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傳習錄讀后感

時間:2023-09-07 10:50:43 王娟 讀后感 我要投稿

傳習錄讀后感范文(通用30篇)

  讀完一本名著以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后感了。那么你會寫讀后感嗎?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習錄讀后感范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習錄讀后感范文(通用30篇)

  傳習錄讀后感 1

  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

  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說也。”——《傳習錄》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里說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達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

  王陽明用大米舉例,要想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過程都是“惟精”,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結果是“惟一”。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從修身的角度來講,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惟精”。后邊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到“惟一”。廣博地學習、審慎地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析、堅定地奉行,這些都是方法論。這五點都做到了,才有可能達到“惟一”。

  從我自己來講就沒做到。以前覺得自己博學還可以,這幾天看師父每天發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處,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審問”就是要問自己是什么?還要問自己為什么?明確這個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堅定的.去執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們人生最后的目標其實都是一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你一生當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爾的實現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達不到“惟一”。必須需要一生當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證中庸之道,才有可能達到“惟一”。一生篤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傳習錄讀后感 2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并沒有把持志說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說的與現實脫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

  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雖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后能帶來的后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于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閑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說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愿。

  說閑話,管閑事,后面就是置閑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說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3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著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涂,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己。

  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欲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 4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說來,卻似耍的事,圣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著,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說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

  進入師門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談愿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說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后來說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傳習錄讀后感 5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說來,卻似耍的事,圣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著,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說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談愿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說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后來說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王明陽是歷史上少見的.大儒,《傳習錄》是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是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語錄修訂而成的,是宋明心學集大成之作,是我們研究宋明心學的重要文獻資料。

  《傳習錄》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所有哲學思想,我分別從上、中、下三卷來分析這本經典。

  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傳習錄》的上卷,另外,上卷中還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學觀點。他指出圣人之學的關鍵之處在于身心之學,強調身體之外的躬親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學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傳教;如果只將圣人之學談論于口耳之間,不用于實踐及思考,則無法領會這些知識的精要,也無法發揮這些知識應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陽明闡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問題,還講述了心學的基本內容與其立言的目的。在這一部分,他全面暢談了自己的學術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學觀點解釋了一些有關人心本體的疑問,以及不同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講述“致良知”的思想,這也是宋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心學是由王陽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陽明在這一部分結合自己的個人修養,提出了“人人皆可為圣人”的主張。這一主張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縛,對后世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陽明的“四句教”,它們不僅使王陽明的哲學體系更加最重要的一點是,干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說環境不適合去干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系到我們怎么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脫離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傳習錄讀后感 6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傳習錄》

  這里的學不是學習,是修身。這里面王陽明講為學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偏執。我自身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有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這么做不妥,但依然會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錯再錯。還有時候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勸解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說的修行的過程都與自己非常吻合,感覺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靜不下來,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多,總是心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人欲90%以上都會戰勝天理。用心猿意馬來比喻非常的恰當,像猿猴一樣上下亂跳,像馬一樣奔跑,一跑就沒影,走神嚴重。用修心初級三步曲的第一步靜坐思心最管用。當心靜下來之后就容易喜好這種狀態,想在這種狀態里不出來,就容易變成喜靜厭動。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不是老哥自己一個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心又開始泛起波瀾,從靜的狀態里出來。所以單獨練打坐靜心是沒什么用的。

  王陽明說出了陽明心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省察克治,簡單的說就是事上磨煉。他把后天對心的習染比喻成了盜賊,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把天理和人欲之間的斗爭比喻成了貓和老鼠,也就是說,人欲的天敵是天理。天理必須要戰勝人欲,而且要斬釘截鐵,不可姑息。自己距離斬釘截鐵、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遠,只能慢慢修煉,不敢間斷。

  傳習錄讀后感 7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傳習錄》

  我覺得王陽明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體現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輕時候的交友哲學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想要的結果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個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來評斷。王陽明這個回答是基于對人性的了解,因為年紀輕所以容易沖動,“對”不是我們去做事情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儒家提倡不問喜不喜歡,但問應不應該。可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行事準則完全是反的,先問喜不喜歡,再問應不應該。如果不喜歡,這件事情應該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歡,這件事不應該干,他也會冒著風險去干。因為這就是年輕。王陽明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五溺時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他說子夏的話是對的。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人逐漸成熟的時候,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就不是光問喜不喜歡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買東西,只有100塊錢,你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你還要買菜,那你選擇買菜還是買你喜歡的東西?買菜一定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應該,因為年齡的關系,他排在了喜歡的前面。所以當人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子張的交友原則“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們在社會上奮斗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離不開人際關系的。

  不能說自己喜歡跟誰交朋友,就跟誰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為對方帶來什么。如果你光想著和對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會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對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會包容你。那就真的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還能有人脈資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陽明說子張的觀點也是對的。

  用不同的階段去看待人際關系,這才是儒家說的中庸。人是活的,關系是活的,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定義在一個標準范圍內,那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可發展的未來?社會的成長是伴隨著人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儒家提倡漸修,從小到大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正因為人生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們才可以在挑戰中成長。

  傳習錄讀后感 8

  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傳習錄》

  有兩種人是改變不了的,第一種就是智者,屬于先天開悟的這種人,第二種是愚昧的人。雖然王陽明說的簡單粗暴,但絕對是真理。第一種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目標明確,并且會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所以這種人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種人,愚昧,不明事理,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想得也是對的。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倔強。一旦他認定了一個道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想讓這種人改變是不可能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會把無知當性格。遇到這種人,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不要嘗試去用道理說服他,如果那樣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變,下愚者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變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這句話給自己做一個警句,當有一天我不愿去改變自己的時候,我要告訴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去改變自己。只要不欺騙自己,你一定會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種人。那你還有什么原因去拒絕改變?強其所不能吧!

  傳習錄讀后感 9

  問孟子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復制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設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里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著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傳習錄讀后感 10

  有印象的第一次見到王陽明這三個字,是在清人唐蕓洲的《七劍十三俠》中。這是一本俠義小說,講述了明正德年間,一幫英雄劍客幫助朝廷平定寧王之亂的故事。這本傳奇小說長達一百八十回,我當時只有一本六十回的上集,看的津津有味,多次重讀,可說爛熟于心。王陽明三個字在這里更多是以王守仁三個字出現的。他大概在二十多回的時候才出場,一出場就跳水假死了。后來,大二的時候,在上海的一次偶然機會我淘到了中下冊,粗粗瀏覽一下,他已經從上部里的顯山露水,到中下的大放異彩了,忠貞不貳、神機妙算的形象很有諸葛的味道。

  第二次見到王陽明三個字,是初中二年級,余秋雨一篇名為《鄉關何處》的散文讓我大為心折的同時,我也開始對他花了三千字描述的人物感興趣。陽明山的故事就是從這里知道的。就文論文,余秋雨的散文還是寫的很好的。

  有印象的第三次,就是高中歷史書中了,歷史書上用一種不無嘲笑的口吻戲謔著他的關于花的故事,而且和一個幡動心動的故事一樣喜歡出現在政治試題中,答案毫無疑問是選擇唯心主義的那一個。其時,在我看過一本簡單的`邏輯學教程后,我對這種邏輯混亂的書充滿了鄙視。是非對錯不是能教出來的,何況給王陽明下結論的這些權威本身就值得懷疑。此心光明,亦復何言。

  但是,這些時候,我依然沒有認真的想過王陽明,第四次認真的在王陽明三個字上坐停留,是在一次追尋五四的“青年必讀書”案中,在梁啟超開出的書目中,《傳習錄》三個字赫然期間,梁啟超說“讀此可知王學梗概。欲知其詳,宜讀《王文成公全書》。因陽明以知行合一為教,要合觀學問事功,方能看出其全部人格,而其事功之經過,具見集中各文,故陽明集之重要,過于朱、陸諸集。”這個時候,從一些哲學論著中,我已經大致了解了中國的哲學史、文學史,但就像那些整天將馬克思掛在口上的人大多數都沒有看過資本論一樣,我也沒有閱讀過《傳習錄》,對于王陽明內在的理路思想我感興趣。在我開始感興趣如何內圣外王,或者僅僅內圣的時候,我開始閱讀《傳習錄》,日三省身。私心以為,現代對許多儒家經典的哲學性發揮是沒有多少必要的,除了以供進身之階別有所圖者,經典,對于我們這些普羅大眾來講,常讀然后常新,以供修身,或者更可能是那些往圣昔賢愿意看到的。世界上的事情本來就沒有那么復雜。

  諸公在此,務必要立一個必為圣人之心,時時刻刻,須是一棒一條痕,一摑一掌血,方能聽吾說話句句得力。若茫茫蕩蕩度日,譬如一塊死肉,打也不知得痛癢,恐終不濟事。回家只尋得舊時伎倆而已,豈不惜哉!

  ……,……

  人生大病,只是一傲字。為子而傲必不孝,為臣而傲必不忠,為父而傲必不慈,為友而傲必不信。故象與丹朱俱不肖,亦只一傲字,便結果了此生。諸君常要體此人心本是天然之理,精精明明,無致介染著,只是一無我而已:胸中切不可有,有即傲也。古先圣人許多好處,也只是無我而已,無我自能謙。謙者眾善之基,傲者眾惡之魁。

  ……,……

  每次讀《傳習錄》到這些地方,都覺得內心驚悚,脊背生涼,如何調理自己的內心,在攻與守,進與退,生與死,舍與欲中平衡,如何讓自己明白什么才是清晰的,哪條路是自己的,確實太難,對于這樣的猶豫來說,最大的恐懼莫過于因此耽擱太久而佇立原地,不知何去何從。這也是大多數愛好智慧,卻又無力攀登頂峰者的處境。孟子說,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時間流動,這前半句,業已明白是鏡花水月,天真一場了。

  傳習錄讀后感 11

  王明陽是歷史上少見的大儒,《傳習錄》是他的一部哲學著作,是他的學生根據他的語錄修訂而成的,是宋明心學集大成之作,是我們研究宋明心學的重要文獻資料。

  《傳習錄》幾乎包含了王陽明的所有哲學思想,我分別從上、中、下三卷來分析這本經典。

  我們熟知的“知行合一”即出自《傳習錄》的上卷,另外,上卷中還包括“心即理”、意之所在即是物等哲學觀點。他指出圣人之學的關鍵之處在于身心之學,強調身體之外的躬親力行,不能把圣人之學當成純粹的知識來傳教;如果只將圣人之學談論于口耳之間,不用于實踐及思考,則無法領會這些知識的精要,也無法發揮這些知識應有的作用。

  在中卷中,王陽明闡述了“知行合一”所涉及的問題,還講述了心學的基本內容與其立言的目的。在這一部分,他全面暢談了自己的學術宗旨,并用自己的哲學觀點解釋了一些有關人心本體的疑問,以及不同人所表現出的不同情形。

  下卷主要是講述“致良知”的思想,這也是宋明心學的主要內容。心學是由王陽明首度提出的概念。王陽明在這一部分結合自己的個人修養,提出了“人人皆可為圣人”的主張。這一主張的提出具有進步意義,它突破了固有的保守思想的束縛,對后世唯心主義哲學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下卷中尤其引人注目的是王陽明的“四句教”,它們不僅使王陽明的哲學體系更加完備,同時也是后世學爭論的焦點。“四句教”的內容是:“無善無惡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意思是說,人心的本體至純至潔,不為善,也不為惡。人心有了意念,才導致了善與惡的'滋生。能區分什么是善、什么是惡的,只有人心的良知。而“格物”,則是為善去惡的關鍵。“格物”是儒家思想的重要概念,即指深度探討道理,糾正偏頗的認知與行為,是認識論的重要內容。

  王陽明認為,“格物”之“格”其目的在于去除心之不正,以扶正人的思想和行為。在這一點上,他與以朱熹為代表的理學家的見解不同。朱熹等人認為,“格物”的目的在于“致知,只有通過對外物的認識才能明了人心,從而達到扶正思想和行為的目的。另外,王陽明認為“心即理”,“知”是人心生來所具有的。朱熹則將“心”與“理”一分為二,兩者便產生了分歧。而王陽明也在《傳習錄》中對朱熹等人的理學思想提出批判。這些理論顯示出王陽明心學思想的本體論特征。

  《傳習錄》不僅全面闡述了王陽明的哲學思想,同時也傳達了王陽明辯證的教育思想。通過閱讀《傳習錄》,不難發現其生動活潑的內容,感受到其不俗的語言魅力。悉心研讀此書,對學習中國哲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 12

  有一學者病目,戚戚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傳習錄》

  過于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沒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社會更為多見。所以現在的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錢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臟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醫。病目,病的只是一個器官,身體的器官很多,哪一個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可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心。有沒有在心上下過功夫?心死了,還如何去視聽言動?有做美容的、做美體的.,甚至連指甲和頭發這些可再生資源都花費大價錢。可是花了多少錢在心上?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名貴的首飾,讓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卻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卻不知道去關心居無定所的父母一樣,禽獸不如啊。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的心相處,這也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會虧待你的付出的,讓心明凈,天理顯現,我們在世俗中的人和事會很容易應對。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傳習錄讀后感 13

  問題:“看不懂書,怎么辦?”

  他說:“這只是文義上的穿求,所以還不清楚。那樣的話,不如為過去而學習。它看的更清楚,解得更清楚。只是他為學人解得明曉,卻一生也沒有得到。要在心體上用功,凡明不能、行不去的,要反在自心上體當,才能通。蓋四書五經所說的只是這個心。此心即為道,心體明即為道明,更無二。這是為學習心靈而作的。”——傳習錄

  還有就是我的`問題,讀書看不懂,看不懂怎么辦?但我仍然只是從字面上來理解,這也提到了儒家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讀書?本人將知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從課本里學到的東西,從小到大,公式都是正確的。但是,那些“正確的”知識對我們真實的生活并沒有多大幫助,它們并不能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另一種是有用的知識,即在現實生活中能夠用到的,能夠幫助我們解決問題和處理人際關系的知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作知識來看,還是按照以前的方法,按照以前的套路,沒有與自己的生命相結合,沒有印進自己的骨子里,還停留在儲備上。

  大師說,和他一起學習主要是學習新的思維方式,要舍棄舊的思維模式,建立新的體系。假如我們跟師父學,也照著老套路做,還是不學的好,耽誤了師父,耽誤了自己。

  通常我們所說的“讀書百遍,意自明”,也就是要用心去讀,如果你不用心去讀,一千遍也就沒用了。因此,無論是學習還是實踐,首先要從心靈上開始。心中有了意識,有了意識就可以主動地解決問題。走神,不只是看不見,聽不到,吃不到,更多的是浪費時間。不能通融的知識,就算是正確的知識,對你來說也沒什么用。

  傳習錄讀后感 14

  問題是:“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有多少實用性?以及曾皙說的話,不過是一種戲弄,圣人許他,是什么意思呢?”

  「三子是有意的,有意的必偏于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經這樣一句話卻不經意地說:“我要做的,就是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外;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內;素其位子而行,不愿于其內。三子所謂‘汝,汝也’,曾有點‘不器’意。凡有三子之才的人,都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夫子也都許之。”

  志向三重,人生三重。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就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時,都有“意中人”跟隨,只有曾經點過志向時,沒有“意中人”跟隨。之前在給自己定下目標時,我總是想當然地認為自己一定能實現。自我并不評價自己的`能力,還沒有象孔子的三個弟子那樣,盡管說自己還在學習,但實際上已經具備了這種能力。

  孔子認為他們能達到那種境界,所以他不去批評他們。高深的經世致用,不是從自己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己的心境出發。本人目前還沒有達到曾經的點滴境界,或者想很多世俗的事情,都是與物質利益有關的。進了師門,跟許多人聊天,都會問他們的遠景是什么,大家在談論遠景時,不自覺地就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如,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百萬富翁,也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情是對的,結果就走偏了。

  然后又說三人為器,把自己關起來。生活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得少,所以要“博學”。了解自己的半斤八兩,哪里缺哪里。了解自己的位置,構成它的元素。我總覺得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之力,聽天由命。做好自己,不要后悔。

  傳習錄讀后感 15

  問題:“延平云‘當理而無私’。“理”和“無私心”怎么分別呢?”先生曰:“理即心。“無私心”即是“有道理”,“無道理”即是有道理。如果心與理都能斷定,恐也不是善的。”

  又問:“釋氏于世間一切情欲之私,皆不染,似無私心,而外棄人倫,則非人倫也。”曰:“亦只是一件事,皆不過成就了他的私心。”

  王陽明從朱熹先生的一句話來說明其“心即理”的思想,“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后天的習染。私生活是后天習染的體現,去除私生活是無私生活。無私當然是一種天理。相反地,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露出來,那是因為你的心后天蒙蔽了,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單純的說理等于沒有原則,這兩點都是一樣的。如果將他兩人分開來說,那就是因果關系,這是朱熹的學說,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澄又問到了佛家的無私心與正道的關系,他認為正道就是佛家的無私心,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一定要做孝子。當我們還沒有完成孝道時就離開了家,這是對人類道德的破壞。父母把我們生下來撫養長大,我們一定要盡孝。男人可以沒有伴侶,也可以沒有孩子,但必須有父母。看起來七情六欲四欲都是空虛的,那父母之情呢?當父母健在時,你去追尋佛教的無私心,這是沒有天理的.表現。你們的心被你們追求佛教的無私心蒙蔽了,說白了,你們為了自己的欲望舍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合理。它從反面論證了王陽明的心理之道。

  傳習錄讀后感 16

  看過王陽明的《傳習錄》后,深深地感受到這句話意味深長,僅僅讀了一遍,我就不敢說完全理解王陽明的思想,但是讀了《傳習錄》,我確實有了一點自己的體會。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了許多時代,的確值得人們去細細品味。

  首先是心靈的凈化。王陽明先生認為修身就是修身。萬事皆在心,只要心在省就能致良知。做一個不欺人、信良心、有良心的人。良心在人,永不消逝。那些不能產生良知的人,只不過是被物質的欲望所蒙蔽,并非他沒有良知。“格”是外在的.功夫,“格”就是改正錯誤,使之回歸正道。當欲望萌芽時就把它扼殺,防患未然以求修身養性。

  其次是格物致知。將知性放在格物上,物格后知至,參透事物的本質,把握知識的來源。要斷案,就要從斷案中學習,這樣才是真正的格物。舉例來說,在判案的時候,不要因為對方的不禮貌而生氣,不要因為語言的婉轉而高興,不要因為對方的抱怨而屈從于寬容。怕心中有一點偏差,怕妄想與是非,這是格物致知。把事情放在一邊,學習就會不著邊際。

  三是知行統一的問題。知者有為,行者有為,知之為行,行之決定行。讀以知為目的,知以行為目的,所以讀書必須用于引導行,從而知行合一,謂之“經世之道”。光看不想,只會越看越糊涂,光看不想就會變得自我。每一個人都能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心,這是一個物欲橫流的時代,當人們漫無目的,碌碌無為的時候,不妨看看《傳習錄》,探尋一些人生的真諦。

  傳習錄讀后感 17

  問:“延平云‘當理而無私心’。‘當理’與‘無私心’如何分別?”先生曰:“心即理也。‘無私心’即是‘當理’,未當理便是私心。若析心與理言之,恐亦未善。”

  又問:“釋氏于世間一切情欲之私都不染著,似無私心,但外棄人倫,卻是未當理。”曰:“亦只是一統事,都只是成就他一個私己的心。”

  ——《傳習錄》

  王陽明通過朱熹老師的一句話來闡釋他的“心即理”學說,“當理”就是天理顯現,要想天理顯現,就要去掉后天的習染。私心就是后天習染的體現,去掉了就是無私心。無私心當然就是天理。反過來講,如果你的天理沒有顯現,那是因為你的心受到了后天的蒙蔽,心有私欲就是有私心。簡單的說當理等于無私心,它倆是一回事。要是把他倆分開說就是因果關系,這是朱熹的理論了,王陽明是不認同的。

  有意思的是陸澄又問了佛家的無私心和當理的關系,他認為佛家的無私心是不當理,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得盡孝。在我們沒盡完孝的時候出家,這首先就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把我們生下來養大,我們必須要盡孝。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可能沒有子女,但他一定有父母。看似把七情六欲拋去一邊,四大皆空,那父母之情呢?在父母健在的時候,你去追求佛教的'無私心,這就是天理沒有顯現。你的心被你追求佛教的無私心蒙蔽了,說白了,你為了你的欲望拋棄了人倫,因為私心所以不當理。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即理的一個體現。

  傳習錄讀后感 18

  不可否認,我們大多追求物質生活水平高才好,但是因此而過于追求金錢、地位、名利,導致了心靈過于沉重,從而忽視了自己精神生活。而那些要想實現自己人生高度,更重要的是關注自己的心靈,如此才不浮躁,才能進入全新的人生境界。內心的幸福完全取決于你的心,只有內心強大才是真正的強大。所以,王陽明的心學具有現實意義。總而言之,心學就是讓你內心強大、淡定處世的哲學,其核心就是王陽明的八字箴言: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觀王陽明的一生,作為軍事家和政治家,立下不世之功,彪炳史冊;作為思想家,開創儒學新天地,成為一代“心學”宗師。正如梁啟超對王陽明的評價:“他在近代學術界中,極其偉大,軍事上政治上,亦有很大的勛業。”但他的一生,坎坷波折,歷經貶謫、受誣、辭官、病老等人生中的不幸,身處各種逆境、困境、險境、絕境而心如止水,從容化解,這些是激勵和啟發現代人最好的范本。美國哈佛大學教授杜維明就斷言,21世紀是王陽明的世紀。

  王陽明的“心學”思想融合了儒釋道三家之精髓,是當今社會的一劑解藥。因為,真正的生活在內心。一切斗爭皆是心戰,內心的強大才是真的強大。解讀王陽明傳奇人生,領略心學之精妙,關注自己的心靈,就能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在浮躁的社會中獨享一份寧靜,此心不動隨機而動,獲得內心的充實與幸福。一切得喪榮辱,真如飄風之過耳,奚足以動吾一念?今日雖成此事功,亦不過一時良知之應跡,過眼便為浮云,已忘之矣!

  他曾對學生說過:“做學問的功夫,對于一切聲色名利和嗜好,都能擺脫殆盡。但是,如果還有一絲貪生怕死的念頭牽掛著,就不能與整個本體融合。人的生死念頭,本是從生身命根上帶來的,所以不容易去掉。如果在這里能識得破、看得透,心的全體才是流暢無阻的,這才是盡性至命的學問。”

  正象古人所說的“定能生慧”,意思是心靈安定了,靈感智慧才能生發出來。由于他看破了這一切,心靈是自由活潑的,所以對外界的各種誘惑才處之淡然,因而也就達到了很高的智慧境界。

  所以很多人都喜歡在自己的書房掛一幅字——“寧靜致遠,淡泊明志”,以作為自己的座右銘。 “寧靜致遠,淡泊明志”這句話,源自諸葛亮的《誡子書》,其原文是“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靜無以成學。慢則不能研精,險躁則不能理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從這篇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出,諸葛亮認為做學問的關鍵在于“靜以修身,儉以養德”上面,強調心境要淡泊,心緒要寧靜,去除各種物欲來修養自己的德行,這樣才能明確堅定自己的志向,在寧靜的心靈中,志向才能達到深遠廣闊的境界。

  把那些傲慢、浮躁,希望走捷徑的心理統統丟掉,徹底靜下心來,才能達到“精益求精”的境地。否則就會時間一天天過去,今年過了又待來年,年紀漸漸大了,老了,雄心壯志也隨之被消磨殆盡,那時即使后悔也沒有時間和精力再從頭來了。只能懷著一種悲哀的心情,凄涼的坐守在破敗的房屋中,在那里整天后悔啊,我當時怎么就不知道努力一點呢,要是當年努力一點,恐怕現在已經干出一番事業來了,但已經沒有法子,一輩子就這樣白白地過了。

  “淡泊”、“寧靜”是一種有別于常人的思維方式,透出源自于心靈的靈感與妙思,能將一個人的能力與智慧提升至極致。因為內心淡泊,無求于世,也就不為得失榮辱所迷惑,根據自己心靈的洞察,按照事物的本來面貌來行動,而獲得符合客觀規律的結果。這是一種大智慧。

  “淡泊”與“寧靜”,又是一種生活心態,一種心靈閑適、逍遙自在的心態。諸葛亮和王陽明等智者,正是生活在這樣一種心無所求的境界中,不為名利富貴而活,而能盡享生命的樂趣。可以說,那些似乎洞察一切的智慧和靈感,就是在這種自由的心境中激發出來的。

  其實這種“淡泊”與“寧靜”,更是一種常人難以企及的大境界,古老的“天人合一”哲學思想是其基礎,其中體現了人所存在的最高價值。那些甘于淡泊的人,正是把大自然與人的關系參悟透了,達到了心之化境——“視萬物為一體”,因此才能進入得失不計、寵辱如一的境界。

  這種“淡泊”、“寧靜”的心境,是衡定和充實的。因為這樣的心靈,處于“中和”的狀態,也就是對外物不偏不倚,獨立而存在,獲得一種心與天合的人生快樂

  讀完王陽明的一生,你會發現,一個人能有多大能力,做多大事情,并不取決于外部環境,而只在于你內心的改變。正如我們今天常聽到的一句話:“如果不能改變世界,那就改變你自己。”一切的變化,其實都從我們內心最細微的變化開始。

  我們很多人,習慣于滿腹牢騷,怨天尤人。如果多讀一讀王陽明,他們就會懂得:命運就攥在自己手里,只有你自己才是“主人翁”,才能決定你將擁有一個怎樣的人生!

  傳習錄讀后感 19

  因論先生之門,某人在涵養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

  先生曰: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這一段是王陽明評論他的弟子們閑聊,他們把跟王陽明學習分成了兩種,第一種是在涵養上用功,簡單說就是修心;第二種是在知識上用功。王陽明肯定了第一種人,同時也否定了第二種人。

  只要修行過的人都清楚,修心這個事兒實際上是最難的。當我們下的功夫越多的時候,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受了太多的習染,而且隨著修行的深入,發現剛開始的習染是比較能容易去掉的。這些毛病我們能看見,別人也能看見,改起來簡單也見成效。隨著扒洋蔥的深入,發現越來越難。

  只要你用功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知識正好相反,只要我們看書下功夫學習,你就會發現你學到了東西,當我們學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所謂的自信心就變成了傲慢心,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們先天美好品德的'。陽明心學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識上下功夫的這一類人,從出發點就開始走錯了。所以王陽明才說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進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近。學知識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遠。

  反過來觀我自己現在,從我自身而言,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寂在瘋狂的學習知識當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識在現實當中都很難用上,只是在與人聊天的時候過個嘴癮,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厲害一點。這個時候我就是王陽明說的第二種人,學習知識的人。師父反復強調啟予國學門是修身的,師父不希望我們變成學者,這也不是他創辦啟予國學門的目的。我們現在看的書、寫的讀后感、做的日課、寫的反思、練習的格物,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讓我們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要沉下心,讓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實實。

  傳習錄讀后感 20

  王陽明心學分為三部分,分別是天理即人欲,致良知,知行合一。

  天即即人欲:針對朱熹理學而言的。需要說明的是人欲不是我們普遍理解的人的欲望,而是人的本性。

  致良知:當人能達到本性是,道德等是自然形成的,根本不需要社會制度約束。

  知行合一:從本質上而言,知和興一體的,不二的。思考當你能達到活在當下時刻時,知行是融合的。但在普通人心目中,知是行的開始,行是知的精進。

  另外特別說明5點:

  1、王陽明在書中,說明佛家清心寡欲的修行是錯誤的,這樣讓人失去了知覺。而是在清醒意識和知覺的前提下修煉本心。

  2、大眾認知中,修行大多指的是靜態進行的',比如冥想打坐禁語等等。而王陽明提倡靜和動共同修煉。如果只是靜中修行,遇到重大事情時,煩躁恐懼等心念又會出現。

  3、陽明在那時就明白根據孩子天賦和性格而針對性教育,不得不說是對現代教育的諷刺。

  4、很多人包括外國宗教,佛家,靈修心理學家等所謂專業人士,修行門路巨大錯誤,還在市場上招搖行騙,沒有覺醒的人很容易被誤導,走上一條與修行相反的道路。修行是不斷成長的過程,而不是通過什么奇妙方式直接抵達最高境界。而這個過程,必須遵照心的意愿,自然地修行,而不是吃齋念佛,出家等強迫性就可以達到的,而這些行為不但沒有正向作用,反而產生巨大的負面作用。這是初級修行者要特別注意的。

  5、真正的佛家,道家等思想和王陽明心學從本質上殊途同歸。不管以那種思想修行,都要走在知行合一的道路上,切記只學不做,空談誤國,空談誤己。

  傳習錄讀后感 21

  阿龍來送經,我泡茶,給他倒了一盅劍南春,邊吃花生邊看大片邊瞎聊。他說儒太精英,人民群眾哪里做得到每天晚上睡前躺在床上三省吾身呢,做下來太辛苦了,要求簡直比、佛教還難。想起他上次來看GZ時談起在西安的生活,“主要是看超女,去年電視里只有《大長今》和超女給我一些安慰”,哈哈一笑。詩人如今只讀佛經,書店不入,雜書不讀。

  近來斷斷續續讀王陽明,守仁先生講得確實好,字里行間一望而知是親歷之教,非說說而已。就像南懷瑾說楞嚴是不是偽經,文字上的考據分辨終是外行說個熱鬧,要按著它去修,才知道所言不虛。然亦覺對人力要求確高,“戒懼之念,無時可息”,便是一處“慎獨”,更有幾人做得?千年以降,遂只出得幾個超賢入圣之人。

  近代大潮激蕩之下,儒家一脈最后濺起三朵浪花:梁漱溟、熊十力、馬一浮,據說,梁以篤行勝,熊以思辨勝,馬以學問見識勝。最聞名的要算梁與毛公當堂對陣,幽幽道出一句“匹夫不可奪志”。另2人遭際其實毫不遜色,熊在上海見陳毅不禁大放悲聲,吾道不傳啊。政策就是要把你養起來,等你死了,你的東西自然就絕根了,連改造的力氣都省了。蘇聯領導人來訪,不知從哪打聽到馬的名字,執意要探訪,問其每日做什么,答曰“讀書而已”。當紅衛兵把馬一浮的字畫書籍盡數毀搶,老人要求留下一方硯臺寫字用,當場被抽一個耳光,馬亦只能感慨“斯文掃地,斯文掃地”。紅衛兵當然不知道,中國的'第一本資本論,就是挨抽這位老人從德國帶回來的。

  熊被梁介紹入南京歐陽競無門下學唯識,卻以《新唯識論》刊布于世,梁覺其亂說一氣,馬卻頗多贊賞。后歐陽師病重,熊探問,被弟子拒之門外,怕師傅見他后太過激動。

  日軍飛機轟炸,梁端坐中庭讀書,逃難香港,海上遇浪毫不動容,乃至建國后與毛對辯,這些段子背后是“吾曹不出蒼生何”的意思,頗有大使命感。而馬則自謙一介書生,難當大任,蔡元培以北大文科學長相邀,回之以,“古聞來學,未聞往教”;遂不行。終生只做隱士,發愿刻書,多刻一本,即是為中國文化多留一顆火種。梁在訪談錄《這個世界會好嗎》里推崇的羅汝芳、楊簡,就是梁馬會時,馬送他的。

  細讀泰合、宜山會語,日寇壓境,馬先生單拈出橫渠四句教以贈浙大諸生,真有地動天傾,賴以柱其間的氣象——如今欲問“如何立國致用?”則告之曰:“汝且立身行己。”所得非數語可輕率言盡。

  整理筆記,一個百年之前,本雅明的天才老師就看出現代人的流行性格不外兩種:樂極生厭和玩世不恭,滿世界都是背包客冒險家游蕩者技術派。各個追求個性,其實一個模子。其理論路徑與韋伯分庭抗禮,本雅明盧卡奇等等幾個學生急于叛出師門,卻沒有一個能傳衣缽,可見天縱之才果然是天地間不傳之秘。近來坊間關于民主之議甚多,千百年來,聚眾之群亦只得此最不壞之辦法,亂世為人,只敢求一消極自由。其實無甚可談,不如一邊涼快去也。

  或如馬一浮遍覽中西之后所悟:六藝該攝諸學,西學亦統于六藝。實因一切學術皆發于心,六藝實由吾心流出。初看驚其信仰之堅,然漸覺似乎并不如何狂妄。天才之心,注定相通,那是人類中另外的一群。吾輩窮一生之力,不過勉強證得相面功夫:不至于不識天才而已。

  而陽明之說入心處,何妨照著去做:循于理,不著一己的意思,以理行事,物來順應。而那自由主義者或要跳將出來高聲質問:誰來判斷是否循于理,如何避免不落入獨斷專行,不自命真理在手而強暴他人?呵呵,學得前輩樣子,且回他:汝但去做,做到需分辨處再提這層意思,自有了斷。或許終身照此行事,而終身未遇需辨明此一分別的境地。終身受制于此,而遂終身不行此道。若循理解釋,先儒之學立身在一“誠”字,不能分辨處反心自問即可;再窮究下去,文化根子上便是相信性善,相信人人皆有自我完善的能力。

  置身中國,自由主義雖然信得,然意興闌珊于此,復沾染經濟學習氣,動輒以“理性經濟人”、“自利人”論說處世,怎一俗字了得。民主也罷,自由主義也好,說到底是人群里的學問,人群之中,多是粗糙簡易的東西,不過是要保證那最壞最傻的兩個人不出什么紕漏,為貨幣的增值開路。此一感慨,發于左右分野之外。用今天秦暉在鳳凰大講堂里說民主福利國家時所言——從人性上講,往好了說,左是追求公平,右是追求競爭;往壞了說,左是出于怯懦,右是出于自私。果然透辟。

  天忽落雨,那先落的、后落的,俱入天地彀中。

  傳習錄讀后感 22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說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后儒不明格物之說,見圣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么。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后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著我們。“為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著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說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后自己還后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復。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說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傳習錄讀后感 23

  問:“燕平云‘講理無私’。‘講道理’和‘無私心’有什么區別?”老師說:“心就是理。”“無私之心”就是“講道理”,不講道理就是自私。如果你分析自己的內心和理智,你就不會好。”

  他還問:“史的激情不染人間,這似乎是無私的,但拋棄人情往來是不合理的。”他說,“這只是統一事物,只是讓他成為一顆私人的心。”

  —— 《傳習錄》

  王陽明用朱的話來解釋他的“心即理”,“理”就是正義的表現。正義要體現,就要改掉后天養成的習慣。自私是后天養成的體現,無私是去除的。無私當然是正義。另一方面,如果你的正義得不到彰顯,那是因為你的心被后天蒙蔽了,自私就是自私。簡單來說就是無私。他們是一回事。如果兩者分離,就是因果關系,這是朱的理論,王陽明不同意。

  有趣的是,陸成問及佛教的無私之心與理性的關系。他認為佛教無私的心是不合理的,因為他拋棄了人倫,這個人必須孝順。在我們沒有盡孝之前出家,首先是違反人倫的。作為一個人,父母養育了我們,我們必須孝順。一個人可能沒有伴侶,沒有孩子,但一定要有父母。似乎世俗的`欲望被拋在一邊,一切都是空的。父母的愛呢?父母在世時,你追求的是佛教的無私之心,即沒有正義的體現。你的心被你對佛教的無私追求蒙蔽了。說白了就是你為了欲望拋棄了人際關系,因為自私而不理智。這是從反面論證王陽明心學是理性的體現。

  傳習錄讀后感 24

  《傳習錄》開篇是徐愛的序言,從這里就能看出徐愛是發自內心的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的偉大。我用偉大這個詞,因為我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都能配得上。徐愛把自己從開始的質疑到后來的堅信,再到把世人對陽明心學的誤解,說成是“本末倒置”。這些都能看出,徐愛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逐漸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對陽明心學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窺其藩籬”,一是自謙,二是說陽明心學確實高深。又說了當世的一些人斷章取義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記錄的和先生的談話內容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相互參證。

  后世很多人把徐愛比喻成顏回,可見徐愛在王陽明弟子當中的重要性。連徐愛自己都說對于陽明心學只曉得一點點,雖有謙虛成分,但我認為說的是真實情況。他把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用“驚駭”兩字來表明。說明朱本大學已經在當時的人們心中扎根落地了。對于新接觸的人來講,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更像一種叛逆直流。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會驚訝,驚訝的途中很多人就避開了。認為這是歪理邪說。只有一些對真理認真的人才會去思考,王陽明為什么會這么說。這讓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首先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和未知的學術;然后再提出疑問,為什么會這么說?自己謹慎地去思考,從當中去分辨學說的正確與否,如果不相信就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堅定奉行。

  徐愛用簡短的幾句話介紹了王陽明的生平,并說王陽明在龍場中“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處困養靜”是修行,是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經可以達到圣人的境界,他的'這種“大中”實際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陽明心學的“致良知”。

  徐愛還說了兩點,第一點是有一些人驕傲自大,總覺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對的,對別人的學說嗤之以鼻,以點帶面或聽風就是雨,有句話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些人可不覺得他們沒有調查,反而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非常了解了。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第二點是用牝牡驪黃的典故指出當世一些學者的本末倒置。我認為徐愛說的本末倒置是指當時的人過于關注了學問,而沒有關注學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過于關注書本知識,而沒有關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這些原因,徐愛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對話拿出來,應該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傳習錄讀后感 25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彌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后漸漸至于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后發干,發干然后生枝生葉,然后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干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干、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里面發生出來。”——《傳習錄》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后是樹干,然后是樹枝,最后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為什么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為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這個關系就要靠著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系,這個關系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大學》里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即使是愛也是要有一個出發點的,這個出發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為關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里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26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后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里,是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里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么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對陽明先生來說,也許這并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圣人的境界。那對于我等沒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說,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于,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圣,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欲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欲斗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并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復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獲。

  傳習錄讀后感 27

  問:“寧靜存心時,可為未發之中否?”

  先生曰:“今人存心,只定得氣。當其寧靜時,亦只是氣寧靜,不可以為未發之中。”

  曰:“未便是中,莫亦是求中功夫?”

  曰:“只要去人欲、存天理,方是功夫。靜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動時念念去人欲、存天理,不管寧靜不寧靜。若靠那寧靜,不惟漸有喜靜厭動之弊,中間許多病痛,只是潛伏在,終不能絕去,遇事依舊滋長。以循理為主,何嘗不寧靜?以寧靜為主,未必能循理。”——《傳習錄》

  問:“寧靜存心時……”這一段說出了現在人普遍容易犯的問題,靜心本來是方法不是結果,可修身修著修著就變成了喜靜厭動。身邊很多人在追求著靜心,特別喜歡待在那種狀態里。以前我也覺得在這種狀態里就是修行修到了,現在仔細一想還真是王陽明說的只是氣定而已。有事的時候氣一亂,就定不下來了,然后就從靜的狀態出來了。發現這種靜的狀態并不能指引我們把發生的事辦明白。王陽明把功夫說的就是念念去人欲,存天理,我認為關鍵處就是在“念念”上。存天理,去人欲有時我也能做到。隨著修行做到的幾率也很多。但要想念念都是存天理,去人欲這就太難了,每個念都是善的念,把邪念、惡念、雜念、妄念全都排除,每一念起都是天理。靜的時候,修的是存天理,去人欲。動的時候修的也是存天理,去人欲。如果只依賴靜的時候,那所有的繁榮都只是虛假的'繁榮,你覺得修行提高了,也只是假的。因為儒家是入世修行的學問。你要走修靜的路線,就偏離了儒家修行的方向。每天生活,豈能靜。追求存天理,去人欲是可以達到靜的。但反過來想通過靜,達到存天理,去人欲就難了。

  傳習錄讀后感 28

  問:“你看不清楚,怎么看?”

  老師說:“這只是字面要求,不清楚。所以,還是從舊社會學起比較好。他能看得多,理解得多。只是他雖然為了學業什么都懂,但是一輩子都得不到。你必須在身心上努力學習。做不到的,一定要轉向自己的心和身體,才能過。蓋四書五經,然說此身心。這種身心叫道,而身心則清明,沒有別的。這是為了學習心靈。”—— 《傳習錄》

  我也有同樣的問題。我不識字。我看不懂怎么辦?我還是照字面理解,這就把我們帶到了儒學的另一個重要問題,那就是我們為什么要讀書?我個人把知識分為兩類。第一類是正確的`知識。像我們從小在課本上學到的知識和公式,都是對的。然而,這些知識對我們的現實生活并沒有起到很大的作用,也沒有幫助我們解決任何問題。第二類是有用的知識,即我們可以在現實生活中使用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問題、處理人際關系的知識。我之所以看不懂,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我把它當做正確的知識來讀,或者按照以前的方法和套路,如果不結合自己的生活,我不會印在自己的骨子里,但我還是留在了儲備中。

  大師說,向他學習主要是一種新的思維方式,所以我們應該摒棄舊的模式,創造新的體系。如果我們在向師父學習的同時遵循舊的套路,還不如不學,這樣會耽誤師父的時間和我們自己的時間。

  我們通常說的是“一本書讀一百遍,但就是用心去讀。不用心讀,讀一千遍也沒用。所以無論是學習還是修行,都要從修心開始。有了心才能有意識,有了意識才能主動解決這個問題。心不在焉不僅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不聽,更是浪費時間。沒有綜合的知識,即使正確的知識對你也是無用的。

  傳習錄讀后感 29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并沒有把持志說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說的與現實脫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雖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后能帶來的后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于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閑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說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愿。

  說閑話,管閑事,后面就是置閑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說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30

  先生曰:“悔悟是去病之藥,然以改之為貴。若留滯于中,則又因藥發病。”——《傳習錄》

  后悔是一件好事,至少說明我們知道錯了。但知道錯了是一回事,如何去改正錯誤是另外一回事。我們后悔的原因可能會有很多種。多數情況是因為錯誤帶來的結果是我們不想要的,然后才開始后悔。還有的情況是別人告訴了我們的錯誤,我們覺得別人說的有道理,才開始后悔。再有就是我們修身當中每天反思會發現自己的錯誤而感到后悔。王陽明說當我們能感到后悔這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是去掉我們病根兒的藥方。藥方是有了,吃不吃在我們自己。有的人害怕藥苦,雖然知道吃藥可以治療自己的`病,也拒絕吃藥。正確的藥方需要正確的吃法,吃到適應癥的病人口中才能見效。

  就像我們都有的傲慢之心,我注意到很多人在說自己有傲慢心的時候,實際上自己就是傲慢的。仿佛傲慢并不是壞事,而是一種榮耀。還有一種更有意思的人,知道自己的問題。每天都去尋找醫生給自己開藥,東求西求。不管開多少正確的藥方,自己不吃也沒用。反而會舊病復發。所以感到后悔只是開始,不是結束,如何讓我們以后不后悔才是更重要的,這也是孔子為什么夸顏回的原因,因為顏回不貳過,不貳過就沒有再后悔的可能性。

  所以我們反思的時候,不要光想自己的錯誤,而是要想如何開藥方去治療自己的錯誤,讓自己不再犯,這樣反思對我們才有效果。

【傳習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傳習錄讀后感09-20

《傳習錄》讀后感04-05

《傳習錄》讀后感04-30

傳習錄讀后感05-01

傳習錄讀后感【薦】09-24

《傳習錄》讀后感12篇04-22

傳習錄讀后感12篇03-10

傳習錄讀后感13篇03-05

傳習錄讀后感(13篇)03-09

王陽明傳習錄讀后感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