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節習俗
清明節習俗1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亦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其它起源傳說:
介之推的傳說
相傳春秋時期,晉公子重耳為逃避迫害而流亡國外,流亡途中,在一處渺無人煙的地方,又累又餓,再也無力站起來。隨臣找半天也找不到一點吃的,正在大家萬分焦急的時候,隨臣介子推走到僻靜處,從自己的大腿上割下一塊肉,煮一碗肉湯讓公子喝,重耳漸漸恢復精神,當重耳發現肉是介子推自己腿割下的時候,流下眼淚。
在十九年后,重耳做國君,也就是歷史上的晉文公。即位后文公重重賞當初伴隨他流亡的功臣,唯獨忘介子推。很多人為介子推鳴不平,勸他面君討賞,然而介子推最鄙視那些爭功討賞的人。他打好行裝,同悄悄的`到綿山隱居去。
當晉文公聽說后,羞愧莫及,親自帶人去請介子推 ,然而介子推已離家去綿山。綿山山高路險,樹木茂密,找尋兩個人談何容易,有人獻計,從三面火燒綿山,逼出介子推。 大火燒遍綿山,卻沒見介子推的身影,火熄后,人們才發現背著老母親的介子推已坐在一棵老柳樹下死。晉文公見狀,慟哭。裝殮時,從樹洞里發現一,上寫道:“割肉奉君盡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為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將這一天定為寒食節。
在第二年晉文公率眾臣登山祭奠,發現老柳樹死而復活。便賜老柳樹為”清明柳“,并曉諭天下,把寒食節的后一天定為清明節。
節氣清明與清明節
清明節的名稱與此時天氣物侯的特點有關。西漢時期的《淮南子·天文
訓》中說:“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則清明風至。”“清明風”即清爽明凈之風。《歲時百問》則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雖然作為節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為時序標志的清明節氣早已被古人所認識,漢代已有明確的記載。
二十四節氣是中國古代天文學家與民眾在生活與生產實踐中總結出來的氣候規律,比較適宜地反映一年四季氣溫、物候、降雨等方面的變化,對人們依時安排農耕、蠶桑等活動有不可或缺的指導意義。到清明,氣溫變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種的大好時節。所以清明對于古代農業生產而言是一個重要的節氣。農諺說 “清明前后,點瓜種豆”、“植樹造林,莫過清明”,正是說的這個道理。東漢崔寔《四民月令》記載:“清明節,命蠶妾,治蠶室······”說的是這時開始準備養蠶。其中的“清明節”還只是一個節氣,不是節日。
清明節氣在時間與天氣物侯特點上為清明節俗的形成提供重要條件,該節氣被看作清明節的源流之一。
清明節習俗2
4月4日是清明節,到了那一天,心就會特別悲愁。因為這一天要給逝世的親朋好友、革命先烈送去誠摯的祝愿。
看望逝者時,忌嬉皮笑臉,這是對逝者的敬意。裝束一定不要太過艷麗,顏色為黑色,因為這樣最為尊重逝者,也可以更加體會出人們因為失去親朋好友背痛的心情。
清明節是中華兒女認祖歸宗不忘故土的重要節日。清明節祭祖和掃墓一般都會給祖墳鏟除雜草,添加新主,稱為培墳;用彩紙剪成紙串,掛在墳前,插上香燭,焚燒紙錢,跪拜叩首。簡單的祭祀儀式俗稱“插青”或“上墳”,以此表達對祖先的追思和懷念。
百里不同風,千里不同俗,全國各地的風俗不同,祭掃的日期也不同,農歷清明節的時間一般在公歷每年的4月4分至6日之間。
在我的家鄉,放鞭炮也是清明節時不可缺少的。這并不是過年時的喜慶聲音,而是一種思念,對親朋好友、革命先烈的思念。清明節那幾天,天空總會下起毛毛雨或者是淋漓大雨,可這也無法擋住人們紀念逝世人的.腳步。他們沉著臉,踏著沉重的步伐向墓地走去,小雨淅瀝,這情景,正應了杜牧的詩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
清明節,一個落雨紛紛的季節,亦是心情壓抑沉痛的季節。
清明節習俗3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是拜祭祖先的節日。那么清明節都有什么習俗呢?
第一要上墳了,全家人一起去拜祭祖先。
我高興地一蹦三尺高,還一邊大聲叫著:“耶!太好了!”
去上墳了我的姐姐和弟弟也一樣高興,可是這一次不是劃船去的,而是開汽車去的。這時,我的心情又不是怎么開心了,因為乘船別有一帆滋味,可以在船上聊聊天,說說話,吃吃瓜子……可坐在車上,連一點味道都沒有,我坐車還經常會頭暈,后來,上了車,我覺得坐車也挺不錯,可以聽很多優美的.歌曲,還可以吃一些好吃的東西……想著想著就到了一座大山,我們去祭奠太太爺爺,我們把一些美味家肴擺放在太太爺爺的墳墓前,然后,拱起手,拜九下。拜好后,就來放禮炮,震耳欲聾。
拜好了太太爺爺,又去了另一座山,祭奠(和前面一樣祭奠)太爺爺和太奶奶,祭奠好了,就到山上去摘艾草,摘好艾草,我們就開開心心地回家了。
第二包艾餃
我們一回家,就開始做起艾餃來,我們把艾草先整理好,然后,把艾草裝進一個籮筐中,再去洗干凈,把艾草燒熟,撈出放進糯米粉中,把糯米和艾草混合在一起,然后,開始包起艾餃來,在艾餃里面包滿甜甜的芝麻。我可和別人做的不一樣,我做了個“女人像”那個女人的“肚子”中,裝滿了芝麻。燒好后,咬一口,汁水從中間噴了出來,我大聲叫道:“哇!真好吃呀!”
這就是我們家過清明節的習俗了,小朋友你們家是怎么過清明節的呢?
清明節習俗4
又是一年清明時,又是一年掃墓時.就像那句:"微微低首憶昔人,輕輕叩動九冥門",的確,一樣的
清晨,薄霧未散.那一座土敦,提示著光陰再次流走一年了.太公的骨灰靜靜安放在這里,一片青青的草地,有一絲暗香浮動.已經和太公分別好幾年了,無從數起,因為又是一年清明.
風呼嘯著,拋起一捧黃土,心情漸漸滑向低谷.一幕幕的.記憶,歷久彌香,因為永久逝去而更為珍貴和痛徹心扉.
很久以前,我太小,他太老,往事模糊一片;一叩首,二叩首,往事卻如潮水般涌來.圓臉,花白的頭發,一身整潔的中山裝,這是我對太公最后的印象.在老屋里,東西很少,有人探望,太公頻頻點頭,伸手或擺手,表示要或不要.太公喜歡曬太陽,那只獨眼老狗靜靜臥在他的腳旁,這是我對太公最后的記憶.
我有時依稀回想起當我對那只老狗充滿興趣時,我將手伸出,但回答我的是底聲的咆哮,眼淚頓時在眼眶里打轉,突然有人拍拍我的肩,是太公,他遞給我半塊饅頭,把我推到前面,呢喃著:"它不咬的,不挑吃的,是好狗啊"我看著老狗把饅頭吃掉,然后躲到太公身后.
記憶僅此而已,哀思是無聲的,黑白的,不知太公是否可以知道?
三叩首,該離開了,火光徐徐,模糊了一切.太公,又是一年清明時,下次,我也不會記得和太公分開多少年.又是一年清明時,遠望,土墳帶著思念。
清明節習俗5
提問:廣州清明節的習俗是什么?
回答:廣州“清明蕎菜”不可少,傳統的廣州人向來重視清明掃墓,有在正清當日“行清”的習俗。“行清”與踏青不同,踏青是郊游,“行清”則是一族人一起約定那一天齊齊去掃墓。
人祭祀完了后,分了豬肉,并不算完成了拜祭形式,家人會將豬肉帶回家后,配上清明時節的菜蔬“清明蕎菜”去炒著吃,還有不嫌麻煩的.人家另外用這個“清明蕎菜”配一些雞蛋絲燒肉絲炸一些春卷吃,吃完了這些菜肉,這一年的“行清”任務才算完成。
清明節習俗6
壯族過清明節的習俗一:
人們在門楣上和房屋周圍插上一枝枝楓樹葉,在村頭寨尾搭起布棚,在布棚下擺上五色的米飯等供品,男女老少圍著布棚唱歌,趕歌迂,老年人還把染色的熟雞蛋裝在小網兜里,掛在小孩的胸前,男女青年在趕歌迂時,還要“碰蛋”。
壯人愛楓葉,并認為楓葉可以“除邪驅鬼”,給人帶來吉祥和平安。因此,農歷三月三做五色糯米飯的時候,家家戶戶要在門口插上一枝精心挑選的楓葉,有的還會將制作五色糯米飯的染料渣撒在屋子外圍或者墻腳下,以求驅邪保平安。
壯家人十分喜愛五色糯米飯,把它看作吉祥如意、五谷豐登的象征。在每年農歷三月三或者清明節的大日子里,壯家人通常會制作五色糯米飯祭祖、招待親友。孩子滿月,喬遷之喜,也會蒸煮五色糯米飯分送給左鄰右舍,表達敬意。
壯家人常常以糯米飯的顏色是否鮮艷,味道是否香甜來評定女主人是否是真正的巧婦。每到三月初三或清明,天還沒亮,各家的主婦們遍紛紛起床,把泡好的五色糯米放入蒸籠里用文火蒸煮。早晨,孩子們個個拿著彩色的`糯米團邊走邊吃,比誰家的飯更黑、更黃、更紫、更香。
三月三吃過五色糯米飯便去趕歌圩,清明節則把熱騰騰的五色糯米飯裝好,準備拿去上墳祭祖。過去,即便是窮人,家沒有大魚大肉,清明上墳祭祖的時候也一定會擺放一碗香甜的五色糯米飯來祭拜長眠于此的親人。
五色糯米飯的來源:
有個壯族青年叫特儂,父親早世,他與癱瘓的母親相依為命。特儂非常孝順,怕母親一人在家煩悶,就背著母親上山砍柴、下田插秧。每一次他都帶著一大包母親最愛吃的糯米飯放在她身邊,讓母親餓了隨時可以吃。
特儂母子的這一舉動被在山上的一只猴子看到,猴子趁著特儂到山上砍柴之機,悄悄溜到母親身邊,搶走了糯米飯。母親無法動彈,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猴子搶走糯米飯。一連幾天如此,特儂看著一邊餓極了的母親,無奈地扯著身邊的楓葉,卻又想不出什么辦法來。猛然間,特儂發現自己掐楓葉的手黑漆漆的,原來是被黑色的楓葉汁染臟了。
看著黑乎乎的五指,特儂靈機一動,立即把樹上的楓葉割回家,放到石臼中舂成泥狀,用水浸泡一天一夜,得出黑色的液汁,再將糯米飯放到黑液汁中浸泡一晚。第二天早上將黑色的糯米撈起蒸煮,頓時一股清香彌漫全屋。母親在屋喊:“特儂,什么東西這么香啊?”特儂興奮地說:“這是黑色糯米飯,多香多甜啊!”這一天正是農歷三月初三。
清晨,特儂帶著母親上山砍柴,他用芭蕉葉包著黑色糯米飯,故意露出一點黑乎乎的顏色。猴子看見了,以為是毒藥,碰也不敢碰,便逃之夭夭了。這一天,特儂吃了黑色糯飯,口不干不燥,還覺得渾身是勁,打的柴更多了。從此,特儂和母親上山砍柴,都帶著黑色糯飯。后來,壯家人都學特儂,家家戶戶做黑色糯米飯。再后來聰明的壯家人又學會了用黃梔子、紅蘭草等做成了黃色、紅色、紫色糯米飯,最后演變成了如今的五色糯米飯。
壯族過清明節的習俗二:
誰家里添男丁,那戶人家要害殺一頭豬來祭祖,祭拜結束當晚每家每戶有一名代表可以到眾墓上回福(吃飯),而添男丁又殺有豬的人家要把整頭豬的一半(豬頭除外)無償貢獻出來給大眾吃或夾回家,以示全村同樂。而如果那戶人家之前已經有男丁,今年又添男丁,可以選擇殺豬或不殺,或用金豬代替,可以選擇給或不給大眾分豬肉,第二胎一般不太計較,但是為了希望祖先保佑孩子平安,很多人都會在第二胎的時候也用金豬祭祖~~~
清明節習俗7
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像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紅樓夢》中就有這樣一段描寫:林黛玉不忍將制作精巧的風箏放掉。李紋勸她:“放風箏圖的就是這一樂,所以叫放晦氣,你該多放些,把病根兒帶去就好了。”而當紫鵑要去拾斷了線的無主風箏時,探春又勸阻:
“拾人走了的,也不嫌個忌諱?”可見古時放風箏是人們消災去難的手段,不能去拾別人的風箏,以免沽上別人的晦氣。也有人在放風箏時,把所有的煩惱寫在紙上,讓它隨風箏飛上藍天,認為一切煩惱都會隨風而去。
蕩秋千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是用樹枝為架,再拴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秋千之戲在南北朝時已經流行。《荊楚歲時記》記載:“春時懸長繩于高木,士女衣彩服坐于其上而推引之,名曰打秋千。”唐代蕩秋千已經是很普遍的游戲,并且成為清明節習俗的重要內容。由于清明蕩秋千隨處可見,元明清三代定清明節為秋千節,皇宮里也安設秋千供皇后、繽妃、宮女們玩耍。
蕩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加之其玩法簡單,所以流傳至今。
下面再說一說蹴鞠。“鞠”是一種皮球。“蹴鞠”即用腳去踢球,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據《說苑》記載,相傳為黃帝發明,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鞠”在戰國時代已開始流行。當時的鞠“以皮為之,中實以毛”。唐代用動物的膀朧為球膽,內中充氣,增加了球的彈性,可拳打腳踢。
大約在漢代有了蹴鞠的專著《蹴鞠經》。唐宋時出現蹴鞠的專門組織球會“圓社”。杜甫“十年蹴鞠將雛運,萬里秋千習俗同”的詩句說明在唐朝時,清明蹴鞠已十分興盛。
唐人仲無顏在《氣球賦》中描寫了足球賽的情景,“寒食景妍,交爭競逐,馳突喧鬧,或略地以丸走,乍陵空似月圓”。當時的球賽有兩人對踢的“白打”,即以踢的花樣和次數多少決定勝負;亦有三人踢的“官場”。到了宋代,開始使用球門,同時有了評判勝負的裁判員,此為現代足球的前身。蹴鞠不僅在民間十分流行,在宮內也是如此。韋莊在《長安清明》中說:“內宮初賜清明火,上相閑分白打錢”。王建在《宮福必中亦說:“殿前鋪設兩邊樓,寒食宮人步打球。”
韋應物《寒食后北樓作》中“遙聞擊鼓聲,墩鞠軍中樂”的詩句,說明除了民間和宮廷,軍隊中也開展踢球活動。
據說唐嘻宗非常喜歡踢球,他曾對徘優石野豬夸口說:·騰若步打進上,當得狀元。”宋徽宗也非常喜歡墩鞠,高休之所以深得徽宗寵信,并被封為太尉,就是因為他“踢得好腳氣球”。可見在唐宋時期,這項節日活動的地位是非常高的。
此外,古人的清明節節日活動還有很多,比如拔河、斗雞等等,這些都流傳至今。
清明節的文化習俗
清明,是個踏青的好季節。考察一下唐代的寒食節,我們可以看到有很多關于踏青郊游和與之相關的各種節日游戲活動的記載。說起在寒食節形成這種踏青郊游的習俗,實在是合情合理。
試想在那個春光明媚的節氣里,一掃寒冬帶來的涼意,萬物復蘇,芳草青青,怎能不讓那些在郊外祭掃完先人墓碑的人們流連徘徊?加之唐時寒食節是有“休假”規定的,這樣一個又有充裕時間,又有合適場所、節氣的出游機會,相信人們自然不會虛度吧。可隨著這種掃墓完畢就在郊外踏青的行為在全國的蔓延,唐王朝開始擔心那些人將掃墓看淡轉而趨向于出外游玩,這顯然與最初引入這個節俗不符。于是,唐王朝政府三令五申,不許掃墓時游玩作樂,在此舉幾個例子,比如白居易在《和春深》這首寒食詩中就曾寫道:“何處春深好,春深寒食家。玲瓏鏤雞子,宛轉彩球花。碧草追游騎,紅塵拜掃車。秋千細腰女,搖曳逐風斜。”蕩秋千、踢球、開懷暢飲,詩中為我們呈現出如此歡樂喜氣熱鬧的景象,這又在哪點上能合了李唐王朝頒布的“不得作樂”的規定呢?換言之,放達的唐朝人的'生活又怎能受到一紙條文的制約呢?張籍在《寒食書事二首》中云:“今朝一百五,出戶雨初晴。舞愛雙飛蝶,歌聞數裹鳶。”孟郊的徠食》詩中也寫道:“一日踏青一百回,朝朝沒腳走芳埃。”看來個性張揚的唐人,在寒食節到了郊外,在祭奠先人的同時,是絕對不會放過娛樂暢快的大好時機的。
宋代每遇寒食、清明,市民常常傾城而出,典籍記載汁京“四野如市”,真是一派壯觀奇景,真有些元宵節花市、燈市的味道。《武林舊尊Ax4pil有記:“每年春暖花開之時,春游最盛。”游人“至暮不絕”,“貴游巨室,皆爭出游,謂之‘探春’。”這是一個有趣的現象,在這樣一個熱鬧的節日里,等級制度也變得不那么森嚴,試想在人山人海中哪還能分得清貧賤富貴,又有誰會在意平日里那高高在上的“貴游巨室”呢,真是一派祥和的景象啊!宋代詩人吳佳信在《蘇堤清明即事》云:“梨花風起正清明,游子尋春半出城。日暮笙歌收拾去,萬株楊柳屬流鳶。”正是對這景象的極佳概括啊!
和踏青相關,清明還出現了戴柳踏青、放風箏、蕩秋千、百戲表演等一系列活動。唐人曹松在《鐘陵寒食日與同年裴顏李先輩校書郊外閑游》一詩中寫道:“寒節鐘陵香騎隨,同年相命楚江循。云間影過秋千女,地上聲喧蹴鞠兒。何處寄煙歸草色,誰家送火在花枝。銀瓶冷酒皆傾盡,半臥垂楊自不知。”可見戴柳踏青、放風箏、蕩秋千、蹴鞠、拔河、斗雞、百戲表演等節日文化已經形成了。
插柳戴柳是清明的又一趣習,所以過去清明節又稱插柳節。插柳戴柳有多種形式,最常見的是將柳條插在門嵋上,婦女以戴柳作時令的點綴,孩子則用柳條編成帽子戴在頭上。因城里的柳樹不是很多,所以人們往往是在踏青回來時折上幾枝柳條,或插或戴。《帝京景物略》中就記述了清明踏青游人插柳的習俗。
清明插柳戴柳還有一種說法:原來中國人以清明、七月半和十月朔為三大鬼節,是百鬼出沒討索之時。人們為防止鬼的侵擾迫害,而插柳戴柳。柳在人們的心目中有辟邪的功用。受佛教的影響,人們認為柳條可以驅鬼,而稱之為“鬼怖木”,觀世音以柳枝沽水濟度眾生。北魏賈思怒《齊民要術》里說:“取柳枝著戶上,百鬼不入家。”清明既是鬼節,值此柳條發芽時節,人們自然紛紛插柳戴柳以避邪了。
此外,清明插柳戴柳相傳還與介子推的傳說有關。相傳介子推是死在一棵燒焦的大柳樹旁,而那棵本已死去的柳樹卻在第二年春天轉活過來,人們自以為是介子推的神明在庇護這棵大柳樹,那么它的枝條自然也就帶有避邪除災的功效了。總之,民間對插柳戴柳的動機有各種各樣的說法,有避邪除災之說、有求生保健之說,但不管怎么講,最終都是寄予了平安美好的心愿。
放風箏也是清明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唐代詩人高驕寫有《風箏》一詩:“夜靜弦聲響碧空,宮商信任入來風;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別調中。”風箏真正的命名,《詢芻錄》記載:風箏,即紙鳶,又名風鳶。五代時李鄴于宮中作紙鳶,引線采風為對、后于鳶首以竹為笛,風入笛管發出悅耳之聲,好似“箏”鳴,俗稱風箏。
起初只限于皇宮貴族中的公子、佳人玩賞,到了宋代以后,才成為民間群眾喜愛的一種活動。風箏既是一種美麗的民間工藝品,又是大眾娛樂品,歷來受到文學家的傳唱。《北京竹枝詞》也對風箏有生動的描繪:“風鳶放出萬人看,千丈麻繩系竹竿。天下太平新樣巧,一行習上碧云端。”早在清朝時,風箏已在扎、糊、繪、放四藝上發展到相當精致的程度。曹雪芹在北京西山“窮居著書”時,細究風箏扎糊之法,還寫了《南鷂北鳶考志>一書。書中詳細介紹了翼燕、雙鯉、彩蝶、螃蟹、寵妃、雙童等四五十種風箏的扎、糊、繪、放等技法和工藝。
此外,古代放風箏又是與祛晦氣聯系在一起的。
每逢清明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
清明節習俗8
清明節,是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之一,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一個節氣,這天過后,春天就進入了最后一個階段——暮春時節,這時春花盛放,人們紛紛踏青觀賞。
中國各地清明節的習俗會有不同,但祭祀拜祖的這一風俗卻大致一樣。大家在這一天,做好當地風味美食和酒,來到親人墳前,清理墳墓雜草,扣頭禮謝,以此來緬懷和表達自己的思念之情。“清明時間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自古以來這一天,人們的心情都是比較沉重的。
清明節,除了祭祖掃墓以外,各地也流傳下來很多不同的風俗習慣。比如有的`地方,這一天都要邀約出去踏青放風箏,人們,將自己認為的災難寫在紙鳶上,等風箏飛得很高了,剪斷繩子,這樣,飛走的紙鳶,就會將自己的穢氣帶走,以此來消災。
這一天,有的地方必須要插柳或者戴柳,當地流行這樣一句話:“清明不插柳,來生做黃狗”。所以沒有條件種柳插枝的人,也要用柳枝編一個柳帽戴著。插柳有三種寓意:一表惜別之情,柳枝隨風飄逸,襯托出親人的依依不舍之情;二表挽留,“柳”寓意“留”,有挽留之意;三表祝福,“無心插柳柳成蔭”,柳生命力旺盛,遇水土即活,人們以此祝愿先人,可以隨遇而安。
清明節這一天,很多北方地區,孩子們都要在大樹上掉一根繩子,還有蕩秋千的習俗。蕩秋千可以讓人增大膽量,開闊視野,舒展心情。“無風一上秋千架,小姝身材比燕輕。”如今這種習俗,已經成為了一種娛樂活動。
清明節這一天,天氣回暖,萬物復蘇,這時候的艾草,新展內芽,也成為一種佳肴,南方人們會在這時,將艾葉汁與糯米粉一起做成青團食用;北方則會與面粉活成餃子皮,包成艾餃。艾草,富含豐富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味道也比較清新,這個時候吃對我們的五臟六腑也是不錯的溫補。
清明節,在中國已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相信,各地演變的風俗習慣還有很多,你家鄉的清明節有什么的風俗習慣呢?
清明節習俗9
海南清明節習俗:踏青、放風箏
除了掃墓祭祖,踏青郊游也是海口人的清明習俗,或在田野游玩,或在郊外放風,感受鄉野氣息。“還沒放假我就策劃好了,一家人一起郊外踏青去。”上班族張女士告訴記者,自己平常工作忙,有時周末還要加班,這次要借著清明小長假的機會,帶上孩子一起去鄉村游玩,“一家人圍坐在草地上,一邊欣賞美景,一邊聊著天,看著孩子們嬉戲打鬧,想想都覺得很棒。”
清明放風箏的習俗由來已久。據稱,古人會在清明時,把自己知道的所有災禍疾病都寫在風箏上面,然后等風箏升到天空時就剪斷風箏線,讓它隨風飄逝,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放風箏是清明的習俗,我每年這個時候都會帶上家人出來放風箏,大家都樂在其中。”市民王先生笑著告訴記者,“中國有句古話叫‘鳶著長壽’,經常放風箏還有利于長壽。”
海南清明節習俗:“飯珍”五花肉都不能少
“每到清明,我們一家人就要回老家祭祖,媽媽一大早就會起來準備祭祖的食物,這一餐的搭配就是‘飯珍’和五花肉,香噴噴的‘飯珍’加上可口的五花肉,總是讓人垂涎欲滴、百食不膩,”市民葉小姐說道。
葉小姐口中的“飯珍”,指的是飯團。老一輩的海口人對清明節飯團有著難以舍棄的情結,他們認為飯團象征著“圓滿富足,合家團圓”。“米飯剛出鍋,還正冒著熱氣,媽媽就會拿勺子舀出一些飯放在手掌上,然后用雙手熟練地裹飯團。”葉小姐說,飯團越圓,就意味著家里越“團圓”,“媽媽的手經常讓飯燙得通紅,一些白霧還從她的手心里飄散,幾十年來,年年如此,從未間斷。”
除了飯團,海口人掃墓祭祖時還會帶上五花肉,富足的家庭還會準備一只烤乳豬。“因為過去貧苦的年代,一塊五花肉是貧苦人家對美食的最高定義,于是到了清明,很多人一定用這道‘最高規格’的五花肉供奉給祖先,祈求家族世世代代富足美滿,”
海南清明節習俗:添土上墳,掃墓祭祖
海南人清明祭祖時,還有吟誦祖訓族規的`民俗傳統。海南省非物質文化研究會會長符策超說,海南漢族人均為大陸移民,唐以前漢族人遷居海南約有2萬人,宋代遷入約10萬人,清代激增至200多萬人。入瓊的姓氏約100多個,入瓊始祖約300多人。為了紀念入瓊始祖,后人紛紛在各地建有‘祖廟’,多在清明之際便舉行祭祀活動。這些祭祀活動中,往往有八音伴奏,念唱祭文,追頌入瓊始祖功德。
“民間祭祀過程中,還要念誦祖訓族規格言,而這些祭文、祖訓、族規均是一篇篇絕妙的歌謠。”符策超對記者念誦小部分符氏族訓三字經,“愛祖國,孝父母,友兄弟,和夫婦,篤親族,講團結,睦鄉鄰,慎交友……”今天聽來,這些祖訓歌謠仍具有教育意義。
海南人掃墓時,以豬、鵝、魚、糕果點心祭祀,焚香化寶。也有同姓居民抓豬拉羊到始祖墳上祭祀,祈求后代子孫繁榮。,清明祭祖分兩種,先為祭“己祖”,以一戶或幾戶為單位,在家中祖先牌位前擺放好“三牲”、干飯等祭品,人人跪拜。后為祭“眾祖”,以幾十戶或幾百戶為單位,同姓氏的宗族均參加。將備好的祭品帶到先人墳墓祭拜,清除雜草,添上新土。
海南各地過清明習俗:
海南人過清明節,掃墓祭祖、踏青郊游是基本內容,但因為海南本身是一座移民島,來自大陸各地的民風習俗在這里互相滲透,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部分地區清明習俗也略有不同。
而西部地區,如儋州等地,過清明時以人多為榮,不分男女老少,只要能到,人越多越好。那些終日生活在船上的漁民,在清明時節,往往會在船頭燃放鞭炮,祈求先人保護風調雨順,后輩平安。
東部地區:文昌、瓊海等地一些村莊,一般不在清明節掃墓,而是在冬至那天掃墓。在給先輩燒香時,最為講究的還要屬海口府城地區,先長輩后晚輩,輩分順序是不能搞亂的。
清明節習俗10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
要談清明節,需從一個已失傳的節日——寒食節說起。寒食節,又稱熱食節,禁煙節,冷節,它的日期又距冬至108天,也就是距清明節不過一天或兩天,這個節日的主要節俗是禁火,不許生火煮食,只能食備好的熱食,冷食,故而得名。
清明節的起源,據傳始于古代帝王將相“墓祭”之禮,后來民間互相仿效,于此日祭祖掃墓,歷代沿襲而成為中華民族一種固定的風俗。
清明節習俗11
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講究禁火、掃墓,還有踏青、蕩秋千、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煉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踏青游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
蕩秋千
這是我國古代清明節習俗。秋千,意即揪著皮繩而遷移。它的'歷史很古老,最早叫千秋,后為了避忌諱,改為秋千。古時的秋千多用樹椏枝為架,再栓上彩帶做成。后來逐步發展為用兩根繩索加上踏板的秋千。打秋千不僅可以增進健康,而且可以培養勇敢精神,至今為人們特別是兒童所喜愛。
蹴鞠
鞠是一種皮球,球皮用皮革做成,球內用毛塞緊。蹴鞠,就是用足去踢球。這是古代清明節時人們喜愛的一種游戲。相傳是黃帝發明的,最初目的是用來訓練武士。
踏青
又叫春游。古時叫探春、尋春等。三月清明節,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游的大好時光。我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節踏青的習慣。
植樹
清明節前后,春陽照臨,春陽照臨,春雨飛灑,種植樹苗成活率高,成長快。因此,自古以來,我國就有清明節植樹的習慣。有人還把清明節叫作“植樹節”。植樹風俗一直流傳至今。1979年,人大常委會規定,每年三月十二日為我國植樹節。這對動員全國各族人民積極開展綠化祖國活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放風箏
也是清明節時節人們所喜愛的活動。每逢清明節時節,人們不僅白天放,夜間也放。夜里在風箏下或風穩拉線上掛上一串串彩色的小燈籠,象閃爍的明星,被稱為“神燈”。過去,有的人把風箏放上藍天后,便剪斷牽線,任憑清風把它們送往天涯海角,據說這樣能除病消災,給自己帶來好運。
清明節習俗12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每當清明節我都會想起這首詩,而我家鄉的習俗卻截然不同。
每到清明節,不管你多忙都必須得趕回來給自己的親人燒紙錢,祭拜,假如不這樣的話,那就是對祖先大不敬。
清明節一早,家家趕做祭拜品,我們家也不例外,爸爸媽媽做東西,我就在旁邊打下手,媽媽做的都可漂亮了,有什么“萬事興,一笑仙等”。祭拜品做完了,該包紙錢了,先人把一大堆的紙錢十張十張的包了起來,然后又把它曬在太陽下面曬干,我問媽媽為什么要曬干呢?媽媽笑了笑說:“不曬干怎么好燒呢。”
在曬紙錢時也要吃飯,吃飯前要“叫飯”,就是把飯什么的都準備好后,叫死去的親人來“吃飯”。說是吃,其實這也是一種禮儀罷了。先人吃完“飯”后,未滿12歲的小孩能吃先人吃的.飯,要重新盛飯。
飯也吃完了,紙錢也曬干了,是時候出發去給先人祭拜了。
我們來到祖宗的墳前掃墓,然后把祭拜品放在祖宗墳前,然后邊燒紙錢,邊放炮。祭拜后,一切又恢復了往日的情形。
清明節習俗13
放“斷線鷂”與蕩蕩秋
清明期間萬物復蘇,春意盎然,綠草如茵,城里人也紛紛外出郊游踏青。特別是孩童將柳條做成帽子戴在頭上,三五成群在野外放“斷線鷂”(即風箏)。民間將清明節視作春季放風箏的最后一天,故稱“斷線鷂”。因為田里的小麥已經拔節,不能再踏,往往在放鷂子時將線剪斷,任其飛去,寓意這年的'晦氣也同斷線的鷂子一起飛走,放走的風箏是不能撿回來的。下午,小孩子們還會在樹上掛兩根繩子“蕩蕩秋”玩耍。“寒食清明蕩秋千,酷似飛鳥益身體”。記得小時候還有的人家以柳條穿上小麻糕掛于屋內高處,至“立夏”日取下來給小孩吃,以取“高高在上預防疰夏”,這是沒有科學根據的,只是一種美好象征。清明節踏青要天氣晴朗,農諺有“清明要明,谷雨要淋”、“清明斷雪,谷雨斷霜”、“清明曬得柳柳枯,又有干面又有麩”,“龍城閑望愛晴天,何處風光在眼前。寒食桃柳千樹開,清明日出萬家煙”。
清明節習俗14
“清明節”的得名還源于我國農歷24節氣中的清明節氣。冬至后第105天就是清明節氣。清明節氣共有15天。作為節氣的清明,時間在春分之后。這時冬天已去,春意盎然,天氣清朗,四野明凈,大自然處處顯示出勃勃生機。用“清明”稱這個時期,是再恰當不過的一個詞。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在古時,還有一種說法,就是“三月節”。冬至后一百零五天謂之寒食,從前這天禁火,冷食,故又稱“冷節”、“禁煙節”。
民間傳說寒食是為了紀念春秋時的介子推被火焚于綿山,晉文公下令禁火。介子推是山西人,所以冷食習俗在山西首先流行。舊時寒食斷火,次日宮中有鉆木取新火的儀式,民間也多以柳條互相乞取新火。
在古人的.觀念里,108是代表完滿、吉祥、久遠、高深的大數,把清明放在冬至后第108天,是有很深的含義。清明的得名,不僅緣于萬物此時的生長清潔明凈,也緣于這一時期的太陽也是清新的太陽,流轉于這一時期天地之間的陽氣,也是清新的陽氣。
清明節習俗15
清明節的介紹:
清明節有兩種不同的概念和含義,其一是古人根據太陽歷制定出的氣候節令,其二是一個緬懷故人的祭祀節令。
歷法上把黃道分為360等份,稱為“黃經”360°,把“春分點”定為“黃經零度”,視太陽從春分點出發,每前進15°為一個節氣;運行一周又回到春分點,為一回歸年。春分那天太陽所處的黃道經度為0°,清明所處的“黃經”為15°。所以春分后15天就是清明節。
清明節又稱什么節:踏青節、掃墳節、鬼節、冥節
清明節,又稱掃墳節、鬼節、冥節,與七月十五中元節及十月十五下元節合稱三冥節,都與祭祀鬼神有關。并且已有2500多年的.歷史了。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清明節叫踏青節,按陽歷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游(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節踏青,并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由于清明節與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間禁火掃墓的日子,漸漸的,寒食與清明節就合二為一了,而寒食既成為清明節的別稱,也變成為清明節時節的一個習俗,清明節之日不動煙火,只吃涼的食品。
【清明節習俗】相關文章:
清明節的習俗08-08
清明節的來歷與習俗07-08
清明節的習俗有哪些11-15
清明節傳統習俗04-10
清明節傳統習俗薦04-17
(精)清明節傳統習俗03-16
清明節的傳統習俗集錦03-09
清明節有哪些傳統習俗08-05
中秋節的習俗(附各地習俗)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