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紹風俗的作文
在日復一日的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經常接觸到作文吧,作文是人們把記憶中所存儲的有關知識、經驗和思想用書面形式表達出來的記敘方式。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采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介紹風俗的作文,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介紹風俗的作文1
56個人民族,56朵花,每個民族都具有不同的民居,不同的飲食,不同的服飾……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
滿族里的所有鞋子,上面都繡著花朵,當一縷縷微絲的風吹過去,那美麗的花,在搖曳的擺動著。在他們的民族里看了都是很平常的事,但在我看來,那可是嘖嘖贊嘆啊! 滿族的`婦女的服飾原為寬松肥大型,鑲嵌著不同的花紋大花邊。在布料上,貴人和新婦女先用朱紅、大紅的顏色,中年的婦女 喜歡藕荷色,青年少女喜歡粉色、綠色、月白色,長輩一般用深紫色,婆婦惟蘭灰素色。旗袍布料多為綢緞,比較貧窮、農家婦女多用棉麻布料。
滿族男人騎馬時穿白褂子,這樣不僅顯出他們的帥氣,而且還……
滿族男子的帽子,夏天的時候戴著涼帽,戴著不僅涼爽,冬天的時候,戴著又厚又舒服帽子,顯出萬象更新的氣象。
滿族人是非常注重禮節。平時滿族人互相見面時都要行請安禮,如果遇到長輩的時候,要先行禮請安才能說話,以表示尊敬。
滿族人最隆重的禮節是抱見禮,也就是抱腰接面禮。掛族也是滿族的一種盛行的一種風俗,旗也叫門箋,窗箋。在春節的時候每家都要在門楣上,窗戶上掛旗,有的還貼上對聯,增加了節日的喜氣的氣氛。
………………………………………
滿族我國 少數民族之一,它是—朵鮮艷的花,它有其它民族沒有的不同風俗,不同的特色!
介紹風俗的作文2
小的時候,我就特別喜歡在外婆家過年,大概也了解并參與過一些過年時要做的風俗活動。比如:采購瓜子、花生、小果子、桃酥、小麻餅……這些過年必備的零食。
過年前外婆一定會包很多包子和蒸很多饅頭,外婆說過年那幾天,肯定會有親朋好友來家里做客,所以饅頭,包子這些主食要多準備一些,防止人來多了不夠吃。而蒸饅頭,包子,也有來年蒸蒸日上的美好寓意。
接下來就是“祭灶”風俗。農歷臘月二十三,
這一天相當于小年,晚上要在灶前供上糖餅、糕點、糖果之類的甜食,求灶王爺“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之說。
緊接著就是年三十了,年三十的要做的'事就可多了,比如一早把大門上貼上鮮紅的對聯,掛紅燈籠。最有意思的是在自家院子內種上“搖錢樹”,所謂“搖錢樹”,便是從集市上買來的青竹子上系紅綠兩種顏色花生,固定在院子的柱子上,竹子的葉子越多,葉子越大,意味著來年財源越旺盛
年三十晚上守歲,凌晨十二點的時候各家開始放鞭炮。在外婆家舅舅還會放一種叫“高升”的東西,聲音很響,威力也比鞭炮大很多。大年初一的早晨吃餃子,然后拜年,說吉利話,當然最開心的是我們小孩啦,占足了便宜,收到了很多紅包。再有就是正月十五元宵節吃湯圓,團團圓圓。
春節這股暖風來得快,走得也快。春節雖然已過,但余波仍然存在。節時的那股年味還未散盡,但新的太陽已經升起,面對我們的是新的一天。
介紹風俗的作文3
我的家鄉處在中國的東南沿海地區,受到地地道道的潮汕文化的影響,因此家鄉有著非常有特色的風俗文化。
在我家那邊,風俗文化從小孩子滿月酒時,潮汕人家非常熱情好客,小孩子滿月那天主人家會準備盡可能的豐盛的酒菜來款待客人。親朋好友們不到萬不得已都是會到的,客人還為帶來了新衣服或是禮金或是金銀飾品。小孩滿月后,每年都可以吃到一顆或是幾顆紅殼蛋,接受神靈們的祝福和好運,這會一直延續到小孩子的成人禮。
在家鄉還有一個體現風俗文化的.重要日子——春節,春節在家鄉是一年里最大的節日。每到春節,村子就會請劇團到鄉里搭棚唱大戲。這大戲就是潮劇,潮劇也是梨園戲種,與京劇相同又有所不同。每唱大戲都會吸引到村里的老老小小十分日鬧。在村子的另一個地方也會有精彩的木偶戲。有時也會有精彩的舞獅、英歌舞,英歌舞是我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當小孩到了十五歲便迎來了成人禮,家那邊叫的名字很好聽“出花園”。15歲的孩子會穿上紅色的衣服,迎接來自親朋好友們的祝福,那宴會的氣派程度是屈指可數的。
如果要說那最具風俗、宴會最盛大,我會直接告訴你說是潮汕的婚禮。家鄉婚禮時請的人的范圍是非常廣的,除了三姑六婆還有鄰居等。那時你會品味到最具家鄉風味的食品,也會有鮑魚、燕窩等名貴食品。那時吃的就集吃奇、吃好、吃貴于一身。
家鄉風俗很多,很多場景、細節沒身臨其境是沒辦法體會到的。如果有機會希望多來品味博大精深的潮汕風俗,熱情好客的潮汕人家會泡一杯滿蘊茶道的功夫茶來歡迎你……
介紹風俗的作文4
我的家鄉風俗很多,如清明節吃雞蛋,七月七吃小餅,八月十五吃月餅,元旦吃餃子,春節吃餃子、喝糖水……在這眾多的家鄉風俗中,我最喜歡的是春節。
“春節”,家鄉人又叫過年。在這一天還未來臨之前的十幾天里,家里的大人們就停下手中的活,開始準備過年用的年貨。大人們出去趕集,買雞、鴨、魚、肉,有的大人留在家里給孩子們做過年要穿的新衣服,老人們就準備過年用的吉祥品。這些吉祥品全部是用面食做的,如龍、鳳凰、八角饅頭、年糕等。再過幾天,這些活都做得差不多了,就開始忙活著收拾房間,做一次徹底性的大掃除,要把家里打掃得干干凈凈,每次家里的玻璃窗總是歸我。這時候,我總是興致很高,我會使出我的巧妙方法,把玻璃擦得干干凈凈,明亮的玻璃照得我心里亮堂堂的。
終于迎來春節了。大年三十的晚上,一眼瞧出去,每家每戶門口都掛上了大紅燈籠,貼上了對聯。伴隨著“噼啪”的鞭炮聲,飯菜就端上了桌子,全家人圍在一起吃團圓飯,看中央電視臺的春節文藝聯歡會。最高興的'還是初一早晨,清晨大約三四點鐘時,外面的鞭炮聲就“震耳欲聾”了。大人們忙著下餃子、放鞭炮,我們小孩子從里到外換上了新衣服。吃飯時要先給老人們拜年,拜完了年,老人就送給小孩子壓歲錢。早晨的餃子中包著錢、栗子、糖、棗之類的東西,每次我都拼命吃,期望能吃到糖和栗子,因為它象征著來年能甜甜美美的,能激勵我努力學習。
紅紅火火的春節一過,人們就要以嶄新的面貌迎接新的一年。我喜歡春節,春節是晚霞,是歲末的最后一道風景;春節是朝霞,預示著紅紅火火的一年又要開始了。
介紹風俗的作文5
“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朵花,五十六個兄弟姐妹是一家。”是啊!我們中華民族地大物博,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五十六多民族之花競相開放,美不勝收。下面,我就想大家介紹一只美麗的“花”——傣族。
在傣族的眾多的風俗習慣中,最吸引人的就是傣族的飲食。
傣族以大米為主食,尤其喜歡吃糯米。以竹筒飯為代表。傣族把一節竹子一端挖通后裝米。這些米要洗干凈泡水后才能裝。再用竹葉把竹筒口塞緊,要使米掉不出 來,但同時也要留些空隙,才能使米更柔軟。裝好以后,放溫火上燒烤,待竹筒表面燒焦后飯也就熟了。剖開后是香噴噴的竹筒飯。用酸菜、酸筍配上這帶有竹子香 味的.米飯,百吃不厭,令人滿口留香。
除了主食竹筒飯以外,傣族人的副食酸味兒食品、水產和昆蟲菜也是別有風味。
酸味食品是傣族人的最愛,像什么酸筍、酸菜、酸螞蟻……這些幾乎每家每戶都有。
而水產,如魚類、青苔、蛙類也是傣族人無法割舍的食品。
最特別的是昆蟲菜。這一特色符合傣族人的一句話:“只要是靜的都是菜,只要是動的都是肉。”無論是較小的田鱉、蜘蛛、螞蟻蛋,還是較大的竹蟲、蟬、沙蛆、竹蛆只要一加佐料就能立刻變為餐桌上的一道美味佳肴。
傣族的食品還有苦瓜、苦筍,甜米酒,檳榔、酸肉、狗肉……而且個個美味無比。
聽了我的介紹,你是不是已經垂涎三尺了呢?那趕快去傣家的竹樓中好好過癮一番吧!
介紹風俗的作文6
過年包粽子,是我的老家紹興的一個風俗習慣。
年前的兩、三天,家中的老老少少要提前準備粽葉、糯米、去集市上買肉、蜜棗和纏粽子的繩,等這些都備齊了,大家聚到一桌,開始包粽子。
臘月28晚上,吃過飯,奶奶轉身從廚房拿出粽葉、糯米……我躍躍欲試,心想:這一次我可要大顯身手了!看奶奶先將粽葉卷成漏斗狀,加一小把糯米,夾兩塊香噴噴的.肉或蜜棗,再加上一小把糯米,壓實,然后用多出的粽葉封口,繞粽子一圈,最后用線纏住,打一個漂亮的結,一個粽子就如魔術般出現在奶奶的手里了。看奶奶的動作,流暢得似行云流水,我的心開始癢癢了,在自己的許多次懇求下,奶奶終于同意讓我包一回粽子了。我開始卷粽葉了,這討厭的葉子就是不聽我指揮,彈開了好幾次,氣得我把粽葉卷成一個圓筒,當望遠鏡玩兒。不知卷了多少次,粽葉才服服帖帖地在我的手上成了漏斗狀,接下來,放糯米、肉,我做得都很順心順手,可是一根繩子又難住了我,拿到一頭,另一頭又掉了、松了。奶奶笑咪咪的走到我跟前說“來,奶奶教你,繩子一頭用手拿住,另一頭用牙咬住,還有一只手扶住粽子,繞兩圈,然后打個結,就大功告成了!慢慢來,心不要急……”我很快就學會了,照葫蘆畫瓢,做出了一個至少能站穩的粽子。
那個晚上,我家包的粽子奇形怪狀,有歪了一個角的,也有連站都站不穩的。第二天,天還蒙蒙亮,一股粽香把我從睡夢中叫醒了,我立馬從床上爬起來,沖進廚房,奶奶已經在煮粽子了,饞得我垂涎三尺,一心想快點吃到,奶奶說“快了,快了!再等5分鐘就熟了。”
等到一開鍋,我就是第一個品嘗者,嗯,還是原來的味道,只是,只是這次的粽子似乎比以往的更香了!因為這是自己親手包的,所以是最香的粽子!
介紹風俗的作文7
中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五十六個民族,五十六支花,五十六個民族是一家……”每一個地區都各自具有特色的風俗。提到風俗,我想起了我們的首都—北京。逛廟會、熬臘八粥已經是他們的“家常便飯”。還想知道嗎?那就讓我來帶領大家去觀賞這一有趣的風俗。
在每年的農歷春節,端午節和中秋節,是舊時北京的三大節日,尤其是春節最為隆重熱鬧。在眾多大小節日中,流傳著豐富多樣的民俗風情。如農歷臘月三十晚,全家人歡聚一堂,吃“更歲餃子”,“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新年伊始燃放鞭炮“辭舊迎新”“百年祝福”“祈求吉祥”。初二接財神。初一至初四,不用刀,剪,不準掃地,不新做食物,以示“年年有余”。正月十五元宵節,吃元宵,觀花燈,逛廟會。正月十九,為白云道教祖師邱處機逝世紀念日的'“燕九節”接著是清明節的掃墓、踏青。
四月初八“浴佛節”。農歷五月初五端午節,吃粽子,劃龍船,以紀念楚國大詩人屈原。七月十五中元節(俗稱鬼節)。這天要祭神、上墳、放荷花燈、船燈以起渡鬼神。八月十五中秋節,人們喜愛當晚賞月、吃月餅、又有團圓節之稱。
這一些民風民俗給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快樂,即添加了節日濃郁的歡樂氣氛,又體現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民風民俗是多么好玩呀!讓我們繼續去探索、去發現這一個有趣的民俗世界。
介紹風俗的作文8
滿族人的發式繼承了金代女真人之習俗,男子發式是半剃半留,即前剃后留,留下的頭發編成發辮垂于腦后。辮子上可結有各種各樣的裝飾物,從裝飾物上就可以基本判定其地位的高低和身份的尊卑。傳說這種發式與女真族騎射的生產方式有關,主要是為避免前面的頭發遮擋視線,影響獵射野物。六、七十年代,漢族農村的小男孩,為了好養活,仍有腦后留小辮的習俗,這不能不說是受滿族風俗的影響。
滿族婦女對頭發十分愛惜,對發式也十分講究。滿族婦女"辮發盤髻"的習俗,也是來自女真遺風。"兩把頭"是滿族婦女最具有代表性的發式,就是把頭發束在頭頂上,分成兩綹,結成橫長式的發髻,高高的`發髻最為流行;再將后面余發結成一個"燕尾"式的長扁髻,壓在后脖領上,使脖頸挺直。滿族女子身著旗袍,足蹬高底旗鞋,顯得亭亭玉立,儀態萬千,充分體現滿族女子的端莊優雅。
清代中期,滿洲貴族婦女開始盛行"旗頭",也叫"旗頭板"、"大拉翅"。就是以頭頂發髻為座,上面放置旗頭。旗頭和我們在舞臺上看到的差不多,是一種扁形的冠,里面有鐵架支撐,外面用青絨或青素緞等制成,正面有各種珠寶首飾的裝點,側面懸掛流蘇,真可謂是動則搖曳生姿,靜則雍容華貴。旗頭是由"兩把頭"發展而來的,由于是進關以后才流行起來的,所以,人們也把它叫"大京樣"。
介紹風俗的作文9
河北具有悠久的傳統戲曲,至今,在河北流行的劇種有30多個,你能說上三個以上嗎?
河北梆子可是中國漢族的戲曲之一,它可是河北省的主要地方劇種,也是梆子聲腔的一個十分重要的支脈,它是“山西、陜西梆子”到河北后,經過河北人民培育成的,聽老輩人說,早些年“梅蘭芳”唱的河北梆子最有名氣,而梅蘭芳的老家離我老家也只有八里地的距離……
河北梆子的'唱腔風格有:高亢、激越、慷慨、悲忍。讓人聽起來有酸辛、痛快的感覺。河北梆子主要板式有多種,如:慢板、流水板、二六版、哭板等等。
河北梆子唱腔分為生、旦、丑、三行。屬于生行的有小生、武生,都用老生腔,不會用太慢板;屬于旦行的花旦、刀馬旦等。則用青衣腔,很少唱大慢版;凈行有一套唱腔,除大慢板外,其它板式俱全。
男女生唱腔,采用同宮同腔,男演員唱起來較吃力,正調是微調式,反調是宮調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進,是旋律進行的突出特點。
河北梆子有很多劇目如:《陳三兩》、《打金磚》、《蝴蝶杯》、《寶蓮燈》、《鐘馗》等。
河北梆子若按角色分,為生、旦、凈、丑四行。生行分胡子生、小生、武生。胡子生在生行中占主要的位置。
旦行則分青衣、花旦、武旦、老旦、彩旦共五類。青衣多穿黑色服裝。花旦,表現人物性格比較多樣。彩蛋則屬于丑行。
凈行分大花臉、二花臉、武花臉、零碎花臉四類。
丑,又名“三花臉”,分文丑、武丑兩大類。
河 北梆子的唱腔使人們喜歡上了它……
介紹風俗的作文10
苗族大約有740多萬人口,分布在貴州、湖南、云南、湖北、海南、廣西等地。苗族居住地帶氣候溫和,山環水繞,大小田壩點綴在山嶺之中,給人一種祥和的氣氛。
苗族人還認為世上有鬼神,他們認為鬼有兩個種類,一種為善鬼,也就是神,會給人帶來幸福、好運。而另一種則是惡鬼,他們認為,死去的人或動物的怨恨化做的惡鬼,會帶來霉氣、厄運、災禍。有些地方的苗族人認為盤瓠(一種神犬)或楓樹楓木為他們的始祖,把它們當作祖先來崇拜。很有意思吧!
苗族人認為萬物有靈,崇拜自然。他們擁有自然崇拜、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各種原始宗教形式,苗族傳統社會則迷信鬼神和巫術。苗族人對某些奇特的自然景物認為是靈性的`體現,如果遇到,就會對其頂禮參拜。他們大多數人都信仰基督教和天主教,極少有人信仰佛教和道教。
他們的飲食也很有意思。一日三餐以大米為主食,油炸食品則以油炸粑粑最為常見,里面包著鮮肉或酸菜,味道極為鮮美。苗族人還愛吃酸、辣味的食物,他們的典型食物有:血灌湯、辣椒骨、苗鄉龜鳳湯、綿菜粑、蟲茶、萬花茶、搗魚、酸湯魚等。
介紹完飲食,就要介紹服飾了。在我們苗族,不管男女老少,都愛戴銀飾。銀飾的種類也很多:有銀花冠、銀牛角、銀花帶、小銀花墜……
這就是我們的民族--苗族,我們的民風民俗是獨具一格的。
介紹風俗的作文11
農歷五月初五,是中國傳統的節日——端午節。我從書上知道,這是紀念一位偉大的愛國詩人屈原的日子。屈原是楚國人,他在流放期間,楚國被秦國攻破,他很難過,投了汨羅江。老百姓很感動,就把飯團、雞蛋丟進江里,吸引魚兒,不讓他們吃屈原的身體。所以,每年農歷五月初五,我們就有了吃粽子和茶蛋的習慣。端午節早上,我的早餐就是粽子加雞蛋,還吃了大蒜子呢!
說到吃大蒜子,那是因為端午節也被稱為“五毒日”,是古代的`一個衛生節,我聽廣播了解到,五毒是指五種有毒的動物:蛇、蜘蛛、蟾蜍、蜈蚣、蝎子,如果接觸到它們,我們很容易就會中毒。所以端午節前后,人們灑掃庭院,插艾條、播灑雄黃酒,殺菌防病,強身健體。記得爺爺在的時候,爺爺就做過雄黃酒。不過,媽媽也帶我去中藥店做了一個香包,里面有五種中藥:冰片、白芷、丁香、藿香、菖蒲,有驅蟲的功效呢,而且很香。晚上睡覺的時候,我把香包放在枕頭邊,蚊子也不來找我了。
每一個節日都可以互相祝福,而這個節日是紀念故人的,所以只能說“端午安康”,這個節日,我漲了不少知識呢!祝大家端午安康!
教師評語:孩子的思路很清晰,條理清楚,結合自己的經歷給我們介紹了端午節的來歷和風俗習慣,讓我們大人也漲了不少知識呢!
介紹風俗的作文12
隨著煙花爆竹的一聲聲響起,我們最期盼的節日——春節來了!“爆竹聲中一歲除,春風送暖入屠蘇”,過春節自然少不了煙花鞭炮的登場亮相了。
吃完年夜飯后,聽到外面“啪——啪——”的聲音,我便迫不及待地沖出門外看外面燃放的的鞭炮禮花。爸爸也出來了,他拿出一個“花蝴蝶”輕輕地放在地上,快速的點燃,剎那間“花蝴蝶”身子后面噴出五顏六色的火焰,猛然間飛了起來,在空中劃出了一道美麗的弧線。接著姑父點燃了“迎春花”,隨著“哧——哧——”的響聲,“迎春花”開放了,噴出的火焰足有我個子那么高,宛如一個大噴泉。那火焰一會兒黃,一會兒紅,一會兒藍……把周圍映照的'一片明亮。光亮中,姐姐點燃了“三角蝶”,“三角蝶”閃著奪目的光彩,筆直地沖向天空,像是我們放飛的理想,又高又遠。正當我沉浸在這美麗的畫面中時,媽媽不知何時出來了,她拿著一串鞭炮點著了,“噼里啪啦——”嚇得我一驚,急忙扶住墻,大家見狀頓時笑得前仰后合的。
“千門萬戶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過年少了春聯也不行,這不,除夕下午我就和舅舅忙活起來了,我們先把原來門上的舊春聯撕下來,之后拿出早已題好的“春回大地千峰秀,日暖神州萬木榮”的春聯黏上膠水,小心翼翼地把它貼在門前。接著舅舅拿出一張“福”字將它倒著貼在了門上,我看了疑惑的問:“舅舅為什么要把‘福’字倒著貼在門上呢?”舅舅面帶微笑的說:“因為倒福就是‘到福’,所以要倒著貼。”我恍然大悟,看著門上紅彤彤的春聯,真是年味十足。
開開心心過大年,喜氣洋洋過春節,我,喜歡這樣的春節!
介紹風俗的作文13
小時候吃了一種寒性食物——冰棍,吃太多而拉肚子。當時的情景到現在還歷歷在目。所幸長大后知道一首叫“寒食”的詩,才讓我對真正的“寒食”有了了解。
“寒食”到底是什么?它是不是真的是吃“寒冷的食物”?后來我才知道,我答對了一半。真正的“寒食”其實是紀念介子推的,寒食節是冬至后的105天。
介子推是誰呢?據史書記載,春秋時期,晉國公子重耳為了躲避禍亂而流亡他國長達十九年,大臣介子推始終追隨其左右、不離不棄。甚至“割股啖君”。重耳勵精圖治,終成一代名君“晉文公”。但介子推不求功名利祿,與母親歸隱山林,晉文公為了迫其出山就下令放火燒山,介子推堅決不出山,最終被火焚燒而死。晉文公感其忠臣之志,修祠立廟,并下令在介子推死難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
“寒食節”這一天,不能用火去做任何食物,只能吃一些常溫的食品。嗯,沒有經過火加熱的食物能好吃嗎?哎,想想也覺得應該不會有什么好味道的。但是想想晉文公和介子推之間的君臣情誼,覺得這個寒食節還是有重大意義的!但是,我們現在好像對“寒食”節沒有太多印象。不過,我卻被介子推這種不追求功名利祿,一心只為國家的愛國精神所感動。
在這一天,過這個節的人家家里都不會動煙火,吃剩下的'食物。我想在吃剩下的食物的時候人們可能就會想著這一段故事,跟熟悉的人討論著忠君和廉潔。還有去寺廟祈福的人們,也會期望來年平平安安!另外踏青也是寒食節的一大習俗,寒食節這天會看到大人帶著小孩去踏青,賞賞路邊風景,放放風箏。
現在過寒食節的人越來越少了,可能只有查看日歷的時候才能看到。真希望這個節被重視起來,讓這段君臣佳話流傳下去。
介紹風俗的作文14
“五月五。是端陽,吃粽子。撒白糖……”又到了葦葉青蔥,粽香飄溢的時節,媽媽又開始忙活開了。
媽媽先把采來的葦葉放在清水里,一片一片洗干凈,掛著水珠的葦葉,青翠欲滴,散發著來自河灘的清香。接著把糯米、蜜棗、紅棗洗干凈,放在一個盆里,一顆顆蜜棗在糯米的映襯下像一顆顆耀眼的紅寶石。
開始包粽子了,媽媽左手拿兩片葦葉并排放在一起,右手靈巧地一折,一個精致的“寶船”就做好了。撈起一把糯米,不多不少,正好裝滿“寶船”,用力壓實,再放上一個大蜜棗,鋪上一層白色的糯米,你看,紅紅的蜜棗藏在厚實的“糯米被”中偷偷地笑呢。葦葉在媽媽手中上下左右快速翻轉,最后用絲線
緊緊地纏繞,一個漂亮的粽子就包好了,多像一個裹著羽絨服的小胖墩兒啊。
我也在一旁學者媽媽的樣子,有模有樣的抱起來,可是我剛學,還不太熟悉,剛把粽葉,弄成小船,剛要裝“寶貝時”嘩啦啦就調皮的,從縫隙里跑了出來,試了好幾次,都漏了,一氣之下,就放棄了,就這樣粽子下鍋嘍,剛煮幾分鐘,廚房里就飄出濃濃的'葦葉的香味兒,我圍著鍋轉個不停,媽媽似乎看出了我的心思,說我這只小饞貓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粽子熟了,葦葉不再那么翠綠,我拿起一個,顧不得燙手,剝開它的外套,整個房間里飄蕩著葦葉和糯米的清香,咬上一口,糯米和蜜棗夾雜著葦葉的清香,充斥了整個口腔,嚼一嚼,香味順著牙齒,舌頭,喉嚨,一瀉而下,到達胃里,整個身體都被粽香緊緊地包圍著。
“插艾葉,戴香囊,龍舟下水喜洋洋……”遠處又傳來孩子歡快的童謠聲
介紹風俗的作文15
今天中午,和阿姨叔叔在一起吃飯的時候,阿姨說:“今天是重陽節,每家的飯店生意十分好,因為大家都在給老人過節日。”
吃晚飯回到家,我趕快打開電腦查看重陽節的來歷和習俗。我仔仔細細的查閱每一篇資料才明白:重陽節,農歷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稱為“重九”。漢中葉以后的儒家陰陽觀。九是陽數,固重九亦叫“重陽”。民間在該日有登高的風俗,所以重陽節又稱“登高節”。還有重九節、茱萸、菊花節等說法。由于九月初九“九九”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與推行敬老活動
重陽節與除、清、盂三節也是中國傳統節日里祭祖的四大節日。慶祝重陽節的活動多彩浪漫,一般包括出游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等活動。
爸爸告訴我:我們國家從今年起把重陽節定為老人節,要讓天下所有的子女尊敬老人,孝敬老人,贍養老人。我想起從我記事起,我的姥姥戴著老花鏡,一針一線的`給我縫小被子、小棉襖和棉褲;我的爺爺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端到我跟前,我的爸爸媽媽不論自己多辛苦,對我總是無微不至的關懷和照顧······,他們對我的愛付出的太多了。
我心里祝愿天下所有的姥姥爺爺爸爸媽媽節日快樂!等我長大了,我要發明一種長命百歲的藥,讓您們長命百歲,永遠身體健康,我長大后用我自己掙的第一筆錢,給您們買最好吃的東西,讓您們穿最好看的衣服。
【介紹風俗的作文】相關文章:
介紹風俗的作文(精選32篇)07-23
介紹風俗的作文(集合15篇)09-26
介紹一種風俗作文10-17
介紹一種風俗的作文01-17
介紹一種風俗作文03-15
介紹風俗的作文集錦15篇11-03
壯族的風俗介紹民族的作文(通用22篇)05-11
介紹一種風俗作文8篇10-10
介紹一種風俗作文(8篇)09-15
風俗的作文(精選)0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