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人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案
第三單元教學要點 教學要點: 一、本單元是一個說明文單元,《中國石拱橋》和《蘇州園林》,《故宮博物院》是比較規范的說明文,其余則有一定的說明文性的小品。 二、本單元教學,要學生了解什么是說明文。 三、學習本單元,要理清說明文的順序,了解常用的說明方法。 四、學習本單元后,要學生學習寫作說明文。 教學時間:23課時 11 中國石拱橋 教學目的: 1.引導學生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2.列出文章結構,領會文章的內容。 3.激發學生熱愛社會主義制度。 教學重難點: 1.重點:抓住中國石拱橋的特點,理清文章結構。 2.難點:課后思考練習題三,以形象的語言介紹一種事物。 學法指導:引導自讀合作探究 教具準備: 小黑板 課時安排: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 課 時 一.導入新課: 我們常常用橋梁來比喻友誼,因為是友誼就像橋一樣把兩個人連了起來。可見橋是在沒有路的地方搭起來的路。根據史料和考察,在原始社會,我國就有了獨木橋和數根圓木排拼而成的木梁橋。河北趙縣的趙州橋是世界上第一座采用弓形拱的敞肩拱橋,歐洲在趙州橋建成七百年后才采用弓形拱的。我們的祖先的聰明才智值得我們每一位同學學習。 二.簡介作者 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教育家、社會活動有。他主持設計的錢塘江大橋,是我國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的鐵路公路兩用橋;他還參加了新中國第一座現代化的大橋——武漢長江大橋的建造。本文最早以表于是1962年3月4 日《人民日報》,文筆通俗易懂,為讀者介紹了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歷史上的輝煌成就,及新中國成立后的發展,贊揚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才智和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 三.檢查預習 1. 查字典,給加點的字注音。 弧形 拱橋 陡坡 勻稱 惟妙惟肖 2. 讀了本文,你了解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以及趙州橋和盧溝橋的不同之處? 四. 初讀課文,看看作者寫出了石拱橋的什么特點。 1. 提示:請同學們找出哪些段落是寫趙州橋的,哪些段落是寫盧光溝橋的?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一,填空。 2. 學生讀,填空,教師巡視指導。 3. 總結: 名稱 位置 修建年月 結構特征 趙州橋 橫跨在河上 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 1全橋只有一個大拱,長達37。4米。 2大拱的兩肩上,各有兩面三刀個小拱。3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4全橋結構均勻。 盧溝橋 位于永定河上 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間 由11個半圓形石拱組成,每個石拱長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橋寬約8米,路面平坦,幾乎與河面平行。每兩個石拱之間有石砌橋墩,把11個石拱聯成一個整體,是一座聯拱石橋。 中國石拱橋的特點是形式優美,結構堅固,歷史悠久。 第 二 課 時 一. 復習上節課學過的內容 1. 聽寫 2. 說說中國石拱橋的特點。 二. 細讀全文,理解作者是怎樣說明石拱橋的特點的。 1. 為了說明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舉了兩個例子,一個趙州橋,一個盧溝橋,這種說明方法叫做——舉例子。 2. 在寫趙州橋和盧溝橋時,作者列舉了許多精確的數字,這種用數字來說明事物的方法叫做——列數字。 3. 為了讓人們更清楚的認識中國石拱橋的特點,作者的語言很具有邏輯性,例如課文第五自然段,在寫趙州橋時,先介紹了橋的長度、寬度、設計施工的精巧。再分四點用數字分別說明。層次性很強。 4. 作者在介紹兩座橋時,既抓住了它們之間的共同點,又注意到了它們之間的不同點,請同學們找出來。(共同點是都介紹了地點,修建年代,及它們的結構特點。不同點是在介紹趙州橋時順便說明了橋的設計者,介紹盧溝橋時作馬可波羅的話來贊揚其高度的技術成就和藝術價值,還介紹了盧溝橋的的特殊歷史價值。這不但使行文有所變化,而且增強了文章的可讀性。) 三. 引導學生學習課文的最后兩段。 1. 第九段寫什么,怎樣寫?(文章又分三點解釋了到得如此輝煌的建筑成就的原因。先寫……再寫……最后寫……) 2. 最后一段寫什么,怎樣寫?(介紹了解放后我國石拱橋的修建情況,列舉了我國修建的世界最長的獨拱石橋——“長虹大橋”、我國勞動人民獨創的鋼筋混凝土拱橋——(雙曲拱橋等,說明了我國橋梁事業取得的巨大成績。 四. 引導學生體會說明文行文簡潔、用詞準確的語言特點。(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二) 五. 聯系課后思考練習題三,引導學生用打比方的方法,把要說明的事理解釋清楚。(我們常說用白紙寫黑字,黑板其實就是一張黑色的紙,用白色的筆來寫。我們把一張黑色的紙放大,再掛起來,就是一張黑板。) 第 三 課 時 一、完成課后習題。 二、拓展延伸:形象的語言介紹一種事物 板書設計: 中國石拱橋 概括說明 一般:形式優美,結構堅固 中國:歷史悠久,形式多樣 具體說明(舉例) 趙州橋:現存最古老 獨拱---37.4米(當時最長) 設計科學,施工巧妙 盧溝橋:聯拱---265米 石獅千態萬狀,惟妙惟肖 具有紀念意義 教學后記:學生對中國石拱橋的構造等的認識把握得較好,對文中的說明方法也掌握得不錯; 但對說明文的多種順序出現在同一篇文章中的形式認識有難度。 12 橋 之 美 教學目的: 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理解作者喜愛橋的原因。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學習從某一角度欣賞藝術作品的方法。 教學重點難點 品味本文優美而又富有意蘊的語言。 課時安排 3課時。 課前準備 布置學生預習課文,會寫生字、準確注音,排除字詞障礙。 課前學生借助網絡或圖書,查閱一些有關的圖片資料,或依據課文內容繪制幾幅 圖畫。(體現橋與周圍環境的和諧統一)準備錄音帶、錄音機、微機或投影儀。 教學步驟 第 一 課 時 導人新課。 馬致遠的“小橋流水人家”讓人聯想到家的溫馨;徐志摩的《再別康橋》使人產生無限的惆悵……在詩人的眼中“橋”是人性化的,是情感的載體;在畫家的眼中,橋則別有一番 韻味。今天就讓我們跟隨當代畫家吳冠中去感受“橋之美”。(板書課題,“美”字寫大,突出一下) 教師配樂范讀課文。 (要求:注意語氣、語速、語調及重音的把握) 學生自由朗讀課文,思考以下問題: (多媒體或投影顯示問題組) 問題.a.在作者的眼中橋美在何處? b.為了說明橋之美作者主要舉了哪些例子? c.聯系課文說說怎樣欣賞一幅畫? 四人小組討論明確: a.并不著眼于橋自身的結構美,而是緣于橋在不同環境中的多種多樣的形式作用。 b.舉了四個例子:烏鎮葦叢上的石橋;江南鄉間細柳下的石橋;水天間的長橋——頤和園的仿盧溝橋、蘇州的寶帶橋;形式獨特的廣西、云南、貴州山區的風雨橋。 c.畫面的構成是否有塊、線、面的搭配;畫中的形象是否都能和周圍的景物既形成對照又不失和諧。 ■研讀與賞析 (過渡)通過閱讀文章,我們不難看出作為畫家,作者看橋淡化其結構、種類、功用,更重其美學價值。那么你能用優美的語言描繪文中你最欣賞的一幅畫面嗎7 重點研讀第④小節。 (出示學生繪制的四幅圖畫) 四人小組討論: a.說說四幅圖中你最喜歡哪一幅,用生動的語言描繪畫面并說說為什么喜歡? b.請有繪畫天賦的同學點評。 c.我們應從哪些角度欣賞一幅藝術作品? 明確: a.◆厚厚實實的平面鋪開的葦叢使空間顯得狹窄擁擠,令人產生憋悶感;間或出現的石橋輪廓簡單鮮明,能使空間陡然顯得疏朗開闊,令人覺得神清氣爽。 ◆細弱的柳枝拂著橋身厚重堅硬的石塊,這里有形體上的強弱、輕重、動靜之分,有顏色上的對比,還有變(柳枝年年發新芽)與不變(橋能歷久不變)之別,種種不同,歸結起來,其實是陽剛與陰柔這兩種美的類型的不同,因橋的輪廓精心設計而和諧統一。 ◆長橋一般建筑在比較寬闊的水面上,打破了背景的單調感。橋是人們勞動的成果,出現在蒼茫水面上的長橋,是人類創造力的體現。整個環境似乎有了靈氣和生命。 ◆橋面上蓋有廊和亭的橋,給人安閑、自在的感覺,這種感覺恰好與險峻的山峰、橋下的急流給人的感覺形成對照。 b.點評語言、欣賞的角度。 c.從色彩的搭配、畫面構成(塊、線、面)、景物的選擇(強弱、明暗、動靜等)是否對立統一……角度來判斷。 美句賞析。 (過渡)吳冠中以他畫家的真知灼見,不但告知了我們如何用“美學”的眼光來重新審視事物,而且他還用蘊涵豐富的語言引起我們強烈的感情上的共鳴。 a.找出意蘊豐富的語句,體味句子的情昧。 b.先四人小組討論,再讓小組派代表發言。 重點賞析以下語句: ◆茅盾故鄉烏鎮的小河兩岸都是密密的蘆葦,真是密不透風,每當其間顯現一座石橋時,仿佛發悶的葦叢做了一次深呼吸,透了一口舒暢的氣。 ◆早春天氣,江南鄉間石橋頭細柳飄絲,那纖細的游絲拂著橋身堅硬的石塊,即使碰不見曉風殘月,也令畫家銷魂! ◆無論是木橋還是石橋,其身段的縱橫與橋下的水波協同譜成形與色的樂曲。. ◆田野無聲,畫家們愛于無聲處靜聽橋之歌唱,他們尋橋,仿佛孩子們尋找熱鬧。 (過渡)我們從《橋之美》中,體會到了橋的美感,真是賞心悅目。同是寫橋的文章,《中國石拱橋》與之有什么不同之處呢? 課堂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在畫家吳冠中的帶領下,一起領略了橋的風采,生活中有多少美不勝收的景致,或纖弱或雄壯或含蓄……讓我們練就一雙慧眼去發現、去鑒賞這大干世界吧! 第 二 課 時 一、完成課后習題。 二、拓展延伸 比較本文與《中國石拱橋》在內容和寫法上有何不同? 明確:本文是一篇帶有說明性質的小品文。它的說明性體現在文中先點明在畫家眼里橋美在何處,隨后舉了一些具體的例子。但是與《中國石拱橋》這種較為規范的說明文不同的是,在舉例時,作者并不是用科學、平實的語言向讀者解說,而是或描寫景物,或抒發感情,文字極富表現力和感染力。 板書設
【語文八年級上冊第三單元教案】相關文章:
教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5-02
教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5-02
教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205-02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四單元教案04-30
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4-30
教案:八年級語文下冊第三單元教案05-02
教案:八年級語文下第三單元教案05-02
三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4-30
浙教版五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4-30
六年級語文上冊第三單元教案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