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準備好一份教案,編寫教案有利于我們準確把握教材的重點與難點,進而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那么問題來了,教案應該怎么寫?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1
活動目標:
1.能把物體平均分成二分,知道整體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體。
2.樂意探索多種二等分四等分的方法,體驗解決問題的喜悅。
3.初步了解等分的概念,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活動準備:課件、各種圖形(心形、長方形、正方形、圓形、平行四邊形)。本袋(每袋8個本)。
教學過程:
1.利用故事引入、隨故事內容出示課件。
提問:故事中大黑和小黑為什么會讓狐貍大嬸幫忙分面包?
(他們要平分面包)結果怎么樣?(面包讓狐貍大嬸騙著吃了,哥倆只剩下一點點面包)
他們是不是兩只笨狗熊?假如請你幫忙,你怎樣分呢?
2.教師操作,二等分圓形,引出概念二等分。任意對邊折。
怎樣驗證圓形二等分?折好后完全重疊。說明兩份一樣大。
(課件講解,實物展示。)
引出概念:把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就叫圖形的二等分。
小結:詳細說明整體與部分的關系。
分出來的一份和原來的相比哪個大?哪個小?幼兒講述,然后老師演證。
出示兩個一樣大的半圓形和一個完整的圓形,重疊比較得出結論: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3.教師操作,四等分圓形,引出概念四等分。
兩只小熊如果把看到的干面包分成四份,每人吃一份在留一份,怎么分呢?教師用圓形紙操作,說明兩次對齊折疊的操作方法。
(課件講解,實物展示。)
小結:觀察分開的和整體的關系。
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4.出示正方形,引導幼兒思考并操作把正方形進行二等分、四等分。
圓形的面包我們會二等分、四等分了,如果大黑和小黑看到的是方形的餅干,你能幫他們二等分、四等分么?給發圖形幼兒操作探索,教師觀察指導。提問“你是怎么分的?”幼兒操作后,課件展示各種分法。
小結: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叫四等分,分后的每一份都比原來的小。
5.指導幼兒分組用折疊的方法進行三角形、心形二等分,長方形、平行四邊形四等分,并觀察講述。
圓形和正方形可以二等分四等分,那么如果我們用長方形、菱形、心形、三角形能不能二等分四等分?今天,老師給小朋友準備了好多材料,小朋友自己動手分分看,要怎樣才能把它們進行二等分和四等分,有幾種分法?然后告訴老師和小朋友你是怎樣分的?
(兩組二等分,兩組四等分)
談話后小結:生活中很多東西可以直接等分,如布、面包、蘋果等,有很多東西可以按數量如糖塊、書本、衣服、椅子等,很多東西按重量分白糖、米、面、肉,還有很多東西按容積分如水、油、牛奶等。
6.啟發指導幼兒用剛剛學習的`二等分四等分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分本。
生活中很多用品是不能切開、截斷分的,椅子截斷就不能用了,毛巾剪開就壞了,那這樣的物品我們怎么等分呢?可以按物品的數量、物品的重量來進行等分老師給每個小朋友都準備了一袋本,(出示準備好的本)想一想按數量怎么等分呢?啟發:你手中的本分給兩個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幾個本?你手中的本分給四哥小朋友,怎么分?每人多少個本?
7.拋出問題,結束活動。
如果老師再多給你一個本,請你把都分給三個小朋友,怎么分呢?這節課我們就上到這,下節課我們學習三等分。現在跟園長老師們說“再見”。
活動延伸:
如果老師給你一杯水,請你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分?如果給你一大碗的面,要把它分成相同的兩份或四份,怎樣分?
教學反思:
折紙是幼兒最喜歡的活動。這節課我通過讓幼兒把圓形,正方形,長方形折成相等兩份,四份,再把折好的紙剪一剪,比一比,再拼一拼,讓幼兒在折、剪、比、拼這些操作活動中,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2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活動準備
1.課件-找展開的圖
2.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教學具圖片
活動過程
一、情景導入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小熊)
2.以手偶表演
提問:小熊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
小熊: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大熊一起來分享,
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
(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小熊: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
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正方形的。)
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面包片幫小熊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二、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
1.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
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2.教師小結。
(1)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
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三、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展示幼兒作業單
請幼兒來說一說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是怎樣知道它們是一樣大的。
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3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能力目標: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發散點: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于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面包片幫平平姐姐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教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教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教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教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為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注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為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后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并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4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4、培養幼兒比較和判斷的能力。
5、讓幼兒學習簡單的數學題目。
發散點:
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
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于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面包片幫平平姐姐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為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注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為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后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并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二等分是大班關于“等分”的重要內容,把一份整體分成相同的兩份就叫做二等分。
二等分的運用很多,可以涉及到面積、長短、數量、體積等方面的二等分。平時孩子們也分點心、分玩具、分學習用品等,但有時會因分得不公平而找老師。可見,對于二等分有一定的生活經驗,但不能準確地、科學地認識此概念。本節活動重點探索圖形面積的二等分,通過游戲“疊疊樂”幫助幼兒獲得二等分的初步概念,同時通過實踐操作、交流分享的形式,鼓勵幼兒嘗試對正方形、長方形二等分進行多種分法,鞏固建立二等分概念的同時,發展其觀察、比較、判斷的能力,體驗數學操作活動的樂趣。
在活動導入環節,選取生活材料疊一疊,也是為了孩子能遷移生活經驗,并初步了解二等分。但由于材料的層次性,所以我們又在材料中添加了圖形——圓,也是為了能讓孩子從生活經驗逐步轉入到教學內容中來,讓孩子明白二等分的含義,從而進入下一個環節,探索正方形、長方形的多種分法。
在磨課的過程中,我看到了選取差異資源對本次活動的重要性。比如在第一環節中,當我初次投入生活材料時,我發現了孩子的疊一疊的經驗受生活經驗的影響很大,會疊成多份。這時,在交流樣本的過程中,除了交流正確的資源,象這樣的錯誤樣本就是對孩子經驗的一個延伸和鞏固,讓他進一步了解游戲規則,并在同伴樣本中學習經驗,在自己樣本中學會糾錯。
在第二探索環節中,我認為讓孩子嘗試多種分法,首先得激發孩子探索的欲望。在插板的設計上,我們盡量將所有分法想到,并加長了插板長度,讓孩子在嘗試的過程中,首先不受到學具的影響,能大膽嘗試。在孩子探索結束后,交流又是關鍵,因為孩子全部從生活經驗遷移到圖形上來了,他遷移得怎么樣,就只能看他的操作結果。在交流中,我第一個找的是半錯誤樣本,孩子能給正方形找出兩種方法,可是他又繼續以同樣的方法二等分,只是調整了擺放的位置。這說明孩子理解了二等分,但是不知道二等分含義,為什么這么做,所以活動的主要核心就被我破壞了。我認為我應當先找正確資源,讓孩子知道有這樣的分法,再在接下來的樣本中,追尋,這樣兩份一樣了嗎?讓孩子在正確中尋找經驗,在錯誤中吸取經驗。從而才能進一步延伸到生活經驗中來,并進行運用。
二等分是一個抽象的概念。在生活中常用到二等分,如分蛋糕,分飲料等,可是絕對的等分在生活中又是比較少見,所以如果能讓孩子在游戲情境中理解二等分,并學會運用,那便是活動的價值所體現了。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5
設計意圖:
根據幼兒生活中出現的等分的問題,如:吃午點,還剩了10個小西紅柿,有兩個孩子們吃,讓他們兩個自己分,一人一半;或在美工區活動時孩子們分紙等問題,展開了此次的活動。
活動目標:
1、認知目標:理解二等分的含義,學習二等分的方法。
2、操作目標:通過操作探索出不同的方法給圖形二等分,體驗等分中的包含關系、等量關系。
3、能力目標:探索對不同圖形進行二等分。
發散點:運用不同的等分線對圖形進行等分。
活動準備:正方形彩色紙片若干、多項操作學具、棋盤若干,記錄單,剪刀,鉛筆、手偶
活動過程:
(一)等分圖形
1、以情景引入。結合大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創設了這個問題情境,吸引幼兒參與活動的同時,也能夠更加生活化地展現生活的數學,更加易于幼兒的理解。
(1)出示手偶:"你們看誰來了?"幼兒:"是平平姐姐。"
(2)以手偶表演,教師問:"平平姐姐今天怎么不高興了,有什么煩惱嗎?"平平(教師扮):"今天早上吃早點,我發現只有一片面包片了,可是我要和盈盈一起來分享,小朋友,你們快幫我想想我該怎么辦呢?"
(3)教師:"誰想到好辦法了?"幼兒:"把面包片分成兩份不就行了嗎!"
(4)平平(教師扮):"可是分完了會有大有小,怎么辦?"
(5)教師出示正方形的彩色紙片,提問:"面包片是什么形狀的?"幼兒:"正方形的。"教師:"那我們就用正方形的紙來代替面包片幫平平姐姐來分成兩塊一樣大的!"
2、提供幼兒正方形紙和剪刀,請幼兒操作。提供給幼兒嘗試的機會,驗證自己的想法,并可以不受限制地嘗試各種二等分的方法,用剪刀將其剪開的方法便于幼兒驗證兩部分是否相等。
3、小結:
(1)教師:"你把正方形分成了幾塊什么形狀,你是怎樣分的?"
(2)教師:"有幾種分的方法"(對角和對邊折)
(3)教師:"怎樣證明這兩塊一樣大呢?"(比一比)
(4)教師:"怎樣分才能一樣大呢?"
(5)教師于幼兒共同總結:只要找到了中心線,就可以將一個分成兩個一樣大的。進一步引導幼兒掌握二等分的關鍵要點。
(二)運用學具進一步探索。
只用紙來等分,以現階段幼兒的年齡特點所致,比較精確的二等分方法只有對角和對邊折兩種,運用學具,抓住學具有洞洞點的特點,可以讓幼兒進一步嘗試以各種折線為中心線進行正方形的二等分,并且能夠保證精確性。促進幼兒發散性思維的發展,是幼兒在明確等分要求的基礎上自由地嘗試二等分的多種方法。此環節更加注重幼兒的創造性和獨特性,同時滲透了做一件事情可以有多種方法解決的道理。
1、教師:"你們用了兩種辦法,還有沒有更多的方法呢?"
2、請幼兒運用學具進行嘗試,并準確找到不同形狀的`中心線,探索檢驗的方法。檢驗能夠證明所分的兩部分是一樣大的,檢驗的方法并不是單一的,為幼兒投放了與一塊學具板相同的作業單的目的就是能夠在記錄等分方法的同時,還可以剪開記錄后的作業單進行比較證明。除此方法還可以比較等分線兩側的洞洞子每排數量是否相同等方法。
3、幼兒分組操作,教師針對尋找不同的中心線以及檢查的辦法進行指導,并引導幼兒記錄、檢驗。
4、小結:展示幼兒作業單,誰來說一說你用了什么方法進行了等分,你是怎樣指導它們是一樣大的。請幼兒將有創新的分法介紹給其他的幼兒,并展示不同檢驗相等的方法。讓幼兒能夠有交流展示的機會,并且結合大班幼兒集體學習的特點,鼓勵幼兒創新。
活動反思:
在活動中通過操作、探索、觀察、比較,掌握二等分的方法,在學習和探索中引導幼兒由淺入深,學習從不同角度、不同方向思考問題,能通過觀察、比較、類推、遷移等方法解決簡單的數學問題,培養幼兒對數學活動的興趣。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6
活動目標:
1.學習將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兩份、四份。
2.探索物體等分的多種方法,激發對等分的興趣。
3.發展觀察能力、比較能力。
4.引發幼兒學習圖形的興趣。
5.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課件、剪刀、 圖形紙(圓形、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
活動重難點:
重點:學習二等分和四等分難點:通過操作引導幼兒探索等分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復習圖形師:今天,老師帶來了一些圖形,我們小朋友看看都有什么?
二、幼兒學習二等分 (幼兒演示操作)
1.啟發幼兒想辦法將圓形的紙片進行二等分并驗證分出的兩份一樣大,理解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
師:今天老師想考考小朋友,動腦筋把圓形分成兩份,分出來的兩份要一樣大,你們愿意試試嗎?你們是怎么分的?分出的兩份一樣大嗎?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多少?分出來的兩份合起來會怎么樣?
教師小結:分出的每一份是原來的一半。二等分就是把一個物體分成相等的二份。把分開的兩份合起來會變成原來的圖形。
教師小結課件演示:把一個物體平均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二等分。
2.幼兒嘗試將長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進行二等分。
三、幼兒學習將圖形進行四等分一個圖形不僅可以進行二等分,還可以進行四等分,就是是一個圖形分成一樣大的`四份,小朋友拿一個圓形試一試1.幼兒動手操作,老師巡回指導,引導小朋友們相互討論。
2.幼兒反饋嘗試的結果。提問剛才小朋友都動手把各種圖形分成了相同的四份,請小朋友說說,你是怎樣分的?
四、活動結束師:小朋友們今天很厲害,學會了二等分和四等分,我們以后還可以進行更難的等分活動。
教學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7
一、活動目標
1.借助四季花圃設計活動,引導幼兒學習將物體分成兩份和四份。
2.探索各種圖形四等分的方法,激發幼兒對數學的學習興趣。
3.通過種花的活動體驗園丁的辛勤勞動,培養幼兒綠化意識。
二、活動準備
正方形花壇圖片一張,長方形、圓形、橢圓形各種形狀花壇卡片若干;剪刀;膠水
三、活動過程
(一)圖片導入,引出話題
1. 出示迎春花、荷花、菊花、梅花四季典型的花圖片。
師:這里有一些是特定季節的花朵,你能說說它們是在哪個季節開花的嗎?
2.在教師的示范下,幼兒在白紙上繪畫這四種花,并剪下。
(二)實例操作,理解知識
1. 出示正方形的花壇。
師:裴老師家的小院子里要建造一座小花壇,準備種上剛才的那四種花,小朋友請你們幫我想一個辦法,在這個花壇里種上四種花卉,并且讓每種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樣多呢?(幼兒自由發言)
2.教師小結:要把正方形的花壇分割成大小相同的4塊,才能保證四季的花卉所占的地方一樣大。
3.師:觀察一下這個正方形的花壇,怎樣才能把它平均分成大小相同的四塊呢?你是怎么分的?還有沒有其他小朋友有不一樣的分法?
4.教師小結:用對折的方法,先把正方形二等分,然后再對折一下,就能得到四塊形狀、大小都一樣的花壇了。
5.師:小朋友,我們來想一下,在我們的生活中,你在哪些地方還用過對折的方法?(整理跳繩、折疊小手帕等)
(三)問題拓展,升華課堂
1.出示各種形狀的紙(長方形、圓、橢圓)。帶著幼兒再次認識一些這些圖形。
2.師:花園里還有許多各種各樣形狀的花壇,都要種上四季花卉,請你們試著把花壇分成大小不一樣的4塊。
3.布置任務,幼兒從三種圖形中任選一種自己喜歡形狀的花壇進行等分活動。
4.完成任務,交流挑戰成果:
(1)誰分的.是長方形花壇?你是怎么分的?還有其他方法嗎?
(2)圓形花壇怎么才能平均分成4塊呢?你是用什么辦法分的?
(3)橢圓形花壇的分法和哪種形狀的分法是一樣的?
5.幼兒將課堂開始時畫的花粘貼在花壇上。
(四)延伸活動
1.想一想,三角形的花壇能分成4塊同樣大小的花壇嗎?怎么分呢?
四、活動反思
理解二等分,四等分的概念,真正做到了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玩,不經意地學到了知識,鍛煉了幼兒的動手操作能力,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8
活動目標:
1、通過嘗試性的操作活動,學習將一個整體分成相等的兩份,感知整體和部分的關系。
2、愿意參與討論活動,探索不同材料的二等分方法。
3、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觀察力、判斷力及動手操作能力。
5、引導幼兒積極與材料互動,體驗數學活動的樂趣。
活動準備:
1、分別在兩塊黑板上布置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及它們的大盤子。
2、長方形、正方形、圓形、橢圓形彩色紙若干,剪刀人手一把。
3、每人一份食物:飲料、糖果、花生、方形面包片、豆腐干、干果。
4、人手一套工具:兩個小盤子、兩個小量杯、紙條、線、尺、餐刀。
活動過程:
一、導入活動,引起幼兒的興趣。
師:熊媽媽有兩個孩子,一個叫小熊寶寶,另外一個是小熊
貝貝,這一天熊媽媽買了一些各種口味的餅干,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吵著要吃到每種口味的餅干,這可難住了熊媽媽,怎么辦呢?
二、第一次嘗試:二等分長方形
1、請幼兒嘗試將長方形分成一樣大的兩份。
師:現在請小朋友試一試,看能用什么方法把長方形的餅干
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好嗎?
2、幼兒嘗試操作,將長方形二等分,教師巡回觀察幼兒
的操作,鼓勵幼兒想想有幾種分法。
3、嘗試操作后提問
(1)師:請XX小朋友告訴大家,你是怎么分的?
怎么知道分出來的兩份是一樣大的?根據幼兒的回答教師邊操作課件邊提問:原來長方形的餅干和現在分出來的一份餅干,誰大誰小?
(2)小結:像這樣把一件東西分成一樣大的兩份叫
做二等分,二等分后的每一份都是一樣大的。而且每一份都比原來的整體小,整體比部分大。
4、師:現在我們把二等分后的餅干分別送給小熊寶寶和小熊貝貝吧!(幼兒把分好的餅干分別放進寶寶和貝貝的大盤子)
三、第二次嘗試:二等分正方形、圓形、橢圓形
1、熊媽媽這里還有許多各種形狀的餅干要分給寶寶和
貝貝,你們愿意再來幫熊媽媽分一分嗎?記住要二等分噢,不然寶寶和貝貝會不高興的。
2、幼兒自由選擇圖形進行二等分操作
3、幼兒將各種形狀二等分后,貼到寶寶和貝貝的盤中。
四、第三次嘗試:實物二等分
1、師:為了感謝小朋友,熊媽媽為小朋友準備了好多好吃
的東西,有、面包、豆腐干、花生、糖果、飲料……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們分成相等的兩份呢?
2、師帶領幼兒集體觀察、交流:你分的是什么?使用什
么方法來分的?(用了什么工具)分得對嗎?為什么?有不同的方法嗎?哪個方法更好?為什么?
五、師:現在讓我們拿著自己二等分后的食物一起回教室和你的好朋友一起分享吧!
活動反思:
在我園“園本教研”中,我有幸參加了“一課多研”活動,我把大班的“二等分”這一活動經過了“設計-教學-再設計-再教學”,其中自己也經歷了不斷的反思。
在數學活動中,幼兒是通過活動、通過與材料的相互作用,發現和建構數學關系的,教師設計的材料是否適宜直接關系到幼兒的操作興趣,探索效果也直接影響教育目標的達成。
1、緊扣活動目標,遵循數學知識內部的邏輯規律操作
材料的特點以及由這些特點規定的活動方式往往決定幼兒能獲得什么樣的學習經驗,獲得哪些方面的發展,所以“操作材料應暗含幼兒通過操作能夠達到適宜的教育目標的內容。”在第一次設計的二等分圖形材料,請幼兒幫忙分窗紙,通過這樣的操作,幼兒能將材料分成兩份,但目的性很不強,對于相等的兩份概念不清,整體與部分也難搞懂,貼的窗花較為凌亂,所以在設計操作材料時,教師要從目標出發,把教育意圖和要求融入到每一種材料中,充分挖掘材料的潛在價值,發揮其最大的功效,如在第三次設計的方案中,把圖形材料設計成餅干及設置的給熊哥倆分餅干的.情境,幼兒把二等分的概念深入理解后,把餅干整整齊齊的分別置于兩個盤中。
2、滿足不同發展水平幼兒的操作需要操作材料的難易度應適中,既不能讓幼兒輕而易舉地得到答案又不能使幼兒覺得太難,失去操作興趣。
在活動中,提供的材料難度應層層遞進,由簡到難,在“二等分”這一活動中由讓幼兒嘗試多種方法二等分一個圖形——用多種方法二等分其他圖形——二等分不同實物。
由于同一年齡班的幼兒的發展水平并不平衡,所以應從不同幼兒的發展水平及“最近發展區”出發,允許他們從不同的起點,按不同的發展速度選擇操作材料,逐步達到目標。
3、要多樣化
操作材料的多樣化有利于幼兒獨立思考,相互學習,獲得更多的信息,在活動中,我為幼兒提供的實物,準備了顆粒狀態的、液體狀態的、固體形態的,這些材料難易程度不同,供不同幼兒選擇,幼兒也可選擇不同的材料。
另外,數學知識存在一定聯系,在設計操作材料時,我提供幼兒的測量工具,以激發幼兒回憶先前的學習經驗,調動幼兒的操作經驗,促進了學習能力的遷移。
【大班數學正方形二等分教案】相關文章:
大班《二等分、四等分》數學教案10-18
大班數學優質課教案《正方形二等分》含反思08-22
大班數學等分教案04-01
大班數學《等分》教案02-12
大班數學二等分四等分教案03-30
《二等分四等分》大班數學教案10-12
大班數學二等分教案03-20
大班數學教案二等分03-24
《二等分》大班數學教案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