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教案9篇(薦)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時常需要編寫教案,教案是保證教學取得成功、提高教學質量的基本條件。那么寫教案需要注意哪些問題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科學教案9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科學教案 篇1
活動目標
1.對數學活動中的操作活動感興趣。
2.能仔細觀察物體的對應關系,并說出自己的想法。
3.感知物體之間一一對應的關系。
4.讓幼兒學會初步的記錄方法。
5.通過觀察、交流與討論等活動,感知周圍事物的不斷變化,知道一切都在變。
活動準備
小貓、小狗、小雞聲音mp3,小貓、小狗、小雞圖片和房子圖片,魚媽媽、魚寶寶圖片若干。
活動重點
感知各種物體之間的對應關系。
活動難點
仔細觀察物體之間的對應關系,能說出自己的想法。
活動過程
一、創設“參觀動物園”情境,感知聲音與動物的對應
1.師:今天我們要去參觀動物園,聽一聽是誰在歡迎我們了?(小貓、小狗、小雞)
2.師:(出示動物圖片)這三只小動物想帶我們去他們的`家里參觀,我們一起找一找哪座房子是他們的家?他們房子上面都有他們的照片,我們一起來對比一下吧!(找到后將動物圖片放在相應的房子下面)
二、仔細觀察魚的顏色與外部特征,感知大小對應關系
1.師:我們要去水族館參觀了,猜猜水族館里都有誰啊?(出示3條小魚的圖片)原來是小鯉魚、小丑魚和小金魚啊。可是水族館里的魚實在是太多了,請小朋友幫它們找找自己的寶寶吧。
2.師:我們把魚媽媽和魚寶寶一一對比一下,如果不是我們就繼續找,如果是,我們就放到相應魚媽媽的前面。
3.師:我們再來觀察一下魚媽媽和魚寶寶,說說他們什么地方一樣?什么地方不一樣?
小結:顏色一樣,模樣一樣,魚寶寶小,魚媽媽大。
4.師:請小朋友試著幫另外的兩條魚媽媽找到他們的寶寶吧!(幼兒操作)
三、創設“整理玩具”情境,感知生活中的對應關系
師:小動物們太調皮了,把我們的玩具都弄亂了,請小朋友們幫忙整理一下吧!給瓶子蓋上合適的蓋子,給彩筆蓋上相應的筆帽吧!
活動延伸
游戲:“找一個朋友碰一碰”,進一步感知一一對應。
活動反思
成功之處
1.道具準備很充分,幼兒每人一套操作材料。
2.整個活動情境貫穿始終,幼兒非常感興趣。在參觀小動物家的時候,請個別幼兒上前來根據小動物的照片找小動物的家,并貼上圖片。為魚媽媽找魚寶寶時,孩子們觀察的很仔細,請了三個能力層次的孩子幼兒上前來,都能快速的為魚媽媽找到魚寶寶。最后孩子們自己操作,大部分幼兒能夠快速的搭配好,掌握一一對應的方法。
不足之處
1.道具雖然很充分,但有點亂,魚媽媽和魚寶寶雖然有大小之分,但還是分的不夠明顯,對于個別能力較弱的孩子來說,區分開仍有點難度。
2.孩子的操作時間較短,一部分孩子沒能單獨進行指導,所以環節顯得有些倉促。
3.老師沒有及時進行小結,為孩子和自己理清思路,所以中間環節過度時不太自然,有點羅嗦。
改進措施
1.道具既要準備充分,又要操作性強,還要考慮到各個能力層次的孩子。
2.語言盡量做到嚴謹、簡練。過度自然,環環相扣,為幼兒節省出更多的操作時間,并對能力較弱的幼兒進行單獨指導。
3.每個環節之后及時進行小結,為幼兒和老師理清思路,強化知識點。
小百科:對應即一個相對的關系,兩者近視可視作能互相對換替代。對應:比喻在一個系統中的某一項在性質、作用或數量上等情況中,同另一系統中的某一項相當。
科學教案 篇2
幼兒園小班科學教案:
拋雞蛋
活動目標:
1、激發幼兒的好奇心,使幼兒情緒愉快地參加探知活動,培養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2、引導幼兒觀察、感知雞蛋碰撞在軟硬不同物體上的不同結果。
3、幫助幼兒學習用語言講述活動。
4、培養幼兒對科學現象進行探索的興趣。
5、對科學活動感興趣,能積極動手探索,尋找答案,感受探索的樂趣。
活動準備:
盆、毛巾、海綿墊、沙堆、棉花、小石塊、積木、雞蛋等。
活動過程:
(一)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讓幼兒產生探知的欲望
1、出示兩個盆,一個盆底墊上了軟軟的毛巾。桌上有什么?兩個盆一樣嗎?
2、出示兩個雞蛋:如果把雞蛋丟在盆里會怎么樣?請兩個小朋友上來試
3、“雞蛋殼怎么會一個破了,一個沒有破?”幼兒感知兩個盆的不同及不同的結果。
(二)幼兒動手操作、感知
1、幼兒人手一個雞蛋,在周圍環境中嘗試。
2、幫助幼兒用語言講述活動。
(三)討論、擴展經驗
1、雞蛋丟在石頭上怎么就會破了?
2、我們小朋友吃雞蛋時怎么吃呀?
3、還有什么東西碰在硬的`上面會碎呢?
教學反思:
引領幼兒再次深入地進行探索,給幼兒留出探索的余地和延伸的空間。整個活動,給予幼兒較寬松的氛圍,教師只是充當了活動中的支持者,鼓勵者,合作者,引導者,用心傾聽幼兒的表述,并及時的梳理與小結。
科學教案 篇3
活動目的:
1、通過活動了解自己嘴巴的用處。
2、嘗試用“我用嘴巴……”的句型來進行表達。
活動準備:
1、操作材料:吹的(氣球、吹泡泡用具、哨子和小喇叭);唱的(話筒);吃的(糖果);有吸管的`飲料;毛巾;調羹;
2、教學使用材料:畫好的嘴巴圖片一張;操作材料的小照片每種一張(共7張)
活動過程:
一、引導幼兒相互觀察
“請寶寶和你旁邊的小朋友相互看一看,我們的臉上有什么?”
(幼兒相互觀察并講述)
師:我們都有嘴巴,那我們的嘴巴有什么用呢?(幼兒講述……)
二、提出活動要求
1、每種東西都要去玩一玩。
2、玩的時候要說一說:“我用嘴巴怎么玩?
3、在玩別人玩過的東西時先要用毛巾擦一擦。
三、幼兒實踐操作
1、教師巡回指導、觀察。
2、引導幼兒講述短句:我用嘴巴……
四、集中交流
1、教師出示貼有嘴巴的黑板:
提問:“你玩了什么?你是怎么玩的?”
(幼兒講述后,教師將各種東西的照片及時貼在嘴巴旁邊)
2、幼兒總結:現在誰能說說嘴巴有哪些本領呢?
(幼兒根據自己的實踐進行講述)
3、教師總結:我們的嘴巴真能干,又能吃又能唱還能玩游戲,嘴巴的用處可真大呀!
五、拓展活動
1、“嘴巴除了這些用處以外,還有其他的本領嗎?”(教師引導幼兒進行思考)
2、教師播放T,引導幼兒觀察。
(1)“這個寶寶用小嘴巴在干什么?”(一個寶寶在親吻媽媽的臉)
“你們看媽媽的臉上怎么樣了?”(笑瞇瞇的)“我也很想有人來親親我,寶寶你們希望有人親你嗎?我們也來親親好朋友吧!”(教師和幼兒相互親一親)
(2)播放再見的兩張照片:“寶寶你們猜猜看,這個寶寶在干嗎?”
教師重復播放兩張照片的T,讓孩子進行觀察,讓孩子發現其中的秘密
(用手說再見)
“我們也來學一學。”(教師和幼兒進行模仿學習)
3、教師總結:
“原來我們的嘴巴除了說話、吃飯、唱歌、做游戲,還可以聯絡感情,小嘴巴的用處真大,我們一起去把嘴巴的本領告訴其他班級的小朋友,讓他們也來和嘴巴做游戲。”高東幼兒園總部周一敏
科學教案 篇4
【活動目標】
1、知道菊花由花、莖、葉組成。(重點)
2、能說出不同品種的菊花的顏色、花瓣的大致形狀。(重點)
3、能在拓展活動中給自己喜歡的菊花按照花、莖、葉三部分涂色。(難點)
【活動準備】
各種品種的菊花圖片(ppt)、油畫棒、涂色操作紙。
【活動過程】
一、兒歌導入。
秋天到,菊花開,紅的紅,白的白,像面條,像煙花,還像媽媽的卷頭發。
二、基本部分。
1、賞菊、說菊:逐一播放PPT:說說看到的菊花顏色、(屈老師)花瓣的樣子、花朵像什么?教師介紹菊花的名稱。
2、觀察、小結:不同的菊花都長在哪里?都有什么?(離不開土壤,花、莖、葉)莖和葉是什么顏色?
3、教師介紹:莖和葉的作用。
4、再次說兒歌,鞏固對菊花的認知。
三、拓展活動。
1、認知操作紙:出示沒有顏色的菊花圖片,引導幼兒觀察:花朵在哪?莖在哪?葉子在哪?分別指一指。
2、介紹要求:小朋友用油畫棒幫忙給菊花穿上漂亮的衣服,給花朵、莖、葉子涂上漂亮的顏色。
3、師幼一起操作:
幼兒獨立涂色,教師在前臺選用油畫棒安靜涂色,用實際動作提示幼兒換油畫棒的顏色,在輪廓線里涂色,涂色順序是從上到下:花朵——莖——葉。
反思:
師幼一起邊看圖邊說菊花的顏色、花瓣的.樣子,幼兒有欣賞的興趣,并且能準確說出幾種顏色的名稱,能說出“像桔子一樣的顏色”等句子。通過看圖得出:菊花由花朵、莖、葉組成,能在觀察中說出莖和葉子的顏色是綠色。操作活動中給菊花分花、莖、葉涂色,大部分幼兒知道換油畫棒,用不同的顏色區分,也知道在輪廓線里涂色,有的幼兒涂色慢,最后組成一組在美工區一起涂色。
科學教案 篇5
活動目標:
1、萌發幼兒對鏡子的好奇心,體驗鏡子游戲的快樂。
2、激發幼兒對光反射的興趣,產生探究的欲望,體驗發現的樂趣。
活動準備:小鏡子、不銹鋼勺子。
活動過程
一、導入 教師拿一個小鏡子照來照去,激發幼兒的好奇心。
小鏡子真好玩,你們想不想玩?我們一起來玩一玩鏡子吧!
二、幼兒玩鏡子
1、你是怎樣玩的鏡子?發現了什么?
小結:鏡子可以找照出影子來,利用鏡子,你不轉頭就可以看見身體后面的小朋友。
2、有的小朋友在陽光下玩鏡子
(1)陽光下,你發現了什么?
(2)墻上為什么會有光斑?
(鏡子將陽光反射到墻上就產生了光影。)
(3)墻上的光影會動嗎?你是怎樣讓它動的?
(光影隨鏡子的'晃動而晃動。)小結:在陽光下,鏡子可以在墻上產生光影,還能讓光影移動到想讓它到的地方。
3、玩互相"追逐"的游戲
(1)你們是怎樣玩"追逐"游戲的?
(2)怎樣才能跑的快點兒?
(3)請幼兒嘗試。
小結:"追逐"太好玩了,你的心理有什么感覺?
三、勺子"哈哈鏡"
1、生活中還有哪些東西像鏡子一樣,能照出影像來?(幼兒討論)
2、根據幼兒的表述,重點引導幼兒說說用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東西有什么不同
(1)你在勺子的什么地方看到了自己?是什么樣子?(原來勺子里也有個哈哈鏡)。
(2)勺子的凹面、凸面和勺柄照出的影像一樣嗎?有什么不同?
(3)從勺子里的哈哈鏡看到的自己與鏡子里的一樣嗎?為什么?
小結:勺子的凹面與凸面對光反射的不同,等幼兒進一步探究其中的奧妙。
四、鏡子真好玩
1、帶領幼兒到室外,借助陽光玩鏡子,探究光的折射。
2、請幼兒互相說說在鏡子里看見了什么?
3、幼兒在玩鏡子中結束活動。
科學教案 篇6
一、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金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并能用語言簡單的描述出來。
2、嘗試用動作和表情模仿金魚游泳或者吃食的樣子。
3、引導幼兒愿意照料金魚,體驗飼養金魚的樂趣。
二、活動準備
1、裝有金魚的浴缸一個
2、金魚魚食若干
三、活動過程
1、教師將裝有金魚的透明玻璃缸以及魚食投放至科學區。
2、教師組織幼兒有序的進入活動區,請幼兒自由觀察并暢所欲言。教師可在一旁做必要的引導。
(1)請你們仔細看看魚缸中的金魚都有哪些顏色?
(2)看看金魚的頭上有什么?它是什么樣子的?
(3)金魚身上一片一片的東西叫什么?
(4)金魚的身體后面是什么呢?看看金魚的尾巴像什么?
(5)你們猜猜金魚它是靠什么來游動的?
(下一頁:活動延伸和活動總結)
(6)說說金魚喜歡住在哪里?
3、教師組織幼兒為夏金玉投擲食物,注意觀察、模仿小金魚吃食物的樣子。
(1)老師請小朋友們來模仿一下小金魚吃食物時是什么樣子的?(嘴巴一張一合)
(2)小朋友們,小金魚吃飯就像我們小朋友吃飯一樣,吃多了肚子會不舒服,吃飽了之后老師和媽媽就不給小朋友吃了,所以小金魚也不能頻繁的給它東西吃,不然是會肚子疼得哦!
4、請幼兒根據教師的講解,與周圍同伴自由討論小金魚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習性,教師可在一旁傾聽指導。
四、活動延伸
請班級幼兒輪流來做“小金魚飼養員”,每天到自然角為金魚投食,體驗其中的快樂,獲取成就感。
五、活動總結
本次活動幼兒的興趣都很大,主要還是通過觀察小金魚的樣子感受金魚的可愛,激發幼兒愛護小動物的.情感。很多幼兒在觀察時都能愉快回答老師提出的疑問,知道金魚頭上有兩只圓圓的眼睛和一張嘴巴,金魚和其他的魚類都是一樣靠魚腮來呼吸的,金魚的身體上有魚鱗,可以保護自己不受到傷害。
通過在區角的觀察中會發現,金魚還有一條又大又長的尾巴,幫助它在游動時控制前進的方向。除了尾巴還要靠魚鰭才能快樂生活,當然還要幼兒明白,金魚喜歡生活在清水中,所以在家養的金魚一定要常常換水,保持良好的水質環境金魚才會更加的開心哦!
科學教案 篇7
教材分析:
傳聲筒是來自于幼兒生活中的探索內容,是幼兒既感到熟悉又有探索興趣的玩具。本次活動的開展就是借助這一幼兒感興趣又具有一定探索價值的材料,在開放式的活動環境中來激發小班幼兒大膽提問的意識。
教學目標:
1、對傳聲筒產生興趣,喜歡參與探索,能大膽地提問。
2、知道傳聲筒的名稱及玩法,學習與同伴合作活動。
教學準備:
1、自制各色長短不一的傳聲筒16根(空心的和塞有布條的各半),放置于活動室中。
2、擬人化的“小問號”符號一個。
3、幼兒的問題記錄紙一大張。
教學過程:
(一)引題激趣:
1、(出示傳聲筒):小朋友,你們看,這里有這么多的玩具,讓我們來玩一玩吧。
2、幼兒自由玩(多種玩法),教師觀察引導。
3、引導幼兒發現傳聲筒這一玩具,激發幼兒對傳聲筒產生興趣。
(二)幼兒自由玩傳聲筒,發現問題:
1、幼兒學習、交流傳聲筒的玩法。
你玩過傳聲筒嗎?它可以怎么玩?
2、幼兒自由玩傳聲筒,教師觀察指導。
(可引導幼兒相互交換傳聲筒玩)
3、引導幼兒提問:
傳聲筒好玩嗎?玩了傳聲筒,你想知道什么?(用擬人化的小問號來鼓勵孩子大膽提問)
在幼兒提出問題的同時,請配班老師在大記錄紙記錄下孩子們的
問題。
(三)活動的延伸:
小朋友們真能干,想出了這么多的問題,大家都是聰明的小問號。今天回家后我們可以問問爸爸媽媽,和爸爸媽媽一起動腦筋來解決,下次請你來當小博士告訴大家。
活動反思:
此次活動較之以前的小班科學活動有了很大的改變,打破了以往科學活動比較封閉的'傳統活動模式,讓孩子們在一個輕松、開放的環境中,在與材料不斷地互動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活動的成功之處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活動環境體現自由性。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打破了前兩次活動中請孩子們用小椅子圍坐成半圓形的傳統的活動模式,讓孩子們席地而坐自由地與同伴、老師一起玩,在這樣一個輕松、自由、開放、生活化的環境中,使孩子們對傳聲筒產生興趣,并大膽地提出自己的問題。從今天的活動來看,采用這樣開放的活動模式,我認為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孩子們所提出的問題也是比較多的。
2、活動內容凸現生活性。
此次活動內容是好玩的傳聲筒,它來源于幼兒的游戲活動,是幼兒既感到熟悉又有強烈的探究興趣的玩具。借助這一生活化、趣味化、又具有一定探索價值的材料,幼兒在活動中玩得開心,學得輕松。
3、活動過程呈現輕松性。
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改變以往孩子們統一的取放操作材料的環節,讓傳聲筒始終是拿在孩子們的手中,孩子們隨時可以去玩去發現,從而使孩子們在與材料不斷的互動中去發現問題,提出問題。
4、活動材料體現多樣性。
在材料提供上,我為孩子們準備了多種顏色、各種長短、空心的以及內塞布條的等傳聲筒,目的是在孩子們充分觀察、認識傳聲筒的基礎上,拓展他們提問的空間。
5、活動策略多樣性。
活動中,針對小班孩子的年齡特點,我采取了多種引導策略,如環境感染策略、材料提供策略、問題示范策略、形象物激勵策略、教師角色轉變策略等來激發孩子大膽地提問。在活動中,孩子們表現得非常積極,他們對傳聲筒的探索興趣很高,在不斷的玩中也發現了問題,并大膽地提出了自己的問題。
6、教師的角色轉變
在以往的活動中,我主要是以引導者、組織者的角色來進入活動并開展活動的,感覺與孩子們還是有一定的距離。在今天的活動中,我嘗試著以孩子們的玩伴這一角色進入活動,和孩子們一起玩,一起發現,讓孩子們感到我是他們的大朋友,從而進一步激發孩子的探索興趣,使孩子們能大膽地來提問。
活動建議:
1、如何在開放式的活動環境中更好地吸引孩子們注意力,把活動目標落到實處?
2、面對孩子的發現,教師采取怎樣的有效回應策略,幫助幼兒對經驗進行梳理和提升?
科學教案 篇8
活動設計背景
聲音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到處都可以聽見,讓幼兒了解聲音的多樣性,具有一定的教育價值,既符合幼兒的現實需要,又能激發幼兒的好奇心與求知欲。生活中各種聲音無處不在,動聽的聲音更是能吸引孩子的關注,激起幼兒強烈的好奇習與求知欲,我們便可利用這個興趣點,結合多種材料,讓幼兒親身體驗、探索并發現聲音的多樣性,并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目標
1.引導幼兒了解聲音是多種多樣的、不同的東西發出不同的聲音。
2.引導幼兒探索使物體發出聲音的多種方法,激發幼兒的探索欲望。
3.辨聽一些常聽到的聲音,區分樂音和噪音。
4.讓幼兒懂得學會做一個安靜聽話的乖寶寶。
5.激發幼兒對科學活動的興趣。
教學重點、難點
探索并發現聲音的多樣性,并區分樂音和噪音。
活動準備
為順利完成以上教學目標,我做了以下準備:
⒈帶錄下不同聲音以及樂音和噪音。
⒉供了多種物品,讓幼兒探索。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等。
⒊安靜的標志。
活動過程
一、首先以小猴子的謎語導入課題,目的'是讓幼兒說出耳朵的作用,可以聽聲音。
二、感知聲音:
⒈播放不同的聲音,幼兒辨聽并模仿這種聲音。
⒉讓幼兒利用自己的手、腳和口發出聲音。
⒊讓幼兒運用老師所準備的材料進行研究、探索。這一環節能激發幼兒主動參與的欲望,讓他們對聲音產生濃厚的興趣。
⒋讓幼兒知道悅耳動聽的聲音叫樂音;刺耳、難聽的聲音叫噪音。
⒌放錄音,幼兒聽樂音和噪音。
⒍讓幼兒了解噪音對我們是有危害的。說說怎樣減少噪音。
⒎認識了安靜的標志,并了解了安靜標志的用途。
8.教育幼兒做一個安靜聽話的乖寶寶。
三、活動延伸
幼兒動手制作安靜標志。
教學反思
我們的周圍充滿了各種自然的和人的聲音,聲音給我們傳遞意義豐富的各種信息,我們的生活離不開各種聲音。 我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及認知規律,遵循一定的教學理念,設計了這個嘗試性、操作性、探索性較強的科學活動《奇妙的聲音》,通過實施教學后,有好的地方,也有許多不足之處。
好的方面;
一、激發興趣,在愉快的氣氛中體驗成功的樂趣。
一節課的效果如何,應當首先關注學生學得如何。因為知識是不能傳遞的,教師傳遞的只是信息,知識必須通過學生的主動建構才能獲得。教師教學活動能否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促進學生對知識的主動建構是課堂教學成與敗的關鍵。整個活動中 ,我都以一些游戲來貫穿,有效的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積極性。
二、充分準備活動材料。
這節活動, 要求幼兒能自己嘗試得比較多。我為幼兒提供了多種材料,如:打擊樂器、書、紙、積木等等物品。由于活動材料準備得十分充分,從而為幼兒的探究活動提供了方便。材料的多樣性符合了不同幼兒的需求,尊重了幼兒的個性,開發了幼兒的思維。
三、開展科學探究活動,培養幼兒的科學素養。
這節課的教學以科學探究為主,注重幼兒主體地位 ,幼兒在整個學習活動中,能夠積極主動地參與學習,按照自己的方法從事各種探究活動,解決相關的實際問題,經歷一個動手、動腦、動口的操作過程, 使不同層次的幼兒獲得了不同的收獲, 幼兒自我探索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動手能力和分析能力也相應得到了提高。
不足之處;
一、在教學過程中, 讓幼兒運用多種方法和常見材料來“制造聲音“,教師一次性提問過多,在以后的教學中,提問要有目的,層層遞進。
二、在交流過程中幼兒的語言概括能力,組織能力欠缺,沒有很好的表達出來,幼兒學習積極性沒有很好的激發出來,這與我的駕馭課堂的能力有很大的關系,在幼兒說不出問題的時候,沒有恰當的給予引導,沒有及時的給出答案,沒有控制好教學尺度。
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我顯得很拘謹,沒有展現出創新能力,沒有發散幼兒的思維。有點放不開,在平時活動時,決不會出現這種現象的。
四、提高駕馭課堂能力,舉一反三,這是我今后教學中需要努力的方面。
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受益匪淺,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學到了不少的經驗,在以后的教學中,認真學習,不斷更新教育理念,認真備課,精心設計教案,備幼兒,備教法、學法,努力提高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體作用,培養幼兒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能力,充分拓展幼兒潛能,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科學教案 篇9
設計意圖
在角色游戲中,我發現孩子們對餐廳的游戲情有獨鐘,特別喜歡穿上廚師服,戴上廚師帽,模仿廚師的模樣大展身手。因此,我設計了中班科學活動《快樂的小廚師》。這一內容與幼兒的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其中涉及的各種工具均來源于幼兒的生活,如榨汁器、塑料刀、小勺等都是幼兒生活中常見、常用的工具,此次活動是建立在幼兒生活經驗的基礎上,利用身邊的事物作為科學探索的對象,有利于拓展幼兒的經驗和視野。
活動目標
1、對生活中的工具產生興趣,知道工具是我們的好幫手。
2、感知現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3、體驗勞動帶來的快樂。
活動準備
1、師生共同收集各種工具(榨汁器、小棒、刨子、塑料刀、勺子等),幼兒在收集工具的過程中已掌握各種工具的使用方法。
2、小碗、茶杯、簍子、面粉、水果若干。
3、錄像機、電腦、廚師服若干。
活動過程
一、布置任務,直接引出課題
提前布置游戲場景,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興趣。
師:我是廚師長,你們是一群快樂的小廚師。知道嗎?過幾天,我們要參加美食大賽。這一次,我想做一個很大很大的比薩餅去參加比賽。今天可要好好地練一練做比薩的本領呦!
二、介紹需要完成的任務及準備的工具
師:做比薩需要很多的配料,走!跟我一起到這邊來看一看都需要準備哪些配料呢?這兒有一號桌、二號桌、三號桌,我們先來看看桌上有什么?
師:一號桌請你們用小棒、榨汁器變出西瓜泥和西瓜汁。將西瓜汁倒在杯子里,西瓜泥倒在小碗里。二號桌請你們用塑料刀和刨子變出黃瓜絲。三號桌請你們用刨子和勺子變出蘋果醬。
三、幼兒操作并交流操作過程和結果
(一)提出第一次操作要求
1.幼兒比較兩種工具。
師:你們仔細想一想,你想用什么工具做什么事情呢?每張桌上都有兩種工具,你試好一種工具以后,還要試試另一種工具,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想好了,我們就把袖子卷一卷,干活去吧!(放音樂《加油干一遍》)
[第一次安排了兩次自主操作。讓幼兒嘗試用兩種工具做同樣的事情,要求幼兒試好一種工具以后,跟同桌的小廚師交換另一種工具,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回指導。(請配班老師幫忙攝像)
師:兩種工具你都試過了嗎?你發現哪種工具更方便?
3.請幼兒交流第一次操作過程和結果。
師:大家把小手擦一擦,把手里的活放下來休息一會兒吧!誰能告訴大家:你用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幼1:我用刨子刨了許多黃瓜絲。
幼2:我用塑料刀切了許多黃瓜絲。
幼3:我用小勺刮出了蘋果醬。
師:你們想知道別的小廚師是怎樣干活的嗎?那跟我一起來看看吧!(回放錄像小朋友觀看現場干活的情景)
師:這是誰呀?你來告訴大家,你用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
幼:我用榨汁器榨出了西瓜汁和西瓜泥。
師:你有沒有試試另一種工具小俸呢?你覺得哪種工具更方便?
幼:我用小棒試過了,我覺得榨汁器更方便。
(二)提出第二次操作要求
1.幼兒輪換探索材料。
師:這次要做的比薩餅特別大,你們準備的配料還不夠呢!等會兒請你們再去做一點。這次做的時候,你去試一試剛才沒做過的事情。如果你剛才在一號桌做事的,現在你可以到二號桌、三號桌去做做,桌上的兩種工具都要試一試,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好,現在就去試試吧!(請三四名幼兒講述)
第二次請小朋友去試一試剛才沒做過的事情。試一試,比一比,哪種工具更方便?通過操作,使幼兒感受科學探究的過程和方法,體驗發現的樂趣。]
2.幼兒自由操作,老師巡回指導。
了解幼兒操作水平,并對能力較弱的幼兒給予幫助。
3.幼兒和同伴自由交流自己的發現。
師:大家辛苦了!配料已經準備得差不多了,擦擦小手,帶上你們的工具到前面來休息休息吧!現在和你旁邊的小廚師說一說,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你覺得它方便嗎?(放音樂《加油干兩遍》)
4.請幼兒將自己的發現與大家分享,重點引導幼兒發現現代工具的便捷。
師:誰能告訴大家,你拿的是什么工具?做了什么事情?你覺得哪種工具用起來更方便?
四、將工具進行分類
請幼兒將方便和不方便的工具進行分類,并引導幼兒檢查分類結果。
師:請你們將你覺得方便的'工具送到紅顏色的籃子里,將不方便的工具送到藍顏色的籃子里。(幼兒按要求送各種工具)
師:以后小朋友在生活中用不同的工具去做同一件事情的時候,也要去比一比,試一試,看看哪些工具使用起來更方便。
[第三次的操作是讓幼兒將工具分類擺放,符合幼兒愛玩弄工具的特性,真正讓幼兒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五、制作并品嘗比薩
1.請幼兒用搟面杖搟面餅。
師:現在,配料已經準備好了,做比薩我們還需要準備一張面餅呢!面餅在哪兒呢?睜大你們的眼睛,看我怎樣把它變出來。變一變一變!大不大?我們還可以把它變得更大呢!瞧!搟面杖我已經給你們準備好了。每人拿一根,我們一起來加油干吧!(放音樂《加油干一遍》)
[從準備配料——搟面餅——制作比薩,幼兒參與了制作的全過程,體驗到成功的快樂。讓幼兒品嘗比薩,既是對他們付出辛勤勞動的一種肯定,也符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生理需求。]
2.制作比薩
師:哈哈!我們的大餅做好了!現在可以在面餅上撒上配料了。注意撤的時候要輕輕地,不要把配料堆在一起,面餅的每個地方都要撒上配料呦!
師:將你的搟面杖送過去,每人拿一把小勺過來,再將你剛才裝配料的碗拿過來,將里面的配料撤在面餅上吧!
3.烘烤品嘗比薩
師:現在,帶上我們的比薩,到幼兒園的大烤箱里去烤一烤,并嘗一嘗我們親手制作的比薩吧!
活動延伸
角色游戲中,開設比薩店,娃娃家等角色游戲區,讓幼兒在游戲中感知更多現代工具的方便、快捷。
【科學教案】相關文章:
科學教案教案科學教案05-16
科學教案【經典】07-25
[經典]科學教案07-20
(精選)科學教案07-27
科學教案【精選】07-31
科學教案(經典)08-06
【精選】科學教案09-28
(經典)科學教案10-01
科學教案[精選]08-15
科學教案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