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清明節的習俗

時間:2023-04-07 19:39:12 小學五年級作文 我要投稿
  • 相關推薦

清明節的習俗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下面是小編為你帶來的清明節的習俗,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到大家。(點擊對應目錄可以直接查閱該內容哦!)

清明節的習俗

▼目錄▼
【1】清明節的主要習俗【5】舟山清明節習俗【9】其他地區習俗
【2】節令飲食習俗【6】山東清明節習俗【10】清明節起源傳說
【3】廣東清明節習俗【7】海南清明節習俗【11】清明節飲食養生
【4】陜西清明節習俗【8】四川清明節習俗【12】清明節相關作文

  清明節的主要習俗:

  清明節是中國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它不僅是人們祭奠祖先、緬懷先烈的節日,也是中華民族認祖歸宗的紐帶,更重要的是認識先輩,看自己的不足,修正自己,帶動后人。感悟人生的價值,去除先輩遺留的干枝枯葉,保留可借鑒的新芽。弘揚正能量。世世代代,清清楚楚的修正日,每年4月4—5日。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之外,還有各項戶外活動,像踏青、郊游、蕩秋千等等,在祭奠追思的感傷之余,還融合了歡樂賞春的氣氛。

  1、掃墓祭祖

  掃墓祭祖,是清明節最主要的活動內容。從前,清明節時,人家不分貴賤,總要為逝去的先人上墳掃墓。掃墓時間并不局限于清明這一天,各地情況有所差異。掃墓時,首先要剪除墳丘上所有的雜草,修理陵墓周圍,然后往墳丘上添上一些新土培護,再燒紙錢香燭、供奉酒肉飯菜,燃放鞭炮后,最后向祖先行跪拜禮。

  中華民族自古以來就十分重視祭祖。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流行這樣的觀念——“國之大事,惟祀與戎”,意思是說祭祀祖先和眾神,是與通過武力手段平定天下同等重要的家國大事。儒家創始人孔子為此作了注解,他說:“生,事之以禮;死,葬之以禮,祀之以禮。”并說:“事死如事生”。意思是說家族后人對于長者,生前要盡心盡力地侍奉,死后也要同樣盡

  心盡力地侍奉,這就是孝道。儒家對于鬼神一般采取存而不論的態度,他們提倡祭祖,主要不是由于迷信,而是從道德教化的角度來考慮的。曾子說:“慎終追遠,民德歸厚矣。”也就是說,家族后人只有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想到自己幸福生活源自祖先繁衍生息,領會前人栽樹,后人乘涼的道理,飲水思源,才能保持那種淳樸厚道、和睦宗族的道德品質。后世帝王從這種培養孝子的法門,悟出培養忠臣的竅門,他們認為,在家盡孝的孝子賢孫將來會成為朝廷的忠臣。于是,推行孝道成為保持江山穩固的長久國策,而清明掃墓祭祖也就有了不同尋常的意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清明掃墓的內容與形式都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火葬代替了土葬,最近幾十年來出現了一種新型墓地——公墓,人們將親人的骨灰集中安放于此。此種公墓不占多少空間,祭奠形式也比較簡樸,卻在較大程度上保存了墓祭傳統。這種新型墓地一經推出,就為世人所重,每年清明前后各地到郊外公墓祭掃的人群總是絡繹不絕。

  如果說火葬給世人帶來“追思先人,簡樸為本”的祭奠新基調,近些年逐漸興起的往河海山川撒骨灰的形式又使得這一基調得以進一步發揚。周恩來總理說過:“不保留遺體,是殯葬習俗的第一次革命;不保留骨灰,是第二次革命,而且是更加徹底的革命。”骨灰隨風而落,不再固著于一地一隅,那么后人祭奠的方式自然也就更加簡樸了。

  當然,傳統的慣性使得清明焚燒紙錢、冥器的舊習俗仍在不少地方延續,個別地方甚至出現荒唐的迷信活動。但是越來越多理性的群眾,積極響應政府“厚養薄葬”、“文明祭祀”的號召,社會上逐步興起鮮花祭掃、手機短信祭掃、網上掃墓等祭奠新風尚。特別是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當代,互聯網使人們可以足不出戶就能掃墓。有的年輕人在網頁上為去世的親人設專頁,將照片等有關資料放上去,寫上追思懷念的話語,清明前后就上網打開網頁,遙寄心香一瓣,形式也有了,心意也有了,這種省時又省力的新興祭奠方式受到人們的歡迎。

  2、踏青

  清明之時,正值春回大地,人們因利乘便,掃墓之余亦一家老少在山鄉野間游樂一番,回家時,順手折幾枝葉芽初綻的柳枝戴在頭上,怡樂融融。也有人特意與清明節期間到大自然去欣賞和領略生機勃勃的春日景象,郊外老兄,一抒在嚴冬以來的郁結心胸。這種踏青也叫春游,古代也叫探春、尋春。其含義,就是腳踏青草,在郊野游玩,觀賞春色。

  清明節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所以成為清明節習俗的一項重要內容。古代,女子平日不能隨便出游,清明掃墓是難得的踏青機會,故女子在清明節比男人玩得開心,民間亦有“女人的清明男人的年”之說。

  3、折柳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節,民間有折柳、戴柳、插柳的習俗。人們踏青時,順手折下幾支柳條,拿在手中把玩,亦可編成帽子戴在頭上,或帶回家插在門楣、屋檐上。諺語中有,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的說法,說明清明折柳在舊時是極為普遍的習俗。而且,據說,柳枝具有辟邪的功用,因此,插柳戴柳不僅是時尚的裝飾,也有祈福辟邪之效。清明插柳,也可能與過去寒食節,以柳枝乞取新火的習俗有關。不過,在今天,隨意折取柳枝,是對樹木的損害,不提倡。

  那么,清明節為何要折柳呢?有流傳下來的說法講,清明節插柳植柳的風習,是為紀念各種農業生產工具的發明,并曾”嘗遍百草“的神農氏。還有一種是說,介子推,死時,所抱的柳樹后來復活,晉文公將其賜名為清明柳,并折柳成圈,戴在頭上,此習俗后來傳入民間。

  雖然折柳有著不同的典故源流,但這些風俗仍承載著人們對春回大地的喜悅。

  4、蠶花會

  清明節的蠶花會,是蠶鄉一種特有的民俗文化。古代,清明節,梧桐、烏鎮、崇福、洲泉等地都有此項民俗活動。其中,以洲泉的馬鳴廟和青石的雙廟諸的蠶花會,尤為精彩隆重。

  馬鳴廟,位于洲泉鎮西,在當地有”廟中之王“之稱,每年蠶花會人山人海,活動頻繁,有迎蠶神、搖快船、鬧臺閣、拜香凳、打拳、龍燈、翹高竿、唱戲文等十余項活動。這些活動,絕大多數都在船上進行,但也部分在岸上,極具水鄉特色。近幾年,烏鎮香市活動中的蠶花會,僅有迎蠶神、踏白船、翹高等幾個項目,大有潛力可發掘。

  5、蹴鞠

  清明節活動中,“蹴鞠”是一項十分有趣的活動。蹴鞠的發源地山東淄博又興起蹴鞠熱,許多市民參與其中,既鍛煉了身體,又傳承了兩千多年的民俗。蹴鞠,就是現在足球的前身,球皮是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相傳蹴鞠早于商代已有,戰國時期流入民間,至漢代更成了軍中用以練身習武,并列于兵書。

  “蹴鞠”,起源于春秋戰國時期的齊國故都臨淄,唐宋時期最為繁榮,經常出現“球終日不墜”,“球不離足,足不離球,華庭觀賞,萬人瞻仰”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圖》描繪的就是當時情景。杜甫的《清明》詩中寫到,“十年蹴鞠將雛遠,萬里秋千習俗同”,也說明了當時蹴鞠活動的普及。在講求“中庸”的傳統文化背景下,蹴鞠逐漸由對抗性比賽演變為表演性競技。到了清代,在史籍上有關蹴鞠活動的記載,就寥寥無幾了。

  6、牽鉤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凡。

  7、拔河

  牽鉤是古稱,其實就是現代的拔河運動。據說春秋時,楚國為了進攻吳國,以牽鉤這種運動來增強人民的體質。它主要是以一根麻繩,兩頭分為許多小繩,比賽時,以一面大旗為界,一聲令下,雙方各自用力拉繩,鼓樂齊鳴,雙方助威吶喊,熱鬧非常。

  8、放風箏

  放風箏是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活動之一。古人相信若某人生病可將其病況寫或畫于扎制的風箏上,用線系著風箏在空中放飛,讓它飛至高空就拉線剪斷,疾病災難便會隨著風箏一起飛走。后來,風箏亦逐漸發展成廣為流行的郊游娛樂活動。

  9、蕩秋千

  秋千最早叫千秋,相傳秋千為春秋時齊桓公從北方民族山戎所傳入,漢以后成為清明及其它如端午節、寒食節等節日的民間游戲。秋千最初是用一根繩子,以手抓繩而蕩,后發展成于木架上懸掛兩繩,下拴橫板而成。

  10、射柳

  射柳是一種練習射箭技巧的游戲。據明朝人的記載,就是將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后將葫蘆高掛于柳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

  11、斗雞

  古代清明盛行斗雞游戲,斗雞由清明開始,斗到夏至為止。我國最早的斗雞記錄,見于《左傳》。到了唐代,斗雞成風,不僅是民間斗雞,連皇上也參加斗雞。如唐玄宗最喜斗雞。

  12、吃雞蛋

  清明節吃雞蛋其源起是先秦時代某些地區有禁火習俗,多日的禁火寒食,煮熟的雞蛋是度過這一時期的最好的食品儲備。

  節蛋,大致分為兩種,一種是“畫蛋”,另一種則是“雕蛋”。前者可吃,俗信吃了這種雞蛋,一年就不會頭疼;后者則僅供玩賞。

  探究清明節吃雞蛋的象征意蘊,其中還寄寓著人們對生命、生育的敬畏與崇信之情。

  雞蛋在中國古代文化中是生育與生命的象征。傳說,開天辟地的盤古在雞蛋中化孕,“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商的始祖契為“見玄鳥墮其卵,簡狄取吞之,因孕”而生。民間習俗,婦女生孩子后,給四鄰八舍報喜訊,送的也是雞蛋。

  清明是祭祖掃墓的日子,民間有一種說法,掃墓時將白煮蛋在墓碑上打碎,蛋殼丟在墳墓上,象征“脫殼”,預示生命更新,希望子孫能出人頭地。

  春季是萬物孕育的季節,與雞蛋“孕育生命”之意相合,而雞蛋又含有人體需要的幾乎所有的營養物質,再加上清明時節,風和日麗,春意盎然,人們紛紛郊游踏青,煮熟的雞蛋是便于攜帶的理想食品,這些都促使雞蛋成為清明節的節俗食品。

  返回目錄>>>

  節令飲食習俗:

  1.青團

  團子的餡心是用細膩的糖豆沙制成,在包餡時,另放入一小塊糖豬油。團坯制好后,將它們入籠蒸熟,出籠時用毛刷將熟菜油均勻地刷在團子的表面,這便大功告成了。青團子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

  在清明節的時候食用青團子是屬于一種很傳統的清明節方式,尤其是在南方地區的時候清明節的時候食用青團子更是隨處可見,其實青團子也就是選擇一些青草汁將其置于糯米粉中混合均勻之后,將糯米粉攪拌成綠色之后即可根據個人的口味制作青團,有的地方可能會在青團中加入一些餡料,有的地方可能不會,一般在制作青團子的時候都會選擇將青團子直接置于蒸鍋中蒸熟之后即可食用,制作簡單也比較方便的一種食材。

  2.艾粄

  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前后吃艾粄,一年四季不生病”,艾粄是客家人在清明節必備的傳統食物。艾粄是用艾草煮水之后,把煮過的艾草瀝干剁成草泥,越細膩越好,然后用艾草泥,糯米粉還有之前煮艾草的水一起調和揉捏成團,然后再在中間包上芝麻,花生之類的餡料,封口捏成方形或圓形等形狀,放入蒸鍋中蒸熟,這樣艾粄就做好了。

  3.馓子

  清明節要吃馓子,是一種傳統習俗。老北京人過清明,則喜歡吃炸馓子。炸馓子是一種油炸類的面食,用面粉、糯米粉加鹽或蜜、糖,搓成細條,油煎而成。形狀各異,或為麻花,或柵狀,香脆精美,起于寒食節禁火,用以代餐,因此在古代又被稱為“寒具”。記得小時候,福州也有不少賣炸馓子的地方,不過近年來,幾近絕跡。

  4.暖菇包

  暖菇包是福建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暖菇包主要原料學名鼠曲草,又叫佛耳草,當地人稱為暖菇草。每年清明節前夕,田間地頭長滿鼠曲草,鮮嫩嫩的,正是采摘的好時節,也是制作暖菇包的好季節。清明暖菇包,是福建泰寧的傳統特色小吃,淡淡的野草香,非常好吃,咬一口滿嘴都是春天的味道!

  5.子推饃

  子推饃同樣是為了紀念介子推,他曾追隨晉文公重耳流亡國外,把自己的肉割下來給晉文公食用。晉文公歸國之后賞賜功臣,介子推卻未得賞賜,與母隱居。后來,文公要給他封官賜爵,他卻堅辭不受。文公無奈,只得放火燒山,本想逼他出來,沒想到竟把介子推母子燒死在山中。后來寒食和清明逐漸合為一個節日,但節前蒸"子推饃"的習俗,在陜北一直流傳至今

  6.雞蛋

  在清明節有食用雞蛋的飲食習俗,起源于先秦時代的一些地方,并且古人認為在清明節的時候吃雞蛋,也就是意味著接下來的一整年都有一個好身體。清明節這天的雞蛋不僅可以吃,還可以拿來玩,主要有兩種雞蛋的玩法,分為畫蛋和雕蛋,而畫的蛋還可以食用,雕的蛋則是拿來賞玩的。

  7.薄餅

  在廈門有一句俗語叫做“清明吃薄餅”,也就是在廈門有清明節掃完墓之后一家人一起食用薄餅,不僅僅是廈門,閩南多數的地方都有吃薄餅的習俗。老一輩的廈門人在食用卷薄餅的時候,會喜歡在薄餅皮里面放一些煎好的蛋絲,酥脆的海苔還有一些特制的醬料,薄餅里面包了各種蔬菜,有些地方則會選擇芹菜和韭菜,因為諧音,讓人們勤勞,生命長久。

  8.大蔥和蛋餅

  青島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大蔥和蛋餅的習俗,這樣意味著聰明伶俐,在以前青島的民眾還會捏面花,捏成白面小雞,稱為“蒸小燕”,所以在清明節的這一天的早晨全家人都要一起吃白面小雞和雞蛋。

  9.樸籽粿

  在清明節這天有食用樸籽粿的飲食習俗。樸籽粿是將樸籽樹葉和果實搗爛和大米磨成的粉末一起發酵,發酵好之后加上食糖,放在模具之中蒸熟,這就是樸籽粿了。樸籽粿一般有兩種形狀,桃型和梅花型,蒸熟的樸籽粿呈現淺綠色,因為加了糖,味道甘甜。

  10.芥菜飯

  閩東地區的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吃芥菜的習俗,而芥菜和大米煮制成的芥菜飯據說食用了之后接下來的一整年都不會長疥瘡。

  11.棗糕

  在北方有在清明節的時候吃棗糕的習俗,棗糕是由酵糟發面之后中間夾上棗然后蒸食,并且春季養生適宜省酸增甘,吃點大棗能夠健脾養肝。

  12.清明飯

  清明飯顧名思義就是在清明節的時候吃的飯,清明飯是由各種可以食用的青草藥制作而成的。一般常用的青草藥有薺菜,枸杞葉,艾草,麻葉,雞矢藤,白公翁等等,將這些青草藥洗凈煮熟之后與糯米紅糖等一起捏成飯團,最后蒸熟即可。

  13.菠菠粿

  福州人在清明節這天要食用菠菠粿,菠菠粿是用一種南方特有的野菜叫做菠菠菜搗爛成汁,之后與米漿一起揉制成粿皮,中間包上紅豆沙,蘿卜絲等餡料,蒸煮之后就是菠菠粿了。菠菠草味甘,性涼,食用之后對人體有益。

  14.子福

  在晉中一帶地區有著清明節吃子福的習俗,晉中很多地方有祭祀之后,分吃祭祀食品的習俗,其中就包含子福。子福是白面蒸成的大饃,中間包有紅棗,核桃,豆子等,而外部則是盤成龍形,龍身的中間則扎著一個雞蛋,因此取名叫做子福。

  15.烏稔飯

  畬家族在清明節有食用烏稔飯的飲食習俗,烏稔飯是畬家族中家家戶戶都會煮制的食物,并且會饋贈于親朋好友包含漢族的朋友,因此在之后,漢族人也就形成了在清明節吃烏稔飯的習俗。

  16.歡喜團

  四川成都人在清明節有食用歡喜團的飲食習俗,歡喜團是用炒米制作成團,然后用線穿過,大小不一,顏色不一,因此叫做歡喜團。

  17.潤餅菜

  泉州人在清明節的時候有食用潤餅菜的習俗,潤餅菜是由面粉烘制成薄皮,在食用的時候中間包裹上海蠣,肉絲,胡蘿卜絲,蕪荽等食材,然后食用,口感清爽味道甜潤。

  18.粽子

  大家都知道粽子是在端午節的時候食用,用來紀念屈原的節令食品,但是最初吃粽子并不是在端午,而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因此還有很多地方有在清明節的時候吃粽子的習俗。

  19.清明螺

  除了傳統的青團子是清明時節必食的小吃之一,吃清明螺也是江南人習慣的食俗。因為這個時節螺螄還未繁殖,最為豐滿、肥美,故有“清明螺,抵只鵝”之說。很多喜歡這種食材的人都感嘆“一味螺螄千般趣,美味佳釀均不及”。當然,吃馓子的食俗也是大江南北的特定風俗,雖然現在每個時節都可以吃到,但在清明時節吃馓子也是一項不可或缺的風俗,這種習俗在江南并不多,但也算是這個時節不容錯過的一道“寒食”。

  返回目錄>>>

  廣東清明節習俗:

  在廣東,清明掃墓,稱為掃山、拜山、拜清。清明時節廣東地區已呈現春和景明之象,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廣東人過節的主要禮俗主題;因利趁便,拜山之余一家老少亦在山鄉野間踏青游玩一番。廣東人對宗廟、祖先非常重視,對于宗廟、祠堂、祖墓的祭祀,歷來被看作頭等要事。每逢清明,不管是在海外的,還是離家鄉不遠的,都要趕回老家來,同父老鄉親一起去拜祭祖先,清明也成了合家團圓的聚會的日子。

  廣東有“行清”與“踏青”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親近自然,行清則是一家或一族人約定時間齊齊去掃山。在每年拜山時,首先將祖墓周圍的雜草清除,然后扎紙,擺上祭祖金豬、雞鵝魚肉、鮮果糕點、酒水等供品進行拜祭。完成了拜祭儀式后,就地切燒豬配以鮮果茶點野餐聚宴,又或回家聚宴。清明節在廣東是隆重盛大的祭祖大節,一些地方自古就有舉行清明會、吃清明宴的習俗,全族男女老少都參加,場面宏大、熱鬧非凡。

  ①廣州:行清,吃芥菜,敬酒

  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在廣州祭祀后分發豬肉,不認為是祭祀的形式。家里人把豬肉帶回家后,會和清明時節的蔬菜——清明蕎麥一起炒。其他不太費事的,也會用這個清明蕎麥面配點雞蛋絲和炒豬肉吃點春卷。吃完這些菜,今年的“興慶”任務就完成了。

  ②佛山:插柳紀念忠臣,敬酒

  在民國前,過清明節最主要程序就是到祠堂拜祭太公,即開村之人。女人是絕對不能上山掃墓的,主要就是不能參加太公分豬肉的儀式。

  佛山有清明插柳的習俗。這個習俗是為紀念晉朝大臣介子推。介子推為明志守節而焚身于大柳樹下。第二年,老柳樹死而復生。晉文公將老柳樹賜名為“清明柳”,并且當場折下柳條戴在頭上,以示懷念之情。從此以后,群臣百姓紛紛效仿,遂相沿成風。

  ③惠州:斂糕祭祖、插柳,敬酒

  在惠州本地習俗中,焚燒祭品以及供奉“三牲”、斂糕等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做法。用斂糕祭拜先人外,清明節吃艾粄也是惠州的'傳統風俗。清明前后,許多人家門前都插著柳枝,惠州人相信,柳枝和桃樹、菖蒲、艾蒿等花木一樣,都具有辟邪作用,所以清明時節插柳與身帶末草一樣,是為了祛穢。

  ④東莞、韶關:拜山、吃艾粄,敬酒

  在東莞,清明期間掃墓叫“拜山”,也叫“掛紙”。在東莞鳳崗吃艾粄,傳說是因為清明時節雷雨特別多,吃了艾粄就不怕被雷劈。

  潮汕:食薄餅,樸籽粿,敬酒清明食薄餅在潮汕很盛行,幾乎每家每戶都不例外。據說這是從古代的寒食節習俗演變而來的。據傳昔年元兵于清明前入侵潮汕地區,殺戮掠奪,百姓被迫無奈而避入山林之中,饑不擇食,只好采摘樸籽葉、果籽充饑。潮人世代相傳清明節加工蒸制“樸籽粿”的風俗,沿襲至今。

  ⑤徽州:聚餅祭祖,插柳。

  在清明的徽州,除了踏青、祭祀、掃墓的習俗外,還有穿草粉、吃簪的獨特習俗和飲食。在徽州地方習俗中,燒祭品、獻“三獸”、聚餅都是不可或缺的傳統習俗。折餅原本是一種禮儀專用食品。徽州人每逢出生、結婚、生日等喜事,都要蒸紅折餅,出殯時還要蒸白折餅。

  除了折餅祭祖,清明節吃簪子也是徽州的傳統習俗。清明節的簪叫“清明簪”。清明節前夕,市民們到野外采摘艾葉,切碎成漿,用米粉和糖做成簪餅,蒸熟給大家吃。因為艾葉有祛濕、健脾胃的功效,所以說吃了清明釵會強身健體。

  ⑥肇慶廣寧:爭“頭獎”

  在廣寧,掃墓被稱為“修清”。是“修”的意思,指的是給祖先的墓地除草平整,改造周邊環境,祭祖。廣寧人說《修太公清》大家都想拿第一。即使有太公后人,誰“先修太公清”,誰就先得到太公祖上的祝福,為一年的工作生活開了個好頭。

  據廣寧縣志記載,當地清明祭祖,粽子和法糕必不可少。“粽子”是“諸子”的諧音,寓意人丁興旺;而“做蛋糕”是祖先保佑后代發展的意思。清明時節,縣城從農村到縣城家家戶戶都會蒸餅包餃子。年糕是一種叫年糕粉的原料,用酵母發酵蒸熟,味道香甜。粽子不同于肇慶傳統的蒸粽子,是以眉豆、花生、豬肉為餡蒸出來的。

  但在傳統習俗中,廣寧女子是不允許上山“修清”的,尤其是外嫁女子更不允許回娘家掃墓祭祖。除了重男輕女的嫌疑,當地農村人認為清明節祭祖是為了祈福。已婚婦女回娘家掃墓是不吉利的。

  ⑦肇慶:吃甘蔗吃到底。

  在肇慶,按照舊俗,掃墓時,人們要帶著糧食、酒、水果、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在親人的墳前祭食,將紙錢焚燒,為墳培育新土,折一些綠枝插在墳前,然后磕頭拜拜,最后吃酒回家。

  傳統祭品一般分四部分:烤豬、甘蔗、蘋果等水果、紙錢元寶、糕點糕點等。“祭金豬祭祖”意為紅皮、紅皮、壯力、大志。

  肇慶還有吃甘蔗的習俗,意為喜悅和甜蜜。大人會從頭到尾告訴孩子吃甘蔗,不吃不扔。據說就這樣,以后的事情,有始有終。

  ⑧梅州:客家清明節不掃墓。

  客家人的掃墓時間過去是在農歷二月或九月,而不是清明。據梅縣博物館館長朱迪光介紹,在千年遷徙中,客家人帶著祖先的尸骨,一起四處漂泊,找到落腳的地方,把尸骨擦洗干凈,選擇風水好的地方,吉日良辰,然后埋葬,以求祈求祖先能保佑后代。

  客家人崇拜他們的祖先。每年的春節除夕,他們都要祭天、祭地、祭祖,感謝他們一年來的保佑。祭祖包括春秋,但不是清明節。原因如下:第一,清明節在四月第三次饑荒的時候,貧窮的客家人連祭祖的三大祭品(雞、豬、魚)都很難拿出來,更別說其他祭品了;二是清明正值春耕忙季,家家戶戶都在忙著插秧。一旦錯過季節,收獲就會出現問題。

  因此,客家人的祖先崇拜,也被稱為懸掛的祖先,或退休的土地,發生在農歷1月和9月的農閑季節,9月秋收后,有一個祭祀祖先的祭品。

  ⑨韶關:采艾葉做簪。

  韶關客家人每年掃墓時,先鏟去祖墳周圍的雜草,清理山坡,然后用雞鴨魚肉、鮮果糕點、飲料等祭品,最后放鞭炮,回家吃晚飯。

  山區很多人會采摘新鮮的艾葉、糯米、糖做成“綠釵”,俗稱“清明釵”。這種小吃有獨特的山野草香味,不僅能祛風除濕,還有驅除體內寄生蟲的奇效。它最適合在潮濕的春天吃。

  ⑩河源:迄今仍吃清明粄

  在以客家風俗為主的河源地區,到了清明時節,人們常常會制作應節食品“清明粄”。清明粄食而不膩,屬藥膳一類,是客家地區具有特色的歲時節日食品之一。

  返回目錄>>>

  陜西清明節習俗:

  興平縣清明,姻親間以紙錢相贈,且互相拜墓。富平縣每戶人家于清明請名山之泉源水,共禮一神。準備牲禮來祭祀,以祈求豐收,稱為“游水”。同州縣清明祭掃后,折柳枝插門;并以紙錢貼于樹干,據說如此可以防蟲蟻。洛川縣清明蒸饃為食,饃四周作鳥蛇之形的裝飾。據說介子推上綿山時有鳥、蛇保護他,所以以此作為紀念。

  延安黃帝陵祭典、寶雞炎帝陵祭典、韓城徐村司馬遷祭祀、蒲城堯山圣母廟會、勉縣武侯墓祭祀……作為非遺民俗專家,王智略一梳理陜西非遺項目,有關清明節的重大祭祀和民俗活動還真不少。此外,“還有蒲城罕井清明秋千民俗,特別是華陰司家秋千會民俗中,有十多種秋千,堪稱秋千嘉年華。陜西非遺項目《關中喪葬風俗禮儀》《二曲禮儀》也包含大量清明祭祀禮儀。”

  掃墓、踏青、蹴鞠、風箏、秋千、拔河、斗雞、打尜、丟方……說起清明節的傳統民俗,王智更是張口即來,“清明時,和黃帝陵祭祀時用百鳥朝鳳花饃、萬紫千紅花饃一樣,陜西民間也有蒸花饃的習俗,有相傳給不愿受封賞的介子推一個官帽子的子推饃、有給當年出嫁的女兒送的棗山饃、有護佑孩子的燕燕雀雀,還有老虎饃、墳春饃,等等。”

  王智還為大家普及了一個小知識,清明祭掃時,經常能看到墓碑上有“故、顯、考、妣”等字樣,其中,故指亡故的人,但還沒有下葬,下葬后不用故;顯指隆重、彰顯,表示尊敬的心情;考指亡故的父親,甲骨文中考和老相通;妣指亡故母親,還有賢良溫順圣潔如美玉的意思。“這些給亡故之人的專用敬語和專用稱呼、特殊用語,反映了中華禮儀文明的深厚積淀。”

  韓城:

  過去,同全國其他地方一樣,韓城人把清明節也稱“寒食節”。“寒食節”的來由雖還有其他說法,但流傳最廣的還是源于春秋時晉國大臣介子推被燒死事。

  春秋時,晉國公子重耳,因遭獻公愛姬驪姬的陷害,被迫逃亡他國凡十九年,介子推便是重耳逃亡時的忠實跟隨者。傳說重耳在窮困潦倒之時,介子推曾有“割股奉君”之舉,即把自己腿上的肉割下來讓重耳吃。后重耳在秦穆公的幫助下回到晉國,并登上了君主寶座,是為晉文公。晉文公登極后,獎賞以前跟他患難與共的功臣。功大者封給一大塊土地,功小者授予其爵位,但卻把鄙視名利而早已隱居于陋巷的介子推給忘記了。

  待他省悟后派人尋找介子推時,介子推已背著老母逃隱于綿上山中。晉文公派人搜山,未果。于是下令燒山,逼介子推出來。綿山盡柳林,及至整個綿山被焚,也未見有人跑出。士兵上山搜尋,見一人背負一人,抱一柳樹同被燒死,此人就是他們要尋找的介子推。為了紀念這位忠臣義士,晉文公將綿上山改為“介山”,并親往介山祭奠。并將介子推殉難之日定為“寒食節”,下令全國寒食節三天不準生火,皆吃冷食。久而久之,民間便將紀念介子推與祭祖同期舉行。韓城古屬晉,故對此俗十分重視。寒食日,除了上墳祭祖,還要修整墓冢,并在每座墓冢的頂端插柳一枝。因為傳說當年綿山上的柳樹被燒焦后,也許是介子推的精神感動了上蒼,接著天降大雨,每株枯木都生出了新芽,不久綿山又是綠柳成蔭。后人于墳頭插柳,既是對古人的追思,又寄托了后人期望人脈興旺、再發新枝的向往。所以在寒食日,凡上墳的人皆肩扛柳枝,鐵锨,街市上賣柳枝者也到處都有。

  其實這只是個悲凄的傳說,實際情況是,介子推隱居之后,曾跟隨介子推的人在王宮門外懸掛了一張紙條,為介子推鳴不平。晉文公重耳見到后,便派人尋找介子推。子推聞訊,則與老母逃匿于綿上山中。于是晉文公便將綿上山封給了介子推,并更其名為“介山”,他并沒有燒山。這段情節,在《史記晉世家》中有載。在這里,盡管史實與傳說有些許出入,但都未損害介子推的崇高形象和人們對他的敬仰和懷念之情。

  掃墓時的主要祭品,為一斤水面蒸熟的冢形饅頭,上鑲嵌紅棗若干,當地人將這種蒸食稱之為“子福”,實為“子推”的訛稱。清康熙年間編纂的《韓城縣續志》載:“饅首以棗密集其上,名曰‘子推’,取晉人綿山祀介子推遺意也。”為什么要將祭品做成這種形狀,傳說是當年綿山被燒后現狀的再現:一座山丘,上面滿是被燒焦的樹樁。也有人說,饅頭上的棗象征著介子推背上的燒傷。不管哪種說法,都寄托著民眾對先賢的懷念。

  清明節既稱“寒食節”,所以其食品皆為冷食。古時,三日之內,家家戶戶都不生火,所需飯菜要提前備好。最普通的飯菜就是炸油餅、蒸涼皮、淖些菠菜、豆芽。以此原因,故過去人們常用“菠菜豆芽子,夾襖背褡子(背褡子即現代人所謂的‘馬夾’)”來描述清明節時的節令風情。后來人們不禁火了,食物也就有所變化,除了有人還食涼皮外,多數人家以菠菜合子、韭菜合子為清明之日的主要食品,就象八月十五吃羊肉餃子,清明節吃“合子”,又成為韓城人過清明節的一個飲食特色。

  韓城人掃墓,有清明“前三天不早,后三天不遲”之說,具體時日,由各族戶自行決定。但老祖墳必須在清明前三日祭掃。是日,分布于各村的同族長者,皆按約定時間聚會于老祠堂或老墳地,在鼓樂的伴奏下祭奠,然后掃墓,然后會餐或發燒餅,每人一份(一般一份為5個)。舊時各族的老祠堂都有土地和家俱等公產,設有專人管理。每年通過出租土地、家俱,可獲得若干銀兩,清明節祭祀時香祃、吃飯等費用,就是從這些銀兩中支付。除了老祖墳,各家的新墳也須在清明前三天祭掃。這反映出人們急欲悼念逝去不久的親人的迫切心情。

  舊時上墳者皆為男丁,且父叔弟兄們相偕而去,時有“上墳夸人丁”之諺。所謂“繼香火”者,概指此。古時重男輕女之俗,在上墳時表現得十分明顯。近年此俗已漸易,女子上墳者,已不為奇。

  昔日韓城人上墳祭奠以茶代酒,顯示出與其他地區不同的風俗。究其原因,地少糧缺之故也。韓城多山,自古便有“七山一水兩分田”之說。由于土地面積小,糧食產量有限,當地人不得不常年從周邊各縣購運口糧。清康熙年間編纂的《韓城縣續志》載:“(韓城)以域狹,故粟麥獨缺。而仰給者,上郡之洛川、宜川、鄜州(即今之富縣)、延長諸處,南之合陽,西南之澄城。每歲負擔驢騾,絡繹于路。渡溝歷澗,風雨雪霜,日夜不絕。富室貧家,率寄饔飧于市集。倘三日閉糴,則人皆不舉火矣。蓋民之艱如此!”既然連口糧都難得保障,那么大量耗糧的釀酒業在當地就難以生存和發展。從外地輸入,一因交通不便,二因古時酒無瓶裝,全是裝在“壇子”中以散酒形式零沽出售。這更增加了運輸的難度,進而也加大了酒的銷售成本。因此即是富家,平時也極少飲酒,更不用說普通百姓了。所以以前韓城人紅白喜事設宴,飲酒只不過是走個過場而已,并不像南北各縣那樣開樽豪飲。這從另一個方面也反映出韓城人的飲食特色。了解了這個實情,韓城人清明節上墳以茶代酒也就能理解其緣由了。

  返回目錄>>>

  舟山清明節習俗:

  ①掃墓

  舟山人俗稱上墳,到墳墓前祭奠先人。祭奠時,出于對先人的尊重懷念之情,人們皆先剪除雜草,修整陵木,搬土培墳,所以稱之為掃墓。繼而,點香燒燭,擺螺螄、青餅、條子糕、菜肴等供品,老式的家長率全家老小下跪磕頭,新式的行鞠躬禮。祭禮畢,墳頂插竹幡,焚燒紙錢及冥錢,給圍觀上墳的小孩分“麻糍錢”(麻糍即青餅也,其形狀有圓形的,也有菱形的)。上墳后,回家還要做“清明羹飯”。

  這里值得一提的是:舊定海上墳時供品有一個特色,許多菜肴系涼菜與涼拌菜,還有清明特色點心——青餅、條子糕皆可冷食,由此可以看出,寒食節的習俗雖早已式微,但它的精神仍保留在清明的食俗上,歷久不衰。

  ②踏青

  又稱春游、探春、尋春。清明時節,天朗氣清,惠風和暢,自古以來,人們都喜歡利用春光明媚之際,去郊野作一番暢游。掃墓者祭禮已畢,也往往擇圃、列坐而不歸,由單純的祭祀活動演化為同時游春訪勝的踏青。清末至民國時期,舊定海也流行游春的習俗。每當清明時節,萬物復蘇,草木返青,田野一片燦爛芬芳。城區私塾、學校都要放春假數天,以便讓學生跟隨家長到郊外去上墳和春游。此外,舊定海還有春游放風箏的風俗。放風箏,舟山人俗稱放紙鷂。每當春風和煦的時刻,在綠色的田野上,在城里開闊的地帶,總有不少人歡樂地領略著放紙鷂的情趣。那些紙鷂在輕風中飄飄搖搖,最多的是瓦爿鷂,其次是蝴蝶鷂、老鷹鷂,最顯眼的是蜈蚣鷂,長長在天空中游來蕩去,五彩繽紛,錯落有致,非常有趣好看。據說,放紙鷂是一項很有意義的文化娛樂活動,它可以鍛煉身體,陶冶情操,又能享受美麗的春光。

  ③吃一塊青餅

  青餅是江浙地區的特色食品,一般在清明節前后最為盛行,是用糯米和山上采來的叫做青的植物一起做成的點心。掃墓祭祖時,除了平常的祭拜用品,青餅卻必不可少。可以說,青餅是我們心中清明節的象征。

  青餅可以用來煎、煨、烘各種手法制作,餡料咸甜均可,深受大家喜愛。

  ④喝一杯明前茶

  清明時節,正是春茶上市的時候,“明前茶”頗受大家追捧。據高級茶藝師程美娟介紹,由于清明節前氣溫普遍較低,茶葉的生長速度較慢,里面所含的營養成分較多,而且數量有限,所以“明前茶”較為珍貴。“以我們舟山的佛茶為例,‘明前茶’價格一般在2000元/斤,而‘明后茶’價格只有800元/斤,區別還是挺大的。”

  在這個季節,一些高檔的西湖龍井、江蘇碧螺春、黃山毛峰都算是茶中極品,頗受茶友們歡迎。

  ⑤蒸一盆刀魚

  刀魚是春季最早的時鮮魚,也是江南春季的上品江鮮,菜場的一直有句老話叫“春潮迷霧出刀魚”,只要吃一次,就明白“鮮得眉毛掉下來”是什么意思了。

  吃刀魚也講究時令。清明節前是小刀,刀魚肉質飽滿,骨頭酥軟,最是肥美,清明過后,則稱老刀,因其繁殖后,不僅變瘦,而且骨頭變硬,口感差了不少。所以“明前”和“明后”,刀魚的價錢是天上和地下。

  ⑥炒一盤春筍

  清明節前后春筍大量上市,正是吃春筍的好時候,而春筍也是一種營養價值很高的食物,對身體是很有好處的。新鮮的春筍,無論燉、炒、燜、煨,都能釋放出讓人垂涎的滋味。

  返回目錄>>>

  山東清明節習俗:

  在山東地區,人們對于清明節的祭祖活動有著獨特的風俗習慣。清明上河圖招遠、即墨、臨朐、臨清等地在清明掃墓時,要在墳上加新土。據說這是為祖先修屋,避免夏天漏雨。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后,一起吃祭后的饅頭及菜肴,稱為“房食”或“祊社”。魯北地區還保留了南北朝時“斗雞子”的習俗。濱縣的兒童,在這天以煮熱的雞蛋互頂,誰的雞蛋先破,誰就是輸。齊山、博山等地在清明節煮一鍋小米干飯讓牛飽餐一頓,稱為“飯牛”。

  ①祭掃儀式

  清明節是祭祖掃墓的重要時刻,而在山東地區,祭掃儀式更是有著嚴格的規矩。首先,人們會在祭拜前幾天進行打掃墓地的工作,清除雜草垃圾等,然后在清明當天早上,家人們會穿上素服,帶上香燭、紙錢等祭品,前往墓地進行祭拜活動。在祭拜過程中,人們會向祖先敬獻鮮花、燒香、點燭,并且念誦禱告文,以表達對祖先的思念和敬意。

  ②飲食習慣

  在山東地區,人們對于清明節期間的飲食也有著獨特的習慣。傳統的清明節飲食包括冷面、青團、花卷等。其中,冷面是必不可少的食品之一,因為寓意清涼解暑,同時也是紀念先人的一種方式。此外,青團也是清明節的傳統食品,它通常是由糯米粉、豆沙等制成的,形狀像小球,寓意團圓和平安。

  一是食面塑飛燕,當地俗稱“餑餑雞”。面塑飛燕是棲霞廣大農村清明佳節的傳統面食。也是饋贈親朋好友的重要禮品。我們這有給剛結婚的青年人“看清明”一說,面塑飛燕是必帶的禮品。人們吃了面塑飛燕,仿佛看到了天空中小燕子千里迢迢的從南方飛回來了,同時告訴人們,清靜明朗的春天來到了,大地上萬物復蘇,一片新綠,處處充滿勃勃生機,姹紫嫣紅,春滿人間,給人們帶來了美好祥和的氣息。

  二是單餅。每年清明期間,青島還有做單餅的習俗。所謂單餅,就是一張用面做成的薄薄的小餅,上面放些大蔥、煮雞蛋等,卷起來吃。

  三是冷煎餅卷生苦菜。泰安有吃冷煎餅卷生苦菜的習俗,據說吃了能使眼睛明亮。

  四是饅頭。威海、棲霞、黃縣等地全族公祭祖墳后,一起吃祭后的饅頭及菜肴,稱為“房食”或“祊社”。

  五是清明節早晨吃雞蛋。在棲霞城鄉,清明節早飯還有吃雞蛋的習俗。意思是雞天不亮就鳴叫,即“一唱雄雞天下白”,雞蛋和“餑餑雞”的“雞”字的同音是“吉”字,人們吃了清明節的雞蛋,就可以心明眼亮,一年就可以大吉大利,做生意的可以發大財。孩子讀書腦子也聰明,學習成績就能天天向上,將來就能成為國家的棟梁之材,更好的報效祖國和人民。

  六是喝高粱粥。在棲霞城鄉,清明節期間,人們還有喝高粱米粥的習俗。

  在清明節前夕,人們用石臼將小麥、高粱、玉米搗碎脫皮,到了清明節時,把已脫皮的小麥、高粱、玉米以及花生米、紅小豆等放入大盆里,用清水浸泡8——10小時,然后把泡過的“高粱米”洗凈放在鐵鍋里加適量的水,再用溫火煮到“高粱米”爛成稠糊狀為止。現在條件好了,還有的人加入大紅棗、枸杞等營養保健物品。一家老少聚在一起,一邊吃著面塑飛燕、雞蛋、一邊喝著香甜的高粱粥,暢談現在的幸福美滿生活,期盼今年農業生產風調雨順,五谷豐登。人們稱喝了清明“高粱粥”,可以健腦補身,腸胃舒暢,健康長壽,是最好的保健食品。因此,幾千年來,到了清明節期間,家家戶戶,人們都喝“高粱粥”,一直延續到現在。

  ③植樹行動

  除了祭祖掃墓和飲食習慣外,清明節還有一個重要的活動就是植樹行動。在山東地區,人們會在清明節期間組織植樹活動,以此表達對環境保護的重視和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向往。植樹行動不僅能夠美化環境,還可以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和責任感,是一項具有積極意義的活動。

  ④蕩秋千

  秋千蕩得越高,就預示著將來的日子過得越好。于是,女子們便都放下矜持,興高采烈地蕩秋千。除此之外,在蕩秋千的過程中,男子們在幫忙推、送秋千時,容易獲得女子的好感。因此,這個過程也為年輕男女交往創造了好機會。

  據了解,秋千又稱"悠千",是我國北方的一種傳統游戲。唐朝時,蕩秋千逐漸成為女子中流行的游戲娛樂方式。”這都是以前的習俗。"據姜館長介紹,由于當時青島人都住在庭院里,空間比較大,每到清明節來臨之前,都會在家里或者戶外比較競敞的地方安置秋千,供家里的女士玩耍。但如今,這個活動就被人淡忘了。

  ⑤放風箏期望除災祛病

  據了解,自古以來,清明節前后,青島就有放風箏的習俗。"到了這個季節,村里的青年男女、少年兒童都結伴到山間、田野上,至I」比較空曠的地方放風箏。"家住滄口公園附近的王老漢今年74歲,回憶起以前清明的習俗,他首先想到了放風箏。

  中國的放風箏習俗已有著2000多年的歷史了。據史書記載,我國放風箏的習俗,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了,當時稱為“紙首"。到了五代時,紙善乘風上天,蒿上系竹哨升空,迎風哨響,其聲如箏鳴,謂之風箏。沿襲至今,風箏在民間仍有甘、鶴的稱呼。有史書說,風箏最早的功能可能是與除災祛病有關。

  返回目錄>>>

  海南清明節習俗: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

  ①添土上墳,讀誦祖訓,掃墓祭祖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據悉,海南漢族人均為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后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市民符策超對記者念誦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干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后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干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后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在海南東部地區如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部分人并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為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后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海南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后輩平安。

  ②祭“己祖”

  在掃墓前先在墓碑前點燃一柱香,通知先人說子孫們掃墓來了,以免九泉之下長眠的先人無故受驚擾。

  然后開始將墳墓周圍的雜草全部清除干凈,往墓上多培些泥土。

  爾后在墓頂端橫放一條紅紙,給墳安放“清明頂”,“清明頂”是兩塊底部相接觸的梯形草皮,相當于給墳上“帽子”,具體的寓意肯定不是給祖先御寒咯,而是來年不會認錯自家的祖先大人。

  在海南西部的一些市縣,如臨高、澄邁等,在給墳頭上“清明頂”之后,還會在頂上插上彩旗,老人們說這是在為祖上“披霞戴冠”;也有人說是為防止來年認錯。不管是什么原因,這也的確是海南清明的特色之一。

  最后將墓碑上的碑文涂紅,最后在碑前擺上準備好的酒菜,叩頭“邀請”先人“聚餐”享用。

  酒過三巡再燒紙錢燃放鞭炮“送行”,儀式至此才算結束。

  ③踏青、放風箏

  除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也是海南人的清明習俗,或在田野游玩,或在郊外放風,感受鄉野氣息。

  清明放風箏的習俗由來已久。據稱,古人會在清明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后等風箏升到天空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④“飯珍”五花肉都不能少

  每到清明,海南人們就要回老家祭祖,母親一大早就會起來準備祭祖的食物,這一餐的搭配就是‘飯珍’和五花肉,香噴噴的‘飯珍’加上可口的五花肉,總是讓人垂涎欲滴、百食不膩。

  “飯珍”,指的是飯團。老一輩的海口人對清明節飯團有著難以舍棄的情結,他們認為飯團象征著“圓滿富足,合家團圓”。飯團越圓,就意味著家里越“團圓”。

  除了飯團,海口人掃墓祭祖時還會帶上五花肉,富足的家庭還會準備一只烤乳豬。“因為過去貧苦的年代,一塊五花肉是貧苦人家對美食的最高定義,于是到了清明,很多人一定用這道‘最高規格’的五花肉供奉給祖先,祈求家族世世代代富足美滿!”

  ⑤儀式完畢野炊聚餐

  拜祭、燒黃紙、放鞭炮完畢后,海南人都念一句——公祖吃完到子孫吃啦!然后切了五花肉、切了烤乳豬,一手拿肉,一手拿飯團,對于很多海南人來說,在清明的這頓飯,是一個家族共同的回憶對了,五花肉記得沾鹽!

  返回目錄>>>

  四川清明節習俗:

  ①舊時習俗

  古代四川清明節習俗:插竹簽、吃清明耙

  “插竹簽”和“清明耙”是清明節與四川本地結合的特色習俗。“插竹簽”指取整竹或竹片,寫上所紀念的人的姓名,插在墳頭,四川因竹多,因此具有這一特色習俗。

  “清明耙”則是古代四川吃貨們的節令食物,其來源與清明節的源頭之一寒食節有關,人們制作清明耙是為把最生態的食品獻給祖先。“古時清明耙的原料由‘八寶’構成,包括紅棗,竹葉等,混合米粉撮合成團后,蒸熟食用,是一種自然衛生的素食,直到清末民初,清明粑中才加入了臘肉等肉食,但如今也已失傳。”

  川東重慶、萬縣等地,舊時有“上野墳”的習俗。清明節前后,三兩女子結伴攜酒食往郊外野餐。不管是否相識的男子均可入席同樂。什邡等地,婦女以薺菜花沾油后投入水中,視水面花紋以卜吉兇,稱為“油卜”。

  成都一帶則賣炒米團,上面點染彩色,以線相串,稱為“歡喜團”。

  ②主要習俗

  頭上戴柳葉符

  清明節插楊柳是全國各省份差不多的習俗,而四川地區獨特之處在于,除了將楊柳枝掛在門口、墳前,愛美的四川婦女還會在清明節這天將柳條戴在頭上,叫做柳葉符。

  掛青

  由于四川產竹,竹子在清明節期間也扮演了重要角色。清明這天,家家戶戶會請道長畫上紙符,掛在竹子上,然后掛到墳頭,作為清明上墳的一個必要儀式和步驟,是為“掛青”。

  請城隍像祭孤

  清明這天,城里的人抬著城隍像,走出北門,前往城北的祭壇祭孤。縣令會為這次祭孤專門撰寫祭文,拜祭的對象分為兩類:沒有后人的鰥寡孤獨,以及幼年早夭的孩童。

  火神門祭火神

  這也是四川地區比較獨特的習俗之一。清明前一天是寒食節,人們把家里的火都滅了。人們在清明當天專門去火神門祭拜火神,回來以后再重新生火。

  ③四川清明寒食期間的食俗

  艾蒿饃饃

  話說艾篙也叫清明菜,也就是在清明時節客家人要吃的一種菜。能采摘來吃的艾蒿只在春季里才有。要吃的部分是新發出的嫩芽,粉綠粉綠的,帶著很細小的絨毛,沾滿清澈的露珠,混合著原野的清香的味道。

  店家他們把采集來的清明菜切成小節,和面粉攪拌在一起,用油進行煎炸,就制作成了這樣的一個特色小吃艾篙饃饃,吃起來并不會太油膩,反而挺有綠色清新的味道。

  如今在成都及周邊古鎮還可以吃到,深為成都人及外地游客的喜愛。

  葉兒粑

  葉兒粑是成都傳統小吃,用糯米粉面包麻茸甜餡心或鮮肉咸餡心,外裹鮮橘子葉,置旺火蒸。葉兒粑又叫艾饃,原是川西農家清明節的傳統食品。

  清明團子

  清明團子一般在清明節食用。油綠如玉,糯韌綿軟,清香撲鼻,吃起來甜而不膩,肥而不腴。這個跟江浙一帶的青團類似,區別在于成都人用的是野菜棉花草。

  清明時節,棉花草漫山遍野都是,棉花草和進米粉或糯米粉中,蒸成饃饃。味道清香,又頂飽,以前有人要出遠門,帶上路的就是這種饃饃。

  歡喜團

  四川人除了用麥草搗汁作青粉團,還有以炒米作團,用線穿之,或大或小,各色點染,名曰“歡喜團”。

  舊時,在成都北門外至“歡喜庵”一路擺賣。清人《綿城竹枝詞》有詩云:“‘歡喜庵’前歡喜團,春郊買食百憂寬。村醪戲比金生麗,偏有多人醉腳盆。”

  清明螺

  清明螺即田螺、螺螄。清明前后是食用螺螄的最佳時令,此時螺肉肥美,有“清明螺,肥似鵝”和“清明螺,頂只鵝”的說法。

  過去買不起鵝的人家,下河塘摸盆螺螄,用清水養兩天,然后夾去尾端,放點蔥姜辣椒煮熟,就是一盆好菜。有的就用腌菜鹵煮煮,清淡爽口、味道非常鮮美。有的煮熟了挑出螺肉炒韭菜,那是打嘴巴也舍不得丟的美味。

  返回目錄>>>

  其他地區習俗:

  港澳

  港澳的清明習俗與廣東大體相同。清明時節,香港民眾一般會到先人墓前拜祭,焚燒香燭、冥鏹,清除雜草及供奉水果、香酒、鮮花、燒豬或白切雞等。盡管香港大部分墳地墓園都有公共交通連接,但清明節當天交通依然擁堵。民眾時常為避免人多擠迫,習慣錯峰祭拜,而不一定恪守清明當日掃墓祭祖的傳統。

  清明是澳門的法定假期。清明掃墓祭袓是澳門居民很重視的習俗,澳門人把清明當天叫作“正清”,在清明當天掃墓叫作“行正清”。每逢清明節前后,“行正清”的人們除了自備香燭、冥紙以外,還攜帶了燒肉或是一整只乳豬、水果、糕點、酒等來供奉祖先。

  浙江

  在浙江,清明俗稱祭清明,或“祭墳”拜太公。各地習俗有所差異,有的地方在清明日祭墳,有的地方卻一定清明日上墳。一般本族人拜太公都提早幾天祭拜,先祭拜太公,后祭自己各戶的祖宗。祭清明時先給祖墳“加土”或“添土”,即用畚箕取土添加在祖墳之頂。祭品擺好,先點蠟燭,后點香,按人多少發香,由輩份高的,主祭禱詞,然后大家一起跪拜。祭畢,小孩子可以分享清明馃吃。最后收拾祭品離開,所有的墳都要到過,全用同樣的程序祭祀。

  舊俗清明要祭祖,祭祖有家祭、族祭及祠祭三種,清明日祠堂門大開,合族行祭,上廳掛大祖宗畫家,男女老少共聚一堂,共祭族祖,祭禮用全豬、全羊、全雞三牲及諸類時果。祭畢,分份子給子孫,并設宴招待族人,場面盛大,儀式隆重,座席上位置不論老幼,以輩份為序,不分貧富,小者執壺。建國后,很少有祠祭。現在只有家祭,每家每戶一桌齋飯祭拜祖宗。

  江蘇

  江蘇各地清明節習俗不盡相同,泰州人于清明節舉行劃船比賽,稱為“撐會船”。鎮江人以柳葉七片泡茶,據說喝了可以明目。武進縣方茂山以清明為龍母化身之日,鄉民競相拜禱。徐州人清明掃墓,猶稱“上陵”(陵讀音“林”,指陵地),將近清明時,徐州人便紛紛舉家上墳祭祖,最遲不得超過清明節這一天。清明上墳,除羅列醇酒、肴饌、燃香燭、化冥紙祭祖外,還須替祖墳添土;徐州清明節不僅要吃蒸菜和青團子,還要插柳、上墳祭祖、掩骨會、掃“金銀灰”、春游踏青遠足。

  上海

  上海清明節的主要活動是掃墓、踏青,每年清明前后祭掃出行人次近千萬。由于推動公墓化的興盛,而相關選址以外省的蘇州、嘉興等地為主。此外,青團是江南地區的清明時令點心。其主體由糯米粉制成,經青艾(草頭汁)調和而呈綠色糕團,一般為豆沙餡或芝麻餡。對上海人而言,青團是清明祭祖時必不可少的供品。

  安徽

  安徽省內不同地區的清明節習俗也不一樣。貴池縣清明節,婦女制米繭以祭蠶姑,祈禱蠶桑有好收成;涇縣稱清明為插柳節;壽春清明,家家插柳,并懸紙錢于墓樹,稱為贐野鬼;合肥家家戶戶則習慣在門頭上方懸柳枝、往墳地祭祀已故的先祖和至郊鄉踏青游春。清明節的習俗除了祭祖、掃墓外,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

  廣西

  按照廣西的習俗,晚上掃墓是禁忌。清明祭掃要按祖先的輩分進行,先掃祖墳,再掃家墳。按照習俗,祭掃的程序是先將墓園打掃干凈,若墓地是在山上的,要將墓地里的雜草清除干凈;然后是祭祀,過去人們都喜歡將攜帶的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供祭在親人墓前,上香、敬酒,然后叩頭行禮祭拜,表達對先人的尊敬,寄托哀思。在廣西,許多人會提早制作五色糯米飯,還有三牲(雞、豬肉、魚),寓意子孫衣食豐厚,年年有余。祭畢,親友就近飲宴,稱為“野餐”。

  福建

  閩南僑鄉對于清明節十分重視,閩南清明節習俗是民間傳統的溯源追本節日,其主要活動力掃墓祭祖。祭祖:是日中午,各家各戶要煮“潤餅菜”(春卷)、帶牲醴,到廳堂、祖厝孝敬嫡系祖先魂靈,以及厝主、地基主等。福建閩南并不一定只在清明節掃墓。掃墓日期一般有兩種,泉州習俗是在清明節前后幾天,漳州則有部分人士會選在三月初三的上巳節附近掃墓,客家人則通常在春節之后。方式是,清理完墳墓環境后(如雜草、樹木),先祭拜土地神,然后祭拜祖先。祭拜完后在墳墓上,用小石頭壓上“墓紙”,代表已經將墳墓修繕完畢。福州清明,東郊踏青之游人甚盛,大多拾野菜煮臛,稱為“煮菜臛”。惠安人掃墓時放紙鳶,吹麥簫。泉州清明吃“潤餅”、制“腳目粿”,這是一種球狀的點心。

  湖南

  湖南長沙將掃墓稱為“掛山”,有“前三后七”之稱,即清明節的前三天后七天為掃墓期。掃墓祭祀有先后順序,一般都要先將墓地清理干凈,拔除墓地雜草,插上“掛山條子”在墓前拜祭。長沙府清明插柳,稱為“記年華”。永州府清明節凌晨汲水,經數月味色不變,用以造酒尤佳。新田縣農諺:“清明晴,萬物成”。

  湖北

  湖北各市的清明節習俗各不相同。武漢清明節有“掛紙”習俗。有的人家以五色彩紙制作燈籠和幡標,掛于祖墳上,并鳴鞭炮,供祭品。坪壩、三陽、羅店、宋河等地還有抬香案、抬整豬至墓地祭祖的習俗。黃石人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

  云南

  云南各地習俗不盡相同,有的地方會在清明節前后,一個家族就會邀約在某一天,幾十個人一行,買好菜,帶上鍋碗瓢盆,一大早就出發去往山上找一塊空地開始做飯。到中午時分,再把酒食果品供祭在墓前,燒點紙錢、叩頭行禮,緬懷先人。

  江西

  江西省內各個地方也有差異,像時間的選擇就有很大不同。永豐縣的清明掃墓以清明節“前三后七”為期,九江各地則習慣在清明節的前三天和后四天的范圍內掃墓,稱為“前三后四”。大部分袁州區人選擇在農歷三月初三掃墓,只有少數外出工作的人才會在清明節趕回家掃墓。新建縣清明拜掃,例用春餅。永豐縣除例行的牲禮外,還以米粉作果,稱為繭果,或壓糯米為糕,澆上糖汁,稱為飯果,猶有寒食之遺風。安義縣清明祭掃惟男丁行祭,婦女皆不參加。

  貴州

  老貴陽人在清明這天掃墓時的“清明食品”,往往是糕點、涼粉、涼面加鹵菜、涼菜;鍋魁加鹵菜、涼菜。人們掃墓除了帶上紙錢香燭外,還會帶上一串用紙剪成的紙串,掛在墳前,用以招魂,俗稱“掛青”。

  青海

  青海人過清明節,有些獨特的風俗。青海人的過清明節從春分過后就開始了,俗稱“田社”。從田社開始,就要準備上墳掃墓,每一天都可以去掃墓,一直到清明節。西寧的傳統祭祀品是紙錢、黃表紙、冥幣,還有12個大饅頭,準備的食物有酒、米湯、奶茶、肉類,到墳上燒過紙后,就點燃煤火,把各家帶來的食物集中起來,放在火上燒熱了吃。男人們猜拳行令,喝得痛快淋漓。女人們坐在一邊拉家常,順便拾點撒在墳頭上的祭祀品,拍拍土就吃了。

  甘肅

  鮮花祭奠、植樹祭奠、祭文悼念、網絡祭奠等逐漸成為甘肅過清明節的時尚。過去,老蘭州人掃墓的時間,一般從“田社”開始,到清明當日為止。“田社”也叫做第一個祭祀日。“田社”在民間有個簡單的推算法:即“九盡十日為田社”。

  山西

  清明節上墳,山西南部多數地方不燃香、不化紙,要將冥錢等物懸掛墳頭,有“清明墳頭一片白”的說法。原因是寒食節習慣禁火,而清明節又在寒食節期間。山西北部多數地方卻要將冥錢等物全部燒盡,理由是不燒盡就轉不到先人手里。大同等地又習慣白日上墳,晚上在家中焚燒冥錢冥帛。

  晉西北的河曲等地,舊俗上墳要帶酒肴,祭畢祖先,便在墳地里飲食,意寓與先人共飲共食。晉南的聞喜等地,上墳時要用嵌棗糕在墳堆上滾來滾去,傳說是為死去的老人抓癢癢。晉中的介休等地,上墳時供品為面餅,形如盤蛇。回家后將面餅放在院里,吹曬干以后再吃。老人們講究可治病,其源蓋出于寒食禁火的緣故。

  河北

  在河北的上墳燒紙錢講究“早清明,晚十一”。掃墓燒紙在清明前一周就開始了,而清明當天已很少有人去掃墓了。冀南地區則選擇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寒食節掃墓。傾城男女出郊踏青、看花、挑菜、簪柳。有諺語道:“清明不戴柳,紅顏成皓首”。東安縣清明插柳、看花。節前五、七日即有人祭掃墳墓,清明節當天則在自家堂上祭祖先。永平府以寒食前一日為蛆日,造酰醬。官府祭厲壇。元氏縣清明節又稱花節,人家買花置酒宴請賓客。

  吉林

  延邊,端午節有吃打糕的習俗。這是用艾蒿與糯米飯打制成的年糕。據說,艾蒿制作的打糕味道清香,非常具有民族特色。

  北京

  北京,除掃墓之外,還有踏青、插柳、放風箏等活動。此外,清明節之所以吃寒食,傳說為了紀念春秋時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只吃寒食。

  河南

  河南鞏縣清明,女婿也祭岳家之祖墳。人家祭祀青苗、牛王、洪山諸神。孟津縣清明插青苗于麥地。在北宋時,“頒新火”是從皇家、官府到社會各界都盛行的重要習俗,每年清明節期間舉行。在儀式上,要熄滅舊火,重新鉆木取火,將火種發給百姓,取除舊布新之意。

  臺灣

  清明中國幅員遼闊,南北氣候不一,所以清明節也因地而異,有二月初二的,也有三月初三的。臺灣的漳州籍人清明節則是在農歷三月初三。臺灣清明節習俗和閩南差不多,臺灣客家人祭祖掃墓的時間是從元宵節過后便開始,日期由每家自定,一直到清明為止。

  臺灣民眾的掃墓習俗,一般可分為兩種:一種是一般祭掃,儀式及祭祀的東西比較簡單,大都只供一些米糕、粿類和糕餅;二是修整祖墓,祭禮相當隆重,供祭的祭禮一般包括各種祭禮品十二種蔬菜及粿類、糕餅等。掃墓時一定要在墳墓的四周獻置“墓紙”(用五色紙剪成長方形)每張紙壓上小石頭,還得放一沓在墓碑上。這個儀式俗稱“掛紙”,是獻給祖先的錢。如果是培墓即修整祖墓,全家人要圍在墳墓四周吃紅蛋,蛋殼就撒在墓地上,含有新陳代謝、生生不息的吉祥意思。

  滿族

  滿族人孝敬長輩,注重禮節,在路上遇見長輩,要側身微躬,垂手致敬,等長輩走過再行;不但晚輩見了長輩要施禮,在同輩人中年輕的見了年長的也要施禮問候。親友相見,除握手互敬問候外,有的還行抱腰接面禮。滿族清明節亦稱“墓祭”,是滿族傳統祭祀節日。每年農歷三月五日舉行(有的地區則在四月上旬)。流行于東北的滿族地區。節日那天,各戶人家乘坐大車到墓地。滿族人的清明祭奠活動,充分體現了這個民族厚重的倫理道德觀念。

  清明節在墳上要插“佛托”滿語中的“佛托”是“柳枝”的意思,滿族人把柳樹視為神樹,因為柳樹適應性極強,有強勁的生命力,即使在十分惡劣的環境下也能生長發育,插柳枝預示著家族的堅毅和興旺發達,在祖墳上插柳,以保佑后人興旺,百世流芳。然后將酒捋地,全家人在墳前叩著行拜,以示子孫不忘祖宗,祈求祖宗神靈保佑本家族平安。

  清明節這天,滿族人還要搞結繩、寫譜、祭祀。結繩就是用五色彩線搓成一丈多長的子孫繩,從第一代祖先的男人開始,每一代扎上一個子孫條,這樣一代一代地排下去,往往要把五彩繩排得滿滿的,用以展示氏族的興旺發達。寫“譜書”,就是將家族中的重要事件記入家譜。如果后世子孫有不孝行為,或者有對家族、對社會有傷害的事,長輩人要在清明節這天對相關人進行教訓和責罰,以警示后人好好做人。

  滿族在清明節,也有些媽媽令。比如說:“清明不吃蛋,窮的亂戰戰”、“清明不吃豆,窮的亂抖嗖”等等。這天吃雞蛋、吃豆腐,特別是必須吃春餅。因為手搟的春餅像荷花葉,又名“荷葉餅”。此餅是將兩片薄薄的面餅合在一起,搟得很薄,甚至于拿起來對著玻璃一看都透明。此“荷葉餅”必須兩葉合在一起搟,才能稱為正宗春餅。小康之家將肉絲炒綠豆芽、蔥絲蘸面醬卷在餅內,吃起來又香又軟乎。一般人家則用肥肉或雞蛋炒豆芽加粉條,還有的人將剛化凍的地里冒出的小根菜挖出來洗凈,加上雞蛋絲或粉條頭子烙煎餅盒子吃。

  “燒包袱”是滿族人清明節重要祭祀活動之一。通常用黃毛紙糊成一個“包裹”,里面裝滿冥錢。祭祀時,在祠堂或家宅正堂設供案,將“包裹”放于正中,“包裹”前面擺放水餃、糕點、水果等供品,燒香燃燭,全家分尊卑長幼施禮后,將“包裹”拿到門外焚化。焚化時,劃一大圓圈,按去往墓地方向留一缺口。以示郵寄的通道。還要在圈外燒三五張紙,這叫“打發外鬼”。

  返回目錄>>>

  清明節起源傳說: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其它起源傳說:

  介之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一碗肉湯讓公子喝,重耳漸漸恢復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眼淚。

  在十九年后,重耳做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

  當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在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節氣清明與清明節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訓》中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志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與民眾在生活與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于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與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返回目錄>>>

  清明節飲食養生:

  清明節的“吃”格外討喜,由于節氣的關系,天氣溫度適中,人們對于青團、螺螄等這樣的美食無可抗拒。青團子本身屬于甜食,人們可以在這個時候充當早點或配餐,確實也是不錯的選擇。而螺螄的美味眾所周知,尤其是在常熟地界,人們對于螺螄的癡迷也有一定程度。特別是常熟的幾家螺螄館,生意紅火,人們時不時會邀上兩三好友小聚下,品著螺螄,敘著家常,別有一番風味。記者在采訪中發現,這兩天24小時營業的便利超市,各種包裝的青團子已經上市,有傳統的綠色,也有五色其他口味的團子,吃在嘴里糯糯的、甜甜的,心里卻感受著一份暖暖的春意與溫馨。營業員告訴記者,這兩天這樣的團子一天可以賣掉十幾盒,有的上班族就當點心吃,既可以填飽肚子,又經濟實惠。

  專家認為,傳統清明佳節吃的是一份思念與懷舊,品的是心意與氛圍,要真正地過好傳統佳節就必須從自己身邊的細節做起,讓這樣的節日在品嘗美食的過程中擦出別樣的火花。將傳統與現代的東西相結合,在“吃”的過程中過好一個完整的節日。

  苦菜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生長,又有叫苦蕈菜、苣菜、敗醬等。苦菜顧名就能知其屬性是味苦性寒,清熱涼血,解毒,消腫排膿。苦菜中還含維生素C及大量鐵質,蛋白質、脂肪、糖類、胡蘿卜素、維生素B及鈣、磷等。此時食用清熱涼血,降內熱減少因內熱而外感風寒的疾病。

  馬蘭頭,又有叫馬蘭、螃蜞頭草、田邊菊等,我國大部分地區路邊及田野有生長,也有人工栽培。其含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A、蛋白質、脂肪、鈣、鐵等,味辛性涼清熱解毒,涼血止血,對于口腔潰瘍、咽喉腫痛、,衄血,血痢等都有一定食療作用。我們把馬蘭熟加調味后,美味可口,為家庭喜食的蔬菜之一,并有一定的藥用價值,經常食用可達清火明目之目的。如把馬蘭洗凈燙熟切碎,拌香豆腐干絲,經常食。

  適用于咽腫痛,目糊,內火重,能清熱涼血。馬蘭洗凈,搗爛取汁分服,適用于吐血,衄血,牙齦出血,高血壓,皮下出血,創傷出血及淋濁,能涼血止血。

  薺菜,也是十字花科植物的帶根全草,具有十字花科的植物抗氧化的能力,在盛產的季節吃鮮又有保健功效,可為一舉兩得了。薺菜又叫護生草、薺、芊菜、雞心菜,目前除野生外,在我國各地均有栽培。在傳統醫書中皆有記載如:《本草綱目》:“明目益胃”;《名醫別錄》:“甘、溫,無毒。和肝氣,和中為上品”;《日用本草》:“涼肝明目”。也恰在春季調養肝之時,食點薺菜正適時令。

  薺菜味甘性平,內含草酸、酒石酸、蘋果酸、延胡索酸、蛋白質、脂肪、糖類、鈣、磷、鐵及胡蘿卜素和多種維生素等,薺菜酸有明顯的止血作用。那么薺菜能涼肝止血,明目降壓,利濕通淋,常應用于痢疾,水腫,淋病,吐血,便血,目赤疼痛等癥。

  在食用時為了不影響對鈣質的吸收,食用前先焯水去草酸為宜。同時選用嫩葉可食,以扁莖葉細小者為佳,全草曬干及花葉子可入藥。據報道,薺菜煎水有預防麻疹作用,還有降低血壓作用。

  食療小方:自制涼血止血鮮薺菜汁,用洗凈的鮮薺菜搗汁250ml,慢慢飲。適用于咳血,吐血,便血,血蹦。

  刺兒菜,它是菊科植物小薊的全草或根,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有生長,常在路旁、溝岸、田間可見,人們常稱為小薊、薊薊菜。刺兒菜特別含生物堿、皂苷等,味甘、苦,微寒,有涼血止血,清熱解毒的功效。而早在《本草綱目》中就記載著:“清火疏風豁痰,解一切損傷,血崩白帶”,還在《本草拾遺》有:“破宿血,止新血”,《上海常用中草藥》說:“清熱止血,降壓,散瘀消腫。治各種出血癥,高血壓,黃疸,肝炎,腎炎”。現在臨床應用于急性傳染性肝炎,高血壓及一切出血,但體虛胃弱者慎食。那么雨季采取,洗凈,蘸醬生食。據報道,小薊對溶血性鏈球菌、肺炎鏈曩球菌、結核桿菌有抑制作用。

  在此介紹兩個食療方,便于實用。一是,鮮小薊250克,搗爛外敷。功能解毒止血。適用于一切疔瘡腫毒,外傷出血;二是小薊100克煮湯,加蜜、生藕汁。功能涼血止血。適用于口干,吐血,衄血,尿血,血淋,便血,血崩。

  清明前后的春天,肝陽上亢的人,特別容易出現頭痛、昏眩,慢性氣管炎也易在春季發作,這就是中醫學所說的“春氣者諸病在頭”。飲食防治方法是多吃具有祛痰、健脾、補腎、養肺的食物。

  對于養生來說,清明節氣中,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筍、雞等。可多食些柔肝養肺的食品,如薺菜,利肝和中;菠菜,利五臟、通血脈;山藥,健脾補肺;淡菜,降火滋陰、清胃生津。

  清明節之后,宜吃的時令蔬菜之一是薺菜。

  中醫養生專家認為,薺菜,是藥食兩用的“護生菜”。

  薺菜在我國被食用的歷史已有幾千年,《詩經》中已有“誰謂荼苦,其甘如薺”的詩句,說明西周時人們就已經食用薺菜了。自古以來,薺菜都是人們非常喜愛的一種野菜。我國很多地方有陰歷三月初三吃薺菜煮雞蛋的習俗,有的人還在這天采集大量的薺菜曬干,留著經常煮水服用。有性急的甚至在春分薺菜剛吐出嫩葉時就開始采摘當菜吃,說是此菜能治百病,對身體很有益處,稱它為“護生草”。民諺也說:“三月初三,薺菜當靈丹。”

  薺菜是這樣一種易得而又味美、對人還很有益的蔬菜,因此與歷代貧苦人民和貧窮文士結下了不解之緣,產生了不少名句。杜甫有詩“墻陰老春薺”。北宋范仲淹早年貧寒,常以薺菜為食,他在《薺賦》中寫道:“陶家翁內,腌成碧綠青黃,措入口中,嚼生宮商角徴。”蘇東坡用薺菜、蘿卜和米制成著名的“東坡羹”。南宋陸游晚年對薺菜更是嗜之若命,有詩為證:“惟薺天所賜,青青被陵岡,珍美屏鹽酪,耿介凌雪霜。”

  現代科學認為,薺菜的營養價值很高,含蛋白質、脂肪、碳水化物、鈣、磷、鐵、胡蘿卜素、維生素B1、維生素B2、尼克酸、維生素C,還含有黃酮苷、膽堿、乙酰膽堿等。薺菜含豐富的維生素C和胡蘿卜素,有助于增強機體免疫功能。還能降低血壓、健胃消食,治療胃痙攣、胃潰瘍、痢疾、腸炎等病。

  中醫認為,薺菜味甘性平,藥用價值很高,具有明目、清涼、解熱、利尿、治痢等功效,用于治療痢疾、水腫、淋病、乳糜尿、吐血、便血、崩漏、月經過多、目赤腫痛等。《名醫別錄》載“主利肝氣,和中”。《日用本草》載“涼肝明目”。《本草綱目》載“明目,益胃”。

  薺菜高纖維、低熱量,還有減肥、潤膚、美容的功效。

  薺菜可涼拌,也可做成薺菜煮雞蛋、薺菜餡餃子、薺菜雞蛋湯等。

  用薺菜煮雞蛋時,應先配上幾片生姜煮薺菜、雞蛋,在雞蛋煮熟以后再放顆紅棗,這樣煮既可保證薺菜的清香又能發揮其養生保健作用。

  將薺菜雞蛋湯的做法是,將薺菜洗凈放砂鍋內,加清水適量,煎一段時間,打入雞蛋,加入鹽、味精稍煮,盛入碗中即成。

  清明時節,讓我們多吃些薺菜吧。

  返回目錄>>>

  清明節相關作文:

  范文一: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晚唐詩人杜牧這首膾炙人口的《清明》,訴說著思念與哀傷。清明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掃墓和祭奠、追思已故親人的日子。

  清明節前后流傳著很多傳統的風俗活動。如寒食賜火、清明掃墓、踏青郊游、放風箏、蕩秋千、斗雞、拔河等,這些習俗隨著歲月交替和社會變遷,有些已經逐漸被遺忘,連一絲記憶都不復存在,有些仍遺留至今并賦予了新的內涵。

  在舊時的青島,清明節也被看作是一個大節氣。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每家都要斷火,吃冷食。冬至后105天謂之寒食,從前的這一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人們在清明前兩天就開時斷火,即天不亮就把飯做好,直到落日后再燒火,以示對親人的懷念,由于人們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逐漸將寒食與清明合二為一。

  在清明節掃墓的習俗比較盛行,掃墓俗稱“上墳”。這一天要去祖墳上填土整墳,掃除沙塵雜草,上香、燒紙,舉行祭禮。有的人家要利用這一機會修整墳墓,大多數是象征性地給墳頭上添添土,還要在上邊壓些紙錢,讓別人看了,知道此墳尚有后人,所以說,無論家里多窮,清明節都是要去上墳的。人們祭祀完畢,都要進行野餐,將上供的食品吃掉,也就是吃福根,以向先人表示節儉之意。

  許多人家都要吃大蔥和蛋餅,寓意聰明伶俐,這個習俗一直延續至今。有的人家還要捏面花,稱作“蒸小燕”,吃白面小雞和雞蛋。寓意小燕子來了,真正的春天到來了。清明這天早晨全家人一定要吃雞蛋和小雞,心明眼亮不得病,很多學生要帶雞蛋給老師以表敬仰。另外,清明節時將印有蝎子圖案的紙貼在家里,家中不招蝎子、蜈蚣,尤其是在農村特別盛行。

  “清明前后,種瓜點豆”,這是一句流傳廣泛的民間諺語。清末民初,農村一帶開始合理安排農時,清明節這天,好多農家給牲口吃高粱米飯,俗語:“打一千,罵一萬,不忘清明節一頓高粱米飯。”吃高糧米粥、麥子粥、玉米粥,表示日子步步高,這一天用粥要讓牛、驢等飽餐一頓,以犒賞它們一年的辛勞。

  范文二:

  清明節是中國的傳統節日,在4月4日-4月6日這幾天。清明節最重要的習俗是掃墓和祭祀。清明節掃墓時,要帶上食物和酒去祭拜那些埋在墓里的朋友和家人,心里要有一種很傷心的感覺,因為他們已經去世了。那些食物和酒擺放在墓前的地板上,給他們吃食物和酒;還要在墓前土地上燒紙錢,給土地上穿上新衣裳,還可以把柳枝或者鮮花插在他的墓土上面。清明節除了掃墓外,還有放風箏、踢毽子、踏青等風俗。

  清明節還是農作物播種和植樹造林的好節氣。我還記得杜牧寫的關于清明節的詩,名字叫《清明》,詩句是這樣寫的“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正好說明了清明的氣候是播種和植樹的好時節。

  我愛清明節。

  范文三: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一樣的清明節,卻是不一樣的天氣。今年的清明節天氣晴朗,陽光溫暖明媚,我們一家子一起驅車前往河北省邯鄲市“晉冀魯豫烈士陵園”謁陵,祭英雄烈士,緬懷他們的英雄事跡。

  陵園很大,分北園和南園兩部分,中間被陵園街分開。因為是清明節,陵園免費開放。人很多,停車場停滿了車,還看到許多學校組織的學生隊伍。因為這里不但是4A級旅游景區,還是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我們先進了北園的大門。正對大門是雄偉壯觀的“人民英雄紀念塔”,高約三四十米,頂部尖,上面有紅五星標志,它有南、北、東、西四個側面,寬約兩三米,正面鐫刻著毛澤東的題詞:“英勇犧牲的先烈們千古(小字)無上光榮(大字)”。其他三面分別是劉少奇、朱德、周恩來的題詞,都是刻在石碑上的。

  繼續往北走,兩側的綠草坪里嵌著黃底的紅五星和黃底紅色大字“褒揚烈士,教育群眾”,黃、紅兩色都是用玫瑰花組成的。拾級而上,踏上有漢白玉欄桿的平臺,上面有一個大大的墓碑,那是左權將軍的墓碑,墓碑前放滿了鮮花,還有好多人在不斷獻花、致敬、鞠躬,來表達對左權將軍的懷念和敬意。

  左權將軍墓碑周圍有許多領導和其他名人的題詞,也還有一些英雄烈士的墓碑,墓碑群的周圍是蒼松翠柏,百花吐艷,不時有陣陣花香撲鼻而來。

  向東拐,沿著橫穿三葉草地,掩映在石楠、各色玉蘭花樹的小徑,來到牡丹園,一眼就看到了左權將軍紀念館,紀念館由小河環繞,我們趴在漢白玉欄桿上,看到河里有紅、黃、黑等各色魚兒在嫩小的睡蓮葉間嬉戲。紀念館的大門上有一幅對聯:大節忠貞彪史冊,正氣磅礴壯山河。橫批是:人民共仰。紀念館里,我們看到了左權將軍的遺像和遺物,還拜讀了他的英雄事跡。

  清明時節,各種花卉競相開放,爭奇斗艷,園內步步有景,美輪美奐。紅墻綠瓦,富麗堂皇的“烈士紀念堂”,在百花叢中更顯耀眼,像是晉冀魯豫革命英烈的偉大精神光芒四射,代代相傳。

  我們從北園大門出去,穿過陵園街,就從南園大門進入南園。正對大門,也有一個高大的石碑。上面刻著:晉冀魯豫人民解放軍烈士公墓。陵園正中間是一條南北大路,路邊是兩排高大的塔松,像一位位威武的士兵。路的兩邊是兩塊公墓地,林立的墓碑有二百多座,上到司令員,下到普通士兵,一般年齡只有20歲左右,有的墓碑上只有職務,連名字都沒有留下。據說,陵園內團級以上的烈士墓碑共有200多座。

  今年清明節祭英烈,參觀烈士陵園,讓我了解了許多英雄先烈的故事,我為他們英勇無畏的獻身精神而感動。正像朱德的題詞:“你們活在我們的記憶中,我們活在你們的事業中。”我一定珍惜今天的來之不易的幸福生活,好好學習,報效祖國,為祖國的繁榮富強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范文三:

  每年的陽歷4月5日是我國傳統節日之一清明節,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清明節除掃墓祭祖外,其風俗也是豐富多彩的。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年的這個節氣,我們都會在心里默默地吟誦這首唐代詩人杜牧的詩句,來表達我們對先人的思念之情。

  一大早我和爸爸媽媽懷著感恩的心去掃墓,一路上風景真是美不勝收,春姑娘悄悄的來到我們身邊,讓大自然變得更美。看,金色的油菜花粉色的桃花潔白的梨花都張開了笑臉,柳樹姑娘將它碧綠的小辮探進了清清的小河里。春姑娘輕輕地吹,小草慢慢地醒。百花齊放萬物復蘇,好一幅美麗的景象。

  景象雖美,可我們卻是懷著沉重的心情去給太爺爺太奶奶掃墓,此時的天空一下子失去了往日的光彩,挺拔的大樹仿佛失去了翠綠色,這一段時間,時光仿佛停住了,大地萬物都沉默著,不知不覺我們已來到太爺爺太奶奶的墓前,擺好供品,點上蠟燭,默哀三分鐘,燒上好多的紙錢,借此表達我們對親人的思念和祝福。并在心里默默地為他們祈禱,祝福他們在天堂的那邊能夠和我們一樣幸福和快樂的生活著。接著我和媽媽清除了墓邊的雜草,擺上了美麗的鮮花,墓地頓時煥然一新。

  在回家的路上我心里默默地想著,明年的今天,我們還會來看太爺爺太奶奶的。

  范文四: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這首流傳千年的詩,想必大家是再也熟悉不過的了。

  清明節的早上,我們全家乘車來到了龍山,為爺爺掃墓。我們只買了七朵菊花,雖然沒有像一些人家搞得特別隆重,又要燒菜;又要點蠟燭的。因為爸爸說:“只要心意到了就行了”。

  來到山上,只見有許許多多的高大的松柏矗立在我們的眼前。我們一直向山頂走去,經過半個多鐘頭的步行,終于來到了爺爺的墓前。我們拿出菊花,放在爺爺的墓前。那幾朵白色的菊花,在綠葉的映襯下,顯得格外莊重、嚴肅。我走到爺爺墓前,向爺爺拜了兩拜,深深地鞠了一躬,嘴里念叨著:“希望爺爺能保佑我學習進步、天天向上;保佑我們全家身體健康、一帆風順。”爸爸和媽媽也同樣拜了兩拜,最后,我們又在墓旁折了一根枯樹枝,把爺爺墓前的灰塵給掃掉,這才依依不舍地離去

  說來也巧,在龍山上,有數不清的茶樹。我們從山上采到山下;從大的踩到小的。媽媽說,把茶葉炒過之后,茶葉里面的水分會蒸發,到最后會只有一點點茶葉的。所以,我們大約花了一個多小時的時間,才采了滿滿一袋。山下還有不計其數的筍,因為我們實在是沒力氣了,所以,我們只挖了十枝左右的筍,滿載而歸地回家了。

  逝者已去不可追,請君珍惜眼前人。清明節,我們必須要去給已逝的親人掃墓,以示我們的孝心!

  范文五: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演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唐朝之后,寒食節逐漸式微,清明節掃墓祭祖成為習俗和傳統。除了掃墓之外,清明節傳統的活動還有踏青、插柳等。

  而根據廣東民俗專家的說法,在廣東江門五邑地區,人們掃墓時有些比較特別的習俗,如“壓紙”,就是掃墓時將紙錢用石頭壓在墳頭,表示錢一定會到達親人手中。

  還有一個掃墓習俗是放鞭炮,燃點香燭,掃墓最后,所有親人都會圍在墓前,進行聚餐。最后還會吃甘蔗,咬下的甘蔗皮會圍在墓的周邊,鋪成一地,不用清掃,這表示有人來探望地下的親人,子子孫孫繁衍不息。

  江門的清明節掃墓是以家庭為單位或以家族為單位的聚會節日,為此還有一些應節的特色美食,比如雞屎藤餅、用于祭祖的雞蛋糕、恩平的燒餅等。江門當地糕點鋪老板介紹,雞屎藤餅在清明時節最適宜吃,其有清熱散毒之效,又因為往往才五毛錢一個,可稱物美價廉,清明前后每天能賣出幾千個。

  清明節是楊柳發芽抽綠的時節,在江門民間,有清明折柳、插柳的習俗,很多當地市民都會買一束柳條,掛在家里的門上。而清明對于農業生產也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到了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江門當地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

  范文六:

  清明節就是中國傳統的節日,有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它主要的傳統文化活動有:上墳、踏青、斗雞子、蕩秋千、打毯、牽鉤(拔河)等。其中上墳(即掃墓)之俗,就是很古老的。清明節,它作為傳統文化,就是個布滿神秘色彩的節日,在這個日子里,路上的行人都在思念去世的人們,表達對他們的尊重與哀思!

  過清明節,在海南的許多本地人中稱其為做清明。中年人對清明節十分看重,即使不就是作為法定假日,他們也會抽空回老家做清明。這說明清明節已經成為了一種文化,成為了一種后人對已故之親人表達思念的一種方式。

  清明,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一種認可及尊重。清明就是古人傳統習俗中十分重要的一個節日,也就是最重要的祭奠節日,就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奠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就是在清明節掃墓。按照舊的習俗,掃墓時,人們要攜帶酒食果品、紙錢等物品到墓地,將食物供祭在親人墓前,再將紙錢焚化,為墳墓培上新土,折幾枝嫩綠的新枝插在墳上,然后叩頭行禮祭拜,最后吃掉酒食回家。唐代詩人杜牧的詩《清明》: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寫出了清明節的非凡氣氛。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而且越加受到人們的重視。

  中國人受自身文化的影響,使清明成為了國人追思先祖的節日。在清明人們紛紛回鄉祭拜祖先,這已就是一種文化,一種習慣。

  踏青去,踏青去。

  這就就是中國悠久的清明傳統文化。

  范文七:

  清明節是我國民間重要的傳統節日,是重要的“八節”(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和除夕)之一。清明節一般在公歷的四月五日,但其節期很長,有十日前八日后和十日前十日后兩種說法,這近二十天內均屬清明節。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本來,寒食節與清明節是兩個不同的節日,到唐朝,將祭拜掃墓的日子定為寒食節。寒食節的正確日子是在冬至后一百零五天,約在清明前后,因兩者日子相近,所以便將清明與寒食合并為一日。

  清明節的風俗,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

  這就是清明節的起源和習俗。

  范文八:

  最初,“清明”只是一個節氣,曾有“清明前后,種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等農諺流傳下來。入宋之后,由于時間比較接近,寒食節的祭祀習俗以及上巳節“上巳春嬉”的習俗融入“清明”之中,一直延續至今。掃墓和踏青成為其中比較重要的兩個主題。

  “清明前后正是踏青的好時光,女孩們會把不愉快的事情寫在風箏上,待風箏飛起后將線剪斷,寓意煩惱隨風而去。”民俗學者王娟介紹,早先寒食節時間其實很長,春季的好幾個月都算在其內,“寒食節還要求人們不動火。后來隨著節日系統的改良,這些習俗才逐漸并入了清明節,節日的時間也縮短為一天”。

  高巍則表示,“踏青”這項習俗更多反映出了清明作為節氣的特點,“清明是二十四節氣是春天里的第五個節氣,這時春天那種生機盎然的特點已經充分展現出來了,所以清明節的習俗就提倡人們要融入大自然,去踏青、放風箏等等”。

  除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等各式民俗外,清明節的一些飲食也頗有特色。王娟介紹,有的地方有吃“子孫燕”的習俗,“就是會在祭祖的時候蒸很多小饅頭,做成燕子的形狀,祭祀儀式結束后分給孩子吃,帶有迎春的意思”。

  “古代清明節,人們還會吃雞蛋,這跟西方的復活節很相似,雞蛋也意味著孕育生命的一種形態。”王娟介紹,南方有的地方則會吃“青團”,即用艾草或其他可食用青草的汁液與糯米拌在一起,蒸熟出籠,“青團味道可口、香氣撲鼻,吃青團也有辟邪的含義”。

  高巍介紹,除了以上飲食外,“喝粥”也是清明節民俗之一,“為了適應春天‘生發‘的特點,人們會在這一天加上韭菜、豆芽等食物”。

  “此外,清明節還有‘射柳’的習俗。通常的做法是將一個葫蘆分成兩半,里邊放上鴿子或者其他鳥類,然后將葫蘆掛在樹上,彎弓射中葫蘆,鴿子飛出,以飛鴿飛的高度來判定勝負。也有的是掛上一條橫幅,將橫幅射下來后即縱馬向前,努力接住橫幅,總之是一種技藝類的游戲。”高巍稱。

  范文九:

  清明,是一年中的第五個節氣,按公歷來說是在每年4月5日和6日,按農歷在三月的上半月。古人算節氣,都從冬至起,從冬至到清明,中間整整隔了七個節氣。每個節氣按15天計算,整整105天,交清明節則是106天。所以古人說:“冬至百六日為清明”,又說:“春分加十五日則清明風至。”

  清明,在遙遠的周代已經流行。古人很重視這個節日,歷代的詩人詞家都有關于清明盛況的描寫,自古以來人們在清明節留下了很多習俗。

  清明掃墓,追祀祖先,由來已久,相沿成習。掃墓,又叫墓祭、祭掃、上墳。清明掃墓是因為驚蟄、春分已過,冰消雪化,草木萌生,人們想到了自己的祖先墳瑩,有沒有狐兔穿穴打洞,會不會因雨季來臨而塌陷,所以到墳上一方面清除雜草,整修樹枝,給墳上添幾锨土;另一方面準備一些祭品,燒幾張紙錢,給樹枝上掛些紙條,舉行個簡單的祭掃儀式,以表示對死者的懷念。

  古代二月,三月三有踏青之俗。“二月二日江上行,東風日肝聞吹笙”、“三月三日天氣新,長安水邊多麗人”,記述的就是唐人踏青盛景。古代每逢這一天,人們聚親約友,扶老攜幼,乘大好春光到郊外踏青,然后圍坐野宴,抵暮而歸。

  清明前后還流傳著很多傳統的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如拔河、蕩秋千、放風箏、打馬球、斗雞等活動。清明節的習俗豐富多彩,歷代的記載十分浩繁。詩人懷清明之作更是爭艷奪彩,不可勝記。從這些意義上講,清明既是節氣,也是一個傳統的節日。是寄托哀思的一個契機。各地青少們成群結隊向烈士陵園獻花致敬,或邀請革命先輩作報告,講革命故事,或組織參觀、旅行、訪名勝、采標本,豐富了節日內容。

  返回目錄>>>

【清明節的習俗】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02-04

清明節習俗作文02-04

清明節習俗的作文02-04

清明節習俗作文09-01

清明節祭祀的習俗09-02

清明節習俗作文02-04

清明節的習俗作文02-04

清明節習俗作文11-14

清明節習俗作文精選08-17

主站蜘蛛池模板: 青草青草久热精品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日韩欧美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人与性动交α欧美精品| 精品人妻少妇一区二区三区| 97se亚洲国产综合自在线| 天天综合网网欲色|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一区二区三区| chinese熟女老女人hd| 国产VA免费精品观看精品|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欧美最猛黑人xxxx|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爆乳APP| 2018亚洲а∨天堂| 精品国产不卡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乱子伦在线观看| 精品国产免费观看久久久| 国产freexxxx性播放| 大香区一二三四区2021| 人人添人人澡人人澡人人人人| 亚洲小说区图片区另类春色| 国产探花在线精品一区二区|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综| 国产亚洲日韩在线三区| 奇米777四色影视在线看| 中文字幕人成乱码熟女| 唯美 清纯 另类 亚洲制服| 国产丰满老熟女重口对白| 国产精品福利一区二区| 亚洲成a人v欧美综合天堂| 免费看国产曰批40分钟| 免费大黄网站| 亚洲色自偷自拍另类小说| 国产高清不卡一区二区| 国产综合色在线视频区| 亚洲色精品三区二区一区| 精品无人乱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尺码欧洲尺码有哪些品牌好| 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中文字幕| 日本欧美久久久久免费播放网| 最好看的电影2019中文字幕| 日本不卡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