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教育的重建》讀后感
《教育的重建》一書精選了北京理工大學教育研究院教授,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楊東平近年來的教育演講。作者聯系實際,從中國教育存在的問題出發,圍繞應試競爭、家庭教育、生活教育、大學精神、高考制度改革、教育的歷史文化傳統、教育變革的路徑和動力等不同問題,探討現代教育的價值,回答什么是好的教育、理想的教育,其清晰的思想、清新的風格和深入淺出的表達具有獨特的魅力。
一、“這個世界會好嗎”?
幾十年來,我國教育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但制約教育發展的瓶頸問題也越來越突出。“這個世界會好嗎”,是梁啟超到梁漱溟等知識分子,在社會、教育等領域理論與實踐屢戰屢敗之后留下的喟嘆。一本書、幾篇文章真的能夠改變什么嗎?改變傳統、現實、體制談何容易。然而,社會正是在這些知其不可而為之的努力中慢慢改變的。 “這個世界會好嗎” 的喟嘆什么時候才能謝幕?書中給予了積極的回答。
1
教育觀念的瓶頸
十年苦讀只為金榜題名,堅持“學而優則仕”的教育傳統始終沒有突破。新中國成立之后,我國的教育接受了前蘇聯的教育思想,強調樹立典型、競爭和選拔、培養少數尖子生、優秀生,與“學而優則仕”的教育觀念一脈相承。新一輪的課程改革,強調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教育權利和個性發展,但現實并不令人樂觀。今天全世界已經進入了全民教育、大眾化、互聯網的新時代,然而,我國教育的主流依然是名校崇拜、培養尖子和“精英”、面向少數人的教育。
2
應試教育的瓶頸
違背教育規律的現實在許多學校愈來愈猖獗,導致全社會教育價值觀的扭曲,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觸目驚心。陶行知先生將死讀書、讀死書,培養少爺、小姐、書呆子的科舉教育的傳統稱之為是“大規模消滅民族生存力”的行為,但這種行為在今天依然非常普遍,而且愈演愈烈。現實生活中學生因為不堪忍受學習的壓力而自殺的現象,在整個教育發展的歷史上都非常罕見。
3
教育公平的瓶頸
教育公平得不到有效落實,使得人民群眾對教育越來越不滿,對優質教育有著越來越多的期盼。一些所謂的名校,積聚了大量的政策資源和教育資源,利用自己特有的招生政策、師資調配的政策等做文章,導致了同城學校之間教育資源配置的巨大差異,城鄉學校辦學水平之間的巨大差距、窮人和富人在入學機會上的巨大差距,“精英”和普通學生在接受教育方面的巨大差距,等等。這種“篩子現象”不僅帶來了教育領域的等級劃分,進一步加劇了社會的不公,給許多未成年人的心靈從小就蒙上了負面的陰影,也是很多社會矛盾的根源所在。
二、教育之道:讓人成為人
書中有不少的文章,重點闡述了教育之道在讓人成為人。行動改變生存,教育變革是各種合力的結果,而公眾參與,校長、老師、家長的價值觀和行為的改變,對教育變革具有實質性的影響。我們身邊正在出現越來越多的微改革、微創新、微公益,從影響一個老師、一間教室、一個孩子開始,在改變陳舊傳統、學校教學和教育體制。
1
消除“大班大校” 讓人成為人
書中用大量的篇幅對“超級中學”、“大班大校”現象進行了詳盡的分析與討論。集中力量辦大規模的學校,少的幾千人,多的有一萬多名學生。大規模必然意味著教育品質的變異,不僅不可能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而且一舉一動都可能引發安全事故。校長別說認識學生了,連教師都認識不清楚,能夠認識的,就是幾個管理層的干部。為了確保學生在校期間不出事,學校會細化各種各樣的規章制度,對學生的一言一行進行規范。要讓學生不對這些規章制度表示反感,又必須做各種各樣的文章提高升學率,讓學生感到在這個學校里苦讀有奔頭,連篇累牘的作業和練習,不給他們創設互動交流的機會。書中一針見血的指出,造就“超級中學”的主要原因并不是應試競爭,也不是教師、校長,而是地方政府對高考升學率這一教育政績的追求。
2
消除功利主義的教育制度讓人成為人
在功利主義的教育制度下,學生的所有努力都不是為著自己的興趣和愛好來的,是沖著今后的“名”和“利”去的。政府需要的是升學率,學校需要的是比其他學校更高的升入高一層名校的百分比,家長需要的是孩子考入一所名校來為家族爭光……很少有人關心孩子的興趣愛好、孩子最好的發展趨向。在這樣功利的環境里,孩子自然也能嗅得出這“銅臭”的氣息,并慢慢地讓其成為自己喜歡的味道,以便和這個社會相適應。
3
消除教育制度設計口號讓人成為人
從上到下在教育制度的設計方面,關注內在品質的改善遠遠不夠,口號太多,折騰太多。社會、家長、少數領導綁架教育的現象并不孤立。消除這類現象,一是教育要始終堅持把以人為本的理念放在主體地位。二是建立現代學校制度,依據制度依法辦學、自主發展。三是改變相對封閉的辦學環境,重視社會、文化在教育中的作用,用學校文化來指導教育改革的方向了。
三、它山之玉
1
芬蘭之玉
芬蘭教育在全球有很高的知名度,有幾個特點支撐了芬蘭先進的教育體系:
一是教師準入機制。設立高門檻讓真心喜歡教育且具有相當專業素養的人才來做教師;
二是確保小班小校。讓每一個孩子都能得到教師的精心照顧;
三是減少甚至取消統一的考試。給教師實施教學的專業自主權,保障孩子在安全無憂的環境里快樂地成長。
在芬蘭,一所小學的學生總數只有60人左右,一所初中的學生總數也就在150人左右。教師面對的學生人數少,才能深入了解每一位學生的成長背景與日常生活,進入學生的內心世界與學生做朋友,幫助、引導學生走向未來寬廣的路途。芬蘭的教育在全球領先,這是一條非常重要的經驗。
2
臺灣之玉
書中著重例舉了臺灣教育重建的方式方法:
一是落實小班小校。認知心理學里有一個概念叫“通道容量”,說的是人的大腦在一定時間內所能接受和傳遞信息的有限性或極限性,其中最為有趣的自然極限應該屬社會通道容量。腦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變大,是由于要應付更大的交往圈子。研究人員計算表明,智人(現代人)的新大腦皮質比率數值為147.8,約等于150,這個數字似乎代表了我們可以與之保持社交關系的人數的最大值。將一所學校的師生總數控制在150人左右,是有科學依據的。
二是廣設高中大學。大學為什么一定要四年讀完?大學為什么一定要通過分數線顯示自己的地位?如果能夠注冊入學,讓人們想讀幾年就讀幾年,升學還會像現在這樣困難嗎?只要學生能夠完成自己的學分,任何人都可以獲得大學的文憑,有了這樣的制度,孩子們還會為高考而拼殺嗎?國家應該創建三種類型的大學,分別是:學術性大學、公民大學和社區大學,同時還應開放民間辦大學。當每個人都可以通過大學的學習獲得一個文憑的時候,社會對文憑的倚重也會發生改變。
三是推動教育現代化。教育現代化,不是教學設備的現代化,它所觸及的是精神與制度。
教育現代化的精神是:⑴尊重個人的自由與創造,強調個體發展,重視各族群與弱勢階級的主體性教育,并由此發展多文化教育策略;⑵教育的主要課題不是將人分類,把人分等,把人分級,而是健全教育環境,提供教育資源,盡量讓每個人都能透過其自由選擇,求取最大的內在發展。
四是制訂教育基本法。臺灣教育基本法包含三點:⑴理性自由主義,其核心是自由、平等、中立及崇尚理性與真理;⑵現代教育精神;⑶自主分權主義,提倡教育要“自主參與”與“小規模經營”,反對中央集權。
教育重建的目標,說到底就在于讓人成為人,讓學生在學校里不是“人與人爭”,師生都陷入痛苦和扭曲之中,而是“人與事爭”,學生能夠將自己的心力投入文明的創造活動,自由地發展他自己,教師的努力可以獲得真正的喜悅和成就感,真正實現理想的學校,實現正常的教育。
【《教育的重建》讀后感】相關文章:
課程重建:歐洲工程教育改革的啟示05-02
學習心得一所小學教育重建01-22
重建缺失的誠信04-28
重建宗祠實施方案 重建祠堂的倡議書04-24
高師學前教育專業美術課程觀的重建論文05-03
北宋前期的道德重建04-29
價值理念的解構與重建04-27
重建公司治理的信心04-28
災后重建·數字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