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備課」勢能教案(2011.3.14 版)
勢能教案 一.學習目標。 1.知識與技能 初步知道勢能的概念。 知道什么是重力勢能 知道什么是彈性勢能及影響勢能大小的因素。 2.過程與方法 經歷勢能概念的形成過程,認識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通過觀察生活中有關勢能的實例,感受生活與物理之間的聯系,認識物體具有勢能的利弊。 二.教學重點與難點。 重點: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難點:勢能概念的形成 三.教學準備 多媒體,小球,海綿 四.教學過程 教學內容 教師行為 學生行為 教學說明 1. 引入: 日本地震釋放大量能量 問:什么是能量? 開發思維 2. 能量 展示榔頭敲釘子。 問:是否有能量? 問:你是如何判斷的? 什么物體具有能量呢? 想一想,在這個過程中榔頭是否受到了什么力? 且在這個方向上移動了一段距離。 復習:什么是做功? 引出能量概念。 有。 因為釘子進去了。 手的力 榔頭對釘子做功了 通過榔頭敲釘子的現象得出能夠對其他物體做功的物體具有能量。 3. 重力勢能 拿出小木塊。 放在桌上的木塊是否具有能量? 假設桌子沒有了,木塊會發生什么? 是否對地板做功? 木塊是具有能量的。但它具有的是一種潛在的能量。我們把這種潛在的能量叫做勢能。 向下落受到的是什么力? 這就叫做重力勢能。 物體要受到重力下落就必須有一定的高度。 所以物體出于某一高度時所具有的勢能被稱為重力勢能。 互動:一個小球從半空落下落到桌上。半空中是否具有勢能? 在桌上是否具有勢能? 再落到地面上,到地上后是否還具有勢能? 互動2:一個小球從空中落下,落到沙坑中。空中的時候具有勢能嗎?沙坑中呢? 總結:物體處于某一高度時所具有的能量叫勢能。 有 或 無 下落 有 重力 通過木塊落下能對地面做功得知有一種潛在的能量。 4. 影響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 如果一個小球自空中落下,使沙坑下沉了1cm。 有什么方法使能使沙坑下陷得更多? 控制變量法 相同高度不同質量 相同質量不同高度。 互動3:一個同學將一本字典和一本物理書舉高放在同一高度,另一個同學雙手在下面接住小球。哪個手會感覺明顯?說明了什么? 討論 質量,高度 通過控制變量法了解影響重力勢能打下的因素 5. 彈性勢能 問:想一想,除了重力勢能之外,還有什么靜止的物體具有潛在的能量? 將一把尺靠在桌邊彎下,然后放開。 上面放一塊橡皮,觀察到怎樣的現象。 尺對橡皮做功了。 尺發生了彈性形變,這就是彈性勢能 彈性形變概念。 橡皮彈起 通過尺的實驗知道彈性勢能的存在。 6. 影響彈性勢能大小的因素 想一想通過什么簡單的實驗可以知道什么因素影響彈性勢能的大小? 拿兩只有彈簧的圓珠筆,壓低的程度不同,看彈起來的情況。 怎樣拉弓才能射得更遠? 總結:物體的彈性形變越大,物體所具有的彈性勢能也就越大。 7. 總結 從滑滑梯上滑下,重力勢能…… 站在不同高度的一個人,哪里重力勢能大? 蹺蹺板。 丟一個球。 老師建議: 1.目標要定的笑,只關于勢能 2.引入地震的能量,可用海嘯視頻 3.口頭練習可改成“互動” 4.教案最上面加上設計思路 5.最后加上板書和課后反思 6.課程中應設立可調節的環節,來使得課程時間控制良好 7.需要增加習題量【「備課」勢能教案.3.14 版】相關文章:
物理動能和勢能教案12-30
初中物理動能和勢能教案12-30
初三物理《動能和勢能》教案11-23
《動能和勢能》教案設計(精選8篇)01-14
3.14情人節唯美說說11-11
初三下期物理動能勢能教案08-26
《畫風》備課教案08-25
化學備課教案08-26
教學備課教案02-07
中班備課教案0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