引導幼兒說說生活中有樹的好處。
3。教師隨背景音樂朗誦散文詩,請幼兒欣賞并感受散文詩的優美語境。
(1)請幼兒說出散文詩中重復最多的一句,知道散文詩的名字《樹真好》。
(2)請幼兒說說散文詩中說到了樹有哪些好處,引導幼兒了解詩中內容。
(3)隨背景音樂引導幼兒朗誦散文詩。
4。播放課件,啟發幼兒思考并討論:如果我們周圍沒有樹會怎樣?引導幼兒了解愛護樹木的重要,培養幼兒保護大自然,保護環境的意識。
5。引導幼兒發出我們的倡議——保護環境,從我做起。讓幼兒拿起手中的畫筆行動起來,一起構建我們的綠色家園。
活動反思:
《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中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幼兒園語言教育的目標之一是"喜歡欣賞文學作品,理解作品內容,感受文學作品的美。"具體地說,就是要培養幼兒愛聽、愛看、愛講、愛表演兒童文學作品,能理解并復述簡短的兒童文學作品。
兒童散文詩是幼兒園開展文學欣賞教學的重要內容,也是幼兒最喜愛的一種閱讀材料。在散文詩教學的組織與指導中,教師能否采用適宜的教學方法和策略,高效優質地將散文詩所蘊涵的內在信息傳遞給幼兒,將直接影響著幼兒對散文詩的理解、體驗和感受,以及散文詩教學的教育價值的充分發揮。因此,如何組織和指導好散文詩的教學,是幼兒園老師一直探討的問題。
大班的孩子語言表達、創造能力都有了很大的發展,因此學習的過程我們一改完整欣賞,而是創設情景,用"誰會喜歡樹,為什么?"這個問題,讓孩子們根據畫面內容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動作創編詩句,且不要求與原文同。活動中先用詩歌中第一句"樹真好,小鳥可以在樹上筑巢,每天天一亮,小鳥就會唧唧喳喳地叫。"的圖片讓他們說說小鳥為什么喜歡樹,它在樹上干什么,然后有老師扮演樹媽媽,小朋友扮演小鳥充分用動作表現對散文的理解,接著把孩子引入觀察各幅小圖,用"樹真好,……"的句式表達自己對畫面的理解,老師在孩子創編的基礎上加以歸納整理。最后把所有的圖畫裝訂起來編成一本大書,請孩子們為大書取名,對孩子們進行相宜的環保教育。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2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對樹的贊美和珍惜,體驗、感受生活中有大樹的美好,懂得愛護樹木和保護環境的重要。
2、初步嘗試朗誦散文詩,了解重疊詞:嘰嘰喳喳、吵吵鬧鬧、清清爽爽。
3、培養幼兒勇敢、活潑的個性。
4、培養幼兒思考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及快速應答能力。
活動準備:
PPT課件、背景音樂。
活動過程:
幼兒園大班語言課教案《樹真好》含PPT課件
2、結合PPT課件感受大樹的美好。
(1)請幼兒結合PPT找出大樹的好處。
(2)幼兒觀看PPT,給大家講一講圖中的內容,說一說大樹的好處。
(3)教師出示PPT,并盡可能用詩中的語言小結。
3、借助PPT課件,教師配樂示范朗誦散文詩。
(1)教師出示前兩幅PPT圖片,引出散文詩的題目。請幼兒仔細聽,思考自己喜歡哪一句,這一句是怎么說的。
(2)播放背景音樂,教師示范朗誦散文詩。
(3)請幼兒回答老師剛才的問題,集體學說。
4、利用課件,初步嘗試有感情地朗誦散文詩,了解詩歌中的重疊詞。
(1)了解重疊詞。散文詩里的小鳥是怎樣唱歌的?(嘰嘰喳喳)這樣的詞語叫重疊詞。
(2)播放課件,再次欣賞散文詩。請幼兒認真聽,找出重疊詞,說一說是怎么說的,集體學說。
(3)播放課件,師幼感情地朗誦散文散。
5、發散思維,嘗試仿編兒歌。
請幼兒想一想,除了詩中說的,大樹還有哪些好處,并試著用好聽的語言說一說,可以加上合適的重疊詞。
活動反思:
在第一個環節聊樹時,我的PPT中沒有預設到所有孩子可能說到的樹,影響了孩子們的關注點,打亂了孩子們的思路,其實這里完全可以不使用PPT,而選擇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憑空說。
在感受、欣賞散文詩的環節中我還可以多讓孩子欣賞幾遍,把這一環節放大,并提供一些講述性的.提問,如我家屋子里為什么會清清爽爽?天熱了我和我的小貓咪為什么喜歡躺在樹下睡午覺?等等,幫助幼兒理解、豐富記憶散文內容。
作為一個語言活動,我竟可能豐富了孩子們關于樹的形容詞,及時幫幼兒提煉語句,使幼兒的表達更有序、連貫、生動。在散文詩的處理上我們也打破了常規的學念散文詩內容,而是更尊重幼兒,提供一些圖片、簡筆畫,提示幼兒完整、清晰地表述散文內容,并不要求幼兒的回答與散文詩內容一模一樣。另外在創編環節我在想假如我不給孩子們提供固定的句式,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孩子們會更有話可說。當然這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老師及時幫助幼兒提煉語句、豐富詞匯,讓幼兒的創編更有價值。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3
活動目標:
1、欣賞散文詩,感受樹的用途。
2、萌發親近樹木、愛護樹木的情感。
3、感知故事中象聲詞運用的趣味性。
4、理解故事內容,大膽講述簡單的事情。
教材分析:
(一)在主題開展中的作用本教材是二期課改教參之中的內容,也是我班最近開展的主題《有用的植物》中"街心花園"線索下的一個活動內容。在整個主題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讓幼兒體驗感受植物的用處,我們帶孩子在幼兒園內尋找各種樹木,引導幼兒在家長的配合下收集樹木的圖片等活動。同時我們還分析出在這個主題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活動的內容。例如《找一找幼兒園里的樹》,幼兒學會用語言表述樹的種類、樹的形狀,甚至用比喻的方法形容有明顯特征的樹(最高的和最矮的),又如《樹的用處大》,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喜歡有樹的房子的原因,從而體會樹對我們人類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離開了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的道理。散文詩《樹真好》是這一系列活動的延伸,又是一次經驗提升的總結性的集體活動,通過理解、仿編詩歌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樹與人們的關系,感受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并且懂得要愛護樹。
(二)在課題研究中的價值語言教育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也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新的幼兒園語言教學觀,不再注重語音、詞匯、句子的訓練,而在于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大量積極的言語交往。《綱要》也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園所確定的《幼兒語言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具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我們也清楚地明白并不是每一個主題的內容都能與我們開展的語言創新活動的課題研究相結合,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我感到本次活動內容中有著不少可以挖掘的有價值的內容。
其一、活動是以語言表達來貫串,幼兒將前期獲得的對樹木經驗運用到活動中,暢談樹木的作用,對人類的重要性。談論中幼兒不僅要組織自己的語言,還會因同班的講述而及時開動思維,敏感主動地吸收、加工和輸出語言信息。
其二、散文詩給幼兒一種語言上的藝術美。在《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當今我們更多關注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幼兒文學審美的體驗和教育,我們的孩子能說會道,卻沒有更多接受經典文學作品的熏陶,沒有對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經驗,忽視了幼兒審美感知,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散文詩《樹真好》雖不是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有利于豐富幼兒語言環境和經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其三、幼兒仿編的過程就是語言創新的實踐過程。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更何況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語言進行表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能編構出不同的內容,這正體現了"創新能力是一種思維的智力活動,新穎獨特是它的本質特征"的判斷。
(三)活動目標的定位根據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和《綱要》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1、認知能力目標:了解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與用途,并在此基礎上樂于表達,敢于嘗試仿編散文詩。2、情感態度目標: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懂得要愛護樹木。
第二部分:教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討論交流、環境創設的教學方法。活動的第一部分,需要幼兒在講述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樹對人類的作用,經過大家的認同來完成,所以我采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講述的過程是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需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間的積極交流,充分解放幼兒,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積極地應答、評價,師生間、幼兒間的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交流是完成這個創造過程的關鍵。活動的第二部分運用了"環境創設法",主要是使用ppt演示的方法,設計生動、活潑的畫面,將畫面與散文詩結合起來,圖文并茂、具體形象,使幼兒在欣賞的同時,活躍思維,愉快情緒,以提高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探索精神的激發,促進語言思維的發展。
第三部分:學法《大綱》里說:"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于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采用了"興趣導學法"、"互動感受法",讓幼兒在仿編的之前充分地感受樹的作用,并且以ppt激發編講的興趣;在編講過程中先是小朋友之間互相講述,有一個啟發、激勵、緩沖的過程,然后再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運用"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幼兒在教師的引導下和ppt課件的作用下,都能跟著一直完整地朗誦散文詩了,但其中我也發現了活動中存在的問題:雖然看似我給孩子創設了一個相對寬松的環境,讓幼兒自己看圖說一說,并引導幼兒用較完整地語言來表達,在活動中我并沒有真正地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表現在幼兒對整個圖畫有了自己的解讀后,教師并沒有按照幼兒的意愿對作品進行適當地調整,將幼兒的口頭語轉變書面語言,成為幼兒自己的東西,還是回到了預設的活動設計中,導致孩子的學習興趣開始有了下降,雖然就學習本首散文詩內容而言,還是有一定的效果,但與《綱要》中對幼兒是學習主體的精神還有一定的差距。盡管這對教師本身的素質要求很高,但新課程要求我們引導幼兒創造性地活動,積極地參與活動,強調幼兒學習創造性和自主性,這就對我們教師提出了一個嚴峻的考驗,要求我們要不斷地研究與反思,對自己的知識與經驗進行重組,在不斷地實踐中學習、研究、探索、解決這樣的問題,以適應現代幼兒教育的發展的需要。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4
活動目標:
1.理解詩歌內容,欣賞散文詩中對樹的贊美,了解重疊詞。
2.初步嘗試朗誦散文詩,并試著創編散文詩。
3.體驗感受生活中有大樹的美好,懂得愛護樹木和保護。
活動重點:理解詩歌內容,欣賞散文詩中對樹的贊美,了解重疊詞。
活動難點:嘗試朗誦散文詩,并試著創編散文詩。
活動準備:
物質準備:散文詩課件、輕音樂鋼琴曲《清晨》、各種樹的圖片ppt、大樹道具
經驗準備:觀察生活中哪里有樹,了解各種各樣樹木的好處
活動過程:
1、談話交流,回憶樹的好處與作用,產生參與活動興趣
導語:孩子們,今天我給大家帶來了新朋友,你瞧是誰?喜歡他嗎?說說喜歡它的理由。
通過談一談喜歡樹的理由,了解樹的好處與作用,從而引出主題。
2、觀看圖片,初次欣賞詩歌,感知理解大樹的美好。
教師出示課件圖片,引導幼兒依次觀看六幅圖片,嘗試感知圖片中大樹的好處。
提問:圖片里這些樹都有什么好處?小鳥在樹上干什么?風會怕樹嗎?小女孩趴在窗上看什么?這是誰在樹下,它們在干什么?樹除了帶來綠蔭還可以干什么?夜晚的樹是怎么樣的?
引導幼兒依次看圖片,并嘗試用完整的話說出樹的好處,教師用散文詩中的語言及時幫幼兒梳理歸納。
3、結合課件,完整欣賞詩朗誦,感受散文詩的結構,萌發對大樹的喜愛之情。
1.完整欣賞配樂詩朗誦,加深幼兒對散文詩的整體印象。
聽后提問:剛才,你聽到了什么?這首詩里反復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
小結:這首詩里反復出現最多的一句話是樹真好,也是這首詩的題目。
2.通過提問,幼兒大膽嘗試朗聽到的詩句,并引導幼兒嘗試用詩歌中的語言表達,加深對散文詩的.整體印象。
提問:這首詩里你聽到了樹的哪些好處?根據幼兒對詩歌的表達,及時出示道具大樹的情景,引導幼兒說一說散文詩的詩句,進一步感受散文詩的結構。
4、嘗試加入動作,有感情地完整朗誦散文詩,了解重疊詞,再次感受散文詩的結構。
1.請幼兒每人選擇一棵你最喜歡的大樹,隨著音樂,一起用響亮的聲音和優美的動作來朗誦自己喜歡的那句詩。
2.填詞游戲,幫助幼兒了解AABB式重疊詞。
提問:詩歌中,小鳥怎樣叫?嘰嘰喳喳是一只小鳥的叫聲嗎?嘰喳也是小鳥的叫聲,那詩歌中為什么不用嘰喳,而是用嘰嘰喳喳呢?
小結:嘰嘰喳喳比嘰喳聽起來更可愛、更形象,好像很多小鳥在一起叫!像這樣用相同的字組成的新詞就叫重疊詞!
3.引導嘗試變化重疊詞,感受重疊詞的形象、生動、強烈,并再次朗誦有重疊詞部分的散文詩句,體驗重疊詞的生動形象。
5、結合圖片,嘗試仿編詩歌,發散思維。
依次出示幾副圖片,引導幼兒結合圖片中大樹的好處大膽創編詩句,
教師及時給予梳理和肯定。
提問:除了散文詩中大樹的好處,你還知道大樹的哪些好處呢?
6、情感提升,懂得愛護樹木,保護環境
播放城市森林樹木變化的視頻,提問:通過城市中森林和樹木的變化,你有什么想說的?我們應該怎么樣做呢?
小結:我們要愛護樹木、保護環境,從我做起,做個環保小衛士!
課后延伸
引導幼兒課后探索樹木更多的作用。請幼兒繼續觀察周圍生活中樹木的作用,和小伙伴們共同分享和交流,創編更多優美的詩句來贊美大樹。
課后反思:
本次活動中的每一個環節,我都緊緊地貼近了活動目標,通過談話、提問表演等方式最大限度的去碰撞幼兒的思維火花,達到最佳的學習境界。在活動開始部分,我通過大樹的道具創設情景,并在輕松的談話中巧妙的引入主題,同時為下面完成活動重點難點做好鋪墊,但所欠缺的是幼兒朗誦時缺乏感情,需要我進一步指導。
《新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在活動中,我始終遵照以教師為主導,以幼兒為主體,關注幼兒在活動中的表現和反應,使他們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善于發現幼兒在活動偶發事件中所瘟含的教育價值,把握時機、積極引導,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師幼互動。例如,在學習的過程我就創設情景,引導幼兒像小詩人一樣創編“樹的其他好處”,在熟悉了詩歌的基礎上,根據圖片孩子們能與已有經驗大膽地用自己的語言進行交流。
在理解重疊詞這一小環節,我通過提問,為什么不用嘰喳,而用嘰嘰喳喳這一個小的問題,讓幼兒了解重疊詞的特點,并設置了填詞游戲,加深自己對重疊詞的認識。在一起朗誦散有重疊詞的詩句時,孩子們都能找詩句的重疊詞,也進一步加深幼兒對詩歌的理解,只不過在后面創編詩句的時候,如果我再能再深入引導幼兒將重疊詞運用到詩句中那就更好了。
最后通過課件欣賞城市中森林樹木的變化,進一步激發了幼兒對樹的認識和增進幼兒保護環境的情感,從而提高了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的意識。整個活動在美的意境中自然的達到了高潮,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教學效果。
本次活動中,我組織活動的語言還欠錘煉,不能達到精確、精簡的標準,以后我一定在此方面多下功夫,帶給孩子最有效、最科學的教育!在活動中,存在的一些不足之處,請大家給予批評指正!謝謝大家!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5
活動目標
1、通過加入適當的擬聲詞去感受圖畫書的詼諧、幽默。
2、初步理解故事情節,理解故事中語言的重復性特點。
說課
第一部分:教材分析
(一)在主題開展中的作用本教材是二期課改教參之中的內容,也是我班最近開展的主題《有用的植物》中"街心花園"線索下的一個活動內容。在整個主題實施的過程中,為了讓幼兒體驗感受植物的用處,我們帶孩子在幼兒園內尋找各種樹木,引導幼兒在家長的配合下收集樹木的圖片等活動。同時我們還分析出在這個主題中也蘊含著豐富的語言活動的內容。例如《找一找幼兒園里的樹》,幼兒學會用語言表述樹的種類、樹的形狀,甚至用比喻的方法形容有明顯特征的樹(最高的和最矮的),又如《樹的用處大》,通過故事讓幼兒了解故事中小動物喜歡有樹的房子的原因,從而體會樹對我們人類的作用,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離開了植物,人類將無法生存的道理。散文詩《樹真好》是這一系列活動的延伸,又是一次經驗提升的'總結性的集體活動,通過理解、仿編詩歌使幼兒進一步體驗樹與人們的關系,感受樹木對人們生活的重要性,并且懂得要愛護樹。
(二)在課題研究中的價值語言教育活動是實現語言教育目標的有效途徑,是組織和傳遞語言教育內容的實施環節,也是落實語言教育任務的具體手段。幼兒時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時期,在幼兒園語言教育活動過程中,生動有趣的教學方法與手段是完成教育目標的必要條件。新的幼兒園語言教學觀,不再注重語音、詞匯、句子的訓練,而在于鼓勵幼兒與幼兒之間、幼兒與成人之間的大量積極的言語交往。《綱要》也明確要求"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教師、同伴或是其他人交談,體驗語言交流的樂趣。"與此同時,我們可以看到我園所確定的《幼兒語言創新教育的研究與實踐》的課題具有著重要的研究價值。然而我們也清楚地明白并不是每一個主題的內容都能與我們開展的語言創新活動的課題研究相結合,因此在選擇的過程中,我感到本次活動內容中有著不少可以挖掘的有價值的內容。
其一、活動是以語言表達來貫串,幼兒將前期獲得的對樹木經驗運用到活動中,暢談樹木的作用,對人類的重要性。談論中幼兒不僅要組織自己的語言,還會因同班的講述而及時開動思維,敏感主動地吸收、加工和輸出語言信息。
其二、散文詩給幼兒一種語言上的藝術美。在《綱要》中明確指出:"要引導幼兒接觸優秀的兒童文學作品,使之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并通過多種活動幫助幼兒加深對作品的體驗和理解。"在當今我們更多關注幼兒語言能力的培養,卻忽視了對幼兒文學審美的體驗和教育,我們的孩子能說會道,卻沒有更多接受經典文學作品的熏陶,沒有對文學作品審美體驗的經驗,忽視了幼兒審美感知,獲得審美體驗的過程。散文詩《樹真好》雖不是經典的文學作品,但有利于豐富幼兒語言環境和經驗,使孩子們充分感受語言的豐富和優美。
其三、幼兒仿編的過程就是語言創新的實踐過程。陶行知先生也曾說過:"天天是創造之時,處處是創造之地,人人是創造之人"。在我們的教育過程中,任何時候都可以培養孩子的創造力,更何況是讓幼兒根據自己的經驗組織語言進行表達,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想法、都能編構出不同的內容,這正體現了"創新能力是一種思維的智力活動,新穎獨特是它的本質特征"的判斷。
(三)活動目標的定位根據孩子已有的能力實際、知識水平和《綱要》及教材要求,我確定了本課的教學目標:
1、認知能力目標:了解樹木對我們人類的作用與用途,并在此基礎上樂于表達,敢于嘗試仿編散文詩。
2、情感態度目標:知道我們的生活和植物有著密切的關系,從而懂得要愛護樹木。
第二部分:教法為了有效地掌握重點、突破難點,我采用討論交流、環境創設的教學方法。
活動的第一部分,需要幼兒在講述的基礎上,透徹地理解樹對人類的作用,經過大家的認同來完成,所以我采用"討論交流"的方法。講述的過程是幼兒創造性地運用語言,發展語言表達能力的過程,需要創造一個自由、寬松的語言交往環境,支持、鼓勵、吸引幼兒與老師、同伴間的積極交流,充分解放幼兒,讓幼兒想說、敢說、喜歡說、有機會說,并積極地應答、評價,師生間、幼兒間的相互啟發、相互補充、相互交流是完成這個創造過程的關鍵。活動的第二部分運用了"環境創設法",主要是使用ppt演示的方法,設計生動、活潑的畫面,將畫面與散文詩結合起來,圖文并茂、具體形象,使幼兒在欣賞的同時,活躍思維,愉快情緒,以提高濃厚的學習興趣,有利于探索精神的激發,促進語言思維的發展。
第三部分:學法《大綱》里說:"語言是在運用的過程中發展起來的。"所以幼兒語言的發展在于使每一個幼兒都有"說"的機會,而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能吸引幼兒在體驗的過程中主動建構知識體系,所以采用了"興趣導學法"、"互動感受法",讓幼兒在仿編的之前充分地感受樹的作用,并且以ppt激發編講的興趣;在編講過程中先是小朋友之間互相講述,有一個啟發、激勵、緩沖的過程,然后再請幼兒在集體面前講述,運用"全體活動——全面活動——全程活動——主動活動"的方式來提高幼兒的學習能力。
活動反思:
在第一個環節聊樹時,我的PPT中沒有預設到所有孩子可能說到的樹,影響了孩子們的關注點,打亂了孩子們的思路,其實這里完全可以不使用PPT,而選擇讓孩子們根據自己積累的經驗憑空說。
在感受、欣賞散文詩的環節中我還可以多讓孩子欣賞幾遍,把這一環節放大,并提供一些講述性的提問,如我家屋子里為什么會清清爽爽?天熱了我和我的小貓咪為什么喜歡躺在樹下睡午覺?等等,幫助幼兒理解、豐富記憶散文內容。
作為一個語言活動,我竟可能豐富了孩子們關于樹的形容詞,及時幫幼兒提煉語句,使幼兒的表達更有序、連貫、生動。在散文詩的處理上我們也打破了常規的學念散文詩內容,而是更尊重幼兒,提供一些圖片、簡筆畫,提示幼兒完整、清晰地表述散文內容,并不要求幼兒的回答與散文詩內容一模一樣。另外在創編環節我在想假如我不給孩子們提供固定的句式,是不是效果會更好,孩子們會更有話可說。當然這對老師的要求也比較高,需要老師及時幫助幼兒提煉語句、豐富詞匯,讓幼兒的創編更有價值。
【大班語言樹真好教案及反思】相關文章:
大班語言教案《樹真好》優秀08-14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樹真好》02-19
幼兒園大班語言教案《樹真好》7篇03-09
中班語言樹真好教案(精選10篇)06-26
幼兒園大班社會教案《樹真好》含反思08-26
幼兒園大班教案《樹真好》03-14
幼兒園大班教案:樹真好0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