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關推薦
與教育家結伴同行—《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后感
與教育家結伴同行 ——鄭杰校長《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讀后感 王戰偉 短小精悍,又結合了自身經驗,并且思想上很有深度,條理清晰,個別處語言活潑且“筆下常帶感情”。這是我讀這本教育隨筆的初步印象。細細讀來,大有裨益。其中幾篇,若有所悟。 61教師應設法讓知識本身吸引學生 我很佩服這個觀點。 “是什么力量讓學生來學校讀書?” 傳統的是習慣,是強制,但我們需要做的是吸引。我們應交給學生以活的知識,能用的專業知識,或者飽含哲理的人生小故事。也就是說既有戰術,又有戰略。 現在倡導探究式學習、體驗式學習,因而在傳遞知識時,兼顧學生的個人興趣、愛好、特長、良好動機以及個性化的學習風格,“由學生自己來找知識,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在探索過程中,學生有了對知識的親和力,而且實現了幼小的生命價值”。 這條也挺好,遵循了“樂學”的原則。在操作時,一是強調渲染知識是資本是無形的財富的觀念,比如講比爾·蓋茨的財富,陳安之的成功,劉謙的魅力等,創設學習改變命運的良好情境; 二是激發同學們“自己動手,豐衣足食”的學習熱情同時,還應該著手準備“個性化的知識庫”——圖書以及網絡資源。實現資源共享,更利于“志同道合者”合作探究。比如軍事迷,體育迷,喜歡歷史的,愛好街舞的,玩滑板,下象棋,制作航模等等。 68再多帶點東西進課堂 “教師帶給課堂精氣神,說是玄妙,其實亦未是。如果日常練好兩個功夫,則經年必成! 總結起來就是一“投入忘我“,二 “平時體悟”。 原先自己課前總是準備很多,尤其是來自教參書之外的象電視新聞,報刊雜志,網絡資源,以及談話聊天等,無不想著順手拈來,使之能“登堂入室”。以至養成一個習慣,上課前的課間幾分鐘,也在“開發資源”,比如看到桌上有報紙雜志。就翻翻看看有沒有能講課用上的。名言、短詩、小笑話、成長故事等。甚至是自己身邊的耐琢磨的小事也算是“體悟”吧,相機引入,與同學們一起探究分享。 說起精氣神,類似于練氣功的氣場。特別是聽了陳安之的一些做法,象同客戶打電話一定要站著打,這樣氣息才能通暢,靠聲音的飽滿熱情來感染人。還有演講前除做充分的演講內容的準備外,還要大量的體力訓練,把自己所有的活力在現場完全展現出來。同時還講了很重要的演講前充分的“放松”,特別是頭腦的放松,象入睡前給自己一個美好夢想,聽輕音樂。 既有以飽滿的活力,又有靈活的思維,這樣就更容易能既忘我投入又輕松自如的穿插自己的平時體悟了吧。 99為孩子們喜愛你提供理由 “我想,嘗試一下讓自己叫孩子們喜歡你,哪怕只是提供一條兩條孩子們喜歡你的理由! 這個問題我沒有仔細想過。象電影臺詞里講的那樣“喜歡一個人需要理由嗎?”其實很多時候一堂課并不是刻意去表現自己的知識豐富,思路清晰,思想開闊,帶感情誦讀,幽默風趣,機智夸張等等,只是把自己當成了作者,再向同學們“苦口婆心”“絞盡腦汁”的傳達,并沒顧得及苦口之余是否課還“可口”人也可愛。有時候只是短暫的那么一點回味。記得有以前的學生提起課堂上的某某“動人”細節,自己竟一下子記不起來了。 “怎么知曉自己的可愛處?去問問孩子們,不必一本正經地做什么調查問卷的,只要去看看他們的表情還有欣賞的眼神會告訴你,你很可愛! 其實最直接的就是問問自己家的孩子,自己孩子眼中的爸爸是個好爸爸嗎?由此可知一二。 雖說“不必一本正經地做什么調查問卷,只要去看看……很可愛”,做做問卷調查,但也無妨。現在倡導師生互動的教學觀,明白學生心目中或新時期廣大學生心目中“好老師的標準是什么”還是很有必要的,見賢思齊,三人行必有我師嘛!有機會有條件該做個比較“一本正經”的調查,進而還可以設計問卷在老師中間調查“好學生的標準是什么”,時代進步了,恐怕會在“教師評優”“學生守則”之外又會有一些新名詞、新觀念吧! 然后師生就可以此為榜樣,努力讓老師學生相互間喜愛的條數越來越多!【與教育家結伴同行—《給教師的新建議》讀后感】相關文章:
結伴同行作文09-22
結伴同行作文05-19
結伴同行的句子02-28
結伴同行作文大全(5篇)01-13
結伴同行作文優秀(5篇)10-15
考研數學新大綱出臺后復習建議04-27
教育家精神教師心得體會05-29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01-14
《給教師的建議》心得12-13
讀《給教師的建議》04-27