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和比例的教案
在教學工作者開展教學活動前,通常需要用到教案來輔助教學,借助教案可以讓教學工作更科學化。快來參考教案是怎么寫的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比和比例的教案,歡迎閱讀與收藏。
比和比例的教案1
教學目標:
1、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象特征,并能根據圖象解決相關簡單問題。
2、通過練習,鞏固對正比例意義的認識。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初步滲透函數思想。
重點難點:
能根據數量關系式或圖象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
教學準備:
投影儀。
教學過程:
一、新課講授
教學第46頁內容。
教師出示表格(見書),依據表中的數據描點。(見書)
師: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生: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看圖回答問題
①如果鉛筆的數量是7支,那么鉛筆的總價是多少?②總價是4、0的鉛筆,數量是多少?③鉛筆的數量是3支,那么鉛筆的總價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它們是否在同一直線上?
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組織學生分小組匯報,學生匯報時可能會說出
①正比例關系的圖象是一條經過原點的直線。
②利用正比例圖象不用計算,可以由一個量的值,直接找到對應的另一個量的值。
二、練習講授
1、基本練習。
(1)投影出示教材第49頁第1題。
教師引導學生回顧正比例的意義及判斷是否成正比例的方法。學生獨立完成練習。
教師要求學生從兩個方面說明為什么成正比例。
a、電是隨著用電量的增加而增加;
b、電費與用電量的比值總是相等的.。
師生共同訂正。
(2)投影出示:一列火車1小時行駛90km,2小時行駛180km,3小時行駛270km,4小時行駛360km,5小時行駛450km,6小時行駛540km,7小時行駛630km,8小時行駛720km……
①出示下表,填表。
一列火車行駛的時間和路程
②填表并思考發現了什么?
③教師點撥:隨著時間的變化,路程也在變化,我們就說時間和路程是兩種相關聯的量。(板書:兩種相關聯的量)
④教師:根據計算你們發現了什么?指出: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固定不變,在數學上叫做一定。
⑤用式子表示它們的關系:路程÷時間=速度(一定)。
教師:上節課,我們學習了成正比例的量,下面我們繼續學習和練習。
2、指導練習。
(1)完成教材第49頁第2題。
(2)完成教材第49頁第3題,先由學生獨立做,后由老師抽查。在抽查第(1)小題時,多讓不同的學生回答。做第(2)小題時應多讓學生們交流。第(3)小題匯報時要求說出,你是怎樣估計的,上臺在投影儀上展示估計的思維過程。
(3)解決教材49頁第4題:
①投影出示書中的表格,引導學生觀察表中的數據。
②組織學生在小組中合作探究。
a、動手畫一畫,指名匯報圖象特點。
b、組織學生說一說,相互交流。
提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正比例,先要判斷它們是不是相關聯的量,再判斷它們的比值是否一定。
三、課堂作業
1、根據x和y成正比例關系,填寫表中的空格。
2、看圖回答問題。
(1)在這一過程中,哪個量沒變?
(2)路程和時間有什么關系?
(3)不計算,從圖中看出4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4)7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課堂小結:
教師:判斷兩個相關聯的量成正比例的三個要素是什么?
通過這節課的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課后作業:
完成練習冊中本課時的練習。
板書設計:
正比例圖像
圖像:一條過原點的直線。
比和比例的教案2
1、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成正比例的量
教學目標:
1.使學生理解正比例的意義,會正確判斷成正比例的量。
2.使學生了解表示成正比例的量的圖像特征,并能根據圖像解決有關簡單問題。
教學重點:正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個量是否成正比例的關系。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在現實生活中,我們常常遇到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其中一種量變化,另一種量也隨著變化,你以舉出一些這樣的例子嗎?
在教師的此導下,學生會舉出一些簡單的例子,如:
(1)班級人數多了,課桌椅的數量也變多了;人數少了,課桌椅也少了。
(2)送來的牛奶包數多了,牛奶的總質量也多了;包數少了,總質量也少了。
(3)上學時,去的速度快了,時間用少了;速度慢了,時間用多了。
(4)排隊時,每行人數少了,行數就多了;每行人數多了。行數就少了。
2.這種變化的量有什么規律?存在什么關系呢?今天,我們首先來學習成正比例的量。板書: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索新知
1.教學例1
(1)出示例題情境圖。
問:你看到了什么?
生:杯子是相同的。杯中水的高度不同,水的體積也不同,高度越高體積越大;高度越低,體積越小。
(2)出示表格。
高度/㎝24681012
體積/㎝350100150200250300
底面積/㎝2
問:你有什么發現?
學生不難發現:杯子的底面積不變,是25㎝2。
板書:
教師:體積與高度的比值一定。
(2)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①在這一基礎上,教師明確說明正比例的意義。
因為杯子的底面積一定,所以水的體積隨著高度的變化而變化。水的高度增加,體積也相應增加,水的高度降低,體積也相應減少,而且水的體積和高度的比值一定。
板書出示:像這樣,兩種相關聯的量,一種量變化,另一種子量也隨著變化,如果這兩種量中相對應的兩個數的'比值一定,這兩種理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們的關系叫做正比例關系。
②學生讀一讀,說一說你是怎么理解正比例關系的。
要求學生把握三個要素:
第一,兩種相關聯的量;
第二,其中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減少。
第三,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3)用字母表示。
如果用字母x和y表示兩種相關聯的量,用k表示它們的比值(一定),比例關系可以用正的式子表示:
(4)想一想:
師:生活中還有哪些成正比例的量?
學生舉例說明。如:
長方形的寬一定,面積和長成正比例。
每袋牛奶質量一定,牛奶袋數和總質量成正比例。
衣服的單價一不定期,購買衣服的數量和應付錢數成正比例。
地磚的面積一定,教室地板面積和地磚塊數成正比例。
2.教學例2。
(1)出示表格(見書)
(2)依據下表中的數據描點。(見書)
(3)從圖中你發現了什么?
這些點都在同一條直線上。
(4)看圖回答問題。
①如果杯中水的高度是7㎝,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
生:175㎝3。
②體積是225㎝3的水,杯里水面高度是多少?
生:9㎝。
③杯中水的高度是14㎝,那么水的體積是多少?描出這一對應的點是否在直線上?
生:水的體積是350㎝3,相對應的點一定在這條直線上。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有什么體會?
通過交流使學生了解成正比例量的圖像特往。
3.做一做。
過程要求:
(1)讀一讀表中的數據,寫出幾組路程和時間的比,說一說比值表示什么?
比值表示每小時行駛多少千米。
(2)表中的路程和時間成正比例嗎?為什么?
成正比例。理由:
①路程隨著時間的變化而變化;
②時間增加,路程也增加,時間減少,路程也隨著減少;
③種程和時間的比值(速度)一定。
(3)在圖中描出表示路程和時間的點,并連接起來。有什么發現?所描的點在一條直線上。
(4)行駛120km大約要用多少時間?
(5)你還能提出什么問題?
4.課堂小結
說一說成正比例關系的量的變化特征。
三、鞏固練習
完成課文練習七第1~5題。
2、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內容:成反比例的量
教學目標:
1.經歷探索兩種相關聯的量的變化情況過程,發現規律,理解反比例的意義。
2.根據反比例的意義,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重點:反比例的意義。
教學難點:正確判斷兩種量是否成反比例。
教學過程:
一導入新課
1.讓學生說一說成正比例的兩種量的變化規律。
回答要點:
(1)兩種相關聯的量;
(2)一個量增加,另一個量也相應增加;一個量減少,另一個量也相應減少;
(3)兩個量的比值一定。
2.舉例說明。
如:每袋大米質量相同,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
理由:
(1)每袋大米質量一定,大米的總質量隨著袋數的變化而變化;
(2)大米的袋數增加,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增加,大米的袋數
減少,大米的總質量也相應減少;
(3)總質量與袋數的比值一定。
所以,大米的袋數與總質量成正比例。
板書:
3.揭示課題。
今天,我們一起來學習反比例。兩種量是什么樣的關系時,這兩種量成反比例呢?
板書課題:成反比例的量
【比和比例的教案】相關文章:
《比和比例》數學教案 比與比例的教案02-20
“比和比例”的教案加旁注12-16
比和比例的教案15篇05-10
《比和比例》網絡助學教案12-16
數學教案-比和比例09-29
比和比例09-29
比例和比例尺09-29
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教案(精選12篇)10-19
數學教案-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較0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