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范文(精選34篇)
認真讀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東西,何不寫一篇讀后感記錄下呢?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范文,歡迎大家借鑒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
剛讀完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先說一下對這本書的理解和感受,再說一下我個人的讀書觀。
我沒有看過其他人寫的中國哲學史,只是從《陳寅恪講國學》中了解到,陳寅恪對馮友蘭的這本評價非常高,覺得它真正發揮了"了解之同情"的態度,客觀而公正地去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雖然沒有對比,但是我也能感受到它態度的客觀、公正,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判,只是用通俗易懂、直白淺顯、清晰流暢的語言,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著名學派(儒、道、墨、法、陰陽、佛、新道家、禪宗、新儒家)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他不對讀者的判斷施加任何影響,態度嚴謹、風格樸實,再加上簡潔語言的魅力,讀起來沒有任何壓迫感。任何人讀完后,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喜歡的、認同的學派,去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不管作為一位哲學史研究者還是作為書的作者,馮大師的這種風格,都是值得推崇的。也難怪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里,堪稱最經典。
因為書叫《簡史》,所以對各家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做深入的介紹。單從入門角度來看,已經能勾起人的興趣了。在看書之前,我不知道儒學在各個朝代都得到了不同的重視和新的闡釋,也不知道禪宗原來是佛學和道家的結合。老莊學說宏大但晦澀隱秘,向郭注解卻把老莊哲學解釋得非常高明而又進步,讓我想要深入探究。道教的產生原來是因為佛教進入中國后,引發了大眾對民族宗教缺失的憤怒感。新儒學和先秦儒學差別非常大,到底哪個更高明眾說紛紜。中國人并不是沒有對封建禮教的反抗和個人獨立意識的追求,魏晉名士的"風流"佳話一直在歷史長河中閃閃發光——但也可能正是因為缺乏才顯得可貴吧。
馮大師說,哲學是對人生有系統的反思的學科。我可能在這方面比較晚熟,一直到目前奔三的年紀了,才發現自己漸漸開始選擇性地去相信和實踐某些哲學學派的觀點,在這個過程中清晰了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以西方客觀主義、自由主義為主。在我讀書的過程中,對于所有文學哲學書籍中我看到的觀點,我理解其由于歷史環境的局限而不可避免的弱點,都會從現代社會的.角度去選擇稱贊或批判。而現實中我遇到的每個人都有跟我觀點不一致的地方,因為大家都有各自思想的選擇和歸依。我會理解這種差異,不會以自己信奉的為真理而要求人人如此,但對于明顯落后和愚昧的觀念也會不留情面地批判。
這是我目前的讀書觀處事觀。不求完全正確,但求用自己獨立的理性認知,去實踐自己的觀念,完成自己在人生中最重要的任務——成為自己。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先生對于宗教的認識是每一種大的宗教就是某種哲學加上一定的上層建筑,——即迷信、教義、禮儀和體制等。可以看出任意一個偉大的宗教內核必定有一個哲學體系的加持。現實中對于宗教的貶低化應該是片面地只看到了宗教的迷信層面而未注意到它的教義、禮儀和體制。
因此馮先生描述哲學的兩大特點:其一是系統性,其二是具有反思性的。人作為思考主體進行思考的時候,經常容易受到周遭環境的限制和影響,特定的生活中,體悟生活和生命便會有特定的方式。所以在哲學中會有一定的強調、一定的省略,組成了哲學的特點。而中國的哲學之所以發展至今日,與其中國的背景因素不無關系。尤其是中華民族的地理、經濟背景,馮先生在第二章開篇引用了《論語》(《雍也》第二十一章)里的孔子的一段話:“知者樂水,仁者樂山。知者動,仁者靜。知者樂,仁者壽。”馮先生引用此話將中國文明與兩希文明(希臘和希伯來)做對比,希臘文明屬于典型的海洋文明,身處于地中海,扼守連接歐洲和小亞細亞的'咽喉。因此從古希臘從開始至雅典時代,對于商業十分看重,除了有北面的山區,其中有馬其頓人、色雷斯人,雅典的城邦面臨大海,有著海洋民族的特性。而中國一直是農業大國,只有一面靠海,而且從古至今中國人下遠洋的次數并不多,例如徐福東渡到日本為秦始皇求丹藥,還有作為中國遠洋團隊上的創舉鄭和下西洋。因此東亞的地理條件決定了中國是土地式文明,而非海洋式文明。開篇的山和水是不是有可能分別暗指的便是中華文明比做樂山,更為靜態,西方的動態的海洋文明比做樂水,更為動態。
中國是一個大陸國家。因此在古代的中國人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在中文里,“普天之下”和“四海之內”都是表示“世界”。但是對于希臘人,一直處于海洋國家會不明白,居住在“四海之內”(比如說,住在克里特島上),怎么就是住在“普天之下”。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到海上冒險的經歷。但是用現代的角度來看孔子和孟子所住的地方都離海很近,孔子住在魯國,而孟子所在的鄒國也在山東境內。但是在《論語》里,孔子只有一次提到海:“道不行,乘桴浮于海。從我者,其由與?”(《公冶長》第六節)因此,海在孔子心中是個未知、遁世之處,人跡罕至之處。而這是只有自己的道不行,才會去的地方。而仲由作為孔子的七十二賢之一,一直是以勇氣出名。據說,仲由聽到孔子的這句話,非常高興。但是孔子卻并沒有因仲由的過分熱心而感到特別滿意,他說:“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意思說,仲由雖然勇敢,可惜不能裁度事理。)
而孟子提到海的話很簡短。他說:“觀于海者難為水,游于圣人之門者難為言。”孟子將海和圣人的思想相比,展現了更多不可知不嘆的一面。(《孟子·盡心章句上》)看著孔子和孟子對于海洋的未知和驚嘆。對比之下,蘇格拉底、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游列島的經歷和感悟和孔孟又是多么不同。
而古代中國和古代希臘的哲學家們不僅生活在不同的地理環境之中,還生活在不同的經濟環境之中。中國是個大陸國家,中華民族歷來依靠農業來維持生存。在馮友蘭先生那個時期,中國的參與農業生產的全體人口中占總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在一個農業國家里,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因此,在中國歷史上,一切社會、經濟思想以至政府的政策措施都以土地的分配和利用為中心。比如周朝井田制、明代的攤丁入畝、太平天國的天朝田畝制度以及中共領導人在革命中提出的“打土豪、分田地”等一系列口號,土地公有制度和安徽省鳳陽縣小崗村開始實行“家庭聯產土地承包責任制"。
馮先生表達了在一個農業國家里,無論和平時期或戰爭時期,農業都同樣重要。中國歷史上,公元前480至前222年是戰國時期和今日世界在很多方面都頗為相似。當時中國分裂為許多封建的小王國。每個小國都把“耕戰之術”作為國家的要務。最后,“七雄”中的秦國,在經濟和軍事上都占優勢,得以戰勝其他六國,從而使中國在歷史上第一次實現了政治統一。因此中國哲學家們的社會經濟思想都強調要區別“本”和“末”,農業生產被認為是立國之本,而商業則被看為是立國之末端,因為經濟生產主要靠農業,而商業只關系到產品的交換。商品的交換終究要以生產為前提,在一個以農業為基礎的國家里,農產品是主要的產品,因此在中國歷史上,各種社會、經濟的理論和政策都重農抑商。
因此在中國古代社會,商人不受到重視。在中國的傳統社會里,把民眾按行業分為士、農、工、商四等,士和農這兩種行業受到社會的尊重,士通常是來自地主階級,農就是從事農業生產的農民,因此家庭中若是“耕讀世家”,往往是引以為傲,例如安徽的皖南黃山下的宏村都會有牌匾寫著“耕讀世家”,不僅要讀書還要耕作,一方面了解格物之理,一方面讀圣賢書。還有如湖南也有很重的鄉紳文化。
學者一般出身于地主家庭,不需親自耕地,而農民一般被稱作佃農,租用別人的土地進行耕種,但是家庭的興衰和農業生產的好壞直接聯系在一起:農業收成好,他們受益;農業收成壞,他們也受連累。因此,他們的宇宙觀和人生觀都主要反映了農民的思想。而加上這批學者受過教育,使他們得以表達農民自己沒法表達的思想,這種表達在中國就采取了哲學、文學和藝術的形式。因此中國的哲學藝術中有許多耕讀的傳統。目前有談及中國人民的信仰危機也有類似觀點,中國的鄉土文化扎根之深,并非輕松可以撼動,當把這種農業文明抽身而走的時候,似乎并未為這些空隙填入新的超道德價值觀。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
談及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歷來被看為可以和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擬。馮友蘭認為在中國每一個讀書人都會關心哲學。從前在中國,一個人如果接受教育,首先就是受哲學方面的啟蒙教育。如我們熟知的那般,古時孩子剛學認字,通常所用的課本便是《三字經》,每三個字為一組,每六個字成一句,偶句押韻,朗讀時容易上口,也便于記憶。《三字經》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便是孟子哲學的基本思想。而從古至今,兒童開蒙之時讀的《論語》、《孟子》、《大學》、《中庸》,這是新儒家哲學中最重要的“四書”,如果按照我們當今所熟悉的宋明理學的順序,即朱熹的排序,分別是《大學》、《論語》、《孟子》、《中庸》,并給出一種宏觀至微觀的閱讀順序,先定基調后細細揣摩:“先讀《大學》,以定其規模;次讀《論語》,以定其根本;次讀《孟子》,以觀其發越;次讀《中庸》以求古人之微妙處。”朱熹的《四書章句集注》是集《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于一體的巨作,其中截取了儒家當中的思孟學派(子思和孟子),宋朝的二程,即明道先生、伊川先生(程顥和程頤),最終將其發揚光大,既是一部儒家理學的名著,也改變了中國后期科舉考試制度,因此成為必讀書目。這“四書”也是宋以后道學(在西方被稱為“新儒學”)認為最重要的文獻。
馮友蘭先生認為西方人眼里,中國人的生活滲透了儒家思想,儒家儼然成為一種宗教,而馮先生對比了西方哲學的根基,也就是古希臘的中軸三人: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他認為儒家思想并不比柏拉圖或亞里士多德的思想更像宗教。而且“四書”也并未談論到創世紀,也沒有天堂和地獄。馮友蘭先生似乎想在“四書”中把哲學從宗教中剝離出。“四書”一直談論的是我們人世之間發生的事,既未談到過去,也未談到未來,也不會談到死后究竟是上天堂還是入地獄。天堂和地獄在神學角度也是一種終極關懷,對于生死,人到底從哪里來?人要到哪里去?人的意義價值何在?中世紀基督教解決的核心問題是人類作為上帝的對立面,是上帝所有的特點的不完美在世間的展現而得以存在,來確定了人的意義和價值。
當然,哲學和宗教的含義并不十分明確,不同的人對哲學和宗教的理解可能全然不同。人們談到哲學或宗教時,心目中所想的可能很不同。就我來說,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人只要還沒有死,他就還是在人生之中,但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對人生進行反思,至于作系統反思的人就更少。但是一個哲學家總要進行哲學思考,這就是說,他必須對人生進行反思,并把自己的思想系統地表述出來。馮友蘭先生在1948年寫這本書時,認為中國哲學缺乏思辨性,他認為哲學離我們很近,是對生活系統和生命的反思和思考,典型的特點便是具有系統性和反思性。雖然系統表達需要系統的訓練,對于普通的沒有接受過此訓練的人,還是可以進行反思,因為反思還是可以通過堅持努力達到的,畢竟吾日三省吾身。讓哲學在你這里反思,抽離出來觀察理性,做一個生活的哲學家。
而這種思考,馮先生稱之為反思,因為它把人生作為思考的對象。此時生活是我們思考的客體,在主體之外其他都是成了客體。正如佛家表達的內觀,看到你的內心,把肉身作為客體觀察,抽離和反觀來達到自我認知。憤怒的時候抽離,傷心的時候抽離,開心的時候抽離,做到一個情緒控制,此時純粹的主體以外都能作為客體可以反思,因此有關人生的學說,有關宇宙的.學說以及有關知識的學說,都是由這樣的思考中產生的。宇宙是人類生存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臺,宇宙論就是這樣興起的。這不由讓我想到莎士比亞《麥克白》:“生活就是一個愚人所講的故事,充滿著喧嘩和騷動,卻找不到一點兒意義。”而思考本身就是知識,知識論就是由此而興起的。按照某些西方哲學家的看法,人要思想,首先要弄清楚人能夠思考什么,這就是說,在對人生進行思考之前,我們先要對思想進行思考,即反思之思。無論是懷疑主義的笛卡爾說的:“我思故我在。”我唯一存在的證明是我在思考。而斯賓諾莎認為思考自身就是一種知識。因此我認為作為哲學愛好者、學習者、實踐者嘗試的第一步都要做到自我的反思,“內觀”,因為中國哲學真正來自于實踐。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4
在《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馮友蘭主要依據時間順序將先秦至民國時期中國哲學各家理論進行梳理并加以略微解讀。該書最大的特色在于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以及分不同時段及不同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差別化分析。
首先,其結合中國古代以“農”為中心的現實背景對中國哲學的總體趨向加以解釋,以“農”的直覺為先的習慣解釋中國哲學將直覺植入思想背景中的原由,以“農”的樸實性與自然的密切關聯性解釋人與自然同一的思想趨勢的成因,以中國特殊的家族制度解釋儒家倫理思想何以成為正統等。
其次,其基于一種分段研究的思維,分不同時間段對中國哲學進行具體的差別化研究。以道家為例,馮友蘭認為道家起源于周朝封建解體制度伊始的隱者,其將道家思想主要分為四個階段。第一階段是春秋戰國時期的楊朱為代表的隱者,此階段道家的目的是避世全生,基本觀點是“為我”、“重物輕生”。第二個階段以惠施、公孫龍之后的老子為代表,其主要觀點是道無名,以及“反者動之道”的物極必反思想。其處世觀亦意在全生避害,但由于物極必反,故強調欲剛則柔、無為、棄智。第三階段以先秦時期的莊子為代表,其主要思想是順乎自然本性能得到相對幸福,天人合一方能得到絕對幸福,強調物我同一。最后一個階段則是南北朝時期的新道家(也稱“玄學”)階段,馮友蘭將這個時期的道家分為主情派和主理派。主理派的代表是向秀和郭象,其思想主要體現在對《莊子》的注疏當中,其主要觀點是道就是無,同時以變化的思想解釋“有為”和“無為”,遵循變化是無為,固守舊制是有為,強調萬物沒有是非差別。主情派的代表其選取的是《楊朱》及《世說新語》,主要是任我從人、率性而為的風流精神。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研究,以時間維度進行條分縷析,階段分明,在每次社會制度發生重大變革,如周朝、秦朝、魏晉南北朝等時期,馮友蘭均對其社會制度先行闡釋,為相關哲學思想的產生提供背景。無論是法家在秦朝的興起,還是儒家在漢朝的獨尊地位,抑或是佛教在南北朝的盛行,均非突如其來,其與不同時期統治者、民眾需求息息相關。從這種分時段的差別化分析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不同時期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尤其是亂世中國哲學的興盛,以及不同階段中國哲學思想的前后傳承與超越。
此外,馮友蘭在分析中國哲學時,能夠與西方哲學相聯系,采取了一種比較研究的方法。如以儒家的內圣外王與柏拉圖的哲學王思想相比,將中國的“物極必反”思想與黑格爾的“一切事物均包含其自己的否定”思想相較等等,其談中國哲學又不僅僅只談中國哲學。但可能因需與西方哲學相聯系,而中國哲學中名家的辯論之法與西方哲學的邏輯辯證思維最為接近,馮友蘭在該書中大篇幅提及名家的辯論思維,反而顯得有些本末倒置,這一點尤其為牟宗三所詬病。
全書中最具創造性的是前三章對中國哲學總體的分析,因其結合我國的風土人情、地理特點、政治背景、家族傳統分析中國哲學,體現了中國哲學的本土性特點。而后二十五章對中國哲學發展的時間軸以及傳承脈絡的梳理較有學習及借鑒意義。現代對中國哲學的研讀大多借助后期的'注解進行研究,馮友蘭按時間軸并結合幾個重大時期內社會制度對中國哲學思想進行分析的方式,為理解后不同時期思想變化的內在動因提供了參考。這種結合時代背景研究內在動因的方式為我們進行學術研究提供了借鑒,而研究中國哲學時結合西方哲學的比較研究方法,亦值得效仿。
馮友蘭對中國哲學的分析亦存在一些問題。馮友蘭對中國哲學思想發展的梳理脈絡時間跨度大,工序龐雜,其對某些思想的研究存在偏頗亦可以想見。以儒家為例,馮友蘭對儒家思想的分析有些浮于表面,其對儒家相關經典的分析本身只能看作眾多解釋中較偏僻的一種,尤其是馮友蘭的分析過于向邏輯辯證思維靠攏,如牟宗三所說:傾向于西方的新實在論。偏離了中國哲學的出發點,其試圖使中國哲學走向明晰化,但有點過猶不及。
在此舉兩例,一是對正名的理解,孔子崇尚周禮,故而其對正名的論述主要是為應對當時禮崩樂壞的社會現實,重一種人倫的名實觀,而非實證性的名實之辯。其主要出于《論語》:“子路問:‘衛君待子而為政,子將奚先?’子曰:‘必也正名乎。’所謂‘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事不成,則禮樂不興;禮樂不興,則刑罰不中,刑罰不中,則民無所措手足。’”(《論語·子路》)當時衛國國君不顧父子倫常越過其父而登臨君位,故子路有此問。孔子答名正才可能言實事成,進而禮樂興,故必先使其行為符合禮制倫常,這是孔子正名觀的主要思想。“君君,臣臣,父父,子子”(《論語·顏淵》)亦體現了這種人倫的禮制思維,而馮友蘭對“正名”的解釋,僅截取了孔子對“正名”的部分論述,脫離了孔子當時的完整語境,強調在社會關系中每個名必須履行與其相應的責任和義務,偏向于近代社會學中的角色理論,是一種實證的名實之辯,顯然偏離了孔子的思想。
二是關于“命”的解釋。馮友蘭將孔子所說的“命”理解為命運,認為我們盡力做應該做的事情而不計成敗就是“知命”,有種宿命論的悲觀主義成分,但這明顯是對孔子“天命”思想的誤讀。從孔子周游列國時知其不可為而為之,便可以看出孔子并非悲觀主義者。孔子對“命”的理解主要表現在知天命和君子三畏當中,“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論語·為政》)“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論語·季氏》)“知天命”可以理解為對天所賦予自己的使命的明悟,也可以理解為對大道使命的理解。“畏天命”則是對事物之義理明悟后產生的敬畏之心。儒家所說的“命”主要指事物所遵循的義理,可以通過個人修養的提升而對天道產生遙契,是可知的,孔子說“不知命,無以為君子。”(《論語·堯曰》),所體現的就是修身養性提升而致知“天命”的一種過程。若理解為宿命則會陷入一種不可知論當中,偏離了儒家的傳統思想。相較而言,牟宗三對“性與天道”的解讀即參考了君子“三畏”之說,更為符合傳統儒家思想,茲不贅言。
馮友蘭在解釋儒家思想時的主要矛盾在于,一方面認為后來儒家對孔子的解讀受政治環境影響而有失其原意,但另一方面其在解讀孔子思想之時,不自覺地受西方邏輯思辨思維的影響,偏離相關語境陷入自己的理解當中,有為表達而表達之嫌,而非為解讀而表達,以上對“正名”及“命”的解釋即屬此類,難免偏離了中國傳統。
總體而言,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不失為了解中國哲學之佳作,其結合中國的國情對中國哲學進行本土化分析,并分不同時期對中國哲學進行差別化研究,同時采取分階段研究及比較研究的方法,對先秦至民國時期的中國哲學思想加以梳理并適當解讀。雖在各家思想的橫向分析上存在一些不足,但其縱向分析脈絡清晰,足以使人對中國哲學產生概括性認識。無論其內容還是研究方法,均值得細細品讀。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5
寒假我反復認真的研讀《中國哲學簡史》,總感覺似懂非懂,雖然我在努力的看,還是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書中古代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后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說不清的感慨。
現在將我讀這本書后對哲學的一點認識和感悟與大家分享如下。通過閱讀這本書我知道了人們常說的哲學是讓人聰明而有智慧的學問,這種說法是學習哲學的最大誤區。因為沒有學過哲學的人并不一定不聰明,而學過哲學的人也并不一定就聰明。事實上哲學是讓人知道自己沒有智慧因而去追求和熱愛智慧的學問。所謂哲學的智慧就是知道自己沒有智慧的那種智慧。哲學家們研究哲學問題從來不是為了提高智力,而是為了哲學本身。換言之,智慧不是手段而是追求的對象。我們永遠不可能占有智慧,至多也只能做到熱愛和追求“智慧”。正如書中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具體而言,知識或者科學知識是我們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工具和手段,它們通常都具有功利性或有用性,而人類追求和熱愛智慧卻沒有別的目的,而只是為了智慧本身。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我們或許可以不關心數學和物理學的新進展,直接利用或者享受它們的成果,但是卻不應該不關心哲學,因為哲學不是生存的工具和手段,而是生存的目的和理想,是我們每個人應該關心的問題。蘇格拉底曾經說過,未經理性審慎的生活是不
值得過的。盡管經過了理性的省察也不一定能找到生活的目標。學習哲學就是“上路”。踏上愛智慧的思想之路。哲學史的學習過程就是與前人在思想上進行對話的過程。因為盡管哲學家已經不在,但是哲學家們解決問題的方式卻永遠不會過時。他們為后人提供了各種各樣可供選擇的可能方式。
通過閱讀我還了解了馮友蘭先生的其他一些哲學思想,了解了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的大致發展歷程,了解了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知道了各家的思想之間是相互影響和促進的。
例如,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就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眾的福利。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
如果,把這“仁義”擺進教育里、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出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另一方面如果我們千年之后的現代教師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未免太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發展無時不在出事促使著我們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只有結合現實情況不斷的創新,人類文化才會發展得更快。
馮先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
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沖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把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卻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眼中的學生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之分了。
其實哲學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只不過我們缺少是它們“浮出水面”,“上升”到哲學高度的理論思維而而已。這也許就是我開始所說的哲學家們的思想讀后有種讓人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的原因吧?
最后,為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6
看《中國哲學簡史》看的非常吃力,不要說能讀到什么,有什么領悟,能把這本書大致瀏覽一下翻一遍,都是件痛苦的事情。看這書最大的感覺就是,在這書之前,應該對百家各自的書籍有過涉獵,不然只是看對百家的歸納總結和評論,會讓人措手不及,眼睛和心靈都飽受折磨。
在讀這本書的時候,對儒家和道家稍微熟悉一點,是當年高考奠定的基礎,為了高考,對《論語》、《孟子》、《莊子》的內容都有較為認真的學習,所以讀這些的時候,感覺像遇到老熟人,至少知道其中大意和主旨。看了本書之后,發現自己以前的理解更加片面一些,沒有將儒家作為一個體系去理解那些內容,更多的只是從字面意思去了解儒家思想。一個是從面到點的分析,一個是從點到面的探索,兩個不同的境界,所探究出來的深意當然不可相比。比如“唯女子與小人難養也”,以前理解的小人,會跟現今社會上通俗理解的小人混為一談,雖然知道這兩個小人肯定不是一個意思,但我猜想現在通俗理解的小人,應該很大緣由是從這引申過去的。讀完這本書我更加理解了這小人的含義已經此話的緣由。在儒家體系,遵循的是三綱五常(三綱: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五常:仁、義、禮、智、信。)的倫理關系,而各階級有有不同等級的,按照士、農、工、商各自排序。而小人是平民老百姓,是不在這序列以內的,他們沒有獲得教育的資源,不知道深明大義為何物,唯利益而趨,女子也是如此。所以孔子說,不要跟女子和小人講道理,是講不通的。
喜歡馮老對哲學的態度。一直以來都覺得高深莫測,哲學是可以給人新的知識的。但馮老說,哲學不是增加積極的`知識,而是在于提高心靈的境界,獲得高于道德的價值。這樣,我感覺我對哲學可以更加大膽一些,應該不會將其束之高閣。
看完這本書,感覺更多的是對中國各種文化的一種解析、概括,而這些影響著每一位中國人的所思所想、處世哲學,有人認可儒家克己復禮,有人喜歡道家灑脫隨心,有人喜歡名家善于辯論,也有人崇拜心學內圣外王。不同的思想會造就不同的人生,哪個信仰的多些,人生哲學就會往那個方向多靠一些。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7
《中國哲學簡史》,作者馮友蘭。我對哲學沒興趣,我原以為我不懂哲學。看完這本簡史后,我才發現原來里面的東西80%的我都略懂。文中提到的孔子、老子、墨子、佛教、道教、儒家這些我其實也都讀過一些東西。莊子的《逍遙游》、《大學》提出的在明明德這些有時候我還會拿來反復抄寫,可我怎么從來沒有把它們和哲學聯系起來?我想是從來沒有系統的上過哲學方面課程的原因吧。也許還是自己對這個沒有興趣,從來沒有去理清楚基本的概念。
這本簡史對初入哲學的人是很有幫助的。對我這種似懂非懂的人也是很有幫助的。但終究我是興趣不大,總的來說快速閱讀了一遍,里面的內容初步梳理了一下,也給類似于我這樣的人提個醒,理個大綱。
我大學同學小燕說:所謂哲學,不過是吃飽了的文人的胡思亂想,自以為是,正過來反過來,好像都有道理,其實沒道理。我是不懂的。
小燕說的挺好的也挺對的。她甚至說她最近對孫子兵法有了新的見解,所謂36計其實個個是陰招。小燕說的真的挺好的。為她開心。
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關于實際的積極的知識,而是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我讀到博士,我也常常自詡讀了很多書,卻唯獨對哲學類興趣不大,不甚研究。當我讀完這本簡史之后,我立刻就很清楚的認識到這本書的知識比我教學生的《建筑環境學》《燃氣供應》課程更有價值。遠~遠~遠~遠超過了我教授的.課程的價值。當你對哲學有興趣的時候,恭喜你!這說明你基本上已經超越了柴米油鹽、一地雞毛、雞飛狗跳的普通市民生活的層次,你已經開始對人生進行反思,也就是超越了人生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進入了道德境界,這時候的人在精神上會獲得更多的滿足,人生會變得更加有意義。
哲學是對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我們的老子、孟子、孔子等圣人們包括西方的一些哲學大師們已經對這些東西反思的很透徹了。他們的哲學思想其實,其實我們也都懂。比如佛說:誰傷害了你,誰來渡你。再比如佛又說:放下,你就贏了。但真正做到就太難了。這使我想起了前幾年一個女同事跳樓自殺。她也讀到博士,我想這些哲學的東西她應該都懂。為什么做不到?因為我們都是凡人。只能說可能她懂得,但還沒悟到吧。
我又想到了在重慶讀研究生時的一個政治老師,他原本和我一個專業,后來是自己對哲學方面的東西非常有興趣,然后就轉去搞這些了。他給我們上課的情形我至今仍有印象,先是操著川普講,后來對我們說不行他必須有川話講,否則他覺得講的不透徹。然后他就在講臺前用四川話呱里呱啦地講的神采飛揚,你可以感受到他眼里放出的光。雖然其實我對他講的也不怎么感興趣。但現在想起來他能與哲學打交道且樂在其中,真心為他高興。
書中提到周敦頤的《宇宙發生論》,我就在想這個名字為什么這么熟悉。查了資料才恍然大悟,原來是《愛蓮說》的周敦頤。一般來說哲學家就是文學家、思想家、政治家。所以有遠大抱負之人宜早接觸哲學,學校也應盡早開設關于哲學的基本課程,這樣應該在孩子成長的關鍵時機幫助其樹立遠大的志向,幫助其學習治道之法,利于國家人才的培養。
關于馮友蘭,有聞其名。讀完此書后查閱了其簡介,方知乃河南南陽人士(1895-1990),畢業于哥倫比亞大學。佩服之至。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8
這些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覺原來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是感覺從這只有300來頁的書本里看到了中國的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的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著本書里講了中國歷史上的各家: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清楚怎樣去說,哲學的東西真是好難懂啊!但是他的這本書已經寫得比較通俗易懂了。是我看到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雖然沒有看過幾本,呵呵~)
在這本書的第一句: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歷來能夠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大概能夠了解到中國哲學在重要性。
從這本書了解了八卦的'由來,各個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個學派中的代表人物。中國的。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何以在中國能有如此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就是一個相互吸收和借鑒的歷史,不知哲學是否都是形而上的,或許哲學就是這樣吧。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的時代的各方面的條件的影響,個性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哲學思想在經濟的發展中也有意或無意地隨著發展。
書上也說了些東方的哲學思想和西方的哲學思想的差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不一樣,因此理所當然地有差別。但是兩者都是人類的優秀的禮貌的一部份,如果能把兩者優秀的成分相結合利用,正如本書上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和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雖然自己簡直就是沒有水平,但是還幻想到達拋磚引玉的效果!期望大家能體諒,或許當我看這本書第二次的時候會有所感悟!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9
孟子曰:“揚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這句話是孟子對楊朱的評價,也側面體現了楊朱的基本思想之一:“輕物重生”。那么,我們是否要做到輕物重生呢?
在回答問題之前,我想我們得討論一下“物”與“生”。“物”即為物質。我們日常生活中到處都是物質的影子,如:金錢、名利、地位、珍貴的物品等,他們都是物質。物質在我們生活中的地位無疑是巨大的:我們的衣食住行,我們能否得到別人的尊重,我們能否行駛更大的權力,能否滿足自我的虛榮心等這些都與物質息息相關。假設說,物質消失了,那么我們的生活可能會寸步難行。于是,“物”是非常重要的'。
那么,接下來就是“生”。“生”很好理解,那就是我們的生命。生命的重要性大家都明白——沒了生命,就什么也沒有了。就仿佛是失去水源的魚,失掉了一切,自然也包括“物”。
由此可見,“生”的確比“物”更重要。那么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是從何而來了。只是,我對此仍有點異議。我認為,還有比“生”更重要的東西,那就是“義”。
《魚我所欲也》中,孟子曰:“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顧患有所不辟也”,生命是我想要的,但我還有比生命更貴重的東西,所以有些災禍我不躲避。這里孟子所說的比生更貴重的東西,就是指“義”。“義”的解釋繁雜多樣,每個人的心中都不盡相同,但肯定會有相同的一點——不違背自己的道德底線!假使讓一位有“義”的人去為了生命而做一些卑微茍且,違背他們內心的事,那么他們一定會覺得生不如死。故此,在這種情形中,“義”更重于生。
每一個人對于自己國家的熱愛,都應該是心中的道德底線。國家的恥辱,滅亡,使得屈原縱身投入汨羅江,這也是屈原“義”的體現。所以,我對于楊朱的“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并不認同。
當“生”與“物”出現了碰撞時,“生”比“物”更加貴重,那些因錢財的短暫失去,偏激之下自殺了斷的人,死的并不值得;而當“生”與“義”擦出了火花,那么“義”要更領先于“生”,那些因更好的物質生活而背叛了自己的靈魂的人,也不值得!
我們應該做到“輕物重生”,但更應該做到“輕生重義”!這就是我的觀點。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0
中國哲學與西方哲學不同所在的很大一點就是中國哲學中模糊的邏輯概念,中國哲學家們確實從未嘗試通過系統且完整的形式邏輯論述來闡明觀點。但公孫龍通過漢字構建起的邏輯思維模式足以稱得上是打開了中國哲學的邏輯大門,后期的墨家和道家才在此基礎上發展出了一套獨特的中國哲學邏輯體系。
公孫龍的思想理論多圍繞著“名實關系”而展開,在百家爭鳴的時代,出于論辯的需要,“名辯學”的地位陡然提升,以名家為中心的名辯思潮愈演愈烈。雖說當時大多數的思想家都認為公孫龍一類的“辯者”只不過是在單純地玩文字游戲,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無限趨近“純粹理性”的思想無疑將中國哲學帶入了新的世界。
公孫龍以“正名實”的'思想為中心論題,在《名實論》中奠定了他的學說中邏輯思想體系的理論基礎,探究事物的同一性,確定事物的內涵和外延。接著,公孫龍在他“白馬非馬”“離堅白”等理論中進一步表現了邏輯思想的具體運用。公孫龍的思想理論對后世造成了極大影響,包括《易傳》對《易經》中八卦概念的詳細闡釋和規定,還有后來《墨子》和《荀子》中“明是非之分,審治亂之紀,明同異之處,察名實之理”的主旨,都體現了名家這種辯證邏輯的影響。
中國早期的哲學邏輯很大程度上是對“天道”和“人道”邏輯關系的探索。譬如說,道家通過追求人的自由存在圣神的心理境界中接觸“天道”,而儒家則渴望從社會倫理關系上找尋到“天道”。自名家以后,我們能發現,各家的思想觀念都被內在的邏輯所驅使,不同的思想突然被聯系在了一起,人們找到了一個理解百家思想的突破口,即不變的邏輯。
在哲學思想發展的相同時期,古希臘的哲學家們也開始將思想重心放在探討思維過程本身恒定不變的規律上,這種不變的規律即為邏輯。從柏拉圖的“理念論”到亞里士多德的“范疇論”,哲人們無一不渴望尋求到一種至真的理論,依靠它去解決萬事萬物所存在的一切問題。無論古今中外,人們對真理的追尋從未改變,而我們首先要明確,“真理”一定是建立在“邏輯”的基礎上的,只有掌握了某些思維規律和客觀規律,才能說得到了真理。
在對“天道”和“人道”的追求中,公孫龍確確實實為中國哲人的思維開辟了一塊凈土,他的思想對中國哲學理論的提出有著開創意義,同時,他的論辯技巧和邏輯推理方式也為后期中國哲學完善體系的建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邏輯的缺失是中國哲學向來被人所詬病的方面,這也給了我們一定的啟發,為新哲學的發展指明了方向。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1
哲學這個詞看起來很深奧,但,在我再讀馮友蘭先生的這本《中國哲學簡史》后,逐漸領悟原本模糊的概念或觀點。哲學和思想是相關聯的,它們都與人類思維有關,相互衍生又相互豐富,但二者并不等同:
1、哲學是一門思維的科學,屬于學術;而思想是人類腦海中的一種意識,屬于行為。所以,先有思想,再有哲學。
2、它們涉及的范圍也不同。哲學家關心的.是真理、邏輯等,而思想家關注社會、哲學、人倫、道德等各個方面。
3、把思想相同的(至少相類似的)人聚集在一起,找到他們共同思想上的特點,繼而形成一門學術,如儒家、墨家等,就叫中國哲學。
4、再通俗一點,哲學家一般是思想家,但思想家不一定是哲學家。
哲學的本質和思想也有關聯。以書中的一句話為例“就我而言,哲學是對人生系統的反思”,這句話從某個角度而言意味著哲學是思想的思想。
正是因為思想包含哲學,所以哲學家們能有不同表達自己思想特點的方法。這也是書中第一章第三點所講到的。有用比喻表述思想的,也有用格言表述思想的,還有用事例表述思想的。無論是明示還是暗示,各位哲學家們都是為了能用各自的方法說明道理,把思想傳播給后人,讓他們對此加以思考。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2
我們從何而來?將歸于何處?目光所及處之外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正是這些超出我們可靠解釋范圍的問題產生了宗教和哲學。《中國哲學簡史》認為在千年歷史中,三大教派的盛行唯獨略過了中國的原因正是哲學在中國替代了宗教,很好地解釋了這些超出認知范圍的問題,這些中國歷史上產生的樸素的世界觀和方法論對于目不識丁的農民而言是實踐中的經驗也是口口相傳的教訓。
馮先生從歷史的角度以時間順序簡述了中國哲學的發展,以司馬談將先秦學派所分為的六家,講述了中國古代哲學流派的起源及其思想。周王室統治渙散時,官員流散民間,不同類別的官員在民間講學形成了自己的流派,史官形成的儒家恪守禮教尊重歷史,武官流落民間變成隱士其兼愛非攻的精神成為了道家的.主要精神。由這些學派的起源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哲學思想的根源,尋根溯源,正確地理解與使用這些哲學思想在任何時代都富有意義。
我們說哲學是一門關于選擇的學問,人生時時面對的選擇都會對命運產生影響。正如儒家入世而道家出世一樣,在面對社會的現實與理想的差距時,孔子會說“不仕無義,長幼之節,不可廢也,君臣之義如之何其廢之。”,而早期道家甚至不愿以身上一汗毛以濟天下,主張保全自己的身體健全和道德高尚拒絕同流合污。你看面對同樣的事情,不同的學派以自己的精神作為根據地據理力爭,其中衍生的哲學思想對后人有無限的啟示。
我們今天所流行的一些思想在古代也有論述,雖然不算是主流的思想,但依然在中國哲學史上占據了一席之地。名家所辯名實之說,衍生了很多的例如“至大無外,謂之大一,至小無內,謂之小一”的思辨和“白馬非馬”的辯駁。我們可以看到這些在西方哲學中也有類似的說法,可見人類的智慧是共通的,在今天這些思考依然有其魅力,很多人承前人所究在這些問題上繼續鉆研。
這本書作為中國哲學史的一個簡潔的論述,引起人們對于哲學的興趣和學習中華文化的熱情。馮友蘭先生簡潔卻深遠的文字給予我對中國哲學的初步認識,使我意識到學習哲學對于人生的重要性,開拓我思想的深度與廣度。學習哲學,了解中國哲學史將是一件終身受益的事情。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3
馮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大批墨子是一個極端功利主義者,這也是傳統儒家批評墨家的主要切入點。但是,墨子和他的思想當真如此功利嗎?
墨子的污名主要來源于《墨子·兼愛》中這樣一句話:“欲天下治,而惡其亂,當兼相愛、交相利,此圣王之法,天下之治道也,不可不務也。”人們認為墨子是抱著“交相利”的目的去進行“兼相愛”,因此人們攻擊他披著“仁義”的外表而追求“互利”,兼愛只是對將得利益的預先投資。這是對墨子哲學中心思想的最大誤解。
孟子曾用如下語句概括墨子的思想:“孟子日:‘楊子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墨子與極端功利主義的矛盾由此而來。我們可以明晰地意識到,極端功利主義者的一切行徑都建立在以自我為中心的基礎上,給作為利益相關的當事人的自己帶來利益或快樂。但顯然墨子不是以自我為中心的,而是以他人為中心的。他甘愿自己“摩頂放踵”忍受痛苦,從而實現“利天下”,去滿足他人的利益。
由此看來,墨子有著固定不變的志向,即實現天下人的幸福、快樂,“交相利”是為了天下人幸福快樂,“利天下”也是為了天下人幸福快樂。只不過他提出了多種實現這個志向的途徑,“兼相愛”是最理想化的途徑,“摩頂放踵”是走投無路時他和他的門徒也愿意去做的途徑。相比于那些空洞的.說教,墨子這位游俠顯然要實際得多,也真誠得多。如果說墨子是功利主義者,那豈不意味著胸懷天下也變成了功利主義?
然而,對墨子的最大敵手——孔子來說,儒家學派倒真是有“利”的思想存在的。這種“利”被儒家稱作“回報”。這種“回報”常在家族關系之間被單獨強調,子女回報父母養育之恩要單獨拿出來說,“養兒防老”也要單獨拿出來說,因為正是憑借父子之間的互相“回報”來維持著家族生命的延續。這樣看來,儒家過于強調大我與小我間的關系,又怎能不稱其“以自我為中心”呢?由此看來,這種被外在規則而非內心道德所驅使的家族禮制關系便更多的表現為“利益關系”了。
無論是西方哲學還是儒家哲學,他們都過于強調“我”和社會部分人的利益,同時,這部分人必須是和“我”利益相關的人,它可以具體表現為一個階級或一個家族。但是墨子卻和他們完全相反。墨子深刻地貫徹了“利他”思想,他為社會最底層人民發聲,說出的恰恰是超越自我利益的,最真誠、最淳樸的想望。政治哲學對于普羅大眾的功能性在哪里,或許這也是一個需要我們仔細思考的問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4
最近我閱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這部專著一直是世界各大學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在西方影響很大。凡是對中國文化感興趣的人千萬不要錯過這本書,它是你進入中國文化的捷徑和地圖。你不必迷失在浩瀚難懂的典籍中暈頭轉向就能清楚了解,那些令我們景仰的圣人曾經是怎樣思想的,他們的主要理論是什么,后來又是怎樣發展或是被利用的。
書名雖是中國哲學史,但其實也是中國文化史,因為中國文化的主要載體就是這些圣人的經典,那是中國人的根子,是中國人的血脈和骨骼,中國人的人生哲學就起源于那里,中國幾千年來就浸淫其中,那里有中國人幾千年積累下來的大智慧。因此說此書濃縮了中國文化的精華并不為過。這本書介紹了中國歷史上幾乎所有有影響的哲人,以及儒、道、佛、禪宗。甚至利用前兩章介紹了中國哲學的'大背景,這對不了解中國文化的外國人及中國現代年輕人尤其有幫助。當然這只是馮友蘭的讀書筆記,提綱挈領地表達了他對中國文化和中國哲人的理解。讀馮友蘭先生的書,經常有豁然開朗的感覺。他的很多觀點我深以為然,比如:
人不滿足于現實世界而追求超越現實世界,這是人類內心的一種渴望:在這點看事物,也就意味著取消自我。
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后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其次是功利境界,然后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天地境界又可以叫做哲學境界,因為只有通過哲學,獲得對宇宙的某些了解,才能達到天地境界。但是道德境界,也是哲學的產物。道德行為,并不單純是遵循道德律的行為;有道德的人也不單純是養成某些道德習慣的人。他行動和生活,都必須覺解其中的道德原理,哲學的任務正是給予他這種覺解。
通過對該書的認真閱讀和認真思考總結,讓我對廉政方面也有了自己的認識。首先,是以人為本。自從《尚書》中提出“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和“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的民本思想之后,歷代進步的思想家和比較開明的統治者都能堅持民本與愛民的思想傳統,并在統治制度與政策的設計上有所體現。民本與愛民,既是中國廉政史的優秀傳統,也是歷代廉政建設的根本指導思想。
其次,是如何處理德治和法治關系的經驗。在中國政治史上,出現過德法并舉、單純法制、無為而治、德本法用等不同的治國理念和政治模式。比較起來,還是儒法結合的“德法并舉”模式更加符合統治階級需要。但廉政而言,無論是“德法并舉”還是“德本法用”的想,對中國的廉政建設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再次,是嚴于律己、不欺暗室、廉潔奉公的官德與政風,任何時代的廉政,都與執政官員的道德品質和和行政作風密不可分的。所以,中國的主流思想家總是把“修己安百姓”,“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看作不可分割的整體。
以上是從哲學的角度歸納出關于廉政的一些想法,《中國哲學簡史》有極其重要的人文價值,值得我們認真學習和研究。作文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5
我們總是生活在一種怪像的邏輯當中不假思索,對于掌握一門外語的重視程度,眼中超過了對于自己母語的學習,中國的學生們從高中開始,結束了填鴨式的語文教育之后,在接下來的大半輩子里天天都在使用著母語表達,但卻再沒有接受教育的機會,除非主動尋找機會學習。同樣的,外國的月亮也照在哲學上,不論是社交絡還是名人大咖,時下一致向西方的哲學思想求助的風潮,我并非挑動知識的國別邊界問題,只是不明白,為什么會舍近求遠,置我們眼前成熟環境下的中國哲學于不顧呢?原因是雖然生長于中國哲學環境當中,但我們自己確實對中國哲學沒有系統的認知,我們自己并不知道我們守在什么樣的精神財富邊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國人不學中國哲學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領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完美解決了中國人,對于中國哲學流派眾多,聯系甚密,分支變化龐雜,學習和了解起來完全不得要領的問題,全書將兩千余年的哲學積淀,清晰的梳理成為我們極易理解的發展脈絡。本書建立在作者對于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實際上有著極深內在聯系的中國哲學流派的精研之上。本書不僅僅擔得起一個簡史的“簡”字,首先要將各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并留下影響的哲學流派,都一一闡釋清楚,這并不難,而事實上我們也不乏這樣的著作,因此本書難就難在了這個“簡”字之上。要知道化簡為繁容易,化繁為簡難,因此在俯瞰的同時,可以做到簡而不略,疏而不亂,精辟且易懂的為讀者指出該類思想的精髓要旨,并點出其內在的聯系區別和相近,這對于我們學習和領悟中國哲學面貌來說尤為重要。
上,而不自知。因此,中國人不學中國哲學的'原因主要在于——不得要領方法。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完美解決了中國人,對于中國哲學流派眾多,聯系甚密,分支變化龐雜,學習和了解起來完全不得要領的問題,全書將兩千余年的哲學積淀,清晰的梳理成為我們極易理解的發展脈絡。本書建立在作者對于這些表面上自成一家,實際上有著極深內在聯系的中國哲學流派的精研之上。本書不僅僅擔得起一個簡史的“簡”字,首先要將各個在中國歷史上出現,并留下影響的哲學流派,都一一闡釋清楚,這并不難,而事實上我們也不乏這樣的著作,因此本書難就難在了這個“簡”字之上。要知道化簡為繁容易,化繁為簡難,因此在俯瞰的同時,可以做到簡而不略,疏而不亂,精辟且易懂的為讀者指出該類思想的精髓要旨,并點出其內在的聯系區別和相近,這對于我們學習和領悟中國哲學面貌來說尤為重要。
馮友蘭先生,長久以來這位河南南陽的老鄉,為河南人帶來很強的自豪感,我雖久聞大名,但也是至今才鼓起勇氣拜讀大作。馮老寫作本書,他不但是一位中國哲學史家,其自身也是一位享譽世界的哲學家,因此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的高度絕非一般簡史可比。在書中,我對于馮老提到為什么就連我們中國人自己,讀起來中國的這些哲學經典都會感覺不連貫,難理解,這件事記憶深刻。他在書中說道,不同于西方希臘的古典哲學家們,可以以專職的哲學家和辯論家自居,一生用哲學當職業,專門著書立說。中國的哲學家們上自著名的思想家,下至我們不知其名的思考者,他們總是著書立說的很少,我們往往要從他們和友人的通信當中,仔細尋找才能找出他的學術思想,這也就免不了會造成表達的不通順和理解的障礙。
我們之所以舍近求遠的學習西方哲學,可能是偷懶的慣性使然,因為恐怕連我們自己都分辨不出我們眼中的儒家,是否真是宋代以后才確立的“新儒學”。就這樣分都分不清,我們還怎么學習,如何用哲學指導思想?
也正是因此,馮老的這部《中國哲學簡史》作為一部通覽中國經典哲學思想的作品,才成為了連同中國人自己在內大眾,了解和全面認識中國哲學思想的一條通途。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6
在工作閑暇,我見縫插針讀了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國歷史浩淼,各個時期思想家數不勝數,各種思想各有所異,又有某種必然的相通。讀完后沒有對某種思想的深切認同,亦沒有對某種思想的強烈反對。有些思想似是似非,深奧難解,讀后仍深感理解不夠到位,于是記憶便逐漸恢復模糊。閉起眼再做回味,有兩點似乎和哲學本身并無大關系的特點卻記憶猶新。
首先是本書的框架。作者幾乎開門見山的將中國哲學以內容做了分類,并告訴了讀者每種思想的起源,盡管借用的是漢代學者劉歆的話——-儒家者留蓋出于文士,墨家者留蓋者出于武士,道家者留蓋出于隱者,名家者留蓋出于辯者……接下來便按章節將各種思想娓娓道來。這種分類更讓人感到中國哲學的歷史悠久和廣博。可以看出,中國哲學早在兩三千年前的春秋戰國就形成了各個學派,并且已經比較成熟,而西方的哲學鼻祖蘇格拉底及其思想的出現已比我們的祖先整整晚了幾百年;春秋戰國時期,我們祖先的思想可以用“百家爭鳴”來形容,而西方哲學早期出名的無非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三代而已,只有文藝復興后的西方近代哲學才可跟春秋戰國時期的中國“百家爭鳴”媲美。但西方有學者竟聲稱“中國并無哲學,即使所謂的哲學也太過功利”。真想把四庫全書硬塞到這些人的腦子里,然后他們就可以閉嘴了。
其次是作者對哲學著作被翻譯的態度。原文表明這種態度用了四個字“語言障礙”。意思是任何哲學著作只要被翻譯成另外一種語言,就好比饅頭被嚼碎后味給他人,其中的味道已全無,那是語言本身的一種障礙。我頗同意這種翻譯所帶來的讓人痛心的后果,而這又是人類傳播不同語言的文明所必須要采取的方式。或許這四個字被說成是“語言缺陷”更準確些。語言的確有著非常強的專一性,一種語言對應著一種思維模式,一種語言對應著一種文化。任何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東西如被翻譯成另一種語言,都是一種極大的錯位。盡管這是現行唯一可行的不同語言間文化的傳播方式,我還是無法接受。我以為,不光是哲學,包括其他一些領域也類似,尤其主觀性較強的學科,猶如文學,宗教,同樣不能被翻譯,最好去讀原著。
這么多年,我所讀過被翻譯的外國著作極少,能想起來的也就是大學時代所讀的`村上春樹的一些作品,什么《挪威森林》《舞舞舞》《尋羊冒險記》……有些連名字現在都已忘卻,還有一些晦澀的西方哲學。讀這些書時,總會覺得別扭,總懷疑自己的所感所悟和原著會有差別。曾經嘗試著去讀原版的英文書籍,盡管自己英語水平還基本能勝任,但只能勉強了解表面的意思,遠沒有讀漢語書籍的那種意味深長,淋漓酣暢。時日已久,便慢慢喪失了對外國著作的興趣。這是我的一點小遺憾,西方的語言和思維一定有著其自身的優勢,否則,西方人在近代也不會發展如此迅猛,也不會無論從自然科學,還是社會科學均超越了國人。很羨慕林語堂,錢鐘書那樣學貫中西的鴻儒,這些精通外語的大師在思維上的活躍和深刻,可能是我們常人所無法體會的。在十八歲的時候我有個愿望,我希望自己能有機會去學習德語,并精通地掌握,然后就可以去貪婪地閱讀德語哲學著作了,因為在那個年齡,康德,黑格爾,馬克思,尼采,叔本華,海德格爾是我佩服崇拜的哲學家,盡管當時對于他們的著作,我連兩成都無法讀懂,越是這樣,便越發產生崇拜和敬畏之情。但當時學習壓力大,博大的物理學在大學四年里消耗了我的大量精力,那個誘人的愿望也慢慢化為泡影。
事隔多年,還有很多東西被這本書喚醒,但印象最深的便是其清晰的結構以及作者對語言和翻譯的態度,這也是我所讀過所有哲學史中最難忘的一本。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7
先哲中很重要的思想之一,就是人與世界的連接感,也就是宇宙心。小時候讀的時候不懂,現在慢慢有一點感悟,記錄下來。
基因、文化本身的連接
從基因角度,人對自己的同類同胞,更容易有一種一體感。所以我們看到“黑眼睛黑頭發黃皮膚”直接就能把自己代入。相同的文化背景使得“龍的傳人”這種富有中華神話色彩的詞語也能抓住人心。
共情的激發
自然界有很多景色,能激發出人類共通的情感。小時候學的'古詩往往一下子就浮現出來……在水邊看月亮想到“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在一場聚會后會唏噓“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語淚先流”,在睹物思人時想到“亭中枇杷樹,今已亭亭如蓋矣”。在這些時候我們都和古人對話了。
天地之間,這情非我獨有,有人陪我或者我陪著他感同身受。
時間、空間的連接與想象
這種感覺往往是看一些藝術作品帶來的感受。比如《無問東西》把幾個跨越時間的故事通過人的關系串聯起來,你是我的延續。《尋夢幻游記》“死亡并不是終點,遺忘才是”。一些油畫或是小說,比如圣殤,活著,描繪戰爭,一眼讓人感受到了痛苦,于是更珍惜如今的和平。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8
“哲學”是一個西洋名詞。古希臘哲學家把哲學分為物理學、倫理學和理論學三大部分。用現在的術語說,是指宇宙論、人生論和知識論三大部分。
中國當代著名哲學家、教育家馮友蘭先生以西方哲學為參照系統,提出了自己的哲學觀:“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他以反思為中心話語,以人生為對象,認為“宇宙論、人生論和知識論都是從這個類型的思想產生的。宇宙論的產生,是因為宇宙是人生的背景,是人生戲劇演出的舞臺。知識論的出現,是因為思想本身就是知識。”
在馮友蘭先生看來,哲學內容的各個部分是緊密相關的,比如人生論以宇宙論為根基,也連帶知識問題,知識論可證宇宙論,三者“相即不離”“互有關系”。
《中國哲學簡史》是馮友蘭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時的英文講稿,后經整理,于1948年由麥克米倫公司出版。在20xx年新星出版社整理的全新修訂注釋版本中,對照1948年英文原始版本進行了全面修訂。在書中,馮友蘭先生向我們展示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并指出,我們現在的許多思想,所做的很多決策都深深受到哲學思想和各家學派觀點的影響,潛移默化地改變著我們的生活。
很多研讀者都有這樣的同感:你或許不同意馮友蘭的某些觀點,但你絕對不會不明白他的觀點。馮友蘭先生認為:“儒家思想不僅是中國的社會哲學,也是中國人的人生哲學。”但是,他也能以嚴謹客觀的態度對待其他各家學派的思想,以時代人的思想與傾向為我們闡明觀點之中包含的思想內容。他總是以一種宏觀的把握,一種與生活相聯系的態度,向我們展現中國哲學史的脈絡,為后人提供了可供選擇的學術追問的可能性。
一直以來,哲學總給人一種晦澀難懂的感覺,而又各家學派自成一說,故以追求世界的本源、本質、共性,以確立哲學世界觀和方法論為內容的社會科學著稱于世。馮友蘭先生從史學的角度,用一種宏觀的視野,以時間為線索,為我們展現了中國哲學各學派包括儒家、道家、墨家等諸子的思想由起源到發展的清晰脈絡。
在其整個發展過程中,馮友蘭先生為我們呈現了一個中國古代紛繁復雜的世界中的一個文化盛世。春秋戰國時期,諸子百家著書立說或是游走于各個諸侯之間,抒發自己的治國之道,或是學以致用,或是為戰爭和平而努力。馮友蘭先生在對中國的哲學史向前推進作出精確闡明的同時,將思想與情趣相結合,讓人發現哲學的思維也能在生活中展現出來。例如馮友蘭先生在講解公孫龍關于共相的學說是首先引出“白馬非馬”的命題,接著從三方面論證這個命題,以此引發讀者的'興趣并進一步闡述“共相”的具體含義。
馮友蘭先生在向我們展示一個中國哲學世界的同時,也向我們展示了哲人的宏大氣度。他對自己肩負的責任十分明確,讓人覺得中國的哲學史是在一個不斷發展之中的過程。在命題“墨子:孔子的第一位反對者”中,站在一個旁觀者的立場,在具體的內容中為我們對比了儒家和墨家在觀點上的異同。
他概括地告訴我們,孔子對古代文明的態度是加以理性化、合理化,墨子則對古代文明持批判態度;孔子是以為文雅有修養的君子,墨子則是一位充滿戰斗精神的布道家。同時也指出,墨子對孔子的中心思想——仁義并沒有提出異議。他或許在內心之中也對某一學派的觀點具有傾向性,但卻以一種科學的精神進行分析,向我們呈現出中國哲學在不同社會背景之下的發展。這種比較和分析不僅僅需要一種精神,更需要對于中國哲學發展史的理論研究,一種縱橫全面的思考和總結。這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時代精神的思考方式和學以致用的學術興趣。
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突破了哲學的晦澀難懂,將中國哲學融入歷史,富合故事性的同時又富舍哲理性。中國哲學不同于西方哲學的魅力之美,與中國特殊的歷史背景和傳統文化是不可分割的。諸子百家的學說各自組成了中國哲學的必要部分。而串聯這些學說的,則是歷史這條主線。相比于西方哲學的神教旨主義,中國哲學更注重挖掘人的道德和精神。總的來說,中國哲學更能體現歷史的韻味,令人沉醉。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19
哲學與政治和教育的關聯
中國古代的哲學與政治和教育頗有淵源。早在春秋時期的孔子、戰國時期的墨子等,都是中國古代哲學的代表。各家哲學的興起,也是與私人講學同時開始的。孔子所代表的的“儒”,其實不僅僅是哲學,也是教育。孔子期望自己的弟子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用的“成人”,所以教給他們各門知識,不過在另一方面,孔子給傳統制度和觀念的解釋,卻是他自己推導出來的,如“仁”、“義”、“忠”、“恕”等觀點。而孔子的哲學其實也代表了一種精神的修養。而墨子卻不同,墨子更偏向于政治,他的`墨家在戰國時期對其他國家的影響也頗為深遠。同時他也批駁了儒家的一些觀念,他主張的“兼愛”和“非攻”的哲學理念,是一種非功利的理念,也是對當時國家政治的一種理念。由此看來,哲學與政治、教育還是緊密關聯著的。而這種哲學可以更好地應用在我們的世界中。像“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提醒我們要向他人學習。“不恥下問”也敦促我們不要以向地位或學識比自己低的人請教為恥。
哲學是富于實踐精神的
大部分的中國哲學都富于實踐精神,也就是傾向于入世,但是也有例外。在最早提出出世這一哲學觀點的是老子,他主張無為而治,但是老莊代表的傳統道家思想并未成為主流,他們追求真正的身體與靈魂的自由學說,顯然沒有“成功學”更加受人歡迎。儒家的主要觀念是輔佐君王,入世為官,通過誠意正心、格物致知,達到齊家治國平天下的目標,最終成圣。雖然魏晉南北朝出現了道家復興,但已經有了很多入世的傾向。佛家算是出世的,但國內的禪宗,主張在日常生活中修行。“道流佛法,無用功處,只是平常無事,屙屎送尿,著衣吃飯,困來即臥。愚人笑我,智乃知焉。”同樣在國外,哲學家們也提倡實踐,如蘇格拉底、亞里士多德等等。不僅僅在哲學上,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有實踐精神,有些事情必須親自實踐,不能光說不練,“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親自實踐,才能有自己的收獲。
中國哲學里有很多無的思想
《中國哲學簡史》稱為“負”的方法。比如我們要解釋白是什么,這是不太好形容,但是如果拿一個黑的東西來解釋,再反過來就容易多了。《道德經》開篇寫到“道可道,非常道”。什么是道啊,說不出來,如果能說出來,就不是道了。這就是用否定來為其下解釋。有比如禪宗,第一義不可說,但表示第一義的最好方法就是靜默。儒家雖然不像道徹底的推崇無的思想,但是儒家精神修養的過程也是一個做減法的過程。通過修養,去掉心性中惡的成分。當然了,在我們現今生活中,這種思想也很重要,比如有些不懂得問題,不一定要直接去解釋,而是通過反義或近義的方法,也許這個問題無法用語言解釋,“只可意會,不可言傳”,但我們會找到另一件東西,讓他具象化。比如在《道德經》的后面部分,老子就用一個個例子和比喻,講述了“道”的概念。還有,在當今繁雜的社會中,我們也需要給自己做減法,去修養精神,去其糟粕,留其精華,摒除自己不好的、不必要的東西,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輕松美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0
“你是誰?”“你從哪里來?”“你要到哪里去?”過去聽人說這是哲學里的三大問題。然后還看過的是唯心主義,唯物主義的一些理論。而在看這本書之后,我才知道哲學的意義遠不止如此。哲學是個說太深奧不懂得也能理解皮毛,說簡單卻絕對不簡單的東西。我覺得它更像是你思想的過程中的各種深究,特別特別深刻的那種,深刻到我們這些人懶得去思考,只能留給專門思考這些的人去思考了。
這是一本深入淺出,包含知識眾多的哲學讀物。涉及古今中外、文化、思想、宗教、精神等多個方面。從古代的各種學說到西方哲學的影響,無一不說,內容雖然多,看起來卻一點都不覺講得籠統。
眾多說法中總是會有許些相駁的,可是誰說的都有道理。就像孟子和荀子的說法,人性本善也好人性本惡也罷,只要我們在需要的時候懂得哪些是應該做到的,哪些是不應該去做的就好了。在這個基礎之上,你才可以努力從自然境界、功利境界,向道德境界與天地境界進發。
這本書我原本就陸陸續續,反反復復看了很長時間,擱置了好多一段時間,昨日突然拿起來,把后面的一部分草草的看完。雖然每一章講的是一種學說的哲學看法與理解,可章章之間是息息相關的。所以我只能承認我沒怎么用心去看,之前看過的那些,也沒記得多少。
再者我對于文言文太不感冒,大多找白話文看。好在這本書里白話文很多,文言文也有不少令我理解的。就像看詩詞一樣,小時候學習的時候覺得特別費力,現在再看,有的默默一想便知道就是這個意思,想記住也不是那么難了。其實終歸是那會沒成長,不理解不懂的原因。于這本書里的一些道理,也是這樣,該懂的懂了,不懂的還是不懂,也有一些東西自己是知道的',卻還是做不到。修行是件不容易的事情啊。修到了就得道了。
故,這樣的一本書是適合看很多遍的。要慢慢的反復的去讀,去思考,才能明白更深處的東西。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這是書里的最后一句話,我理解為,人生在世,必須要去尋找一些答案,必要的不必要的,我們會在逐漸的知曉中成長,獲得一些感悟,讓自己的內心變得更加豐富,更加強大。要經過了這些沉淀的過程,心才算是真正的安靜平和起來了。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1
《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中將人生劃分為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我個人覺得,現實生活中我們大部分人都處于功利境界。即我們所做的事都是出于利己考慮,盡管結果可能會對他人產生有利的影響。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為自己謀取利益是無可厚非的事情,同時作為社會成員的每個人在追求自身利益的過程中難免對他人的利益造成或多或少的有利或不利的影響。
但實際我們教師就是處在道德境界,教師是人類文化、科學知識的傳播者,又是倫理、道德的傳授人,擔負著培養、教育下一代的光榮而艱巨的任務。教師良好的道德人格不是與生俱來的,也不可能自發地形成,而是在后天的社會實踐中形成的。教師只有在教育實踐中,通過努力學習,認識到社會發展的規律和特點,了解到社會主義教師道德的內容和意義,并通過自身的修養,將認識內化為自己的道德情感、意志和信念,不斷外化為自己的道德行為和習慣,才能形成一定的道德品質。對此談談個人的幾點看法:
首先,作為教師,要熱愛教育,獻身教育。以從事教育工作為榮,以獻身教育事業為樂,自覺地用新時期黨的教育方針武裝頭腦,用科教興國戰略激奮自我,在市場經濟不斷深入的現實面前,樹立正確的人生觀、教育觀、質量觀和人才觀,將教師作為終身職業,孜孜以求,勤奮耕耘,在平凡的教書育人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業績,無愧于人類靈魂工程師稱號。
其次,要愛護學生,教書育人。教師教育對象是學生,其主要任務是教學,而教學過程是教書和育人緊密結合的過程。面對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動態,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思想,用愛心開啟學生心靈的窗戶,主動與學生交流,和睦相處;要尊重學生人格,教育和引導學生學會做人,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業;要用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一切的服務思想,善待學生、寬容學生、理解學生;要用自己的品行、人格熏染學生、陶冶學生、喚醒學生。將教書育人貫穿于教學實踐的全過程,為社會培養高素質人才。
再次,要矢志鉆研,勇于探索。古人云授人以魚,只供一飯之需。授人以漁,則終身受用無窮。尤其在面向現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來方針指導下,教師肩負著培育新世紀人才的重托,一定要學會用面向世界的.膽識和超前的眼光改革教育。從自身教學實踐中,逐步摸索并形成擁有自我創新意識的教學方法體系,使得學生主動參與教學實踐活動,獨立思考,標新立異,運用已學的知識,既解決實際問題,又發現新知,于相互切磋中實現知識的飛躍,充分發揮學生自己的內在潛力,達到終身受益的目的。
最后,要終身學習,活到老學到老,不斷適應時代發展變化的需要。社會發展已證明:現代化的社會將是信息社會,是科學知識不斷發展、不斷擴大、不斷更新的社會。教師自身除搞好專業教學外,還要積極參加業余進修深造,從而在理論知識和社會實踐活動中進一步提高能力。教師只有擁有廣博的知識儲備和精深的專業技能,課堂教學過程中才能旁征博引,游刃有余,變傳統教育的重教、重知、重灌為素質教育的重學、重思、重樂,以適應教育體制的轉軌變型。
總之,良好的師德,是一種強有力的教育因素,是教書育人的一種動力。它是教師從事教育勞動時必須遵循的各種道德規范的總和。所以,每個教師都要努力把自己培養成為具有良好師德的人,才能完成傳道授業解惑這一光榮而偉大的任務,托起明天的太陽!作為人類社會的一分子,我真心希望不僅是教師,越來越多的人能達到人生的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只有這樣,人類社會才會真正的成為名副其實的和諧社會。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2
一、為什么讀哲學史?
人們常說:讀史使人明智。了解一個事物需要看他形成發展演變的整個過程,才能更透徹地了解他的現在。現在我們中國人的觀念一定與古代哲學思想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所以我今年暑假選讀了一本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
二、介紹馮友蘭。
馮友蘭,世界公認的中國現代哲學家。六十多年前,馮友蘭先生在美國大學開講座,向西方人講授中國傳統文化。其英文講稿整理后寫成《中國哲學簡史》。半個多世紀以來,《中國哲學簡史》不僅一直是世界許多大學學習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更成為許多西方人了解中國思想文化的入門書,可以說是歷久彌新。
這本書用二十余萬字的篇幅講述幾千年中國哲學史,選材精當,文筆精妙,深入淺出,以有限的篇幅打通古今中外的相關知識,其中充滿睿智與哲人洞見,正如馮先生自己所說“小景之中,形神自足”。所以說,馮友蘭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學習中國哲學,特別是中國哲學史的最好選擇之一。
現在本書被列入北大學生應讀書目,同時還被確定為“語文新課標深閱讀叢書”之一。與《傅雷家書》、《美的歷程》并稱為“學生三書”。
三、現在我向大家匯報一下我的讀書所得。
(一)哲學的作用
哲學是對人生的系統的反思,以前我們都學過,他教我們世界觀方法論,讓人感覺到它正確的無懈可擊,很高深,也很枯燥,離我們的距離很遠。再加上現代社會專業知識日益精確化,專家們對越來越少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多,而哲學家對越來越多的東西知道得越來越少。在這樣的背景下,學哲學還有用嗎?
關于哲學的功用是什么,馮友蘭先生有這樣的見解:“哲學不報告任何事實,所以不能用具體的、物理的方法解決任何問題。例如,它既不能使人長生不老,也不能使人致富不窮。可是它能夠給人一種觀點,從這種觀點可以看出生死相同、得失相等。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這種“無用之用”在于“提高人的精神境界”,使人成為理想的人而不是成為不得已而羈絆于某種職業的人。
(二)中國哲學產生的背景
1、地理環境
在古代中國人的心目中,世界就是他們生活的這片土地,因此古人常說“普天之下”“四海之內”。從孔子的時代直到十九世紀末,中國的思想家們從來沒有海上冒險的'經歷。對比之下,而海洋國家的思想家,如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出生在海洋國家,漫游列島。其思想肯定與中國思想家有不同。
大陸國家的人們,生活方式容易傾向于順乎自然,他們愛慕自然,譴責人為,不喜歡變革。而海洋國家的人們,情況則迥然不同。他們有根多的機會見到語言、風俗都不同的人們。他們習慣于變化,對新奇事物并不懼怕。
2、經濟環境
中國是大陸國家,中華民族向來依靠農業維持生存,在一個農業國家里財富的首要基礎是土地,以前我們都把“耕種之術”作為國家的要務。中國古代哲學家也都強調農業是立國之本,商業則被看作立國之末端,所以咱們國家以前一般是重農輕商。
但海洋國家靠貿易維持繁榮,他們首先是商人。商人要和賬目的抽象數字打交道,所以他們發展了數學和數學思維,因此他們使用的語言非常明晰。而中國哲學家則習慣于用格言、警句、比喻、舉例來說理,給人們留下無限的想象余地。
3、家族制度
農民只有靠士地為生,土地是不能移動的,這就是說,由于經濟的原因,一家幾代人都要生活在一起。這樣就發展起來了中國的家族制度,它無疑是世界上最復雜的、組織得很好的制度之一。儒家思想在很大程度上便是這種家族制度的理想化。比如說重親情,重血緣關系等。
希臘人生活在海洋國家,靠商業維持其繁榮。他們根本上是商人。商人也就是城里人。他們的活動需要他們在城里住在一起。所以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不是以家族共同利益為基礎,而是以城市共同利益為基礎。由于這個原故,希臘人就圍繞著城邦而組織其社會,與中國社會制度形成對照,中國社會制度可以叫做家邦,因為在這種制度之下,邦是用家來理解的。在一個城邦里,社會組織不是獨裁的,因為在同一個市民階級之內,沒有任何道德上的有理由認為某個人應當比別人重要,或高于別人。但是在一個家邦里,社會組織就是獨裁的,分等級的,因為在一家之內,父親的權威天然地高于兒子的權威。
4、反者道之動。
即咱們所說的“物極必反”。中國人深信這一理論,因此經常提醒自己要“居安思危”,另一方面,既使處于極端困難之中,也不要失望。抗日戰爭時期、內戰時期的電影中,經常會聽到這樣一句話:“黑暗即將過去,黎明馬上來臨。”黎明之前最黑暗的時刻“等。正是這種信仰形成的意志,幫助中國人民度過了這場戰爭。
5、對自然的理想化。
農民時刻和自然打交道,他們愛慕自然,譴責人為,道家最后將這種思想發展到極致,即主張“天人合一”。
以上就是馮先生所總結的中國哲學產生的主要背景。在這塊土地上孕育出了孔、孟、老、莊、墨子、荀子、韓非子等大思想家。
需要指出的是,科學的發展已經戰勝了地理的限制,今天的中國已不再是封閉的“四海之內”。中國的經濟基礎也發生了變化,已經走上了工業化的道路。所以中國傳統的哲學思想,除一部分具有持久的價值以外,很多已經不適應當前的社會環境。因此在未來的改革中,中國哲學史必會拋棄許多過去的意識形態,形成自己新的哲學思想。
(三)境界說的意義
馮先生認為人的各種行動帶來了人生的各種意義,這些意義的總體構成了他所說的“人生境界”。它們從低到高的層次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一個人做事,可能只是順著他的本能或社會風俗習慣而生活。就像小孩和原始人那樣,他所做的并沒有什么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的自然境界。
一個人可能意識到他自己,為自己而做各種事。他可以做些事,其后果有利于他人,其動機則是為了自己的好處。所以他所做的各種事,對于他,有功利的意義。他的人生境界,就是我所說的功利境界。
做事為義不為利的境界,他們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這種人生境界即為道德境界。
超越世俗,自同與大全的境界是天地境界。達到這種境界的人,可能就是我們所說的圣人。
在這四種人生境界中,前兩種是人的自然狀態,后兩種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前兩種境界來自天然,后兩種境界則是人的心靈所創造的。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是為了幫助人達到后兩種人生境界。
通過境界學說的闡述,馮先生指明了中國儒家哲學主要倡導和期望的是升華人心靈的境界,這是一種積極的人生理想。馮先生一再強調哲學的功用就是“提高人的心靈境界”,其最理想的高度就是“天地境界”。
其實哲學并不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學問,實際上它就深深的蘊涵在我們的日常生活當中,并且與我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密不可分。
為了讓我們每個人能夠生活的更加自信,能夠獲得更高品質的生活都來關心哲學研究哲學吧!
在讀這本書時,雖然很多地方反復讀好幾遍,也不得要領。但我時時會有撿拾散落珍珠的感覺,處處受到啟發,所以最后我鄭重地向大家推薦這本書《中國哲學簡史》。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3
馮友蘭先生系上世紀中國知名的哲學家。初讀馮先生的《中國哲學簡史》是四年前吧,因內容與先前所讀的哲學迥異,再加之有大量生澀的古文,所以就放下了。在讀《南渡北歸》時,方知馮先生1924年始清華大學哲學教授,后到西南聯合大學任教,新中國后馮在清華大學任教,涉及諸多相關內容。近段重讀《南》書時,尾部出現一段梁漱溟先生評價馮先生的話,讓我十分警覺。稱馮友蘭曾經諂媚過江青,馮的品行是墨家,實踐的是功利主義。將我對馮先生博大的哲學、國學知識和文人獨具品格的崇拜,從高空跌落谷底。先不說馮先生在那個特殊年代,放棄了文人獨立自由的'品格,諂媚江青,出于什么目的,馮先生在上世紀中國哲學界當屬大咖級的地位,這是不爭的事實。他的哲學思想一定有可讀性,就再次捧起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為了便于印證或糾偏,同時在讀希金斯的《世界哲學簡史》。
西方人說中國古時有哲學思想,但沒有哲學家。那么,古時希臘知名的哲學家有柏拉圖及其師傅蘇格拉底和學生亞里斯多得三人。馮友蘭先生從希臘和中國在地球所處的位置進行了分析。他說:希臘是海洋性國家而中國是大陸性國家。海洋性國家崇尚貿易,追求利潤。隨利而逐的個性蕩漾著平等和自由。而大陸性國家的中國,以農為本視商為末,重本抑末鄙視商業。那么,我可不可以這樣認為,由于土地固定的羈絆,形成以家庭為單元,世代家族相伴誕生的是森嚴的長幼尊卑等級觀念。當時,耕種土地是非常依靠經驗相傳,看天的營生。而哲學思辨恰巧是無需經驗積累的心智活動。遵循傳統,恪守春生夏長秋收冬儲的四季交替,由此自然會出現“君臣、父子、夫妻”和“仁、義、禮、智、信”的“三綱五常”。無論儒家的孔子還是道家的老子為了揚名立業,只能順應國家和民生大的環境,研究相適應的哲學思想。
儒家順應的是“治國”和“平天下”,道家順應的是“修身”和“齊家”。至此,中國古時哲學思想多了低頭研思具體的人間實事,少了仰望星空思考上帝和來生輪回無形無影形而上的層面。這種農業民族的特性,也許就是有哲學思想沒有哲學家的重要成因。這一結論可能有些牽強,但這個成因于我十分重要,先前一直困擾著我,或許是讀這兩本書的收獲之一。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4
人必須先說很多話,然后保持靜默。哲學的任務不是增加實際上的知識,而是提高精神的境界。連續兩遍閱讀了本書,精神境界有沒提高,不敢肯定,只是對中國哲學中國文化有了淺顯的記憶,也只能是記憶,因為還不能通透地去了解各家的哲學思想,從而做為現世的'行為準則行動指南。
哲學是對人生系統反思的思想。中國哲學當是中國人的哲學思想。中國的地理環境是大陸國家,經濟以農業為主,人們不能離開土地。因此上農,家族倫理制度就成為中國哲學產生的基礎。司馬談把先秦諸子分為六家 ? 陰陽 儒 ?墨 名 道 法。儒家是一些精通典籍的知識分子組成,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孔子是第一個老師,主張仁,愛。推行忠恕之道,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也是他的思想。孟子主張人性善,并把儒家對個人修為的要求上升到國家層面,說民為貴,社稷次之。王若不賢可推翻之。孟子是儒家理想主義,而荀子就儒家現實主義,主人性惡論,需用智才能到善。荀子的兩個學生韓非子、李斯是法家代表,講究勢 法 術幫助秦國統一天下。墨家墨子主要是非儒非攻兼愛。愛無差別,混淆殺人和殺盜,是俠客的祖先。名家是著名的辨論家,公孫龍、惠施是代表 有 名與實 自馬非馬的理論。道家是隱者,代表是楊朱 老子 莊子。講究無為,道可道非常道,認識自然規律,要想強大須先示弱,夫為不爭而爭天下。陰陽家代表鄒衍宇宙陰陽五行構成對各家都有影響。秦國用法家思想統一六國但不施仁政而亡,漢初黃老之學興盛,道家無為思想,使人民休養生息。后董仲舒獨尊儒術,禁固人的思想,天下趨于保守,對婦人的貞操要求就從此始,并使儒家驅于正統。在后漢時期,佛教引入中國,對中國哲學產生刺激作用,促成本地宗教道教的產生,又和道家思想結合產生禪宗,既惠能六祖靜默的哲學。唐朝韓愈為恢復儒家思想,進而形成道學,為阻止皇帝迎法門寺佛指舍利,而一朝被貶潮陽。到宋朝以程家兄弟為代表的稱為新儒家。有程朱理學和陸王心學。
西方哲學的引入,必使中西結合,而中國哲學的出世入世也會為世界哲學做出貢獻。
馮友蘭先生寫此書是上世紀四十年代,時天下仍大亂,其比喻說當時形勢和春秋戰國的形勢更為嚴峻,為避戰亂也曾西南聯大到昆明。他在書的最后說的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下境界。唯有不斷修行,才能到達更高境界。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5
漢朝第一位大哲學家,漢帝國的理論家是董仲舒,代表作《春秋繁露》。據說他把家里的窗簾垂下來,三年不朝外面看一眼,一直寫一直寫,寫了三年,寫出這本偉大的著作。
董仲舒講學,他和學生不見面,垂著一個簾子,學生在外面,他在里面。董仲舒對儒家的貢獻非常大,他去說服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漢武帝官方推薦儒家的書,其它的書也允許它存在。
《春秋繁露》是五行陰陽家與儒家的合流,董仲舒一邊研究儒家,一邊研究五行,特別追求天人合一。慶賞罰刑四政對應春夏秋冬,為什么是秋后斬,因為只有在冬天的時候才到最后一步上刑。因為天是到了秋天才落葉,冬天一股肅殺之氣,百花凋謝,然后植物的葉子全部落光,這時候才能殺人。
官員分四等,對應春夏秋冬,每一等有三個助手,因為一季三個月,他希望把天和現實世界結合起來。天不變,道亦不變。
天地陰陽木火金土水人這十種要素構成了整個的宇宙,人是天的復制品。
孟子說性善,荀子說性惡,他說都不對,他說善如米,性如禾,禾雖然能夠出米,但是禾未可謂米也,性雖出善而性未可謂善也。他非常強調王教,認為如果人天性就是善的,就不需要王教,不需要禮樂之教,但是如果你知道你的本性像糙米一樣,那么就需要王教來幫你不斷地修正來篩選,把你真正的善提煉出來。
風流-從字面講是蕩漾著的風和流水,和人沒有直接的聯系,但它似乎暗示了有些人放浪形骸,自由自在的一種生活風格。竹林七賢-在豁達率性的玄學當中,孔子已經不再是一個神,有情而無累。情之所鐘,正在我輩,我們這些人煩惱最多。
風流的真意-風流來自自然,在自然中尋找快樂,而自然與儒家倡導的`名教是對立的,他和儒家所講的名教和這些約束,侍奉君王這些事情看似是相對的,但是實際上這里面蘊含一個種子,不能僅僅只在自然和風流當中尋找真樂,如果能夠把這種樂趣延伸到了侍奉君王,延伸到了名教當中,這才是真的快樂。
大家好好讀一下《世說新語》就能夠知道好多特別有意思的故事。中國的佛學和在中國的佛學是不一樣的。真正的中國佛學是與中國思想相結合所產生的佛學,典型的是禪宗。道生講法,頑石點頭。
神秀倡導的是時時勤拂拭,模式惹塵埃-漸宗,就是一個人要想修煉成道,必須逐漸地修煉。慧能卻說,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頓宗,當下即悟。
人的生活是有四個境界的:
1、一個人所做的任何事兒,都是像兒童或者原始社會當中地人一樣,他只知道這件事情對自己地感受,他感受不到這件事對別人地意義,這種人生叫做自然境界的人生。
2、他有私,他知道所做的事情是為了自己,但他知到這個社會的規則,他不會全然的不講道德,因為他講道德也是為了自己,這種人叫功利境界。
3、他懂得世界上并不只有自己,還存在著一個社會,自己只是社會的一個組成部分,本著這樣的理解,他做事情是對整個社會有好處,他行事為義,而不是利,他是真正有道德的人,所做的都合乎道德,這種人生境界叫做道德境界。
4、他有這樣一種認知,他知道在這個社會整體之上還有一個大全的整體就是宇宙,它不僅是社會的一員,還是宇宙的一員,是一個公民,但同時還是一個天民,這種境界叫做天地境界。
前兩種自然境界和道德境界都是一種自然狀態,而后兩者是人應有的生命狀態,道德境界所講的是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所講的是超越道德的價值。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6
這幾天讀了馮友蘭的《中國哲學簡史》,才發現自己對中國的哲學思想一竅不通。雖然看不懂,但從這本只有300頁的書中,我感覺到了中國哲學思想在中華上下5000千年歷史的發展脈絡。
馮在書中講述了儒家、法家、道家、名家、墨家。其實我也不知道怎么說。哲學的東西真的很難理解啊但是,他的這本書已經很容易理解了。是我見過的哲學書中最好讀的。
這本書的第一句話:哲學在中國文化中所占的地位,一直與宗教在其他文化中的地位相比。我們可能知道中國哲學的重要性。
從這本書中了解八卦的由來,各思想學派的`發展歷史,各學派的代表人物。中國哲學的精神,儒家文化為什么在中國有這樣的地位,自我感覺各家的思想是相互吸收和參考的歷史,哲學是否全部形成,哲學可能是這樣。我認為任何時代的思想都會受到自己所處時代各方面條件的影響,尤其是物質方面的條件,經濟基礎決定高層建筑。哲學思想在經濟發展中也有意無意地隨著發展。
書中也講到了一些東方哲學思想和西方哲學思想的區別,畢竟兩者的物質、地理歷史等各方面的基礎都是不一樣的,所以自然是有區別的。但是兩者都是人類優秀文明的一部分,只有將兩者優秀的成分結合起來才能利用,正如書中所說的中過哲學上負的方法與西方哲學正的方法相結合,才能產生未來的哲學。
自己完全沒有水平,但幻想著拋磚引玉的效果!我希望每個人都能理解。也許當我第二次讀這本書時,我會感覺到一些東西!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7
作為現代中國哲學史上一個無從回避的重要人物,馮友蘭先生一生于哲學上的研究不可不謂之一波三折,單就先生作為“現代新儒家”的奠基人和集大成者,任何一位有志于了解中國哲學的發展、思想文化的發展的青年,都應當去拜讀馮友蘭先生的著作一二。李慎之先生亦曾言:“中國人了解、學習、研究中國哲學,馮友蘭先生是可超而不可越的人物。”
馮友蘭先生曾經書寫一副對聯以敘生平,聯曰“三史釋今古,六書紀貞元”。“三史”即《中國哲學史》、《中國哲學簡史》和《中國哲學史新編》,六書則是指在抗日戰爭時期“貞元之際”所著的六本書。從時間上來看,《中國哲學簡史》成書于“貞元六書”之后,馮友蘭的“新理學”、“新儒學”體系已經完成,而又在馮先生經受新中國成立初期的動亂迫害之前,可以說是其一生哲學研究成就的巔峰時期。因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也理所當然成為了馮友蘭先生流傳最廣、影響最大的一部著作。
《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a short history of chinese philosophy),是馮友蘭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后經整理出版,先后有法文、意大利文、西班牙文、南斯拉夫文、日文等譯本,并且迅速成為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了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直到20世紀80年代,本書才由馮友蘭先生的學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據
英文本譯成中文出版。應該說,這本書既是了解中國哲學、進入中國文化的地圖,也是觸摸馮友蘭先生哲學體系的一條捷徑。
哲學觀和哲學史觀
馮友蘭在《中國哲學史》一書中,就已經指出:“哲學本一西洋名詞。”也就是說,在中國的思想文化史冊上,是沒有“哲學”二字的。既然要作“哲學史”,自然需要首先明確什么是“哲學”,然后才有“哲學史”。
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回答說:“至于我,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馮先生亦曾言“今欲求中國哲學史,其主要工作之一,即就中國歷史上各種學問中,將其可以西洋哲學名之者,選出而敘述之”。由此可以看出,馮友蘭走的是以西釋中的道路,即以西方哲學為框架——知識論,認識論和宇宙論——敘述中國哲學史。
然而從全書的謀篇布局上我們可以看出此時的馮友蘭和撰寫《中國哲學史》二冊時的認知已有一定程度的不同。在《中國哲學簡史》中,馮友蘭對儒道釋法等百家的闡敘更多的是從基于中國文化的氛圍,亦即“中國哲學的精神”這一核心命題展開的,而放棄了在兩卷本《中國哲學史》中所沿用的“子學時代”與“經學時代”的強硬劃分。
出于這種以中國哲學自身發展的邏輯為基礎的哲學史觀,馮友蘭在對先秦道家的發展進行概括時比《中國哲學史》顯得更進一步,明確的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即早期“隱者”階段的楊朱,以“避”為其核心;以老子為代表的第二階段,嘗試揭示宇宙事物變化的規律;再到以莊子為代表的第三階段,“宇宙為我,我亦宇宙”。
中國哲學的精神與問題
對于什么是中國哲學和核心觀念,馮友蘭先生在第一章提出了以下的看法:
專就中國哲學中主要傳統說,我們若了解它,我們不能說它是入世的,固然也不能說它是出世的。它既入世而又出世。有位哲學家講到宋代的新儒家,這樣地描寫他:^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小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有了這種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義的,同時又是最現實主義的;它是很實用的,但是并不膚淺。入世與出世是對立的,正如現實主義與理想主義也是對立的。中國哲學的任務,就是把這些反命題統一成一個合命題。這并不是說,這些反命題都被取消了。它們還在那里,但是已經被統一起來,成為一個合命題的整體。如何統一起來?這是中國哲學所求解決的問題。求解決這個問題,是中國哲學的精神。
以馮友蘭的觀點來看,中國哲學中一直是兩種傳統所并行的,即儒家的“入世”精神和道家的“出世”態度。正是在這兩者之間不斷地探尋一種平衡,完善了中國人和精神內核:
“因為儒家“游方之內”,顯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為道家“游方之外”,顯得比儒家出世一些。這兩種趨勢彼此對立,但是也互相補充。兩者演習著一種力的平衡。這使得中國人對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
從這個關于中國哲學精神核心的描述,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出,此時的馮友蘭已經完成了他本人新儒學思想的構建。表面上看,這個表述是基于貫穿中國思想史歷程的儒道兩家的互補作出的綜合評價,然而馮友蘭隨后提到。
有位哲學家講到宋代的新儒家,這樣地描寫他:“不離日用常行內,直到先天未畫前。”這正是小國哲學要努力做到的。有了這種精神,它就是最理想主義的,同時又是最現實主義的;它是很實用的,但是并不膚淺。
這里提到的宋代的新儒家,恰恰是馮友蘭自身“新理學”體系的基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這種對于“入世”和“出世”和平和與統一的追求,既是中國哲學精神的核心,更是馮友蘭先生在將程朱理學繼承改造之后對于儒家傳統所強調的“內圣外王”終極追求的演進。
也正因為如此,《中國哲學簡史》對于中國哲學的認知和表達不再局限于原有的“同情之了解”(陳寅恪審查《中國哲學史》時所作的評價),而是將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融于其自身“新理學”的體系中后作出的風格更趨統一的再現。
人生的境界
在全書的最后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
我在《新原人》一書中曾說,人與其他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他在做什么,并且自覺他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如此構成各人的人生境界,這是我的`說法。不同的人可能做相同的事,但是各人的覺解程度不同,所做的事對于他們也就各有不同的意義。每個人各有自己的人生境界,與其他任何個人的都不完全相同。若是不管這些個人的差異,我們可以把各種不同的人生境界劃分為四個概括的等級。從最低的說起,它們是: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
馮友蘭先生對于人生境界的劃分來自于“覺解”。“覺”就是自覺,“解”則是了解。這種自覺的了解首先是知識的。在這里,哲學的三條主線——即認識論、知識論和宇宙論被統一到了一種自我了解和反思的層次中去,這恰恰和開篇第一章中所提出的核心哲學觀相對應,即“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
中國哲學的作用或任務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在馮先生看來人的精神境界有四個層次,自然境界、功利境界的人,是人現在就是的人;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是人應該成為的人。前兩者是自然的產物,后兩者是精神的創造。自然境界最低,往上是功利境界,再往上是道德境界,最后是天地境界。它們之所以如此,是由于自然境界,幾乎不需要覺解;功利境界、道德境界,需要較多的覺解;天地境界則需要最多的覺解。道德境界有道德價值,天地境界有超道德價值。
暇思一二
讀完《中國哲學簡史》一書,仿佛在中國上下幾千年的思想海洋中暢游了一番。耳邊時時回蕩著先哲們對于事物的認知與表述,或睿智機辯,或大巧不工,無不展示了在漫漫時間長河中中國人的思考與追求,引人遐思。
陳寅恪先生在審查《中國哲學史》兩卷時曾言,“對于古人之學說,應具了解之同情,方可下筆”。對于著史之人來說如此,對于讀史之人又何嘗不是?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8
總感覺“哲學”是個很崇高的名詞,是個充滿科學權威的領域,令人仰視它。也許是這種思想先入為主,所以覺得這本書讀起來非常費勁。說實話我并沒有看完它,即使是看的一小部分內容也沒有完全讀明白,還需要進一步去學習。
通過閱讀這本書,我們可以基本了解馮友蘭先生的哲學思想,了解中華民族哲學思想、文化發展的歷程,明白儒學之所以成為民族主流文化的根源,清楚各家思想的相互影響和促進。
正如書中所說,按照中國哲學的傳統,哲學的任務不是為了人對客觀實際增加正面的知識,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智。中國的哲學一直以來就在探索人的精神世界、探索性靈、探索情理、……,我感覺,人應該在哲學的指引下更加智慧地生活;應該在本書中中國傳統哲學思想的指引下,磨礪人高貴的.品格,找回人高尚的人性,重建人們的精神家園。
孔子推崇“仁義”,仁的本質是愛人,一個人必須對別人存有仁愛之心。常念及此,人們就會善待自己身邊的人。遇到艱辛勞作,流著臭汗的農民或工人時,他不會避之不及;看到乞丐,他自然會生出惻隱之心;與別人發生矛盾時,少爭執,多諒解。孔子又說,“己欲立而立人,己欲達而達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這是把仁付諸實踐。如果人人都達到了這個境界,人自然會少作惡,多行善。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每念及此,人自然變得更愛自己的父母,子女和親人,也同樣自然地去愛護別人。若天下人都有此兩心,人與社會也就會朝著和諧的方向發展。孟子認為“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為官者理解了這個道理,懂得了人倫之道,自然要竭盡所能來促進人民大眾的福利。
我想,把這“仁義”擺進教育里、放在教學中來看,首先便是愛學生了,這也是新課程改革中所提出的以人為本、注重人文性的教育。給與學生人文的關愛,才可能與學生的心靈碰撞處絢麗的火花,教育教學才有了靈性和生命。其次,教師要用自己的“仁義”潛移默化地影響學生,將自己“仁愛”的品質傳遞給學生,從而縱橫相傳。
孔子在解釋古代的典制、思想時,總是以自己對道德的理解去詮釋古代的經書,注入些新的東西。這就是孔子和與他同時的其他儒生不同的地方,這使他成為一個學派的創始人。于我們千年之后的現代教師來說,如果我們還僅僅把教師的職業理解為“傳道、授業、解惑”的層面,那就是固步自封了。經濟的發展,時代的變遷,社會文化的膨脹無時不在警示著我們要不斷充實自己、發展自己。
馮先生說,哲學的功能不是為了增進正面的知識(指對客觀事物的信息),而是為了提高人的心靈,超越現實世界,體驗高于道德的價值。馮先生還說,人不需要宗教化,但是人必須哲學化,當人哲學化了,他也就得到了宗教提供的最高福分。面對壓力與日俱增、經濟急速發展的現代社會,面對期望與現實的強烈沖擊,我們很多人無法在疲憊與焦躁中尋找到內心的安寧。馮先生說:“教的作用,就是使人吧事實上已經不同程度上在做的事做完全……一個人若是把他所明白的完全做到了,他就是圣人。”這一個看上去似乎不高的要求正凝聚了千百年來君子修身的理想。該做的事完全做到了,即使是最平凡的事,做“完全”了便是至善,在我們的心中就不會再有遺憾,也就不會再有失望。我想,到了那時,我們的教學中也就不會存在“好生”與“差生”的概念了。
片面地說了些自己淺薄的想法,有點不知所云了。最后,借馮先生在書中的最后一句話來結束今天的發言:“人往往需要說很多話,然后才能歸入潛默”。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29
中國哲學起于“農”,祖先們在春種秋收的自然規律中覺醒,寒來暑往,日月盈虛,于是便有了“反者道之動”,進而完善出了“中庸之道”。這個理論貫徹了中華民族的價值觀念,于是我們格外重視此間原則,在繁盛時不忘謹慎常存,在黑暗時不忘靜候光明。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這句話出自老子《道德經》的第四十章,意思是說道的運動循環往復,道的作用微妙柔弱。此句基本上有兩個方面的含義:一個是物極必反,另一個是相反相成。
中國傳統文化中,各類事物的究極之境終歸都是返璞于自然。譬如書法,初學者起先臨摹名家,按照約定的'章法規范去練習,而習到最后,待你忘了這些條框約束,于手中紙筆渾然一體,才真正做到了爐火純青。再譬如寫作也是一樣,好的文章絕非華美辭藻的堆砌,而是以簡潔清晰的敘事,渾厚深邃的思想流傳于世。杜甫堪為詩圣,便是他那樸實而真摯的詩文,沒有任何金雕玉飾,卻是字字滴血字字含淚的真大義。
這便是中國人講究的“物極必反”,因此我們的中庸之道講究凡事總要差那么一點,“不及比太過好,不做比做得過多好”;因此我們才覺得“大成若缺,大盈若沖”,我們才會提出“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辯若訥”的道理。也正是因此,中國文化才更加強調謙遜和低調的美好品質。
中華民族有著有異于其他民族的堅韌,這也和中國哲學的發展密不可分。在天災人禍面前,我們堅信千百年前祖先的智慧教誨。“相反相成”便是告訴人們,你得先俯下去,為了更好地勃發。無論說天人合一,內圣外王,還是儒道互補,中國傳統文化究其主旨都離不開正反比較的敘述。智慧哲人們總能從兩個相對立的事物中找到關聯,不是非黑即白,而是相反相成,這才是中國哲學要義。
“物極必反,相反相成”,這在馬克思主義哲學中可以用矛盾的觀點來解釋。矛盾雙方在一定條件下可以相互轉化,這就是物極必反。矛盾雙方相互依賴,一方的存在以另一方的存在為前提,雙方共處于一個統一體中,這就是相反相成。相比于西方哲學用大量的定義去闡述這個道理,中國哲學家們用更簡練,更靈性的方式記錄了這個源于天地自然的哲學觀念,即“反者道之動”。在思考人于宇宙關系的過程中,很明顯,這種起源于直覺的暗示的確為中國哲學的發展提供了一條筆直而明確的捷徑。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0
春秋時期,百家爭鳴。后來的歷史學家嘗試對“百家”進行分類,司馬遷的父親司馬談將那些哲學家們分為六個主要學派,再后來的劉歆根據各家的歷史起源,分為十家。但無論怎么分墨家都是其中的一個大學派。雖然后來儒家更符合統治者在思想上統治人民的要求,道家更滿足統治者長生不老的愿望,都成為主流的學派,但我認為墨家與他們有著一樣重要的地位。
墨家的首領被稱為巨子,而墨子墨翟就是第一任巨子。墨家的門徒自稱墨者,在巨子的領導下,有嚴密的組織和嚴格的紀律。墨客們大多為“俠”,即武士,也是戰爭藝術專家。儒與俠都源于依附貴族的“家”,但到了后來,儒大多出身于中上層,而俠多出身于下層,所以他們對待事物的觀點自然有不同。這種不同發展成了墨家對儒家的'批評,這種批評加上他們對本階級的職業道德的發揮與辯護,就構成了墨家哲學的核心。
墨子是孔子的反對者。孔子認為正當合理的西周的傳統制度,禮樂文獻,在墨子看來都是不正當的。墨子主要在四個方面批評了儒家思想。
(1)儒者不相信天鬼存在,"天鬼不悅"。
(2)儒者堅持厚葬,父母死后實行三年之喪,因此把人民的財富和精力都浪費了。
(3)儒者強調音樂,造成同樣的后果。
(4)儒者相信前定的命運,造成人們懶惰,把自己委之于命運。墨子持有下層人民的觀點,為了讓人民接受墨家思想,墨家是信鬼神的。然而墨家信鬼神卻反對厚葬,這似乎有一點自相矛盾,真的是這樣的嗎?其實不然,墨家信鬼神只是為了推廣自己的學說,而反對厚葬,這種以民為本的思想才是真正的墨家哲學——兼愛。
墨客們大多是武士,都有職業自帶的那種俠義精神,再加上墨家組織的特殊性。墨家便成為了一個能進行軍事活動的團體,這是有助于他們實踐與執行“兼愛”“非攻”思想的。《公輸》所記載的墨家幫宋國抵抗楚國入侵,墨子只身深入敵營勸說楚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這也體現出墨家與游俠們的不同。一是墨家不會為了酬勞而參加戰爭。他們強烈反對“不義”的戰爭,所以他們只愿意參加“正義”的反侵略戰爭。這也是為什么墨家注重研究守御之術而不是攻城之術。二是墨家不僅僅有俠義精神,他還詳細闡述的這種道德精神的合理與正當,并將其發展成一個學派。
關于墨家的兼愛,很多人讓為這是一種無條件付出,過于理想化的愛。實際上不完全是這樣。兼愛最早出現在俠這個團體內,俠客之間的有福同享,有難同當,就是兼愛。后來墨子把這一概念延伸到人民上,即天下每一個人都應該無差別地、無條件地愛別的一切人。墨子認為是否對國家人民有利是這一價值判斷的標準。
墨子所致力于實現的兼愛,是他對理想世界追求的體現。也許理想世界無法實現,但墨子的努力也會讓天下多一點愛,這才是他令人尊重的地方,這也是我認為墨家同儒家、道家一樣重要的原因。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1
中國哲學中非常常見的議題之一便是“命”。各家學派對“命”的闡述各有不同,甚至連對這個字眼的釋義都有很大區別。
孔子或許是最早對“命”的概念提出闡釋的人。“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感,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就是在這里,孔子首次提出了“知命”的概念。他認為,“命”是指人們所能控制的范圍以外的東西,而“知命”則是這在人已經做好自己能夠做的一切以后,平靜地、無可奈何地接受那些仍然要來到的、不可避免的東西。這是一種對“不可為”之事的妥協,結合孔子的其他思想,我們可以看出,孔子在他的時代中所提出的思想理論多強調結果而忽略過程。
而墨家對“命”的認識則大有不同。墨子認為“命”即是“前定的命運”,并認為不應提倡有關“命”說法,因為過于相信前定的命運會造成人們的懶惰,輕易把自己委于命運,這并不利于個人發展。不可否認,墨家此種說法主要是為了對抗儒家而提出的,且基于墨家學派有“天志”“明鬼”的思想存在,他們對于“命”的解釋似乎局限了一些。
到了孟子這里,“命”又被賦予了更深層的意味。孟子引入了“性”的概念來補充闡釋“命”,君子所不確認的性,即自然本性,就被孟子歸為“命”。他呼吁人以“性”這一內在道德力量突破“命”,通往正確的.價值導向。孟子認為,人不斷將內在的“性”充分發展,即會逐漸認識到自身所完成的“配義與道”其實就是對天命的延伸。在這前提下,人所努力進行的道德發展,就與“命”緊緊聯系在一起,在一種神圣的境界中轉化為了天命的意義。
在孟子的理論中熠熠生輝的是他強烈的生命關懷思想,這也可以從他的政治觀念中看出。他主張“施仁政”、“謹庠序之效”、“民貴君輕”都巧妙地將“王道”和“仁”結合在一起。孟子總是從人民的角度出發,立足于使人民得到更好地生活條件,發展“愛人”的思想,進而達到“護生”的目的。究其根源,這種生命關懷也是關于“命”的闡釋和教誨。
孟子在維護人民生存權利,保障人民生命質量的基礎上,更進一步發展出人類對生命的感情。孟子試圖用“仁、義、禮、智”的道德原則提高人們精神境界的純良,從而引發人民對生命的尊重與關愛。從此開始,中國哲學的歷史上閃爍起了人性的光輝。在一代代偉大哲人的深思中,中國哲學不斷發展,不斷完善,才筑起了現今看來如此輝煌的哲學帝國。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2
最早接觸到哲學,應該是讀高中的時候,政治老師常說,哲學是一門受用終生的課程,但那時對唯物論、認識論、辯證法、辯證唯物主義、歷史唯物主義等,根本沒有直觀的概念,而是更多靠囫圇吞棗般的死記硬背,以期將來高考時能考個高分。上大學時,也學過一些哲學課程,由于不是主科,老師很多時候照本宣科,加上感覺哲學既很枯燥晦澀,又玄而又玄,所以沒有深入進去,更沒有心入進去。可以說,對于哲學,自己一直是抱有“可遠觀不可褻玩焉”的態度,甚至連一知半解也算不上。
真正對哲學感興趣,是一次偶然的機會,在中央電視臺《開講啦》欄目,看到知名學者周國平用親身經歷講授“幸福的哲學”,對擁有哲學,擁有生命和智慧,人生便會幸福有了質樸直觀的感悟。過后,上網簡單搜索了一下哲學的意義,特別是中國哲學,對這個曾經提不起興趣、敬而遠之的學科作了些許粗淺的了解。有人所說,哲學在中國文化中的地位,相當于宗教在其它文化中的地位。中國哲學認為取得最高成就的人是圣人,因此有中國的“四書”《論語》《孟子》《大學》《中庸》相當于西方圣經的論斷。于是乎,根據網上大多數網友的推薦,到書城了買了一本馮友蘭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心想從最基本的入手,由淺入深探究一下哲學的奧秘。雖然很多人并不認同馮老先生這本著作,但通過細細品味的閱讀,我認為這本書對于一個哲學白丁來說,算是一本哲學入門的最好書籍了。本書非常客觀的闡明關于中國哲學的幾個問題,一是哲學流派的起源與發展,二是哲學流派相互之間的關聯與區別,三是西方哲學對中國哲學的影響及區別,對學習哲學的意義,如何學習哲學,學習哲學的哪些內容也有所涉及。讀完之后,大致能了解中國哲學的發展脈絡,不再覺得哲學是一門高深莫測的學科,或者認為哲學離生活、工作十萬八千里了。
馮友蘭先生著的《中國哲學簡史》,原譯名《中國哲學小史》,是老先生于1947年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講授“中國哲學史”課程時的英文講稿,后經整理出版,迅速成為各大學中中國哲學的通用教材,是西方人系統了解中國哲學的重要途徑。上世紀80年代,本書由先生的學生涂又光第一次根據英文本翻譯成中文出版,系統梳理了中國哲學的精神內涵、形成背景、各學派起源,以及在各學派相互替代、融合和改進的過程中,中國哲學的發展歷程,脈絡清晰,深入淺出,通俗易懂,將中國歷史歷代的大哲學家、儒道墨法等著名學派及其主要觀點娓娓道來。任何人讀完這本連小部頭都稱不上的書,都能夠對中國傳統哲學有一個全面的認識,都可以從中選取自己認同、認可、推崇的學派,然后再針對性地找相關著作來研讀。馮友蘭先生客觀公正地看待中國歷代的哲學觀點,對待各家觀點不做過多個人的評價,從這一點上來說,這種風格是難能可貴、值得推崇的,我想這也是為什么這本書在哲學史著作中,堪稱最經典的原因所在吧。
因為是《中國哲學簡史》,書中對各家各派的觀點和哲學家本人的生平都沒有作深入的介紹。但我感覺,從入門來講,或者激發讀者對哲學的興趣,這已經足夠了。這本書在有限的篇幅里融入了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精神、智慧等方面的理解,融會了史與思的.智慧結晶,洋溢著人生的智慧與哲人的洞見,通讀此書,我能夠感受到中國哲學的含蓄之美、辯證之力和修身之徑,也能理解為什么四大古文明中只有我們中華文明在數千年的傳承中代代薪火相傳,連綿不絕。
我對這本書感受最深的是全書的最后一章“中國哲學在當代世界”中,馮友蘭先生提到了他對人生境界的經典論述:人與動物的不同,在于人做某事時,他了解自己在做什么,并且自覺地在做。正是這種覺解,使他正在做的事對于他有了意義。他做各種事,有各種意義,各種意義合成一個整體,就構成他的人生境界。先生把“人生的境界”分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并簡明扼要地說明了自己的哲學觀點,提出哲學不是獲得實際知識而是提高精神境界這一看法,發人深省。
從實用的觀點看,哲學是無用的。但哲學能給我們一種觀點,而觀點可能很有用。用《莊子》的話說,這是“無用之用”。我們時常感嘆,人生是一場旅行,也是一次修行,修行的目的就是在覺悟中不斷提升境界、最終達到人生最高境界。但當今社會,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日趨激烈,生存壓力增大,很多人都面臨著子女教育、住房、醫療、養老等方面的壓力,有時疲于應付都顯得力不從心,使得人們變得越來越務實,沒有多少閑情逸致看閑書、做閑事,甚至沒有時間和心情去向往詩和遠方,從容、淡定、恬靜的生活有時就如“鏡中花、水中月”,只能滿懷希望的憧憬,卻勞其一生而不可求。越忙,越心累;越趕,越不安;越追,越不得。也許有的人經過拼搏努力,物質生活豐富了,但內心的精神世界卻依然蒼白粗糙—因為忙著賺錢、養家糊口,從不或者很少有時間向內探索。一個人如果不了解自己本心、不清楚知道自己到底想要過怎樣一種生活,便始終處于無明狀態,在塵俗中摸爬滾打,被物欲所迷、名利所惑、世俗所左右,永不知足,將大好時光與大美自然辜負。
從“利己”的實用主義角度來看,讀完《中國哲學簡史》,我最大的收獲就是,先生的哲學觀念,對于思考現實的人生,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學習哲學,可以讓我們了解自己、認識世界、看懂人生本質,從而輕松自在地、豁達快樂地生活;可以哲學地思考人生大問題,站在更高的層面和角度去進行生命反思。一個人在有限的人生中,不斷地求取高遠的人生境界,實際上是通過有限的人生去求取無限的人生價值。因此,在生活中,我們每一個都要活出自己的境界,也許是忙碌生活中的一份坦然,也許是人生失意后的一份曠達。人在自己的生活中,確立一個遠大的生活目標,建構一個理想的生活藍圖,這會增添生活的動力。這樣的人生境界理論,既整合了中國人生哲學中最優秀的傳統,又在今天的社會生活中彰顯意義與價值。
讀《中國哲學簡史》之前,覺得哲學離我很遠,哲學應是哲學家討論的事。但看了這本書之后,才知道哲學就是生活。哲學家的理念,都是來自于生活。人生需要不斷地覺解,境界需要不斷地提升。只有通過這種不斷的修為和提升,才能夠在生活中將真、善、美動態地統一起來,使人感受到人生中的善良,體驗到人生中的美好。馮友蘭先生的女兒宗璞曾對《中國哲學簡史》做過這樣一個比喻:“我常想這本書像是太上老君練出來的仙丹,經過熔煉,把浩繁的史冊濃縮的可以一口吞!”希望每一個人都能讀一讀《中國哲學簡史》這本書,梳理一下我們的文化,感受一下曾經先賢們話,傾聽一下內心的聲音,尋求到心靈的慰藉,回歸曾經率性的純真。
很喜歡馮友蘭先生最后的那句話,人的一生,要說很多很多話,然后保持沉默。借此與每一位喜歡《中國哲學簡史》的讀友共勉。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3
“儒家者流蓋出于文士,墨家者流蓋出于武士,道家者流蓋出于隱者,名家者流蓋出于辯者,陰陽家者流蓋出于方士,法家者流蓋處于法術之士。”馮友蘭先生在他的《中國哲學簡史》中如上對各家起源做出了解釋。在劉歆關于此的理論的基礎上,馮先生的總結歸納顯然更為詳實具體,清晰地記敘了中國古代官師轉換的變化趨勢。
中國的“哲學”不過是后人給古人智慧思想的一個統稱,這些靈光乍現間的談論構成了中國零散的哲學體系。中國哲學門類眾多的根本原因是思想的出發點不同,正如馮先生所述,掌握不同技能,有著不同人生選擇的官員們隨著封建王朝的沒落轉而開創私學,各家私學有著不同的談論目的、內容發展,因此逐漸演化成不同門類的哲學思想。這些思想的內核存在原則性的差異,但又因為生長于同一個時代背景,故彼此之間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這就造就了中國哲學各家之間的同一性和差異性。
在對中國哲學發展史的研究中,少不了在宏觀上進行中西方哲學體系的對比。造成這種差異的重要原因之一便是哲學起源初期中西方不同的社會環境。
西方哲學多起源于人與宇宙間的矛盾。對于西方哲學來說,哲學思想空前發展的前提是社會經濟的繁榮。譬如西方哲學的開端——古希臘哲學,它發展的鼎盛時期正是奴隸制城邦的興盛期,人民物質生活的富足提供了一個適于哲學思考的社會環境,神話和宗教開始不能滿足人們的精神需求,人們開始渴望對宇宙間操縱世界運行的超自然力量有更深的認識,渴望探索變化現象背后的不變。更深一步的認知使古希臘人開始將理性作為認識宇宙萬物、了解人與社會發展的出發點。這便是西方哲學的雛形。
而中國哲學多起源于生活中的矛盾。在大多數古代哲人們生活的時代,他們仍需要為了生存耗費一些精力。為了擺脫肉身的苦痛,人們為自己建立了一片精神桃源,這些對話和思考使人們在精神上得到徹底的'解脫。于是,就連談天地萬物,談宇宙自然,也都建立在了為解決生活矛盾的基礎上。因此,中國哲學具有更加顯著的功能性。中國古人們從實際出發,將人文主義作為認識世界的基礎出發點。綜上看來,還是思想出發點的不同形成了中西方哲學文化的差異。
中國哲學無疑是世界哲學史上獨樹一幟的一種獨特思想,正是這種獨特的社會背景和思想出發點造就了它的不同尋常。兩千年延續不斷的封建帝制使其間的哲學思想無可能有太多的波瀾,過早引入的政治的斗爭也使中國哲學更向政治哲學趨近,正是這多方面因素促成了熠熠生輝的中國哲學,給予后人無比天才的智慧。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 34
中國哲學簡史,是中國近現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的傳世名作。在沒看這本書之前,我對哲學的了解大概就僅限于神秘、晦澀與深奧了——當時的我,甚至以為哲學是各門學科中最無用的一個。直到我翻開了這本《中國哲學簡史》。
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后反思很長一段時間;有人說,好書就是會讓你在看到中途時便大徹大悟;但這本書不一樣,我在翻開它第一頁的目錄時,便醍醐灌頂了。
“我所說的哲學,就是對于人生的有系統的反思的思想。”的確!
哲學,其實就是一個人過完一生后,想要對自己的生活做一個總結時發現的規律總合。而由于一個人他不可能不活在生活中(或許有人會說莊子的“喪我喪耦”不活在生活中,但我認為其實那一種“人”已不再是人了,他只是大道的一種具象化的體現),因此,哲學離我們其實并不遠,甚至無處不在。
第一頁的醍醐灌頂讓我對這本書產生了巨大的興趣。很快,我便開始研究起了目錄——于是我便知道了為什么這本書被歷史學家陳來先生贊譽為“在世界上還沒有見過第二本這樣的書”。
蓋因首先,它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所有的哲學學派、理論、觀點都收集、理解、展示出來的.書了,光是這點,便可以勝過其之前的任何古代哲學書;其次,它也可以說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本,將東西方的哲學觀念進行比較、討論、融會貫通的書了,這一點也同樣使它成為了中國哲學史上一座巨大的里程碑。
翻開里頁,我又一次震撼到了!如果說上面所述兩點只能讓馮友蘭成為中國近現代哲學史上的一代宗師的話,那么現在,他可以說是開山鼻祖了。在這本書中,他不僅清楚闡述了各個哲學觀念,還對其進行了延伸探討以及比較討論,例如:在第九章介紹《老子》思想時,他不僅將《老子》所謂道解釋為了哲學家們為了進一步解釋“名”而所假設帶來的結果,還與西方“形而上學”進行了比較分析,看完不禁覺受益匪淺。
《中國哲學簡史》,真好!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相關文章: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精選20篇)11-04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筆記(精選13篇)12-19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3-15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2-22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04-18
讀《中國哲學簡史》有感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02-23
中國哲學簡史讀書心得18篇03-31
《中國哲學簡史》讀后感(錦集6篇)01-06
中國哲學思想批判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