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調查報告15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不再是罕見的東西,要注意報告在寫作時具有一定的格式。一起來參考報告是怎么寫的吧,下面是小編整理的作業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作業調查報告1
一,調查由來。
隨著年級不斷增長,作業量也在增加。這幾天我在班里調查了一些同學在家寫作業的時間。
1,為什么作業多?
2,為什么數學作業完成效率不高?
二,調查時間。
20xx年5月1日至7日。
三,調查范圍。
和平路小學六年級二班部分同學。
四,調查方法。
1,談話法:通過談話來知道他們每天晚上完成作業效率和時間。
五,調查結果。
通過我的調查可以看出,我們班的同學晚上寫語文作業大約在40~50分鐘、數學作業大約都在50~60分鐘、英語作業大約都在10~15分鐘。可以看出數學作業偏多,語文作業中等,英語作業中等。這三門課我們的數學老師喜歡給我們做《輕巧奪冠》、《名師原創》、《小學畢業總復習》每天都得做1個小時。語文老師每次布置作業總是適中,不多不少,英語老師也是一樣,不多不少。
1,為什么作業多?因為六年級是畢業班,老師會多讓我們做一些輔導材料。
2,為什么我們做數學作業效率不高?因為天天做這么多,消化不了,每天做很多類型的題目,理解不了,所以效率不高。
通過這個調查我的感受是:我們小學生的'作業應該在中等。每天學到的東西理解了,并做一些題來擴展,而不是做很多的題。
作業調查報告2
調查時間:20xx年4月
調查地點:小學
調查對象:3~6年級學生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法
調查人員:
調查分工:負責以上三項調查
20xx年開始,小學英語課程成為我國國家規定的必修課程,小學英語教育正式成為基礎教育的基本組成部分,小學英語課外作業是小學英語課堂教與學的延伸和補充,它既是教師教學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又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小學英語作業的調查報告。它旨在開發學生的潛在的學習能力,為學生開創一個將英語應用于生活實際的廣闊天空地。因此,本文對小學英語作業布置的情況作一個分析。
一直以來,我校學生英語課外作業地完成情況不容樂觀。為了使學生能完成英語課外作業,更有效地掌握英語,提高英語作業地效率,20xx年4月中旬我制定了關于小學英語作業的調查問卷,對我校三至六年級學生進行了作業地調查。具體如下:
一、調查的方式
為了使受調查的學生具有普遍性、客觀性,增加調查的可信度,我采用的調查方式是問卷調查形式,以班級為單位,每個班級進行問卷調查,然后從中抽取25名進行問卷調查。
二、調查的內容
本次調查共設計了5道題,包括作業量、完成作業時間、態度、作業批閱與反饋評價以及課外閱讀、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等多方面。具體題目如下:
1、 你覺得孩子英語作業量如何?( )
A非常多B.適中
C、較少
2、 學校教師對作業每次都自己批改嗎?()
A. 每次都堅持批改
B. 偶爾批改
C. 不批改
3、 你認為自己的每天的英語作業量多少比較合適?()
A、15分鐘左右 B.30分鐘左右
C、1小時左右
4、 你希望的英語作業類型是( )
A、抄寫為主B、課外閱讀為主
C、聽、讀為主
5、你喜歡英語學科嗎?( )
A.喜歡 B.不喜歡
C. 馬馬虎虎
三、調查數據分析
1、在被調查的家長中,有125人認為英語老師布置的作業量適中,占總數的83.3%,有17人認為我校作業量太少,占總數的11.3%,有人認為我校的英語學科作業量太多,占總數的5%,調查報告《小學英語作業的'調查報告》。三、四年英語作業量比較合適,有部分家長認為作業不是很多,五、六年級英語作業量大部分家長認為比較適中,個別教師英語作業量較大。
2、通過第二題
可看出認為教師對作業批閱、反饋的有150人,占總數的95%,
3、通過第三題可以看出,認為英語學科作業量在30分鐘左右合適的有120人,占總數的80%;30人認為15分鐘合適,占總數的21%;
沒有人認為作業在1小時左右比較好。
4、通過第四題可以看出,大多數家長反對機械抄寫,英語學科作業最好有不同種類,可以是課外英語閱讀,可以是聽、讀、寫,也可以是綜合性練習。
5、通過第六題可以看出,有145名學生認為自己的對英語感興趣,占總數的96%,只有5人認為自己的孩子對英語不喜歡,且3人都是五、六年級的,從這一點可以看出,五、六年級已經有部分學生對英語不感興趣,占五六年級總數的12%,這部分學生現在就對英語不感興趣,還可以說他們英語學習已經有了障礙,這對他們初中英語學習是很不利的,所以我校英語學科教學必須從培養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入手。
四、整改措施
(一) 三、四年級
針對三、四年級孩子接觸英語時間不長,詞匯量和作業形式局限性較大,所以作業的布置主要體現在口語、聽力及綜合性試題三個方面:
1、聽磁帶與經常在家早讀20分鐘。
2、制作單詞卡片, 貼在家中的醒目位置,不斷加強對單詞的認識與記憶。
3、經常制作海報或英語知識小報。
4、在班級設置英語角,將全班分為4個組,進行英語口語表達與訓練的比賽,每周評出周冠軍,每月評出月冠軍,一學期評出學期冠軍,一年評出年度冠軍,在國旗下進行表揚與獎勵,激勵學生,讀懂孩子,走進孩子的內心世界。
(二)五、六年級
五、六年級與三、四年級相比,單詞、句型的書寫大大增加,學生學習英語的難度加強,所以我們力求在作業設計時夯實基礎,發展學生聽說讀寫的綜合語言實踐能力。具體主要體現在以下:
1、為了讓學生掌握英語基礎知識,每天留12分鐘的英語書寫作業,及時鞏固當天所學的基礎知識。
2、每單元出一張試卷,把各單元教材內容與學生實際生活相結合,設計貼近學生生活的拓展性作業,提高學生綜合運用能力。
3、經常讓學生寫一寫“老師,我想對你說”,讓學生告訴你他最想要什么,他最不想要什么,他有什么學習“心思”、學習障礙等等。
總之,一切為了孩子,為了孩子的一切。這次的調查目的明確,過程清晰,結果令人滿意。從中,我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東西,知道了學生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今后的作業的布置方面我將以此為依據,不斷改進,爭取使我校的學生英語作業做得更好,使我校學生的明天更輝煌。
作業調查報告3
一、調查概述
調查時間:
調查方法:問卷調查
調查對象:
調查目的:教育部頒布《關于減輕學生過勞負擔的十項規定》后,小學生課業負擔總體有所減輕。那么,我們學校小學生的作業做了哪些改進,還有哪些問題存在?學生對語文作業有什么新的看法和建議?為了了解上述情況,5月份對我校各年級學生的作業進行了調查。
二、調查內容、結果及原因分析
(一)調查內容
問卷包括三個方面:
1、你想做作業嗎?作業值得做嗎?為什么要做?
2、你認為家庭作業是根據你的興趣、特點和能力安排的嗎?
3、你覺得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合適嗎?
(二)調查結果及分析
1、你想做作業嗎?作業值得做嗎?你為什么要這么做?
35份調查問卷中,18人認為自己不想做,只有17人認為自己能做。有10個不值得做的問卷,12個值得做的問卷,13個無所謂的問卷。至于為什么要做,12個人覺得不知道。調查后單獨談話時,大部分學生認為原因是老師布置作業,學生只是想做作業。
2、你認為家庭作業是根據你的興趣、特點和能力安排的嗎?
這個調查的結果最讓人擔心。90%的學生認為作業是老師統一安排的,與我們喜不喜歡無關。只有10%的學生認為有時候老師會給優秀的學生或者差的學生布置不同的作業。
3、你覺得作業的數量和難度合適嗎?
80%的學生認為數量和難度合適,但20%的學生認為作業多,重復的機械作業多,這些作業不能在課堂上完成,只能利用休息時間和晚上的時間。
據調查,小學生語文作業形式存在諸多問題。主要表現在小學語文作業形式單調,內容機械,考試色彩濃厚。具體表現如下:
1、語文作業有很多現成的內容,但實際寫的比較少。課文中的生詞和短語、重點段落、課后練習、補充教材中的話題構成了小學生語文作業的主要內容。教師很少根據學生掌握知識的實際情況編寫一些適合學生的作業。在被調查的班級中,只有三個作業是由老師完成的。
2、語文作業知識鞏固,但應用實踐較少。語文老師布置作業的時候,大多是把重點放在鞏固所學知識上。因此,要求學生大量抄寫新單詞和詞組,比較相似單詞和組詞,反復練習課文后面的作業題,甚至讓學生在教具上完成大量的題。但是要求學生將所學應用到社會生活中,發展個性,提高實踐能力的情況相對較少。
3、語文作業中書面作業多,口頭作業少。老師習慣于讓學生以書面形式完成作業,因為這種作業便于老師和家長了解學生作業的情況,也便于家長配合老師的教學。在人們眼里,口頭作業其實不是作業,所以要求學生完成的少。
4、語文作業統一任務多,自主選擇少。調查顯示,不到五分之一的班級在抄生詞和生詞。老師有時會允許學生有選擇地抄,但學生不能抄他們認為已經掌握的東西。然而,老師仍然要求學生以同樣的方式完成其他作業。
5、老師布置的作業和學生喜歡的作業不完全一樣。在教師的日常教學工作中,更多的是關注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成績。因此,學生的作業總是根據試卷上的問題來安排的。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較小,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臨摹、寫作(日記)、課文后面的練習、預習新課、教具等都是老師布置的頂級作業。
三、思考和建議
針對這些情況,我提出以下幾點思考,以求盡快改變現狀。
1、自主專為家庭作業設計。
現代教學以人的發展為最高標準,要求張揚學習者的主體性,釋放學習者的積極性和創造能量。要求教學不僅要注重提高學生的自我意識,還要充分挖掘學生的潛力,培養他們的自我教育能力,逐步實現從依賴學習到自主學習,從自主學習到自主學習的轉變。自主應該是小學生語文作業設計的一個重要原則。
(1)學生可以自主選擇作業的內容和形式。教師在考慮作業時,應根據學生的差異設計多級作業,給學生留下自主選擇的空間,充分發揮學生學習語文的主動性。
(2)學生可以選擇作業的數量和如何完成。一刀切的作業往往導致好學生吃不飽,差生吃不飽,必然會增加后進生的'課業負擔。學生自主選擇作業,可以發揮學習的主動性,提高作業的針對性,將學業負擔保持在適當的位置。
作業方面,過去片面強調獨立思考,而且合作培養為必備素質。自主作業應該允許學生選擇完成的方式,可以與家長合作,也可以與小伙伴合作。
2、生活專為家庭作業設計。
語文學習的延伸,等于人生的延伸。語文學習的世界是廣闊的,語文學習的觸角延伸到小學生生活的每個角落,讓學生從熟悉的日常生活中學習營養。將作業設計與社會生活聯系起來,使學生在社會實踐和家庭生活中鞏固語文知識,發展語文能力和創新能力。
(1)使用生活豐富的作業。生活豐富多彩。在學生作業中豐富生活,會給語文作業注入新的內涵,賦予它新的生命。
(2)學科知識與語文作業相結合。借助語文鞏固和深化學科知識,可以充分發揮語文學科的工具性,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語文知識的能力,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3、興趣專為家庭作業設計。
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說過:人的內心深處有一種根深蒂固的需求總覺得自己像發現、研究、探索者。作為語文教學工作者,我們必須發現、鼓勵和發展學生的需求,使他們的個性得到充分發展。
小學語文作業要注意形式多樣化,包括基礎知識練習和拓展練習;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語文素質。
老師有心,學者受益。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其優化設計可以最大化學生的消極空間,給學生更多自由支配的時間,豐富課外生活,發展個性。
作業調查報告4
一、調查的原因
眾所周知,作業是學生課堂學習的延伸,是教師課堂教學的延伸,是師生對課堂學習的共同檢測形式。語文作業相比其他學科作業有其特殊性。它是慢工,需要長期的積累,不過與語文作業的實效性長期得不到落實有直接關系。現在學生的語文作業存在應付現象,比如讀書筆記,從學生作業情況看,真正閱讀、思考,然
從學生作業情況看,真正閱讀、思考,然后做筆記的學生每班不到10人,交差應付以湊字數為目的的占絕大多數,其他形式的語文作業馬虎現象也很嚴重。短期內看不出學生能力的降低,常此以往,學生的語文素質大幅度下降。語文是一切學科的基礎,語文能力的下降直接影響到其他學科能力的培養,因此,提高初中生語文作業的實效性迫在眉睫,成為語文教師教學工作的重中之重。
二、調查的目的和意義
為了更好的貫徹新《課程標準》的理念,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培養創新人才,從本質上提高語文教學質量,本課題旨在調查了解學生完成語文作業的現狀,分析、歸納教師語文教學能力,形成有效布置作業、督促學生有效完成作業的操作規程,激勵學生、最大限度的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他們主動獲取語文知識,有創造性的獲取新的語文知識,在語文學習過程中,培養愛國主義感情、社會主義道德品質,逐步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和正確的價值觀,提高文化和審美情趣。
三、研究項目的主要內容
1、了解目前在校學生語文作業的完成情況
2、了解目前課任老師布置作業的具體情況3、了解學生對語文作業的態度和認識
四、調查研究的具體過程
1、調查問卷以東山中學初中部作為調查取樣的樣本,選取了初一、初二、初三三個年級各30名學生,以問卷形式展開調查,調查內容涉及學生對語文作業的態度、對不同類型作業的態度、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等幾個層面。
(1)“現在的語文作業你認為有布置的必要嗎?”被調查學生的回答統計如下:
人數年級初一 初二 初三
有必要 5 8 10
可有可無 15 16 18
沒必要 10 6 2
(2)對不同類型作業的態度①你最討厭的語文作業中的()A 抄寫B 背誦C作文D語段分析E 知識競賽F 活動游戲 G 專題研究H 課外閱讀②你最喜歡的語文作業中的()A 抄寫B 背誦C作文D語段分析E 知識競賽F 活動游戲 G 專題研究H 課外閱讀③你認為語文應更多布置哪類作業()A 抄寫識記類B 練筆作文類C 思考閱讀類D實踐活動類E 游戲競賽類調查結果是:第①題90名學生的選擇依次(從多到少)是:背誦、作文、抄寫、語段分析……第②題依次是:活動游戲、知識競賽、課外閱讀、專題研究……第③題依次是:游戲競賽類、實踐活動類、思考閱讀類、練筆作文類、抄寫識記類(3)學生完成作業的情況①你能獨立完成老師布置的語文作業嗎?()A 能B基本能C 基本不能②你有拖拉語文作業的情況嗎?()A沒有B 有過C經常有③你在完成作業時遇到自己不會的內容會怎么做?()A 放棄B 請教④你在完成作業時遇到新的未知的內容你會()A 堅持自己做B 尋求合作⑤你在完成作業后或完成的過程中有無成功的體驗()A經常有B 很少有C 基本無⑥你做作業的過程感到快樂嗎?()A快樂B 不快樂統計結果如下:
① ② ③ ④ ⑤ ⑥
A B C A B C A B A B A B C A B
10 58 22 36 30 24 28 62 67 23 9 25 56 8 82
2、調查語文同行了解目前語文教師布置作業的幾種常見形式與內容,結合學生語文學習的實際情況,探討改進的措施。
五、存在問題
1、問卷中發現的問題從學生對問題(1)的回答看出“可有可無”或“沒有必要”的學生竟占74.4%,說明當年初中生對當前作業的形式和效果都產生了懷疑乃至排斥情緒,現有的作業形式對基礎教差的農村中學生而言,已是老師強加的不得不做的“苦力”。許多學生對語文喪失興趣,把作業視為負擔,在這種不感興趣的情緒支配下,作業根本起不到對課堂學習檢測的作用,實效性得不到落實。一個人對某一事物的不同情感態度決定了他對待該事物時付出努力的程度,從問題(2)中可以看出學生對待不同類型作業的情感認同態度清楚表明了傳統作業形式的有待改革,新的作業形式或需認真探索,以提高語文作業的實效性。從問卷(3)中再印證了“態度決定結果”的道理。從統計表中反映出學生在完成作業時存在諸多問題,農村中學學生基礎相對簿弱,學習目的不明確等等是造成他們完成語文作業困難的原因之一,但從④⑤⑥問題中我們不難發現更為重要的原因是當前語文作業自身的弊端,作業若僅僅變成一種機械無味的勞動,那它就不會有理想的效果,同時更不用說通過作業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等;③④問中明顯反映出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缺少合作意識和合作能力,作業也沒有培養學生的獨立意識和獨立能力;⑤⑥表明成功體驗的缺乏更使得學習的興趣和學習的效果大打折扣,這與新《課程標準》中的要求相去甚遠。
2、教師布置、批改作業中存在的問題(1)指導思想落后語文的外延等同于生活的外延,語文作業的外延也等同于生活的外延。所以作業形式不拘泥于課內,也不完全是對課堂的檢測,更多的應該是再思考,再延伸,再創造。因而應允許學生的`個性發揮,認可學生的自主精神,主張學生的創新意識,切實提高作業的實效性。(2)作業模式老化指導思想的落后勢必導致作業模式的老化,重復的題海戰術;不是抄寫就是語段分析,不是語段分析就是寫作訓練……這些單一文字形式的作業很大程度上還是延續了新《課程標準》頒布以前的老路。(3)作業方式的單一我們的作業不但存在形式上的單一,內容上刻板的毛病,而且學生完成作業的方式也較為單一,從作業內容上看,多要求書面文字形式;從時間上看,多為限時完成;從作業承擔者角度看,多要求獨立個人完成。(4)作業的反饋效果不明顯。作業批改下發,很少反饋訂正,找個別同學面批的機會很少,作業中存在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直接影響了作業效果。(5)不了解作業的完成與學生掌握的程度是否相符。作業批改下發,部分同學書寫工整美觀,常常得到滿分,可考試時,他們的成績卻不理想。而一些作業態度看似不認真,有些偷工減料的同學,卻能考得比上述情況的同學好。
六、改進建議
要增強學生語文學習的能力,真正提高學生的素質,必須解放思想、更新觀念,從提高語文作業的實效性著手,以學生喜聞樂見的形式,有針對性的布置作業,批閱及時并有效反饋。鑒于此,語文教師在語文作業方面要做如下工作:1、作業的布置有系統性,不能隨便布置。初一可以讀書寫字為主,打好基礎,初二可以閱讀感悟,提高分析能力,初三可強化寫作等。2、作業的布置應靈活,內容豐富。可積累名言、成語、對聯,可展開想象寫日記,編故事。可以看新聞聯播,可以看焦點訪談,今日說法,關注社會熱點問題,談見解,談收獲,做時代的小主人。3、作業的布置應有層次,有梯度。程度不同,作業也有所不同。例如古文的學習,程度好的讀背、默、譯應一條龍;基礎差的可熟讀,了解大意。讀書筆記程度好的可多讀寫感悟,差點的可多摘抄少寫感悟。這樣,學生的積極性才能提高。4、教師和學生共同參與作業的布置,學生有選擇作業內容的優先權。作業要根據學生的需要去布置,學生需要他們感興趣的知識,學生需要他們很欠缺的知識,與學生商討之后再布置作業會減少盲目性和很多無效勞動。5、教會學生在生活中發現作業。生活處處有語文。為學生樹立大語文觀,生活中的人和事及種種現象,引起了自己的關注,引發了自己的思考,可以寫雜記,寫調查報告。這比單純從課本中布置的作業意義要深遠得多。6、教師批改作業要有針對性才能有實效。作業批改要精,抓住主要問題進行批閱。字詞作業可調動學生互批互改,隨時訂正。教師獨立批閱與學生互改相結合,抽查與全查相結合,面批與整體批閱相結合,課堂反饋與課下鞏固相結合。7、改進完成作業的單一方式,可以書面作業、口頭作業、網絡作業、制作表演類作業結合,可以個人作業、小組作業甚至是全班作業相結合等等,完成方式的自由,事實上程度上會“解放”學生的思維,從而也會提高其學習語文的能力,取得較好的作業效果。
個現象。在我實習期間,就深深地感受到。特別是班主任,很喜歡在生物課的時候叫人去辦公室背書、寫作業或者干什么的。當我布置作業的時候,班主任又跑過來跟我說生物不是主科,中考不考,不用布置那么多作業,多留點時間學主科才行。其實我那只是最基本的作業,我也理解這些,但不用那么明顯吧。還有就是,有的老師跟我說,生物課不用講那么多,隨便上上就可以了。以上這些,充分可以看出,老師對生物這門課真的非常不重視。
再者,就是學生也非常不重視,從他們上課的表現就可以看出來了。很明顯,上生物課的時候,很多學生都很隨意,有點得過且過的感覺,更不把生物成績放在心里。記得有一個學生對我說:“生物期中考試我就打算要二十多分的,反正我也沒把它放在心上,沒想到有五十多。”聽到這句話,感覺心都碎了,頓時大受挫折。
鑒于上述的種種因素,就算生物老師有再大的雄心壯志,就算他再熱血沸騰,也會被打擊下去,就算他本事再大,也回天乏術。
(五)、生物教學場所缺乏
3、目前你校生物園的情況: ( )
A、有生物園,但里面荒蕪一片,沒人管理 B、有生物園,老師也從不提起 C、生物園物種豐富,但很少允許學生進去,怕被學生破壞
D、生物園物種豐富,經常可以進去參觀,還讓學生幫忙管理 F。沒有生物園
結果顯示:45%的人選擇B,而55%的人選擇了F。也就是說學生對生物園這個概念不清晰,更不知道它的作用。其實南岸中學是有生物園的,只是它和綠化帶沒有區別,種上去的都是一些常見的綠化植物還有一些常見的野外植物,還有兩口沒有什么生物的魚缸。這也難怪學生會混淆。
4、生物實驗室經常使用情況?( )
A、經常使用 B、從不使用 C、沒有實驗室
結果顯示:64%的人選擇B,36%的選擇C。這說明,實驗室很少使用,甚至很多同學都不知道它的存在。
5、實驗室是否配備有專業的實驗員?()
A、有B、有,并讓學生參與實驗準備C、無D、無,學生參與實驗準備
結果顯示:100%的學生都選擇了C,這說明該校是沒有配備專業的實驗員。
其實生物這門學科的教學場所可以有很多,比如說:課室、實驗室、生物園、野外等等。很多地方都可以是生物教學的場所。而就現在的南中而言,生物教學的場所都是在課室,由于時間關系,一般都不做實驗的,所以,實驗室一般都只是個擺設,更別說實驗室設備和專業的生物實驗員。就生物園而言,南中的空間有限,沒有真正的生物園,只是在校園的綠帶種上一些常見的植物,再放兩口大魚缸,有幾顆田螺,就僅此而已。這算不得是真正的生物園。剛剛也提到,很多老師都堅持傳統的教學方法,把課室當成是唯一的教學場所。
要是在允許的情況下,在野外上課,這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還可以使學生放松身心,從而達到事半功倍的雙贏狀態。
(六)、生物資料來源的缺乏。
6、您覺得您通過哪個途徑獲得生物知識最多?( )
A、日常生活接觸的事、物 B、課堂上課以及教輔書 C、網絡、電視或電影等影音產品、雜志、期刊等出版物看到、聽到的
結果顯示:78%的人選擇B;6%的人選擇A;而選擇C的只有16%。這說明,學生獲得生物知識的來源都是從課堂、教師身上。學生還太小,他們不懂得通過日常生活總結得到知識,更沒有自覺利用現有的資源去獲得更多知識。所以,教師對他們來說非常重要。
其實,僅僅是依靠老師上課的時候傳授有限的知識,還有學校組織購買的生物教輔書。這對他們的發展來說,是非常不利的。獲取生物知識的途徑太少了。多媒體平臺,除了老師以外,學生一般情況下是不能隨便亂動的,這個規定可以理解。學生的課程里沒有安排閱讀課,學校的閱覽室也不對學生開放,再者圖書館的藏書也不多,學生能夠去借的書籍也非常有限。
本人覺得,在素質教育的大背景下,生物學科跟其他的課程與其他課程同等重要,并不存在主科副科之說,雖然中考不考,但為了貫徹素質教育、為了學生的未來、為了給社會提供更加優秀的人才,我們應該重視生物教學。
創優學校尚且如此,那其他鄉鎮的學校呢?這個不言而喻了。所以,針對這個問題,以下是本人的一些建議,僅供參考:
1、提升地位
就現狀而言,生物教學地位的提升,迫在眉睫。首先,在考核制度上,應該像其他地方學習,重視考試形式和考核結果。其次,在課程安排上,生物課應該跟其他課程一樣,而不是總是安排在學生注意力最不集中的時段。做到生物課上不缺席一個學生,更不能荒廢了生物課,用其他科取而代之。全校宣傳生物學科的重要性,提醒大家一改既往的陳舊的觀念。
2、增加設備設施
就現狀而言,生物教學設備設施是非常不足夠的,雖然在科教發達的今天,這些還是遠遠不夠的,教育部要加大這方面的投入。不是早就喊口號了嗎:“21世紀是生物的世紀”。雖然我們趕不上,但也不能落后別人那么多,卻還在那邊沾沾自喜。得失很顯然呀!
3、增加教師資源
上面也介紹到了,提高生物教學質量,增加教師是勢在必行,特別是增加對應專業的生物教師。這類教師不僅是在專業知識上夠權威,而且在生物教學方法上打破傳統,勇于嘗試新的方法方式,使學生在快樂中獲得知識,并且打下堅實的生物基礎,為以后繼續發展和就業增加途徑。
4、增加教學場所的投入使用
即使是時間有限,考慮到學生的長遠發展,也要經常使用實驗室、圖書館、還有善于利用自然的饋贈。使得上生物課不再是固定在課室,也使生物課變得多姿多彩。
5、教師對學生的更多關心
其實老師不光是在課堂上給予學生知識,其實在課外,在生活中都可以的。這就需要老師投入更多的關愛了。經常布置一些有趣的實踐小作業:比如學生種花,養魚等。在班里設置一個知識角,把收集到的更多生物資料放到知識角里,讓學生自己管理,自己取閱。在課余的時間多跟學生聊天溝通等等。
總之,以上就是我在這次實習期間,調查的有關南岸中學生物教育的情況。作為一個創優學校尚且如此,那么其他鄉鎮的中學的教學情況就不言而喻了。當然這也不能說是管中窺豹,也只是我的一個小小的推測。其中有些看法也許不盡正確,但畢竟這是我通過實際調查得到的結果,我希望在不久的將來,可以看到一個更加完善的生物教育體系
作業調查報告5
為了更多地了解學生現時期的學習行為和學習適應,更有針對性地進行語文作業布置,改善我們的教育教學行為,提高學生作業質量,特進行本次調查,現將調查事情匯報如下:
(一)學生調查事情
1、學生對語文學習興趣普遍較高,也是比較喜歡語文作業的。
調查顯示:70%的學生是喜歡語文這門學科的,20%的學生談別上喜別喜歡,10%的學生別喜歡。70%的學生喜歡做語文作業,95%的學生在完成語文作業后是感到歡樂的。
2、對語文作業態度比較端正,作業質量明顯上升。
調查顯示:50%的學生認為這作業很少,40%的學生認為作業適量,89%的學生能在半小時之內完成作業,61%的學生能按時完成作業,30%的學生基本能按時完成作業。當學生碰到難題時,35%的學生和同學合作,35%的學生咨詢老師或家長,15%的學生自己獨立解決,5%的學生放棄。可見不少同學是任務觀點,但至少并別是由他人逼、壓著做,而認為是自己的任務了。同時全力以赴做完作業并能及時糾錯,直接導致了作業質量的上升。
3、學生對老師所布置的作業意見
調查顯示:60%學生最別喜歡老師布置的作文,覺得寫作文難,30%的學生別喜歡練習冊,覺得練習冊有點難,對老師如今布置作業的.方式55%的學生中意,25%的學生認為過得去,說明老師布置作業的方式還有待改進。55%的學生喜歡老師統一布置作業,如此便于交流討論解決難題,便于糾錯。15%的學生想要分層布置作業,有些學習困難的學生做別完或做別出部分作業。學生希翼的作業方式40%的學生希翼是作業中無作文,70%的學生希翼是經歷性作業。10%的學生無所謂。
4、學生對老師作業批改的意見
5、學生別能完成作業的原因
(二)教師調查事情
1、學生學習語文的事情
80%的教師認為學生學習語文的愛好程度濃厚,完成語文作業的事情卻是普通,別太好,90%的教師認為學生完成最好的作業是詞句訓練等基礎性作業。
2、教師布置作業事情
99%的教師布置的作業都在半小時以內,80%的教師間或布置家庭作業,20%的教師有想過分層布置作業但并沒有分層布置作業,教師普通基本上布置的書面作業。
3、教師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工作方式能夠改進,但須加大工作量
30%的老師布置作業前熟悉題目,對難題做以輔導,能突顯效果。40%的教師認為練習冊有點難,但也別是很難,不過現在的學生浮躁,完成作業時別耐心看題、讀題,特別是閱讀能力較差,亟待提高。20%的老師布置寫作前有所輔導,文題也能聯系日子實際。
此次調查發覺,學生大多基本上特別喜歡語文的,但老師覺得學生的語文學得普通并別是很好,說明老師和學生之間還存在一定距離,沒有達成共識,學生愛好語文,但學得又別太好,說明教師教的行為方面依然存在咨詢題。經過調查了解了學生的學習現狀,理解了他們的思想和行為,并且也看到教師教師布置作業和批改作業工作方式有待改進,為將來的教學工作尋到了突破口,使我們看到了提高小學語文作業質量的希翼。
作業調查報告6
無論哪一種模式的語文教育,都離不開運用作業手段使所學知識“內化”這個層面。初中生在語文作業上表現出來的種種不良行為,長期令老師感到困惑。如何使初中生做語文作業從不自覺狀態轉化為自覺狀態,以促進提高語文教育效益,成了老師們經常談論的話題。為此我們對初中生語文作業的現狀做了調查與思考。
一、調查背景與過程
調查目的:
建設新課程”帶來了一場語文作業的革命,但究竟怎樣在革命中破舊立新,我們還把握不準。我們只有通過調查與分析,才能從“朦朧”走向“清晰”。側重研究的幾個問題是老師應該怎樣布置和批改作業?學生應該怎樣去完成作業?怎樣優化作業層面才能取得盡善盡美的效果?
調查對象:
駐馬店市新蔡縣現代雙語實驗學校部分學生,其中七年級15個班級,學生700人;八年級16個班級,學生750人。共計發放調查問卷1450份,收回有效問卷1400份。
調查時間:
問卷調查時間:20xx年xx月xx日
老師交談時間:20xx年xx月xx日—20xx年xx月xx日。找學生個別談話時間3月8日—3月12日。
調查方式:
以不記名問卷調查為主,輔以老師交談、找學生個別談話、翻閱部分學生作業本等方式。
二、調查分析與思考
1、布置作業“專制型”調查數據作業布置“老師定”的占83%,“師生商量”的占17%,“學生自定”的占0%。
分析與思考調查顯示,布置作業老師掌握著主宰大權,學生只能惟命是從。這種狀況雖是中考、高考的環境與機制長期冶煉使然。但這正是我們需要作深刻反思的問題,這樣“專制型”地布置作業,學生怎么有做作業的主動性與參與性?怎么不會以應付心理對待呢?
2、作業內容“克隆型”調查數據在上交作業中,做“生字抄寫”、課文重點整理的占90.0%,做“課后練習”的占82%,做“輔導練習”的占86%.,做“自由選題”的僅占3%。也就是說,上交作業中,做不允許自由選擇的三個項目的,比率高于80.0%,而做自由選做的,比率低到忽略不計的程度。
分析與思考“建設新課程”提倡不留必做的作業,取消作業上的大統一,這種要求對初中語文教學是否適合,可以進一步探討。但語文作業盡是學機械劃一、死記硬背、重復與模仿的內容,顯然會扼殺學生的創新意識和自主發展。退而言之,即使基礎知識的積累需要搞記憶和模仿訓練,學生在厭倦情緒中,沒有積極的心態,學習的自覺性怎么能培養?學習的效益又從何談起?
3、作業過程“封閉型”調查數據作業時獨自完成的占89%,有時小組合作完成的占1%,有時全班合作完成的占0%。
分析與思考“建設新課程”,要求培養學生合作精神。調查顯示,作業過程中學生的合作意識還嚴重欠缺,大部分學生在作業過程中缺乏交流合作。據老師交談和找學生個別談話,我們了解到他們存在著一些思想疙瘩。如有些老師說,學生借“合作”為名,行“抄襲”之實怎么辦?如有些學生說,哪有這么多時間去合作作業?有的學生本來就在抄襲別人、依賴別人,公開鼓勵合作,哪還得了?由于合作模式尚未完善構建,他們把合作與抄襲、合作與依賴,劃上了等號。
4、作業批改“冷漠型”調查數據老師批改作業時打上“√”、“×”符號的占46%,學生互批的占18%,寫評價性評語的占32%,其他占10.4%。
分析與思考調查顯示,有約半數老師在批改作業時,目中無人、筆下絕情。既沒有對做錯題目的學生給予鼓勵,也沒有對答對題目的學生表示贊許,如果包括“學生互批”中放任自流的老師,這種“冷漠型”的老師數量上更可觀。有的老師辯護說,一人批改五十多本作業,成天浸泡在里面,別的事情都不要干了!老師批改作業的負荷沉重是事實,這也正是我們需要認真研究探討的一個課題。但面對學生拿到作業本只隨手翻看一下就扔掉的麻木臉孔,一個有責任心的老師,難道不應該好好反思一下“冷漠型”批改作業的嚴重危害嗎?
5、作業效果“高耗型”調查數據從學生的自我感覺來看,“能起到復習、鞏固知識作用”的占89%,“有一點效果”的占4%,“沒效果”的占7%。
分析與思考這項調查數據要透過顯性看隱性。在備選答案中列出三項,有哪個學生會說自己做了這么多作業,一點效果也沒有呢?說“沒有效果”的學生,要么與老師隔閡很深,要么對待問卷調查態度草率。這就使調查的信度變得很差了。讓我們從輔助調查中研究真實情況吧。據筆者了解,有這樣一位老師,一篇課文中需要學生掌握的詞語,通常是預習時抄三遍(還算少的),新授時抄三遍,結束新課時默寫一遍,如有錯的再訂正一遍,一個單元結束,把整個單元的單詞再“抄三默一訂五”,期中考試再來一次,期末復習“笨”學生還得進行更多。姑且不論這種非人性手段對學生心靈會產生多大的傷害,就從效果而言,也是典型的“高耗低效”。只有“體力勞動”,沒有“腦力勞動”,還奢談什么取得了顯著效果。
三、優化作業的幾點建議
“新課程”使初中語文作業的內容、形式、功能發生了許多變化,稱之謂“革命”并不過喻,而對這場革命,我們要聞風而動。不能等待考試“革命”,再來作業“革命”。只有這樣,我們的語文作業才能沖破應試教育的樊籠,完成“面向全體學生、面向生活、面向未來”的教育使命,根據我們的調查,先對如何解決幾個突出問題提些建議。
1、老師怎樣布置作業?
(1)尊重學生個別差異,作業設計突出層次性毋庸違言,由于性格、個性、家庭、社會、認知等多種因素的影響,一個班內的學生在語文上的程度是存在差異的。教師應針對學生的不同程度布置不同層次的作業,讓學困生能理解和鞏固所學知識的最基本部分,讓中等生在鞏固所學知識的基礎上嘗試思考和解決稍深的學習問題,讓優等生在掌握新知識的.基礎上,解決綜合性更強的學習困難。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水平選擇不同層次的作業,這樣有利于因材施教,能夠使每一個學生都能獲得不同層次上的成功愉悅。
(2)切合學生心理特點,作業設計富有趣味性。
愛因斯坦說“興趣是學習的母親”。興趣是激發學生學習內功動力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我們的作業設計,要盡量富有趣味性,讓學生在做作業時不覺得是一種沉重的負擔,而是一種愉悅的體驗,幸福的享受,比如筆者在教學中經常設計一些新穎的作業題型,就增強了作業的吸引力。
例一七彩顏料盤。學習古詩,可以讓學生轉動七彩顏料盤,給詩配畫。如學習了《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學生根據詩意畫出了“雪地春光圖”、“轅門送別圖”,很好的理解了塞北奇異的自然風光和詩人送別友人時的惆悵心情。
例二自然觀察站。大自然就是一本教科書。如學習七年級(下)“動物世界”單元,就引導學生走進自然觀察站,學習布豐和法布爾,仔細觀察你喜歡的一種動物,抓住它的特點,用明白、生動的語言介紹給別人。
例三熱點直通車。“語文學習的外延等于生活的外延”。在熱點直通車上,可以進行社會調查、進行熱點追蹤、進行焦點訪談。
2、學生怎樣完成作業?
學生怎樣完成作業,與任課教師的作業觀念與作業要求密切相關。著名語文教育家魏書生認為,“怎樣完成作業”比“做什么作業”更重要。他要求學生以勻速運動狀態去完成作業,即一年365天,天天都要完成500字作業。500字定量微小,作業耗時很少,但堅持下來,就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產生驚人的學習效益。他要求學生,不做自己認為不必要去做的作業,要多花時間去做自我發展的作業。如有的學生文言文學習有困難,可以把文言文作業作為重點研究,他不要求學生做“一刀切”的作業,而要求學生做作業要有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魏書生的經驗非常寶貴,對我們有很大的啟迪作用,雖然他的經驗大面積推廣存在困難,但我們可結合學校、班級、師生的具體情況,借鑒其精神,創造性的加以運用。
二十一世紀已經是一個網絡時代,完成作業應該具有開放性、合作性。既要學會利用圖書資料完成作業,更要學會利用網絡資料完成作業。在要求學生合成作業時,要以正確模式引領,要在課堂不斷示范引導。合作作業的核心是“積極參與討論”產生互動作用。合作作業中也有合作的技能傳授,但絕不是允許“各做幾道題”、“你的給我抄抄,我的給你抄抄”的那種,要使學生認識到,獨立作業、誠信作業的要求沒有降低,仍然要堅決執行。
3、老師怎樣批改作業?
新課程的作業評價關注學生全面發展,倡導評價方法多樣化。傳統的“只見分數不見人”及“非對即錯式”的評價將成為過去,作業批改的功能將重在幫助學生發現與發展潛能,認識自我,展示自我,促進學生生命的整體發展。
分層次評價,重在鼓勵。對于分層布置的作業,采用分層評價只要學生完成了其相應層次的作業,就可以得到好成績,而成績評價也不僅僅以正確為唯一標準。如書寫工整的作業打上優加星,有進步的、有創意的作業,在打上等第后再寫上鼓勵性的評語。這樣學生的付出因老師的肯定與鼓勵便會產生成就感,會越來越喜歡做作業。
作業調查報告7
寒假作業特指寒假內教師給學生布置的作業,由于時間較長,因此通常量較大。近年來少數學校展開了素質實踐活動,將寒假作業變成活動,豐富學生們的課余生活。寒假作業的調查報告內容如下。
參加人數:四(3)班74位同學
調查內容:《寒假作業》中較難題目的研究情況
調查方式:查問
調查分析:《寒假作業》35頁中,一字未動的人有25人。未過半的有28人。37頁中,沒有做的達25人,逃避現實的有2人。自己認為內容不合適的有15人。
這些人數都超出班里一半的人數,我不知道為什么這么多人都懶得做呢,35頁只不過是舉例說明周圍的事物都在變化。而37頁也只不過是把自己做過什么違背道德的事寫出來。即使這樣,還是有許多人沒做。
我不知道自己在做35頁時到底是咋想的',竟然連一半都沒寫,難道是懶?知難而退?
父母并沒有什么責任,他們十分關心我的作業,只不過是沒有時間來管我。
但愿同學們會因此而改變以往懶的態度,包括我在內。我認為同學(包括我)的的確確是少認真精神,只看一看有點難度沒,有就不做,其實誰都可以做,也許只是一時偷懶吧。
這種精神也許是誠實,缺少誠實,家長問:“做完沒?”“做完了!”老師問:“做完沒?”“做完了!”
這種精神也許還是思考,不認真思考,看到有點難,思考都不思考,便直接扔到一邊。管都不管。
如果這樣,自己又對得起誰呢?那只能是誰都對不起。包括家長,包括老師,包括一切關心我的人。
作業調查報告8
一、作業現狀的解剖:
就當前的作業現狀而言,關注作業內容與形式變革的有很多,而關注學生需要以體現作業的價值卻很少。為此,經過調查、實踐與反思,本著新課程提倡的三維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三者并重。對現有的作業進入了深層次的反思,覺得新課程下的作業應該以學生生活的豐富多彩為基礎,關注學生精神成長的多渠道,著眼于課程發展的新趨勢,設計活動化的課外作業,因此對學生和家長就作業的看法進行了一次調查分析。
(一)、問卷調查的數據結果
1、有51.8%的學生回答“老師不是根據我們的不同能力、興趣和個性特點來安排數學家庭作業”。
2、有80.4%的學生回答“數學家庭作業的形式中適當布置一些實踐操作作業”。
3、有32.3%的學生完成作業過程中沒有與人合作的經歷。
4、應教師、家長要求而做作業的學生占了絕大部分;而感興趣的只有少數一部分人。
(二)對調查結果的反思
從上述調查問卷中不難看出,學生、家長對于現有作業的形式與內容存在著不滿意的現象,其表現在:
1、學生對于作業,總是處于被動接受任務的境地。學生必須嚴格地按照教師所作的規定完成作業,沒有選擇權。而在這樣單調乏味的作業面前,學生容易產生疲勞,并對學習產生厭倦和反感,從而使作業成為了一種呆板的機械訓練。
2、家長們對于孩子的期望是越來越高,對孩子機械的背誦口訣,做大量的口算作業等等這樣原本常規的作業,大多持的是反對票。家長們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樣單一形式的作業中扼殺了學生的靈性和思維,不利于孩子自我認識,自我潛能的發展。
3、教師在作業中迷茫,自己布置大量的作業也是為了強化教學效果,但學生怎么反而不接受呢?到底怎樣的作業是適合他們,怎樣才能讓學生認可,主動的完成作業,又能達到鞏固基礎知識與學生能力的發展呢?
反思:以往的教學過程,學生的'數學作業形式總是很單一,書面筆算作業占大部分,動手實踐、自主探究類作業所占比例微乎其微,這單一的形式使學生厭煩,教師頭痛,應試訓練色彩濃厚,失去了作業發揮創造性、探究性的作用。也談不上人文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
這嚴重地抑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極大地限制了學生學習活動的空間,制約了學生的個性化發展。我覺得在新課程理念下的傳統作業型式已不適合學生的需求,而必須對作業設計的方式和方法作改革,使它成為學生張揚個性又一個舞臺。
二、家庭作業的設計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的延伸,只有學生自己認可的家庭作業,才能使每個學生在學習的舞臺上,都能成為一個出色的表演者。
(一)設計作業要注意:
1、多樣性。作業在設時應采用多樣的形式,直觀形象、圖文并茂、生動有趣的呈現作業,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滿足多樣化的學習需求。
2、開放性。在布置作業時,教師既要培養學生的個性,又要兼顧到學生的學習特點,做到因材施教,最終達到“不同的學生學習不同的數學的目的”。
3、激勵性。作業的過程是不斷地解決問題的過程,應使學生在作業的過程中感受到問題解決后所帶來的成功體驗,逐步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自信心
4、合作性。針對學生的特點,精心設計作業,激活學生參與互動的積極情感,引領學生互動學習。而多布置合作性作業,不但有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性,而且有利于提高學生之間的合作交往能力。
5、人文性。要使學生感到作業是自己的需要,不是教師強加給他的作業。
(二)家庭作業的布置形式
家庭作業的布置,不能毫無選擇地照搬課本的課后練習,教師要有目的、有選擇、有改變、創造性地使用。要根據學生的實情、學情,讓所有的學生能在做作業中體驗“自己能行”;要區分對,使學生在做經過精心設計與安排的作業時,不僅能夠積極地掌握數學知識,而且創造性思維能夠得到培養和發展。
1、趣味性作業。增加作業的趣味性,使學生樂學樂做。
傳統家庭作業過多,機械、單調、重復,學生感到枯燥乏味,家長不滿意。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設計家庭作業,一定要擺脫那種單調乏味的重復練習,增加趣味性,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使之產生一種內在的需求感,自覺完成家庭作業。
作業設計時,我們在新鮮、有趣、輕松的練習活動中,學生積極思維,不斷探索,使學生成為一個學習的熱情者和主動者。把訓練性和趣味性結合起來,既增添了趣味性,又達到了訓練的目的。
2、操作性作業。在自己積極、主動的操作活動中提升思考,獲得發展。
操作性作業,我認為有二種類型:一種是通過動手操作,主動獲取知識,幫助學生掌握一定的知識原理等。如測量一下你睡的床約幾米、你的身高和家里人的身高并把他制成表格等相對應的家庭作業。二是通過實踐活動,了解到生活中就含有很多的數學規律,培養學生用數學知識去研究分析生活現象和自然規律的興趣與習慣。小學生年齡小,好奇好動,因此,家庭作業的形式要多樣化。設計操作性的家庭作業,可滿足他們的心理需求,利于激發興趣,培養動手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這類家庭作業,極大地調動了學生做家庭作業的積極性、參與性,充實了生活,給學生帶來了無窮樂趣!
3、自主性作業。自選、自編、自批家庭作業。
傳統的家庭作業,都是老師布置,學生做。長期的家庭作業模式,養成了學生等待家庭作業的習慣。怎樣做,才能發揮學生的主體性,讓學生成為家庭作業的主人。如,讓學生自選家庭作業、自編家庭作業、自批家庭作業。自選家庭作業,就是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己選擇課本上的練習作為家庭作業;自編家庭作業,就是讓學生根據某節課的內容為全班同學設計試題,并寫出答案作為家庭作業;自批家庭作業,就是把某一次的家庭作業與同學交流,讓同學當一次小老師批改,學生成了家庭作業的主人。
4、開放性作業。開拓學生思維的積極性、靈活性、創造性。開放性作業是在教師的指導下,提出綜合性、探究性強的問題,讓學生在“多種解法”或“多種答案”中靈活運用所學知識,留給學生創新、發現的余地,增強學生的創新意識與能力。
1、在開放式的家庭作業練習中創新。一題多法,一題多解。
2、在閱讀中創新。布置一些閱讀家庭作業,讓學生學到課本上沒有的知識,充實頭腦,從中得到啟發,進行聯想,創造性的解決問題。
把“興趣”、“操作”、“自主”“開放”設計在家庭作業中,有效釋放學生的創造性能量,促進學生在心理上認可家庭作業,使家庭作業逐步實現由依賴性學習向獨立性學習、由他主學習向自主學習的過渡,從而實現家庭作業的實效性、高效性
作業調查報告9
為進一步摸清20xx年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和跨區作業情況,加快推進玉米收獲機械化進程,山東省XX縣農機局于7 月21-30日在全縣范圍內組織開展了專項調查活動。縣農機局領導十分重視該項工作,就調查工作的開展進行了專門研究部署和具體安排,成立了以分管局長為組長,農機科、農機校、推廣站、鄉鎮農機站等部門技術人員為成員的2個專題調查組,本著實事求是、認真負責的態度,在全縣13個鄉鎮(街道)開展了深入、詳細的摸底調查。調查組采取與玉米聯合收獲機械作業戶交流、發放問卷、聽鄉鎮(街道)領導介紹、與村委會負責人和農機大戶座談、咨詢農機企業技術人員以及到田間地頭實地察看待收玉米地塊等方式,獲得了比較可靠的各項信息。農機科就全縣調查的情況進行了全面分析、整理,基本摸清了XX縣20xx年玉米機收、秸稈還田和跨區作業情況,并有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合理化意見、建議,使調查活動取得較好效果。現將調查情況總結如下:
一、XX縣20xx年玉米機收及跨區作業情況
XX縣轄13 處鄉鎮(街道),全縣總面積1119平方公里,592個行政村,60.56萬人,現有耕地面積82萬畝,主要農作物是小麥、玉米,玉米是該縣第二大糧食作物,種植面積27萬畝,占全縣耕地面積的32%。據調查統計,玉米主要以夏玉米為主。目前該縣小麥耕、播、收等主要生產環節基本實現機械化,而玉米從種到收大部分采用人工方式,玉米收獲機械化已成為制約該縣農機化發展的瓶頸。玉米生產過程中收獲是最繁重的體力勞動,靠手工作業不僅占用勞動力多,勞動強度大,而且生產效率低。加快玉米聯合收獲,已成為發展農機化當務之急。近年來,XX縣農機部門根據省、市農機主管部門XX縣委、縣政府的工作部署,把工作重心轉移到玉米機收、秸稈還田、保護性耕作機械化的推廣應用上來,連續組織實施了以玉米收獲和秸稈綜合利用為主要內容的農機購置補貼項目、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與禁燒項目,通過政策扶持、宣傳發動、現場交流、典型示范等措施,較好地推動了全縣玉米收獲機械化的發展。經過試驗、示范和推廣,廣大農民群眾逐步認識到玉米機收秸稈還田的好處,焚燒秸稈現象得到了有效遏制,秸稈還田面積逐年增加,機械化收獲正在加快發展,截至目前,全縣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還田機、小麥免耕播種機保有量分別達到58臺、42臺和10臺。今年三秋擬積極引進外地機械來XX縣跨區作業,計劃引進秸稈還田機30臺,集中玉米聯合收獲機、秸稈還田機、小麥免耕播種機在西部的楊柳、金莊、柘溝、濟河、泗河等5個鄉鎮(街道)集中開展機械化作業,預計機收3萬畝,機收率力爭超過10%,秸稈還田面積 4.5萬畝,還田率力爭超過15%。擬派出15臺玉米聯合收獲機,30臺秸稈還田機去河南、河北、寧陽、濟寧、兗州、曲阜、汶上等地進行跨區作業。
要完成市局下達的秸稈還田面積占玉米種植面積80%的任務,需完成秸稈還田面積21.6萬畝。據往年統計,一臺秸稈還田機或玉米聯合收獲機平均年作業量為400畝,全縣21.6萬畝玉米需540臺秸稈還田機或玉米聯合收獲機,目前我縣的秸稈還田機和玉米聯合收獲機保有量共100臺,尚需440臺秸稈還田機或玉米聯合收獲機才能完成市局下達的秸稈還田面積占玉米種植面積80%的目標。
多年實踐證明,利用農作物耕種收獲的時間差、地域差,組織開展大范圍跨區域的農機作業,對于提升農機化水平、提高農民收入、減輕農民勞動強度、轉移農村剩余勞動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努力探索和完善三秋跨區作業的運行機制、效益機制、激勵機制、服務機制和管理機制,創新玉米跨區作業的組織形式和服務模式,盡快將玉米機收跨區作業市場培育成完善、健康、發達的農機作業市場。
二、XX縣玉米聯合收獲和農機跨區作業中存在的問題
(一)玉米聯合收獲機械化水平低的因素
1、農機與農藝不適應。目前,XX縣玉米種植有平作、畦作、間作套種等多種行距,有用2行、3行播種機播種的,也有用1行簡易播種機播種的,還有人工點播的,行距有600~700mm和300~400mm等多種規格,而推廣的.玉米聯合收獲機一般適應600mm--700mm的規格。另外,玉米果穗的脫皮難易程度、在秸稈上所處位置,以及秸稈粗細、高矮等都直接影響著玉米聯合收獲的機械作業,嚴重制約了該縣玉米收獲機械化的快速發展。
2、對玉米機械化收獲認識不夠。農民受傳統觀念影響,認為玉米收獲適應期長,晚收幾天一般影響不大。另一方面,農民只需手工掰下玉米棒即可,無需人工鐮割鎬刨玉米秸稈,所以玉米機械收獲的需求不如小麥那么迫切。
3、機械收獲費用高。受柴油漲價影響,農機作業成本大幅度提高,玉米收獲價格為50—60元/畝,而且玉米機收只能做到摘穗和秸稈切碎,一般沒有剝皮工序。因此,玉米收獲后還需剝皮脫粒,需要投入勞動力,收獲成本增加。
4、機械性能質量有待進一步提高。現有玉米聯合收獲機的制造質量雖然較以往有很大提高,但對作業質量滿意率仍不高。作業效率較低,經濟收入不高。不論是自走式還是背負式的收獲機,生產效率都達不到農民要求。
5、機具價格偏高,投資回收期長。目前1臺自走式玉米收獲機需要10多萬元,1臺2行背負式玉米收獲機也在3萬元左右,加上拖拉機不低于10萬元,與小麥聯合收割機相比其結構簡單,價格卻高出許多,很多機手覺得風險大,擔心自己難以收回成本。由于玉米的收獲期季節性較強,再加上農民整體支付經濟能力低下,購機戶的盈利空間較小,資金回收期較長,很大程度上制約了農民購機的積極性。
6、行距適應性較差。玉米收獲機械的適宜行距一般為600~700mm,而我縣玉米大部分為套種,行距不均勻。聯合收獲作業時,不可避免地將部分玉米株推倒而無法進入割臺,結果被收獲機連同植株上的玉米穗一起被粉碎,地里成片地撒落著玉米粒,損失率大。
7、土地分散,經營規模小。目前,該縣農業生產經營規模小,主要是一家一戶經營土地,地塊過于零碎,種植品種、收割期也不同,不便于規模化作業。這從根本上制約了玉米機收的生產效率,導致作業費用相對偏高,農民用機積極性不高。
8、自然條件影響。由于天氣條件的影響,常使玉米出現倒伏、果穗下垂等現象,而玉米聯合收獲機械化作業要求玉米秸稈倒伏程度≤5%,果穗下垂率≤15%,致使宜機械收割面積減少。如:20xx年玉米收獲期間,該縣連續多次降雨,使機械無法進地收獲,等到機械能夠收獲時,果穗下垂,嚴重損傷了農民購買玉米聯合收獲機的積極性。
(二)XX縣“三秋”農機跨區作業工作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
1、跨區作業難度大。經過10多年的發展,小麥聯合收割機快速增加,夏季跨區作業市場已趨于飽和,而秋季作業市場逐步形成,作業市場競爭不如小麥激烈,外出作業,有的玉米聯合收獲機無人用,跨區作業難度大。
2、跨區作業成本高。農用柴油價格居高不下,甚至有些地方供應沒保證,造成因加油而機械空耗;雇傭機手工資增長較快,原來60-100元/人日上漲到現在120-150/人日。作業成本的上升,壓縮了跨區作業的利潤空間。
3、跨區作業組織化程度低。該縣玉米聯合收割機保有量58臺,每年秋季參加跨區作業的少,有的合伙、有的單獨外出,盲目性大,組織性差,活難找,收益差。
4、對有關人員的培訓力度有待加強。很大一部分機手和中介人員缺乏專業培訓,致使跨區作業工作受到影響。有的組織紀律觀念不強,不聽招呼,擅自行動。有的技術水平不高,操作技能差,小故障也不會解決,影響了作業效率。
5、農田機耕道窄。在調查中發現不少鄉鎮(街道)的生產路太窄,不安全,存在很多地塊沒法進機,農戶想用機,機手不敢進地的現象,也影響了玉米機收進程。
作業調查報告10
一、問題的提出
近年來,各地都提倡給小學生“減負”,那么,“減負”的效果又如何呢?
二、調查方法
1、在同學們只見開展一次調查
2、訪問老師,家長。
三、調查情況和資料整理
于是,我在8個人里開展了一次小型的調查,看看同學們一般在什么時候完成老師布置的家庭作業。如下:
1
6:30
2
5:30
3
7:00
4
6:30
5
7:00
6
6:30
7
8:30
8
5:30
四、結論和建議
從上面的表格中我們可以發現,除了8號同學在8:30才完成當天晚上的做,而其他同學卻都很早完成作業,基本上都在6:30~7:00只見。看來,作業也并不是非常多,可8號同學為什么那么晚才做好呢?
帶著這個疑問,我在8號同學的`附近經過了幾次調查,我從同學們口中得知,8號同學平時在學校就一直拖拖拉拉,總是不能及時完成作業,到了家又貪玩忘記做作業,等天黑了才收心,那么多年已經養成了習慣,能快得起來嗎?
看來,社會各界和老師們都在給小學生“減負”,而個別同學卻沒有把大家的好意放在心上,我想這就是某些同學還要熬到深夜的原因吧!
在此,我希望同學們能做到以下幾點:1、回到家后,及時做作業,不到處徘徊。2、做作業時端正態度,不三心二意。3、克服做事拖拖拉拉的毛病,從小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作業調查報告11
1.調查對象:xx校中小學生
2.調查方式:班級集體談話
3.調查結果:
(1)你們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嗎?為什么?
約70%的學生希望有。其中50%是因為想考試考得好成績,25%是想學得更多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想通過作業來鞏固所學的知識,約5%的學生是因為回家沒作業就沒事情做,約10%是因為家長要求每天都有作業,而還有少數學生說不出原因和其他原因。
約30%的學生希望沒有家庭作業。其中近一半是因為想回家有時間玩,少部分學生說不想做作業,而其中約有40%的學生是因為家長回家還要另外布置作業和上輔導班或興趣班。
(2)如果在不做家庭作業的情況下能取得好成績,你們還希望有家庭作業嗎?為什么?
這項調查結果出乎我得意料,有近80%的學生是希望每天都有家庭作業。其中65%的學生說如果不布置家庭作業,家長會布置更多的作業或上更多的輔導班!而其中還有部分學生是怕考試考不好,極少數學生說回家寫作業能培養好的學習習慣或其他類似的積極原因。
20%學生說太好了,這樣就爽了!
(3)你希望老師布置多少作業?(大概要做多長時間)
基本上學生希望每門功課需要半小時。其中大部分學生會說如果時間太少家長會認為沒有認真做,部分家長甚至懷疑是在學校抄別人作業的。
(4)如果老師不布置作業,回家后家長也沒有安排任務,時間由你自己支配,你會做什么?
這個問題剛問完時絕大多數學生都是迷茫的眼神,不知道做什么。只有極少數學生說出了自己的計劃——自己去學習更多的課外知識或發展自己的興趣。在他們的引導下,多數的學生答案和他們類似。但還有部分學生說痛快的玩。
4.調查分析:從上面的調查結果看出,增效減負中的減負并沒有真正的實施奏效。現實是每天老師依然像以前一樣布置作業,這一現象家長也有很大的責任,因為家長會給學生加壓,他們會布置更多的任務。沒有家長的配合,減負實施不了;而從調查中我們還看出了學生還是非常擔心自己的成績,對減負有不信任感,這也是間接地不信任老師的能力。
5.思考與建議:在上個月我本著“減負最終目的是為了增效”的信念,大半個月沒布置作業,本打算一直不布置作業的,但由于有家長強烈建議要求布置作業,最終放棄這一減負形式。但通過上一次的小測試我們班的成績還行。這說明如果有家長,有社會各界的積極配合,減負增效是可以實施奏效的。童年時應該是快樂的時代,作為老師家長我們應該讓學生在玩中學,在學中玩。
從調查中我們還可以看出,絕大多數的學生不會安排自己的時間。重大的學習壓力讓他們沒有機會去支配自己的時間,由此我想到大一學生剛“解放”后的那種迷茫表情和小學生那種迷茫表情的相似。我們應該把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讓他們去做自己有意義的事,讓他們學會用時間。總之,我們應該呼吁社會支持增效減負,同時用自己的責任和家長積極配合實施增效。
為了把小學生從沉重的課業負擔中拯救出來,讓孩子們有更多的玩耍時間,促進孩子全面、健康的發展,因此要“減負”。學生的負擔有二:一是課業負擔;二是精神負擔。為什么會有如此沉重的負擔,也來源于兩個方面:一來自家長;二來自學校。眾所周知,面對升學的競爭,就業的壓力,家長、學校對學生施加了更多的壓力。不打好基礎就會影響今后的學習。因此,在小學階段,家長們就非常重視子女的學習情況,他們“望子成龍”心切,節假日,雙休日送子女上輔導班,做習題,把時間安排得緊緊的,孩子們哪還有玩的時間啊!在家長們的教育下,現在的孩子思想過早地成熟,想著進重點中學,上名牌大學,哪還有以前我們兒時的那份純真,快樂。但是這份壓力的真正來源還是社會,現今社會用人制度過分追求高學歷,使家長對子女的`今后就業問題產生了擔憂,如果進不了名牌大學,面臨的就業問題就會更大,因此,他們不得不在現在讓子女們承受這“不能承受之重”。而學校里師生的負擔來自統考以及升學考試的壓力。 “減負”已是個老話題,可為什么學生的負擔沒有減下,反而更重,原因究竟在何處?首先,減輕學生負擔的規定,家長們并不領情,反而有不少家長增加了擔憂。他們擔心現在進行的快樂教育,到時候就是考不出好成績的結果。面臨的情況是小學不好好學就考不上好初中,考不上好初中就別想考上好高中,考不上好高中上大學就沒戲,這是一環扣一環,哪環松了也不行。現在社會競爭這么激烈,就是學校放松了不少家長也會給孩子暗地里加碼,那反而是一種更可怕的競爭、更可怕的壓力。這幾個學期,我校為了給學生減負,沒有征訂“每課一練”等作業本,但是家長們自發去書店購買。有些家長甚至認為老師在“偷懶”,在家長會上提出要增加作業量。“減負”后大多數的學生的課余時間多了,但有了這么充裕的時間,有的學生不加任何利用,只一味沉迷于玩電腦,看電視,于是家長們又對“減負”產生了擔心。
要做到真正的“減負”,師生過重的精神負擔要減,機械性的、懲罰性的、累死人的作業不要布置,而必要的課業負擔不能減。目前有些學校的“減負”出現令人憂慮的傾向:借口“減負”隨意刪減教學內容;借口“減負”隨意修改教學計劃;借口“減負”隨意減少教學時間。甚至,“減負”成為個別教師工作不負責任,降低教學要求的理由。
綜上所述,我認為,在“一考定終身”的體制還沒有完全改變的情況下,真正能為學生“減負”的方法只有一條,就是學校要走“輕負擔,高質量”之路,教師們應該積極探索和研究教學改革,總結出在課內、課外有效可行的教學經驗,嚴格控制作業量,精心安排,注意根據教學內容設計學生歡迎的作業。作業就內容來說,既要突出新知識的重點,又要注意新舊知識的聯系,既要考慮鞏固“雙基”,又要注意發展智能,既要面向大多數,又要照顧兩頭。形式上靈活多樣,生動活潑。如有口頭的、觀察性的、思考性的、實踐操作性的作業,有時,根據教學需要,還可讓孩子自己設計作業,發揮他們的自主性,并且布置作業因人而異,既有統一的必做作業,也有選擇性和自主性的作業。另外,學校和家庭應該給學生們營造一個輕松、良好的環境,可以有效地避免孩子的身心過于疲憊。
作業調查報告12
周五,老師給我們布置了一項調查報告的作業,主題是常德的景點,目的是讓常德的公民講講常德景點有哪些不足。作業布置了,同學們都開心地討論著。看大家這么積極,老師便把全班分成了5個組,每個組分別調查常德的一個景點。
周末,我們組便一起相約來到了柳葉湖,想著這兒游玩的人多,我們的調查結果拿回去看,那還不是第一啊!我們組的智多星鄭寒友早已把調查問卷印好了,在那兒等著我們呢。
剛開始,我們都很害怕,就像剛離巢的雛鳥,不敢張開翅膀大膽飛翔。我壯了壯膽,帶了個頭,看見迎面走來一位阿姨,便非常有禮貌地上前去打招呼:阿姨,您好!能麻煩您填一下這個調查問卷嗎?阿姨先是一愣,接著上下打量了我一番,才接過調查問卷看了看。我的心里甭提有多緊張了,臉上火辣辣的,鼻尖上也沁出了細密的汗珠,畢竟這是第一次主動與陌生人說話。正當我不安時,阿姨便填好了問卷,還給了我。我微笑著對她點頭致謝,阿姨也和氣地拍了拍我的肩:小朋友,很不錯啊!說完便繼續朝前走了。拿著這張珍貴的調查問卷,我的'心里一下便樂開了花,就更有勇氣去尋找下一個獵物了。
下午,等到我們組匯總的時候,同學們都拿回了那寫滿意見的調查問卷,我們組也順利地完成了這次調查。老師對我們組的成績非常滿意,我們個個都很開心。
通過這次調查,我們不僅了解了柳葉湖還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還學會了如何察言觀色,像阿姨、老奶奶、老爺爺,這樣的人就容易接近些。還有,我懂得了:不管做什么事,都要有嘗試跨出第一步的勇氣!只有做到了這一點,我們將來長大后,才能干出一番大事業!
作業調查報告13
一、調查的原因及目的
“科教興國”是二十一世紀的重大戰略,是增強綜合國力、強國富民的戰略方針。企業職工教育是教育大系統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做好職工教育工作是促進科教興國戰略的實施,是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職工個人的發展以及企業發展的需要,職工培訓越來越重要;由于受計劃經濟體制的影響,一些企業對該工作存在諸多誤區:成本能省則省、效益好時不需培訓、效益差時無錢培訓等.因此要從觀念、內容、方式以及授課者的選擇等方面創新職工培訓工作.只有這樣,企業才能在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因此研究和探討企業職工教育培訓工作意義深遠重大。
職工培訓有效地幫助企業創造價值或贏得競爭優勢。培訓不僅通過職工自覺性、積極性、創造性的提高而增加企業產出的效率和價值,而且增強職工本人的素質和能力。培訓不僅為管理創造了條件,且是一種管理的手段,即培訓通過滿足職工高層次的精神文化需求來激發職工的干勁和熱情。企業同時應把培訓作為管理的機會和途徑,以及完成任務的方法和手段,圍繞企業的任務和目標來實施培訓,并通過培訓溝通上下級的聯系,掌握工作進展狀況,達成相互理解與支持,共同不斷提高工作績效。
為了充分了解XX公司職工對培訓的認可,了解企業對職工培訓要求和規劃,建了解統化、結構化的企業內部培訓體系。本人在XX公司內采取問卷的方式進行了一次培訓需求調研,共發出問卷100份,回收問卷95份,其中有效問卷90份,中層管理人員問卷10份,主管級及職工級80份,現對問卷結果加以統計與分析。
二、調查時間、地點、方法
(一)調查時間:20xx年11月
(二)調查地點:XX公司
(三)調查方法:問卷式調查和查閱資料相結合
三、調查內容及分析
(一)人才管理
1、在人才使用上,中層管理者有較高的支持率。部門負責人作為企業的中堅力量,肩負著不斷創新、發展企業的重任,從統計數字發現,在工作任務分安排方面,80%左右的職工認為,中高層管理人員做到了用人所長,但也有不少人員認為存在不公平現象。
2、部門內部溝通基本順暢,但部門間急需加強。多數職工普遍反映,在實際工作中,上級對其的工作支持力度較強,并就工作內容進行溝通,但從后續問題的調查顯示,部門內溝通并沒有達到預期要求;也有一部分職工反映,部門間的工作銜接并不十分理想,很多時候只是職工自己溝通和聯系,而部門負責人溝通比例也僅占55%。對于部門內部的職工間溝通,調查者則在三個方面表現較為均衡:自己協調、詢問同事、求助領導。
3、管理人員綜合素質急需提升。根據調查數據顯示,多數職工認為,在以后的工作中,管理人員需在以下幾個方面提升個人素質,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領導藝術、團隊文化、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職工激勵、成就動機。而據中級管理人員的調查顯示,則依次為:責任心、上下級溝通、團隊文化、領導藝術、公平性、業務能力,思想意識、職工激勵、成就動機。
(二)團隊精神狀況和素質
1、除少數職工外,團隊士氣良好。在實際調研中,28%的職工認為我們團隊的精神非常高昂,60%認為我們團隊是一個充滿關愛、團結一致的集體,但12%的職工認為團隊現處在低迷的時期。針對團隊的特定成員進行調查時發現,約有35%職工反映某些職工沒有與整個團隊融合起來,表現出例外或特例的行為。
2、個人利益與個人績效沒有緊密結合。團隊是由個人構成的,個人業績是團隊業績的基礎,只有實現個人利益與個人績效息息相關,才能調動職工的積極性和責任感。
3、團隊的素質能滿足工作要求,但總體提升緩慢。據統計資料顯示,60%職工認為企業團隊的素質與優秀企業相比,總體水平不差上下,25%認為略差,15%認為較差。在職工與團隊合作的信心方面,30%職工認為團隊正向有利方向發展,35%認為沒有變化,20%保持觀望狀態。在團隊素質的提升方面,40%職工非常認同我們的團隊正在進步,35%基本認同這一事實,20%表示沉默,5%表示不認同。
(三)職工個人專業知識與技能的發揮
職工專業技能的自我評價。職工普遍認為,在實際工作中自身的專業技能比較滿意,這一比例高達80%,僅有15%左右的職工認為自己的技能相當完備,與此同時,5%職工對自身知識與技能表示了不滿,希望在以后的工作中逐步提升。但在專業技能轉化方面,這一比例有所下降,75%職工認為自身的'技能基本發揮,25%職工認為沒有完全發揮,可見專業素質在向業績轉化上并不十分理想,職工的潛能和能力有待于進一步開發。
(四)目前企業培訓存在的問題
1、對培訓工作不夠重視。隨著科技技術的飛速發展對職工的知識技能、創新能力、管理能力的要求越來越高,如果不及時對職工的素質培訓和技術培訓,大部分現場職工各部分管理人員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訓。缺乏“苦練內功、培養后勁”的意識和行動,長期以往只會導致企業管理水平和安全生產水平的下降。
2、培訓工作尚不能適應企業發展的需求。培訓工作仍停留在簡單的技能培訓上,且多以陳舊的培訓方式為主,培訓效果級差,沒有根據企業的整體發展合理地進行布局規劃,缺乏分專業分層次和循序漸進的培訓。
3、沒有調動職工參與培訓的積極性。目前培訓工作被動參加的多,主動學習的少,應付的多,真正求知的少。由于沒有建立起有效的激勵機制,企業需求和員工個人發展的要求不能很好地結合起來,再加上培訓工作沒有結合企業生存的.些根本性問題,因而難以充分調動職工培訓的積極性。
4、培訓效果反饋不夠健全。由于常常搞突擊式的培訓,人多量大,時間緊,給出題、考核、閱卷帶來許多困難,培訓部門對培訓后的效果不能進行全面、及時的分析和評價,因而無法對后來進行更合理有效地培訓安排,從而不能保證培訓效果和質量的提高。
5、培訓方法落后,多數情況下培訓工作采用講授和技術問答的形式,沒有采用互動練習的設施,缺少基礎設施的配置。
四、今后的對策與建議
根據目前培訓的現狀,為了讓企業的培訓更有效,應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完善培訓體系:
1、強化職工責任心的培養。針對本企業的工作情況和工作特性,對職工加強質量意識的培養,使職工充分意識到缺乏責任心所造成的嚴重后果及給企業發展帶來的不良影響。從而保證生產有序地進行。
2、加強職工之間相互溝通。不定期的和企業職工進行交流,使職工的意見能夠及時反饋,發現的問題能夠及時解決。便于部門之間以及領導和職工之間的的相互了解和協調。
3、調整人員配置、促進職工技能發揮。針對每個職工的特點對其崗位進行調整和安排,使其能夠充分發揮個人特長,避免人才浪費。
4、加強團隊融合提高團隊素質。多進行一些團隊活動和考核,以便加強團隊合作,從整體上提高整體素質。
5、加強職工培訓,在良好的人際關系,相互配合的工作環境下,在公平公正的基礎上,可以更好的激發職工工作的熱情和斗志,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去,使他們的主動性、創造性將自然地傾瀉出來,自覺與管理者一道,把工作做得盡可能好,不僅讓職工覺得實現了自己的人生理想,同時對企業有了滿足感和歸屬感。也使企業和職工得到共同的發展,真正實現企業和職工的雙贏。一個企業應有明確的培訓政策,并有企業自上而下的支持。培訓政策不僅要表明企業政策是為最大限度地發揮職工的能力,而且要使職工對各種培訓方案非常清楚。否則,培訓就不能取得滿意的效果。另外,企業還要向職工解釋培訓的真正意義,讓職工感到培訓是一個提高自己知識和能力的寶貴機會,從而創造出一種氣氛,讓職工感到培訓機會來之不易,加倍珍惜培訓機會。
總之,員工培訓的有效管理與創新在知識經濟時代日益凸現其重要性,現代企業的競爭是人才的競爭、是知識的競爭,而培訓正是培養人才、傳播知識、實現知識共享的有效途徑。因此,加強員工培訓的管理與創新是企業在21世紀培育核心競爭力,取得不斷成功的關鍵所在。
作業調查報告14
一、調查的目的
目前學生作業負擔確實存在“過重”的現象,的確需要認真解決。家庭作業是鞏固課堂教學效果的輔助手段,布置適量的家庭作業是必要的,但作業多帶來的是什么呢?是負擔!過多的作業使學生預習不充分,上課沒精力,研究缺乏興趣,久而久之,作業也沒有辦法完成,學習成了惡性循環:白天有聽不明白的課,課余有做不完的作業!于是,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煎熬中流失。長此下去對學生身心健康不利,也不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而減輕作業負擔,不能簡單地認為就是取消作業負擔,事實上合理、適量的作業負擔不僅應該而且必要的。
現在大多數學生對家庭作業怨聲載道,要求減負,減少家庭作業,而老師似乎不大贊成;同樣的作業量卻育出了成績不同的學生。究竟家庭作業宜多宜少,應布置什么水平的家庭作業,值得探討。因此,我對此問題展開了調查研究。
二、小學生家庭作業的現狀
1.作業的數量偏多及其難易程度適中
不同的學生對作業總有著不同的看法,作業的數量和難易程度也影響著完成作業的質量,最終影響到學生的成績。究竟大家是怎么看的呢?
部分人希望作業能具有一定難度,而不要太過于簡單。
2.做家庭作業的時間影響睡眠
在調查中,我們發現,有67.3%的同學光是完成書面作業就用去了2—4小時;而有77.9%的同學希望能將書面作業控制在2個小時以內,以留有更多的課余時間供自己支配,當然這中間還包括課后復習和課前預習時間。
我們還發現,有80.5%的同學每天的睡眠時間少于8小時,40.7%的同學在7小時以下。現實點說,如果前一天晚上睡眠不足,第二天上課必然會打瞌睡,從而影響聽課效率。所以,我們希望老師們能適當體諒一下我們這些莘莘學子的苦處,少布置些作業,就像不少同學說的那樣:“少做作業多睡覺!”
3.作業的'內容及形式與學生學習興趣關系密切
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與學生喜愛的作業不完全相同。教師日常教學工作中,考慮較多的是如何鞏固知識,提高學生的成績,因而總是根據試卷上的題型布置學生的家庭作業,作業形式相對固定,靈活性少,學生完成作業的興趣不高。據統計,抄寫、作文(日記)、課文后面的練習題、預習新課、教學輔助資料上的題目名列教師布置的家庭作業的前幾位。
完成作業的形式和出題方式的不同,也可使同學們對作業的興趣及態度大不相同。那么同學們又是如何看待的呢?
有50.4%的同學認為作業會束縛想像力,49.3%的同學希望作業能以游戲形式完成。由此,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寓教于樂,拓廣思路。
三、問題存在的原因分析
1.社會原因
中國絕大多數教師、家長和學生對中國的考試制度深惡痛絕,是因為這種特定的考試制度不是以學生為本,不是為了測試學生的整體素質并改進學生素質上的缺陷,而是壓制了學生的個性、毀壞了學生的身體、破壞了學生的自尊和自信。這種考試不是幫學生的,而是整學生的。多年來,應試教育的弊端有目共睹,成為社會共識,為人們所普遍痛恨。
2.學校原因
成長離不開學習,抵達成功的巔峰離不開學習。學習應該是最快樂的事。然而,許多孩子學得并不快樂,家庭作業甚至成了沒完沒了的苦役和無法擺脫的夢。“作業越多越好”,對于我們的學生來說,這也許只是老師在應付這一類的檢查時的答案。老師們都清楚,“多”只是一個量上的問題,跟學生的知識、能力、創造力沒有必然的聯系,它只能代表“題海戰”、“疲勞戰”,而實際教學中,教師還是舍不得“練習”這塊“金磚”,殊不知他們的好意是以消耗學生的生命為代價的。
3.家庭原因
關于孩子的家庭作業問題,一些家長認為家庭作業是一種培養孩子成就感的最佳工具。家庭作業的價值在于給孩子機會,讓孩子自己從中學習工作經驗。有的父母告訴孩子,他的家庭作業與自己的工作是一樣的,必須盡力做好。為了讓孩子做好功課,有的家庭為孩子規定開始做功課時間。當子女做功課遇到困難時,多數家長不主動替他解決,而是在孩子提出請求時,給予適當的啟發和指導,利用作業幫助孩子建立“我能做到”的自尊與自信。
四、措施
(一)更新觀念,突出時代性
新的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充分利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資源,優化學習環境,努力構建課內外聯系、校內外溝通、學科間融合的語文教育體系。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拓寬學習的內容、形式與渠道,使學生在廣闊的空間豐富知識,提高能力”。作業只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一個環節,而不是學習的目的,更不是教學的目的。和預習、聽課一樣,讓學生做一定量的作業,是為了讓他們更好地掌握知識和學習技能,發展他們的潛能。那么作業正確的位置是:沒有作業不可,但過分強調作業的功能也不可。
(二)注重形式,突出多樣性
教科書無非是個例子,學生將要獲得的大量知識和能力來自書外、課外。新課程倡導學生必須參與綜合性學習,其核心是培養學生的探究精神、創新意識。我們的作業必須要跳出書本,走向開放。譬如讓學生參加一些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通過多種渠道搜集信息、整理資料、讓學生自己設計一些活動……
在作業內容上,要求過于簡單的,學生容易掌握的,不必再留,同類作業切忌重復,并要加強布置學生動手能力、實踐能力的作業,避免布置單一枯燥的作業,注意作業的綜合化,注意作業的啟發性和思考性。
小學生家庭作業要講究形式多樣化,既要有基礎知識練習,也要有延伸發展練習;要聽、說、讀、寫并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如學習了古詩《江雪》,可讓學生根據詩文畫一幅“雪天垂釣圖”,體會孤舟獨釣的凄清景象。在學習《司馬遷發憤寫〈史記〉》之前,布置學生查找有關資料。這樣,課文的許多疑難問題在課前得到了解決,不僅大大提高了課堂教學的效率,也提高了學生多方面獲取信息的本領。
家庭作業是課堂教學延伸。它的優化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學生的負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時間自由支配,豐富他們課余生活,發展他們的個性。讓學生深深懂得,作業架設了學生掌握書本知識和培養能力間的橋梁。
(三)因材施教,突出層次性
學生由于接受能力有差異,所以掌握知識的快慢也就不一樣。因此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老師要精心選擇有利于加深對課堂所學內容理解的作業,如在布置預習課文的作業時,教師根據新課的特點,有針對性地設計出定量的概要題、細微題及基礎題,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帶著任務主動自學課文,探索方法,嘗試生疑,在此基礎上自行獨立判斷自己量化項目的掌握情況。
每個班的學生受其智力水平、思想能力、學習習慣、生活環境的限制,所表現出來的學習能力是不盡相同的。因此,教師在進行作業設計時。要盡量照顧到各個層面的學生,給每一類孩子都提供積極學習的機會。
(四)重視實踐,突出科學性
素質教育的核心是培養人的創新品質,培養創新人才,其根基在于培養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的實際動手操作,積極動腦思維,動口表達交流,在親身實踐和體驗中獲得知識和技能。創設表演情境,為學生展示自己提供機會。
課后不做任何作業,就能學會知識,學會學習,這在特定的條件下(如教師水平很高,學生基礎較好,知識內容較簡單)是可能的,如指望一個學生從小學到大學,所學內容全在課內解決,課下不必看書、不做作業就能完成學業,恐怕就近似“天方夜譚”了。因為這有悖于學習原則與規律。學習是一種艱苦的腦力勞動,需勤學苦練,方能學業有成,韓愈說:“業精于勤”,孔子曰:“學而時習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華羅庚、陳景潤、童第周、愛迪生、愛因斯坦、居里夫人,哪一位大學問家不是下一番苦功,花許多時間和精力才取得成就的?為了減輕負擔,就提倡不留作業,恐怕是從一個極端走向了另一個極端。
提高家庭作業效率,既是必要的,又是可能的。在如何提高小學生家庭作業效率的過程中,關鍵在教師,主體是學生,配合靠家長。
五、結論
綜上所述,我認為:
(一)教師、學生和家長之間應達成一致
教師在布置家庭作業時,要重視學生是否樂意接受并愉快完成。家長應在物質、精神等方面給予大力支持。在社會上學到的知識比從課本中學到的,在今日和今后的日常生活中更為適用。所以,從這方面來說,我也希望老師們能多留些課余時間供學生支配,豐富學生的課外生活,使學生在豐富的信息時代學到更多的知識,以補充課內知識的不足,達到全面提高學生素質的目的。
(二)家庭作業應注重“少而精”
家庭作業重在質量,而不在數量。家庭作業適當的難度能激發學生的思維,引發學生去鉆研;而過于簡單的題目,學生一眼就看出答案,這樣就減少了思維過程,久而久之,會使學生的思維遲鈍,不愛動腦思考。而且一般難題都不同程度地集合了各種題型的精華,常做可鍛煉學生的綜合運用能力,使學生的思維日益敏捷,做普通的題目時也會得心應手。在布置作業選題時應注重“少而精”,并適當加深題目難度,盡量豐富作業形式,寓教于樂。
(三)教師間要搞好協調關系
教師要分散作業的數量,不能過多或過少,這樣極容易傷害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產生厭惡情緒,造成不良效果。不搞題海戰術,而是將一些典型的題目抽出,讓學生體會其精要之處,刪除那些重復多遍的同類型題目,同時適當提高題目難度,以達到保質保量的效果。
作業調查報告15
通過對低、中、高段的學生和老師分別進行調查,發現教師在對待學生的作業反饋上存在一些弊端。
1.反饋時間過長
由于當前教師的工作量普遍偏重,教師除了完成正常的教學工作之外,很多教師身兼多職,加上班主任的事務較多,每天要處理正常的日常工作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如果對學生的作業施行全批全改,可能時間也比較緊張。所以,就造成每次作業批改的周期過長,反饋時間短則兩三天,長的竟達一個星期。學生作業中出現的問題不能及時解決,正確的得不到強化,錯誤的得不到及時改正,實際上已經失去了批改作業的信息價值,從而影響了教學質量。
2.反饋信息量過小
由于教師教學負擔過重,所謂全批全改,也只是“蜻蜓點水”一般,簡單劃上對、錯號,不能做到全面分析,不能給每個學生的作業認真評論或改正。等作業發下去,學生看到的只是對錯號,卻不明白錯因,如此反饋,信息量過小,作業利用價值不大。
3.反饋缺少新鮮感
在傳統的作業批改中,老師面對幾十本學生作業本,主要看學生的學習結果,完成情況。在采用了等級制的評價方法后,老師一般給答題正確、作業書寫認真的批上“優秀”、“良好”等的批語,長期采用這樣一種批改方法,學生就會缺乏新鮮感,往往作業本發到身邊,權當任務看一下就過去了,起不到矯正、反饋的作用,更談不上學生有內在的需求。
針對以上存在的弊端經過研究,我認為以下做法能減少存在的問題。
(一)課內作業的當堂完成與反饋
“課堂作業”顧名思義課堂中完成、并得以反饋的作業,它是課堂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然而,當前作業不能做到當堂完成當堂反饋的現象,仍普遍存在。不少教師把課堂作業變成課外作業,剝奪了學生活動時間的同時,也增加了教師的負擔,事倍功半直接影響教學效率的提高。
1.教師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反饋
存在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師。有些教師認為,教師課堂講授時間與教學效果成正比,認為教師課堂講,學生課外練,既充分利用了課堂時間,又充分利用了學生的課外時間。因此不惜擠掉學生獨立作業與反饋的時間,用于講授,認為這樣就能提高教學效果,就能取得好成績。殊不知學生構建新的認知結構,鞏固知識,形成技能均離不開自身的獨立活動,單靠教師講授和師生共同活動,充其量只能使學生“懂”,而達不到“會”。
課堂獨立作業是學生課堂作業的一項重要活動,它一方面能促使學生將剛剛理解的知識加以應用,在應用中加深對新知識的理解;另一方面,能暴露學生對新知識應用上的不足。
如:跟課文相配套的課堂作業本,里邊的作業大多是對本課知識點的鞏固,當然也有一些是對學生能力的提高,及一些課外延伸等。以前,我們了解到很多老師往往把這個作業讓學生帶到家里去做,把課堂作業變成了課外作業。通過這一課題的實踐與研究,我們認為:課堂作業是對課堂中學生掌握知識的反饋,而如果讓學生把作業帶到家里做的話,我們教師就不能迅速、全面地掌握課堂中全體學生組成新的認知結構過程中的第一手信息。所以,必須讓學生在課堂中完成。
又如:我們平時在教完一篇課文后,讓學生抄寫本課的生字,這種作業我們認為最好就是讓學生當堂完成,對特別難的生字,老師在教的時候就讓學生學著老師的書寫認真地在田字格中模仿一遍,然后再讓他們記住字形,自由地再寫兩遍,教師抽幾本有代表性的作業放在投影中進行講評,讓學生明白怎樣的書寫才是符合要求的,對寫得規范的、比較漂亮的字進行表揚,對寫得不夠的指出意見,這種反饋的方法對低年級學生來說,效果很好。現在,我們很多老師都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對學生的課內作業進行及時、有效的反饋。
結論:從中我們可以確定,學生的有些作業當堂完成當堂反饋是有利無弊的, 教師也已經充分認識到這一點,這對教師的教學及學生的有效學習都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2.學生對課內作業的及時完成
在平時的教學中,我們不難發現,學習困難學生的形成有多種原因,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信息反饋的滯后,在課堂教學活動中,由于他們思維的節奏比正常學生緩慢,來不及將思維中的信息反饋給教師時,教師已進入下一階段的'討論,久而久之,知識結構中的空白點越來越多,學生認知水平的提高也越來越困難。
所以,學生也充分認識到這一點,主動地完成老師在課堂上布置的作業,及時把自己的作業信息反饋給老師,真正使自己的知識從“懂”而達到“會”。
(二)課外作業的完成與反饋
著名語言教育家張志公先生認為:以自己學習語言的經驗看,得自課內與課外的比例是“三七開”,即大概30%得自課內,70%得自課外。這個“課外”,就是指語文學科以及包括“語文活動”、“語文實踐”和“來自社會大課堂”給予的語文隱形教育。雖然這個比例就每個人來說不盡相同,但“課外”途徑是語文學習的重要來源,在每個人的經驗里都是一致的。因此,思考語文教學改革,研究提高學生語文素質問題,不能只局限于語文課堂教學,也應考慮語文課外的學習,讓學生在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中,在廣闊的空間里學語文,用語文,豐富知識,提高能力。
1.課外作業普遍存在的現象
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卻存在著以下幾種現象:
(1)重習題練習,輕知識應用。
(2)重練習結果,輕思考過程。
(3)重統一訓練,輕分層練習。
我對這三種現象進行了分析,發現出現第一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認為學生題目做得多了,自然就掌握了語文知識。而對于如何運用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去解決實際問題,運用課堂上學到的方法去學習課外更廣闊的知識的作業,卻很少有人布置。
出現第二種現象的原因是:不少教師怕學生作業不會做,所以對布置的作業題,不僅規定了作業的內容、范圍,還提示了做的方法、步驟。在作業反饋時,教師也往往只檢查答案是否正確,很少有人問及解題的過程。
出現第三種現象的原因是:有些教師在布置作業時,往往是一刀切,很少考慮學生的實際情況,去設計一些難易不同的作業,讓學生通過做作業各有所得。
2.有效課外作業的一般特點
(1)講究趣味性
作業如果總是機械地重復,單調地寫寫,就不能激發學生求知的欲望,不利于學生思維的發展。因此,在設計課外作業時,教師應講究活動內容、形式的趣
味性,使學生一看作業,就能吊起胃口,躍躍欲試。如學了《新型玻璃》后可布置這樣的一個作業:在五種新型的玻璃中,請你挑選最喜歡的一種或幾種玻璃,寫一寫廣告詞,看誰的廣告最能吸引消費者。注意要抓住其特點和用途寫,讓人一聽就想買你所介紹的玻璃,但不要“吹”過火。這樣,學生在濃厚的興趣中鞏固了“玻璃”的知識,體驗了市場經濟下的社會生活,提高了社會實踐能力,可謂是一舉多得。
(2)注意層次性
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接受知識自然也就有快有慢,再加上他們的興趣愛好不同,有的喜歡表演,有的喜歡書寫,有的喜歡動手做實驗,因此,教師在設計課外作業時就應考慮到每個學生的實際情況,設計不同的作業。可以在一個大題目后面設計幾類作業,讓學生根據情況選做,使不同層次的學生在不同程度上都有所提高。現在很多老師都喜歡設計“作業超市”,按易到難把作業分成不同層次,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情況、興趣愛好、能力強弱以及對教材重、難點的把握,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學生可以按照教師提供的作業自主選擇,也可自行設計,使學生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充分地發揮,潛能得到發展。
(3)注重實踐性
“語文是實踐性很強的課程”,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從工具性的角度來講,語文教學的著眼點,自然是應當著重培養學生的語文實踐能力。知識是從實踐中獲得,能力是從實踐中提高,教師布置的作業也要注重實踐性,讓學生在實踐中獲得直接經驗,又能讓學生把已經獲得的知識和經驗應用于實踐,在實踐中得到提高。第六冊第二單元的課文大多是寫春天的內容。學完了這一單元,可布置一個社會實踐活動——到大自然中去尋找春天的足跡。然后讓學生把找到的春天用一張小報展示出來。學生集采、編、寫、畫于一身,潛能得到了充分發揮,實踐能力、創新能力得到了進一步的培養。又如學了《比金錢更重要》這課后,可讓學生深入社會,調查生活中商人、廠家的一些不誠信的做法,擬寫一封倡議書,號召全社會的人講誠實、求信任。
(4)滲透開放性
傳統作業在訓練學生時,往往忽視思維訓練,把活生生的學生當作一臺機器來使用,作業流于機械單一的操作。為了改變這一局面,我們在布置課外作業時,應立足課本,放眼課外,放眼社會,充分利用課外語文資源來培養學生的語文能力。作業的內容可以與教材內容相聯系,也可以與學生生活相結合,還可以與社會活動“接軌”。形式可以讓學生根據自己的愛好、特長和表達的需要自由選擇。
3.課外作業的反饋
(1)課外作業的短時反饋
心理學告訴我們,反饋的時效性是反饋的生命,反饋越迅速、越及時,也就越能有效地對教學活動進行調控。如果反饋的時間拖得越長,就會事過境遷,錯過機會。因此學生的作業我們要當天批改,當天反饋,這樣才能激發學生完成下次作業的熱情。
如果教師不批作業,學生作業存在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教師就不可能完全掌握和了解,尤其是對那些學習后進的學生,他們到底學會了多少,究竟差在什么地方,哪些學生是應該重點輔導或特別關照的,我們都不得而知,其結果是難以提高教學質量的。
如我們平時教完了一篇課文,讓學生回去寫幾個詞語、造幾個句子,或者寫一段話,這樣的作業我們就應該及時進行反饋。我們如果把學生做的作業放在一邊,等過幾天再來批改,再進行反饋,學生錯誤的地方已經印在自己的腦中,以后要想糾正是非常難的,因此,必須要及時批改,發現問題,及時訂正,使學生在第一時間內把錯誤降到最低限度。
(2)課外作業的長時反饋
我們現在的學生再過二十年就是國家建設的主力軍,他們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我們國家的前途和命運,因此我們布置的課外作業,應該有助于他們以后的學習、生活和工作。通過實踐和探索,我們認為除了布置一些知識性的作業外,還可布置以下的作業,可以使學生的知識和各種能力都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收集性的作業:時代在不斷前進,信息在不斷增多,如果你還是兩耳不聞窗外事,抱著書本死讀書,那以后進入社會,將會無所適從,有可能被社會淘汰。因此教師在布置課外作業時,就要重視這方面能力的培養,可布置一些“收集信息”類的作業,讓學生看看電視,聽聽新聞,上網查資料,如:學習《李時珍》的課文時,教師事先布置學生查找有關李時珍的生平,《本草綱目》這部著作的大概內容,這些了解對學生學習課文是非常有幫助的。
【作業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作業的調查報告11-23
作業調查報告12-31
小學作業調查報告11-06
作業問題調查報告04-27
學生作業調查報告03-02
學生作業情況調查報告08-27
常虹的調查報告作業04-27
家庭作業調查報告06-26
家庭作業調查報告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