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教案
《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教案 目標定向: 1、老子簡介。 2、讀誦《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一章。 3、講解老子在本章中的辯證思想和無為自然的人生態度。 4、聯系現實,談談自己對本章的認識。 教學過程: 一、導入:出示一個太極圖,讓學生談談對太極圖的看法,由此引入中國古人對事物的辯證認識,引出偉大的思想家老子。 二、老子簡介: 李耳(約前580年—前500年之后)(誕辰:西周末年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時),漢族,字伯陽,又稱老聃,后人 稱其為“老子”(古時,老字的讀音和‘李’字相同)。經過專家大量考證及考古發掘,終于證實中國古代思想家老子的故里位于現在的河南鹿邑縣,由此確認老子為河南鹿邑人。 世界百位歷史名人之一 ,我國古代偉大的哲學家和思想家,是道家學派創始人,世界文化名人。 相傳他母親懷了九九八十一天身孕,從腋下將他產出,老子一生下來就是白眉毛白胡子,所以被稱為老子;老子生活在春秋時期,曾在周國都洛邑任藏室史(相當于國家圖書館館長)。他博學多才,孔子周游列國時曾到洛邑向老子問禮。老子晚年乘青牛西去,在函谷關(位于今河南靈寶)寫成了五千言的《道德經》(又稱《道德真經》,或直稱《老子》、或《老子五千文》)。在道教中,老子是太上老君的第十八個化身。 相傳老子在此點化了函谷關總兵伊喜。后一路西行至盩厔(今陜西省西安市周至縣),觀此處依山傍水(終南山田峪河)、峰巒起伏,遂在此駐足,并結草為樓修行說經。沿傳至今世稱樓觀臺。為國家首批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內存歷代文人騷客墨跡碑石三百余座。史稱道教發源地。老子羽化后葬于距此八公里的西樓觀,現存老子墓。 《道德經》含有豐富的辯證法思想,老子哲學與古希臘哲學一起構成了人類哲學的兩個源頭,老子也因其深邃的哲學思想而被尊為“中國哲學之父”。老子的思想被莊子所傳承,并與儒家和后來的佛家思想一起構成了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內核。道教出現后,老子被尊為“太上老君”;從《列仙傳》開始,老子就被尊為神仙。《道德經》的國外版本有一千多種,是被翻譯語言最多的中國書籍。 老子的思想主張是無為,老子的理想政治境界是“鄰國相望,雞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老子》以“道”解釋宇宙萬物的演變,“道”為客觀自然規律,同時又具有“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義。《老子》書中包括大量樸素辯證法觀點,如以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兩面,“反者道之動”,并能由對立而轉化,“正復為奇,反復為妖”,“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又以為世間事物均為“有”與“無”之統一,“有、無相生”,而“無”為基礎,“天下萬物生于有,有生于無”。“天之道,損有余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饑,以其上食稅之多”;“民之輕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其學說對中國哲學發展具有深刻影響,其內容主要見《老子》這本書。他的哲學思想和由他創立的道家學派,不但對我國古代思想文化的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而且對我國2000多年來思想文化的發展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三、讀誦《有無相生,難易相成》一章。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矣;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 成,長短相形,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圣人處無為之事,行不言之 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四、講解老子在本章中的辯證思想和無為自然的人生態度。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為美,那是由于有丑陋的存在;都知道善之所以為善,那是因為有惡的存在。有與無相互對立而得以產生,難和易互相對立而形成,長與短相對立而得以體現,高與下互相對立而存在,音與聲相對立而和諧,前與后互相對立而出現,這是永恒的。因此,圣人用“無為”的態度來對一切問題,實行“不言”的教導,任憑萬物生長而不加以干涉;生養萬物而不據為己有;為萬物盡了力而不自恃己能,立功而不甘落后自居,也只有他不居功,其功績才不會失去。 五、聯系現實,讓學生談談自己對本章的認識。 六、作業:背誦本章。【有無相生,難易相成》教案】相關文章:
難易相生,怕與不怕相生04-29
相生相克作文12-15
帶有無悔的詩句01-12
實識相生作文800字12-04
有無冠詞而意思迥異的英文短語05-04
寫景作文第十三講、幻化虛實相生04-28
板載聲卡故障的維修:測量聲卡IC的5V供電有無偏低 -電腦資料10-28
‘教案’教案04-28
‘教案’狼(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