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自尊自信》教學設計
一個好教案首先要依標合本,具有科學性。下面是小編為你靜心整理了《自尊自信》教學設計,希望能幫助到您!
【教學目標】:
認知目標:了解自尊的涵義,認識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是形成健康人格的基石。
能力目標:明白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懂得做人必須有羞恥心,能夠識別什么是卑下無恥的行為,學會節制自己,拒絕卑下,維護自尊。
思想覺悟目標:認識自尊是人格之本,是促進人的道德健全發展的重要力量,是人的基本價值。懂得怎樣的人格才是健康高尚的人格,形成對健康高尚人格的追求和向往;懂得什么是有損人格的卑下的行為,有維護自己人格尊嚴的明確意識,對庸俗卑賤的行為能夠加以抵制。
【教學重點】:自尊的內涵和意義
【教學難點】:自卑的危害。
【教學方法】:自主學習,主動探究、模擬情境、啟發、引導、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方式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愿望,增強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課型】:新授課
【教學過程】
活動一:導入新課:寓言透視--人的尊嚴
過程指導:
第一步:指導學生細讀教材材料;
第二步:讓學生思考并與同桌交流書本中的問題;
第三步:全班自由發言,逐一討論各道問題,并引導學生舉出社會生活中相類似的事例;
第四步:結合問題三,學習心靈導航第一、第二節,讓學生歸納人的尊嚴的含義;
第五步:教師總結。
活動二:講授新課:
1.自尊是健康人格的基石
(1)"自尊"的內涵
人從幼年就會表現出自尊心。由此引入自尊的涵義--自尊是對自己的人格重視和肯定的情感。可以引導學生從人愛護自己的身體、儀表,維護自己的行為、心靈的表現來理解以上涵義的表述。
(2)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討論:為什么說自尊是人的基本心理需要?
(從個人體驗可以感受到自尊對人的情緒的影響:當自尊得到滿足時,就會產生快樂、振奮、自信這種積極、肯定的情緒;相反,當自尊得不到滿足時,就會失望、憂愁,產生消極否定的情緒。)
(3)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
自尊心是人進步的動力。自尊能夠推動青少年蓬勃向上、力爭上游、不甘落后。自尊也會阻止人去做損害自尊的卑下的事情。自尊對于健康人格形成的意義需要從正反兩個方面說明,即自尊使人有所為,有所不為。
引導學生思考:什么樣的人格是健康人格,什么樣的人格是不健康的,健康人格為什么必須通過有所為、有所不為才能形成?
2.自尊始于知恥
(1)自尊心與羞恥心的關系
"人無恥,無以立"。人之所以成為人,是從知恥開始。結合"探究園"的第一個活動"人的尊嚴"引出羞恥心包括什么?
(在身體和儀表方面,比如在公共場合不能赤身露體,保持衣冠整潔等。在心靈方面,不去做阿諛奉承、卑躬屈膝的事情。有了羞恥心,不做恥辱的事,庸俗卑賤的事,才能有尊嚴。自尊的人必定有所不為,必定不以庸俗卑賤的方式做事,這說明自尊的心理品質與道德品質是緊密聯系的。)
(2)羞恥心對于形成良好品德的作用
"羞恥心是所有品德的源泉"。讓學生思考:人在什么情況下會感到難為情,會感到慚愧,會感到內疚?
(如果無論做出什么錯事、丑事都不懂得難為情、慚愧、內疚,就是所謂"恬不知恥",也就談不上有道德,更談不上有尊嚴了。也就是說,知恥才能有道德,有道德才能有尊嚴。)
(3)拒絕卑下,有所不為,才能維護自尊
人的尊嚴要依靠自己的言行來維護。節制自己的言行,不做有損于自己榮譽、形象的事,就維護了自尊。相反,沒有羞恥感,做出一些不道德的事情,就會損害自己的尊嚴。
引導學生思考:哪些事情是"恥",是應該拒絕的,不可為的;怎樣做才能潔身自愛,維護自己的尊嚴。?
(比如,例舉和分析中學生生活中可見的一些現象:亂扔垃圾、隨地吐痰、在公共場所大聲喧嘩,不守交通規則、舉止粗魯、形象邋遢、言辭污穢、打架斗毆、恃強凌弱、說謊成性、偷竊、損壞公物、吸煙酗酒、賭博吸毒、盲目攀比、愛慕虛榮等等。)
布置作業:讓學生搜集偉人自尊的故事,結合自身實際談體會。
【教師小結】:
同學們,今天我們從正反兩方面闡述自尊的含義。什么是自尊,自尊為什么能夠促使健康人格形成。自尊與知恥的關系,羞恥心對于自尊形成的作用,知恥才能有所不為;拒絕卑下,潔身自愛,才能維護自己的人格尊嚴。
【后記】:
1、學生能積極參與教學活動,課堂氛圍活躍,在活動中學生參與、合作、探究意識得到增強。
2、"聯系生活,模擬情境"、"創設情境、營造氛圍"等活動體現了課程的實用價值。
【《自尊自信》教學設計】相關文章:
增強自尊自信政治教案05-03
正確認識自尊自信05-02
政治教案:正確認識自尊自信05-04
保持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04-30
克服盲童的自卑心理,增強自尊和自信04-30
自尊04-29
《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教學設計05-01
七年級政治《做自尊自信的人》的試題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