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外匯管制利弊doc
對于外匯市場的管制知識,可能很多投資者還不是很了解,這樣在操作中可能會出現一定的失誤,影響自己的獲利。那么,外匯管制的利弊都是怎樣的呢?
(一)外匯管制的益處
外匯管制始于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此后,在1929-1933年爆發的世界經濟危機后,“二戰”期間,以及戰后初期這幾個階段,有相當一部分的國家實行了外匯管制,或是出于緩解國際收支的矛盾的目的,或是參戰國為了集中外匯以應付戰爭支出。20世紀70年代以來,從總的趨勢來說,資本主義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普遍采取的是逐漸放寬外匯管制的政策,特別是普遍解除了貿易收支的外匯管制。
但是,大部分國家對非貿易收支仍維持管制.尤其是對于廣大的欠發達國家來說,為了緩解外匯資金不足的矛盾,謀求自身的發展,促進產業結構的改善和國內生產的發展,一直都采取較嚴格的外匯管制。由此看來,外匯管制確實有其有利的一面。
(二)外匯管制的弊端
外匯管制也存在不少弊端。對一個國家來說,通過維持本幣的定值過高,會導致黑市外匯市場的出現,致使外匯市場陷入混亂的狀態,還可能導致社會的不公平與資源配置的不均衡。外匯管制對于國際收支問題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反而可能會造成行政費用加加,助長官僚主義與賄賂的情況出現。對世界經濟來講,外匯管制的弊端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在外匯管制下,匯率由政府進行決定,外匯的供求也會受到比較嚴格的限制。因而在外匯市場不能進行多邊交易,資本也無法自由流通,造成國際金融市場的分-裂與解體,這與生產和資本的國際化顯然不相符合。并且嚴格的外匯管制,會使一國貨幣不能自由兌換其他外幣,各國貨幣喪失了可兌換性,無法進行多邊貿易,從而縮小了世界貿易的范圍。
2.在外匯管制的情況下,匯率往往是靠行政力量規定的,必然導致同國際匯率體系發生脫節的情況。這對發展國際貿易,建立正常的國際貨幣關系十分不利。
3.進行外匯管制,手續相當繁多,增加費用提高成本,還容易引起外匯走私與黑市買賣以及不法的套匯行為,使外匯市場陷于混亂狀態。
外匯管制的利弊
從外匯管制的利益或政策目標看,較短期的目標是:⑴限制進口商品的數量、種類和來源地,改善國際收支;⑵防止資金外逃;⑶穩定匯價,以提高社會公眾對本國貨幣的信心。較長期的目標是:⑴把外匯資金控制并集中在政府手中,由政府決定對外貿易;⑵把本國經濟同外國經濟隔離開來,使本國經濟免受外部經濟的波動性影響;⑶保護民族工業,保護國內消費市場,尤其是要素市場,即謀求封閉經濟條件下的內部均衡。
外匯管制在達到政策目標的同時,也必須付出一定的代價,即外匯管制的弊端。表現在,從短期看:⑴進口商無法自由地選擇市嘗商品,因而難于從最具有比較優勢的市場購買最廉價的商品;⑵由于進口受到外匯供給的嚴格限制,進口商品供給難以滿足國內需求,引起進口商品在國內價格的上漲;⑶進口商獲得壟斷利潤,包括商品溢價和外匯溢價。從長期看:⑴阻礙了外國資金的流入。由于實行外匯管制,外匯的使用受到嚴格限制,對外國投資者的吸引力大大減弱;⑵阻礙貿易發展。在外匯管制條件下,外匯匯率往往被高估,提高本國商品在國際市場的價格,降低其國際競爭力,而嚴格的外匯供給也阻礙了進口的發展;⑶無法獲得對外貿易的動態利益。對外貿易是國際分工的結果,阻塞了對外貿易也就是阻塞了國際分工,無法享受由于國際分工發展帶來的動態利益。
【外匯管制利弊doc】相關文章:
出國留意外匯管制規定04-28
利弊04-29
質量&密度.doc05-02
心懷感恩.doc05-01
大壩利弊05-02
實習的利弊12-12
標準教案模板.doc04-25
我.選擇離開doc05-01
美.在心中doc05-01
辭職報告doc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