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反思
T H hu bei的博客幸福,不在于急切地期待擁有,而在于從容地不懼失去!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計算,并不是孤立的計算,它包括對形體的認識;空間觀念的形成;對概念的理解和學生運算能力的體現。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這節課,看似學習周長的計算,實質對周長概念的學習、理解更為重要,同時我認為在這部分知識的學習中也不應強調公式。我是這樣做的:
首先,和學生一起學習周長的概念,使學生明確所謂的周長就是圍成這個圖形的所有線段的總長。
其次,讓學生動手操作,如:指出某個長方形的周長;量出你的數學書的周長等,在操作中加深對概念的認識理解。
最后,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當學生明確了周長的概念后,很自然就能計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了。學生的算法可能有很多種,如:一個長方形,長7厘米,寬5厘米。這個長方形的周長是多少?
學生的算法有如下幾種:
7+5+7+5=24(厘米)
7×2+5×5=24(厘米)
(7+5)×2=24(厘米)
……
學生通過自己的研究得出長方形周長計算的三種方法:
(1)長+寬+長+寬 (2)長×2+寬×2 (3) (長+寬)×2
這時再引導學生分析,哪種方法更簡便一些,這里并沒有強調必須用哪種方法。
本節課的教學,我力求通過開放的問題設計,讓問題情境生活化,解題策略靈活化,問題答案多樣化,促進學生的思維和數學素養在開放的練習中得以發展。鼓勵學生積極地動眼、動腦、動口,不斷地觀察、思索、比較,學生大膽發言,自覺投入學習與探究之中,充分享受著學習的歡樂,同時減少了死記硬背的煩惱。
本節課學生學得較認真,基本能正確運用所學知識算出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但還有一些同學在算只有文字沒圖形的題目時,其實也是求周長,但由于沒圖形,部分學生會出現只將長和寬加起來就當了周長,在教學中要是強調讓學生先畫出圖形再求周長的話就不會出這樣的錯了,下次課要強調一下這個問題。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學反思范文(精選10篇)10-24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案04-02
《長方形正方形的周長計算》教學反思04-15
長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長教案(匯總15篇)11-30
數學長方形周長教學反思09-16
《長方形正方形認識》的教學反思通用11-05
長方形與正方形教學反思(通用5篇)12-29
《長方形和正方形》教案(精選20篇)05-30
數學長方形和正方形的認識教案0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