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雨來了》教學反思
在充滿活力,日益開放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要怎么寫好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雨來了》教學反思,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雨來了》教學反思1
在進行《雨來了》這一課的教學之前,我向學生布置了一個任務:觀察各種形態的雨以及雨中的情景。“作者胸有境,入境始與親”。學生的情感是伴隨著清晰的表象和正確的理解不斷深化的。為了讓學生充分展開想象,我以聽雨聲、表演雨中情景,觀看動畫片,等讓學生畫出雨中情景,我認為這會讓它容易畫出雨景。但是在畫出來的作品,大部份學生畫雷電雨,而且構圖差不多一樣,上面畫幾朵烏云,下面畫兩三個人,再添雨滴,這樣的畫缺乏想象力。
后來我讓同學們聽完雨聲之后,用掌聲來表達一下。他們就活躍起來了。也更了解雨分幾種:小雨,中雨,大雨,雷電雨。而不同的雨有不同的表達,當我在黑板示范完,最后添上不同的人物動態,他們這時才思維開闊。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大部分的同學都能以寫實的手法表現雨景,例如上學或放學路上花花綠綠的小雨傘行走在街道上;爸爸媽媽背著孩子回家;有傘的學生送沒傘的同學回家,等等都是體現雨中互相幫助的美好品德。也有想象大膽、神奇有趣的,對于學生來說,強調體驗,豐富感受,鼓勵他們大膽、自由的表現所見所聞,所感所想,比之教會他們畫某某物體的`畫法獲益更多,影響也更深遠。
不足之處:學生在表達下雨的背景的時候,老是以為要畫幾朵烏云在畫面上,或者烏云比較容易畫,所以畫面的背景比較單一,表現雨滴的時候,同學們不知道怎么運用顏色去表達下雨,因為雨是無色的,如果上了背景色那原來畫的線都幾乎看不到了,所以這有待思考。
《雨來了》教學反思2
講桂花雨這篇文章提前看過優質課,但是引導的還是不夠。那桂花樹的花好看嗎?學生有些愣,他們自然而然覺得文章是寫桂花,那么必然桂花的任何方面都是好的,所以習慣性就說好看,最后導致完全不看文本按照習慣回答,這是我們班學生的一個比較差的習慣,不從文本里找依據。
圈畫文章中表現桂花雨香的句子:桂花盛開的時候,不說香飄十里,至少前后十幾家鄰居,沒有不浸在桂花香里的。“浸”字是什么旁?三點水。淹沒在水里就叫“浸”。水看得見,摸得著嗎?看得見,摸得著。桂花的香氣看得見,摸得著嗎?看不見,摸不著。現在用了一個“浸”。香氣就變得好像看得見,摸得著了。一個“浸”字,使得香氣不但聞得到,還能感覺得到了。所以這個“浸”用得恰當,用得傳神。讀這句話的時候,注意要把“浸”字讀得輕一些、柔一些。反復品讀。還有一句話也有“浸”字。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中秋節前后才是桂花盛開的季節,其他季節的香氣是從哪里來的呢?讀第六自然段。想象,桂花酒里有......桂花糕里有......桂花茶里有......怪不得作者琦君說,全年,整個村子都浸在桂花的香氣里。
原本想為思鄉情做鋪墊,“不說香飄萬里”和“才是香飄萬里”進行對比,其實在母親心里不是桂花的香濃比較,而且情的.濃與淡,但由于前面學生兩次那種習慣性思維,導致拖了一些時間,所以沒有完成。
對于學生的回答沒有激情澎湃的鼓勵,整個課堂慢悠悠的,效率極低。本來可以十分鐘解決的問題,被我活生生拖延到了一節課,其實很多問題學生已經略知一二了,我只需要順勢而為就能引出重點,這是其一;其二是不要為了極個別學生耽誤了整個班的學生,不值得。其三是課堂語言一定要準確,這節課我在不同的香氣上花了太多太多時間,意義不大,效率不高,其實我只需要說不同香氣中蘊含著作者怎樣的情感呢?學生一下子就能聚焦到重點。
【《雨來了》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春天來了教學反思04-10
《春天來了》教學反思04-08
火車來了教學反思04-05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11-19
桂花雨教學反思04-04
桂花雨教學反思01-05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1-03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1-04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1-03
秋天的雨教學反思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