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特級教師成長規律研究--朱德江 -教師工作總結
07教本一班張麗詩2007734147摘要:特級教師形成的教育教學思想、精湛的教學藝術和高尚的師德,是值得研究和傳承的精神財富。特級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也為我們深入探索教師發展的規律和特點提供了鮮活的案例和獨特的視角。總結特級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他們的成長規律,這對于開展師德修養,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關鍵詞:朱德江;教師;規律"學高為師,身正為范",自古以來對教師的要求都很高。浙江省優秀教師、嘉興市秀城區教研室朱德江老師,熱愛數學教學,潛心研究,銳意改革,成績顯著。他曾先后榮獲秀城區優秀共產黨員,嘉興市"雙高課"一等獎,嘉興市優秀教師,嘉興市優秀教育工作者,嘉興市首批學科教學帶頭人,嘉興市首批名師,浙江省數學錄像課一等獎,浙江省教育科研先進個人,浙江省優秀教師等榮譽,嘉興市人民政府授予他"嘉興市首批跨世紀專業技術帶頭人"稱號,2002年、2004年又繼續確定為新世紀專業技術帶頭人,被浙江省教育廳確定為"2211"名師首批培養人選,并到上海教科院參加了中小學骨干教師國家級培訓。[1]朱德江老師在嘉興市有較高的知名度,在省內外也有一定的影響。十七年前,年輕的他充滿著對未來的憧憬走上了三尺講臺,踏上了漫漫的教育旅程,開始為實現自己的教育追求進行實踐與探索。十七年的教學春秋,他希望他的學生不僅擁有知識,而且擁有智慧;他期望他的數學教學成為師生智慧生成的旅程,他的數學課堂成為師生智慧互動共生的場所;他渴望成為一名智慧型教師,為學生的智慧人生奠基,帶出一批批充滿智慧富有創造力的學生。于是,他在教學中研究學生,在探索中感悟課堂,在實踐中反思問題,在思考中生成智慧。從他的人身經歷以及教育教學思想里,我們可以探析特級教師的成長途徑和特質。1,讓知識傳授成為充滿智慧的旅程。從特級教師朱德江老師的例子中,充分的體現出知識學習是智慧的生長而非知識的堆積。他熱愛數學教學,熟悉小學數學教材,對教材有很強的把握能力,善于創造性地處理教材,課堂教學語言簡煉、幽默風趣,課堂駕馭能力強,富有教育智慧。經過十多年的研究與實踐,朱德江老師的"讓數學教學成為充滿智慧的旅程"的教學理念逐步形成,成為他教學和研究的特色。他認為對教學而言,"知識"往往關注的是現成的結論、現成的答案等,而"智慧"更關注這些結論的形成過程,關注那引人入勝的未知領域。數學教學不僅要讓學生擁有知識,而且要擁有智慧,要讓教學涌動生命的靈性,讓課堂蕩漾生命的旋律,讓課堂充滿情趣、充滿詩意、充滿快樂、充滿智慧、充滿生命的活力、充滿成長的氣息,要讓"數學教學成為智慧生成的旅程"。[1]所以,教師不僅僅教學生知識的結果,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如何探索知識,用知識,成為知識的領導者,讓學生擁有的是智慧,而不是知識的籮筐。如果一個人記憶了許多知識,只會重復別人的思想,卻不善于自己獨立思考,不會主動探究和創造,那就還沒有擁有智慧。擁有知識的人不等于擁有智慧,但擁有智慧的人一定擁有知識,更懂得如何運用舊知識,獲取新知識。2、與學生進行有效性的交流。新課程實施后,我們在課堂上更多地看到了師生對話、小組交流、同桌討論等多種形式的數學交流活動,學生參與積極性高,課堂也更加活躍,從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以朱德江老師為例子,他十分注重學生在課堂上的交流。例如在學生學習《分數的初步認識》這一課時里,朱老師問:"我們再來看前面一位同學提出的問題,他們倆人都是拿全部鉛筆的三分之一,拿出的鉛筆支數卻不一樣多,這是為什么呢?請想一想,然后四人小組輕聲交流一下。"然后學生進行小組交流,教師巡視,并參與了一個小組的討論交流。約兩分鐘后教師組織全班交流。這樣數學交流可以為學生提供相互啟發和相互學習的機會,幫助學生溝通數學知識之間的聯系,促進學生數學思維的發展。"問題是數學的心臟"。教師應精心創設合適的問題情境和多樣的數學交流環境,激活學生的數學思維。如果創設的問題情境缺少足夠的思維空間或不適合學生的思維層次,就可能使數學交流流于形式,難以獲得高質量的數學交流,提高學生的數學交流意識和能力就成為一句"空話"。同時,教師要根據不同的問題選擇合適的交流形式,恰當運用同桌交流、四人小組交流、全班交流、自由交流、自我選擇伙伴交流等多種交流形式,提高交流的有效性。[2]3、不斷創新,做研究型的教師。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素質教育的全面實施,學生的可持續發展,都要求教師由傳統經驗型向研究型轉變。例如朱德江老師,他注意常規教研活動與特色教研活動相結合。首先是加強了調研,三年來對全區所有小學進行了全面的教學調研,了解了教學的現狀,提出了一些針對性的措施。他還與教研員一起,深入學校,或聽課調研指導,或參與學校各種活動,他每年走遍區內大部分小學,每年聽近二百節課,與教師們一起聽課評課,討論如何將先進的教學理念轉化為實際的操作行為,幫助教師總結教學經驗,研究教學得失。他經常深入農村小學聽課與指導,東進村小、新建完小、星火村小、普明寺完小、竹林完小、永紅村小、八字橋村小…,都留下了他聽課與指導的足跡。其次,組織多層次多形式的特色教研活動,如圍繞課題研究的教研活動、教改專題研究活動、優秀教師"送教下校"活動、學校教學展示活動等,這些活動較好地促進全區教師教育觀念的轉變和教學水平的提高。特別是根據教研室的特點,積極倡導開展"下水教研"活動,他自己也經常到學校或在省、市、區教研活動中上"下水課"。他注意教研經驗的總結,總結了對比式教研,問題式教研,"沙龍"式教研,共享式教研,"下水"式教研等頗具特色的教研方式,他的論文"引領校本教研向縱深發展"一文在全省新課程論壇中被評為二等獎,并發表在《中小學教師培訓》上。[1]4、善于總結和反思。在每一位特級教師的成長路上,總結和反思是必不可少的。教師總要總結自己在教學過程中遇到的問題,以及反思自己在一節課中所有表現,通過這樣的途徑來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學技巧以及教育教學思想,并改正不良的習慣以及教法,不同的學生,方法不一樣。有位詩人說:"熟悉的地方沒有風景。"我們很多教師也有這樣的感覺:每天上課、下課,好像也沒有什么好研究的。其實,課堂是研究的最佳場所,教師處于研究的最佳位置。教師可以從一節課的對比、一個案例的解析、一次學生訪談、一個小問題的調查開始進行研究,研究要做得細、做得實,把教育教學中的點點滴滴的感悟記錄下來就是一份好的研究。于是,當你真正走進研究的時候,你會驚呼:這邊風景獨好!朱德江老師就是這樣善于總結,在十八年的學習、教育教學和思考過程中,善于捕抓那些在腦海中閃過的感悟,那是"隨意"的思路花絮,是"微小"的思想火花,是"淡淡"的思維印跡。在這些不經意的感悟中,朱老師卻把它們緊緊的抓住并思考,把它們運用到學習、教育教學中來,用這些微小的感悟來提升自己。例如"數量關系等都可以看做數學模型學教學就是引導學生經歷數學知識生長過程,即建構數學模型的過程";"我們要學會蹲下來,走進孩子的世界。";"試教應該更名為多次教學。多次教學的目的是使教師更好地感悟學生,感悟課堂,積累教學實踐智慧,提升教學水平。"也就是這些感悟造就了今天的特級教師--朱德江。[3]教學無止境,研究無止境。教育是一首永遠譜不完詩篇,如果說教師是教育事業和人類精神生命的重要創造者,那么特級教師就是他們的優秀代表。總結特級教師的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他們的成長規律,這對于開展師德修養,培養高素質的教師隊伍,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參考文獻:[1]年5月3日[2]朱德江.培養學生數學交流能力的教學策略[M].改革新論.2006,(1).[3]朱德江.數學教育感言[M].鉆石天空.2005,11,(311).【特級教師成長規律研究--朱德江 -教師工作總結】相關文章:
優秀中學語文教師專業成長個案及機制研究總結會交流材料 -教師工作總結08-08
堅守教育的理想努力前行--2010年特級教師工作坊個人總結 -個人工作總結10-09
青年教師成長工作總結范文01-26
《新課程背景下小學數學教師教學語言的規范化研究》課題研究階段性工作總結 -教師工作總結07-27
教師課題研究心得體會07-19
教師成長工作計劃07-04
教師成長心得體會10-12
教師課題研究工作計劃15篇08-03
教師課題研究工作計劃(8篇)06-12
教師課題研究工作計劃8篇07-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