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旅游業發展規劃
旅游業發展規劃1
1城市旅游規劃的興起與發展
城市旅游是一個范疇,是基于旅游目的地標準而劃分的幾種旅游類型之一,是發生在城市的各種游憩活動及以城市為旅游目的地、以城市為旅游吸引物招徠游客的各種旅游活動的總稱,其實質是對現代城市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城市旅游幾乎是與近代旅游同時出現的,因而并非一種新現象。
20世紀80年代以來,隨著旅游業所帶來經濟效應的不斷增加,旅游在城市復興、城市產業結構調整、促進城市就業、滿足居民游憩需求等方面的作用不斷增強,城市政府越來越重視旅游和休閑產業的發展,并采取積極的政策措施,編制城市旅游發展規劃以指導城市旅游業的發展。
最早的城市旅游規劃是1985年北京市經過近一年調查編制完成的《北京市旅游發展戰略規劃》。作為第一部政府主導型的市域旅游戰略規劃,其在全國產生了廣泛的影響。隨之而來幾個重要的旅游城市也相繼編制了旅游發展規劃,包括《秦皇島市旅游總體規劃》(郭康,1988)、《上海旅游發展戰略規劃研究》(范家駒,1990)、《三亞市旅游發展戰略規劃》(王興斌,1992)、《深圳市旅游發展規劃》(陳傳康,1992)等。
1995年國家旅游局評選中國優秀旅游城市,將城市旅游規劃作為評優重要指標之一,進一步刺激了城市旅游規劃的發展。1996年,陳傳康提出城市旅游規劃的研究提綱,界定了城市旅游規劃的基本內容。1999年《旅游發展規劃管理暫行辦法》中明確對區域旅游規劃的內容進行了規定。經過20多年的發展,城市旅游規劃逐漸形成基本的范式,作為一個系統性規劃對指導和促進城市旅游的健康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然而,城市旅游規劃在現實中也遇到了相當多的問題,形成對城市旅游產業發展的制約。
2城市旅游規劃面臨的問題
2.1旅游規劃水平不高
旅游規劃在我國起步較晚,國際上真正的旅游規劃發展起來也不過是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因此,關于旅游規劃可供借鑒的成功規劃案例并不多,再加上旅游規劃本身具有地域,文化差異,使得我國大多數旅游規劃編制處于“摸著石頭過河”階段,免不了存在與環境和社會發展不相適應的地方,規劃水平有待提高。
2.2旅游規劃中科學性匱乏
雖然數字規劃已開始出現,但我國大部分旅游規劃仍屬于感性規劃。具體表現為:原則多,實質內容少。旅游規劃停留于理論層面上分析,缺少具體的發展思路和策略,規劃項目雷同類似,缺少地方特色,出現各地旅游區同一化現象;定性多,定量少。規劃缺少有效的技術方法,以主觀經驗為主,缺乏可信度,可靠性;缺少一套獨立的技術手段。在實際操作中,對不同層次旅游規劃的內容、重點、技術過程和方法沒有一個統一與彈性的界定,這使得規劃出來的成果五彩繽紛,缺乏可比性;缺少旅游理論支持。對旅游的理解不全面,唯旅游而旅游,缺少對旅游最基本的理解。
2.3旅游規劃執行不力
旅游業的發展使旅游規劃市場供不應求,但現實的情況是規劃編制出來仍免不了“紙上畫畫,墻上掛掛”的尷尬命運,究其原因,除了規劃的操作性不強外,還與旅游規劃的自身特點有關。旅游規劃的執行需要國土、交通、環保、建設、服務業、商業、宗教、教育等相關部門及各社團的共同參與,涉及面廣,部門間無隸屬關系,長期缺乏有效的溝通和支持、各行其是,協調困難;旅游規劃發展較晚,法律地位和被重視程度遠不如土地利用規劃和城市規劃,在與二者執行發生沖突時,旅游規劃的實施難免受到制約;旅游規劃的執行需要大量資金作保證,但出錢的是政府和企業,與規劃者無關,目前的規劃大都是規劃單位承包給企、事業單位或各院校編制的,在編制過程中這些單位的著眼點是規劃成果在學術上是否立得住腳,數據的分析和結論是否經得起推敲,較少考慮規劃在經濟上的可操作性,規劃即使編制得面面具到,高屋建瓴,但卻會因資金龐大,籌集不足而擱淺。
2.4旅游規劃缺乏適用性,盲目追逐潮流
目前,一些政府為了體現對旅游業及規劃的高度重視,盲目聘請“洋專家”來搞規劃。雖然我國的旅游規劃與發達國家的相比存在一些差距。但也應慎重對待,不能認為外國人做的就一定優于中國人。一個好的旅游規劃關鍵的是要體現地區性差異,突出當地文化、地理特色,外國專家編制的規劃往往缺乏對本地文化內涵的挖掘和對賴以生存的國內市場研究。
3完善城市旅游規劃的對策
3.1建立合理的激勵機制和相關機構,促進旅游規劃的研究和制定效度
旅游規劃涉及到很多的行業,其規劃的資源又各有主管部門,但旅游局既不可能包攬其他部門的管理職能,又不可能在缺乏強有力的法律法規支持下成為與相關部門協調進行旅游管理的中心角色。因此需要成立更高級別的旅游委員會或者旅游產業領導小組這種統一領導和分層管理相結合的旅游管理新體制,以改變旅游業體制部門分割、多頭管理的現狀,作為旅游規劃實施的主要機構.旅游產業領導小組與旅游委員會相比,兩者雖職能上較相似,但前者在組織形式上相對松散,不利于形成制度化、規范化的長效運作機制。旅游產業領導小組的管理和協調職能在政府主導的旅游發展初期階段效果顯著,但長遠看,旅游發展委會的模式更加適合。
旅游發展委員會主任由市政府主管旅游相關業務的常務副市長兼任,由旅游局、計委、建委、文化局、園林局、國土局、物價局、工商局以及當地主要景區主管單位的負責人兼任委員,下設職能部門辦公室,負責日常工作。由旅游委員會負責委托制定城市旅游發展戰略,負責相關工作的綜合協調,組織協調城市旅游環境和基礎設施、旅游交通、商貿購物、住宿、旅游文化娛樂等各類資源的`整合、優化配置與規劃指導,可以很好地協調旅游規劃所需的資源以及規劃實施所需的各種力量,保證旅游規劃的有效實施。
3.2利用科學技術等資源為旅游規劃提供支撐
數字旅游規劃是全球旅游界共同面臨的課題,從感性規劃到數字規劃的轉變將是歷史的必然。為完成此轉變,需要有相應的硬件和軟件支持:國家要建立完善的旅游統計制度,保證統計數據的科學性、多維性、動態性;建立國家旅游信息數據庫網絡,對旅游發展進行動態研究,并使資源合理共享;建立旅游市場調查體系,進行定時和不定時抽樣調查,“監測”旅游系統的運行狀況,為規劃決策提供依據;同時優秀規劃研究人員的培養和合格規劃研究機構的設立也是十分重要的。
3.3增進旅游規劃的執行力度
旅游規劃執行困難是困擾我國規劃人員多年的問題,這里面既有主觀原因又有客觀原因,所以要解決旅游規劃執行難的問題,即要有制度,技術和資金保證又要有規劃的改善和創新。理論技術不過關的規劃人員不能參與規劃編制;操作性不強,無經濟可行性的規劃不能采用,執行規劃時,上下級相互配合,有問題及時反饋;部門間相互配合,有任務協作完成;政府、企業相互配合,建立良好伙伴關系。再引入監督機制,對規劃實施過程進行嚴格監督。這需要盡快完善現有的旅游規劃相關法律,在規劃人員的資格和規劃單位的資質上作具體規定,嚴格規劃審批制度,堅決不能讓不合格的旅游規劃通過并實施執行,加強監管力度,成立專門機構對旅規劃全程管理,并監督規劃的實施進程,在政府與企業的合作中引入市場機制,加強與金融機構的合作,拓寬融資渠道。
旅游規劃是一個需要多部門合作參與實施的,我國行政管理的垂直管理模式,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部門之間的獨立性和封閉性,所以,旅游規劃要增強自身彈性和與其他部門規劃的協調性和銜接性,便于實踐操作,最好是政府能在各部門之間建立一個信息平臺,將各部門的規劃信息互通,使規劃人員能及時準確了解規劃信息,在編制時能做出合理決策,減少執行時的沖突。另外,也可組織相關部門、企業成員及專家學者集體參與商議規劃的編制,但旅游規劃涉及部門眾多,牽涉大量經濟利益,很容易導致規劃的平均主義或久持不下,所以在有大量人員參與的情況下,應做好組織工作和協調工作盡量使合理的意見和措施被采用。
3.4提高旅游規劃的法律效應
制定基本法或者地方立法。旅游規劃的實施效力不夠和旅游規劃的法律層級不高有很大的關系.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出臺旅游基本法――《旅游法》或者制定《旅游規劃法》。不過目前,旅游立法的條件并未成熟,因此,為了讓旅游規劃的實施做到有法可依,可以嘗試制定《旅游規劃條例》或《旅游規劃管理辦法》,比如陜西省、海南省、淄博市等省市已經出臺的旅游規劃管理方面的法規,在一定程度上彌補了目前相關法律不足的現象。
借助城市規劃立法。城市規劃依據《城市規劃法》而具有法律效力,獲得實施的保障.因此城市旅游規劃也可以通過與城市規劃協調,對城市規劃修編,增加旅游規劃的部分內容,使城市規劃中有關城市旅游的內容規范化、法規化,借助城市規劃的法律效力獲得城市土地的合法使用權,保障將城市旅游規劃落實到空間布局上。
3.5關注配套設施建設
城市規劃根據城市旅游發展規劃確定的現狀游者人數、規劃期內預測人數以及旅游者對有關設施的平均使用頻次,調整城市公共設施、市政公用設施、基礎設施的規劃標準和布局,尤其是賓館酒店、會議展覽設施和交通、供水、供電、排污設施在選址上應方便游客的使用和旅游開發的配套。在休閑娛樂設施和商業服務設施的布局中,應合理安排各項設施的空間組合關系,以增強設施對游客的吸引力。同時,旅游規劃中也應充分考慮到城市規劃的承載量對游客的容量進行調整,并且參照城市規劃的基本區劃進行旅游設施和服務的配套。
4結語
城市旅游規劃是城市旅游的重要部分,在整個旅游產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城市旅游規劃自身面臨很多問題,注重實際,以問題為出發點必然對全面的認識其地位、作用有所助益。通過制度設計、法律效應等措施對城市旅游規劃科學性的提升,必然為城市旅游規劃的制定提供支撐和保障。同時,需要指出的是,在以“農家樂”為代表的鄉村旅游興起的當下,城市旅游面對更加多元的競爭,政府相關機構如何把握兩者的關系應該成為考察的重點。擁有話語權的政府以什么樣的理念來權衡兩者的發展,必然影響旅游規劃的制定。在城市旅游規劃的制定中怎樣契合,形成雙贏或良性競爭,將成為未來城市旅游規劃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實務者和研究者都必須審慎的對待這個問題。
旅游業發展規劃2
南陽古稱宛,是國務院命名的歷史文化名城。南陽擁有獨特的區位和豐富的旅游資源優勢,境內以漢代文化為主的文物古跡在全國具有重要地位。現有省級以上重點文物保護單位55個,風景名勝40多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兩個。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成功創建,為進一步挖掘和開發山水旅游和歷史文化旅游資源,打造世界級的旅游品牌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
一、南陽旅游開發的有利條件
(一)區位優勢
目前,河南正著重開發鄭、汴、洛、三(三門峽)、沿河(黃河)古文化旅游線和伏牛山(石人山、白云山、寶天曼等)自然風光旅游線,伏牛山成為河南省旅游的名牌和閃光點。南陽地理位置優越,境內高速公路和鐵路四通八達,能方便地進入京廣線、隴海線等鐵路干線和京珠、連霍等高速公路,是連接豫、鄂、川、陜四省的交通要道,距關中經濟區、武漢經濟區、鄭州經濟區直線距離均在500km以內。良好的經濟地理區位和遍布境內的旅游景點決定了南陽擁有龐大的潛在客源優勢。同時,南陽周圍分布有眾多知名的旅游目的地,如:鄭州、洛陽、開封、武漢、西安等,加入這個旅游網絡,可以實現跨越式發展。
(二)旅游資源豐富特色鮮明
南陽歷史悠久,地形奇特,形成了豐富的資源優勢。在伏牛山自然保護區中,南陽境內占73.1%。具有代表性的景點主要有:1處世界生物圈、3處國家地質(礦山)公園、3處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基礎上建立的以地質奇觀為主要內涵的世界地質公園風景區;中原人類的發祥地南召縣杏花山猿人遺址;被譽為“長城之父”的中國最早的古長城——楚長城;中華“科圣”張衡的長眠地——張衡墓園;“中華醫圣”張仲景的墓祠紀念地——南陽醫圣祠;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諸葛亮的躬耕地——南陽臥龍崗;中國最大的漢代畫像石刻藝術博物館——南陽漢畫館;中國惟一保存最完整、規制完備的知府衙門——南陽府衙;中國惟一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縣衙——內鄉縣衙;中國漢代規模最大的冶鐵中心——宛城冶鐵遺址;中國木雕石刻工藝最為精湛的古建筑群——社旗山陜會館;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道——淅川荊紫關鎮清代五里長街;世界最小的城——新野漢桑城等為代表的人文旅游區。地質景區與人文景區相互交錯,山水旅游資源與旅游資源豐富,各有千秋。
(三)客源市場潛力大
作為“朝陽產業”的旅游業,是拉動經濟和啟動消費的有力杠桿,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突顯。中央提出要大力發展旅游業,到2020年把我國建設成為世界第一位旅游大國的目標。世界地質公園風景區等系列旅游線路將對國際國內客源產生強大的吸引力。作為新近開發的具有鮮明特色的旅游景點,南陽旅游的省內客源潛力巨大。據世界旅游組織分析:當人均gdp超過1000美元后,旅游需求的收入彈性為2.5。我國大部分省區人均gdp已經突破或接近1000美元大關,旅游需求將進入一個高收入彈性階段,給南陽旅游業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
二、旅游開發存在的問題
(一)旅游資源開發深度不夠,旅游市場份額小
與鄭州、西安、南京相比,南陽的區位條件稍顯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伏牛山旅游業的發展。南陽獨特的旅游資源產品沒有深入發掘,旅游資源優勢沒有充分利用,符合本區旅游資源特點的生態旅游、探險旅游、文化觀光旅游等旅游產品開發程度較低,結構單一。近年來,隨著宣傳力度的不斷加大,南陽旅游業的知名度有所提高,但和周邊知名旅游區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景區開發深度不夠,接待能力和基礎設施落后、境外游客很少,這和極其豐富的旅游資源很不相稱。
(二)旅游資源開發缺乏整體觀念,缺乏統一管理
伏牛山景區開發沒有整體規劃,缺乏統一協調和管理,各景區從自身角度開發各自的旅游資源,造成各景區孤立、分散,沒有形成聯系緊密的服務網絡,使跨景點游覽非常不便,降低了景區的吸引力。同時各景區為了自身利益,對旅游資源盲目開發,產品雷同,導致惡性競爭、環境污染、生態破壞,造成人、財、物極大浪費,旅游資源整體效益難以發揮。再加上我國自上而下樹狀體系的行政管理體制,性質不同的旅游資源分屬不同的行政管理部門,給不同的行政區域協調開發旅游資源帶來困難。如:風景名勝區由建設部門管理;森林公園由林業部門管理;自然保護區由環境部門管理;文物保護區由文化部門管理;管理體制的不順使旅游景區的日常工作效率低下,不利于景區的統一規劃,嚴重制約了旅游景區的發展。
(三)旅游資源開發資金不足,環境古跡破壞問題突出
旅游資源的開發需要大量的資金,現階段的開發資金主要來自各地政府、企業和個人投資,地方政府支配財力有限,當地民間資金和建設能力相對薄弱,在開發過程中難免由于資金約束而急功近利,缺乏統一和長遠地開發和保護規劃,造成很多早期開發的景區布局混亂,大批旅游資源遭到破壞,景區環境極不協調。特別是開發過程中對景觀及景區生態環境造成極大破壞和污染,對文物古跡缺乏有效保護,破壞相當嚴重,導致旅游資源開發、旅游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產品優化和市場推廣、促銷嚴重滯后,影響了伏牛山景區的整體形象和開發收益。
三、南陽旅游業定位及開發建議
準確的定位是科學開發南陽旅游資源的基本前提和實現可持續發展的重要保證。筆者認為應選準以地質公園、南陽四圣作為旅游資源精品,進行高檔次、高品位的`整體開發,把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作為南陽旅游發展的龍頭,盡快形成旅游經濟規模。通過地質公園的強大影響,塑造南陽旅游的鮮明特色,形成山水旅游與人文旅游有機結合。
(一)統一規劃宣傳開發,突出特色
要樹立大旅游,大區域的意識,成立專門的旅游管理協調機構,與國內外著名規劃設計單位合作,找準定位,高起點規劃、統一開發境內旅游資源,要突出特色,走差異化和個性化道路。要完善和提升現有景區質量,加大南陽旅游的宣傳力度,積極擴展旅游空間和旅游市場,從目前的大三角(西安、鄭州、武漢)旅游市場定位,轉向珠三角、長三角、北京等方向來的外地游客和海外客源,打造全國乃至世界級旅游品牌。同時完善景區基礎設施建設,理順各景區之間的關系,建設快速便捷通道,促進南陽旅游業快速協調發展。
(二)深度發掘山水地質旅游
伏牛山世界地質公園的創建成功,開創了南陽旅游業發展的新紀元。應著力打造山水地質旅游精品,濃筆渲染“山—水—龍”內涵,廣泛宣傳景區內世界第九大奇跡,中國發現面積最大、數量最多的恐龍蛋化石群和天然的植物化石群,規劃好以伏牛山恐龍骨架化石和世界范圍內惟一的、極特殊類型的長圓柱恐龍蛋化石群地質遺跡展示為主的地質景區,組織在自然保護區的探險游、森林游,帶動伏牛山旅游景區整體發展。丹江口水庫是亞洲第一大人工水庫,也是南水北調的起點,應大力開發水上休閑度假區,可推出水上跑車、水上賽場、水上紀念館等。充分利用南陽“玉石之鄉”的美譽,圍繞獨具特色的獨山玉石作文章,以玉為主題建玉文化展覽館,舉辦玉雕文化節等活動。原始森林以其原始狀態日益成為旅游的熱點,南陽有河南省乃至中原地帶面積最大,觀賞價值很高的大片原始森林,而且山頂坦闊,進出方便,具有很高的旅游價值。
(三)充分利用“四圣”人文旅游資源,做出內涵
南陽“四圣”從不同角度成為南陽文化的標識,諸葛亮心懷天下、鞠躬盡瘁,影響著中國人的精神品格;張衡發明了人類科學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的渾天儀、地動儀,被后世尊稱為科圣。商圣范蠡,謀利不為利,功成身退有著很深的儒家文化的烙印;張仲景“既為良臣、更為良醫”的形象。南陽應依托這些獨特的文化資源,打好以“四圣”為代表的文化旅游牌,如:在張仲景誕辰之日,在醫圣祠舉行大型祭拜活動;讓游客在智圣諸葛亮躬耕的臥龍崗過一把隱士的癮,在武侯祠布下八卦陣,再現八卦陣的詭異神奇。
(四)系統開發特色歷史遺跡
應逐步開發以中原人類的發祥地——南召縣杏花山猿人遺址為代表的尋根文化,以中國惟一保存最完整、規制完備的知府衙門——南陽府衙,中國惟一保存最完好的古代縣衙——內鄉縣衙為代表的府衙文化,以反映古代勞動人民高超技藝的中國漢代規模最大的冶鐵中心——宛城冶鐵遺址,以中國保存最完好的明清古街道——淅川荊紫關鎮清代五里長街,世界最小的城——新野漢桑城為代表的古代區域設置文化。
(五)引入市場機制籌措資金
對景區開發管理可引入市場競爭機制,采取各種方式,多渠道全方位籌措建設資金。1、股份制:由政府和社會共同出資,共同參與景區的經營管理和維護,按比例分配經營收益。此種方式不但可以解決資金的缺口,政府還掌握著景區的經營;2、承包制:把現有政府暫時無力開發管理的景區承包給企業或者個人來經營和管理,政府采取政策引導和宏觀管理,不具體干預承包者的經營管理。這樣既解決政府開發資金的短缺,又能促進景區的開發,使南陽旅游盡快上規模。
在中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旅游業正處于發展的轉型期,做大做強南陽旅游,不僅是區域發展的重要支撐,也是實現“中原崛起”偉大戰略的必由之路,隨著旅游業等各項事業的發展,南陽將成為下一個河南品牌,河南將成為中國文化強省。
旅游業發展規劃3
一、加快永靖旅游業發展對推動經濟增長有重要意義
永靖的游覽是依傍著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進行的,主要觀賞黃河三峽風景名勝。永靖少數民族眾多,蘊藏著十分豐富的旅游特色資源,純凈原始的生態環境,雄奇獨特的自然景觀,博大精深的文化遺產,深得旅游者求新、求異、求知、求樂的需要,極具經濟開發的價值。
原始景點有炳靈石林、吧咪山和抱龍山原始森林。有神秘時空恐龍園、洮河和黃河交匯處的龍匯山莊,一道亮麗的風景線。以上景點在交通方面利用水路較為快捷方便,為此因加大水云交通。
少數民族有保安、東鄉,回,藏,土族,具有深厚的文化積淀,是旅游開發的潛在資源。旅游業作為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無煙產業,可以打造成典型的綠色產業,它強調綠色開發、綠色經營、綠色消費,可以推行循環經濟,走一條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可持續發展之路。大力開發生態旅游,不僅可以為保持生態平衡打下堅實的經濟基礎,而且使旅游業本身走上良性循環的軌道。培育成熟的旅游景點,會使旅游資源不斷升值,對資源的消耗逐步降低,這樣會有力促進永靖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二、旅游業發展存在的問題
永靖旅游資源雖然十分豐富,但是開發程度普遍偏低,長期停留在較原始狀態,多數景點沒有培育成熟。旅游資源開發形式單一,檔次不高,偏僻地區景點分散,缺乏足夠吸引力。難以開成規模效益。其次政府投入不足,對外宣傳力度不大。部分景區基礎設施落后,部分賓館飯店設備陳舊,影響接待能力的發揮。
三、劉家峽旅游資源的開發方式
(一)合理利用開發現有旅游資源
例如對劉家峽水庫、炳林寺一線的旅游資源開發,利用豐富而又便利的水資源和劉家峽水電站的電力對水庫兩側的山地進行綠化,讓游人能感受到水庫水的青藍和乘船的樂趣同時若能看到水庫兩側山上披上綠裝,不僅能增加旅游效益,而且還能產生良好的生態效益,可謂一舉多得。綠化規劃要做好以下幾點:一是選用的植物品種應突出地方特色;二是植物品種應注意季節的搭配,適當增加常綠樹種;三是植物品種要兼顧觀賞性以及花卉和水果的供應。依靠獨特的水庫和濕地特色,著力開發讓游客賞水、嬉水、賞魚、釣魚。
(二)重視旅游文化建設
深度開發儺舞戲、恐龍、太極等文化遺產,開展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娛樂活動,全面提升黃河三峽文化品位。
(三)加強旅游宣傳推介
通過舉辦大型主題節會、制作大型廣告牌、編播電視宣傳片,舉行旅行社老總聯誼會等多種行之有效的方式擴大旅游宣傳推介
(四)著力開發農家樂生態旅游項目
鄉村生態旅游崇尚自然、親近自然和保護自然,不污染環境、不破壞環境,通過農民的積極參與來實現生態旅游發展當地社會建設的互動推進。隨著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序幕的開啟,大力發展農村旅游產業不僅可以為農民增收開辟新的渠道,而且可以使有價值農村文化名村、民間藝術、自然景觀得到有效的保護、利用和開發。農家樂是近幾年開展農村旅游的重要項目,依托城鎮和旅游景區景點滿足旅客的休閑度假和旅游服務。
旅游業發展規劃4
旅游業日益成為各國和地區國民經濟發展的重點扶持的戰略產業,對推動經濟發展有著重大的意義和作用,它可以有效地提高本地區的對外開放程度,促進與國內外的經貿合作,增加外匯收入和稅收收入,還可以拉動和推動相關產業的發展,有利于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旅游業已經成為寧夏經濟發展中的支柱產業,同時也已成為寧夏縣域經濟發展中的重點產業。
一、寧夏縣域旅游資源的特點
寧夏位于祖國的西北內陸地區,黃河中游,特殊的自然、人文環境,孕育了獨具特色的旅游資源。在自然旅游資源方面,沙湖是國家4A級旅游景區,有湖面、沙丘、蘆葦、珍魚、候鳥,是生態旅游的“黃金寶地”;沙坡頭景區是黃河和沙漠的交匯的地方,也是4A級景區,開展了騎駱駝穿越沙漠、乘羊皮伐子漂流黃河等特色旅游項目;六盤山旅游區山勢雄偉,景區內有被稱為黃土高原“綠島”的涇河苑,有紀念紅軍長征和主席創作《清平樂·六盤山》的將臺堡,有以丹霞地貌著稱的西吉火石寨,有海原大地震遺址公園;首府銀川市是“中國優秀旅游城市”,是都市旅游、商務旅游、會展旅游、休閑旅游的好去處。目前寧夏已有各類自然保護區8個(國家級4個,自治區級4個),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在人文旅游資源方面,有歷史遺產類旅游資源,比如:水洞溝遺址是中華史前文明的見證;西夏王陵規模宏大,造型奇特,被譽為“東方金字塔”;寧夏還是長城和黃河唯一交匯的地方,自治區境內有秦、漢、隋、明等朝代的古長城遺址,素有“長城博物館”之稱。有文化類旅游資源,比如:寧夏鎮北堡的華夏西部影視城和金水旅游區曾拍攝了《紅高粱》、《賀蘭雪》等一批優秀獲獎影視作品。有民俗類旅游資源,寧夏回族風情濃郁,清真寺建筑別具一格回族風味小吃美味可口,風俗歌舞優美動人,吸引著海內外眾多游客。
二、寧夏縣域旅游資源開發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旅游資源開發利用的不夠
旅游資源是旅游業生存和發展的`憑借和依據。寧夏縣域有著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由于主客觀原因,目前縣域旅游資源開發仍較為落后,除一些中心城市旅游資源的開發相對較好外,大部分地區旅游資源的開發程度偏低,有的甚至還處于待開發狀態。寧夏縣域旅游資源整體上存在著分散性、可進入性差、基礎設施簡陋、生態環境和社會文化背景薄弱、品位較低等主要問題。
2.資金投入不足,旅游設施建設落后
寧夏大多數縣域由于經濟不發達,資金投入力度不夠(如吳忠市旅游局一年經費不足3萬元,其他縣可想而知),旅游基礎設施比較落后,一些經濟效益可觀的旅游資源得不到及時開發,即使是已經開發的景點,由于基礎設施和配套設施檔次低,接待能力有限,服務質量差,也不能滿足游客的消費需要,影響了旅游業的進一步發展和旅游質量的提高。
3.發展旅游產業的意識有待加強
主要表現在:一是對旅游景點的文化科技品位重視不夠,不能深入加以挖掘其文化科技內涵;在政策保障體系上仍不夠完善,特別是在投資、財政、金融、建設等方面的優惠政策不能到位;對旅游促銷的宣傳力度不大等等。二是發展旅游業的意識還不強,導致在旅游產業的發展中缺乏新思維、新觀念和創新精神。
三、加快縣域旅游業發展的對策
1.樹立科學發展觀,合理開發縣域旅游資源
(1)樹立精品意識,努力培育世界級、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旅游精品
吸取和借鑒國內外經驗,選擇一批旅游景點、景區重點扶持和培育,使之成為世界級、國家級和自治區級的景區景點。要聘請旅游業專家加以規劃設計,促使寧夏縣域的旅游景點能普遍上一個檔次,以增強對游客的吸引力。
(2)努力開發新的旅游資源,實現旅游業的可持續發展
目前,寧夏縣域旅游結構比較單一,要進一步增強當地旅游的競爭力,就必須對旅游產品進行深度開發,充分發揮寧夏縣域旅游資源的優勢,創造更好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生態效益。
2.多方籌集資金,改善旅游設施,加快縣域旅游業的發展
(1)積極爭取中央財政支持,通過財政轉移支付以及西部旅游開發專項資金等辦法爭取資金
推行“東聯西出”計劃,促進欠發達地區與國外和國內其他地區的經貿合作,提高西部地區整體開放的程度;還可以前向拉動和后向推動關聯產業的發展;同時可以通過旅游扶貧開發,幫助那些旅游資源富集的貧困地區盡快走上富裕之路。積極開展旅游信貸業務,支持縣域旅游業發展。
(2)努力拓展民間籌資渠道,促進縣域旅游業的發展
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政策,鼓勵民間資金投向旅游飯店、旅游商店、旅游娛樂場所、旅游信息咨詢公司以及游樂園、健身俱樂部、高爾夫球場等具有高盈利、服務性強的項目。各級政府只要充分調動起各種所有制企業及個人投資于旅游業的積極性,發展旅游業的資金渠道就會拓寬,寧夏縣域旅游業的發展就會有一個新的突破。
3.樹立開發縣域旅游業的創新意識
(1)樹立環境意識
寧夏特別是南部山區的自然生態環境較差,環境遭到破壞后自然恢復的難度很大。因此,要把保護環境放在首位,在旅游資源的開發中,環境效益應該重于經濟效益,應在旅游開發中做好并落實生態環境的保護規劃。
(2)樹立市場意識
各縣(市)在旅游資源和其他資源的開發過程中,應該樹立市場意識,按照市場需求進行產業效益比較,要根據縣域經濟發展的整體需要和市場需求進行,切不可盲目發展,要因時制宜、因地制宜,一切從實際出發。
(3)樹立特色意識,這是保持旅游業生命力的關鍵
注意發揮寧夏地處西部,自然景觀粗獷、荒涼、壯麗,人文資源奇特而神秘的特色,圍繞西夏古都、回族風情、黃河文化、紅色革命根據地、紅軍長征途經地等特色,開發縣域旅游資源,促進縣域旅游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4)樹立民族意識
寧夏是回族聚居的地區,在縣域旅游資源的開發中,千萬不可忽略民族意識,應該特別重視民族和宗教政策,旅游開發必須要顧及當地的民族信仰,要防止因開發不當而引起民族矛盾和沖突。
旅游業發展規劃5
旅游規劃是城市規劃的一個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城市規劃很大程度上影響著城市整體旅游環境、旅游基礎設施的提升。此外旅游規劃根據城市特定的地理、歷史條件,為了發展旅游可以對城市規劃進行必要的補充。兩者還相互促進,緊密聯系。
1概念界定
1.1旅游規劃
旅游規劃,是一個地域綜合體內旅游系統的發展目標和實現方式的整體部署過程。指在旅游系統要素發展現狀調查評價的基礎上,針對旅游系統的屬性,特色和發展規律,并根據社會、經濟和文化發展的趨勢,以綜合協調旅游系統的總體布局,系統內部要素的功能結構以及旅游系統與外部系統發展為目的的謀劃和安排。
旅游規劃的基本任務是通過確定發展目標,提高吸引力,綜合平衡游歷體系、支持體系和保障體系的關系,拓展旅游內容的廣度與深度,優化旅游產品的結構,保護旅游賴以發展的生態環境,保證旅游地獲得良好的效益并促進地方社會經濟的發展。
根據我國各地旅游規劃編制和實施的實際情況,將旅游規劃分為旅游發展規劃、旅游區規劃和其他專項旅游規劃三種類型。
旅游發展規劃是根據旅游業的歷史、現狀和市場要素的變化所制定的目標體系,以及為實現目標體系在特定的發展條件下對旅游發展的要素所做的安排。旅游發展規劃按規劃的范圍和政府管理層次分為全國旅游業發展規劃、區域旅游業發展規劃和地方旅游業發展規劃。
旅游區規劃是指為了保護、開發、利用和經營管理旅游區,使其發揮多種功能和作用而進行的各項旅游要素的統籌部署和具體安排。旅游區規劃按規劃層次分為總體規劃、控制性詳細規劃、修建性詳細規劃。是由宏觀到微觀、由淺到深、由粗到細、由抽象到具體、由概念到表象的過程。
專項旅游規劃中主要包括有:項目開發規劃、旅游線路規劃、旅游地建設規劃、旅游營銷規劃、旅游區保護規劃等功能性專項規劃。
旅游規劃按照空間尺度,從大到小分為三類:區域旅游規劃、城市旅游規劃、景區景點規劃。區域旅游規劃屬于宏觀尺度,側重于旅游業的布局分工;景區景點的規劃屬于微觀尺度,側重于景區的開發,包括景觀的配置、道路等基礎設施和旅游服務設施的建設等;城市旅游規劃是屬于中觀尺度的規劃。
1.2城市規劃
城市規劃指預測城市的發展并管理各項資源以適應其發展的具體方法或過程,指導已建環境的設計與開發。
城市規劃基本上都按照由抽象到具體,從發展戰略到操作管理的層次決策原則進行,一般城市規劃分為城市發展戰略和建設控制引導兩個方面。城市發展戰略層面的規劃主要是研究城市發展目標、原則、戰略部署等重大問題,我國的城市總體規劃以及土地利用總體規劃屬于這一層次;而建設控制引導層面的規劃是對具體每一地塊未來開發利用做出法律規定,它必須尊重并服從城市發展戰略對其所在空間的安排,詳細規劃屬于這一層次的規劃。
城市規劃的內容是根據一定時期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地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市空間功能布局及進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全面安排。
1.3異同點
在規劃對象方面:旅游規劃是為旅游者服務的,體現的是旅游者對城市的要求,所以旅游規劃關注的是城市外向性內容,主要針對的是外來的旅游人口,及其相關配套設施。城市規劃的對象是整個城市,主要考慮的是城市內部發展,體現的是城市居民的利益和要求。城市規劃主要針對的是市區人口。
在規劃目標方面:旅游規劃是為了合理地配置旅游資源,以使旅游生產部門能夠合理、有效、健康地發展。城市規劃是為實現一定時期內區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確定城市性質、規模和發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協調城鄉空間布局和各項建設的綜合部署和具體安排。
社會經濟上,城市規劃和旅游規劃都促進城市的經濟和社會發展、改善城市的生態環境。
城市形象上,兩者都改善了城市的形象,美化了城市的環境,是相輔相成的。
空間布局上,城市旅游規劃的一些具體的基礎設施規劃和城市規劃有很多重疊部分和相通部分,需要兩者相互協調。
2旅游規劃與城市規劃的關系
2.1旅游規劃與城市規劃之間是局部與總體,從屬與統領的關系
(1)城市規劃具有法律效應,任何城市用地,必須得到城市規劃的許可,才能取得用地的合法性。
(2)旅游規劃是城市規劃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組成部分。在這里,城市旅游規劃就作為城市規劃系統的一個專項規劃而存在。
(3)旅游規劃的空間布局受到城市規劃的領導,只有和城市規劃協調,才能真正實施。城市總規應界定旅游發展的用地范圍,在城市范圍內,對土地進行規劃,包括旅游的發展用地,詳細安排每個與旅游發展相關的地區,通過法律保障,檢查所有將要進行的建設項目,每個項目在建設之前,需報有關規劃主管部門
審批方可實施。旅游設施的標準,例如旅館的密度、建筑的高度、建筑紅線、建筑覆蓋率、容積率都是城市詳細規劃中所規定的。
2.2城市規劃對旅游發展的作用
(1)城市總體規劃中確立的城市性質和城市建設目標,是城市主要職能的反映,城市性質決定著城市規劃特征,對城市規模、用地組織、城市基礎設施水平起到了極其重要的作用。如果在一個城市的城市性質確定為旅游業為龍頭的風景旅游城市,這種定性就肯定了城市旅游業的重要性,為旅游規劃的實施提供了強有力的外部支持。
(2)通過城市規劃中城市基礎設施與服務設施配套,能夠提升城市旅游價值。城市基礎設施包括社會性基礎設施(如住宅、商場、文教醫衛設施等)和技術性基礎設施(如供水、排水、煤氣、電力、道路、環境保護、園林綠化、防災設施等),是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和社會繁榮的物質基礎。城市基礎設施的建設,具有巨大的社會和環境意義,并充分表達出城市發展的水平,體現城市的吸引力。這些基礎設施的`完善,對于提高旅游客源有很大的幫助,特別是城市整體環境的提高,使游客不僅能在城市中旅游,而且也在城市中休閑和消費。
(3)在空間布局上,追求城市空間環境與旅游資源空間環境的融合。城市規劃在對城市空間功能布局的規劃上,根據城市現狀旅游資源合理規劃城市旅游點和旅游區,并且加強旅游點之間的聯系,強化城市旅游整體功能;此外城市規劃和城市設計能夠營造旅游環境,創造城市旅游區(點)、改造提升原有旅游區(點)的價值。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可以通過用地組織、建筑高度和造型控制、道路規劃、綠化等手法,把風景區的湖光山色引入城區,使城市溶于自然環境之中。
(4)在城市整體形象上,城市物質性旅游吸引物和非物質性旅游吸引物需要通過城市規劃設計進行空間上的聯系和形態上的轉換,通過城市設計,能夠塑造城市特色、形象,同時城市規劃設計提供旅游項目策劃與布局。另一方面城市中異彩紛呈的建筑、精巧別致的園林、千姿百態的街景、五光十色的燈火都提高了整個城市的整體景觀。
2.3旅游規劃對城市規劃的補充作用
(1)對于已有旅游吸引物,城市規劃主要是已有旅游吸引物做保護性規劃,而旅游發展規劃不僅是對其作保護規劃,更強調的是旅游開發方面的規劃。
(2)基礎設施的規模和布局方面,城市規劃主要考慮市區主要人口,因此在基礎設施的規模和布局時沒有考慮旅游人口的需要,特別是在旅游旺季時會導致基礎設施規模不夠,布局不合理等現象。因此旅游規劃需對城市規劃進行補充和協調,以適應旅游產業發展的新需求。
(3)城市用地方面,旅游發展規劃中新的旅游項目規劃和布局會要求改變原有城市規劃中的對應地塊建設用地類型。如新建一些主題公園項目或大型休閑娛樂設施等。
(4)城市景觀格局方面,旅游發展規劃為了改善城市整體旅游環境可以對原有城市規劃內容的進行修改。如城市濱水空間的休閑旅游改造、以及市內其他城市景觀的改造規劃等。
(5)對于具體旅游保護區內的發展項目,例如旅館和娛樂場所的建設,既涉及到旅游規劃,又涉及到城市規劃。必須對它進行詳細地規劃和可行性研究。
2.4兩者的協調關系
(1)在進行旅游規劃時,要充分考慮城市規劃的全局性,對于涉及整個城市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的內容應進行充分的肯定并執行。同時在進行旅游規劃時,也應本著科學性、前瞻性的原則對城市規劃提出建議和意見。
(2)城市規劃應該盡可能全面和綜合地考慮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盡可能地吸納城市旅游發展的合理性設想,在用地、基礎設施、生態保障等方面為城市發展與旅游發展規劃共享空間。
3結論
事實上,旅游規劃更多地結合了市場,以及需求方面。旅游業作為新興的產業對城市整體環境的提高,對城市經濟發展都有一定的作用。城市規劃和旅游規劃雖然屬于區域與部門之間的關系,但是兩者相輔相成共同促進城市經濟發展。城市規劃應充分體現旅游相關內容,如城市整體景觀、城市環境、街區規劃設計、道路系統與公共交通規劃,使游客不僅能夠感受到景點的魅力而且還感受到城市獨特的文化氣息。旅游規劃應該在尊重城市規劃的前提下,不斷對城市規劃的內容進行補充和協調,以適應旅游業對城市的要求。
旅游業發展規劃6
一、工業旅游現狀及存在問題
工業旅游是以現有的工廠、企業、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業場所作為旅游客體的一種專項旅游。通過先進的生產技術和獨特的工藝流程以及優化的企業管理和經營等的展示,滿足旅游者求新求奇求知的精神需求和吃住行游等基本旅游享受,能提供及求知、購物、觀光等為一體的綜合型旅游產品。在我國,大力發展工業旅游不僅是整合旅游資源、豐富旅游產品、增加旅游供給,進一步做大做強旅游產業、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旅游需求的重大戰略措施,而且對承辦企業及其所在區域的可持續發展有積極的帶動作用。
結合蘭州的實際情況,發展工業旅游是很具可行性并且極具實力的。蘭州是老牌的工業基地,蘭州工業廠區的建設基本上反映了我國工業發展的歷史,一些老牌企業的興衰歷程更是一本本活的教科書,這里有蘭煉、蘭化、蘭石(在中國“一五”計劃中由蘇聯援建,是共和國石油化工業的搖籃,培養了眾多石油化工人才,號稱共和國的嬌子)這種肩負民族工業重大使命的國家企業;也有名噪一時的藍星、蘭州鋁廠、通用機械廠、長風廠、晨光化工廠、蘭駝機械廠、黃喝啤酒廠、蘭州平板玻璃廠、西北合成制藥廠、蘭州鏡頭廠、蘭石廠等在全國范圍內曾極具影響力,現在已在改革的浪潮中投胎換骨的大型企業;更有一些曾不被人知,但在我國國防建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的軍事工業基地,如蘭飛廠、404、504、471等。可毫不夸張的說,蘭州是一個新型工業設備的展覽館,在這里你幾乎可以找到從蘇俄時期進口到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研發的各色機械設備、工業產品(氯丁橡膠)。遺憾的是這些寶貴的資源卻沒得到很好的利用,有些珍貴的文物正在企業改制以及歲月的浪潮的沖刷下慢慢的消失。但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工業旅游已成為國內外旅游業發展的新熱點,對工業文化遺產的保護也逐漸的被提上了日程,它的開發、運作在我國更是已經有了一些可供參考的成功典范。但由于缺乏全面、系統、專業的旅游規劃,致使許多工業旅游客源市場定位狹窄;旅游產品單一,局限性大,參與性不夠;旅游功能不夠完善,缺乏完整的旅游基礎設施,不能提供舒適的游憩、餐飲等旅游活動場所;與常規旅游、生態旅游等結合度很低,完整的旅游概念至今尚未形成,這些都嚴重阻礙了工業旅游的進一步發展。
二、開展工業旅游的基礎是做好“以工業旅游為主導的景區規劃”
國內現已形成四種工業旅游產品開發模式:(1)特定產品開發模式;即把特定產品的生產過程作為旅游資源進行開發,讓游客參觀產品的生產過程,感受工業化大生產的現代氣息。(2)傳統與懷舊的產品開發模式,即把落后的生產機器或方式,通過一定的形式展示給人們,使游客充分感受到回到從前和人類智慧的偉大。(3)先進生產工藝開發模式,即展現現代生產流程和現代化大企業的規模和文化,讓游客了解生產過程,企業文化;了解大的時代背景。(4)綜合開發模式,即把工業參觀與自然景觀、文化古跡等相結合,突出綜合旅游優勢。
比較而言,綜合開發模式具有很大的優勢,它集工業參觀、自然景觀與文化古跡之長,能充分利用各種資源,創造豐富多彩的旅游項目,彌補工業旅游的不足,實現企業與社會的雙贏。
以工業旅游為主導的景區規劃屬于工業旅游的綜合開發模式,是開發工業旅游的基礎,通過綜合景區規劃,可以有效的解決現階段開發工業旅游所面臨的一系列問題。首先景區規劃總圖能引導旅游系統、全面的、規范地開發與發展。其次,通過規劃的控制和引導,將有助于創造出特色突出、內容豐富、設施完善的綜合旅游景區,豐富和擴大旅游業市場,全面提升旅游品味與層次。
三、客源市場分析定位
通過對現有工業園區狀況及特色企業資源分析,結合蘭州省旅游業發展現狀,分別從園區參觀、培訓、學習和休閑、娛樂、度假這兩大功能著手思考。以參觀、學習為主決定了園區主要客源是蘭州周邊省、市、區、縣的企業管理者、相關行業的員工及大中小學生。休閑、娛樂、度假的輔助功能決定了景區的輔助客源為蘭州周邊的廣大游客,它的開發將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蘭州市民閑暇沒處可去的現狀;一改逛完南北濱河四十里黃河風情線后就幾乎等于逛完蘭州的舊貌,并有效的將市區旅游和郊外聯系起來。
四、總體構思與布局
根據蘭州旅游景區自然與人文資源的特點以及工業園區的分布情況,可初步定性為以石油化工和制造業為旅游品牌,以化工安全教育、制造業沉浮、改革發展二十年、工業文化博覽為重點,依托五泉山、白塔山、古建一條街、黃河四十里風情線、西部歡樂園、蘭州大學、近代核物理研究(所有一臺重離子加速器,全國有同類設備的地區只有三個)等現有的景點及住宿娛樂設施,形成及觀光體驗、學習培訓、集體休閑和餐飲娛樂為一體的多功能綜合性旅游區。
開發旅游景區,樹立良好的旅游形象,突出特色產品是關鍵。通過對蘭州工業園區特點的了解調查可初步定為:探游石化搖籃領悟化工魅力、感受改革開放二十年和工業園區休閑娛樂新體驗三大特色產品,他們既突出了主題,又顯示了景區的綜合功能,充分體現了工業旅游和常規旅游的結合互助,為景區的后期宣傳運作做了良好的鋪墊。下面就以其中一品牌做以簡單介紹。例如就探游石化搖籃領悟化工魅力,可開發出以化工場參觀為核心,同時開發建設化工博物館、化工文化走廊、讓游客了解我國化工發展的艱辛歷程;認識現代化的化工技術與生產過程;了解化工安全知識,感受化工的偉大以及它的不可或缺性,并充分展示和弘揚石化的企業文化。化工博物館可以文字圖片實物展示等形式,讓游客領略我國工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和發展中的辛酸淚水。此外,工業園區可將已經廢棄的'大型蘇俄設備和在工業發展中有劃時代意義的機械等設為拍照點,專供游人合影留念,還可提供游人以工作服,開設進工廠實踐等參與性項目,所得生產成品可被游人購買收藏。災害體驗也是以很好的子項,它可利用現代化高科技手段讓游客體驗化工廠區各種災害發生的場景,并在其中教授災難逃生及自救知識。在這些的基礎上還可以參考現有的實例,對其他園區進行詳細的規劃、改造建設,使各個園區各具特色各有亮點。北京的“789”藝術夢工廠就是一個成功的例子,以綜合開發利用廢棄廠房、地下室、工業生產設備等工業設施及工業建筑,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工業景觀,是當代中國各類藝術的最前沿地帶,現已在世界上有了不小的影響力。
除此之外,還可大體規劃形成以黃河風情線連通西固石化城和雁灘即將建成的航天城為旅游熱線,其間點綴有水車園、白塔山、音樂噴泉、黃河母親等著名人文景點,并伴隨有張掖路步行街購物,西部歡樂園娛樂等現代游樂花絮項目的總體路線。
五、總結與思考
結合蘭州工業園區的情況對蘭州發展工業旅游的前景進行了一次大膽的規劃設想,采用工業旅游綜合開發模式,運用整體宏觀的規劃思想,有效的利用了現有的旅游資源,使現有的旅游業和設想規劃發展的工業旅游得到了很好的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別有風味的旅游線路。整個理論研究合理的控制和引導了工業旅游景區的建設和發展,既保證了規劃的可操作性,又有利于延續當地現有的鄉土文化。
最后結合現有工業旅游園區運營特點及暴露處來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規劃開發建議:1.規劃要特色鮮明,輔助到位。特色就是招牌,以北京798為例,在原有廢棄工業園區基礎上,現已建設成為集休閑、娛樂、會展、餐飲食宿為一體的現代藝術的殿堂。突出藝術圣殿就是其決勝千里獨具影響的高明之所在。2.要定位準確,目標明確。準確的市場定位是規劃中的重要環節。要在明確發展方向和目標、保護生態環境的前提下,最大限度的創造極具特色的旅游產品和觀賞性極強的工業景觀、生態景觀來滿足人們的需要。3注重工業旅游產品的安全規劃,積極采用有效的安全控制措施,確保各項旅游設施的正常運作和廠礦企業的日常生產活動。4.重視環境容量的控制作用,并把其逐步納入實施層面。規劃應以可持續發展、合理配置和安全衛生為原則進行環境容量測算,合理配置景區內的環境容量,已取得游覽、度假、休閑、參觀學習與培訓的最佳效果。
旅游業發展規劃7
一.旅游業的定義及構成
(1)定義
旅游業是以旅游者為對象,為其旅行活動創造便利條件并提供所需商品和服務的綜合型產業。
(2)構成
三大支柱:即旅行社行業、交通客運業和住宿業。
五大部門:除了三大支柱外,還有以旅游景點為代表的游覽場所經營部門,以及該國或該地的各級旅游組織。
二.我國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1)旅游方式的單一化
我國旅游業的服務項目通常是以一般性觀光為主,活動內容單調,缺乏可讓旅客直接參與的活動,直接導致景點吸引力弱,旅客不愿長時間停留。同時,旅游質量也不高,我國的觀光產品目前還處于初級開發水平,還有待開發。
(2)旅游基礎設施薄弱
由于我國國內旅游市場龐大,國內旅游服務的配套設施的發展跟不上旅游消費者的擴大的步伐,國家投資也相對較少,基本上是貫徹“以旅游養旅游”的方針,花錢多的項目幾乎很少觸及,只能因陋就簡,以致設施不全。過去幾年,主要搞賓館、飯店建設,對有些基礎設施和旅游配套設施卻沒引起足夠重視,導致景區間交通不便捷,沿街路燈及景區內的許多地方照明不足。
(3)旅游市場競爭處于無序競爭狀態
由于旅行社經營者沒有長遠的戰略計劃,市場定位不明確,同時受經濟利益驅動,各種不正當競爭現象在旅游市場中普遍存在。國內旅游業涉及交通、娛樂、飲食、商業、文化等部門,沒有“一盤棋”的概念,旅游行業間分散經營,旅行社飯店間相互詆毀,尤其是以惡性價格競爭現象尤為嚴重。為了招攬更多的游客,有些旅行社打著只收取基本費用的廣告,甚至賠本壓低價格,嚴重影響我國旅游整體形象。
(4)不恰當的旅游開發對環境的負面影響日趨嚴重
旅游產品在開發過程中產生了許多不利影響。在開發的時候,旅游交通造成的影響,如遇山開路,遇水搭橋,砍伐樹木,采集礦石等,都破壞了環境的協調完整性。以華山國家級風景名勝區為例,近年來隨著旅游業的發展和風景名勝區的建設,產生了許多不良效應。如華山峪人行道路與黃浦峪山公路的建設,產生大量的碎石和石渣堆積河道,造成水泥流的隱患。景區沿路所建設的金礦和石渣廠對山體和植被造成大量破壞。隨著旅游產業規模的擴大,特別是在目前相關法律規章不健全的情況下,個別旅游者為了獲得更多的利潤,不惜以破壞環境為代價。
三.我國旅游業的發展前景
(1)從“事業型”到“產業型”的轉變
我國旅游業發展雖起步較晚,但發展速度舉世矚目。改革開放前,旅游業以外事接待為主,只具備產業雛形,不完全屬于產業范疇。1978年轉換機制,發展產業型旅游業。1984年中央提出國家、地方、部門、集體、個人一齊上、自力更生與利用外資一齊上的旅游建設方針,揭開了全方位發展旅游產業的序幕。1986年國務院決定將旅游業納入國民經濟與社會發展計劃,正式確立其國民經濟地位。1992年中央明確提出旅游業是第三產業中的重點產業,之后,中共中央提出的《關于制定經濟和社會發展“九五”計劃和20xx年遠景目標綱要的建議》,旅游業被列為第三產業積極發展新興產業序列的第一位。1998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旅游業作為國民經濟新的`增長點。此后,國家計委把旅游項目列入國債項目,鐵路部門及時開行了數百列旅游專列。中央和國務院的支持為旅游業發展打下了堅實的基礎。總之,我國旅游業借改革開放之力,20多年持續快速發展,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產業形象日益鮮明,產業規模不斷壯大,成為國民經濟中發展速度最快的行業之一。
(2)從旅游小國到旅游大國
中國是世界上旅游業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中國的旅游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據不完全統計,截至20xx年底,中國旅游涉外飯店11000家,其中,已評定星級飯店8018家;各類旅行社超過10000家,其中,國際旅行社1300多家;
中國旅游業固定資產值達7000億元,共有各類旅游企事業26萬個;旅游業直接從業人員598萬人,間接從業人員約為2980萬人;共有開辦旅游教育的院校1152所,在校生34萬人。這些數據都很直接的表明我國正在向旅游大國邁進。
(3)旅游業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
隨著中國旅游業的蓬勃發展,其綜合性、關聯性很強的特點表現得越來越充分,在帶動相關行業的發展,擴大國內需求,增強經濟活力,提高人民生活質量等方面發揮了日益重要的作用。 20xx年,我國旅游業全年實現旅游總收入5566億元,比上年增長12%,高出國民經濟總體增長速度3個多百分點,旅游業總收入相當于當年國內生產總值的5.4%,占到第三產業的16%強,旅游外匯收入已占國家服務貿易創匯額的半數以上。全國已有24個盛直轄市、自治區將旅游業定位為支柱產業,其余省區(市)則分別將旅游業定位為重要產業或優勢產業。旅游業日益成為中國經濟新的增長點,成為中國第三產業的重要支柱之一。
四.個人職業發展規劃
(1)大一到大二,認真學好專業課,并在這一年里使自己的外語得到長足的進步。
(2)大二一年里,爭取考得導游證、英語四級證、普通話證。
(3)大三一年里,盡可能多的走進社會參加實踐,增加社會常識,增加閱歷。好好珍惜實習的機會,并讓其成為鍛煉自己的平臺。
(4)畢業后努力找到一份和自己專業對口的工作,并勤奮認真負責的工作,在公司里贏得好評,獲得領導的信賴。
最后,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能在旅游業方面做出一點成績。
【旅游業發展規劃】相關文章:
對旅游業的認識04-28
旅游業態創新研究05-01
旅游業認知實習報告04-27
西班牙如何發展旅游業?04-30
試論旅游業的危機管理04-30
旅游業危機管理的研究04-30
旅游業的產業地位辨析04-30
新疆旅游業發展研究04-29
公司發展規劃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