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一区二区中文在线,无遮挡h肉动漫在线观看,国产99视频精品免视看9,成全免费高清大全

傳習錄讀后感

時間:2024-09-24 09:28:46 林強 讀后感范文 我要投稿

傳習錄讀后感(精選23篇)

  讀完一本書以后,你有什么體會呢?寫一份讀后感,記錄收獲與付出吧。千萬不能認為讀后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傳習錄讀后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傳習錄讀后感(精選23篇)

  傳習錄讀后感 1

  《傳習錄》開篇是徐愛的序言,從這里就能看出徐愛是發自內心的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的偉大。我用偉大這個詞,因為我覺得王陽明和陽明心學都能配得上。徐愛把自己從開始的質疑到后來的堅信,再到把世人對陽明心學的誤解,說成是“本末倒置”。這些都能看出,徐愛在成長的過程中也是逐漸打破迷惑的。他把自己對陽明心學的理解比喻成“未能窺其藩籬”,一是自謙,二是說陽明心學確實高深。又說了當世的一些人斷章取義和舍本逐末,所以才把平日私底下記錄的和先生的談話內容拿出來,和大家共同探討,相互參證。

  后世很多人把徐愛比喻成顏回,可見徐愛在王陽明弟子當中的重要性。連徐愛自己都說對于陽明心學只曉得一點點,雖有謙虛成分,但我認為說的是真實情況。他把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用“驚駭”兩字來表明。說明朱本大學已經在當時的人們心中扎根落地了。對于新接觸的人來講,王陽明對《大學》的理解更像一種叛逆直流。剛開始接觸的時候可能會驚訝,驚訝的途中很多人就避開了。認為這是歪理邪說。只有一些對真理認真的人才會去思考,王陽明為什么會這么說。這讓我想起了《中庸》里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首先要有一種開放的心態,去接受新鮮的事物和未知的學術;然后再提出疑問,為什么會這么說?自己謹慎地去思考,從當中去分辨學說的正確與否,如果不相信就馬上停止,如果相信就堅定奉行。

  徐愛用簡短的幾句話介紹了王陽明的'生平,并說王陽明在龍場中“處困養靜,精一之功固已超入圣域,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處困養靜”是修行,是心態。在這種心態下,惟精惟一的功夫已經可以達到圣人的境界,他的這種“大中”實際就是“止于至善”,也就是陽明心學的“致良知”。

  徐愛還說了兩點,第一點是有一些人驕傲自大,總覺得自己的那一套是對的,對別人的學說嗤之以鼻,以點帶面或聽風就是雨,有句話叫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這些人可不覺得他們沒有調查,反而他們會覺得自己已經非常了解了。這就是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無忌憚也。第二點是用牝牡驪黃的典故指出當世一些學者的本末倒置。我認為徐愛說的本末倒置是指當時的人過于關注了學問,而沒有關注學問在實際生活中的運用,過于關注書本知識,而沒有關注背后的真理。

  可能是這些原因,徐愛才把和先生的日常對話拿出來,應該有正本清源的用意。

  傳習錄讀后感 2

  老師授教:遇事練心!練心,需要我們擴大自己的意識接受范圍,我們的意識心是小的,當我們遇到工作及家庭帶來的煩惱,下意識覺得心煩,難解決,人生好難,為什么我命那么苦悶。那也許是不是試著化解下我們的意識呢?這里讓我想到了知而不隨,知道我遇事難,但不要一天到晚苦悶在真難啊,這事會發展成如何如何的境地,難的我吃飯想睡覺想,所以我們吃飯不香睡眠不好身體也就不好了。

  其實這些都是意識心所產生的的`一些列后果,那么為了我們自己活的更好,可否做到知而不隨,即知道但并不繼續意識下去,不去想一直深究造成多大后果或一直想著難難難而是盡自己的能力去解救困境的自己,然而要不要過多去想最后能不能解決?不要想!就只是做把過程做好,因為事情本身已經發生,最壞不過結果,你盡力解救最壞也不過是這個,對了,該來的總會來,我們要知而不隨,不然很容易浪費情緒。

  因為我們的意識觀念決定了每一個細節,細節改變事物的發展。由此讓我們的心變大,大到本心出現,能讓我們的意識退出,對的是退出,化掉,而不是對抗!對抗是什么,老師說,堅持也是對抗,致良知時,腦子里連續劇不斷,總是算著時間多久了,為了我能堅持下去,下意識的我會去對抗這些念念,堅持自己能把致良知時間拖長。當事情的發生讓我自己不舒服了那要如何呢?

  其實,這些感受只是一種存在,什么存在?一時的存在!一時的東西不是真實的,只有我們心大了能化之,幾次化掉之后,隨著自然的發生,把自己意識順沒了,私欲能被化之,做到了順其自然!

  這次的陽明心學讓我從不敢接觸到內心接受,最重要的就是劉老師說的把良知活成生活的狀態,做大了自己即能造福集體吧。目前只能從我的小集體—家中練心得智慧。

  很喜歡老師說的,發光作鹽這句話。鹽其實是好東西,無法缺少,但是它又很普通的存在于每家每戶,而且當菜不好吃的時候,還會抱怨鹽放多了,為什么不去說這個菜本身不行需要鹽來提味呢?所以我們本身能作為鹽的話,是不是能自我提味?且低調的存在?如今社會的大環境,致于我們的是一顆顆虛浮的心,處處是攀比處處是競爭,存在是無法改變,所以可以自我充實,充實就是增值,充實之謂美,充實了自帶光環,做大自己,做鹽吧!

  傳習錄讀后感 3

  問:“程子云:‘仁者以天地萬物為一體。’何墨氏兼愛,反不得謂之仁?”

  先生曰:“此亦甚難言,須是諸君自體認出來始得。仁是造化生生不息之理,雖彌漫周遍,無處不是,然其流行發生,亦只有個漸,所以生生不息。如冬至一陽生,必自一陽生,而后漸漸至于六陽,若無一陽之生,豈有六陽?陰亦然。惟有漸,所以便有個發端處;惟其有個發端處,所以生;惟其生,所以不息。譬之木,其始抽芽,便是木之生意發端處;抽芽然后發干,發干然后生枝生葉,然后是生生不息。若無芽,何以有干有枝葉?能抽芽,必是下面有個根在,有根方生,無根便死,無根何從抽芽?父子兄弟之愛,便是人心生意發端處,如木之抽芽,自此而仁民、而愛物,便是發干、生枝、生葉。墨氏兼愛無差等,將自家父子兄弟與途人一般看,便自沒了發端處,不抽芽,便知得他無根,便不是生生不息,安得謂之仁?孝弟為仁之本,卻是仁理從里面發生出來。”——《傳習錄》

  這是非常難以理解的一段,我曾經也有過類似的問題。儒家提倡“民胞物與”和“天地萬物一體之仁”是一個意思,那和墨子的兼愛又有何區別?我以前把一體和無差別等同了,但一體不一定是無差別。一個整體當中也是有重要和不重要的區別的。樹最重要的部分是樹根,然后是樹干,然后是樹枝,最后是樹葉。愛是所有的愛的統稱,它包括對父母的愛,對他人的愛,對事物的愛。儒家為什么凡事都喜歡拿“孝”做比喻?因為我們選擇不了我們的父母,這是天注定的。既然是天注定的,那么這個關系就要靠著天理來維持。也就是我們最重要的關系,這個關系人人都有,我們不是孫悟空從石頭里蹦出來的。《大學》里講“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即使是愛也是要有一個出發點的,這個出發點就是我們的父母。我們只有做到對父母的愛才可以向外擴展。墨子提倡的愛是無差別的愛,人人都一樣,這本身就違反人性。我對馬路邊老人家的愛,和對我父親的愛,不可能一樣。所以我們的`愛是一體的,但因為關系的不同,重要度不同,愛也是有等差的。就像身體里面頭的重要性要遠遠大于四肢,所以修行就要從對父母的孝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4

  一日,論為學工夫。先生曰:教人為學,不可執一偏。初學時心猿意馬,拴縛不定,其所思慮多是人欲一邊,故且教之靜坐,息思慮。久之,俟其心意稍定,只懸空靜守,如槁木死灰,亦無用,須教他省察克治。省察克治之功則無時而可間,如去盜賊,須有個掃除廓清之意。無事時,將好色、好貨、好名等私逐一追究搜尋出來,定要拔去病根,永不復起,方始為快。常如貓之捕鼠,一眼看著,一耳聽著,才有一念萌動,即與克去。斬釘截鐵,不可姑容,與他方便,不可窩藏,不可放他出路,方是真實用功,方能掃除廓清。到得無私可克,自有端拱時在。雖曰何思何慮非初學時事,初學必須思。省察克治即是思誠,只思一個天理,到得天理純全,便是何思何慮矣。《傳習錄》

  這里的學不是學習,是修身。這里面王陽明講為學的時候,第一個問題就是不能偏執。我自身是存在這個問題的。有的時候明知道自己這么做不妥,但依然會為了面子而去做,甚至一錯再錯。還有時候是以為自己是對的,別人的勸解聽不進去一意孤行。

  一整段說的修行的過程都與自己非常吻合,感覺好像就是在說自己一樣。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心靜不下來,想要的東西特別的多,總是心為物役。天理和人欲在一起打仗的時候,人欲90%以上都會戰勝天理。用心猿意馬來比喻非常的恰當,像猿猴一樣上下亂跳,像馬一樣奔跑,一跑就沒影,走神嚴重。用修心初級三步曲的第一步靜坐思心最管用。當心靜下來之后就容易喜好這種狀態,想在這種狀態里不出來,就容易變成喜靜厭動。可是儒家是入世的學問,不是老哥自己一個人修行。一旦遇到事情的時候,心又開始泛起波瀾,從靜的狀態里出來。所以單獨練打坐靜心是沒什么用的`。

  王陽明說出了陽明心學當中非常重要的四個字省察克治,簡單的說就是事上磨煉。他把后天對心的習染比喻成了盜賊,他的一句名言也是去山中賊易,去心中賊難。把天理和人欲之間的斗爭比喻成了貓和老鼠,也就是說,人欲的天敵是天理。天理必須要戰勝人欲,而且要斬釘截鐵,不可姑息。自己距離斬釘截鐵、不可姑息的境界差的太遠,只能慢慢修煉,不敢間斷。

  傳習錄讀后感 5

  心學不容易學!

  我看很多給它評論員的文章:這一切的發生會不會是這種—理解不了你,我也不知道碰到同樣的事也不知道要怎么處理,所以反過來試圖用你給出的答案來解釋它,作為另一種形式的控制。就像我打不過你,反過來找理由找借口來說服自己,得出結論你很強。這不是學習心學。

  你打算創業,很多人會說,整不成!只有你自己會說我是對的。你相信誰?一些二貨肯定會說我肯定要選擇我自己認為對的。那還要學心學作甚。你的內心肯定是:我認為是對的,還沒有證明過,他們說的卻有很大的概率發生,決策的時候,賭會占很多的。這個時候心學才會上場:想明白我做的初心,原始動力,別人會不會也需要這份動力,要用什么樣的手段,讓別人認識到這份動力,接受這份動力。這個過程涉及多少的精力,多少的人,你愿不愿花這些精力時間去處理這些,到第二天早上你采取的做法,才會搞懂你到底是致那一塊良知。不做好好上班,做那就開始。這就是知行合一。很難對吧?

  有時候,我們會碰到政策,就是上面想讓你這么干,但是和你實際不結合。想哪樣干肯定死,不那么干,你會死,這分鐘你用用致良知的理論來,就是不干,你來試試,不一定完完全全致良知,不一定都不聽從自己的內心。那個對我有益,我可能就會采取它。這個過程看到內心是這么覺得,現實你又必須那樣,學問功夫就在這里,致良知不容易。

  結合上面兩個:做還是不做,干還是不干。做有做的理,不做有不做的,干有干的理,不干有不干的理,這些理它都不在心外,是你決定要做還是要干。你心想干你腦子就會找出要干的理,你心想做就會找出要做的`理。心外無理心外無物。

  那,什么對呢?我是做對還是不干對?這里所說的對是達到心理的預期,你去做了,也達到心理的預期,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外無物;你去做了,沒有達到預期,這是知行合一,致良知(錯也是一個反饋),卻不符合天理。您看,又撤出天理來啰,心學不好學!

  生有涯,知無涯。

  用畢生的精力去追逐王陽明的心學,也追逐不到,是因為這個學問是他的。但我追逐我的內心,總會有那么一兩個能指導我,救我,那我就聽從它吧。這才是學心學。

  最后:你說古人厲害還是我們厲害。我說是我們厲害,生活就是比以前好啊,這不是說明我們更厲害些嗎?你若學完傳習錄,你去找心理咨詢師,你會發覺,心理咨詢比傳習錄有效,快,更能達到目的……事物已經發展,你還想用500年前的東西來pk?就像我用槍,你用木棍,你怠啊

  傳習錄讀后感 6

  先生曰:“為學大病在好名。”

  侃曰:“從前歲自謂此病已輕,此來精察,乃知全未。豈必務外為人,只聞譽而喜,聞毀而悶,即是此病發來。”

  曰:“最是。名與實對。務實之心重一分,則務名之心輕一分;全是務實之心,即全無務名之心。若務實之心如饑之求食,渴之求飲,安得更有工夫好名?”

  又曰:“‘疾沒世而名不稱’,‘稱’字去聲讀,亦‘聲聞過情,君子恥之’之意。實不稱名,生猶可補,沒則無及矣。‘四十五十而無聞’,是不聞道,非無聲聞也。孔子云:‘是聞也,非達也。’安肯以此望人?”

  ——《傳習錄》

  我以前就好名,當時還不知道學習和修身的區別。不管做什么總是喜歡被看見,被夸贊。聊天兒的時候也喜歡發表自己的觀點,讓自己顯得與別人不同。現在好名依然存在,只是隱藏的更深了。不會像以前鋒芒畢露,但還是會“聞譽而喜,聞毀而悶”。貌似這種情況在絕大部分人的身上都有體現,主要還是太在意外界對自己的看法。往深處來講,是因為自己的內心沒有力量,需要別人的認同才能給自己傳達這種自信。實際上自信是自己給自己的,不是別人認為你行你就行,而是你認為你行你才行。

  王陽明說要想克服這種好名就要務實,我理解的務實就是要有志向,也可以說是終身為之奮斗的目標。也就是說當你忙起來的時候,心就沒有功夫去好名了。如果你覺得時間緊迫,不抓緊努力,就離目標越來越遠的時候,你就更沒有時間去想別的了。反過來講你有好名之心,就是你閑的。就像你在干活的時候,心在干活上,別人看見你干活,夸獎你的時候,你是聽不見的。如果當你干活的`時候,別人一夸你干得有多好、有多努力的時候,你就洋洋得意,就說明你的心沒有在干活上。

  人雖然不要好名,但要愛惜自己的名聲。要讓自己的行為對得起自己的名聲,發現哪里不對的時候,要馬上的去改正。不能等到自己死去的時候別人來評價,那時候就沒有改正的機會了。不追求出名,但是要修身。儒家通過修身去達到“君子不言利,而利在其中”。如果在五十歲知天命的年紀,還不想著去尋道修身,那這輩子是白活了。

  傳習錄讀后感 7

  問:“知識不長進,如何?”

  先生曰:“為學須有本原,須從本原上用力,漸漸‘盈科而進’。仙家說嬰兒亦善。譬嬰兒在母腹時,只是純氣,有何知識?出胎后,方始能啼,既而后能笑,又既而后能識認其父母兄弟,又既而后能立、能行、能持、能負,卒乃天下之事無不可能。皆是精氣日足,則筋力日強,聰明日開,不是出胎日便講求推尋得來。故須有個本原。圣人到‘位天地,育萬物’,也只從‘喜怒哀樂未發之中’上養來。后儒不明格物之說,見圣人無不知、無不能,便欲于初下手時講求得盡。豈有此理!”

  又曰:“立志用功,如種樹然。方其根芽,猶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葉;葉而后花實。初種根時,只管栽培灌溉,勿作枝想,勿作葉想,勿作花想,勿作實想。懸想何益?但不忘栽培之功,怕沒有枝葉花實?”——《傳習錄》

  當一段時間學習不長進的時候,我也經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以前我給自己的回答是“還是不想”。我覺得自己的回答貌似有一些道理,王陽明的回答則更究竟,就是你找不到學習的本源是什么。

  我們看到大樹的.樣子,絕對不是它是小樹時,我們想到長大后的樣子。就像我們看現在的自己,你不會在幾歲時能想到今天的樣子。我理解就是生長的力量在一點點的改變著我們。“為學”也是有一種力量的,王陽明講這個力量就是修心。我反思自己,為學的目的是不是修心?目前來看本源是這個,只不過有時忘記了。雖然也在時刻提醒自己,但還是經常逐物。就是為學之心不真切。

  如果對為學著急,就沒心思想別的,只能一門心思放在為學上。王陽明曾說過“主一”,方法是持敬。如果對為學不持有一個敬畏心,做事不專注,就會出現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情況,然后自己還后悔,悔過又精進兩天,又重回懶散狀態。就這樣來來回回反復。我以前總是這樣,意識到自己偷懶的時候就立志,沒幾天就忘了,想起來又立志,就是古人說的“無知者常立志”,還是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在根本上用功,控制情緒,向未發之中前進。

  傳習錄讀后感 8

  澄問操存舍亡章。

  曰:出入無時,莫知其鄉,此雖就常人心說,學者亦須是知得心之本體,亦元是如此,則操存功夫始沒病痛。不可便謂出為亡,入為存。若論本體,元是無出無入的。若論出入,則其思慮運用是出,然主宰常昭昭在此,何出之有?既無所出,何入之有?程子所謂腔子,亦只是天理而已。雖終日應酬,而不出天理,即是在腔子里。若出天理,斯謂之放,斯謂之亡。

  又曰:出入亦只是動靜,動靜無端,豈有鄉邪?

  我的理解就是心其實一直都在,進出的是由心發出的意,意是心的派生物,具有心的屬性,但不等同于心。如果心被后天的習染蒙蔽,出去的意就會逐物,就變成了心為物役。如果心沒被后天的習染蒙蔽,它所存在的就是天理。操則存是過程,也就是不斷的擦拭后天的習染,讓明德顯現。舍則亡是當我們放棄了擦拭明德,先天美好的本性不再顯現,也就滅亡了。

  很多人把心放出去的時候,放到了好幾個事物上,也就形成了我們說的三心二意。儒家提倡放在一個事物上就是專注。我認為收放心就是指收放一個意。比方說我看見一輛跑車在我面前經過,我的心放在了跑車上,想著這輛跑車真漂亮,當跑車在我面前消失的時候,我的心要從跑車上面收回來。然后又看到一位美女,心想的這位美女真漂亮,當美女從我身邊走過消失的.時候,我的心還要從美女身上收回來。放在跑車上的心和放在美女身上的心是放出的一個心,但我如果不把放在跑車上的心收回來,又把心放在了美女身上,我的心就分出了兩個。這樣的話,一天當中就會把心放在無數個地方,晚上回家就會特別的疲憊。經常感覺一天也沒干啥呀,為什么會這么累?今天一天我的身體是沒干什么,但我的思想,我心發出的意放在了很多的東西身上,沒有收回來。是因為心累,結果導致了身累。師父教我們把心收回來就是讓我們每一天把放出的心收回來,晚上靜坐思心的時候讓心完整的休息。

  定心不是心不動,是保持在明德的狀態下把心放出去,讓它隨著天理運動,這樣心和性就是一個頻率了。

  傳習錄讀后感 9

  問:“惟精惟一是如何用功?”

  先生曰:“惟一是惟精主意,惟精是惟一功夫,非惟精之外復有惟一也。‘精’字從米,姑以米譬之:要得此米純然潔白,便是惟一意,然非加舂簸篩揀惟精之工,則不能純然潔白也。舂簸篩揀是惟精之功,然亦不過要此米到純然潔白而已。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者,皆所以為惟精而求惟一也。他如博文者即約禮之功,格物致知者即誠意之功,道問學即尊德性之功,明善即誠身之功,無二說也。”——《傳習錄》

  儒家十六字心法“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執厥中。”這里說的“惟一”就是指人的先天本性,也就是明德。要想達到“惟一”就要做到“惟精”。王陽明用大米舉例,要想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過程都是“惟精”,得到潔白的大米,這個結果是“惟一”。從《大學》的角度來講,“止于至善”是“惟一”,“明明德”是“惟精”。從修身的角度來講,明德是“惟一”,格物致知、誠意正心是“惟精”。后邊提到的“博學、審問、慎思、明辨、篤行”這些都是“惟精”,目的只有一個,就是要做到“惟一”。廣博地學習、審慎地提問、慎重地思考、明確地辨析、堅定地奉行,這些都是方法論。這五點都做到了,才有可能達到“惟一”。

  從我自己來講就沒做到。以前覺得自己博學還可以,這幾天看師父每天發的修身格言365的引言出處,就知道自己差的不是一點半點。“審問”就是要問自己是什么?還要問自己為什么?明確這個是不是自己真想要的。要清楚自己在這件事情當中的情欲念。最后如果清楚了,那么就要堅定的'去執行。

  “惟一”就是主一,可以往更深的理解就是我們人生最后的目標其實都是一個。要想達到這個目標,你一生當中做的所有的事情都是“惟精”,這些所有的事情只有一個標準,就是中庸之道。就是偶爾的實現中庸并不能叫“惟精”,也達不到“惟一”。必須需要一生當中所有的事情都要保證中庸之道,才有可能達到“惟一”。一生篤行中庸之道就是“惟精”,所以“惟精”就是“惟一”。

  傳習錄讀后感 10

  陽明先生大名早有耳聞,后世學者對他推崇備至,潛心研究他陽明心學之人也不在少數。自公司開展朗誦活動以來,始讀陽明先生《傳習錄》,目前已讀2章,記錄感悟如下:

  陽明先生的心學認為世間存在一種天理,天理存在于事事物物中。而人的內心存在一種良知,良知與天理是合一的。人類應該認識到自己的良知,并依照良知來行事。而同時,知和行又是合一的,要知,更要行。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二者互為表里,是為知行合一。另外,如果不去“行”,也不能認識“知”,更也不能真正的認識良知。因此,把陽明先生的學說概括成一句通俗的話就是:做人做事憑良知。

  這里就會存在一個非常大的問題,那就是,人為什么要時時處處依照良知行事?存天理、致良知的意義為何?對陽明先生來說,也許這并不是問題,因為他從12歲起就立志做圣人,他認為致良知就能夠達到圣人的境界。那對于我等沒有做圣人理想的普通人來說,為何要依良知行事呢?我想,此意義應該在于,致良知可以給我們一個更加美滿的人生。也就是能讓我們獲得更加長久和穩定的幸福。人可以拒絕成功、拒絕為圣,但我想不會有人拒絕幸福吧。

  陽明先生認為天理的對立面就是人欲。人欲讓我們去追求金錢、名利、美色,人欲唆使人不勞而獲,懶惰、傲慢。與此同時,金錢、名利、美色這些欲望是永遠不可能滿足的,而且是越追求越覺得缺,越追求越痛苦。而依照良知來生活,勤奮、感恩、自律、助人、為善等行為,則可以讓人的內心越來越平靜,從而體會到喜悅和幸福。而要做到這些,就必須與人欲斗爭,就需要克己。當克己成為一種習慣,人慢慢的不再被欲望所戰勝的時候,內心的良知會越來越清晰。而人欲的力量會越來越減弱。最終可以找到內心的光明。

  陽明先生的學說很高深,我的理解很粗淺。但他的學說對我的影響很大,因為他的思想可以讓人建立自己的價值觀。同時,他的`思想強調實踐,強調只看不做、只想不做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在我學習了他的部分思想后,感到整個人的內心充實、踏實、平靜了許多。開始更多地去關注自己的所作所為是不是正確,是不是符合本心,而不再更多的關注自己得到了什么,結果會如何。自己的理想也變成了要成為一個無愧于心的人,而也就逐漸不再患得患失、迷茫困苦。

  這本書讓我找到內心的核心價值體系,并依此指導自己的人生,相信繼續讀下去、反復讀下去會有更多的收獲。

  傳習錄讀后感 11

  問“子夏門人問交”章。

  先生曰:“子夏是言小子之交,子張是言成人之交。若善用之,亦俱是。”

  ——《傳習錄》

  我覺得王陽明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正是體現出了儒家的中庸之道。年輕時候的交友哲學和成熟之后的交友哲學是完全不一樣的,因為我們想要的結果不一樣。年輕的時候喜歡特立獨行,喜歡與別人不一樣,喜歡個性,所以交朋友也是完全靠自己的喜好來評斷。王陽明這個回答是基于對人性的了解,因為年紀輕所以容易沖動,“對”不是我們去做事情的一個重要的原則。儒家提倡不問喜不喜歡,但問應不應該。可年紀輕輕的時候,他的行事準則完全是反的,先問喜不喜歡,再問應不應該。如果不喜歡,這件事情應該干他也不干。如果喜歡,這件事不應該干,他也會冒著風險去干。因為這就是年輕。王陽明年輕的時候經歷過五溺時代,他更能清楚自己的喜好所帶來的結果。所以他說子夏的話是對的。

  可人總是要長大的,當人逐漸成熟的`時候,我們看待事情的角度也不同了,我們想要的結果就不是光問喜不喜歡了。就像成家之后,你去超市買東西,只有100塊錢,你看到了自己特別喜歡的東西,但是你還要買菜,那你選擇買菜還是買你喜歡的東西?買菜一定是更重要的,這就是應該,因為年齡的關系,他排在了喜歡的前面。所以當人處在這個年齡階段的時候,他交朋友的方式也就不一樣了。子張的交友原則“君子尊賢而容眾,嘉善而矜不能。我之大賢與,于人何所不容?我之不賢與,人將拒我,如之何其拒人也?”就更重要了。我們在社會上奮斗就需要有一個良好的社會資源,社會資源是離不開人際關系的。

  不能說自己喜歡跟誰交朋友,就跟誰交朋友。你需要去想一個問題,就是我們可以為對方帶來什么。如果你光想著和對方交朋友去利用他,他肯定也不會和你交朋友的。如果你對不如你的人包容不了,比你行的也不會包容你。那就真的變成高不成低不就了,怎么還能有人脈資源,你的人生怎么能走向成功?所以王陽明說子張的觀點也是對的。

  用不同的階段去看待人際關系,這才是儒家說的中庸。人是活的,關系是活的,如果我們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定義在一個標準范圍內,那這個社會還有什么可發展的未來?社會的成長是伴隨著人的成長不斷進步的。儒家提倡漸修,從小到大需要我們一步一步、一點一點的去改變自己。正因為人生有這種不確定的因素,我們才可以在挑戰中成長。

  傳習錄讀后感 12

  問孟子言執中無權猶執一。

  先生曰:中只是天理,只是易。隨時變易,如何執得?須是因時制宜,難預先定一個規矩在。如后世儒者要將道理一一說得無罅漏,立定個格式,此正是執一。

  我記得有一段時間,自己不管做什么的時候,都需要找一個模板。這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那件事情成功人士是怎么做的?都想向成功人士學習,復制粘貼。大到企業管理,小到與人對話,都想讓自己找一個最好的模板套進去,就可以萬無一失。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不是。如果什么都可以設定好,什么都可以套用、引用,那這個世界就是一個方程式的世界,我的人生就是一個定向的人生。

  從儒家的'十六字真言開始,中庸之道一直都是儒家修行的準則。《中庸》里講君子而時中,孟子用易來形容中庸之道。易就是變化,不斷的變化就是中。我覺得孟子用權衡來形容中更有畫面感。權衡就是秤和秤砣,我在秤的一邊,另外一邊的事物可能是我們接觸的人,也可能是我們需要辦的事。王陽明說事變只在人情當中,那歸根結底還是人。我和父母的相處的時候,我會根據父母的重量,把秤砣調到一個平衡的位置。我和愛人相處的時候,愛人和父母是不一樣的,所以我的秤砣還要繼續的調整,以達到我們倆之間的平衡。我和朋友之間的相處又不一樣,每一個朋友都是不同的,所以要不停的去調整我秤砣的位置。同一個人因為環境、時間的不同,秤砣也需要做出適當的調整。比方說我和愛人的相處,沒有事情的時候、愛人高興的時候、愛人生氣的時候、愛人有工作忙的時候更簡單的說,就是愛人每一種情緒變化的時候,我的秤砣都要調整位置。

  千萬不能執著于去追求中,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把每一件事情做得妥當,與每個人相處得當,就是做到了中。怎么能做到妥當?就是讓天理去替我們做決定。天理從哪來?天理就是老天賦予給我們先天美好的本性,所以也可以說天理就是中。只要我們能尋找到先天的明德,使之煥發光明,我們就能做到中。

  傳習錄讀后感 13

  有一學者病目,戚戚甚憂。先生曰:“爾乃貴目賤心。”——《傳習錄》

  過于看重肉身,一得病就感覺自己馬上就要沒了。有這種想法的人,在當今社會更為多見。所以現在的醫院都是人滿為患。只要自己得病,多少錢都肯花。

  可是心不在了,不去找;心臟了,不去擦;心病了,不去醫。病目,病的只是一個器官,身體的器官很多,哪一個都會對身體產生影響。可對身體影響最大的是心。有沒有在心上下過功夫?心死了,還如何去視聽言動?有做美容的、做美體的`,甚至連指甲和頭發這些可再生資源都花費大價錢。可是花了多少錢在心上?給自己買漂亮的衣服,名貴的首飾,讓自己住大房子,可心卻在外漂泊。就好比自己在家享福,卻不知道去關心居無定所的父母一樣,禽獸不如啊。

  多花些時間和自己的心相處,這也是了解自己最好的方式。而且心是不會虧待你的付出的,讓心明凈,天理顯現,我們在世俗中的人和事會很容易應對。這就是君子不言利,利在其中。

  傳習錄讀后感 14

  近來的銷聲匿跡不是去哪旅游了,而是因為遇到了一個坑,一本讓我啃到現在才啃完的書———《傳習錄》。一直以為自己看書挺快了,然面對這本書,實是啃的太慢,慢是因為其文體作古,慢在于其意悠長,需要好好品味,好好回味。此時此刻終于啃完了,長舒了口氣,卻又嘆息翻到了最后,有點眷戀。

  在去往廣州的火車上,我開始看這本書,越看越覺得震撼,也越看越覺得喜歡。每一位優秀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佩服的,也更應該是值得學習的,這點上出發,王陽明先生更是當之無愧了。他的一生充滿了傳奇色彩,其陽明心學更是源遠流長,影響著一代又一代的人,就連略知孔孟之道不明心學的的我,也更趨于其心學。

  《傳習錄》人個覺得全篇要義在于:

  一、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自省,就是致良知。良知不會停滯在見聞上,也不會與見聞分離開來,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可能消失,即使是盜賊,你喊他賊,他也不愛聽,這就是良知永遠存在的`根由。那些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遮蔽,并不是他沒有良知了。無善無惡即是心之體,有善有惡是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知格意格心。格就是正,糾正那些不正的,使其歸于正道。在私欲先于其萌芽之際,防于未萌芽之前,修得真心。

  二、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相較于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習,如此才是真正的格物。例如,當你判案時,不能因為對方的無禮而惱怒;不能因為對方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為對方的請托而存心整治他;不能因為對方的哀求而屈意寬容他;不能因為自己的事務煩冗而隨意草率結案;不能因為別人的詆毀和陷害而隨別人的意愿去處理。這里所講的一切情況都是私,唯你個人清楚。你必須仔細省察克治,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枉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處理文件與訴訟,全是切實的學問。如果拋開事物去學,反而會不著邊際。

  三、知行合一。知中有形,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渭之“經世致用”。若只讀書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涂,只思考而不讀書,求教,便會自我且更加危險。固知難,行之更不易,需一世之功。

  以上三點,在我看來,其精要還是在于知行合一。前二者皆內修行,而知行合一為表象,可視化,可量化,非心量可衡。前二者在于知,在于修,后者則表達了形,前者給予了目標,給予了方向,后者得已完善詮釋以上成果。

  此書我為啥覺得震撼,覺得喜歡?這主要是因為我覺得相見恨晚。也讓我意識到很多我從未到意識到過的問題,從小我們聽從老師們的不求甚解似的搖頭晃腦背誦《論語》,《孟子》等巨著,卻不如如今《傳習錄》來的猛烈,來的怦然心跳。因為因老師要求,父母要求,只為背而背,只知其義,而非像今日潛心去看,去想,嘗試去理解。可能因我一直是理科,從高中開始,已經離孔孟之道越走越遠,與我相近的是打字,電腦,物理,化學,軟件等理科性的東西。而后越走越遠。在拜讀這本書的時候,我有個疑問,我國學術傳承上千余年,為何時間越久,越開始沉睡在了記憶里而不被發揚光大?反而是電腦系統,設計軟件時不是時的更新,技能方面的書一本接一本,也從未斷更過。這是時代進步的代價么?還是這物欲橫流發展的根本方向?越來越多的人在乎的是如何創收,如何去戰勝彼此而獲得此時內心的滿足?手游如此,論收入亦是如此?越來越在乎技能上的突破,個人能力上的突破么?心學講述的東西,我時隔多年才用心去看,雖然陳舊,但亦有所得,也亦為其折服,但相較現代的發展,卻實屬有點心寒,心寒被太多的人忘卻與不提及。可能是我以篇概全了,就我單眼皮的目光確實短淺,但我還是希望我們能更多注重那些古人的智慧結晶,不說發揚光大,但至少不致埋沒。也希望更多的娛論導向更多在乎實質化,至少我國的寶貝要比國外人更懂得珍惜,就像茶,就像端午節,有人說,王陽明的心學不是理論,而是生存和解決問題的工具。我覺得挺對!

  傳習錄讀后感 15

  傳習錄分三卷

  核心觀點:知行合一—致良知。王陽明曾言:吾平生講學,只是‘致良知’三字。

  1、天泉證道,先生提出“四局教”將致知的功夫與正心、誠意、格物貫通起來:無善無惡心之本,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2、 ①世界觀—萬物一體,心即理。(“夫萬事萬物之理不外于吾心”,“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認為“心即是天”,“心者,天地萬物之主”。—主觀唯心主義)

  ②人生觀—內圣外王(內圣外王,按內心不被遮蔽的良知指引即為內圣,外王即按內心良知指引自然生成)

  舉例:聽命于君主是忠,忠是一種道德品質。但在1519年,江西南昌的寧王朱宸濠造反,王陽明正奉旨去福建的路上,得知這一消息后,他立即抗旨不遵,返回江西和朱宸濠開戰。這只是因為王陽明的良知告訴他,如果不能迅速平定朱宸濠,那江南百姓將大遭涂炭。他只不過在行良知而已。而其平定朱宸濠后來也成了他的“外王”標志之一。

  ③價值觀—知行合一,致良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在道德指導下產生意念活動并執行)

  3、結論:萬物一體之仁,也就是天地萬物以人為中心,人有良知即天地萬物草木瓦皆有良知,例如看到小孩子掉井里心生急切之意,想要去把他救上來,所以我們的心和小孩子那時候是聯系起來的,倘若人心冷漠,自私自利,那就是切斷了與萬事萬物的聯系,心死、萬物皆死,這個觀點與希臘伯利克里時代智者派普羅泰戈拉的觀點有很多相似的地方,他最著名的一句話叫做,人是萬物的尺度(主觀唯心主義)。這也與阿德勒“傾聽更大共同體的聲音”有著相似之處,當我們在小小的共同體當中感覺到了壓抑、難受時,要學會把自己放在一個更大的共同體當中,通過自我接納、他者信賴、他者貢獻來“致良知”,來獲得幸福,成為圣人,獨自修行叫智者自救,普度眾生即圣者渡人(肖申克的救贖)。

  傳習錄序

  開篇提到,圣賢教人,如意用藥,不可不知變通,誤人誤己。

  舉例:有一次,孔子講完課,回到自己的書房,學生公西華給他端上一杯水。這時,子路匆匆走進來,大聲向老師討教:“先生,如果我聽到一種正確的主張,可以立刻去做么?”孔子看了子路一眼,慢條斯理地說:“總要問一下父親和兄長吧,怎么能聽到就去做呢?”子路剛出去,另一個學生冉有悄悄走到孔子面前,恭敬地問:“先生,我要是聽到正確的主張應該立刻去做么?”孔子馬上回答:“對,應該立刻實行。”冉有走后,公西華奇怪地問:“先生,一樣的問題你的回答怎么相反呢?”孔子笑了笑說:“冉有性格謙遜,辦事猶豫不決,所以我鼓勵他臨事果斷。但子路逞強好勝,辦事不周全,所以我就勸他遇事多聽取別人意見,三思而行。”———《論語·先進篇》,在我看來這就是一種“糾偏”以達到內心的中正平和。

  傳習錄上

  徐愛錄

  (一)“親民”與“新民”之爭。

  大學之道

  (1)在明明德

  (2)在親民

  (3)在止于至善。知止

  (4)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

  (5)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后,則近道矣。———《大學》

  先生舉了很多典故以論證此處應為“在親民”,親民有養育教化百姓的意思

  (二)愛問:“‘知止而后有定’,朱子以為‘事事物物皆有定理’[16],似與先生之說相戾。”知道應達到的境界(至善)才能夠志向堅定。核心在于爭論應從事物上求至善還是心上求至善,先生說至善應是心的本來面目,需“明明德”,即知行合一才能達到,即理論聯系實際。

  (三)愛問:“至善只求諸心,恐于天下事理有不能盡。”心外無物,心外無理,侍奉父親的孝、輔佐君主的忠、與朋友交往的信、治理百姓的仁都不是去他們身上找,而是去自己內心找,即“冬溫夏清”,此心若無人欲,純是天理,是個誠于孝親的心,冬時自然思量父母的`寒,便自要去求個溫的道理。夏時自然思量父母的熱,便自要去求個凊的道理,這個冬溫夏清不得摻雜一絲一毫的人欲(非真孝,而是在所謂的孝中有著其他不好的東西,比如炫耀之心、偽善之心等等)。

  (四)鄭朝朔問:“至善亦須有從事物上求者?”同上,舉例如先生說:侍奉贍養父母時,讓自己的心思純粹都在天理上即可,如果只認為將那些具體禮節做得恰到好處就是至善,那就好比是扮作戲子,將幫父母取暖納涼等事一一表演得當,也可以叫至善了。在我看來,所謂盡善盡孝如果追求恰到好處,實際上也是一種偽善,這樣的恰到好處是不是內心有了“衡量之心、比較之心”而不純粹了呢。

  (五)徐愛困惑為什么許多人都知道應該孝順父母、友愛兄弟,但依然有很多人做不到。先生認為,知行應合一,知道了不去做就是不知道,實踐出真知,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先生舉例什么是真知真行:如好好色,如惡惡臭。———《大學》。見到好看的姑娘忍不住多看兩眼,看到面目猙獰的人下意識躲著走。都是一瞬間的反應,那為什么看到好看的姑娘沒有去要聯系方式呢,是因為內心有了私欲,會擔心哎呀她拒絕我多尷尬,哎呀她會不會討厭我,哎呀其他人會怎么看我,哎呀我自己好尷尬......

  (六)徐愛認為朱子之說引經據典,有《尚書》中的‘精一’、《論語》中的‘博約’、《孟子》中的‘盡心知性’作為依據以論證他“格物”之說,對先生的格物之說心存疑慮。徐愛問:“‘盡心知性’怎么就是‘生知安行’了呢?”先生將格物致知分了三個層次:生知安行,學知利行,困知勉行。即,一,盡心知性知天,是生知安行事;二,存心養天,是學之利行事;三,夭壽不二,修身以俟,是困知勉行事。生知安行的人,時時刻刻在“糾偏”,中正而平和,如孔子70歲時那樣從心所欲不逾矩。

  學之利行者,學到了做好人的好處,而去做,知道了什么是“吃虧是福”,本質是為了“好處”而行。困知勉行者因為吃過虧,不得已而勉強自己去做好人。

  (七)先生又曰:“‘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之‘格’,是去其心之不正,以全其本體之正。但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無時無處不是存天理,即是窮理。‘天理’即是‘明德’。‘窮理’即是‘明明德’。”

  先生想表達格物格的是自己內心的不正當,無時無刻不存養天理,存養天理就是革除不正當的欲望、想法,使得自己處于內心中正平和,一種安寧的境界,符合如家提出的仁義禮智信,仁者人也,與人相處和諧融洽,這就要求我們事事不能總想著自己,也要為別人考慮,這叫為人為己;義者,于人困難時幫一把,看到不端的行為在保證自己不受傷害的情況下勇于見義勇為,比如看到小孩子落水,如果不去救他,內心就會愧疚,那直面自己的愧疚,就要行動,就要是自己內心重歸中正平和的狀態;禮者,示人以曲也。在我看來更多的是一份敬畏之心,敬畏他人,敬畏生命,敬畏自然;智者,這是最難回答的,愛智慧的人總是最迷人的吧,沉靜、憂郁、深邃、平和。信者,誠信也,畢竟騙人的時候,臉會發紅,眼睛會飄來飄去,講話會猶猶豫豫,無法直面內心。

  (八)先生想表達,心是知道怎么做的,只是被私欲蒙蔽了,而致良知就是順從自己的心,而不是違背自己的心,同(五)。

  (九)“理”表達出來是“文”,隱藏起來是“理”,我們去孝敬父母、侍奉君王、身處困境時存養天理都是在讓“理”能看得見,子曰:“君子博學于文,約之以禮,亦可以弗畔矣夫。”孔子說:“君子廣泛地學習古代的文化典籍,又以禮來約束自己,也就可以不離經叛道了。”要讓心中充斥著所謂天理就要在人們看得到的地方用功。

  (十一)這里先生否定所謂的“異端邪說”,認為天下大亂,人心不古是因為多美艷的言辭,離經叛道的書籍及學說。然而我認為正是有著各種思想交相輝映才構成這個精彩的世界,任何學說、典籍都要結合當時的時代來看,而不能以現下的人的觀點來全盤否定當時思想,就像古希臘哲學從對自然的好奇轉向對人本身獲得幸福的關注一樣,每個時代都有著恰好的思想與文明,我們厭惡混亂期盼和平與光明,但不可以以此為理由來認同刪述《六經》這樣否定歷史之事,在我看來,歷史是很客觀的,主觀的是我們每個人的看法而已。

  陸澄錄

  (一五)陸澄問:“專注于一的功夫,是否就像是讀書一心一意在讀書上,待客一心一意在待客上?這是否就是專一的功夫?”

  先生說:“好色就一心一意在好色上,貪財就一心一意在貪財上,也可以算作是專一嗎?這不過是追逐物欲罷了。專一是一心專注于天理。”

  我認為并非如此,主一之功,并不是專注于所謂的天理,而是專注于當下所作之事,專注于不同階段的不同課題,工作時專心工作,戀愛時就好好去經營愛情,旅游的時候就好好放松心情,誠然這些事情之間沒辦法真的涇渭分明,有時工作很忙,出去游玩時也要偶爾應對工作,但當時當下應該去專注于那時的事情,放下電話,盡快進入放松的狀態。

  (一八)“處朋友,務相下,則得益,相上則損。”

  “與朋友相處,務必相互謙讓,這樣才會得益,如果相互競爭比較,則會受損。”

  不光是朋友之間,家人之間、戀人之間都應如此,所謂舉案齊眉、相敬如賓。傳習錄通篇所表達的不外乎這三個觀點:心即理、知行合一、致良知。試問嶺南應不好,卻道,此心安處是吾鄉。—蘇軾《定風波·南海歸贈王定國侍人寓娘》,心即理,去除私欲求得內心的寧靜。知行合一,天理良知自然展現后的實踐,實踐出真知。

  致良知,不斷學習才知曉良知,知曉良知就要在事事物物上去踐行良知,即“事上磨”,無善無惡心之體,有善有惡意之動,知善知惡是良知,為善去惡是格物。

  傳習錄讀后感 16

  因論先生之門,某人在涵養上用功,某人在識見上用功。

  先生曰:專涵養者,日見其不足;專識見者,日見其有余。日不足者,日有余矣;日有余者,日不足矣。

  這一段是王陽明評論他的弟子們閑聊,他們把跟王陽明學習分成了兩種,第一種是在涵養上用功,簡單說就是修心;第二種是在知識上用功。王陽明肯定了第一種人,同時也否定了第二種人。

  只要修行過的人都清楚,修心這個事兒實際上是最難的。當我們下的功夫越多的時候,越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也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我們從出生到現在受了太多的習染,而且隨著修行的深入,發現剛開始的習染是比較能容易去掉的。這些毛病我們能看見,別人也能看見,改起來簡單也見成效。隨著扒洋蔥的深入,發現越來越難。

  只要你用功就會發現自己的不足之處。學習知識正好相反,只要我們看書下功夫學習,你就會發現你學到了東西,當我們學的東西越來越多的時候,我們所謂的自信心就變成了傲慢心,這些傲慢心,恰恰是蒙蔽我們先天美好品德的。陽明心學最后的目的就是致良知,也就是明明德。所以在知識上下功夫的這一類人,從出發點就開始走錯了。所以王陽明才說修心的人一天一天的進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近。學知識的人一天一天的退步,因為他們離明明德越來越遠。

  反過來觀我自己現在,從我自身而言,有很長一段時間我都沉寂在瘋狂的學習知識當中。而且有大部分知識在現實當中都很難用上,只是在與人聊天的時候過個嘴癮,感覺到自己比別人厲害一點。這個時候我就是王陽明說的.第二種人,學習知識的人。師父反復強調啟予國學門是修身的,師父不希望我們變成學者,這也不是他創辦啟予國學門的目的。我們現在看的書、寫的讀后感、做的日課、寫的反思、練習的格物,都是為了讓我們可以在生活中更好的修身。目的就是讓我們找回明德,修身是一輩子的事情,我們要沉下心,讓自己每走一步都踏踏實實。

  傳習錄讀后感 17

  “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豈有工夫說閑話、管閑事?”——《傳習錄》

  王陽明對“持志”的比喻簡單、直接、有意思。簡單是因為他并沒有把持志說的多高大上,沒因為它是一個遠大的理想,就把它說的與現實脫離。直接是因為每一個人都能感受到,每一個人身上都會有感受到疼痛的時候,最常見的胃疼,牙疼。疼起來的時候哪有心思想別的事情。有意思是因為他舉了心痛的例子,牙疼和胃疼威脅不了生命,只有心痛的時候才能威脅到生命。牙疼的時候可以忍,忍一忍就疼痛就過去了。心痛的時候怎么忍,忍一忍可能生命就過去了。疼痛本身固然可以讓我們專注,但疼痛背后能帶來的.后果更讓我們謹慎。

  我就在想,我對于自己的志向有沒有像對待心痛那樣時刻警惕。答案是沒有。我依舊有閑暇時間去忙一些跟志向沒有關系的事情,甚至是浪費時間的事情。說明我對自己志向的重視程度不夠,沒有絕對強烈的意愿。

  說閑話,管閑事,后面就是置閑氣。把時間都浪費在這些沒有用的事情上,就沒有更多的時間來進行自我修行。持志做到了,如心痛沒做到,說明我專注不夠。還是沒把自己想明白,從認識自己開始。

  傳習錄讀后感 18

  問:“孔門言志,由、求任政事,公西赤任禮樂,多少實用。及曾皙說來,卻似耍的事,圣人卻許他,是意何如?”

  曰:“三子是有意必,有意必便偏著一邊,能此未必能彼。曾點這意思卻無意必,便是‘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難行乎患難,無入而不自得矣’矣。三子所謂‘汝,器也’,曾點便有‘不器’意。然三子之才各卓然成章,非若世之空言無實者,故夫子亦皆許之。”——《傳習錄》

  三種志向,三種人生態度。王陽明解讀的不是誰對誰錯,是前三個弟子在立志向的時候,有“意必固我”跟著,只有曾點在立志向的時候是沒有“意必固我”的。我以前在給自己立志向的時候都是想當然,認為自己肯定能達到。自己沒有評估自己的'能力,還沒有像孔子那三個弟子一樣,雖然說還在跟孔子學習,但本身實際上已經具備這個能力了。

  孔子認為他們可以達到那個境界,所以孔子沒有批評他們。曾點的境界就更高一點,沒有從自身的能力出發,而是從自身的心境出發。自己現在也沒有達到曾點的境界,還是想很多世俗的東西,都是跟物質利益有關。進入師門之后和很多人聊天,都會問到他們的愿景是什么,大家在談愿景的時候,不知不覺也會犯“意必固我”的毛病。比方會有人說我一定要成為一個百萬富翁,也會有人說我必須要成為一個慈善家,而且越說越覺得自己的事是真的,這樣就跑偏了。

  而且后來說三人是器,把自己框住了。人生沒有變化是因為自己懂的少,所以才要“博學”。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缺哪補哪。知道自己的位置,要素其位而行。我一直都認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盡人事,聽天命。做好自己,別有遺憾。

  傳習錄讀后感 19

  漆雕開曰:“吾斯之未能信。”夫子說之。子路使子羔為費宰,子曰:“賊夫人之子!”曾點言志,夫子許之。圣人之意可見矣。——《傳習錄》

  這一段給我的啟示,人必須要修身,修身之后要有自知之明。就是你要清楚自己可以干什么,不可以干什么。能干什么,不能干什么,跟自己的能力有關,跟社會環境也有關。修身首先要知道自己的半斤八兩。不是別人說我們能干什么,是我們自己清楚自己能不能干。能干,怎么干?不能干,需要補什么?一定要清楚自己的長處和短板。不能別人一捧自己就飄飄然。冒然到一個崗位上,對自己、對企業、對別人都是不負責任的。最重要的一點是,干不好會讓自己的名聲變臭,到時候想挽救可就難了。儒家講明哲保身,如果自己有能力,但是環境并不是自己喜歡的,或者說環境不適合去干這個職位,那你就要選擇另外的一種生活方式。

  這也就關系到我們怎么對待生活,曾點對待生活的方式,孔子是認同的。對待生活的態度也能反映出修身的'程度。脫離于生活的修行不是儒家修身方式,不管你是官場得意,還是職場失意,生活每天都在繼續。要保有像曾點那樣的心態,樂觀的面對生活。我覺得曾點就應該是達到了喜樂平和的狀態。拿得起需要本事,放得下需要心胸。

  傳習錄讀后感 20

  問:“上智下愚,如何不可移?”

  先生曰:“不是不可移,只是不肯移。”

  ——《傳習錄》

  有兩種人是改變不了的,第一種就是智者,屬于先天開悟的這種人,第二種是愚昧的`人。雖然王陽明說的簡單粗暴,但絕對是真理。第一種人是清晰的知道自己想要什么,他們目標明確,并且會為達到自己的目標而不斷地努力。所以這種人是不會改變自己的想法的。最有意思的是第二種人,愚昧,不明事理,會堅定地認為自己想得也是對的。這種人有一個特點,特別的倔強。一旦他認定了一個道理,九頭牛都拉不回來。想讓這種人改變是不可能的。

  在現實生活當中第一種人很少,第二種人越來越多。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很多人都會把無知當性格。遇到這種人,最好的選擇就是離開。不要嘗試去用道理說服他,如果那樣你只能自找苦吃。上智者是不需要改變,下愚者是不會改變。

  如果我們既不是上智者也不是下愚者,那么你就要去改變自己。我更希望自己用這句話給自己做一個警句,當有一天我不愿去改變自己的時候,我要告訴自己,如果我不想作下愚者,就要馬上付諸行動去改變自己。只要不欺騙自己,你一定會有一個清楚的答案,你是哪一種人。那你還有什么原因去拒絕改變?強其所不能吧!

  傳習錄讀后感 21

  讀了王陽明先生的《傳習錄》之后,深感先生的文字意味深長,僅僅是讀過一遍的我是絕不敢說出完全領悟王陽明先生的思想這種話,但讀完《傳習錄》后,我確實有了一絲自己的感悟。王陽明先生的智慧跨越時光長河,確實值得人細細品味。

  第一點,修心。王陽明先生認為修心即致良知。一切都在心中,只要心在省便是致良知。要做到不欺良知,相信良知,自覺良知。良知在人,永遠不會消失。不肯致良知的人,只是良知被物欲所蒙蔽,并不是他沒有良知。格物是向外的功夫,格就是正,就是糾正那些不正確的,使歸于正道。在私欲萌芽之際將其扼殺,防患未然以期修得真心。

  第二點,格物致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參透事物本質,掌握知識本源。需要斷案,就從斷案的事上學起,如此才是真的`格物。例如判案時不能因對方無禮而惱怒,不能因言語婉轉而高興,不能因對方哀求而屈意寬容。唯恐心中有絲毫偏離而妄人是非,這就是格物致知。拋開事物去學就會不著邊際。

  第三點,知行合一。知中有行,行中有知,以知為行,知決定行。讀書的目的是知,而知的目的在于行,所以讀書必須用來指導行,從而知行合一,是謂“經世致用”。只讀書不思考,只會越來越糊涂,只思考不讀書就會變得自我。每個人都可以從身邊的事物中體會到良知,這個時代物欲橫流,當人們漫無目的庸庸碌碌地四處奔走時,不妨讀一下《傳習錄》,去探求一些生命真正的意義。

  傳習錄讀后感 22

  “陸澄問:‘主一之功,如讀書則一心在讀書上,接客則一心在接客上,可以為主一乎’”

  先生曰:‘好色則一心在好色上,好貨則一心在好貨上,可以為主一乎?是所謂逐物,非主一也。主一是專主一個天理。’”

  ——《傳習錄》

  從這一段來看,路程對于陽明心學理解的并不是很透徹。如果沒學國學,我也認為一心一意就是專一,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不被外界左右影響,這就是專一。王陽明從一個反向的例子告訴我們并不是一心一意干一件事情就是專一。

  幾天前的修身訓練,師父反復強調的就是專一專注。想專注必須持敬,對人有恭敬心,對事有敬畏心。做壞事的時候你會有敬畏心嗎?不會。只要你把心放在外在的事物上,就都叫逐物。

  現在的.社會發展的太快,新鮮的事物、我們沒有接觸過的事物數不勝數,如果我們被每一件事物牽著鼻子走,我們就沒有了自我。每一天都需要接觸不同的人,遇到不同的事。如果你的心跟著每個人走,跟著每個事走,你就會心為物役。這些都是王陽明說的“枝枝葉葉外頭尋”。向外界去找一個答案,想獲得外在的肯定。外在的事物對心的影響都屬于后天的習染,這都是人欲。我們的修行就是要存天理,去人欲。讓天理浮現,我們才能致良知。尋找天理的這個過程,堅持不懈的修行,不斷的自我完善,才叫“主一”。

  這一點我沒有完全做到,雖然道理明白,可放在自己身上有很多時候在自我安慰,這都是自欺。還是我們對于內心真正的認知缺乏動力,空有一個向好的決心,實際行動跟不上。換個角度來說明這個問題,入師門就是讓我們去尋找明德,尋找天理,師父把這條路已經明明確確的指給我們,但依然有很多人入師門之后,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甚至有很多人中途退出。是他們沒想明白,還是他們做不到?其實做不到就是沒想明白,沒想明白也就做不到,人生也就不會如意。

  傳習錄讀后感 23

  侃問:“持志如心痛,一心在痛上,安有功夫說閑語、管閑事?”

  先生曰:“初學工夫如此用亦好,但要使知‘出入無時,莫知其鄉’,心之神明原是如此,工夫方有著落。若只死死守著,恐于工夫上又發病。”——《傳習錄》

  這一段先告訴了我們修行初級階段怎么去修行,就是你有多渴望去改變自己。儒家講為己之心真切,真是想明白,切是迫切。那你修行之心真了嗎?切了嗎?如果修行真的像心臟疼一樣關注在心臟上,那么我們修行的速度就會一日千里。最開始這樣對我們的修行是有巨大幫助的,因為我們的心外放太久了。

  所以《格言聯璧》才講“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賢第一等學問”。無事的時候,心是安在自己的腔子里的.,有事的時候,我們外放的時候,是需要去完成我們想要完成的事情。儒家是入世的學問,我們不可能離開世俗,到遠離人類社會的地方去,少不了與人打交道。用心的去做每一件事,投入在當下。做完事情的時候把心收回來,就是修行,也是收放心。能收能放,才是自如。

  剛開始修行的時候,因為心外放的太久了,所以要練習收心。初級階段過后就練習收放心,如果這個時候還一直在收心上,就會從執著變成執拗。就做不到儒家說的允執厥中,反而會耽誤修行。

【傳習錄讀后感】相關文章:

《傳習錄》讀后感04-30

《傳習錄》讀后感04-05

傳習錄讀后感05-01

傳習錄讀后感07-27

傳習錄讀后感【薦】05-02

傳習錄讀后感13篇03-05

傳習錄讀后感(13篇)03-09

《傳習錄》讀后感12篇04-22

《傳習錄》讀后感(精選26篇)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