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課程實施方案(精選5篇)
為了確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開展,常常需要提前進行細致的方案準備工作,方案的內容和形式都要圍繞著主題來展開,最終達到預期的效果和意義。那么優秀的方案是什么樣的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學習課程實施方案(精選5篇),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1
為貫徹落實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教基[20xx]6號)和《浙江省普通高中課程設置方案(試行)》,增強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結合我校實際,試擬我校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如下:
一、課程性質
綜合實踐活動是教育部《普通高中課程方案(實驗)》(20xx)中設置的、必修的、獨立的課程領域,由研究性學習活動、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三方面內容構成,同語言與文學、數學、人文與社會、科學、技術、藝術、體育與健康等領域一起構成高中新課程的八大領域。研究性學習活動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組成部分之一。
二、課程目標
通過課程學習,使學生保持獨立的持續探究的興趣,獲得參與研究學習的體驗,發展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掌握基本的研究技能,學會合作與分享、尊重與欣賞,學會人際溝通,養成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增強服務意識與奉獻精神,形成良好的生活態度,形成具有關注人生、社會和未來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和情感;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等多方面的探究能力;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創意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和合作技能;培養嚴謹求實、不斷追求、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和對自然、社會與人類的責任心和使命感。
三、研究性學習課程教學開設方案
學校開設獨立的研究性學習課,按每周至少兩節課排入正式課表中(第三學時可與其他學科整合或納入假日、假期),以保證高中三年不低于216學時。主要用于集體講座、課題設計、資料收集與分析、問題討論、結果報告等。還須由學生自己安排課余時間進行。學校在每學年安排一個研究課題,也可在高中三年前五個學期每學期安排一個研究課題。學生每年都要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三年累計不少于3個研究課題。
實施研究性學習的基本思路是:從親歷經驗切入,以切實適己的問題探究為線索,訓練邏輯能力,培養思維品質。整合學生自我的日記、語文學科的周記,心理健康教育的心靈感悟等文本作業形式,由學生以自我為主積累成長之旅中的發現文集。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管理
為了保證研究性學習的有效開展,從年級段剝離出來,由教研處統一聘任教師組成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負責學生研究性學習的培訓、學生分組、課題管理、課題鑒定和學分認定等。
指導教師:曾小巍、王恩波、梅聯珍、林王源、呂智勇、尤永安、史輝躍、蔡麗麗、江偉亮、陶愛芬
五、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方式
高中三年共15學分,屬計劃內每個學生的必修課程,采用集中學習和分組研究的方式開展。高一(上)為準備階段;高一(下)、高二每個學期各安排1個課題;高三(上)為反思、提高和完善階段。具體如下:
1、組織形式:
①小組合作研究(4--10人);
②個人獨立研究;
③個人研究與班級集體討論相結合,其中小組合作研究是主要的。
2、時間安排:高中階段每個學生完成3個研究課題。每周安排一個下午,采用集中學習和分組研究的方式開展。高一,一般每生每學期完成一個小課題研究,每個小課題5個學分,三年必須完成3個課題研究。
3、課題研究:可以學生自行申報課題,組成1-6名學生的課題研究小組,實行分工合作制,填寫申報表,由指導小組負責協調,組成研究課題小組。也允許個人獨立承擔課題研究。
課題研究一般應包括以下幾個環節:確定課題——制訂方案——搜集材料——整理分析——總結報告——交流評價。每一步驟工作情況必須記錄,以備學分認定。
4、學分認定:由研究性學習指導小組認定。
具備五個條件,可得3個學分:
①有符合要求的課題方案;
②研究過程記錄完整;
③有課題研究成果報告;
④有三級(自評、組評、師評)合格評估結論。
5、獎勵機制:設立校長資助課題獎,每年評選出10個希望課題,予以資助獎,并選出優秀課題參加送省、市級評比。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2
地理學習猶如西游記一般,老師為唐僧,習題九九八十一難和妖魔鬼怪,西天取經猶如奔赴高考,志愿填報猶如老龜馱僧過河。老師授道解惑,學生信其師悟其道,接受武功秘訣,練就一身魔法,斬妖除魔,西天取經,金榜題名,夢想成真。在取經路上,徒弟們需要不斷學習,積累,練習,請教。
一、端正學習態度
老師解救同學們于水深火熱之中,同學們應抱有感恩與尊重之心對待老師,態度要端正、謙遜(做事高調,做人低調)。學生在課堂上雖多是老師傳道解惑,但那是老師將畢生所學和武功秘訣傾囊相送,同學們應認真聽講,專心求教,詳細記筆記(好記性不如爛筆頭)。課后作業要認真完成,用心思考,不論是非對錯,至少態度擺正,才能收到更多方法和經驗。
二、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習慣不是一蹴而就,取得經書、拿到大學的錄取通知書也不是一步就能登天。需要每天:
1、上課盡量克制自己,專心聽講,不開小差,不走神等。(可以自己站起來聽課提神)
2、課堂上盡力積極回答問題,努力思考問題,動手練習,緊跟老師節奏走;(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3、課后勞逸結合(學習為主,玩耍為次;有利于大腦發育),只要誰把時間用得緊湊、用到位、用到實處,誰就能登上夢想之巔三!(付出多少收獲就有多少)
4、課后要首先復習再做作業;要反復翻看、反復背記課堂筆記;一定要以教材、基礎為主,多翻看教材(例題重視)。(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5、一定要多收集錯題、高考經典錯題,并且要寫好錯因、規范解答、解題方法和技巧、解題思路、細節問題等。每周至少翻看一次。(特別重要)
6、只要遇到疑惑、有問題的地方要及時找小伙伴、老師解決,不能拖延和堆積哦。(敏而好學,不恥下問)
7、要大膽創新、勇于挑戰,多與小伙伴研究討論,集思廣益,學習他人長處。(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8、定期(一般一周)對自身反思、總結,記錄下來,以后可是一種寶貴的財富和美好的回憶。(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自省也)
三、熟記學習方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只要你在平日的學習中做到課前預習找出重難疑問;積極參與課堂活動,認真思考問題注意歸納,主動發言收集激勵因子,那么你學習興趣就會更濃,你一定會更加喜歡文化課程的學習的。首先對基礎知識熟記于心,基礎題要熟能生巧,切忌好高騖遠,自高自大。然后通過老師搭橋牽線將知識與題掛鉤,學生要詳細記錄老師如何牽連的(思路),課后要反復理解、領悟、動手練習,方能轉化為自己的東西。學生在背記基礎知識時可以自己編口訣記憶、畫圖形記憶等易懂的快速記憶方法。對考試題型一定要熟記解題思路、方法,切忌不要東撈西抓,盲目慌亂做題喲!(這就需要自己平時做好歸納總結羅)。
同學們只要從學習態度、學習習慣、學習方法三方面嚴格要求自己,學會堅持,吃得苦中苦,那你將逐漸靠近如來佛去得真經(金榜題名)。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3
一、指導思想
為貫徹教育部《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試行)》的精神,落實《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驗實施方案》、《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實施指導意見(試行)》發布的任務,根據教育部《普通高中新課程方案(實驗)》和《安徽省普通高中新課程綜合實踐活動教學指導意見(試行)》,結合我校的教學實際,特制定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以規范教師的指導行為和學生的研究活動,推進我校新課程實驗的開展。
二、“研究性學習”課程目標
研究性學習的課程目標是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學生的好奇心和創造力,使學生獲得親身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索、努力求知的積極態度和情感;在學習的過程中,培養學生自主發現和提出問題,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以及解決問題等多方面方法、興趣和能力;培養學生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不怕吃苦、勇于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以及追求真理的科學道德;使學生養成樂于與他人分享研究的信息和善于于他人交往的精神,培養學生的團隊意識和合作技能;使學生了解科學、知識與社會發展、人類進步之間的關系,促進學生社會責任心和歷史使命感的形成。
三、“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管理
研究性學習課程在學校課程領導小組領導下開展,具體由學校教研室和教務處負責實施,指導老師對研究性學習全過程負責。
1、教研室——主要負責制定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方案及各項規章制度的制定,負責教師的研究性學習的校本培訓及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組織與指導。
2、教務處——主要研究性學習課程的管理及課時的安排。
3、德育處——主要負責指導和協調年級、班級的活動管理
4、技術處、總務處、圖書館——主要負責設備、儀器、資料、場地等方面,為師生提供研究性學習課程實施的條件。
5、年級組、教研組——落實研究性課程計劃。年級組長、教研組長要協調好年級之間、班級之間、學科之間的關系。
6、班主任和各科教師——以行政班為單位,由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組成研究性學習指導和綜合評價組,班主任任組長。負責審定課題計劃,對學生進行指導,對學生的學習研究性成果進行評定。
四、“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實施
1、課程設置
新課程方案規定,高中三年中,要保證有270個學時用于研究性學習,每個學生至少研究完成三個課題,完成每一個完整的課題最多可獲得5個學分。根據我校的實際,我校的研究性學習課程安排在高一、高二兩個學年,高一上至高一下完成第一個課題的研究,高一下至高二上完成第二個課題的研究,高二上至高二下完成第三個課題的研究,完成每一個完整的課題可獲得5個學分。研究性學習課時安排采用分散與集中相結合的辦法,每周安排兩課時進課表,教師集中對學生進行培訓、指導、組織學生交流、聽取學生匯報或者由學校統一安排專題講座;充分利用社會的課程資源,組織學生在課余時間和假期開展課題的研究工作。每學期期中和期末集中進行結題匯報、綜合評價、學分認定;新學年的開始,舉辦研究成果展示和對高一新生進行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宣傳、培訓。
2、課程內容
研究性學習主要分為課題研究和項目設計兩大類。課題研究是以認識和解決某一問題為主要目的,有調查、實驗和文獻研究等方式;項目設計是以解決一個比較復雜的操作問題為主要目的,包括社會性活動設計、科技項目設計等。
課題(項目)的主要來源是:來自教師提供的選題背景,來自生活和學習活動的實踐,來自學生觀察中的機遇、靈感。可以是教師出主題,學生選課題;也可以是學生自主選擇課題,教師給予幫助。高一學生研究性學習課題的來源主要是教師提供選題背景,學生從中選擇課題。研究性學習的課題內容可以從自然環境、科學發展、歷史文化、社會生活等方面選擇。
3、實施的基本步驟
⑴、成立研究小組。班主任在班級布置、動員,學生自由結合成立研究小組,每組人數一般在6—8人,推舉組長1人。班主任要關注小組成員的個性、特點、能力及男女比例等,需要時與學生協商做適當調整。
⑵、開題階段。研究小組選擇指導教師并報到班主任處,由班主任和指導教師組成研究性學習指導和綜合評價組,班主任任組長,指導教師在班主任的帶領下,指導學生確定研究課題、審定課題研究計劃,幫助學生掌握研究方法,鼓勵學生開展研究。
⑶、研究過程。學生根據研究計劃和分工開展研究,組內每個學生都要承擔一部分相對獨立自主的課題工作,確保真正參與課題研究。指導教師負責方法的指導和幫助學生解決研究中出現的問題,督促學生開展研究。
⑷、結題階段。學生完成研究報告并向指導教師和班級同學介紹自己的研究成果及在研究過程中的表現,指導教師對課題的研究過程和結果進行評價,指導教師和課題組對組員的表現進行評價。課題研究報告和評價的結果匯總到班主任處。
4、“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學分評定
⑴、評定原則
①參與性。學生只有參與研究性活動才能獲得相應的學分,如發現學生并沒有參與研究性課題的研究,不能得規定學分。
②過程性。學生只要參與就能獲得相應學分,研究性課題的質量高低不影響學生獲得學分。
③真實性。研究性課題必須是學生自己進行的,可請求指導與幫助,但不能由家長或教師代替完成,如發現虛假現象,學校將扣除相應分學。
④規范性。學分的認定由學生互評,指導教師考核,學校教研室審核組成,并建立公示、抽查制度。如對學分認定持有異議,可提交學校學分認定小組復議。
⑵、評定依據
認定每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的學分主要依據四個方面的材料:
①開題報告;
②活動過程記錄;
③課題研究學習成果;
④三級(自我評價、課題組評價、指導教師評價)合格評估的結論。
具備以上4個條件,則給予相應的學分。
⑶、評定過程
①課題展示。學生以班組為單位進行論文展示或答辯、模型展示和介紹。
②學生進行自我評價和組內互評。
③指導教師考核,并組織,引導學生再一次反思自己的研究歷程,綜合評價學生的研究活動。
④指導教師提出意見,教研室審核,學校領導審批,教務處記入學分并存檔。
5、研究性學習中指導教師的規范要求
⑴、教育觀念要更新。指導教師應自覺學習教育教學理論,積極參加學校組織的有關研究性學習課程和學習培訓活動,更新觀念,確立“以學生的發展為本”的課程理念。
⑵、明確老師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的角色。教師在研究性學習課程中擔當的角色主要有:組織者、指導者、學習者、研究者參與者等,教師需要參與學生課題組的活動,了解學生開展研究的進展情況,與學生一起平等的探討問題。
⑶、教師必須要幫助學生選好課題,提出扎實的資料和背景線索。指導學生制定切實可行的課題計劃、調查方法和實驗設計。及時點撥學生在研究活動中產生的困惑,要注意循著學生的思路,提出可供選擇的方案、意見供學生參考選擇,并填寫好每次活動記錄中的導師意見。
⑷、根據學生課題研究的需要,按規定程序與電教室、實驗室,圖書館等部門聯系,落實使用的時間,人員和要求。如果發生沖突,需進行協調。學生需要做實驗時,指導教師要事先審核學生的實驗方案,提醒學生注意實驗操作規程及安全,及時了解學生實驗的進展情況。
⑸、教師必須指導課題組撰寫研究報告或論文,對學生所寫的論文報告提出具體的修改意見,并提供有關的參考資料,引導學生對實踐中的體驗、感悟或調查、試驗所得的數據進行多角度、發散性的思考分析和總結。
⑹、學生研究活動成果的匯報交流是教師指導的重點,教師必須根據匯報答辯情況做出客觀的評價,并填寫清楚表綜合評價。
⑺、指導教師要寫好研究性學習課題指導教案,不斷總結典型案例,推進研究性學習的水平不斷提高。
⑻、每個教師都應承擔不少于一個研究性學習課題的指導任務,按規范要求主動做好指導工作。學校將指導研究性學習作為教師的一項常規要求列入教師年度考核的要求之中。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4
為切實落實省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施意見,積極穩妥開展研究性學習活動,推動學校研究性學習活動取得更大的成效,特制定《浙江省江浦中學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實施辦法》。
一、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定義
研究性學習活動指學生基于自身興趣,在教師指導下,從自然、社會和自身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通過文獻研究、社會調查、科學實驗、數據分析、撰寫報告等形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問題,并在這個過程中習得科學研究的方法。
二、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目標
研究性學習活動強調對所學知識、技能的實際運用,注重學習過程和學生的實踐與體驗。因此,在課程實施中需要注重以下幾項具體目標。
1、獲得親自參與研究探索的體驗。強調學生通過自主參與類似科學研究的學習活動,獲取親身體驗,逐步形成善于質疑、樂于探究、勤于動手、努力求知的心理傾向和積極情感,激發他們探索、創新的欲望。
2、培養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研究性學習活動通常圍繞一個需要解決的實際問題展開。在學習的過程中,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地發現和提出問題,設計解決問題的方案,收集和分析資料,調查研究,得出結論并進行成果交流活動,培養學生應用已有的知識和經驗,通過科學的研究方法,發現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3、培養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能力。要培養學生在開放性學習的環境下,圍繞研究主題,利用多種有效手段,通過多種途徑主動獲取信息,整理與歸納信息處理,判斷和識別信息的價值,加工處理信息,恰當利用信息的能力。
4、學會分享與合作。努力創設有利于人際溝通與合作的教育環境,使學生學會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及成果,發展樂于合作的團隊精神。
5、培養科學態度與科學道德。在研究性學習活動的過程中,要認真踏實地探究,實事求是地得出結論,尊重他人的創意和成果,培養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和不斷追求的進取精神,磨練不怕吃苦,克服困難的意志品質。
6、培養對社會的責任心和使命感。通過研究性學習活動過程中的社會實踐和調查研究,了解科學對自然、社會與人類的意義和價值,學會關心國家和社會的進步,學習關注人類與環境的和諧發展,形成積極的人生態度。
三、研究性學習活動課程內容
研究性學習活動內容來源于自然、社會、自我三大領域。人與自然。如環境保護研究、生態建設研究、能源利用研究、農作物改良研究、生物多樣性保護研究、自然資源保護與開放利用研究、天文地理研究等。人與社會。如社會關系研究、企業發展研究、社會管理研究、人群心理研究、人口研究、城市規劃研究、交通建設研究、法制建設研究、政治制度研究、社會經濟發展研究、宗教研究、貿易與市場研究、鄉土文化與民俗文化研究、歷史遺跡研究、名人思想與文化研究、傳統道德研究、傳統文化與現代文明研究、東西方文化比較研究、民間文學與藝術研究、影視文化研究、大眾傳媒研究等。人與自我。
如中學生生理與心理問題研究、中學生行為方式研究、學生社團研究、學生群體關系研究、學生消費研究、學校制度與學生成長研究、班級制度與文化研究、社會適應研究等。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5
一、課程理念
當今社會科學技術日新月異,信息革命席卷全球,知識經濟時代已經來臨,這對以培養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重點的人才觀提出了前所未有的緊迫要求。改革學校現有的課程結構,改變教師的教育教學觀念,轉變學生現有的學習方式勢在必行。開展研究性學習課程,是素質教育的需要,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
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中把研究性學習作為一門必修課。研究性學習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從學生生活和社會生活中選擇和確定研究專題,主要以個人或小組合作的方式進行。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二、課程目標
(一)總目標
本課程是以學生的自主性、探索性學習為基礎,采用類似科學研究的方法,促進學生主動積極發展的一種新型必修課。我校實施該課程的目標有多重指向:
一是通過研究性學習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二是通過研究性學習提升教師的綜合素質,并以教師教學方式的改變來帶動學生學習方式的改變;
三是通過研究性學習來開拓新的教育資源,完善和豐富校本課程。
1、學生方面
(1)通過轉變學習方式,在主動、積極的學習環境中,激發好奇心和創造力,培養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在教師的指導下,運用和加深理解已經學到的知識,發現不同學科知識之間的聯系,并嘗試相關知識的綜合。
(3)培養與學校生活、職業生活和繼續學習有關的能力:自主意識,團隊工作,資料研究,人際交往和掌握現代教育信息工具等。
(4)了解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體驗科研的艱辛和快樂。
2、教師方面
(1)通過對學生的指導,轉變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從單純的知識傳遞者變為學生學習的促進者、組織者和指導者。
(2)通過與其他教師合作,加強學科的交叉和滲透,拓展學科知識,改善知識結構,樹立終身學習的觀念。
(3)動態地觀察學生,了解學生,創造輕松的對話環境,幫助學生克服困難,建立新型的平等的師生關系。
(4)培養科研能力。
3、學校方面
(1)建立全新的課程理念,提升學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
(2)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探索該課程的組織形式、活動內容、管理特點、考核評價、支撐條件等,逐步完善和重新整合學校課程體系。
(3)通過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探索學校培訓教師的'新模式。
(4)成立研究性學習課程領導小組,開拓校內外教育教學資源。
(二)、階段目標和主要內容
高一年級:通過教師的參與,使學生了解科研的一般過程和方法,體驗科研的艱辛,打好學科基礎,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交際能力、想像力及實踐能力,學會尋找信息源,增強學生的社會意識。
高二年級:通過教師的協助,使學生掌握基本的科研方法,從社會、生活、實踐中學會用多種方法思考問題,積極主動去獲取知識,發現不同學科知識的聯系,具有獨立、合作開展工作的能力以及多渠道獲取、分析、處理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
高三年級:通過教師的指導,以綜合性跨學科研究為主要內容,使學生增強社會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把研究性學習與未來相結合,樹立遠大理想,明確人生目標,嘗試不同學科之間的綜合,培養分析問題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全面拓展學生各方面的綜合素養。
三、課程設置
高中三年研究性學習的必修學分為15分,分三年學習,其中高一年級6學分,高二年級6學分,高三年級3學分。整個高中階段,學生要完成5個課題的研究,每個課題3學分,54課時,其中高一年級完成2個課題,高二年級完成2個課題,高三年級完成1個課題,每周安排3個課時。
四、實施原則
高中三年的研究性學習,突出我校的辦學思想和辦學目標,體現我們全新的課程理念,在課程的內容和目標上按照分清層次、由低到高、循序漸進、逐步提高的原則來規劃與構建。
本課程旨在構建一種積極、主動、自主的教學活動,學校對課程的實施和完成負有責任。主要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將課堂上學到的知識加以綜合和實踐的機會,而不是刻意追求大綱以外的新知識。實施過程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但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研究,它不要求所有學生的研究結果都創新,但卻要求激發和培養所有學生的創新精神。原則上以一學年為一個周期。
1、實踐性。要求學生通過親身實踐獲取直接經驗,養成科學精神和科學態度,掌握基本的科學方法,提高綜合運用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2、開放性。學習空間是開放的,要求學生從校園走向社會。學習途徑是開放,可以通過檢索計算機網絡、圖書館、報刊電視等媒體,走訪社會有關部門、單位、采訪各方面的專家、學者等多種途徑學習。學習結論是開放的,鼓勵學生就研究的問題提出自己獨特的見解。
3、主動性。學生主動選擇課題題目,課題方案的設計、實施、解決以及課題結題報告,都要求學生自己負責完成。給學生選擇學習內容的機會。教師主要起組織、關心、指導和評估作用。
4、過程性。與注重結果的現有教育相比,研究性學習更注重研究過程及學生在這一過程中的自身體驗與收獲。
5、研究性。本課程的實施過程類似科學研究的過程,但又不是通常意義上的研究;強調以發展學生創造力為目標,但并不要求其研究結果一定都要創新。其目的在于讓學生學會基本的研究方法,并在研究性學習過程中不斷地發展自己的研究創造能力。
五、實施步驟
1、確定研究課題
分析學校特色和傳統優勢,結合本地自然條件與人文資源,結合本校學生的特點,提出問題,確定研究主題。
2、課題的實施
(1)準備階段
①動員學生、教師、家長。
②提供相應的知識背景,開設一些學術講座(學校層面)。
③進行科研方法指導(學校層面)。
④組織專門的管理體系。
(2)選題階段
①教師選題:年級組教師以班主任為主,在年級組內分別尋找其他學科教師2—3人,自由組合成為指導教師小組。同指導小組教師共同協商確定一個涉及教師所屬不同學科的研究主題。教師小組對所選主題進行備課,寫好備課筆記。教師小組進行主題展示,注明題號,吸引學生申報選題。
②學生選題:學生根據教師的主題展示,選擇自己喜歡的題目,班主任宣布分組名單。學生組成小組,推舉組長。
③確定子課題研究方案:學生和指導教師見面,了解指導教師對主題的構想說明。學生小組開始查閱資料,訪問有關人士等,確定自己具體的研究子課題(即確定與主題有關的更小的研究領域)。教師和學生一起討論學生小組的課題,并指導制定“課題研究方案”。教師根據與學生討論的結果,撰寫指導各小組研究的教案。
(3)實施階段
①學生按課題研究方案,自主開展研究活動,并認真規范地填寫相應表格。
②學生定期和指導教師見面。教師通過與學生的交流和小組活動記錄,隨時了解并評價每個小組以及每個學生的活動情況,提供有針對性的指導,并認真填寫相應的指導意見表和日常考核表。
③每個學生準備一本記錄本,隨時記錄研究情況與各方面的收獲。
(4)課題成果展示
①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對收集到的資料信息進行分類、歸納、整理和提煉,確定總結的內容,選擇最合適、最能反映研究成果的形式。
②成果形式不拘,格式要規范,內容要具體,鼓勵創新。教師要教育學生尊重《著作權法》,反對簡單的抄襲或對資料做剪貼。
③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完成小組研究成果一份、其他方面收獲總結一份、收集到的資料索引一份、課題涉及的科學術語詞匯表一份、課題實施過程中所有原始資料一份。
④最后的研究成果內容包括:選題意義、研究經過、論據和結論、效果分析,后附資料索引目錄。
⑤以課題組為單位,在指導老師組織下,各小組將研究結果進行展示交流,同學對各組成果進行評議,提出改進意見。
⑥展示必須用PowerPoint演示,還可借助其他輔助手段(展板、投影、錄像、實物等)。
⑦每個學生交一份個人總結,600字左右,主要描述個人的參與工作和貢獻。
⑧上述材料使用文字編輯軟件、用16K紙打印,于答辯前兩天交給指導老師。
⑨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根據課題組評議改進并完成研究報告,做答辯前準備。
(5)年級答辯、報告會
①答辯按主題分類,一個主題下的各相關課題在一起答辯。
②答辯時間:每組15分鐘(10分鐘報告,5分鐘提問討論)。
③答辯程序:
小組代表報告本組研究內容、經過及取得的成果。
小組代表作英文摘要報告。
小組成員回答答辯教師組的指導老師和專家的提問。(由哪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由答辯教師組的指導老師、專家臨場指定。一位同學代表小組發言時,其他同學可幫助操作演示設備。)
答辯后由答辯教師組的指導老師和專家進行評議、打分,并填寫答辯記錄表。
(6)學生成績評定
①學生根據評價表自評,并呈交個人工作記錄本。
②學生小組展開互評,評出每個學生的分數等第。班主任老師負責匯總:將開題評審的成績、學生平時成績和答辯成績統一匯總,根據學校規定的不同權重,對每個學生作最后的成績評定。
(7)學年課程實施情況總結
各學生課題組與教師指導小組上交情況總結一份。
學校各部門寫好工作總結一份。
六、課程管理
1、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的研究性學習課程領導小組和教師課題指導小組,根據研究性學習的特點,結合我校的師資狀況,各部門及各條線均參與研究性學習,進行統一的布置和管理。各部門、各條線各司其職,教務處負責研究性學習課程的具體管理、實施,制定各種管理措施;政教處負責班級和學生管理;教科室負責科研、課題和相關信息及技術指導;學校總務負責后勤保障和有關服務;教師指導小組工作由學校領導小組和學生課題組考核評價;學生課題小組由學生自評、互評和教師指導小組考核;學校圖書館和電教中心做好信息和資料的支持工作。
2、研究性學習為學校必修課。課程記入教師常規考核,每周兩課時以及一次備課。
七、課程評價
1、對學生
(1)學生態度:主動性、創意、協作、完成任務情況、采納他人意見等。
(2)學生資料研究能力:查閱資料數量和質量,使用新技術,向周圍人請教,對資料的研究和利用等。
(3)學生研究能力:研究方向的清晰,研究方案的可行,研究手段的選擇,對研究中涉及到的各種現象的解釋,對研究結果的表述和發揮,科學術語的使用,各種軟件的使用等。
(4)書面文字材料:原始資料的保存和整理,研究問題的表述、總結等書面材料的質量等。
(5)答辯:報告的結構,主要觀點的突出,對內容的理解,論據的質量,儀態和表達能力等。
2、對教師
(1)態度:主動性,與其他老師協作,指導的到位與及時,與學生的平等民主關系,事先認真準備等。
(2)指導能力:善于發現學生的問題的困難,善于點撥學生的創造火花和欲望,能提供有價值的建議和意見,能提供相應的知識背景材料,了解校內外教育資源,能指導學生規范地開展科學研究和撰寫論文、實驗報告、調查報告,能認真備課撰寫教案等。
(3)繼續學習:主動學習本學科前沿知識,關心相關學科知識內容,會使用各種新技術學習,能開設有關科研方法和本學科前沿知識的講座。
八、保障措施
1、學校將成立研究性課程實施的領導小組、開發小組和研究組,負責課程的研究、開發和教師培訓,確定實施步驟和日程安排,制定評價方式和標準,使課程的實施過程真正成為我校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過程。
2、學校將對現有的圖書、設備進行整理,統一調配,妥善安排教室、實驗室和機房的使用,盡可能在圖書設備上增加經費收入,保證學生有較好的活動空間和條件。
3、學校將教師教育觀念和教學方式的改變作為實施研究性學習的“抓手”和關鍵,能否指導學生開展研究性學習將是評價我校教師合格與否優劣的重要標準之一。
4、學校召開高一年級家長會,宣傳課程開設的意義和目的,強調安全問題,取得家長對本課程的理解和支持。
5、學校要求行政、總務各部門都要樹立為教學第一線、為學生服務的觀念,主動為研究性學習提供服務和支持。
【學習課程實施方案(精選5篇)】相關文章:
學校課程實施方案(精選8篇)04-21
教學課程實施方案(精選9篇)04-21
初中課程實施方案(精選6篇)04-21
學校整體課程實施方案(精選5篇)04-22
學校課程總體實施方案04-21
小學課程標準實施方案(精選6篇)04-22
課程標準教學實施方案(精選5篇)04-22
大學體育課程實施方案(精選5篇)04-21
學校校本課程實施方案(精選7篇)04-21
高中新課程實施方案(精選5篇)04-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