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寫景作文教案

時間:2024-07-30 13:04:57 偲穎 教案 我要投稿

寫景作文教案(通用10篇)

  作為一名無私奉獻的老師,常常需要準備教案,教案是教學藍圖,可以有效提高教學效率。那么你有了解過教案嗎?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寫景作文教案,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寫景作文教案(通用10篇)

  寫景作文教案 1

  一、創設情境

  引入:同學們,有位詩人說過:"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其實,我們生活的世界就是美麗的花園。那么,請大家思考一下怎樣才能表現我們世界的美呢?那就需要我們大家用生花的妙筆來描繪。今天我們就回憶一下寫景作文的寫法。

  [板書]:寫景

  二、合作探究

  1、有助于表現萬事萬物本身的美與特點。

  有助于感情的抒發。"一切景語皆情語"

  2、點明寫景作用(生交流討論,師明確):

  回憶寫景要求:

  1、學生質疑:我們已經練習了描寫校園景物的作文,為什么還要重復景物描寫這一個文題呢?

  2、解疑:告訴學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如何把這種提高運用到我們作文中去,這是寫景作文對同學們提出的新的要求。

  3、回憶寫景要求:既然同學們已經練過寫景作文,下面請同學們共同回憶一下寫景作文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自由討論)

  按一定順序:空間與時間

  由遠及近,由整體到部分,隨著景物的變化而轉移視角

  4、匯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板書:

  抓特點,抓具有代表性的景物

  弄清景物描寫的主次以及景物描寫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動態與靜態的角度等)

  5、自由討論交流:這按一定順序指哪些順序,又要抓住哪些特點?

  6、分析: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就把這一定的.順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順序描寫有什么好處呢?

  [板書]:清楚

  7、過渡回憶:除了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外,我們還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繪,哪些屬于景物的特點呢?

  [板書]:顏色形態

  氣味聲音

  大小…

  8、討論:在抓住景物特點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生動

  [板書]:形象

  具體

  過渡:看來同學都有同樣的感慨,為了解開同學們的寫作疑團,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篇文章,聽聽作者是怎樣描寫雨中的泰山的。

  三、品味鑒賞(聽范文、受啟示、解疑團)

  1、聽范文《雨中登泰山》中寫景的精彩片段,要求:邊聽邊摘記一兩句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句。

  2、討論范文:你認為哪處寫得好?為什么好?

  3、總結:從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啟示,要想把文章寫生動、具體,可采用什么方法?

  比喻

  [板書]:擬人

  夸張

  4、理清作者景物描寫的順序和觀察視角的轉變

  5、小結:從作者的這篇寫景美文中,你們悟出怎樣寫才能把景物的美完美的表現出來?

  (生交流討論,師明確):

  [板書]:多觀察

  多積累

  四、牛刀小試(欣賞校園風光,感受美)

  過渡:我們的校園也很美麗,如果有人參觀我們學校,你會怎樣介紹呢?同學們請思考一下。

  1、欣賞校園美景(播放校園風景畫面),看看哪些有代表性。

  2、自由描繪校園美景,注意景物描寫的順序。

  要求:結合畫面,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描繪。

  3、討論、分析、點評。

  五、總結:

  1、談收獲。

  2、最后教師作結:讓我們一起擦亮慧眼,去發現美、創造美,用我們自己的筆來描繪我們美好的家園。

  [總板書]:

  多觀察

  按一定順序清楚

  寫景形態顏色比喻生動

  抓特點氣味聲音擬人形象

  大小…夸張具體

  多積累

  六、布置作文

  寫一篇關于名勝古跡美景的文章

  要求:結構清晰,字跡工整;

  能按一定順序來寫,并且能抓住景物的特點;

  不少于550字。

  寫景作文教案 2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細致觀察景物的能力。

  2、讓學生掌握定點觀察和移步換景的寫作方法。

  教學重點:

  明確立足點,明確景物的方位和寫景的順序。

  教學難點:

  明確中心,突出景物的特點,寫出自己的感受,作到有景有情。

  課時按排:

  一課時

  教學方法:

  創設情景啟發引導合作討論細致表達

  課前準備:

  演示文稿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同學們,假期你們一定都去了很多地方,誰來說一說你看到的景物?(照三—四名學生)

  大家去的地方真的很美,今天我們就來做小導游。來介紹“一處景物”板書:一處景物

  二、講授新課

  1、了解什么是景物。

  2、欣賞圖片(結合本單元課文的內容)

  學生觀察并回憶云霧在山上不同位置時的'狀態。

  “那些籠罩在山頭的云霧,就像是戴在山頂上的白色絨帽;那些纏繞在半山的云霧,又像是系在山腰間的一條條玉帶。云霧彌漫山谷時,它像茫茫的大海;云霧遮擋山峰時,它又像巨大的天幕。”

  3、學生分析得出云霧在“山頂—山腰—山谷—山峰”時的不同狀態。

  4、寫景要按著一定順序來寫,課件呈現一定順序。寫景文章的順序:

  空間順序: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主次分明,詳略得當。

  5、根據空間順序結合圖片,找生充分說,仿寫。

  6、欣賞西湖的范文,并分析描寫的順序。

  同一個地方在不同的時間里,其景物是有變化的,按一定的時段依次寫來,可以表現出景物的豐富多姿,使人產生美的感受。時段有長短之分,長時段如春、夏、秋、冬,短時段如晨、午、暮、夜。

  理解概念基礎上,結合圖片進行仿寫。

  7、描寫景物時“抓特點”

  通過范文分析景物的特點。

  結合節日的煙火圖片,進行仿寫。

  8、在進行仿寫時,為了讓景物更美,生動,形象,可以適當的采取修辭手法。

  說一說:蔚藍的天空中,飄著朵朵無暇的白云。

  有的;有的;有的。真是千姿百態,變幻莫測。

  9、描寫景物的內容較多時,要分段。通過過渡段讓上下文連接的更好。通過欣賞范文,理解過渡段的作用,并仿寫過渡段。

  10、文章結尾時,怎樣表達寫作的的目的呢?

  學會抒情,表達對這處景物的喜愛或者特別之情。

  11、重視詞語積累。

  板書:一處景物

  按一定順序描寫

  抓特點過渡段

  巧用修辭

  寫景作文教案 3

  一、教學目標

  1、能感悟掌握課文寫法。

  2、能夠抓住景物的特點,運用比喻、擬人的修辭手法介紹家鄉春夏秋冬四季的山,訓練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二、教學重難點

  能運用例文的結構和寫法來介紹家鄉的山。

  三、課前準備

  課件PPT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

  四、教學過程

  (一)導入

  引出課文《美麗的小興安嶺》

  (二)回顧課文,憶寫法

  1、生回憶,師引導出示課件

  2、總結全文寫法

  (三)嘗試寫法遷移,口頭介紹家鄉的山

  1、觀察家鄉的山整體圖片,用一兩個詞說感受。用一句話來描述你看到的情景。(開頭)

  四季常青、景色優美,像綠色的海洋

  2、仔細觀察家鄉的山四季不同的景物特色。

  (1)師生合作口述家鄉春天的山。

  ①尋找景物特點

  ②運用積累的好詞好句

  ③注意從靜到動,運用比喻擬人等手法

  ④課件出示成果,鞏固寫法

  (2)運用同樣的方法合作討論介紹家鄉的山夏秋冬三個季節的'景物①小組交流介紹自己喜歡的季節

  ②全班交流(代表展示、互評)

  ③師小結

  (四)學以致用,動手寫文。

  由于時間的關系,請同學們選自己喜歡的季節寫一段話介紹家鄉的山。

  1、學生動手寫作

  2、全班交流互評

  整篇作文稍后回到教室中繼續寫作。

  寫景作文教案 4

  【設計意圖】

  1、本單元的寫作是學習描寫景物。要培養學生學會調動所有感官觀察景物的習慣,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征,細致地描繪景物的方法,提高寫景的水準。

  2、要激發學生寫作的興趣,使他們在寫作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養親近自然的習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培養審美的情趣。

  導入語:

  美好的景色描寫,能讓人如身臨其境,神游其中。它是春賞百花夏觀雨,秋品金菊冬踏雪的浪漫;它是臨池照影、望月思親的感懷。一切景語皆情語,能渲染氣氛,可烘托心情,會鐫刻年輪,可銘記時光。完美的景色描寫,能把讀者的心牽入作者筆下的情境中。

  四季風光流轉,時光荏苒消逝,你我俱在其中,走過的路,路過的橋,看過的風景,就請你,嘗試著用筆來寫就美文吧。

  本次活動,我們以通關為形式,逐級打通,掌握寫好景物的秘籍,練就自己的生花妙筆吧!

  第一關、突出特征

  【美文欣賞】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兩三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人家屋頂上全籠著一層薄煙。樹葉子卻綠得發亮,小草兒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時候,上燈了,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靜而和平的夜。在鄉下,小路上,石橋邊,有撐起傘慢慢走著的人;地里還有工作的農民,披著蓑,戴著笠。他們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靜默著。

  ——朱自清《春》

  作者抓住春雨細密、輕盈、綿長的特點。從靜景寫到動景,由近寫到遠,勾勒出一幅南方傍晚春雨綿綿的朦朧剪影圖,意境深遠,十分誘人。

  【寫作秘籍】

  抓住特征細描繪,筆下景物有神韻。

  世間萬物皆有個性,自然風景各具神韻。寫出景物的特點與特征也就是要寫出該景物與其他景物的不同之處,寫出個性,寫出神韻。只有這樣,才可以給讀者留下深刻印象。在描寫過程中,要充分運用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來增色。準確、恰當地使用修辭手法,有助于把景物寫得更生動形象,讓讀者有身臨其境的美好感受。

  【習作展示】

  首先映入我眼簾的是漫山遍野的綠。我揉了揉眼睛望著通往家門口的一條鄉間小路,那幽幽的小路已經被綠色小草覆蓋,嫩嫩的枝條沾了些小小的水珠,在微風吹動下閃爍著光芒,就像晶瑩剔透的小珍珠。我順著這條小路慢慢地向前走,小路兩邊垂楊柳已經長滿細細的枝葉,我摘下一片嫩葉放在手掌心感受著春天的生機,嫩葉是綠色的,滲透出一點淡黃的顏色,它是那么的嬌嫩。

  ——王佳浩《我愛春天》

  老師:王佳浩抓住了春天充滿生機的特點來寫,生動細膩地描繪了一幅綠意盎然、生機勃發的景象。

  第二關、多感并用

  【美文欣賞】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來些新翻的泥土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喉嚨,唱出宛轉的曲子,跟輕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春》

  最難描繪是春風。

  朱自清以多種感官感受春風,把春風寫得有感有情。

  從觸覺上感受,“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輕柔、溫暖,充滿了愛意,讓人依戀;從嗅覺上感受,新翻的泥土濕潤,青草味清爽,花香,濕潤、清爽、淡香由輕風融在一起,使人沉醉;從聽覺上感受,輕風中傳來了一曲鳥鳴、流水、短笛相和的和諧悅耳的春之圓舞曲,令人入迷。

  【寫作秘籍】

  聽觸嗅味多感官,立體展示全方位。

  自然景物有顏色、味道、質地、形狀等各方面的特征,而要把它展示出來,給讀者立體的感受,就要善于多角度描寫,從不同的側面入手描繪。如在寫景時,很多人只習慣于描繪看到的事物,這樣難免單調。其實,我們不妨充分調動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等多種感官,從多個角度描寫景物,從而構建一幅立體的圖畫,帶給讀者真切的感受,讓讀者如歷其境、如見其景。

  【習作展示】

  秋天,瓜果飄香。風里帶來些濕潤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野菊的清香,和甜絲絲的成熟的果實的味道釀在一起,愈釀愈濃。瞧,果園里,一個個黃澄澄的梨像金色的小燈籠掛滿枝頭,好像在慶祝秋天的豐收。卸去紙袋的紅彤彤的蘋果像一個個圓滾滾胖乎乎的小球,有的兩個湊在一起,似乎在說悄悄話,還有的三五成群,仿佛在開豐收大會。葡萄的顏色就更多了,紫紅的、淡綠的、深紅的、淡黃的、深紫的……熟透的石榴忍俊不禁似的咧開了嘴,露出了光滑瑩潤的石榴籽,真是讓人唾液潛涌。我掰下一粒石榴,放進嘴里,哇,又酸又甜,回味無窮。

  ——樊石林《我愛秋季》

  老師:樊石林這段文字以嗅覺感其香氣,以視覺觀其色狀,以味覺品其滋味,展現了一幅立體的果園的豐收的景象,讀來不覺讓人神往。

  第三關、寫之有序

  【美文欣賞】

  最妙的是下點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發的青黑,樹尖上頂著一髻兒白花,好像日本看護婦。山尖全白了,給藍天鑲上一道銀邊。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點兒,有的地方草色還露著;這樣,一道兒白,一道兒暗黃,給山們穿上一件帶水紋的花衣;看著看著,這件花衣好像被風兒吹動,叫你希望看見一點更美的山的'肌膚。等到快日落的時候,微黃的陽光斜射在山腰上,那點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點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濟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氣!

  這一段圍繞“妙”字,突出“小”字,按照山上、山尖、山坡、山腰的空間順序層層鋪寫,把各個細部的色、態、光一一展現出來。寫得層次分明,脈絡清晰,筆法活脫,又不失參差錯落之致。

  【寫作秘籍】

  寫之有序條理清,重點突出層次明。

  我們觀察和描寫景物時,要按照一定的順序,寫出來的文章才會條理清楚,層次分明。

  或按空間順序,以一點觀察點的轉移為線索,由近及遠,由遠及近,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到外,由外到里,或由中間到四周等等有次序地描寫,要重點突出,主次分明。

  或按時間順序,寫出同一景物在不同時間的特點,使文章富于變化,搖曳生姿。

  【習作展示】

  一夜細雨。清晨,被一陣啁啾鳴囀的鳥聲叫醒耳朵,慢步走至陽臺,推開窗戶,清新冷冽的空氣撲面而來,讓人心清神淡,怡然自得。雨已經停了,但見窗外樹木棵棵挺立,精神抖擻;近處原野,未成熟的莊稼綠意蔥蘢,青翠宜人;遠處橫亙的嵯峨山肌理明媚,格外清新,給人以無限遐思。

  ——楊宸《秋晨》

  老師:楊宸這段文字以空間為序,由近及遠,依序描寫了窗外樹木、近處原野、遠處嵯峨山,像是一幅層次分明,遠近景相映襯的水墨畫。

  第四關、動靜結合

  【美文欣賞】

  例1:

  春冬之時,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素湍”即為白色的急流,“綠潭”則是碧綠的深水,“回清”回旋的清波,而“倒影”又為倒影著山石林木的影子,“素湍”“綠潭”,兩種色彩、兩種情態,動靜交織,對比鮮明;“怪柏”“懸泉”“瀑布”,也是有靜有動、有聲有色;動靜交叉,有張有弛;山水樹木交匯其中,蔚為奇觀。

  例2

  我在一片寂靜中,默默地坐在那里,水面上看到的是荷花的綠肥、紅肥。倒影映入水中,風乍起,一片蓮瓣墮入水中,它從上面向下落,水中的倒影卻是從下邊向上落,最后一接觸到水面,二者合為一,像小船似的漂在那里。我曾在某一本詩話上讀到兩句詩:"池花對影落,沙鳥帶聲飛。"

  ——季羨林《清塘荷韻》

  在捕捉自然景象的時候,作者把"動"的感受融和到"靜"的景物中。在池塘畔,四周靜得人們可盡情地吮吸縷縷的清香,即使一片蓮瓣落入綠肥紅艷的水中,也未打破寧靜,真靜得出奇!這就是智者與自然的對話,是心靈與自然的交融。

  【寫作秘籍】

  先靜后動是規律,動靜結合有靈性。

  一味繪靜,則呆板;一味寫動,則嘈雜。

  自然萬物,有的相對靜止,有的不斷變化。因此,描寫景物,既要寫出靜止時的優美景色,又要寫出運動變化的動態美,靜態與動態搭配,形態與姿態配合,寫活寫動,景物才能筆筆生輝,形象起來。

  寫這類文章,一般是先采取靜態描寫,然后再根據事件的發展和需要,進行動態描寫。這樣寫,文章才會靈動起來,既有生命,又有靈性。

  【習作展示】

  秋天,雖然一些嬌嫩的花兒枯萎了、凋謝了,但那菊花卻迎著燦爛的陽光,肆意怒放。黃的似錦、白的如雪、紫的像霞。那一棵潑潑灑灑,像龍飛鳳舞;這一朵熱熱烈烈,像節日焰火;那一株晶瑩美麗,像精致的珊瑚;這一枚絲絲縷縷,如飄揚的發絲。一陣微風吹過,朵朵菊花又似搖曳著精美的裙擺,優雅又婀娜地起舞,讓人目不暇接,不知看那一朵才好。

  ——惠勇蕾《我愛秋天》

  老師:惠勇蕾筆下的菊花,既有色之繽紛,又有形之多姿;既有靜態描摹,又有動態描寫,生動優美,靈動鮮活。

  總結語:

  本節課我們以通關升級的方式學習描寫景物,請牢記我們的寫作秘籍:

  抓住特征細描繪,筆下景物有神韻。

  聽觸嗅味多感官,立體展示全方位。

  寫之有序條理清,重點突出層次明。

  先靜后動是規律,動靜結合有靈性。

  人的一生,就是一段永不返程的旅途。比目的更重要的是沿途的風景。一花一世界,一葉一菩提,一林一天地,一水一乾坤。且讓我們邊行走,邊記錄,寫出屬于你自己的山川林海、四季風光。

  【優秀習作】

  我愛冬天

  耿佳敏

  盼到了,終于盼到了,冬天來了。

  冬爺爺邁著緩慢而沉重的步子來了,他像是在擔心我們生他的氣,還為我們帶來了好多好多禮物。

  看呀!他為小草蓋上了潔白的羽絨被,給樹姑娘穿上了晶瑩的白紗裙,給房屋蓋上了一頂溫暖的白線帽,為遠山帶來了量身定做的一套雪白的狐皮大衣。放眼望去,玉樹瓊枝、粉妝玉砌,大地上充滿了詩情畫意,好一個潔白無瑕的世界!

  當然,和藹可親的冬爺爺也給人們帶來了禮物——漫天雪花。雪花像美麗的舞蹈家,在天空中輕盈地翩翩起舞;又像冬爺爺派出的使者,溫柔地告訴人們冬天到了,忙了一年了,該休息休息了。

  上學路上,我伸出手,接住一朵雪花,仔細觀察了一番。小雪花共有六個瓣,是一個個透明的小冰晶,如同玉屑瓊渣一般,又精美又可愛,只是一忽兒就化了。路上滿是松軟的雪花,踩上去咯吱咯吱作響,有趣極了!

  到了學校,就聽見孩子們歡樂的叫喊聲。下課了,一群群孩子在操場上堆雪人、打雪仗,衣服上、頭發上、手套上,到處都沾滿了雪,他們也不在意,臉上洋溢著快樂的笑容,玩得開心極了。我跑出教室,立即加入到打雪仗的行列中。我迅速團了一個雪球,可是這雪像一個頑皮的孩子,故意跟我過不去似的,偏偏團不緊,可能是雪太蓬松的緣故吧!還沒等我團完,一個老大的雪球向我飛來,我哪里來得及躲,雪球不偏不倚正好砸在我頭上。我猛地抬起頭只見同桌在一旁詭笑。不用多說一定是他!我抓起一把雪向他扔去,他哪里肯吃虧,又來反擊我了。上課鈴響了,同學們才依依不舍地回到教室。

  望著窗外飄飄揚揚的雪花,我不禁想起一句農諺:"瑞雪兆豐年"。這場大雪來得很及時,一定會給明年的小麥帶來豐收。

  我愛冬天,因為冬有著冷若冰山的嚴峻,長天一色的蒼茫,更有著包容萬物的慈悲,無私饋贈的慷慨。

  早春生機勃發,盛夏激情熱烈,金秋收獲累累,我卻獨愛這昭示希望的寒冬。

  寫景作文教案 5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學習詩歌,培養學生欣賞古詩的能力。指導學生朗讀,注意把握朗讀時的節奏、韻律、聲調和重音。在讀時用心揣摩每一首詩的內容和情感。

  2、過程與方法:研讀品味,借助聯想和想象揣摩詩歌意境,能用自己的語言再現其意境或內涵。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正確理解詩歌內容體悟作者情感。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重點

  初步培養學生熱愛祖國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位和審美情趣。

  教學難點:

  通過詩歌的語言和詩中的形象體會詩人在詩中蘊含的思想感情。

  教學關鍵:

  通過詩歌所創造的意境美,體會詩人借助景物所傳達的思想情感。教學方法:研讀,品析。教學手段:多媒體課時安排: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學習《野望》

  導入:讀熟了唐詩的人,也許并不覺得這首詩有什么特別的好處。可是,如果沿著詩歌史的順序,從南朝的宋、齊、梁、陳一路讀下來,忽然讀到這首《野望》,便會為它的樸素而叫好。南朝詩風大多華靡艷麗,好像渾身裹著綢緞的珠光寶氣的貴婦。從貴婦堆里走出來,忽然遇見一位荊釵布裙的村姑,她那不施脂粉的樸素美就會產生特別的魅力。王績的《野望》便有這樣一種樸素的好處。

  1、初步感知

  學生初讀全詩,對照注釋,試著用散文化的語言翻譯全詩。

  學生交流,教師可出示以下譯文,與學生的譯文比較:

  譯文:在黃昏的時候,我佇立在東皋村頭悵望,彷徨徘徊心中沒有主張。

  每一棵樹都凋謝枯黃,每一座山峰都涂上落日的余暉。

  放牛的兒童騎著小牛回家,獵人騎著駿馬帶回獵物。

  我看到這些人又并不相識,我長嘯高歌真想隱居在山岡。

  2、深入理解

  (1)教師講解首聯,重點講解:“東皋”,地名,今屬山西萬榮。皋,水邊高地。他歸隱后常游北山、東皋,自號“東皋子”。“欲何依”,化用曹操《短歌行》中“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的意思,表現了百無聊賴的彷徨心情。

  (2)自讀頷聯和頸聯,說說詩人向我們描繪了一幅怎樣的田園風光。

  交流、明確:這兩聯寫薄暮中所見景物,作者舉目四望,到處是一片秋色,在夕陽的余暉中越發顯得蕭瑟。在這靜謐的背景之上,牧人與獵馬的特寫,帶著牧歌式的田園氣氛,使整個畫面活動了起來。這四句詩宛如一幅山家秋晚圖,光與色,遠景與近景,靜態與動態,搭配得恰到好處。

  (3)自讀尾聯,討論:作者從田園中找到慰藉了嗎?這首詩寫的是山野秋景,在閑逸的情調中,流露著怎樣的情感?

  交流、明確:王績還不能像陶淵明那樣從田園中找到慰藉,所以最后說:“相顧無相識,長歌懷采薇。”說自己在現實中孤獨無依,只好追懷古代的隱士和伯夷、叔齊那樣的人交朋友了。全詩在閑逸的情調中,帶幾分彷徨和苦悶。

  3、背誦全詩

  教師提示幫助學生記背:這首詩首尾兩聯抒情言事,中間兩聯寫景,經過情——景——情這一反復,詩的意思更深化了一層。這正符合律詩的一種基本章法。

  二、學習《黃鶴樓》

  (一)激發興趣。

  1、從《唐才子傳》中記載的故事入手激發學生興趣。

  2、寫出三大名樓及與之有關的各名文。

  湖北:黃鶴樓,崔顥《黃鶴樓》;湖南:岳陽樓,范仲淹《岳陽樓記》;江西:滕王閣,王勃《滕王閣序》。

  3、李白曾登黃鶴樓想題詩紀念,但當他看到崔顥的《黃鶴樓》后,自認無法超越,就此收手。只在崔顥的詩下面題寫了“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便離去了。事后對崔顥的這首詩念念不忘,曾兩次作詩模仿此詩的格調。如《登金陵鳳凰臺》《鸚鵡洲》。眾多古人稱崔顥的這首詩是“第一”、“千古之奇”。這究竟是一首怎樣的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

  (二)初讀古詩,感知大意。

  1、(出示古詩)學生自由讀,注意讀準字音,把古詩讀熟。

  2、指名學生讀,注意“昔、載”的讀音。

  3、師:高明的朗讀者不僅能夠讀出詩歌的節奏,還能帶上一定的感情,誰再來讀讀?并相機評點學生的朗讀,如這是深沉的崔顥,這是憂愁的崔顥……

  4、學生結合注釋,默讀弄懂詩歌大意,并和同桌互相說說。

  三、讀悟結合,感受憂愁

  師:在一個晴好的日子里,詩人崔顥來到了黃鶴樓。望著巍峨瑰麗的黃鶴樓,他有什么感受呢?(課件出示:“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學生讀。

  師:出示關于黃鶴樓來歷的傳說。

  古代武昌蛇山上有一座酒樓,老板姓辛。此人很慷慨。某日有道士來飲酒,辛老板不收其酒錢。道士為了感謝辛老板的盛情,臨別時,用橘子皮在墻上畫了一只仙鶴,誰知這仙鶴在客人來飲酒時,會跳舞勸酒。從此酒店生意紅火,辛老板也因此發了財。十年后道士重來,歌笛一曲,只見白云朵朵空中來,仙鶴隨之起舞,道士也騎鶴而走了。辛老板為紀念此事,在蛇山上興工動土,建高樓一幢,取名黃鶴樓。

  學生讀后,指名說說這幾句的意思。

  師:仔細看看,這幾句有什么特點?生:有三個“黃鶴”和兩個“空”。

  說說這三個黃鶴各指的是什么?“空”是什么意思?生答。

  師:師生對讀。生讀一、三句,師讀二、四句的前半截“此地”“白云千載”,生讀后半截。感受那種空茫的感覺。

  師:是啊,昔日的黃鶴和仙人都已飛升而去,這里只余下了——生接“黃鶴樓、白云悠悠、動人的傳說……”其實,千百年來,飛逝的何止是仙人和黃鶴呢?朝代更迭,王侯將相,功名利祿、恩怨是非又何嘗不是“一去不復返”呢?出示:“____________一朝去,白云千載空悠悠。”教師示范說前半句,學生讀后半句。再由學生補充,然后再讀。

  師:古人說“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一切都終將一去不復返,帶著這種感慨,這種空茫,再讀這四句詩。

  師:詩人感慨之余,登上了這“天下絕景”的黃鶴樓,極目遠望,他又看到了什么呢?

  相機出示“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

  理解“晴川”。學生閉目吟哦,想象自己就是崔顥,看到了什么?

  指名學生說,用自己的話來描述崔顥詩中的情景。

  師:除了這樹、這川、這芳草,詩人應該還看到了什么?學生想象補充。

  想象著畫面,再指名學生讀好這兩句。

  師:如此美景,詩人站在樓上,不覺癡了,醉了……悄悄地,夕陽已斜,暮色漸合,詩人又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出示:“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生讀,回答。(看到了“煙波江上”,想到了“鄉關”)理解“鄉關”和“煙波江上”。

  師:“蚱蜢舟,載不動,許多愁。”愁是沉重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白發三千丈,緣愁似個長。”愁是悠長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愁是綿密的,請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讀讀這兩句詩,看到“日暮”,你想起了誰的什么詩句嗎?

  課件出示:移舟泊煙渚,日暮客愁新。

  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

  日暮蒼山遠,天寒白屋貧。

  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學生讀,感受“日暮”帶來的愁緒。

  師:夜幕降臨,寂寞就會隨著暮色籠罩過來,尤其是四處漂泊的游子,那種愁緒更是深入骨髓。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極目遠眺,看到了家鄉嗎?(沒有)家鄉汴梁,遙遙無蹤,難怪詩人會朝著煙波浩渺的長江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會朝著鸚鵡洲的萋萋芳草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會朝著西斜的紅日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難怪詩人會朝著東升的圓月追問:“日暮鄉關何處是?”

  但是晴川之后更是晴川,家鄉汴梁卻在茫茫崇山之后,不見絲毫的影蹤,真是“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山。武昌望汴梁,游子望斷腸”啊!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師:這可真是“日暮鄉關無處覓,煙波江上使人愁”(課件出示,生讀)

  詩人這憂愁又僅僅只是鄉愁嗎?

  出示崔顥的資料。

  崔顥(704—754),唐朝汴州人,公元723年進士。他才思敏捷,善于寫詩。但他宦海浮沉,終不得志,極為失意。

  唐朝開科取士,每年也不過一二十人,當年白居易二十七歲的時候中了進士,他寫了這樣一句詩:“慈恩塔下題名處,十七人中最少年”,得意之情,溢于言表,而崔顥呢,還不到二十歲就中了進士,本以為是前程錦繡了,但是卻是宦海浮沉,終不得志。你覺得此刻的崔顥,他還有什么愁?

  生:人生失意之愁。再讀“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四、配樂誦讀,拓展升華

  師:(播放音樂《寒春風曲》)崔顥站在黃鶴樓上,暮色漸濃,看著眼前滔滔東去的長江,看著煙靄籠罩的鸚鵡洲,他不由地輕輕吟哦起來:(生讀整首詩)

  雖然說一切都如天上那悠悠的.浮云必將逝去,但是“雁過留聲,人過留名”,想著自己少年登第的得意,回首自己這些年四處奔波的艱辛,想著自己多年未歸的故鄉,崔顥的滿懷愁緒頓時化作五十六個字從嘴里噴涌而出:(生再讀全詩)

  師:崔顥的這首詩雖然只有五十六個字,卻將黃鶴樓的來歷,登臨黃鶴樓所見的美景和自己的感慨緊緊地融合在了一起,被稱為唐朝七言律詩的第一作品。這也難怪當年李白見了之后會擱筆而去呢!當然,李白雖然這次沒有留下什么詩作,但是不是白白走了一遭呢?

  出示李白的詩作《鸚鵡洲》:

  鸚鵡來過吳江水,江上洲傳鸚鵡名。

  鸚鵡西飛隴山去,芳洲之樹何青青。

  煙開蘭葉香風暖,岸夾桃花錦浪生。

  遷客此時徒極目,長洲孤月向誰明。

  學生讀,試與《黃鶴樓》比較,說說發現了什么。

  生談:有點相似,是仿照著寫的。

  師:由此可見,《黃鶴樓》這首詩對李白的影響有多深啊!反復誦讀。

  《野望》情(彷徨)↓景(山野秋晚圖)↓情(追懷)

  《黃鶴樓》起→用典引出黃鶴樓承→感慨仙人已去轉→描寫登樓所見合→抒發思鄉之情

  五、布置作業:背誦默寫,完成校本作業

  六、教學反思

  第二課時

  一、學習《使至塞上》

  (一)作者介紹。

  (大屏展示)王維,字摩詰,曾任尚書右丞等官職,世稱王右丞。著《王右丞集》。太原祁(今山西祁縣)人,唐朝著名詩人。王維的詩歌呈現豐富多彩的藝術特色,尤其是創作的山水田園詩對后世影響深遠。宋朝蘇軾曾贊道:“味摩詰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詰之畫,畫中有詩。”

  (二)反復誦讀,以讀促悟。

  1、解一解

  了解背景:開元二十四年(736年)吐蕃發兵攻打唐屬小國小勃律(在今克什米爾北)。737年春,河西節度副大使崔希逸在青滌西大破吐蕃軍。

  王維奉使出塞宣慰,并在河西節度使幕兼為判官。本詩即寫出塞時沿途景色。察訪軍情,這實際是將王維排擠出朝廷。

  2、讀一讀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

  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蕭關/逢/候騎,都護/在/燕然。

  要求:讀準字音,讀出節奏,讀出情感。

  3、釋義

  單車:一輛車,表明此次出使隨從不多。

  屬國:典屬國的簡稱。唐代人有時以“屬國”代指使臣。詩人在這里借指自己出使邊塞的使者身份。

  征蓬:飄飛的蓬草,古詩中常用于比喻遠行之人。

  煙:報警時點燃的烽煙。

  長河:指黃河。

  蕭關:在今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縣東南。

  候騎:負責偵察、通信的騎兵。

  都護:當時邊疆重鎮都護府的長官、首將。

  燕然:燕然山,這里指邊防前線。

  4、品一品

  把握內容,理解詩意,體會語言美、意境美、情感美。

  小組探討:

  (1)本詩中哪些詞語暗示了作者奉命出使?

  (2)“單”、“孤”、“征蓬”等字詞透露出作者當時怎樣的心境?

  (孤寂、憤懣。)

  (3)詩人在頸聯中為我們描繪了怎樣的大漠景色?(蒼茫遼闊、浩瀚無邊。)

  (4)整首詩中詩人的情緒發生了怎樣的變化?

  5、悟一悟

  評點、欣賞“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一聯所描繪的意境美。

  (1)詩中有畫

  (2)煉字精妙

  (3)詩的留白

  (大屏展示)

  “大”寫詩人開闊的胸襟,沙漠浩瀚無邊。

  “孤”寫邊塞荒涼,烽火臺燃起的濃煙格外醒目而單調。

  “長”寫出了詩人對橫貫沙漠的黃河的真實感覺。

  “圓”寫出了詩人大漠觀落日的特殊感受,親切溫暖,微帶蒼茫。

  明確:勾勒出一幅極其雄渾、闊大、壯美的大漠中黃昏落日圖,表現了詩人開闊的胸襟。從側面烘托了守邊將士凄涼艱苦的生活環境,借以反映了他們不畏艱苦,積極保衛邊疆的愛國主義精神。

  (三)賞析名句。

  (大屏展示)

  構圖美近處烽煙、遠處夕陽、大漠無邊、長河奔流——空間擴大

  線條美縱的是煙,橫的是河,圓的是落日——層次豐富

  色彩美黃沙漫漫、夕輝橘紅、白煙一縷、河水閃閃——鮮明優美

  明確:這句話筆力蒼勁,意境雄渾,視野開闊,被贊為“千古壯觀”的名句。

  (四)教師總結

  (大屏展示)

  《使至塞上》:以傳神的筆墨刻畫了奇特壯美的塞外風光,傳達了詩人幽微難言的內心感情。

  二、學習《渡荊門送別》

  1、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唐代偉大詩人,字太白,號青蓮居士。祖籍隴西成紀。他是我國繼屈原之后又一個杰出的浪漫主義詩人。他常以奔放的激情抒發自己的抱負和理想,以強烈的叛逆精神和傲岸不馴的態度抨擊社會,鞭撻權貴。他的詩風雄奇豪放,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韻律和諧多變。杜甫曾給予李白的詩篇極高的評價:“筆落驚風雨,詩成泣鬼神。”李白被后人譽為“詩仙”。

  2、簡介寫作背景

  詩題中的“送別”應是告別故鄉而不是送別朋友,是設想故鄉的山水送別自己。

  詩人李白一生足跡幾乎踏遍了祖國的名山大川,寫了不少歌頌祖國壯麗河山的名詩佳篇。這首詩是詩人于開元十三年(726)辭親遠游,出蜀至荊門時贈別友人而作。詩人在二十五歲之前一直住在四川,這次是詩人第一次離開故鄉開始漫游全國,準備實現自己的理想抱負。出蜀東下,此詩即在旅游途中所作。

  3、播放朗讀讀音,整體感知。

  (1)學生聽讀,注意字音、節奏、朗讀課文并解釋詞語。

  渡遠:乘船遠行。

  云生:云霞興起。

  憐:喜愛。

  故鄉水:指流經四川的長江水。

  (2)學生齊讀這首詩,然后個別學生讀。

  (3)思考下列問題:

  理解《渡荊門送別》一詩各句的意義。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詩人乘舟順流而下,經過漫長的水路,來到荊門之外。

  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山已經到了盡頭,江水就在這大荒野地上奔流,浩浩蕩蕩。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皎潔的明月在空中流轉,如同飛在空中的明鏡。云氣在江面上變幻莫測,如同海市蜃樓一般。

  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雖然進入異地,我仍然依戀著故鄉的山山水水,不遠萬里,一直伴著我這位游子。)

  《渡荊門送別》是一首五言律詩,首聯交代了什么?

  (遠渡的地點和此行的目的。)

  頷聯寫景,展現了一幅怎樣的景象?是從什么角度來寫景的?烘托出詩人怎樣的心境?

  (描寫渡過荊門進入楚地的壯闊景色,畫出一幅氣勢磅礴地萬里長江圖。寫的是遠景。烘托詩人開闊的胸懷,開朗的心境和蓬勃朝氣的形象。)

  詩中是怎樣以時空的變換來描繪江山的美景的?

  (“月下”寫夜晚,描繪近景,“云生”寫白天,描繪遠景。)

  詩人已為荊門外的美景所陶醉,為什么卻“仍憐故鄉水”?

  (作者見到楚地美景的興奮和激動,但也忘不了曾經養育過自己的故鄉。)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給我們描繪了什么樣的景象?

  (描寫明月映江水、江上云霞的美麗景象。)

  全詩表達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

  (通過對長江兩岸秀麗景色的描繪,反映了詩人開闊情懷和奮發進取的精神,同時表現了詩人對故鄉山水的無限眷戀、思念之情。)

  4、體會寫作方法。

  可以從整體構思、意境、語言、表現手法等幾個角度來分析。

  從構思看:題目“渡荊門送別”,“渡荊門”包括前三聯,尾聯照應詩題中的“送別”,全詩緊扣題目展開,結構分明,章法有度。

  從意境看:詩歌意境高遠,形象奇偉,想象瑰麗。抓住兩聯寫景名句,特別是頷聯,要求學生通過想象,用一段話展示其畫面的壯美。

  從語言看:可以從“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中的“隨”“入”字入手分析揣摩,品評一字傳神的藝術效果。

  從表現手法看:“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運用襯托的手法和對偶的修辭手法寫江水的平靜,江岸的遼闊;“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運用擬人的手法,賦予江水以情意。

  5、小結:

  李白在欣賞荊門一帶風光的時候,面對那流經故鄉的滔滔江水,不禁起了思鄉之情:“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江水流過的蜀地也就是曾經養育過他的故鄉,而又初次離別的他怎能不無限留戀,依依難舍呢?但詩人不說自己思念故鄉,而說故鄉之水戀他。

  這首詩通過對出蜀至荊門沿途所見景物的描寫,展現了一幅由高山、大江、原野、明月、彩云構成的雄奇壯麗的畫卷,抒發了詩人對祖國大好河山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故鄉無限愛戀的真摯感情。

  三、學習《錢塘湖春行》

  (一)導入

  俗話說:“上有天堂,下有蘇杭”,杭州因為有美麗的西湖而成為著名的風景旅游城市。千百年來,不知道有多少人被西湖那秀美的湖光山色所陶醉,萌生無限眷戀的情懷。唐宋以來,寫西湖的詩詞有很多,你能回憶起一首嗎?

  (二)介紹作者

  白居易(772—846),字樂天,晚年又叫香山居士,太原人。一生寫了很多詩,是唐代詩人中創作最多的一個。著有《白氏長慶集》。

  (三)朗讀

  分兩步:把握詩歌節奏

  自讀—范讀(配樂朗誦)—試讀—齊讀

  把握詩歌感情

  范讀(配樂朗誦)—學讀—齊讀—賽讀

  (四)整體感悟

  1、提問:讀完這首詩有什么感受?(學生各抒己見)

  2、齊讀全詩,品味情感。

  (五)從寫作角度品讀詩的內容

  1、師:在品詩之前先提一個學習要求:學完這首七言律詩后把它改寫為一篇寓情于景的寫景短文。所以接下來的學習過程中也就從寫作的角度去討論一些問題。

  2、師生研討:

  通過朗讀詩句,你體會到這首詩描寫的是哪個季節的景色?從哪里看出來的?

  明確:早春。從“春潮、早鶯爭暖樹、新燕筑窩、亂花、淺草”看出來的。

  詩人是步行還是騎馬觀賞景致?通過哪句話看出?

  明確:騎馬。唐時,西湖上騎馬游春的風俗極盛。從“淺草才能沒馬蹄”看出。

  詩人騎馬游西湖,所以詩里提到了游蹤,但詩里寫游蹤跟散文不一樣,是用不著作細致交代的,要仔細想,才看得出來,試誦讀全詩兩遍,然后說說詩人的游蹤。

  明確:從孤山寺的北面到賈公亭,一路行來,到最后湖東的白堤。

  那在所有的景物中,詩人最喜愛的是什么呢?(品讀末兩句)

  明確:詩人最愛湖東的白堤,因為這里綠柳成蔭。相比較其他地方的景色,白堤的景色更是美不勝收,使人久久不忍離去,詩人不禁贊嘆道:這才是我最愛去的地方啊……對西湖的贊美之情溢于言表。

  3、學生多角度抒情。用一句話表述對錢塘湖的贊美之情,形式為“錢塘湖啊,你……”(幻燈片)

  4、教師小結:學完整首詩,我們能感受到洋溢在字里行間的是詩人的喜悅之情。在細筆描繪景物時,他選取了最具代表性的景物,如春潮、淺草等,寫這些具有早春特征的景物,是為了表達詩人怎樣的情感?(對錢塘湖早春的喜愛之情)所以雖是寫景,但景中有情,情由景出,景中寓情,寫景是抒情的基礎,抒情是寫景的目的。

  5、再次齊讀全詩,當堂背誦。

  《使至塞上》首聯:敘事頷聯:敘事寫景中傳達內心情感頸聯:寫景抒情尾聯:敘事抒情

  《渡荊門送別》首聯:出蜀目的(敘事)頷聯:雄渾壯闊(寫景)頸聯:意境高遠(寫景)尾聯:思鄉、惜別(抒情)

  《錢塘湖春行》所行→湖東所見→西湖春景所感→最愛

  四、布置作業:背誦默寫,完成校本作業。

  寫景作文教案 6

  【教學目標】

  1、培養學生調動所有感官多角度觀察景物的習慣。

  2、學習抓住景物的特征、細致地描繪景物的方法,提高寫景的能力。

  3、在寫作與交流評改中感受自然的美好,培養親近自然的習慣和熱愛自然的情感,提高審美的情趣。

  【教學重難點】

  1、培養學生觀察景物的方法。

  2、學會抓住景物特征細致地描繪景物的方法。

  【課時安排】

  1課時

  【評價任務】

  評價任務1:通過實例,引導學生學會觀察景物。

  評價任務2:學習抓住特征描寫景物的方法。

  評價任務3:通過交流與合作探究,讓學生在讀與評的過程中體會寫景的方法,提高寫景的能力。

  評價任務4:描寫景物時恰當地融入情感。

  【教學活動設計】

  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

  東升的旭日,斑駁的樹蔭,陡峭的山峰,潺潺的小溪,水底的游魚……世間萬物,千姿百態,四季景色,美不勝收。多少文人墨客,面對名山大川,四時美景,揮筆寫下了精美的篇章,他們的創意、筆法都值得我們玩味揣摩。本節課我們一起來探討如何觀察和描寫景物。

  二、方法導引

  觀察事物,要運用感官。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舌頭嘗,用鼻子嗅……調動身上所有的感官來感知事物,了解事物的特點。

  1、朗讀品味《春》中描寫春風春雨的段落。

  “吹面不寒楊柳風”,不錯的,像母親的手撫摸著你,風里帶著些新翻的泥土的氣息,混著青草味兒,還有各種花的香,都在微微潤濕的空氣里醞釀。鳥兒將巢安在繁花嫩葉當中,高興起來了,呼朋引伴地賣弄清脆的歌喉,唱出婉轉的曲子,跟清風流水應和著。牛背上牧童的短笛,這時候也成天嘹亮地響著。

  雨是最尋常的,一下就是三兩天。可別惱。看,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密密地斜織著……

  討論:作者抓住春風春雨的什么特點?用什么方法描寫景物的?

  學生交流發言:

  ①調動多種感官(視覺、觸覺、嗅覺、聽覺)。(春風圖:作者借助多個感官,如觸覺、嗅覺、聽覺等,將春風和煦溫暖的特點都描繪了出來。)

  ②運用多種修辭手法(擬人、比喻、排比等)。(春雨圖:作者通過細致入微的觀察,抓住春雨“細”“密”“亮”的特點,運用比喻、排比等修辭手法進行描寫。)

  2、展示《三峽》中寫春冬之景的一段文字。

  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學生朗讀,合作探究:這段文字如何將三峽“春冬之時”“良多趣味”的特點寫出來的?

  引導學生總結:

  ①靜態與動態相結合;

  ②俯視與仰視相結合;

  ③近觀與遠望相結合。

  3、展示《雨的四季》中的有關段落。

  我喜歡雨,無論什么季節的雨,我都喜歡。她給我的形象和記憶,永遠是美的。

  ……

  啊,雨,我的愛戀的雨啊,你一年四季常在我的眼前流動,你給我的生命帶來活躍,你給我的感情帶來滋潤,你給我的思想帶來流動……

  啊,總是美麗而使人愛戀的雨啊!

  學生朗讀,品味探究:這篇文章為什么能夠感染人心?

  作者在描繪雨景時融入了自己對雨的感受,這種感受感染了讀者。春雨驅走冬天,改變世界的姿容;夏雨熱烈而粗獷;秋雨端莊而又沉靜,使人靜謐、懷想、動情;冬雨自然、平靜、給人特殊的溫暖。作者用極富情感的描寫,既展示了四季的雨的客觀特征,又主觀地賦予它們不同的“性格”和內涵,使它們更有生命氣息,更有感染力。

  結論:

  描寫景物時恰當地融入情感,能使客觀的景物鮮活起來,更具有感染人心的力量。我們在作文中賦予景物不同內涵,融入我們的情感,相信我們的作品會更有感染力。

  4、思考歸納:景物描寫的方法有哪些?

  總結:

  ①調動多種感官,抓住景物的特征(形狀、顏色、聲音、氣味)。

  ②運用多種修辭方法、多角度描寫。

  ③寫景還要注意融入情感,融情于景,情景交融。(用心感受,因為“一切景語皆情語”)

  補充:有些同學觀察細致了,但找不到語言來描述。這就要求我們平時多閱讀、多積累,不斷提高自己的語言素養,豐富詞匯,煉詞煉句。

  三、小試牛刀

  對同學們來說,最熟悉的地方莫過于校園了。想一想,你所在的校園有什么風景?校園里的風景有什么獨特之處?圍繞“校園一景”寫一個片段。300字以內。

  1、寫作指導

  細致觀察校園景物,根據下列問題構思:

  ①校園中哪一處景色讓你最難忘?

  ②觀察此處景色,你看到了什么?聽到了什么?嗅到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③哪些景物是靜態的?哪些景物是動態的?高處、遠處有哪些景物?低處、近處又有什么?

  ④身臨此景,你心中涌現了怎樣的情感?

  【思維導圖】

  2、學生寫作

  提示:

  ①“校園一景”,意味著不能面面俱到,而是要選取校園的一個局部進行細致具體的描寫。

  ②除了描寫景物外,還可以寫一寫師生在其中的活動,展現出校園景色的.特點。

  ③寫作時可按一定順序,例如由遠及近、由高到低等。

  3、學生小組交流,互評與修改(有沒有抓住景物的特征,有沒有從多個角度寫景,有沒有融入感情),進一步體會寫景的方法,提高寫景的能力和審美情趣。

  4、推薦分享,作品展示

  5、教師點評

  結語:

  景物描寫是一種綜合的語言藝術。各種手法綜合運用,才能成就一段具體生動的景物描寫。我們寫作實踐,預先全面考慮,再靈活運用,細致修改,才能點石成金。

  四、實戰演練

  課后,請同學們兩題任選一題寫作:

  1、你留意過自家窗外的景物嗎?或許是車水馬龍的道路,或許是花木茂盛的園圃,或許是小伙伴們玩耍的場地……以《窗外》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2、“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一年四季,每個季節都有獨特的景致。選擇你最喜歡的一個季節,以《我愛________季》為題,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附:【板書設計】

  學習描寫景物

  多種感官,抓住特征

  多種修辭方法、多角度描寫

  融入情感

  教學反思:

  在本堂課的教學中,根據學生的認知規律,我以四幅美麗的景物圖片導入,首先激起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將學生帶入將要學習的內容當中;隨后又用已學過的課文《春》《三峽》《雨的四季》中的三段文字引導學生學習寫景的方法;掌握方法之后,讓學生小試牛刀寫一個小片斷,在學生寫、議、評、展的過程中,再進一步領會、熟悉描寫景物的方法;最后,再布置一篇課外寫景的大作文,讓學生再行鞏固課內學到的方法。從總體上來看,這節課的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學生興致盎然、思維活躍、發言積極,基本上掌握了從多個角度去觀察、從多個角度去寫景、抓住景物的特征、融情于景的寫作方法,順利完成了學習目標。

  不足之處是,課堂上給的寫作時間和展示時間太少,很多學生的作品沒得到展示,只能在課后點評。作文課重在多練筆,以后課堂上要多留時間給學生寫作和展示。

  寫景作文教案 7

  教學目標:

  1、梳理并歸納學生在寫作敘事類作文時易出現的問題;

  2、指導學生根據中心合理選取及剪裁材料;

  3、了解詳寫和略寫,并合理安排文章詳略;

  4、了解人物刻畫對推動事情情節發展的作用,學習人物描寫的方法。

  教學重難點:

  選取剪裁材料;安排文章詳略

  教學課時:

  一課時

  教學環節:

  一、導入

  各位同學,大家好,我是來自紅安的徐老師。今天非常高興和大家一起分享分擔寫作中的苦與樂,不知道大家有沒有聽說過這樣一句順口溜,學生學習語文有三怕:一怕文言文,二怕周作人,你們知道三怕是什么嗎?(——寫作文。)

  的確,作文對大多數學生而言是一件讓人愁眉不展的難事,請看我帶來的一段偷拍我班學生寫作文的視頻。(播放學生寫作視頻)看完了視頻中學生的各種表情,同學們是否有同感?

  其實,寫作并非難事,只要我們掌握各種文體的寫作要求,并持之以恒地加以訓練,就一定能成為讓人羨慕的`寫作達人。今天,我準備以敘事類記敘文寫作為例,帶領同學們一起探討這類作文的選材和布局,大家有沒有信心?

  二、學生來點評

  出示學生示范作文《在嘗試中成長》,請學生看完后發表寶貴意見,說說這篇作文在敘事上的亮點和不足之處。

  (教師巡視指導閱讀)

  三、教師來歸納

  剛才同學們的發言讓我很驚喜,有的同學對這篇作文很欣賞,講了很多優點,有的持反對意見,講了一些缺點。其實,我和大家一樣,有同感。這篇作文“成也在事,敗也在事”。

  (一)要“事”必躬親,忌置身“事”外

  1、任何敘事作品都必須具備兩個必不可少的要素,即故事和故事敘述者。

  (師指導:避生就熟,才能得心應手。選取的材料要非常熟悉,即是自己所見所聞、親身經歷、切身感悟的材料,寫起來才得心應手,能感染讀者。)

  2、用俗語總結——“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二)要感情用“事”,忌矯揉造“事”

  1、辛棄疾《丑奴兒》“為賦新詞強說愁”

  (師指導:在現階段,許多同學在作文中抒情就是“為賦新詞強說愁”,明明感情沒有那么多愁善感,卻硬把自己裝成林黛玉,不免就牽強造作了。因此,寫作情要真!)

  2、結合學生作文談談本文中的“用情不深”的問題,引出第二點——情要深。

  (三)要“事”不過三,忌“事”無巨細

  1、出示作文題目,以“在嘗試中成長”為題,寫一篇600字左右的記敘文

  (教師引導學生結合自身生活實際合理選取材料,學生自由發言)

  師過渡:生活中嘗試的事情有很多,有大有小,有驚有喜。這些生活中的故事就是我們作文的最好素材。在這篇記敘文中,我們可以記敘一件事,也可以記敘多件事,但是不是事情記敘得越多越好呢?

  注意第三點:要“事”不過三,忌“事”無巨細。事情并不是越多越好,相反,我們善于從生活中發現典型材料,典型材料是支撐作文中心的主力軍,有一件事即可。所以我們用俗語總結就是“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反觀學生作文,選取三件事情進行敘述,每件事情著墨太過均勻,沒有典型事例,對中心主題的表達不夠突出。該怎么辦呢?

  2、展示兩幅插花圖片,請學生比較兩幅插花藝術的優劣,引出紅花與綠葉,即詳寫與略寫

  3、以舊版人教版七年級上冊第二單元課文《第一次真好》或者新版人教版七年級第二單元《我的老師》為例,進一步明確如何確定詳寫和略寫:

  (1)要根據中心定詳略

  總的原則是:要根據表達中心的需要,來決定材料的詳略。在一篇文章里,詳略得當,就能重點突出,更好地表現中心,增強表達效果。(《第一次真好》的主旨是人生要不斷接觸新的有益的生活項目,不斷嘗試新的生活,使生活更加多姿多彩。為了表達這個中心,作者選取兩個事情詳寫,略寫其他一些人生中的第一次。在這兩件事情之中,相對“第一次看見柚子樹”而言,“第一次養十姊妹”是詳寫。)(《我的老師》的主題是通過回憶“我”與老師之間的七件事來表現師生之間的濃濃情誼。為了表達這個中心,作者魏巍略寫了五件小事,而詳寫了“老師替我排解小糾紛”以及“我夢中尋師”兩件事,有詳有略。)

  (2)選用詳略有“三愛”:

  一是,對表現中心起重要作用的典型材料,要“偏愛”,當詳寫;

  二是,對表現中心起輔助作用的一般材料,要“關愛”,當略寫;

  三是,對表現中心無關的材料,要“割愛”,舍掉不寫。

  4、指導學生選取典型材料來詳寫,其他兩件事略寫

  (四)要好事多磨,忌人浮于事

  德國大作家歌德曾經說過:“一個人只要能把一件事說得很清楚,他也就能把許多事都說得很清楚了。”一件事情是否敘述得好,需要精雕細琢。尤其是人物的刻畫能夠推動事情情節的發展,而這個人物又是故事的敘述者,因此對人物的刻畫必不可少。

  指導學生對“嘗試打電話”中的人物進行描寫,來更好地推動情節的發展,表達中心。

  1、心理描寫:

  2、動作描寫:

  3、神態描寫:

  4、語言描寫:

  5、外貌描寫:

  四、大家齊總結

  學生齊讀“四要四不要”。

  師總結:今天我們一起探討了敘事類記敘文寫作要注意的四個方面,但是要把技巧熟練運用還需要大家在日常作文中經常練習。畢竟“事”非經過不知難,絕知此事要躬行。謝謝大家!

  五、板書:

  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情要真,情要深

  敘事作文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偏愛、關愛、割愛

  心理、動作、語言、神態

  寫景作文教案 8

  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游戲的快樂,并在游戲中學會作文,激發學生對作文的興趣。

  2、讓學生學會觀察,培養觀察周圍事物的能力。

  3、指導學生作文,把游戲的過程寫下來,重點寫好動詞,做到語句通順,按一定的順序記敘。

  教學重、難點:

  能把觀察到的人物語言、動作用文字表達出來。

  教學用具:

  課件小豬頭飾

  教學過程:

  一、課件激趣導入,快樂互動

  1、談話:同學們,你們玩過游戲嗎?喜歡玩游戲嗎?

  2、課件出示一些小朋友在玩游戲。(師述:游戲給我們帶來了無窮的樂趣,使我們的生活多姿多彩,能給我們的童年留下美好的.回憶。現在我們就來玩一個游戲,好嗎?)

  二、現場游戲,感受興趣

  1、老師出示一只小豬(故意不畫鼻子)問:小豬缺少了一個什么?(鼻子)

  2、老師明確要玩的游戲,《貼鼻子》。

  3、游戲過程:指名一位同學上臺,老師用紅領巾蒙住他的眼睛,讓他把鼻子貼到小豬相應的位置上。(提醒學生留心觀察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

  三、樂說游戲

  1、師述:同學們,這個游戲好玩嗎?你能把這個游戲的過程說給別人聽,讓他們也來分享我們的快樂嗎?(能)

  2、這里也有一班同學玩了游戲,看他們是怎樣把游戲經過告訴別人的,出示范文《一次游戲》

  3、指導同學們把游戲過程說說,必要時重現游戲時的動作。(動詞有:拿、蒙、走、貼、打開、看等等)

  4、除了說貼鼻子的經過,還要注意整個場面,例如:如果鼻子貼歪了,同學們有什么反應?(注意說好“笑”的情景,如:哈哈大笑,前仰后翻、捧腹大笑,笑出眼淚,眼睛瞇成一條線等等)

  5、同位交流,說說評評。

  6、小結:要把游戲經過說清楚,必須要抓住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說具體。(還要注意動詞的用法,把句子說通順。)

  四、指導起稿,快樂作文。

  寫景作文教案 9

  一、教學內容:

  給材料作文的審題、立意

  二、教學目的:

  讓學生學習掌握給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的方法

  三、教學方法:

  講解討論

  教學過程

  一、什么是材料作文:

  給材料作文,是指試題提供與作文有關的材料,然后要求考生依據材料所提供的信息,按照提示和要求進行寫作的一種命題方式。

  給材料作文主要由兩部分組成:一是材料,二是作文要求。

  材料的類型,主要有寓言故事,議論說理,名人事例,漫畫圖表等

  二、給材料作文審題立意簡說:

  給材料作文的審題,包括審材料和審要求兩個環節。今天要講的主要是審材料這個環節,因為讀懂材料,從材料中提煉出準確的觀點,是這類作文的關鍵。怎樣讀懂材料?就一般而言,抓材料中的關鍵詞語、點睛語句,深入揣摩其中的內涵,是必需的。但就故事類材料而言,最重要的是通過因果分析,抓住材料的核心,從整體上把握材料,然后再從一個角度切入,就可以準確提煉出正確觀點。

  今天這節課我們就故事類材料的審題立意做一簡要分析。

  三、實例分析:

  閱讀下的材料,全面理解材料,可選擇一個側面一個角度構思作文,自主確定立意,確定文體,確定標題,不要脫離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小馬要過河,先問牛大伯,問是否可以趟過去。牛大伯說水很淺,能趟過。小馬正準備過,忽然松鼠告訴他,水很深,不能過,前天還淹死了它的一個同伴。小馬沒主意了,回去問媽媽。媽媽叫它自己多想想,試一試。結果小馬過去了,水不深也不淺,剛好過膝。

  立意方法

  第一步:找對象

  第二步:析(故事因果)根源

  第三步:分主次

  找對象、析根源:

  小馬:年輕、沒有過河的經驗,面對不同的答案卻善于思考。最后成功。

  媽媽:理性、善于引導,教育有方。

  松鼠:以偏概全,以為自己的同伴過不去小馬就過不去,他不知小馬的身體要比松鼠大得多。

  分主次:

  故事的核心顯然是小馬,而幫助小馬成功的重要因素則是媽媽的諄諄誘導。所以小馬的角度是主,而媽媽是次,松鼠更次。

  最佳立意:遇到問題要多動動腦筋(不要盲從別人)——受教育者。

  次佳立意:教育孩子要講究方法——教育者。

  四、課堂訓練

  閱讀下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兔子是歷屆小動物運動會的短跑冠軍,可是不會游泳。一次兔子被狼追到河邊,差點被抓住。動物管理局為了小動物的全面發展,將小兔子送進游泳培訓班,同班的還有小狗、小龜和小松鼠等。小狗、小龜學會游泳,又多了一種本領,心里很高興;小兔子和小松鼠花了好長時間都沒學會,很苦惱。培訓班教練野鴨說:“我兩條腿都能游,你們四條腿還不能游?成功的90%來自汗水。加油!呷呷!”

  評論家青蛙大發感慨:“兔子擅長的是奔跑!為什么只是針對弱點訓練而不發展特長呢?”思想家仙鶴說:“生存需要的本領不止一種呀!兔子學不了游泳就學打洞,松鼠學不了游泳就學爬樹嘛。”

  要求選準角度,明確立意,自選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1、提示學生先找對象(討論):

  動物管理局,小狗、小龜,小兔子和小松鼠,教練,評論家青蛙思想家仙鶴。

  2、分析個人的言行及結果(討論)

  動物管理局的做法不妥,不是因材施教發展特長。結果不行。

  小狗、小龜,小兔子和小松鼠,各有所長卻未能各揚其長。結果也不行。

  教練認識到了主觀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沒有認清努力者的自身條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

  評論家青蛙思想家仙鶴,兩者從不同的角度共同說明一個問題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張揚個性,學有所長。

  3、從教育與學生的全面發展入手寫作。有哪些角度符合題意(學生討論)

  一、就材料涉及的核心問題而言:全面發展與發展特長的辯證關系;

  二、從教育者的角度——因材施教,發展特長,從實際出發,發現差異;

  三、從受教育者的角度——揚長避短,發揮優勢,張揚個性,學有所長,認清自我;

  四、批評動物管理局的做法——初衷是好的,但是違背了教育規律,沒有從實際出發;

  五、評價教練野鴨——雖然認識到了主觀努力的重要性,但是沒有認清努力者的自身條件,盲目努力是不可取的。

  就上述角度而言前四個都是最佳立意,第五個是次佳立意。

  當然,材料的類型不同,分析方法也有所不同。說理性的要抓中心句和主旨句,故事性的則要從因果關系分析入手。

  五、作業練習

  1、根據"材料2"和"材料3",自選角度,自擬題目,聯系實際,寫一篇議論文

  [材料2]某雜志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贊賞的品質是什么?"調查結果是,排在第一位的是"樂于助人"

  [材料3]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事時會怎樣對待?"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1987年6月,A縣舉行小學生游泳比賽,育民小學取得了團體冠軍。

  2、讀下面材料按要求作文

  1986年初,育民小學一位老師提出建議:"我們這里河湖港汊很多,應該充分利用這一自然條件,為校內學生舉辦游泳訓練班"。

  1986年4月,育民小學校務會議同意了這一建議,并決定請一位教練進行理論指導。

  1986年4月中旬,育民小學聽到一些家長的反映。有的.家長說:"舉辦游泳訓練班會不會影響孩子們的學習?有的家長說:"我們的孩子從小在水里泡大的,還要訓練什么?"。

  1986年5月初,育民小學校長在家長會上說:"我們舉辦游泳訓練班有兩個目的:一是增強學生體質,一是為國家培養體育人才近年來,我國游泳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出現了一些具有國際水平的優秀運動員,在一些國際比賽中拿了不少金牌,但和世界游泳強國相比,還有很大差距,至于說在水里泡大的孩子不需要專門訓練,這種認識是片面的,在水里泡大的孩子要成為游泳健兒,也必須有理論指導和嚴格訓練"。

  1986年5月,在取得家長同意后,育民小學游泳訓練班正式開辦,經過科學訓練,學生游泳水平有了明顯提高。

  結合以上材料,就理論對實踐的指導意義這個問題寫一篇短文,題目自擬,字數在400~600之間

  3、閱讀下面材料,以《更心愛的》為題,寫一篇思想評論

  傳說華盛頓小時候曾把父親心愛的一棵櫻桃樹砍倒了,父親發現后質問家人:"這是誰干的好事?",華盛頓心里有點緊張,但還是勇敢地走到父親面前,帶著羞慚的神色說:"爸爸,這是我干的",父親問道:"砍掉我的櫻桃樹,你不知道我要揍你嗎?"華盛頓回答說:"可我告訴你的是一個事實呀!"父親聽后,不但沒有懲罰華盛頓,反而贊揚說:"承認錯誤是英雄行為,要比一千棵櫻桃樹還有價值"

  寫景作文教案 10

  一、引入:

  同學們,我們每天從早到晚在哪生活的時間最長?(校園)

  我們每天與我們的校園朝夕相處,可以說是最好的朋友了,今天我們就以校園為題,寫一關于校園美景的文章,寫景教案。

  (板:寫景)

  二、回憶寫景要求:

  1、學生質疑:三、四年級已經練習了描寫校園的,升入五年級為什么還要重復同一個文題呢?

  2、解疑:告訴學生隨著我們年齡的增長,知識的增加,同學們的認知水平有了較大提高,如何把這種提高運用到我們中去,這是五年級寫景對同學們提出的新的要求。

  3、回憶寫景要求:既然同學們已經練過寫景,下面請同學們共同回憶一下寫景給我們提出了哪些要求?

  (自由討論) 按一定順序。

  4、匯報討論結果;根據討論板書:抓特點

  5、自由討論交流:這按一定順序指哪些順序,又要抓住哪些特點?

  6、分析:同學們你一言我一語就把這一定的'順序搞清楚了,那么按一定順序描寫有什么好處呢?

  板書:清楚

  7、過渡回憶:除了按一定的順序來寫外,我們還要抓住景物的特點進行描繪,哪些屬于景物的特點呢?

  板書:顏色形態 氣味聲音 大小……

  8、討論:在抓住景物特點之后,最犯愁的是什么?

  板書:生動 形象 具體·····

  過渡:看來同學都有同樣的感慨,為了解開同學們的疑團,今天,老師給同學們帶來了一文章,聽聽小作者是怎樣描寫她的校園的,寫景教案。·

  三、聽、受啟示、解疑團。

  1、放錄像看,聽,要求:邊聽邊摘記一兩句你認為描寫得生動形象的語、句。

  2、討論:你認為她哪處寫得好?為什么好?

  3、從以上分析,你受到什么啟示,要想把文章寫生動、具體,可采用什么方法?板書:比喻、擬人、夸張

  4、與小作者見面,談。(小作者,告訴同齡人秘訣。)

  5、從小作者的一席話,你得出什么結論?

  板書:多觀察,多積累

  四、欣賞校園風光,感受美。

  過渡:小作者筆下的校園這么美麗,如果我們學校走上電視,會是什么樣子呢?同學們請看大屏幕。

  1、放錄像,欣賞美。

  2、自由描繪校園美景,運用微機出示景點畫面。要求:結合畫面,運用恰當的比喻、擬人等修辭手法加以描繪。

  3、討論、分析、點評。

  4、談收獲。

  5、最后教師作結:讓我們一起擦亮慧眼,去發現美、創造美,用我們自己的筆來描繪我們美好的家園。

【寫景作文教案】相關文章:

寫景作文的教案06-20

寫景狀物 教案04-25

600字的寫景作文_寫景作文05-03

春天爬山寫景的作文_寫景作文01-10

關于故鄉的寫景作文_寫景作文01-10

寫景的作文12-09

(精選)寫景的作文07-05

寫景的作文[經典]05-11

寫景的作文0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