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生物的變異現象》一課教學反思
我在這節課的執教中,基本上體現了自己備課時的一些想法,學生在自己的認知水平和接受程度內對“變異”這一生物現象有了一些初步的認識,同時學生的觀察、推測、收集證據等能力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在教學中,我首先采用通過出示同學父母的照片,讓學生猜猜這是我們哪位同學的父母,讓學生一下子興奮起來。與此同時也回顧了我們的身體特征會遺傳。同時也引出了一些典型的特征,如:“有耳垂和無耳垂”等!昂玫拈_始是成功的一半”,本課開課部分的設計不僅能瞬間激發學生的興趣而且又解決了“對典型特征的認識”。
接著我采用先讓學生找找與父母間的不同、與同學間的不同,統計班級同學的特征差異,當學生在一定的探究活動中獲得了足夠的感性事實信息后,我就在相應的環節穿插引導學生“通過以上的比較和對數據的分析,你發現了什么現象?”,“從剛才的活動中,你又發現了什么?”從而使學生通過自己的觀察、大量事實信息的交流、碰撞,讓學生信服地概括出:人與人具有不同的特征,植物同一物種之間具有不同的特征,動物也是如此這樣一個具體的概念。
當學生研討綜合,概括出具體感念后,我則對學生剛剛形成的具體概念進行分析小結,幫助學生盡快地把事實概念轉化成科學概念:這個環節是非常必要的,
教學始終是一種不完美的藝術,課前我雖然做了很多準備,但是本課依然存在很多的遺憾。這些遺憾將成為我以后教學中努力的方向:首先,我在備課中應該“備語言”,加強語言表達的訓練,教師語言表達會直接影響到課堂的進程。其次,在概括具體概念的環節,我應該更加相信學生,給學生足夠的交流、碰撞時間。
【《生物的變異現象》一課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生物的變異現象教學反思04-10
《生物的變異現象》教學設計04-30
《生物的變異現象》教學設計案例04-30
《生物的變異》生物教學反思范文04-27
生物的變異教學反思04-04
《生物的變異》課程教學反思范文04-29
生物的變異04-29
網絡語言的變異現象04-28
六年級生物的變異現象科學教案05-06
文學中的變異現象及其翻譯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