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精選17篇)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過去,是為了以后。那么應當如何寫反思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
本節課的教學借助于已有的知識和生活經驗,通過自主探究與合作交流的方式進行。具體的教學過程是先對大量的生活圖片進行觀察、分析、思考,在獲得對三角形大量的'感性認識的基礎上,歸納出三角形的特點及其有關概念。在此基礎上,同學們再分組進行試驗操作活動,通過操作活動進一步對三角形進行理性思考,通過觀察、測量、分析、討論等方式探究并歸納出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最后同學們可再借助于例題和習題的分析、思考來鞏固本節課所學的新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從而達到提升自身的數學思維能力及數學素養的目的。
[講授效果反思]
本節課通過圖片的展示、試驗操作及分組討論等活動的開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學生理解并掌握所學的知識,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但從課堂教學的情況來看,由于初次接觸線段的不等關系,部分學生對線段不等關系問題的解決感到困難,不知道如何去思考和解決問題,在今后教學中需要進一步加強鞏固和訓練。
[師生互動反思]
例題教學時,可以讓學生暢所欲言,互相補充,以此培養學生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解釋一些現象。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2
本節課是一節探究型課型,教學中,不僅應關注數學知識與結論,更應該關注學生主動探究的過程。因此,根據教材和學生的實際,我從知識、能力、情感三個方面制定了教學目標,在教學中,進行了一些探索與嘗試:
一、充分體現數學探究型課型的特點。
本節課我按照游戲操作引入——產生問題——猜想——驗證——推廣運用這一主線組織教學的。讓學生在行動中生問題,由問題生猜想,由猜想生價值。教學中,我給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去經歷擺一擺、畫一畫、算一算的自主探索過程,雖然花的`時間比較多,一些課后的練習不能在這堂課中解決,但是我認為是很值得的,我們不光是獲得結論,更應該讓學生經歷探究過程,培養學生科學的探究態度和初步的探究能力、思維得到發展。
二、關注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創設融洽的學習氛圍。
本節課我比較注重創設良好的學習氛圍,以問題為中心,吸引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究,形成師生互動,同時還注重用激勵式的語言評價學生,激發學生積極思考,主動探求。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3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是人教版小學數學四年級下冊第五單元62頁的內容。本節課的設計,無論從教學內容的處理、教學方法的選擇,還是教師角色的轉變,學習方式的變革方面,都做了一些有益的嘗試和探索,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尊重學生的.認知規律,合理運用教材資源。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什么是三角形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從實驗入手,讓學生通過動手圍一圍小棒,看是否能圍成三角形,引導學生經歷“發現問題、大膽猜測、操作驗證、修改完善、得出結論”的探究過程,最終發現三角形三邊之間的特殊關系。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增加了興趣,又使學生積累了大量的操作經驗和研究經驗。
二、引領學生自主探究,注重解決問題策略的指導。
首先,借助復習什么是三角形,提出一個值得大家去思考和研究的問題“用三根小棒一定都能圍成三角形嗎?”通過實驗發現兩邊之和小于第三邊時圍不成,而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時能圍成三角形。繼而引發學生大膽猜測:兩邊之和等于第三邊時能圍成嗎?通過操作驗證,發現不能。只有在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時才能圍成。有意識的讓學生經歷研究解決問題的一般過程,對學生來說這是一種技能的積累、經驗的積累。
三、密切聯系生活實際,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在這節課的練習中,利用學生的生活經驗,設計了一個學生熟悉的情景,讓學生有一種親切感,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另外,讓學生用本節課所學的知識去解決生活當中的數學問題,使學生感受到了數學不是憑空而來的,它是生活的需要。
總之,設計意圖是非常好的,但是在實際教學中也出現了一些問題,比如:提供給學生的學具(吸管)有些軟,剪成3段后圍三角形需要用手不斷調整,如果再給一段鐵絲讓學生把三段穿進去,去折三角形,便于固定,效果會更好。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4
在教學《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一課時,學生在任選長短不一的小棒圍三角形的時候發現并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可以圍成三角形,這是為什么呢?引出課題。出示書里的情境,從郵局到杏云村,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是不是所有的兩邊之和都大于第三邊呢?學生通過畫三角形、擺三角形驗證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結論。這樣學生容易掌握。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認為,學習數學唯一正確的方法是讓學生進行“再創造”,教師的任務是引導,幫助(包括設計合適的活動或作業)學生去進行這種再創造的工作,而不是把現成的知識灌輸給學生。本課教學設計,我力求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在學生獲取知識的過程中,大膽放手,鼓勵學生參與數學實驗,探索和發現數學規律,培養學生探索精神和科學態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1、讓學生成為數學學習的主人。
本節課通過動手操作,充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逐步完成知識的學習建構,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一開始,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動,在操作活動的基礎上,學生進行反思(為什么①和②不能圍成三角形?),發現并猜想到:三角形任意兩邊長度之和大于第三邊。接著,我組織學生通過在小組內畫一畫,量一量,比一比等活動,驗證了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活動培養了學生從個別到一般的歸納思維。整節課,學生學習熱情高,積極參與,課堂學習氛圍濃厚。
2、發揮教師在教學活動中的主導者,調控者的作用。
教師作為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調控者,應有意留足時空,抓住重點字詞引導學生在“無疑中生疑”,把問題發現的機會提供給學生,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進而通過在“活躍”的實踐操作中進行“冷靜”反思,相互討論,舉例驗證等方式主動釋疑。本節課設計了兩個關鍵問題:一個是,為什么①和②不能圍成三角形;另一個,針對“任意”含義的理解提出的,同學們剛才實驗得出①和②不能圍成三角形,而在①中,3+7>4呀,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通過兩個問題的思考,學生對“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3、采用小組合作學習,引導學生自主合作、探究研討,注重培養學生協作意識。
本節課,我兩次采用了小組合作學習,第一次是在學生動手搭建三角形的活動時候,第二次是在驗證猜想的活動時候。兩次小組合作學習,我都提出了具體的活動要求,組織學生分工明確,并且第一次的活動要求比第二次更具體更細化。小組活動讓每一個學生都有機會參與,充分享有發言權,并能及時發現自己思維過程中的疑結,修正了自己的不足,同時學會了合作,學會了從他人智慧中獲得啟迪。我崇尚這種學習方式。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5
三角形是初中數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概念,而三角形的三邊長度關系更是不可忽視的知識點之一。在教學過程中,我們需要認真思考如何更好地向學生闡述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從而更好地幫助他們掌握相關知識。
一、如何引入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在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引入的方式非常重要。通常情況下,我們會首先介紹勾股定理,之后再引入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但是,這種方式可能會讓學生覺得較為枯燥,缺乏實際意義。因此,我們可以考慮以實際應用為切入點,比如介紹測量三角形周長,讓學生能夠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三邊長度關系的實際應用和重要性。
二、如何讓學生更好地理解三邊關系?
在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我們需要讓學生理解三邊關系的內在機制,而不是僅僅死記硬背公式。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實例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本質,比如用實際圖形讓學生感受到三角形三邊關系的.變化規律,或者通過練習題目來幫助學生鞏固相關知識點。
三、如何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
在教學三角形三邊關系時,我們不僅要讓學生掌握相關知識點,還要讓他們對數學產生濃厚的興趣和思考。因此,在教學中,我們可以引導學生多思考,多提問,從而讓他們更深入地理解三邊關系的本質,進而激發出他們對數學的興趣和熱情。
教學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需要引入實際應用、注重深入理解和思考,并且要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思考。只有如此,才能讓學生更好地掌握三角形三邊關系,從而為更高層次的數學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6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以及它們的特征。我首先出示兩塊三角板,通過觀察讓學生發現有一塊三角板邊不同于另一塊,有兩條邊相等的,從而引出等腰三角形,然后利用折紙這個活動,來進一步體會等腰三角形的特點。等邊三角形與之類似,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折紙上,先是引導學生看書上的圖示,理解做的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在等腰三角形的操作中,學生做得還可以,但在做等邊三角形時,有些學生看圖不細,點的位置不正確導致做的效果不好。從這點也反映了學生看圖能力有待加強。三角形剪出來以后,又讓學生比一比,看一看,總結出等邊三角形的特征。因為兩次折紙用時較多,中間我又簡單地補充了怎樣畫一個等腰三角形和一個等邊三角形,所以后面練習的時間很緊張,有關習題沒有當堂完成。處理不及,只好留著今天完成。這一節知識點飽滿,上課時根本來不及,又加上昨天中午英語考試,根本是一點時間也和不上,所以昨天留了個尾巴,今天才算上完。
本節課的教學重點是認識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以及它們的特征。教材的安排是首先呈現幾個不同類型的三角形,讓學生通過測量邊的長度,發現他們的共同特點是兩條邊相等,從而引出等腰三角形的概念。然后利用折紙這個活動,來進一步的體會等腰三角形的特點。等邊三角形的編排與之類似
在教學中我把重點放在活動上。先是引導學生看書上的圖示,理解做的步驟,然后讓學生自己動手去做,在等腰三角形的操作中,學生做得很好,在做等邊三角形時,有些學生看圖不細,點的位置不正確導致做的效果不好。從這點也反映了學生看圖能力有待加強。三角形做出來之后,充分地讓學生折一折、比一比、看一看,讓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出等腰三角形和等邊三角形的特征。因為我在這給學生留的.時間較充裕,所以學生基本上都能自己總結出來。但也是因為這里用時較多,所以在練習時時間很緊張,沒能當堂完成。
但是不可避免的,這一部分的練習內容肯定是較錯的。因為等腰三形中涉及到底角和頂角,兩腰相等,學生明白概念和實際動手運用概念是要有一個過程的。更何況對于一些抽象思維能力不太好的學生來說,還是很困難的。所以在講練習時,我還是寧可講慢些,也一定要逼一些學生把自己的思維過程交代清楚,以求得自己對學生學習情況的全局掌握性。只是,對于一些學生而言,到今天為止,我發現他們根本就不去思考什么頂角呀,什么底角的問題,拿到題目拿內角和瞎減一氣,無奈呀!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7
引入我尋找知識在生活中的數學原型,創設了發生在學生身邊的數學情境:我們從家到書店,一共有幾條路可走,走哪條路最近,為什么?這使得學生的探究活動因生活的需要而展開。 為什么這樣設計引入?我想,學生對于三角形三邊關系的認識并不是一片空白,他們對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有一定的生活經驗和感性認識。因此,我選擇了能呈現的生活情境引入的方式,并將這種虛擬的情境轉入學生的生活,學生憑著自己的生活經驗,知道走哪條路最近,但卻苦于表達不出其中蘊含的道理,這使學生處于很好的憤悱狀態,也使得對于三角形三邊關系的探索內化成為學生的一種需要。這樣引入,在純數學與生活原型之間,在興趣與生活需要之間,我更傾向于選擇后者。
在新授中我為每個小組提供6根小棒:3cm、3cm、4cm、6cm、3cm、2cm,讓學生從6根小棒中任意取3根,試著擺三角形。并設計從中你有什么發現這樣的問題情境,為學生自主學習搭建一個平臺,讓學生在更自由、更廣闊的空間中去合作、探索和發現。
這樣組織建模,學生在小組的合作與探究中發現:6根小棒通過不同的組合,有可以擺不成三角形,有得不能擺成三角形,事實推翻了學生頭腦中以前的錯誤認知,激起了思維的.矛盾,使學生不得不重新認識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這種重新認識是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系認識上的第一層次。我抓住這一契機巧妙設疑:為什么這樣的三根小棒不能擺成一個三角形,怎樣的三根小棒才能夠擺成一個三角形呢?學生經歷擺的過程直觀的發現,兩根小棒長度之和小于或等于第三根小棒時,不能擺成三角形,只有大于第三根小棒時,才能擺成三角形,得出了三角形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結論。從而初步認識了三角形三邊的關系。這種初步認識是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系認識上的第二層次,也是學生思維發展必然經歷的一個階段。原本以為這樣的回答會得到我的肯定,然而,我的反應僅僅是是嗎?二字,這使學生敏感的意識到這種表達可能有問題,問題出在哪呢?學生不得不深思。我適時引導學生思考,前兩種情況中的三根小棒為什么擺不成三角形?你認為,對于三角形三邊關系,怎樣表達更嚴密?最后學生終于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對任意二字的理解,使學生對三角形三邊之間關系的認識得到了深化。這種深化的認識和理解是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系認識上的第三層次。
教學是一種遺憾的藝術,需要我們不斷的嘗試,用心去體會。在反復的實踐中歷練自己,彌補不足。也正是因為有了這份遺憾,才促使我們的教學逐漸走向成熟。我想,我的教學一定還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學實踐中,我將繼續努力探索。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8
本節課是在認識了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學生已有一定的探索和合作意識,因此我主要采用探索式與多媒體輔助教學,以下是我從設計思路、實施過程、教后反饋三個環節中的反思:
一、反思設計思路
課堂是學生交流知識、獲得能力,體驗情感的搖籃。一堂課的亮點:“應是從學生思維的起點,興趣的契入點開始,讓學生一氣呵成,從而學會學習。因此本堂課的設計主要是從學生的角度出發,結合教材,結合目標和教學重難點,我確定了本節課的思路為:創設情景——激發學習欲望——創設實驗——鼓勵學生動手、觀察、猜想——小組合作交流——鼓勵學生大膽發表自己的想法——推廣驗證,得出結論——分層練習、鞏固新知——應用新知、解決問題。
二、反思實施過程:
本節的教學主線是:是不是任意三根小棒都能圍成三角形?我圍繞著這一主線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現有的可以圍成三角形,而有的圍不成。接著讓學生探究在什么情況時不能為成三角形,為什么?初步讓學生感知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然后重點研究“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讓學生從直觀觀察得出“較短的兩條邊的和大于最長的.那邊”,經過討論驗證后得出“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
本節課的教學過程,既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又使學生始終滿懷興趣,而且還積累了大量的操作經驗取得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整個教學過程的設計中,我注重了如下幾點:
1、巧設情境,以疑激思。在教學過程中創設問題的情境,可有意造成學生認知矛盾,激發學生主動探究新知的興趣,想辦法解決問題,并能體會到成功的樂趣。因此,在引入方面,我先創設了生活情境——哪條路上學最近?通過課件演示再提出問題:為什么最近?是不是任意三條線段都能圍成三角形呢?設置這樣的懸念,引起學生積極思考,讓學生對三角形三邊關系產生好奇,引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從而積極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學習起來樂此不疲。這節課由實際問題引入,并始終由問題去引領整個探索實踐過程。
2、以動促思,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動手操作過程是以動促思,是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的重要途徑,是知識學習的一種循序漸進的探究過程。我為每個學習小組提供了不同長度的小棒、統計表,讓學生猜一猜、擺一擺、填一填、說一說、想一想,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在活動中逐步發現并歸納“三邊關系”。
3、情境演示,動靜結合。本節的知識點比較抽象,學生難以理解。而在動手操作時,容易產生誤差,難以讓學生信服。我們知道,數學知識是抽象的,又是具體的;是靜止的,但又是動態的。因此,本節我還利用了信息技術把知識的具體與抽象,靜態與動態有機的呈現出來突破難點,突出重點。正如課前所料,因為小棒和誤差的緣故,有些學生認為“4、5、9”這組小棒能圍成三角形,于是我結合課件演示,讓全體學生動態地看出三角形兩邊長度的和等于第三邊的結果是什么—— 必定不能圍成三角形。
4、聯系生活。數學知識源于生活而最終服務于生活。在教學中要力求從學生熟悉的生活世界出發,選擇學生身邊的的事物,提出有關的數學問題,以激發學生的興趣與動機。使學生初步感受數學與日常生活的密切聯系,并能學以致用。例如:從引入“哪條路上學最近”,到練習中“蓋三角形房架”等設計,都是從生活經驗和客觀事實出發,使學生感受生活中處處有數學,讓學生在解決實際問題中享受“學數學、用數學”的樂趣。
三、反思課堂練習
課堂練習的目的是為了讓學生及時掌握知識,因此我設計了一些不同類型、不同層次的練習,讓不同層次的學生都能得到發展。
從反饋中發現學生犯錯的原因一是:學生未能認真審題。比如:從下面5根小棒中任意取出3根,擺出兩種不同的三角形。(教材第31頁“練一練”第二題)有不少同學運用分類討論做題,卻把五根小棒看成了五類小棒,實在可惜。犯錯的原因二是:學生動手實驗的能力不強。因此整節課時間稍緊了一點。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9
在廈門聽了北京的老師上這節課,便想躍躍欲試。不巧,有家長來辦事,耽誤了我制作學具的時間,怎么辦呢?教學進度也不允許往后推一節課呀,何況明天因為七校聯盟的決賽數學課已經調到下周一了!
就這么辦!
我讓每一個學生任意畫了三個三角形,畫好后讓他們量出每個三角形每條邊的長度,并做好記錄。然后,引導他們發現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有的同學已經預習過了,忍不住大叫起來:“三角形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另一條邊。”在這個學生的帶動下,所有的學生都開始進行邊的長度的兩兩相加并和第三條邊進行比較,他們像發現新大陸似的欣喜。
是不是所有的三角形都有這樣的規律呢?孩子們重新畫了一個三角形進行驗證。原計劃安排的動手操作、發現探究變成了發現、猜想、驗證、歸納。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很投入、很有成功感!
接下來是讓學生閱讀課本,讀一讀、看一看并解決課本中的“哪條路最近”的問題,讓孩子們感受這個數學知識在生活中的應用,并思考例題3下面的問題,對三組數據進行判斷:哪三條線段可以圍成三角形?孩子們都能用這樣的語句來敘述:因為6+8大于7,8+7大于6,7+6大于8,所以這三條線段能圍成三角形。
然后,我出示了四組數據,讓學生說明每一組數據中的三條線段是否可以圍成三角形。先是獨立思考,接著在小組內交流。我走入孩子們中間,其中有一個小組領會錯誤:3cm—2cm—1cm,他們的結論是有的能有的不能。我未置可否,在全班交流、評講的時候特意安排他們組先匯報,他們一說完,全班一片嘩然,反對的聲音堅決果斷。我讓一個孩子幫助出錯的小組,這個孩子言之鑿鑿,條理清晰、富于邏輯,特別強調了“任意”二字。我望了望出錯的小組,他們不好意思地露出了笑容。
是否每一次判斷都要將每兩條線段相加再和另一條線段比較呢?當我提出這個問題時出現了短暫的沉寂,孩子們都陷入了思考。
我指著“7厘米,3厘米,5厘米”對孩子們說,你是否可以只計算一次就作出判斷呢?孩子們都說:“只要看3和5的和大于7就可以判斷。”
看著孩子們依然在思索,還是沒有誰來“揭秘”。我再次讓他們觀察判斷過的幾道題,這時文麗這個女孩舉起手來,自信地說:“只要計算最短的兩條邊的和,看會不會大于第三邊就可以了!”我含笑地望著課代表和幾個平時發言積極、思維活躍的孩子:“有意見嗎?”他們對自己落于人后似乎有些失望,但是孩子很高興地回答:“我贊成文麗的.意見!”好家伙!
書上的題他們很快就做完了,當我巡視的時候,孩子們爭先恐后地把我遞到我的面前,讓我目不暇接。我特別留意了小琛、小琪,她們都能用只計算兩條短邊的和的簡便的方法進行判斷,我對她們豎起了大拇指。
孩子們在總結的時候都說,今天自己的收獲特別大,學得特別好。看著孩子們高漲的情緒,我頓然滋生享受教學、享受課堂的感覺。
激發學生探究的動機,讓學生獲得成功感,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和回答問題的邏輯性應該貫穿于每一節課。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0
今天早上在教學評估活動中,我講授了《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一課,我對這一節課有以下點反思:
1、情景創設要以學生生活為基礎,以更好地服務于教學內容為標準。
數學教學應結合生活實際問題和從學生已有的知識出發,使學生能在認識、學習和使用數學知識的過程中,初步體驗到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進一步感受到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系,增強學好數學的信心,培養應用數學的意識和能力。學生在生活中已經明確知道的拐彎要比走直路遠,利用這一生活經驗,我在這一課的開始借鑒了課本中把學生從家到學校多路選擇的場景來激發學生的興趣,使學生感覺更親切自然。但是在這兒我有意識的對課本原圖作了一些改變,取消了原圖中經過商店的一條道路,目的是讓學生更容易把三點之間的道路抽象成三角形,跟本節內容更容易過渡銜接,跟以前教學本節內容時相比,我認為效果還是不錯的。
2、小組活動要精心設計,力求有序有效、目的明確、可操作性強。
新課程標準認為,數學的知識、思想和方法應由學生在現實的數學活動中加以理解,通過實踐活動,讓學生獲得更多的直接經驗,從而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增進自信心,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出發,給學生提供觀察、操作、實驗、討論、及獨立思考的機會,通過共同的討論交流,從而得出結論。因此,在數學活動中,要充分給予學生動手和思考的空間,同時要保證學生活動的有序性,從而實現活動的有效性。為了達到這一效果,我在這節課數學活動的設計中,注意了教師引導,在活動中從“有什么發現”到“為什么這樣”逐層提出問題,讓學生始終明確方向,有動手的強烈欲望,從而避免了以往教學過程中部分學生重結論輕過程,甚至直接去課本中尋找結論的現象,進一步培養了學生深入探究的習慣和能力。
3、匯報交流過程中,教師要注意把握重點,選例有針對性。
每次活動過程中及結束后,必然存在討論交流的過程,這其中包括小組內的交流和在全班匯報交流。匯報不是小組交流的重復,在匯報過程中要看抓住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在存疑處適時引發下一次的實驗活動及討論過程。本課在小組匯報實驗結果后,我先選擇不能組成三角形的兩組小棒組織學生討論,并在大屏幕上動態演示,學生的注意力很自然地引導到研究三角形兩邊之和與第三邊之間的關系。在此基礎上,再一次組織小組討論,研究其他幾組能圍成三角形的小棒的長度有什么共同點。通過比較分析,學生自然而然地發現了“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的'規律。
4、練習設計向教學目標層層推進,注重強化知識生成及應用。
練習是數學教學重要的組成部分,恰到好處的練習,不僅可以鞏固知識,形成技能,而且還可以啟發思維,培養能力。在教學過程中除了為強化鞏固設計的一般練習題,還要根據教學目標設計一些綜合性題目和開放型題目,可以培養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深刻性,克服學生思維的呆板性,更主要的是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學習數學的興趣。本節課中,我圍繞“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性質設計了較為簡單的“練一練”,目的是讓學生正確應用知識;又通過設計“算一算”,目的是讓學生充分理解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會求已知兩條邊,第三條邊最小可以是幾;又設計了“挑戰自己”題目,此題為后面用字母表示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奠定了基礎(a+b>ca+c>bb+c>a);最后一題設計了“做一做”,這道題目有一定難度,能夠綜合培養學生深入理解知識、靈活運用知識、學會有序思考、發展邏輯思維等多方面作用。總歸,環環相扣的練習能使學生熟練正確的掌握知識。總得來說,這節課也留下了許多缺憾和不足,主要表現在:
1、學生動手操作、同伴互助不夠充分,學生主觀能動性沒有調動起來,沒能讓學生充分體驗到學習數學所帶來的樂趣;
2、讓學生總結“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時,學生盡管能說出“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就能圍成三角形,但在這個環節中我給學生說的機會不多,沒能讓更多的學生嘗試說一說;
3、在分小組探討“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性質時,由于擔心耗時過多,怕完成不了后面的練習題目,沒能放手讓學生大膽、自主地探索三角形三邊的關系;
4、本節課我的數學語言不夠精準,說得有點兒多,顯得啰嗦。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1
三角形邊的關系是在認識了三角形的“分類”和“內角和”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教學重點主要是探討:任意三根小棒能否圍成三角形?研究“三角形邊的關系”得出“較短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我不急于給學生答案,而是經過討論驗證后用“任意”代替“較短”,這樣學生更清晰。本節課我主要是讓學生經歷一個探究解決問題的過程,引導學生先發現問題、提出假設、實驗驗證、得出結論、實踐應用的過程。我在教學中,關鍵是抓住“任意的三條線段能不能圍成一個三角形?”引發學生探究的欲望,圍繞這個問題讓學生自己動手操作,發現有的能圍成,有的不能圍成,再次由學生自己找出原因,為什么能?為什么不能?初步感知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接著重點研究“能圍成三角形的三條邊之間到底有什么關系?”通過觀察、驗證、再操作,最終發現三角形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這樣教學符合學生的認知特點,既增加了興趣,又增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我這樣設計主要體現了以下三點:
1、創設問題情景,以疑激思。
學生的積極思維往往是由問題開始,又在解決問題中得到發展。因此,課堂一開始,我是讓學生拿出課前準備好的四組小棒,讓學生動手擺一擺并提出“是否任意三條線段就一定能圍成三角形呢?”設置懸念,引起學生的積極思考,讓學生對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產生好奇,引發學生探究欲望,從而去探索解決問題的方法。
2、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
“再創造”是指創設合適的條件,讓學生在學習數學的過程中,經歷一遍發現、創新的過程,即根據自己的體驗,用自己的思維方式重新創造有關的數學知識。它是數學學習活動的靈魂。因此在教學中,我有意設置一些動手操作,共同探討的活動,盡可能多些時間給學生創造展示自己思維的空間和時間,千方百計地讓學生參與到知識形成的全過程,從而實現數學知識的'“再創造”。如這節課中我設計了讓學生動手拼三角形,小組討論三角形邊的關系,通過實踐操作、觀察、思考學生親自體驗“任意兩邊之和大于第三邊”這一結論的普遍性。使學習真正成為學生自主的活動,也為學生提供了獲得成功的機會。
3、密切數學知識與現實生活的聯系。
本節課我結合學生已有的生活知識和生活經驗,創設學生熟知的、貼近他們生活實際的教學活動情境,架起現實生活與數學學習的橋梁,使學生從周圍熟悉的事物中學習,感受數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輸血,數學就在我們身邊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2
今天對學生進行了《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的單元檢測,結果很不理想,兩個班的平均分都只有81分多一點。看了學生的錯誤情況,發現失分最多的是判斷題和選擇題,而計算則相對而言要好一點。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分析了試卷的題目,發現判斷和選擇都是一些考驗學生綜合運用能力的題,要解決這些題,就必須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理解、推理、空間想象和實踐操作能力。比如判斷題中有一題:兩個面積相等的三角形不一定能拼成一個平行四邊形;選擇題中有一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長方形是特殊的正方形
B、正三角形一定是等腰三角形
C、平行四邊形是特殊的長方形
D、等腰三角形一定是銳角三角形。
這兩題學生的錯誤情況非常嚴重,是不是在上課的時候這方面的有關知識沒有提到,還是學生沒有解答像這類題的`能力?都不是。因為本單元的知識可操作性較強,具有很強的"研究"價值,所以在教學時,我幾乎每堂課都為學生提供了大量的研究資料,供學生動手實踐、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應該說學生的理解、推理、空間想象和實踐操作能力培養的還不錯,而且學生通過研究,也發現了許多課本上沒有的知識,諸如在一個三角形中至少有兩個銳角,三角形的兩邊之和小于第三邊、兩邊之差大于第三邊等。至于上面判斷和選擇題中的知識,學生當然也發現了。那為什么還會失分這樣嚴重呢?我想可能是缺少了一定的強化訓練。
《數學課程標準(實驗稿)》在前言部分——基本理念中有這樣一句話: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不能單純地依賴模仿與記憶,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是學生數學學習的重要方式。從這句話我們可以看出,新課程標準不是對傳統教學的完全擯棄,而是對傳統教學中比較忽視的部分進行補充。比如模仿與記憶在我們的傳統數學教學中比較注重,而今新課程標準中它仍舊是有效的數學學習活動,只是有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等數學學習活動加以補充。
而在《平行四邊形、三角形和梯形》這個單元的教學時,我片面的注重了學生的動手實踐、自主探索與合作交流,忽視了必要的模仿與記憶,在平常的作業中也很少有這樣的練習,因此出現了學生曾經能發現的東西到考試時卻無法靈活運用的情況。在作業時最多的就是計算,學生經過反復訓練,所以在計算方面失分就相對而言少了。
看來我們在積極學習新理念、運用新方法進行課堂教學改革時,不能對傳統教學中的方法完全舍棄,相反應該對它們重新理解、發掘并利用,將傳統和現代有效結合。同時也反映出我們學習新課程標準應該有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結合并不斷反思的過程。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3
《三角形三邊的關系》是四年級下冊內容,是在學生已經初步認識三角形的基礎上,使學生進一步深化理解三角形的組成特征,即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加深對三角形的認識。在探索三角形邊的關系過程中,讓學生體驗通過對實驗數據收集、整理、分析,從中發現和歸納結論的方法。學生都知道三角形是由三條線段圍成,但是對于“任意的三條線段不一定都能圍成三角形”這一知識卻似懂非懂。另外,“三角形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結論,對于學生來說理解并不是非常困難,此內容的教學價值更多的在于過程和方法。因此,在教學中應盡量地為學生提供探索的空間,引導學生圍繞問題主動地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推理等數學探究活動,讓學生自主地“做”和“悟”,從而得出結論。再次,學生的操作材料(吸管和小棒)都有一定的粗細,在實踐操作時難免產生誤差,此時,可恰當地運用多媒體動態演示,能有效地突破教學難點。
本節課的教學,我認為重點在于探究的過程與方法。通過動手用三根吸管圍三角形(有的能圍成,有的圍不成),引導學生進行觀察、實驗、猜測、驗證等數學探究活動,初步感悟到:“當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時,能圍成三角形”的規律。本節課,我設計了一連串的問題:“為什么這三根吸管圍不成三角形?”、“怎樣的三根吸管能圍成三角形?”、“第三根小棒的長度應在哪個取值范圍內?”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觀點,并對他人的觀點發表自己的意見,進行質疑。這樣,學生能通過一個個問題的解決深化對知識的理解,完善結論,使學生的思維得到提升,認知產生飛躍。最后通過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優勢,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學效果。三角形邊的關系比較抽象,而且在動手操作時,很容易產生誤差。課件應用,能動態呈現出來,為突破本節課的難點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例如:在驗證“當較短的兩根小棒長度之和等于第三根”能否圍成三角形的猜想時,學生意見不一,因為小棒是圓形的有一定的粗細,所以在圍三角形時很容易產生誤差,誤導學生。利用課件引導學生明白當較短的兩根小棒的端點搭在一起時,就與第三條線段完全重合了,圍不成三角形,直觀形象地突破了難點。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4
本節課通過讓學生自主在活動中進行探索,在拼擺過程中體驗成功與失敗,自己推導出三角形三邊的關系。但是本課也有幾個地方沒有處理好,這節課的重點就是讓學生自主推出三角形三邊的關系,在這個環節,我設計的是發給學生兩根分別長3厘米和5厘米的小棒,然后想想再配一根多長的小棒就可以圍成一個三角形了。學生列舉了一些數據,其中比較有爭議的就是8cm、2cm、1cm了,1cm。通過演示,學生很清楚的`看到1cm這條線段是圍不成三角形的,中間還少了一段。那么對于2cm的線段能拼成三角形嗎?有人說能,也有的同學說不能,于是我讓學生們通過自己畫三角形或者擺小棒來進行判斷,但是在這個過程中全班上引起了爭論。有人說:老師,我畫的三角形可以畫成功啊!也有人說,我用的小棒也成功了!于是我告訴學生,小棒或者線段可能會存在誤差,但是依然有學生存在疑惑。為了后面的教學內容,我只能讓學生到此打住,告訴他們:用2cm、3cm、5cm的線段是不能拼成三角形的,有疑惑的同學可以課后繼續試試。然后就繼續我下面的內容了。但是因為這里有的學生不是很信服,所以感覺后面的教學效果不是十分好。
課結束后,自己又對這節課進行了思考,對于這個地方到底應該怎么處理呢?周三數學組教研活動,老師們都幫我提了一些意見和建議,如果這個地方,能夠讓學生先思考,然后動手擺、畫,最后再通過展示(展示時讓學生先猜測,這兩條線段會重合嗎?然后慢慢的移動,最后發現兩條線段的端點是挨在了一起,但是卻沒有組成三角形,因為它們和最下面的線段重合了。)這樣進行,不僅可以讓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同時也給了學生一個思考的過程,不會讓知識的出現顯得太突兀。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5
數學學習的本質是使學生獲取數學知識,形成數學技能和能力的一種思維活動。沒有數學思維,就沒有真正的數學學習。作為數學教師應該使學生能夠認識并掌握數學思維的方法,如歸納、猜想與驗證等等。本課教學自己有如下體會:
一、以情境為出發點,提出合理的猜想,培養學生探索精神。
猜想是依據已有的材料和知識作出符合一定的經驗與事實的推測性想象的思維方法。這是一種以聯想為中介的合情推理。
在教學中,教師利用情景圖(小明上學路線圖)首先提出“你怎么知道小明上學走中間這條路最近”這個話題與學生交流。有的學生結合生活經驗談理由,有的學生根據已有的“兩點間線段最短”的知識解釋原因。接著,學生觀察由路線圖抽象成的三角形,理解直走的路是這個三角形的一條邊,拐了彎的路是這個三角形兩條邊的和。進而,引導學生聯系剛才的判斷——直走的路比拐了彎的.路近,對“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提出聯想或猜想。這樣,學生面對“三角形三條邊的關系”這一新問題,很自然地得到:三角形兩條邊的和比另一條邊長。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采取與學生一起從起點情境出發往上看目標的方法,鼓勵學生聯系已有知識與經驗進行形象的加工和改造,大膽提出新的猜想(或聯想),再由學生想辦法來驗證猜想。在這個過程中,學生“自己引導思維”,經歷“猜想、假定、確定”的過程,體驗“冒險、創造、發現”的喜悅。
二、在驗證過程中教師適當的啟發,促進學生邏輯推理能力的提升。
在學生們確定了驗證“三角形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方法后(方法有:量出三條邊的長度再比較,或用小棒擺出三角形直接比較),教師給學生提供了一張活動記錄表,以此幫助學生開展實驗活動。在活動中,教師始終將自己當作小組合作學習中的一員,給予適當的啟發。例如對于得出結論是“其中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小組,教師給出的建議是“其它兩條邊的和也大于第三邊嗎?比比看”;對于得出結論是“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的小組,教師鼓勵他們大膽思考“只用看哪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就能說明任意兩條邊的和大于第三邊?為什么?”對于用小棒沒有圍成三角形的小組,教師指導他們從現象中找原因“什么樣的情況時三根小棒圍不成三角形?”在這個實驗活動的過程中(時間大約用了十二分鐘),教師通過親身參與,針對性的指導,將學生的思維從具體形象思維引向抽象邏輯思維。進而在小組交流匯報中,學生能發現并填補自己認知的空隙,提升思維的優化(用兩條較短邊的和大于第三邊,就能說明任意兩邊的和大于第三邊)。整個過程學生親歷了數學知識的探究與發現,更重要是接受了一次嚴密的邏輯和數學思維的訓練。
本課教學,教師給學生提供了充分地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即學生學會在觀察中思考,在思考中猜想,在操作中驗證,在交流中發現,并將“學習猜想的方法”與“學習驗證的方法”有機結合起來。因此,學生獲取的不僅僅是知識本身,更重要的是態度、思想、方法,是一種探究的品質。這樣可以提高學生的探究能力,對他們后繼知識的學習有較大的影響,也可為其終身學習奠定基礎。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6
三角形與四邊形是學生在生活中常見的圖形,但學生對于三角形和四邊形只不過是一個初步的感知,特別是四邊形,在學生的認識范圍中,四邊形是長方形、正方形、梯形、平行四邊形等這些特殊四邊形,而且這些四邊形在大多數學生的頭腦中是一個個獨立的圖形,它們之間并沒有什么聯系。
一、注重感知圖形的特征,為形成表象作準備。
在教學的開始通過出示十四個圖形,讓學生根據自己已有經驗對圖形分類。這里我對書上的例題進行了調整,書上十四個圖形是彩色的,而我所出示的十四個圖形是一色的。我覺得對于低年級學生來說,由于年齡較小,比較容易受一些不相關的因素的干擾,教師就把這些不相關的因素干擾降到最低,畢竟我們今天不是來學習怎樣分類。接著教師就展示學生不同的分類結果,這里我通過課件將兩種分法合并展示,讓學生能十分清晰地觀察到不同分類結果的不同之處,然后通過大家的討論,使學生初步感知這些圖形的特征,為后繼的學習作準備。
二、關注本質,注重對概念的理解。
對于什么是三角形,學生根據經驗,第一直覺就是,有三條邊,三個角的圖形叫三角形,我及時引導,一條邊就是一條線段,那三條邊就是三條線段,這樣就與學生原有的認知溝通了起來,形成了知識鏈。在認識什么是“圍成”時,讓學生動手搭一個三角形,并讓學生講出你是怎樣搭的,學生在表述過程中雖然不能清晰完整地表述出三角形的定義,但學生都能談到在搭的過程中小棒的頂點要靠在一起,進而理解什么是圍成,這時教師出示一個三條線段中有1個端點沒有合在一起的圖形,學生馬上就能指出其不正確的地方,接著教師出示“圍成”的圖形,學生對此概念也就能清楚的理解了。最后讓學生根據已出現的板書用數學的語言規范的表達出三角形的定義。
三、注重知識的延伸。
對于最后一個環節,我出示了由三角形與四邊形組成的機器人,請學生說說是由哪些圖形組成的,并數一數各有幾個,目的`是在鞏固知識的基礎上,培養學生有序觀察的習慣與能力,圖形出示三個填空的目的是,讓學生清楚的知道長方形、正方形是特殊的四邊形,統稱四邊形,不要將它們孤立開來,最后的思考題,讓學生在一個四邊形上畫一條直線,可以分成兩個什么圖形,目的是讓學生初步體會到多邊形都可以分割成我們認識的圖形,為以后的學習打下伏筆。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 17
“三角形的三邊關系”是人教版數學四年級下冊的內容,這節課的內容安排在三角形特征之后,分類之前進行教學的。教材首先呈現了小明從家去學校的生活場景,通過這樣一個學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引發學生對三角形三邊的思考,接著呈現學生以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進行合作、探究、發現規律,形成結論的過程,最后揭示“為什么小明上學走中間這條路最近?”所蘊含的道理,體現了數學源于生活,反過來服務于生活的數學理念。
而我對這一部分教學內容進行了重組。首先我出示了分別由三條線段組成的三個圖形,讓學生說“哪個是三角形?”學生很容易找到,接著問他們“什么是三角形了?”學生說后出示小學和初中課本中的三角形定義,目的是為了夯實三角形的概念,從而為下面的動手實踐“圍三角形”掃清障礙。接著,我安排了兩次動手操作活動,使學生在動手、動口、動腦等活動中,初步感悟,理解三角形三邊的關系,為下一次環節規律的總結,知識的建構做好充分的準備,同時,用課件直觀演示“圍三角形”的過程和用投影儀展示“畫一畫,比一比”的結果,使學生理解了三角形三邊之間的關系,再次把學生的思維激活,從而進一步深化了對規律內涵的理解。最后,再出示“小明去學校”的主題圖,讓學生說“為什么選擇中間那條路?”讓學生深刻的的感受到“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從而學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和分析周圍的世界。練習設計力求多層次,讓學生的思維在巧妙的設疑中引向深入,做到學以致用。
本節課通過讓學生動手實踐,認真思考、合作交流、共同分享,引領學生經歷了一次“研究與發現”的完整過程,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參與學習活動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學方式,體現了以生為本的教學理念,既注重數學知識教學,更注重數學學習方法和數學思想的'滲透,從而養成深入思考的良好學習習慣。
這一節課也有很多遺憾的地方。比如:在匯報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數據時,有位同學說:“9厘米、10厘米、11厘米能圍成三角形時,教者并沒有記錄,而是強調要不能圍成三角形的數據時,這樣做打消了這位同學的學習積極性;有的同學回答不夠全面時,教者讓其他同學進行補充……以上情況出現時,教者沒有及時給予啟發,引導學生得到正確、完整的答案,讓學生能“體面的坐下”,這說明教者在教學過程中沒有靈活的教學機智,以后要多多關注學生的情感,對學生進行積極性評價。
一節課結束了,但留給我們教者的思考卻很多:如何真正體現以生為本的教學思想?如何為學生后續學習和工作打好基礎,鋪平道路?如何打造高效課堂?在我今后的教學中這些都是值得深思的課題。
【三角形的邊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三角形三條邊之間的關系》教學反思05-01
《三角形的特性》教學反思04-02
《三角形的分類》教學反思04-03
全等三角形教學反思11-04
《認識三角形》教學反思04-27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27
《三角形》教學反思范文04-28
三角形的面積教學反思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