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教案
教學目標:
1、讀詩文,認識4個生字。
2、讀懂并能有感情地朗讀詩文,了解風使周圍景物有哪些變化。
3、背誦古詩,能對大自然的氣候現象產生更濃厚的興趣。
教學內容:
北師大版小語第三冊第十一單元《風》
教學重、難點:
重點:
1、認讀生字,書寫生字。
2、朗讀理解古詩,背誦古詩。
難點:理解古詩的詞句。
教具準備:
字卡、詞卡、同學們的作品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同學們喜歡猜謎語嗎?(先學生之間互猜,然后教師再說:“我也說個謎語,請大家猜一猜好嗎?”)
(點評:此環節體現了教師以參與者的身份,與學生互動。)
2、“解落三秋葉,能開二月花。過江千尺浪,如竹萬竿斜。”
你是怎么猜到的?對,這就是“風”,板書,指名讀,正音,齊讀。
3、是唐代詩人李嶠寫的一首關于風的詩你們想學嗎?
(點評:以謎語激發興趣,調動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抓住關鍵詞,啟發學生的思維。)
二、初讀課文
1、打開書借助認字表里的拼音自己讀一讀古詩,遇到不會讀的字用自己喜歡的識字方式解決字音,查字典,問老師,問同學都可以,開始吧!
2、再讀一遍古詩,爭取把字音咬的更準。
3、看同學們讀得那么認真,我也想讀了,同學們在心里和我一起讀好嗎?
4、古詩讀給同座聽聽吧,請他提提意見。
5、我從詩里請出了這些詞,你們一定覺得眼熟吧,自己讀一讀,你一定能讀準。
6、抽讀詞卡:解落、千尺浪、萬竿斜。
7、齊讀。
8、再讀讀古詩,這一遍要爭取把每句詩讀通順。
9、指名讀,評議。
看來,現在認字表里的字一定難不倒大家。
抽讀字卡。
(點評:學生通過反復的、有目的的朗讀,整體感知了課文,解決了生字的讀音,為后面更好的理解課文掃清了障礙,其中“用喜歡的方式解決字音,在心里和老師一起讀,請同座提意見”等方式使課堂氣氛活躍,落實了學習的過程,體現了自主性,合作性。)
三、理解古詩
1、同學們,看,我這有什么?(出示學生作品)
這些畫多美呀!你們知道嗎?這些畫都是我班的小畫家畫的,說不定你就能找到你自己的,我們一起來欣賞一下吧!
2、你們知道嗎?這里藏著四幅畫,畫的就是這四句,你能找出來嗎?想一想,再和同桌商量商量。
3、逐句找圖,談理由。
4、生自讀詩文,自我感受。(如果你感受到了風,請你用你的手做風勢。)
5、你能談談你從哪句詩感受到了“風”嗎?(小組合作兩人互相說說)
6、指名說。
7、指導讀:你理解的這么好,讀得一定也很棒,請大家欣賞一下吧,(讀的時候師進行指導)然后小組讀,同桌讀,男女生讀等。
8、在理解的基礎上背誦課文(看圖背,做動作背)
9、風除了吹掉落葉,吹紅鮮花,吹起波浪,吹斜竹林外,還可以干嗎?分小組用你自己喜歡的方式表達一下(小組討論匯報:畫畫唱歌做動作)
(點評:以學生自己的作品喚起學生的親切感,激發學生的求知欲,用找圖的形式完成學生主體對古詩的感受、體會、領悟、想象、理解這一系列的心智活動,激發了學生的主體意識,體現了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特點,觀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從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達到對古詩的理解,聯系學生的生活實踐。用各種方法成功的拓展知識點發展學生的想象空間,激發學生的想象力,使學生有話可說,有物可想,發掘教材中“動”的因素,用形體幫助理解,符合低年級的天性,也有利于學生思維的活躍。)
四、寫字
1、你覺得哪個字不好寫?(同學提出“解”字。)
2、哪個同學能幫助他?(指名幫忙解決)
3、指導書寫。“解”(總結:左右兩邊相等,“牛”的一撇在中心點上,第一橫在橫中線上。)邊描邊想,怎樣才能把字寫好。學生練習書寫。
【《風》教案】相關文章:
《風》教案02-19
風的奧秘教案03-15
《風娃娃》教案03-08
風娃娃教案02-09
音樂風教案01-06
健康風教案12-30
秋天的風教案01-12
《風爺爺》教案02-06
《風娃娃》教案04-11
‘教案’衛風氓教案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