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連加連減教學案例與反思
教學目標:
1、讓學生通過動手操作,合作交流,初步理解連加、連減的含義,掌握連加、連減的計算順序,能正確地進行口算。
2、讓學生初步學習有條理地表述思考和解決問題的過程。
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初步體會
1、師生合作、示范“算式接龍”。
板書3+2,讓學生口算,補書成3+2=5,又讓學生口算5+1,補書成5+1=6,再讓學生口算6+3,補書成6+3=9。
講述:像這樣的第一個算式的得數剛好是第二題開頭的這個數,第二題算式的得數正好是第三題開頭的數——這樣的幾個有聯系的算式寫出來像條龍,我們把這個游戲叫做“算式接龍”。
2、指定幾人從10-2開頭練習“算式接龍”。
3、各小組練習
(設計意圖:利用學生天真好奇的心理,從生動的游戲情景引入,既復習了舊知,又為下面初步感知兩步計算與一步計算的關系打下了伏筆,更激起了學生學習的心理需求,進而主動參與到學習中來。)
二、主動探索、體會領悟
1、教學例1
貼出例1的主題圖。
學生根據圖意分小組討論交流,編故事
講述:星期天,小紅和弟弟去奶奶家玩,看見奶奶摘下了一些又大又紅的南瓜。小紅想,我長這么大了,也應該幫奶奶做些事情了。于是她找來了手推車,幫奶奶把南瓜搬回家。第一次運了4個放在一個筐里,第二次又運了2個放在另外一個筐里,還有一個最大的正在推著呢!奶奶一共摘下了幾個南瓜呢?怎樣計算?(學生自由發表意見)
談話:可以這樣列算式:4+2+1=(板書)
提問:算4+2+1應該先算什么?得多少?再算什么?得多少?
板書成:
4+2+1=7
——
6
提問:你能給這個算式取個名字嗎?(連加法)
談話:這個名字取得真好,今后我們看見在一個算式里有兩個以上“+”,就叫它連加。
提問:你能說說連加是按什么樣的順序算的嗎?
談話:對了,我們從做往右連著加,最后寫上得數!(板書課題:連加)
2、教學例2
談話:這時弟弟在大聲喊:“姐姐,你快來看呀,奶奶家還種了絲瓜。”
出示例2的主題圖。
提問:你能看了這幅圖編個故事嗎?
學生分小組討論交流,形成如下表述:絲瓜架上原來有8條絲瓜,弟弟第一次摘下3條,第二次有摘下1條,還剩幾條?
討論怎樣列式,怎樣計算,根據學生的回答板書算式,并讓學生把書上的算式填寫完整。
引導學生小結:8-3-1連續減了兩次,我們把它叫做連減。(板書課題:連減)做連減和連加一樣都是從左往右,連減從左往右連著減最后寫上得數。
(設計意圖:算法選擇及計算順序是和“動作、過程”緊密聯系的,教師通過學生的看圖編故事,討論怎樣列算式、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等形式,讓學生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并進行積極的數學思考,使學生不僅能學得生動活潑,而且對所學知識理解得更加深刻,記憶得更牢。)
三、體驗連加連減的含義:
師:請小朋友想一想,生活中有沒有能用連加連減來計算的例子?
生1:家里原來有3只蘋果,媽媽先買來了2只,又買來了4只,現在一共有幾只?可以用3+2+4=10來計算。
生2:我原來有9本書,送給弟弟3本,又送給妹妹4本,還剩多少本?可以用9-3-4=2來計算。
(設計意圖:讓學生自己舉例,將數學與身邊的生活實際緊密相連,使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提高學習數學的興趣。)
師:學校里打算組織一次秋游,可以帶一些干糧,媽媽給你10元錢,有這么一些食品,你打算怎么買?
火腿腸果凍面包蛋糕薯片飲料
2元4元1元3元3元5元
生1:我想買1根火腿腸,1個面包和1袋薯片還能找回2元。
生2:我想買一袋果凍,一塊蛋糕,一罐飲料,10元錢剛好用完。
(設計意圖:數學來源于生活,又服務于生活,為此在數學教學中,我創設運用數學知識的條件給學生以實際活動的機會,使學生在實踐活動中加深對新學知識的鞏固。本節課上聯系課外的情境,增強了學生對連加連減的認識,并能為自己的學習生活服務,如春游時媽媽給你10元錢你自己如何安排等。課堂上學生是帶著問題來的,而這些問題的解決是體現課堂效果的標準之一,因此讓學生對自己有個總結“我的問題解決了”很重要。)
四、鞏固練習
1、做想想做做
表述圖意,獨立把算式填寫完整,校對答案。
2、想想做做
讓學生仔細觀察插圖,指名表述圖意,各自填寫算式,共同校對答案。
3、想想做做
提問:看了這幅圖你能編一個用加法計算的故事嗎?能編一個用減法計算的故事嗎?
學生回答后,獨立列式計算,校對答案。
4、想想做做
教學反思:
愛因斯坦說過:“提出一個問題,往往比解決一個問題更為重要。”在陳舊的模式中,師聲問答沿襲成一個固定框架,學生只能循著教師的思路前行。對學生的思維發展極為不利。為此,我在課堂上倡導學生大膽質疑,師生、生生間平等地交流數學思想,討論并共同解決數學問題,使學生在質疑的過程中積極思考,不斷地迸發出智慧的火花。在課堂上,看到了學生在民主、平等的學習氛圍中交流、爭辯,從而主動地獲取知識。體現了學生的主體地位。
“自主探究,合作學習”是學生學習數學的重要方式。真正實現全體學生在課堂上主動探究,共同發展,構建合作探究的教學模式,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在本節課中在探究連減時,運用了小組合作的方法。我看到了學生在熱烈地討論、質疑、交流,把自己真正地投入到了學習中,在合作中領悟、發現了新知識。稚氣小臉上透露出成功的喜悅。在合作學習中,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參與學習,積極情感得到了發展,意志品質得到了體現。學生得到了充分的、全面的發展。
從學生主體的認識特點出發,巧妙地利用學生之間的互動,把大量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有時間相互質疑,共同討論,把原本需要教師完成的工作由小組合作完成,學生的主體性得到了充分的體現。同時極大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自己生活經驗的的基礎上不斷提出問題,思考問題,在互相質疑、釋疑的情景中自主探索,教師只是適時地引導,更多的是于學生一起探討。這樣既培養了學生積極思索,主動發言的習慣,又給學生展示自我的機會,讓學生體驗到獲取知識的快樂,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
【連加連減教學案例與反思】相關文章: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4-28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4-27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04-28
《連加、連減》反思03-09
連加連減的個人教學反思04-27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精選27篇)08-01
連加、連減、混合加減教學反思04-15
連加 連減05-02
連加、連減05-02
連加連減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5篇)1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