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迷幻陷阱-“誤讀”與“異讀”》教案
《迷幻陷阱——“誤讀”與“異讀”》教案 教學目標: 1.了解古今漢語中“誤讀”和“異讀”的現象和原因,幫助學生學會如何讀準字音。 2.通過課堂上的學習活動,幫助學生發現學習中的問題,培養良好的語文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和自覺性。 “誤讀”和“異讀”現象在學生的學習和生活中比較常見。究其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學生的基礎知識的積累深度不夠,對一些比較容易混淆讀音的字難以區別。所以,本課的學習旨在給學生樹立一種注重辨別易混淆字的讀音的意識,培養他們積累字詞的習慣與能力。 教學步驟: 一、導入新課 1.讀課本上的笑話《翻到死》 2.聽相聲的錄音《白字先生》 二、尋找“病因” 1.為什么會出現上述事例中的“誤讀”現象呢?(學生思考討論) 明確: (1)“形聲字”造成的誤讀。 漢字的四種造字法中,形聲造字法是最常見的,形聲字也是數量最多的,在我們讀形聲字的時候,由于目標字與某個字的字形相近,我們容易把目標字同那個相近字形的字讀混淆,造成“讀字讀半邊”的現象。清朝一次科舉考試,考題“昧昧我思之”,選自《尚書》,是沉思、自省的意思。某考生看成“妹妹我思之”,于是把當“昧”作“妹”據此大作文章?脊匍喚,哭笑不得,提筆批道:哥哥你錯了! 如:瞻(zhān)澹(dàn)蟾(chán)贍(shàn)四個字,雖然字形相近,但是讀音卻截然不同,所以,我們在遇到這一類型的字時,一定要注意它們讀音的區別。 對聯: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模樣;魑魅魍魎四小鬼各自肚腸。 Chī mèi wǎng liǎng (2)多音字造成的誤讀。 有一個笑話是這樣的:留學生約翰和它的中國朋友在飯店用餐,約翰滿是疑惑地問它的朋友,為什么飯店的廁所里總是樹立著這樣的一塊牌子——“小心地(de)滑呢?”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牌子上的字應該是“小心地(dì)滑”,約翰的錯誤在于沒有弄清楚有許多漢字是“一字多音”,多音字是在不同的語言環境中的不同讀音,這種現象普遍存在于我們的日常用語當中,所以,當我們遇見多音字的時候,就應該結合語境弄清楚它的意義和用法。如“畜”字,做動詞的時候讀作“xù”而做名詞的時候卻讀作“chù”再如“好”字,做動詞的時候讀“hào”做形容詞的時候卻讀作“hǎo”?梢,多音字所造成的誤讀現象在我們的生活中也非常常見。 (3)方言造成的誤讀。 有這么一個故事:一個年輕的戰士路過河邊,看見一個婦女在哭,問她原因,那個婦女說她的“孩子”掉到河里了,戰士一聽,二話不說,縱身跳進水中,可是,他打撈半天,“孩子”沒有找到,只找到一只鞋子,當他失望地回到岸邊的時候,卻聽見那婦女欣喜地說“這就是我的‘孩子’! 原來,當地人“鞋子”和“孩子”均讀作“hái zi”。大家看,方言不通,鬧出了多么可笑的事情,這樣的例子在我們的生活中也是普遍存在的,如湖南話的聲母“n”“l”不分,還有我們霍邱話的聲母“h”“f”不分等等。 2.強調方法,出具“處方”。 對于“誤讀”現象,應該給學生強調注意以下幾點: (1)勤查字典。對于讀不清楚的字,要立即查字典和相關工具書,規范讀音。 (2)注重點滴的積累。可以用一些小本子將自己誤讀過的字詞記錄下來,使之成為一本“迷你小字典”。 3.活動設計,對“癥”下“藥”: (1)給下列詞語注音: 挑釁 角逐 稱職 泥淖 引擎 犄角 狹隘 尷尬 旮旯 包庇 內訌 畸形 蹉跎 劊子手 徘徊 紈袴 內訌 箴言 桎梏 鞭笞 庇護 徜徉 綸巾 聯袂 氣餒 皈依 齲齒 (2)給下列多音字注音: 累贅/累積 量體裁衣/量力而行 處境/處所 貝殼/地殼 哄鬧/起哄 禁止/情不自禁/ 睡覺/覺察 給予/送給 參謀/參差 牽強/倔強 悄悄/悄然無聲 提心吊膽/提防 學校/校對 剎那/剎車 臭名遠揚/乳臭未干 伺機/伺候 丟三落四/落枕/降落/落落大方 三、異讀——選擇正確的讀法 1.學生讀: 可汗 龜茲 單于 炮烙 吐蕃 2.什么是異讀字?它和多音字有什么區別? 明確: (1)“異讀字”是指一個字在實際使用中存在兩個讀音,有人這么讀,有人那么讀,這是由于讀音不統一造成的。 (2)“異讀字”的不同讀音中,只有一個是規范的讀音;而多音字不同的讀音表達不同的意義,只要運用得對,都屬于規范讀音。 3.“異讀字”產生的原因有哪些呢?(學生自讀課文) 明確: (1)由于文(書面語)白(口頭語)之間的差異造成異讀。 (2)方言造成的異讀。 (3)由于誤讀造成的。 4.異讀現象更多地存在于文言文里,那么我們在學習文言文的時候,該如何讀準字音呢? 明確: (1)破音異讀:所謂破音異讀,就是用改變字詞的讀音的方法來體現某些字詞的詞性和意義的改變。比如:昔我往矣,楊柳依依;今我來思,雨雪霏霏。在這里,“雨”是一個活用現象,名詞用作動詞,當“下雨”講,使用我們要把它讀作(yù)。 (2)通假異讀:有些異讀現象是指在通假現象中,通假字要按照本字去讀例如,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中的“說”字,由于是通假字,通“悅”,所以,我們要把它讀作(yuè)。 (3)古音異讀:所謂古音異讀,就是我們在讀古代的一些專有名詞(人名、地名、官職名稱、民族名稱、姓氏等等)的時候,由于他們比較固定的用法,所以仍然要異讀做古音。比如上面提到的幾個詞:可汗(kèhán) 龜茲 (qiūcí) 單于(chányú) 炮烙(páoluò) 吐蕃(tǔbō) 四、課堂延伸 1.有趣的姓氏 咱們中國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其中也由很多的姓氏需要異讀,同學們知道哪些呢? (學生思考發言,并用多媒體出示) 解(xiè) 仇(qiú) 單(shàn) 樸(piáo) 查(zhā) 區(ōu) 召(shào) 逢(páng) 種(chóng) 萬俟(mò qí) 尉遲(yǜ chí) 2.帶領學生回顧文言文中常見的通假異讀和破讀的現象(可就課堂的情況靈活處理) 3.解決課后的練習題。 五、布置作業 1.改錯字: 拌腳石 編篆 不徑而走 布署 慘絕人圜 插科打渾 垂拱而制 唇槍舌箭 大聲急呼 惦量 凋蔽 2.預習《規矩方圓》。【《迷幻陷阱-“誤讀”與“異讀”》教案】相關文章:
迷幻之影作文08-06
迷幻的沙畫作文09-21
被誤讀的母愛作文02-22
“寒門難出貴子”誤讀教育公平04-27
安全教育教案:浴室中的陷阱12-01
有多少營銷謀略被誤讀? -管理資料03-25
陷阱的作文09-11
陷阱的故事03-27
愛的陷阱作文08-31
“數字陷阱”作文1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