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
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一到五課)第一課 我也愿當班干部 (一)[檔案館](3~5分鐘) 教師講故事《我選我》,激起學生的回憶,啟發思考:為什么王寧會選自己“ (二)[咨詢臺](10~`12分鐘) 1.我們生活在一個溫暖的集體中,同學之間團結友愛,互幫互助,共同進步。那么,你有沒有想過,你能為這個集體做點什么呢? 2.班上的小干部是熱心為班集體服務的人,你想想,他們平時都做了哪些工作呢? 通過回答,引導學生認識到,小干部是為大家、為班級服務的,是需要奉獻精神的。 3.如果你當班干部,你還會做到哪些呢? 激發學生的主人翁精神,培養責任感,教師可讓個別同學在黑板上填。 4.教師總結:你真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啊! (三)[活動區](18~20分鐘) 1.先想一想書上的問題,作好發言的準備。 2.將學生分成4-5人小組,讓每個學生在組內發表競選演說2。 3.推選4名同學參加班上的競選。 4.班級競選(每人上臺發表競選演說,每人時間控制在兩分鐘以內)。 (四)[實踐園](3-4分鐘) 1.班主任在班上開展輪流擔任班干部的活動,讓每個學生都有機會擔任一天的班干部。 2.請你先想一想,你覺得你愿做些什么工作?請大家認真填寫課內表格。 第二課 上學前的準備 (一)[檔案館](4-6分鐘) 出示課件:《快開學了……》 快開學了,苗苗同學靜靜地坐在書桌旁,檢查自己的暑假作業,回顧自己的暑假生活,正打算寫一份暑假報告。開學前一天,他去學校報到,向老師詢問了開學要做哪些準備,并用筆記在筆記本上,回家后,苗苗開始了開學前的準備工作。 (二)[咨詢臺](8-10分鐘) 1.教師:暑假快結束了,苗苗同學在做什么?侈贊同他的做法嗎?上學前,你是怎么準備的?出示投影。 2.即將開學了,侈準備好了嗎?如果臨近開學你的生活中政治家下列事項,請在括號內打上“!”。 A快開學了,還和父母在外地旅游。( ) B晚上看電視看到深夜,第二天早上起不了床。( ) C暑假作業還有一大半沒做完。( ) D不清楚開學時間,也懶得打電話問同學。( ) E希望暑假繼續延長,繼續玩下去。( ) F媽媽要你寫新學期的打算,你覺得沒必要。( ) J時間過得太快了,暑假里好像什么也沒做。( ) H明天就要形式學了,書包、學具都沒準備。( ) 學生對應自己的實際情況做出自我判斷。 3.教師總結:如果你有上面的情況,請趕快改正。如果沒有,那么我們就一起高高興興地迎接新學期吧! (三)[活動區](16-18分鐘) 1.學生分小組交流暑假里的收獲,教師用微笑給予鼓勵與肯定。 2.教師出示“拾貝園”的紙板。 3.學生把自己在暑假獲得的成果用各種形式展現在紙板上。 4.學生暢談新學期的計劃(教師應讓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有發言的機會)。 5.教師攝像,同學播放。 6.對每個發言的學生給予鼓勵,同時要求其他學生督查他們今后的言任是否一致。 7.教師總結:為了明天更好地學習,請做好上學前的準備。 (四)[實踐園](6-8分鐘) 1.學生自行設計課堂劇的角色。 2.學生自稈設計課堂劇的情節。 3.出示課堂劇簡介投影。 4.學生自薦表演。 5.教師扮演新學期姐姐與學生招手、握手,熱情歡迎學生投入新學年的懷抱。 第三課 爸媽,我能行! (一)[檔案館](6-8分鐘) 1.讀一讀《小麗的故事》。 2.看圖引導歸納: A. 小麗為什么會自卑? B. 小麗為什么會高興? (二)[咨詢臺](8-10分鐘) 1.了解小麗的故事后,你想對小麗說些什么? 教師引導學生認識到每個人既有長處,也有不足,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 2.從小麗的故事中,結合自身實際,你又想到了什么?/ A. 同桌討論。 B. 全班共同交流。 (三)[活動區](8-10分鐘) 1.指導學生完成[活動區]的調查內容,要求每個學生在空白處填寫自己在家里最行一方面。 2.學生在小組內進行交流,交推選一名同學參加全班的交流。 3.教師引導學生著重談一談自己在家里做得最好的一方面。 (四)[實踐園](10-12分鐘) 1.記者采訪 面對全班同學進行采訪。根據記者的提問,你會說些什么?同時又想對爸爸媽媽說些什么呢? 2.讀兒歌 教師總結:同學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長處和不足,要正確地認識和評價自己,現在侈認識到自己還是個不錯的人吧,大膽地說聲:“爸媽,我能行!” 第四課 我能幫助他 (一)[檔案館](4-6分鐘) 1.放錄音故事《雪山遇險》,學生看插圖。 2.介紹故事中的大概內容。 兩名登山運動員正在攀登陡峭的雪山,突然發生了意外,其中一名運動員快要掉下山去了,另一名運動員為了救這名運動員,冒著生命危險,將受傷運動員拴在自己身上,奮力向上攀登。在這句運動員的幫助下,他倆終于成功地登上了雪山項。 (二)[咨詢臺](5-7分鐘) 1.設問 A在一名運動員遇到危險時,是誰幫助了他?結果怎樣? B如果這名運動員沒有得到他人的幫助,結果又會怎樣? 2.移情訓練 讓學生想像以前自己需要別人幫助時的情景,體會運動員當時的心情。 3.學“老師寄語” 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應伸出援助之手幫助他,使他走出困境,助人為樂,這是一種美德。 (三)[活動區](15-17分鐘) 1.學生分組,高矮個搭配為一組。 2.講比賽規則。 小猴子肚子餓了一定要吃桃子才行。但是,他們倆是不是都能摘到桃子呢?大家可幫他想辦法(高幫矮),其他同學喝彩。 3.學生做游戲。 (四)[實踐園](8-10分鐘) 1.看圖回答。 2.如有時間可選其中個別情境表演。 第五課 我的座位 (一)[檔案館](6-8分鐘) 1.教師可將學生分成4-6人的小組。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學生分組講座以理解圖畫的內容。 故事大意:小雨碰到了困難,不知該怎么辦,由于小雨平時和大家相處得很好,大家都來幫她想辦法,安慰她。小雨看到這么多人幫助她,高興地笑了。 2.分組討論:小雨為什么笑了? 3.教師總結:是鄰座的友好讓小雨感到了身處集體的快樂。 (二)[咨詢臺](6-8分鐘) 1.讓學生在教室平面圖上找到自己的鄰座(前后左右)的位子。 2.請學生講述自己和鄰座的友誼及相關的快樂故事,重新體會集體生活的快樂。 (三)[活動區](8-10分鐘) 1. 教師引導學生看圖,小組討論故事的內容。 2. 全班討論想像第1-3幅圖中主人公的行為可能會導致哪些不良后果? 3. 全班討論:為什么主人翁坐在這么多同學中間卻沒有人愿意理他?為什么他不受大家歡迎? 4. 教師總結:集體生活中,與鄰座的交往要遵守一定的紀律規范。不能因為自己的自由而影響別人的學習和生活,否則會成不受歡迎的人。 (四)[實踐園](12-14分鐘) 1.全班共同討論,訂立鄰座之間的交往規則,如謙讓友愛、不妨礙別的同學的學習、不招他人、不欺侮弱小的同學等。 2.全班表決,所有的學生表決通過后,將有關的規則記錄在課本上。 3.教師提醒每位學生都應自覺遵守共同制訂的規則。 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到15課)第十一課 認識別人的臉 (一)[檔案館](2-4分鐘) 中午上學時,小麗被一個騎車的人撞了一下,那個人不但沒有賠禮道歉,反倒說小麗沒長眼睛,這下,小麗正坐在教室里生著氣呢。 小剛哼著歌進了教室,他拿出書本和鉛筆準備寫作業,沒料到鉛筆斷了。于是他找坐在旁邊的小麗借鉛筆。小麗沒理他。小剛繼續向小麗借筆。小麗火了,大聲對小剛說:“討厭!你沒見我正生氣呀!” 小剛愣了一下也生氣了,沖著小麗說:“小氣鬼!” (二)[咨詢臺](5-8分鐘) 教師引導學生討論交流:小剛為什么沒借到鉛筆,是小麗小氣嗎? 教師總結:我們如果會從別人臉上的表情,知道別人當時的心情,那么大家在一起時就能減少許多的誤會。你們會識別別人臉上的表情嗎? (三)[活動區](10-12分鐘) 教師【小學二年級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相關文章: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5-12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304-25
心理健康教育教育教案01-01
小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2-24
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教案(精選12篇)11-04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3-22
小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4-25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2-30
心理健康教育教案05-17
小學數學滲透心理健康教育教案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