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母親坐在角落里優(yōu)美散文
謹以此文紀念離開我們四年的母親
母親離開我們已四年了,我卻時常夢見她仍坐在角落的沙發(fā)上看電視,電視里鶯歌燕舞讓孤獨的她咧著嘴笑。
晚年的母親沒有和兒女住在一起,一人住在父親留下的大房子里,說是喜歡清靜。在母親最后的歲月里,她常坐在大房子靠墻角的沙發(fā)上,有時沒事打瞌睡,有時看電視樂呵,有時望著緊閉的大門發(fā)呆。我能想見母親的孤獨。
因為出生于地主家庭,在那個年代母親受盡了折磨,也使她磨礪出剛強的性格,一生不愿連累人給人添麻煩,再苦再難也默默地承受。
78歲時母親患腦血栓,開始癥狀不明顯,醫(yī)生告知結果時,她始終不相信自己會得上這樣的病,總認為自己活動活動手腳就不會麻木了。后來右手慢慢拿不穩(wěn)筷子,右腳走路有些邁不穩(wěn),行動不便,令她十分沮喪,所受到的打擊遠遠超過了病痛本身的痛苦。她一改往日的爽朗,沉默不語。所有人的安慰,她都置之不理。我知道她心里很苦悶,擔心像院子東頭中風的大爺一樣臥床不起拖累兒女。因為她不止一次地說大爺是活受罪。腦血栓打垮了一生康健的母親對生活的信心。
因為兒女多,生病的母親的確享受到很多老人享受不到的福氣。兒女們天天圍著轉,按摩手的按摩腳的逗她開心,使母親在短短的一個多月的時間里逐漸恢復,已經(jīng)能夠自己散步,自己吃飯。只是母親很少聊天了,話語明顯減少,頭腦也沒有原來那樣清楚了,常把老大喚成老二,老二喚成老三。我總能無意中聽到她深深的嘆息,直到今天,這嘆息聲仍如一把鐵錘敲在心上生疼。
因為身體逐漸好轉,母親要兒女們回到各自的崗位上,而且堅決不讓請保姆。一是擔心多個保姆,多個生活負擔;二是怕有了保姆,兒女不經(jīng)常回家了。她需要兒女的陪伴和照顧,又怕給兒女添麻煩。于是,白天我們輪流陪母親,回家給她做飯,夜晚母親一個人住。
退休的三姐是陪伴母親最多的人,每天早早去給母親買早餐,晚上安頓母親睡下了才走。其余上班的我們,像車水一樣來來去去。小城不大,我們離母親家也就十幾分鐘的路程,可是,忙不完的工作、推不掉的事務,陪伴母親的時間總是匆匆的短短的。母親常喚錯兒女的名字,卻從未叫錯我的名字,因為工作忙陪母親的時間少,三姐說她總念叨我的名字。每到周末偶有時間陪伴母親,和她聊天,她只反復問我兒子干什么去了。兒子小時候常待在母親那里,喜歡吃母親做的飯菜,上中學后很少回來,母親常想著那個頑皮的鼻涕蟲,說那小模樣很疼人。每到傍晚母親就催我回家,擔心孩子放學回家沒人開門。
這一輩子,母親都在操心著子孫。一到傍晚,母親一催再催我回去,于是給她倒好水,端好藥,鋪好床,一切都準備好了,才出門。回頭,看見母親站在窗口笑著,擺著手,那個孤獨的身影深深地烙在我的腦海里。
母親去世前毫無征兆,醫(yī)生對她恢復的狀況很看好,她自己也很滿意,說活到85歲沒有問題,那時她剛滿了80歲。我們一直堅信母親生命力的頑強,從來沒有想過母親會離開。可是就在那個冬日的中午,我們準備陪她吃飯的時候,她卻在我們的懷中靜靜地閉上眼睛,一如她平常的為人,什么要求也沒有,什么話也沒留下。
一位作家說過,人即使到了七八十歲,只要老母親還在,便可以多少有點孩子氣。想著總愛在母親面前一股腦兒倒出工作生活中的不快,一生只讀過三年私塾的母親很明理很豁達,總是笑著傾聽,然后說,人生在世,再苦再難都要面對啊。其實那時,母親獨自在承受著生命中的苦和難。而我們還在她的面前撒著孩子氣,或如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搜刮”她的愛。
母親去世后,我常常淚流滿面,想到她的孤獨,恨自己的粗心。母親一輩子心里只有兒女,兒女也習慣了被她關心,在奔波忙碌中,沒有足夠的心思去體會母親的感受,了解她的真正需要,沒有體察她的孤寂,更沒有補償她含辛茹苦的付出。那些個夜晚,母親一個人坐在沙發(fā)上,電視是唯一的伴,我們都有了自己的家,母親的家卻是帶走了愛帶走了溫暖的空巢。
時常幻想著母親坐在角落里微笑地看著我們。很想倒杯茶端在她的手上,緊挨她身邊坐下,撫摸她皺褶的面龐,纏著她講白娘子的故事……
【母親坐在角落里優(yōu)美散文】相關文章:
我們坐在山上看落日散文04-29
坐在文字里憶奶奶的散文05-02
我們坐在高高的谷堆旁邊散文05-01
優(yōu)美散文05-01
母親的身影散文05-02
母親的年散文05-02
母親的篇章散文04-30
母親的眼神散文04-30
母親的香水散文04-30
母親的牽掛散文04-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