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地域文化調查報告
隨著個人素質的提升,報告的用途越來越大,我們在寫報告的時候要避免篇幅過長。你所見過的報告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地域文化調查報告,歡迎大家分享。
一、調查內容及過程
我主要對黟縣的風俗進行了調查,一方面我從小在黟縣長大對黟縣的一本風俗比較了解,也切身體會了很多。另一方面,黟縣有著世界聞名的西遞宏村古名居,保留了明清時期的建筑和風俗。所以我主要對以下的內容進行了調查:
(1)黟縣的方言
(2)黟縣的傳統節日
(3)黟縣建筑
以上的內容是有些是通過訪問當地居民,尤其是年長的一些的居民進行口述了解,有些是通過走訪當地的特色村落和古名居以及當地的商店進行調查的,有些是自己從小感受到的,另外還有就是閱讀一些相關書籍獲得的。
二、特點介紹
(1)黟縣的方言
黟縣方言具有很多特色。一種是,部分方言音譯成普通話后,從字面上可以看出原句的意思。諸如:黟縣方言管太陽叫“熱頭”,月亮叫“月光”;晚上為“夜高”,睡覺說“困搞”;黎明為“蒙蒙光”等。再如吃早飯,我們叫吃“天光”,吃稀飯我們叫吃度(du去聲),吃中飯叫吃“點心”或“鐘點”,吃晚飯叫吃“老昏”。
而另一部分方言,音譯成普通話后,外人根本不知原句的意思,因為音譯后的與原句意思,簡直風馬牛不相及。如黟縣方言把挨罵,說成是“馱段”;稱撒嬌為“為奇”;稱少見為“奇數”;稱正中下懷為“倒板一十六”。
黟縣方言的另一特色是,保留濃郁的古文化特色。諸如:黟縣方言把婦女稱為“老孺”,而“孺”是明、清時期,對婦人的尊稱;而把打擾了、謝謝,說成了“聒噪了”,而“聒噪”是宋、元時打招呼的習慣用語;還有,黟縣方言把窗子稱作“檻”,把腌菜稱著“鹽齏”。這種帶有古文化色彩的語言,曾使許多外人處于尷尬境地。傳聞,一位黟縣人因外地朋友倉促來訪,準備出門張羅酒菜時,被朋友一把拉住,堅持只須家常便飯就行。主人解釋說,不巧家中沒別的菜,只有“鹽齏”,客人聽說大為高興,連聲說道:“嘿,有‘腌雞’還不行嗎?,不瞞你說,我平生最愛吃‘腌雞’。”誰知上菜時,主人端出了一碗腌菜,客人頓時感到受到了捉弄。后來,過了很長時間,他才從別人那里了解到,黟縣人就是這么文謅謅地把腌菜稱著“鹽齏”,讓人聽成是“腌雞”,造成諸多誤會。
黟縣方言還有一種特色是,同一語言,由于發音的微弱變化,使別人能準確領悟到你所言的物體大小、高低。諸如,山、屋、路、刀、碗、盤、桌、凳等等,道地的黟縣人,完全能從別人的發音判斷出它的體積、容積。這種發音的些微變化,很難使用拼音來注解,只有親耳聆聽,才能加以區別。
黟縣方言還能舉出一些特色。比如:一些動物的名稱是根據其聲音來確定,黟縣人把蟬叫成“嗯知”,紡織娘叫成“蠟箭”;而一些動作名稱又是根據其形象來加以創造。比如,黟縣方言中把打哈欠稱之為“賣花也”,是因為打哈欠時的口型,像是在喊“賣花也”。
(2)黟縣的傳統節日
黟縣的節日也是有自己的獨特的風俗習慣的。下面選講了了幾個重要的節日和我們家鄉的習俗。
農歷正月初一是春節,我們稱之為“過年”。除夕那天人們會早上去祖墳祭拜,表示一年結束了向祖先匯報這一年的情況,并且祈福來年好運。下午大家很早就貼好春聯,然后鳴鞭再吃年夜飯,年夜飯一定會有道菜——魚,并且不能把它吃完,尤其是留著魚頭和魚尾表示“年年有余”。吃完晚飯人們換上新的衣裳出去竄門,小孩子去拜訪長輩并且會收到“壓歲錢”。然后回來守歲,現在很多人是邊看春節聯歡晚會邊守歲,也有玩游戲等活動。零時,由男子開門鳴爆焚香,敬拜四方神明,叫作“出行”。
早起,先燒香焚紙敬拜祖宗容像,后吃“錫格子茶”。
“錫格子茶”,是黟縣春節期間的一種傳統的早茶民俗。“錫格子茶制作技藝”如今已被列入“安徽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錫格”是裝茶點的錫器工藝品,大年初一見“錫”就是見“喜”,有皆大歡喜之意。古往今來的黟縣人家,歡度了除夕,大年初一第一件事兒,就是享受“錫格子茶”。煥然一新的家人們互相拱手作揖、祝賀新禧之后,便按照輩分圍坐在廳堂中央八仙桌旁。八仙桌正中間,則高高矗立著一只圓圓的、扁扁的、周邊雕有花紋的、層層疊加的塔形錫器工藝品,一般由一底、一蓋、一提籃以及中間的四層組成,這就是那類似果盤的“錫格”,寓意為“步步高、年年高”。將錫格從塔形樣式除去提籃、掀蓋、去底再將中間四層分別擱置于桌上之后,你會發現,那四層里邊分別擺放著黟縣的地方特產茶點千張酥、寸金糖、芝麻糖(我們稱之為“麻片糖”)和花生(或花生糖)。這些茶點都是當地人家進入臘月之后自己用土法制作或自產的,各自寓意為:多片酥糖、多層疊加、外邊有五彩色紙包裹的“千張酥”——步步高;外形既像金條又似元寶的夾心糕店“寸金糖”——吞金進銀,招財進寶;黑、白芝麻打制的片狀糖“芝麻糖”——節節高;花生或花生糖——生男生女、兒女雙全。就著早茶品過茶點之后,就有一盤熱氣騰騰的五香茶葉雞蛋端上桌子,一般每人必須吃兩只茶葉蛋,寓意為“成雙成對、好事成雙”。有的人家還特地再上來一小碟又細又白的綿白糖,拿剝開的茶葉蛋蘸上吃,寓意“甜甜蜜蜜、好事成雙”。吃過茶葉蛋之后,人們便一個個高高興興地相繼離席,那四層錫格又被添加滿糕點,連同底座和頂蓋依次疊加成塔形,置于收拾干凈的八仙桌上。至此,“錫格子茶”就宣布結束,“大拜年”、“走親戚”、“訪友朋”、“看大戲”等歡度春節的帷幕便正式拉開。從此,在直到元月十五元宵節為止的整個春節期間,每逢家中來了拜年的客人,主人家都必須以此“錫格子茶”習俗招待來賓。如此“茶俗奇葩”沿襲至今。
我們家以前這些糕點都是自己制作的,后來漸漸的變成買現成品了。我的外婆家現在仍然在用“錫格”,也有很多人不用這種錫格了而是改用了塑料制作的類似于錫格的乘物盒子。而且現在里面裝的吃的不僅僅是當地的特產,還添加了很多其他產品,但都是取其吉祥之意。
清明節這天,家家都要帶上祭品登山掃墓,祭祀已故親人,將墳地雜草清除并培土,整修墳包,然后插上紙錢(紙剪的錢串),俗稱“掛錢”。大部分的“錢”都是自己家剪的,現在也有很多的直接購買。
農歷五月初五的端午節家家會在門上插上艾葉,掛菖蒲用以驅邪。有些人家仍然保留著喝黃酒的習慣,小孩子掛蒜頭在胸前……但是這些習俗現在漸漸的淡化了。
農歷七月十五的“鬼節”,又名中元節,家家會上祖墳祭拜祖先,但是不會跟清明節一樣掃墓培土之類的,只是簡簡單單的“掛錢”而已。
中秋節現在只是保留了家家聚餐、吃月餅、賞月的習俗而已。
農歷十二月初八的臘八節人們早上吃“臘八粥”,臘八粥跟現在的八寶粥有著類似的感覺,各家所放的原料不一樣,但是基本上花生、豆腐、桂圓等各家都會放的。傳說是托灶神爺在上天向玉帝奏本時,要說地上人家的清貧、節儉,俾求蒼天明年賜福,給予一個豐收年。這天,家家戶戶都要全面打掃,俗稱“掃塵”。
農歷十二月二十四日的“小年”是給逝去的祖先過的,相當于我們的“春節”。在這一天人們會去祖墳鳴鞭,“掛錢”,燒紙……讓祖先們在底下過年。有當地的老奶奶們說只有讓祖先們過完年我們在可以過好春節的。
(3)黟縣建筑
徽派建筑主要是以磚、木、石為原料,以木構架為主。黟縣的古名居建筑是典型的徽派建筑,其中宏村、西遞、屏山和關麓就保留著多數古名居且宏村和西遞已經申請為“世界歷史文化遺產”。
黟縣古名居建筑其主要的特征有兩個,一是“講究風水”,二是“注重雕飾”。一般而言古村落的選址是非常講究的,不僅要按照中國傳統的五行學說周密的觀察周圍的自然環境而且還要充分的利用自然環境,通常村落的選址都是依山傍水的,以符合“天人合一”的理念。住宅多面臨街巷,粉墻黛瓦,散列于山麓或叢林之中,濃綠和黑白相互映襯,山和水相互輝映。古民居的外觀造型也頗具特色,除了一般中國古代建筑的低層、坡頂外,著重采用了馬頭山墻的建筑造型,將房屋兩端的山墻升高超過屋面及屋脊,并以水平線條狀的山墻檐收頂,并且采取了向屋檐方向逐步低落的形式,節省了材料,又有防火的功能,故又稱為“防火墻”。
“天井”也是黟縣古名居或者徽派建筑的一個建筑形式,幾乎每一幢的古居民住宅都有天井。天井使得室內光線充足,而且通風降濕,天井的兩側建有廊房,通常還會修有排水的水溝,使室內居民宅與外部的水系統聯系在一起。宏村村落就是一個用內部活水來貫通全村的村落,當然這個活水是后來人工建成的,并不是天然的。村中每一家的水都會聯系在一起并且流過南湖和半月湖。走在任何一個角落都可以聽到水流聲,是典型的江南水鄉。
對于民居的雕飾,有磚雕、木雕、石雕三雕。像木質的廊房等的窗戶和門上一般都會雕有飾品,且都是取材于自然之景物如荷花、梅花竹子、石頭、人物等等之類。而府宅大門則一般都會用石雕磚雕在門上方裝飾以顯示這戶人家的社會地位。
黟縣的建筑除了典型的古名居之外還有就是牌坊。但是現在保留下來的相對比較少,其中宏村和西遞都有牌坊。牌坊,是封建社會為表彰功勛、科第、德政以及忠孝節義所立的建筑物。黟縣的商人在外經商獲得財富之后都會回來修建牌坊來顯赫自己的殷實財富。
祠堂和石塔也是黟縣建筑的一個類型,都是各具特色的。其中有云門塔、尚德堂、篤敬堂等等。
三、個人意見
黟縣的民俗文化是中華文化的一個組成部分,她的民俗特點既有中國民俗文化的共性,也有其獨特的文化內涵。黟縣的歷史悠久,自然風光美麗,人文氣息濃厚,方言獨特具有研究意義。
我們需要對這樣的文化傳承做出相應的措施,不能讓太多的現代化侵蝕百花般的中國村落文化。
【地域文化調查報告】相關文章:
文化調查報告04-21
家鄉文化調查報告04-20
村文化調查報告10-29
文化習俗調查報告12-13
茶文化的調查報告03-08
家鄉文化調查報告04-20
民俗文化調查報告04-17
校園文化調查報告01-13
民俗文化調查報告0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